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498 温氏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畜禽养殖。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养殖行业(行业) 488.09亿 97.86 66.07亿 95.96 13.54
其他(补充)(行业) 10.25亿 2.05 2.56亿 3.71 24.95
其他业务(行业) 4111.09万 0.08 2275.07万 0.33 55.34
─────────────────────────────────────────────────
肉猪类(产品) 327.35亿 65.64 65.68亿 95.40 20.06
肉鸡类(产品) 151.27亿 30.33 7358.50万 1.07 0.49
其他养殖类(产品) 9.46亿 1.90 -3536.81万 -0.51 -3.74
兽药(产品) 3.88亿 0.78 1.48亿 2.15 38.10
肉制品加工产品(产品) 2.92亿 0.59 3404.07万 0.49 11.65
工程、设备类(产品) 2.90亿 0.58 3504.86万 0.51 12.07
其他(产品) 7187.05万 0.14 3823.21万 0.56 53.20
─────────────────────────────────────────────────
华东区域(地区) 154.84亿 31.05 20.64亿 29.98 13.33
华南区域(地区) 146.19亿 29.31 19.12亿 27.77 13.08
西南区域(地区) 86.13亿 17.27 12.14亿 17.63 14.09
华中区域(地区) 62.11亿 12.45 7.75亿 11.25 12.47
其他(补充)(地区) 49.07亿 9.84 8.97亿 13.03 18.29
其他业务(地区) 4111.09万 0.08 2275.07万 0.33 55.34
─────────────────────────────────────────────────
经销(销售模式) 496.66亿 99.58 68.15亿 98.98 13.72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68亿 0.34 4742.79万 0.69 28.2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111.09万 0.08 2275.07万 0.33 55.3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养殖行业(行业) 1031.47亿 98.31 177.92亿 97.71 17.25
动保行业(行业) 8.39亿 0.80 2.74亿 1.50 32.60
肉制品加工(行业) 6.02亿 0.57 5286.04万 0.29 8.78
设备制造业(行业) 2.32亿 0.22 2980.84万 0.16 12.85
其他行业(行业) 4226.62万 0.04 -53.52万 0.00 -1.27
─────────────────────────────────────────────────
肉猪类(产品) 648.55亿 61.81 131.68亿 72.31 20.30
肉鸡类(产品) 357.18亿 34.04 41.55亿 22.82 11.63
其他养殖类(产品) 25.75亿 2.45 4.70亿 2.58 18.23
兽药(产品) 8.39亿 0.80 2.74亿 1.50 32.60
肉制品加工产品(产品) 6.02亿 0.57 5286.04万 0.29 8.78
设备(产品) 2.32亿 0.22 2980.84万 0.16 12.85
其他(产品) 4226.62万 0.04 -53.52万 0.00 -1.27
─────────────────────────────────────────────────
华南区域(地区) 330.58亿 31.51 61.89亿 33.99 18.72
华东区域(地区) 316.62亿 30.18 55.09亿 30.25 17.40
西南区域(地区) 175.24亿 16.70 25.93亿 14.24 14.80
华中区域(地区) 131.59亿 12.54 21.13亿 11.60 16.06
华北区域(地区) 42.26亿 4.03 --- --- ---
东北区域(地区) 34.52亿 3.29 --- --- ---
西北区域(地区) 17.82亿 1.70 --- --- ---
其他(补充)(地区) 6146.95万 0.06 --- --- ---
─────────────────────────────────────────────────
经销(销售模式) 1047.43亿 99.83 181.39亿 99.61 17.32
其他(销售模式) 1.19亿 0.11 --- --- ---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6146.95万 0.06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养殖行业 (行业) 459.80亿 98.34 48.92亿 96.20 10.64
兽药行业 (行业) 3.64亿 0.78 --- --- ---
肉制品加工 (行业) 2.64亿 0.57 --- --- ---
设备制造业(行业) 1.02亿 0.22 --- --- ---
其他行业 (行业) 3809.34万 0.08 --- --- ---
未分配项目(行业) 907.60万 0.02 --- --- ---
─────────────────────────────────────────────────
