经营分析☆ ◇300494 盛天网络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互联网娱乐平台的设计、开发、推广和基于此平台上的网络广告推广及互联网增值服务,以及游戏联合运
营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互联网行业(行业) 11.36亿 100.00 1.66亿 100.00 14.60
─────────────────────────────────────────────────
网络广告与增值业务(产品) 8.93亿 78.62 9889.20万 59.64 11.08
游戏运营业务(产品) 1.50亿 13.23 1273.73万 7.68 8.48
IP运营业务(产品) 8636.27万 7.60 5188.51万 31.29 60.08
其他业务(产品) 624.31万 0.55 229.70万 1.39 36.79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9.73亿 85.66 9843.36万 59.36 10.12
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地区) 1.63亿 14.34 6737.79万 40.64 41.3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广告与增值(产品) 4.24亿 78.51 4886.53万 53.41 11.53
游戏运营(产品) 6472.24万 12.00 820.92万 8.97 12.68
IP运营(产品) 4818.58万 8.93 3341.26万 36.52 69.34
其他(产品) 302.66万 0.56 99.59万 1.09 32.9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互联网行业(行业) 13.29亿 100.00 3.64亿 100.00 27.42
─────────────────────────────────────────────────
网络广告与增值业务(产品) 9.03亿 67.90 1.38亿 37.94 15.32
IP运营业务(产品) 2.49亿 18.72 1.55亿 42.47 62.18
游戏运营业务(产品) 1.70亿 12.81 6816.81万 18.71 40.05
其他业务(产品) 755.39万 0.57 322.12万 0.88 42.64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10.32亿 77.62 2.24亿 61.48 21.72
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地区) 2.97亿 22.38 1.40亿 38.52 47.1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网络广告与增值业务(产品) 5.61亿 69.12 9348.62万 40.13 16.66
IP运营(产品) 1.59亿 19.64 1.03亿 44.10 64.43
游戏运营(产品) 8737.70万 10.76 3453.86万 14.82 39.53
其他(产品) 392.40万 0.48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0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1264.28│ 9.92│
│客户二 │ 4328.11│ 3.81│
│客户三 │ 3703.48│ 3.26│
│客户四 │ 3602.88│ 3.17│
│客户五 │ 3224.39│ 2.84│
│合计 │ 26123.14│ 23.0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6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6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9577.98│ 9.88│
│供应商二 │ 6786.15│ 7.00│
│供应商三 │ 4105.49│ 4.23│
│供应商四 │ 3203.41│ 3.30│
│供应商五 │ 3131.98│ 3.23│
│合计 │ 26805.01│ 27.6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一)游戏行业:规模新高但增速放缓,“IP、出海”为两大亮点
游戏行业市场规模再创新高,但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
比增长7.53%,其中移动游戏仍为行业的主要贡献群体,2024年销售收入达2382.17亿元,同比增长5.01%,