肉猪类(产品) 281.57亿 60.22 29.21亿 57.45 10.38
肉鸡类(产品) 166.76亿 35.66 18.45亿 36.29 11.07
其他养殖类(产品) 11.47亿 2.45 1.25亿 2.46 10.92
兽药(产品) 3.64亿 0.78 1.26亿 2.47 34.49
肉制品加工产品(产品) 2.64亿 0.57 2498.74万 0.49 9.45
设备(产品) 1.02亿 0.22 1315.89万 0.26 12.91
其他(产品) 2892.97万 0.06 1133.42万 0.22 39.18
─────────────────────────────────────────────────
华南区域(地区) 153.10亿 32.74 22.52亿 44.28 14.71
华东区域(地区) 138.98亿 29.72 15.55亿 30.58 11.19
西南区域(地区) 78.54亿 16.80 4.97亿 9.76 6.32
华中区域(地区) 57.99亿 12.40 5.16亿 10.14 8.89
其他(补充)(地区) 38.46亿 8.22 2.30亿 4.52 5.98
其他业务(地区) 5075.35万 0.11 3641.58万 0.72 71.75
─────────────────────────────────────────────────
经销(销售模式) 466.16亿 99.70 50.61亿 99.29 10.8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075.35万 0.11 3641.58万 0.71 71.7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养殖行业(行业) 878.45亿 97.69 3.76亿 48.61 0.43
动保行业(行业) 7.37亿 0.82 2.87亿 37.04 38.90
肉制品加工(行业) 4.91亿 0.55 4411.10万 5.70 8.99
乳品行业(行业) 4.64亿 0.52 -92.05万 -0.12 -0.20
设备制造业(行业) 3.13亿 0.35 4637.04万 5.99 14.83
其他行业(行业) 5240.38万 0.06 277.85万 0.36 5.30
─────────────────────────────────────────────────
肉猪类(产品) 485.04亿 53.94 -18.15亿 -234.36 -3.74
肉鸡类(产品) 366.64亿 40.77 19.46亿 251.29 5.31
其他养殖类(产品) 26.77亿 2.98 2.45亿 31.69 9.16
兽药(产品) 7.37亿 0.82 2.87亿 37.04 38.90
肉制品加工产品(产品) 4.91亿 0.55 4411.10万 5.70 8.99
原奶及乳制品(产品) 4.64亿 0.52 -92.05万 -0.12 -0.20
设备(产品) 3.13亿 0.35 4637.04万 5.99 14.83
其他(产品) 5240.38万 0.06 277.85万 0.36 5.30
─────────────────────────────────────────────────
华南区域(地区) 318.27亿 35.39 20.86亿 161.58 6.56
华东区域(地区) 269.24亿 29.94 -1206.50万 -0.93 -0.04
西南区域(地区) 136.24亿 15.15 -6.29亿 -48.70 -4.62
华中区域(地区) 109.67亿 12.20 -1.54亿 -11.94 -1.41
华北区域(地区) 30.71亿 3.42 --- --- ---
东北区域(地区) 21.94亿 2.44 --- --- ---
西北区域(地区) 12.96亿 1.44 --- --- ---
其他(补充)(地区) 1877.72万 0.02 --- --- ---
─────────────────────────────────────────────────
经销(销售模式) 896.92亿 99.74 7.46亿 96.29 0.83
其他(销售模式) 2.11亿 0.23 --- --- ---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877.72万 0.02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5.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86153.50│ 1.78│
│第二名 │ 100144.77│ 0.96│
│第三名 │ 58886.47│ 0.56│
│第四名 │ 55935.05│ 0.53│
│第五名 │ 49760.79│ 0.47│
│合计 │ 450880.58│ 4.3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4.6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1.8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85435.88│ 9.57│
│第二名 │ 395916.77│ 6.47│
│第三名 │ 351383.15│ 5.74│
│第四名 │ 321239.16│ 5.25│
│第五名 │ 292951.80│ 4.79│
│合计 │ 1946926.77│ 31.8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肉鸡和肉猪的养殖及其销售;兼营肉鸭、蛋鸡、鸽子等养殖及其产品的销售。同时,
公司围绕畜禽养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经营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环境治理、现代农牧设备制造、兽药生产