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但增速有所放缓。市场收入与用户规模同步增长并再创新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游
戏新品数量有所增加,且出现爆款大作;二是多款长青产品运营平稳;三是小游戏表现抢眼,增长势头强劲
;四是多端发行与云游戏使用户消费更为便利。而增速有所放缓,则主要是受到市场竞争加剧和研发及获客
成本持续攀升的影响,以及部分头部品类的规模萎缩。
游戏用户规模再创新高,但用户注意力持续向短视频倾斜。在爆款大作的拉动下,2024年国内游戏用户
规模再创新高,2024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为6.74亿人,同比增长0.94%。用户对内容消费的需求体现出更明
显的轻量化、快节奏特点,用户在短视频领域的使用时长延续增长态势,游戏行业面临用户注意力流失的压
力。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使用总时长的角度看,2024年前三季度,短视频在典型行业中蝉联榜首,时长占比
高达29.9%,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而手机游戏维持排名第五的位置,占比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5.6%。
IP产品是游戏市场的核心构成,贡献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游戏市场收入的82%。2024年前三季度,IP产
品已经为游戏市场的核心构成,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中82%的流水来源于IP产品。中国游戏IP市场实
际销售收入达1960.6亿元,其中IP为中国的原创游戏流水占比48.2%,引进授权游戏IP的游戏市场规模达864
.1亿元,占国内整体游戏市场的份额提升至444.1%。在一系列IP与产品的合力下,IP产品已成为游戏市场的
核心构成,中国原创游戏IP的市场价值被企业重视并挖掘,而海外如韩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头部典型IP的
市场价值也在国内游戏行业得到体现。
游戏出海表现突出。2024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为12163.35亿元,同比增长3.31%。与国内游戏市场表
现出相似特征,市场持续回暖但增速放缓,竞争日趋激烈。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5外市场实际销售
收入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再创新高。中国游戏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政策引领游戏行业发展新方向。202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等十部
门印发《网络出版科技创新引领计划》,旨在激发网络出版企业创新活力,促进网络出版领域科技创新,助
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游戏公司作为网络出版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核心底层
技术研发的不断突破下,有望通过高品质游戏与全球化发行策略,在海外市场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
赢。
(二)游戏场景:游戏在线上和线下场景空间广阔,均具备持续挖掘的价值
云游戏:多场景入口有望拓宽市场增量空间。云游戏多场景入口进一步拓展用户群体和市场覆盖面。智
能座舱、客厅大屏、屏幕音箱等新兴终端场景娱乐化属性加强进一步拓宽了云游戏入口,为云游戏行业带来
新的增量空间。以智能座舱为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正逐渐从单一的交通工具向“
第三空间”转变,而座舱是实现汽车空间塑造的核心载体,其中智能座舱正是头号玩家竞相追逐的流量入口
新战场,如何提高用户用车的便利性,提升人车情感交互体验,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电竞酒店:电竞产业复苏拉动电竞酒店消费,单店营收及用户入住率同比均有提升。在电子竞技全球化
和主流化国际背景下,电竞产业收入在历经两年下滑后迎来回暖。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实际销售收入
为275.68亿元,同比增长4.62%。电竞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电竞酒店业态的发展,众多传统酒店、互联网企业
,以及电竞产业链企业均对电竞酒店进行了实体化布局,连锁化、品牌化将成为电竞酒店发展新趋势。2024
年中国电竞酒店数量为27111家,同比增长12.27%,净增2962家。电竞酒店日均总营收3785.41元,同比增长
0.96%,平均入住率为55.74%,同比增长1.41个百分点。
(三)AI应用:AI应用元年,社交、游戏、音乐等泛娱乐赛道百花齐放
2024年,AI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接受度和使用频率在大幅提升。2024年12月全球AI应用的访问量为
76亿次,相较2024年1月的36亿次增长111%。AI原生APP以突破性增长树立了AI新范式。2024年12月,AI原生
App行业用户规模达到1.20亿;月人均使用时长132.8分钟、月人均使用次数49.6次,较2023年12月分别增加
了54.7分钟、20.8次。
AI应用已成为十亿美元级产业,明星垂直赛道包括Chat助手、艺术设计、社交陪伴等。2024年,AI应用
领域主流赛道包括大模型、图像/视频、陪伴、搜索、语音及编程等。大模型和搜索的头部网站月访问量已
达到10亿级,大模型头部App月活甚至达到3亿,陪伴类头部网站月访问量达2亿、头部App月活接近3000万,
视频赛道成熟相对较晚,但在2024年实现了技术突破和产品设计910的里程碑。2024年,随着AI聊天机器人
和AI艺术生成器应用内购买收入接近13亿美元,AI应用已成为十亿美元级产业。
AI+社交:AI与社交加速融合,AI陪伴型产品率先落地发展。随着大模型和Chatbot技术的成熟,AI陪伴
类应用迎来了一轮强劲的发展浪潮,虚拟聊天类产品的流量数据占比为6.17%,排名第三,在泛娱乐赛道中
表现突出。与早期聚焦纯文字对话、单一虚拟形象的产品不同,2024年行业演进更加注重多模态交互、长程
记忆力和差异化场景玩法。目前既有传统社交产品+AI工具赋能的形式,也有主打AI原生社交新玩法的类型
。AI赋能社交产品的典型落地案例有AI聊天机器人、AI分身等,AI原生的社交产品则以AI陪伴赛道作为代表
。
AI+游戏:赋能研发流程优化,原生创新应用玩法。AI技术在强化游戏产业内容创作、优化玩法、助力
本地化翻译等多个层面具备广阔应用空间,行业内领先的企业也已围绕相关领域进行了重点探索。游戏产业
涉及的AI相关技术涵盖数十个细分方向,在AI赋能现有游戏研发方向,AI主要应用于游戏资源生成和辅助测
试。AI能够加速内容生成和设计过程,以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形式生成丰富多样的游戏元素、关卡、故事
情节等,为玩家提供更多创新和趣味。AI也可以自动优化游戏平衡和难度,根据测试反馈调整游戏内容,提
供更具挑战性和适应性的游戏体验。除此之外,完全基于AI技术带来玩法创新的游戏逐渐增多,如用户通过
与大语言模型进行交互来完成目标等类型的游戏,原生游戏的游戏类型和玩法仍在持续探索中。
AI+音乐:多模态技术能力快速迭代,文本、绘图、视频赋能音乐多元玩法。AI声学分析的先进能力能
够精确识别并捕捉用户音色的独特性,大幅降低了音乐爱好者在唱歌和创作音乐内容方面的技术门槛。AI多
模态技术快速迭代,已经打通了AI灵感生成、AI作词、AI声音克隆/AI音色、AI写歌、AI数字人、AI-MV的音
乐创作全链路。音乐社交软件可以通过构建详尽的音乐画像为用户匹配更为精准的音乐内容服务和社交互动
对象,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的个性化和社交的互动性。有望满足用户更多元的社交需求,带来兴趣社交行业
的创新发展。
(四)AI模型&基建:开源模型能力增强成本降低,助力AI应用生态繁荣
应用百花齐放的底层是大模型能力的持续进步。大模型是当前时代AI发展的中心和前沿,自2023年大模
型爆发以来,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商业层面,都保持着极为火热的发展态势。2024年大模型依然处于整个
AI赛道的核心,仍然沿着ScalingLaw继续其井喷式的发展,各大厂商不断进行迭代升级,新的模型应接不暇
,DeepSeek通过优化模型架构和训练算法,大幅降低了训练和推理过程中的计算资源消耗,强推理能力和低
训练成本的DeepSeekR1脱颖而出。
目前国内布局AI应用的企业多采用布局“自研垂直大模型+接入开源模型”等方式。自研通用大模型需
要较大的投入和较长的研发周期,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储备,国内主要布局者以互联网大厂如字节跳
动、腾讯、阿里、快手等企业以及具备强技术积淀创业公司如大模型初创“六小虎”为主。但通用大模型的
研究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AI应用企业,特别是垂直领域的公司。以游戏行业为例,伽马数据调研的TOP50企