以及金融投资等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为肉鸡和肉猪,其中肉鸡主要为中华土鸡之优质黄羽肉鸡品种,产品类别包括毛鸡(又称
活鸡)、鲜品和熟食产品;肉猪主要为瘦肉型猪,产品类别包括毛猪(又称活猪、肥猪)和鲜品;其他产品
为仔猪、白羽鸡苗、肉鸭、鸡蛋、农牧设备和兽药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经营模式
1.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是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公司通过与合作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合作完成养殖。
委托养殖合同的主要内容是:约定公司提供给合作农户的鸡苗、猪苗、饲料、兽药等养殖物资的权属属于公
司。合作农户在合同期间按流程领用,无需垫资。同时还约定,合作农户的养殖时间、质量标准、交付方式
、交付结算方式等关键事项。
在合作养殖产业链内,公司负责前端鸡猪育种、饲料配方和疫病防控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负责生产鸡
苗、猪苗、饲料、兽药等物资提供给合作农户。合作农户从公司领用鸡苗、猪苗和饲料等养殖至出栏。公司
全程为合作农户提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以及环保处理等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对合作农户做好过程监督和
管理工作,确保合作农户按照公司的技术和质量标准规范饲养。合作农户饲养的鸡、猪达到出栏天龄后,按
公司指定地点和方式交还给公司。公司组织对外销售后与合作农户结算并支付给合作农户委托养殖费用。公
司与合作农户签订的委托养殖合同是一批一签。上批次结束后,如果双方都有意继续合作,则重新签订新的
委托养殖合同,进入下一批次合作养殖。
公司与合作农户的结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流程定价的方式:约定鸡苗、猪苗、饲料、兽药等养
殖物资的领用价格(该价格为公司通过养殖管理模型测算的流程定价,与市场价格不具有可比性);约定合
作农户饲养肉鸡、肉猪达到出栏天龄应达到的上市率、正品率、均重、食品安全等质量标准,以及各质量标
准对应的单位基础委托养殖费用。合作农户交付肉鸡肉猪时,公司根据其质量、数量以及对应的单位基础委
托养殖费用计算得总收入,减去合作农户领用鸡苗、猪苗、饲料、兽药等物资的费用,得出相应的委托养殖
费用。
另一种是按照饲养成绩指标定价方式:以设定的饲养成绩基础指标及其对应的单位基础委托养殖费用为
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合作农户在饲养过程中实现的实际值综合计算,得出实际应支付合作农户的委托
养殖费用。饲养成绩基础指标主要指上市率、料肉比、均重、头/只均药费等关键指标。
公司经过长期的技术研发及积累,掌握了不同畜禽品种在不同饲养条件和饲养阶段的成活率、正品率、
耗料量、耗药量和生长体重等关键技术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数据,公司能够比较科学、合理地制订委
托养殖的结算方式,保障双方合理利益。同时,依托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公司能够有效监测和评估合作
农户的现场养殖管理水平,指导合作农户科学养殖并实现有效管控。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合作农户总数量4.37万户,各区域合作农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分别为:华南区域41.00%,华东区域21
.26%,华中区域16.88%,西南区域14.54%,华北区域4.20%,西北区域1.19%,东北区域0.93%。
报告期内,公司养殖业务未发生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公布的重大动物疫情,未发生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
影响的自然灾害。
2.公司的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料主要是玉米、豆粕、小麦和高粱等饲料原料。采购量根据肉鸡肉猪等畜禽饲养生产计划
、安全库存和运输周期等因素确定。公司采用“集中采购为主,区域采购为辅”的采购模式。
在决策方面,公司设立由公司分管副总裁、部门总经理、配方师和粮油行业研究员等组成的采购决策委
员会。采购决策委员会拥有原料集中采购议价权和决策权,具体包括确定采购价格、采购总量、采购期、货
运方式和配送地点等决策权力。采购决策委员会根据配方师、粮油行业研究员提出的饲料原料营养含量、配
方结构、市场供需、价格走势等分析报告,结合自身研判后确定阶段性采购策略和采购方案。
在实施方面,公司设立采购中心作为原料采购管理、实施和监督机构。采购中心下设区域采购中心、专
业线采购部门和饲料贸易公司等单位,负责执行公司采购决策委员会制定的原料采购策略,组织协调物流运
输和监控库存,保障原料供应稳定充足。各区域子公司根据生产需求,与供应商签署具体采购合同,并按合
同进行采购;或者由公司饲料贸易公司签署合同并采购原料后,供应商按合同要求转销给区域子公司。各子
公司也可根据所在区域粮食产量及市场行情,灵活采购少部分地产优势原料,作为公司大宗集中采购的补充