业中,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布局了自研大模型/应用,大多数游戏企业通过接入大模型以及核心支撑层研究切
实地进行拓展,将AIGC技术与自身业务更好地融合,并抢占AIGC的发展先机,约半数企业重点搭建了AIGC实
验室团队,进而运用专项资源推动相关技术发展。
AI应用和模型的发展高度依赖以数据和算力为核心的AI基建层支撑。在AI基建领域,大厂云服务凭借其
开放生态和全栈技术能力,为AI开发者提供了便捷的对接入口,通过标准化的API接口、丰富的预训练模型
库以及弹性算力资源池,显著降低了AI开发门槛,使企业能够快速调用分布式计算、存储及算法资源,实现
高效模型训练与推理。DeepSeek爆火后,国内外主流基础云服务厂商均第一时间宣布上线DeepSeek旗下的最
新模型且头部大模型厂商逐步开启对其现有多模态大模型的降价、以应对竞争并抢夺市场份额。
大模型使用成本有望继续下探,开源大模型有望助推应用繁荣。受厂商竞争和效率提升的影响,2024年
大模型的价格进一步大幅下降。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Altman)在2025年2月发布的博客文章
《ThreeObservations》中提到,使用特定水平人工智能的成本,大约每12个月下降90%。未来头部AI企业将
持续加大对新一代大模型的算力投入进行前沿探索,并且对现有的大模型AI持续进行优化、降低使用成本,
这将有助于推动AI应用的能力迭代和玩法创新。
目前AI行业正属于迈向AIAgent的时代。随着推理模型的出现及能力迭代,AI的发展正处于从推理者向
智能代理Agent发展的阶段,推理模型的演进以及AI智能体的普及是发展关键要素。伴随DeepSeekR1、阿里Q
wQ等推理大模型的问世以及众多应用的陆续接入,相信很快会迈入第三阶段,实现智能体的普及,而AI应用
生态也会迎来更多创新玩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盛天网络是国内领先的场景化数字娱乐平台,多年来公司深入布局数字娱乐场景,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
和精准的产品定位,构建了跨场景的平台、内容和服务体系,发展出IP运营、游戏运营、互联网广告和增值
业务等主营业务。
(一)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
1.游戏业务
公司通过多种形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游戏内容。公司游戏内容来源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IP改编游戏、
独立发行、联合研发、定制开发、联合运营等方式向用户提供的内容。凭借公司在游戏行业丰富的内容布局
,2023年7月,公司在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伽马数据和上海汉威信恒展
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数字内容产业资本峰会”中以企业竞争力S级评价入选《2023年上市游戏
企业竞争力报告》,亦荣获“2023中国数字内容产业资本峰会白马奖”。2024年11月,凭借多个经典IP及丰
富运营经验,公司成为数字IP应用工作委员会首批委员单位。
公司近年来不断引进优秀产品并推动精品游戏出海。2024年上半年,公司发行的首款动作PVP游戏《星
之翼》上线即获iOS商店推荐,并占据TapTap推荐榜前三,上线初期海外宣发还未开启便吸引了大量玩家体
验,Steam端在仅有中文版本的情况下,最高位居日本地区Steam畅销榜第9。公司旗下Paras工作室代理的独
立游戏《活侠传》凭借细腻的武侠文本及优秀的游戏玩法吸引了海内外玩家的广泛关注,口碑与销量双高,
上线两小时便冲至Steam热销榜TOP2,并成功跻身韩国热销前七,在海外刮起武侠国风热潮,也展现了在IP
改编方面的潜力。此外,公司还与多家海外顶尖开发商及相关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公司将持续
深化游戏全球化发展战略,挖掘中华文化元素,力争打造更多精品游戏,进一步提升游戏实力及文化输出,
为全球玩家带来更丰富、更精彩的游戏体验。
按照来源方式划分,公司涉及的游戏内容主要如下:
(1)IP改编游戏方式
公司在IP改编游戏方面采取了多元化的策略,成功获取了包括《生死格斗5》《三国志11》《真三国无
双6》《真
三国无双8》等重量级游戏IP。公司通过IP引进、IP授权、IP监修等IP运营模式参与了一系列重要游戏
产品,包括《三国志2017》《三国志战略版》《真三国无双霸》《真三国无双天下》等作品。这些游戏不仅
继承了原IP的经典元素,同时也融入了创新的游戏机制和特色,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体验。2024年8月,《
真三国无双天下》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发放的移动及客户端进口游戏版号。
(2)独立发行、联合研发、定制开发方式
2021年公司成立独立游戏发行工作室Paras,志在发掘更多更好的独立游戏并推向海外市场。目前Paras
工作室已具备成熟的本地化服务能力,可以提供多国语言翻译、技术及测试支持以及美术支持。Paras工作
室在2023年服务客户覆盖全球多个国家的游戏研发工作室,新增签约游戏9个,帮助游戏扬帆海内外,代表
作包括《神州志:西游》《轮回修仙路》等。2024年,Paras工作室的重点项目《活侠传》在第二季度成功
上线,并广受玩家好评,在2024年年度国产买断制游戏销量排行榜上位列第九。跨平台发行策略将公司游戏
业务从PC平台延伸至主机平台,覆盖更广泛的玩家群体,多元化的发行渠道,也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服务于
全球玩家,提供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游戏体验。
2021年以来,公司成立了游戏发行子公司武汉盛天游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游戏发行,并陆续投资
多家游戏公司布局游戏研发。盛天游戏将持续扩大与游戏开发者的深入合作,通过联合研发或者定制开发的
模式锁定优质的内容资源。公司在报告期内发行上线的产品有《潮灵王国:起源》(潮酷盲盒冒险卡牌手游
,获评2023游戏茶馆金茶奖最佳休闲游戏)、《星之翼》(机甲美少女GVGlike格斗竞技游戏)、《剑与骑
士团》(S+多端冒险卡牌RPG手游)、《零域幻想》(以神话传说为背景的新式国风卡牌小程序游戏)等。
(3)联合运营方式:公司以联合运营的方式运营众多游戏,联合运营主要在易乐玩平台实现。公司全
资子公司天戏互娱参与《三国志2017》的全球联合运营。
重要的游戏产品介绍如下:
在IP改编游戏方面,主要产品是《三国志战略版》《三国志2017》《真三国无双天下》三款游戏。
《三国志战略版》:基于经典三国游戏《三国志13》IP开发的现象级SLG产品,子公司天戏互娱参与监
修,灵犀互娱负责开发和发行。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三国志
战略版》2020年游戏全球收入破10亿美元,2021年中国内地市场国产移动游戏流水排名第4名。该游戏于202
1年上半年登陆港澳台、东南亚及韩国、日本地区,在东南亚市场,其总收入位居中国手游收入前20之内,
其收入增长量位居东南亚市场全球游戏第6名;在韩国市场,2021年其总收入位居中国手游收入第4名;在日
本市场,2021年居于日本市场新游流水第4名、手游收入第12名。2021年该游戏的海外发行的成功,进一步
强化了该游戏在SLG品类的市场地位。根据移动市场情报平台SensorTower发布的《中国手游出海盘点报告》
,《三国志战略版》在2021-2024年均进入中国手游在海外AppStore+GooglePlay收入的TOP30榜单中,排名
分别为第14位/第12位/第21位/第28位。
《三国志2017》:基于经典三国游戏《三国志11》IP开发的实时多人在线策略手游,公司参与IP引进,
并联合360、凯撒文化、阿里、英雄互娱等厂商开发运营。游戏截止2021年度累计流水超50亿元。曾获得星
耀360“年度最受期待游戏奖”、腾讯应用宝“年度新锐游戏奖”、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2017年度十大最
受欢迎移动网络游戏”、2017黑石奖“硬核年度人气游戏”、第十二届金翎奖“玩家最喜爱的移动网络游戏
”。近两年,《三国志2017》持续稳健运营,整体上继续保持良好表现,展现了其长线运营的强大生命力。
《真三国无双天下》:该IP游戏是公司在IP改编游戏方面又一重点项目。该游戏已于2024年8月3日获得
移动端、客户端进口版号,目前处于监修阶段,计划将于近期进行玩家测试、持续补充版本内容和深度,并
预计于2025年年内正式发行。该游戏系由光荣特库摩正版授权、基于《真
三国无双8》研发的新无双动作游戏,还原了无双系列特有的割草战斗,玩家可以在广阔的三国战场中
体验一骑当千的快感。游戏内提供超多战役地图供玩家尽情驰骋、无拘束战斗,让玩家通过连段追击、自由
连招等方式以经典华丽无双大招满屏割草,为玩家带来焕新动作体验。作为重点发行的格斗类游戏,该游戏
预计将成为公司长线运营的游戏产品之一。
在游戏的独立发行、联合研发、定制开发方面,主要产品是《星之翼》《活侠传》《剑与骑士团》三款
游戏。
《星之翼》:融合机甲美少女与经典GVG格斗玩法的3D竞技游戏《星之翼》于2024年第二季度在国内地
区首发上线,并于2024年11月21日正式在日本发行,计划于2025年在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发行。该游戏以1V1
、2V2对战为核心玩法,玩家可操纵个性鲜明、战斗风格迥异的机甲少女,通过格斗射击、敏捷操作和战术
制定等操作,感受不止于地面的三维战斗体验。游戏以其独特的对战玩法、极致流畅的战斗体验以及丰富多
样的角色设定,受到格斗游戏职业选手及大众玩家的一致好评。
《星之翼》在上线初期并未开启海外宣发,便凭借精良的游戏质量吸引了大量海外玩家前来体验并自发
搭建日文wiki站为游戏宣传,游戏海外热度迅速提升,融入中华文化的游戏角色亦凭借国风形象及中国功夫
技能成为海外热门角色。该游戏在日本上线后,在日本市场首月即斩获GooglePlay与AppStore双榜第二,St
eam日区热销榜前二的成绩。2025年4月,《星之翼》与日本老牌玩具制造企业“株式会社寿屋”旗下IP“机
甲少女《FrameArmsGirl》开启联动,双方联合推出的“机甲少女FrameArmsGirl”系列角色“轰雷改”“短
剑”“猎刃”等将陆续登录游戏。目前该游戏在日本地区月流水占整体月流水比重已超60%,标志着公司海
外游戏布局也迈入了新的阶段。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玩家提供高质量的游戏产品,未来将坚持“打造优质游戏
、传播中国文化”的理念,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不断引进及推出优秀的游戏作品,致力于将中国原创IP推
向世界。
《活侠传》:公司旗下Paras工作室代理的独立游戏《活侠传》是近年来少有的武侠题材RPG,从小人物
视角出发讲述不一样的江湖故事。游戏同时具备门派养成、社交等元素,可想办法争取师长好感、影响门派
的政策等以达成不同的结局,让玩家体验一个“活”的武侠世界。游戏自曝光以来,以其精湛的设计和深刻
的武侠故事文本赢得了业界和媒体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了“2022indiePlay最佳设计”“2022indiePlay最
佳游戏提名”、“金茶奖2022年最佳独立游戏”以及“2023金海豚海峡之星游戏”等奖项。DEMO上线以来,
由于出色的剧情和演出表现,游戏获得了玩家们的热情追捧与二次创作,无引导情况下心愿单已超过10万。
《活侠传》在2024年第二季度正式登陆Steam平台,凭借细腻的武侠文本及优秀的游戏玩法吸引了海内
外玩家的广泛关注,获得大量好评。该游戏发行后销量口碑双双高企,在2024年Steam国产买断制游戏销量
排行榜上位列第九,并在海外市场也掀起一股武侠国风热潮,在Steam韩国区跻身热销榜前七,展示了中国
独立游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该游戏预计2025年会上线DLC版本,公司也将持续针对该游戏做
二次创作,进行长期运营。
《剑与骑士团》:由韩国游戏开发商Npixel研发、公司在中国大陆发行的一款S+多端冒险卡牌RPG游戏
。游戏运用UE引擎描绘了一个奇幻瑰丽的幻想大陆,在这里玩家将作为团长,招募并培养自己的骑士团,收
集可变身美少女的格兰武器,挑战神秘诡异的各路BOSS,解锁隐藏的史诗故事,开启全新冒险。为了让玩家
更有代入感地体验游戏,国服融入独特的中华符号,首发推出全新角色“拂晓”,马超、武则天、虞美人、
婦好等中国历史人物的英魂也将化身拂晓的格兰武器,与骑士团成员并肩作战,这将为玩家带来独特的文化
碰撞与游戏体验。该游戏已于2024年8月15日首发上线。
游戏服务:游戏电商、游戏加速、个人存储等。除游戏内容外,公司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游戏服务产品
,以增强玩家体验。在游戏电商领域,公司专注于为玩家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稳定的游戏商品交易平台。
此外,公司的火箭加速器利用边缘计算技术,为PC和移动端用户提供专业的游戏加速服务,显著改善了游戏
体验中的延迟和掉线问题。同时,针对玩家对存档和配置漫游的需求,公司推出了比特球云盘,这是一款具
有大容量存储、专线加速和严格隐私保护的成熟云存储产品,支持多副本加密存储与传输,让玩家能够随时
随地享受游戏乐趣。
2.社交业务
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字娱乐体验,以游戏为核心的社交栖息地,构建基于语音的游戏社交生
态,推出“带带电竞APP”。凭借公司在语音社交方面的经验与理解,在2023年又打造了一款积极拥抱Z世代
的社交娱乐产品“给麦APP”,并深度融入AI创新玩法与功能。
(1)游戏社交产品“带带电竞”:一款满足“Z世代”游戏社交需求的APP,提供游戏社交、陪练、技
能分享以及跨屏互动功能。带带电竞作为国内领先的游戏陪练社交平台,以游戏为圈层,以同龄人之间的游
戏练习、开黑、语音聊天室等多种趣味娱乐化的互动为纽带,基于技能分享的良好生态,为Z世代开启自然
的社交通道,让Z世代用户轻松社交、快乐游戏,满足了Z世代用户的归属感。
AIGC引领社交陪伴,赋能用户体验。以游戏社交为核心,“带带电竞”正着手研究“AI+社交”场景等
多层次场景开拓,推动从智能NPC到AI虚拟陪伴的社交应用,赋能用户体验,逐步探索娱乐社交业务的潜力
与可能。2023年7月,公司与超拟人大模型开发商聆心智能开展合作,拟将人工智能科技与自有娱乐场景有
机结合,共同打造、探索AI+游戏社交互动新场景。
(2)AI音乐社交产品“给麦”:给麦APP是公司在AI领域(包括绘图类、文本类、音频类、视频类)探
索的多模态应用产品,也是音乐社交产品中首家深度融合AI应用的音乐交友和创作的平台,旨在为音乐爱好
者提供一个集创作、分享、娱乐、互动为一体的线上元宇宙虚拟社交乐园。给麦的多模态AI应用与多家头部
AI企业展开合作。目前给麦在AI音乐和翻唱领域成为先行者之一,受到市场上众多忠实用户的喜爱,入选量
子位智库发布《2024年度AI十大趋势报告》中“2024年度最受欢迎的100款AIGC产品”,以及七麦数据发布
《2024年度实力AI产品App榜单》第50名。
2024年2月,公司“给麦音乐歌声合成算法”的算法备案信息已发布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发
布第四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的公告》中。该算法主要应用于音频合成场景,可以根据用户录制的朗
读或唱歌音频,提取用户的音色特征后与指定歌曲合成,生成以用户声音演唱的歌曲音频。2024年5月26日
,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数字互动与元宇宙大会上,给麦APP荣获第四届数字互动与元宇宙行业创新
大赛“最佳元宇宙创作者平台”奖项。
给麦目前处于快速的产品功能迭代阶段,用户量还在持续提升,并在商业化方面获得初步成果。自2023
年上线以来,给麦不断迭代升级,目前公司已在多模态模型中的情感分析、语音、文字识别等领域实现应用
突破,涉及图像、视频、语音、文本等融合内容,推出了包括AI歌声进化1.0、AI虚拟人1.0、AI全民会说唱
、AI翻唱2.0、AI写歌系统(+用户音色/AI歌手音色翻唱)、AI音乐广场2.0(音乐MV制作/AI写歌原创音乐
榜/话题动态)、AI图生歌(通过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与大模型的图片理解能力,AI图片写歌技术将静态图
像转化成音乐)等多个版本和专题内容,并在iOS音乐类排行榜上取得了最高第六的佳绩。
2025年1月给麦上线“AI图生歌”和“AI音乐贺卡”功能。功能包括图像情感识别、智能旋律生成和个
性化定制,打破艺术创作边界,开启全新表达方式,让零音乐基础的用户也可以一键实现基于图片内容的音
频层次表现,不仅能满足Z世代多样化的自我表达需求,更可以应用于品牌宣传、产品展示、情感表达等多
个场景。
给麦APP的AI图片写歌功能,依托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与强大的大模型图片理解能力,实现了从静态图
像到动人旋律的神奇转化。APP通过精准分析图片中的色彩、构图、主题等元素,快速捕捉到画面背后的情
感基调,进而转化为与之匹配的音乐风格。无论是温馨的家庭合照、浪漫的旅行风景,还是充满活力的生活
瞬间,都能在AI的魔法下,拥有专属的音乐旋律。
2025年2月,给麦与DeepSeek核心技术深度耦合,结合盛天网络自主研发的VRACEAI平台的技术底座支撑
,独创性地构建了“星盘-情绪双驱音乐引擎”,推出“AI占星”功能,将星座文化与AI技术结合,以轻量
化、趣味性设计提升用户社交粘性。
通过基于给麦情感计算模型对用户性格、兴趣、行为等多维度解析,结合平台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
系统精准构建星座人格化音乐特征库,“AI占星”功能实现了12星座特质与127种音乐元素的动态映射,形
成具有星座人格化特征的音乐DNA图谱。给麦通过自研星盘算法、智能写歌作曲系统与个性化推荐矩阵的协
同运作,不仅实现了占星文化与音乐创作的深度耦合,更打造出包含情感计算、内容生成、场景适配三大模
块的“情绪科技”解决方案。
公司持续关注大模型行业发展动态,以及AI技术在应用端的进展,目前公司也正与国内外多家大模型企
业积极沟通。
其中在社交方面,公司多模态AI应用给麦已在多模态模型中的情感分析、语音、文字识别等领域实现应
用突破,在文本与声音的融合功能中已接入包括DeepSeek、MiniMax大模型、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AI工具、
月之暗面的kimi模型等。展望未来,给麦将继续在AI音乐创作方向深耕,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创新的音乐
创作工具,让用户积累更多原创作品,培养更多给麦创作达人。
在AI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