。开展区域地产采购时,区域采购中心根据所辖区域子公司需求和市场行情,向公司采购中心提交原料采购
申请,审批通过后,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进行采购。
报告期内,公司采购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3.公司的销售模式
公司肉鸡的客户群体以批发商为主,终端零售商为辅;肉猪的主要客户群体为批发商和肉联厂。公司肉
鸡、肉猪销售以活鸡活猪销售为主,屠宰销售和熟食加工为辅。公司直接批发销售给客户,由客户分销至全
国各地市场,价格随行就市,交易模式为“款到发货”。公司根据产品特征和交货地点不同,交易方式有所
不同。
销售肉鸡时,客户在温氏商城提前下单订购所需要的品种和数量,公司根据销售订单统筹安排合作农户
饲养的肉鸡出栏。合作农户接到公司通知,将出栏肉鸡运输至公司销售部进行验货过磅,与公司完成产品交
接。公司销售人员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在销售部进行肉鸡品种搭配,与客户完成产品交付。
销售肉猪时,客户在公司技术服务部完成相应销售手续后,由客户安排车辆至公司指定的已经完成产品
上市前检测的合作农户装猪提货,然后到公司、客户和合作农户三方认可的地方过磅,并完成产品交接。
销售模式变化趋势: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未来将逐步取消活禽市场交易。目前,公司肉鸡、肉猪和
肉鸭销售以毛鸡、毛鸭和毛猪批发销售为主,以屠宰后冰鲜销售或预制成熟食品销售为辅。未来,公司将逐
步向“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销售模式转变。公司已布局屠宰加工业务,加强品牌
营销策划,探索建设社区销售、产销直供(大型食品加工、团膳配餐企业)、大批发和线上直销等营销渠道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掌控渠道、直配终端提高销售效益。
(四)公司的市场地位
2024年,公司销售肉鸡12.08亿只(含毛鸡、鲜品及熟食),同比增2.09%,约占全国肉鸡出栏总量143.
61亿只的8.41%,市场占有率稳居申万“农林牧渔”上市企业(以下简称:行业)首位;销售肉猪3018.27万
头(含毛猪及鲜品),同比增长14.93%,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70256万头的4.30%,位列行业第二位(数据来
源:全国肉鸡-中国畜牧业协会、全国生猪-国家统计局)。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48.63亿元,位列行业
第四;净利润96.11亿元,位列行业第二。
自创立以来,公司持续深耕畜禽养殖全产业链,构建起覆盖畜禽育种、饲料配制、疾病防控、智能养殖
等环节的核心技术体系。作为国内少数掌握中华土鸡之黄羽鸡种源核心技术的企业,公司黄羽鸡实现100%自
主育种,成功将中华土鸡地方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在生猪领域,公司的种猪育种规模处于行业
领先地位,拥有国家瘦肉型猪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猪良种工程示范基地和无公害肉猪生产基地。
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2000年首批入选以来,已连续第十次通过监测。
(五)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生猪行业呈以下特点:
1.价格震荡筑底,低成本支撑盈利水平
据和讯网新闻资讯,上半年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4.84元/公斤,同比降11.43%,多数时间高于14元/公
斤。
据和讯网新闻资讯,报告期内头部企业养殖成本控制较好,平均养殖成本12-13元/公斤,中小散户略高
,总体上生猪行业实现盈利。
2.出栏量高位,集团企业扩张显著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6619万头,增长0.6%。根据各上市公司公告,6月份温氏股份
、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食品等12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1614.81万头,同比增45.98%。
3.产能充足,能繁母猪同比环比双增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6月底我国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同比增0.12%,
环比增0.02%。
4.政策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相关部门引导头部企业暂停能繁母猪扩产,控制出栏体重,停止向二次育肥养殖户销售商品猪。7
月,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
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促进生猪市场稳定运行,加快推
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国家引导生猪产业往提质、稳价方向发展。
报告期内肉禽行业呈以下特点:
1.肉鸡价格全线承压
白羽肉鸡:2025年6月全国白羽肉鸡销售均价7.18元/公斤,环比-0.23元/公斤,亏损1.02元/羽,环比
持续亏损。屠宰企业库容率高达92.10%(环比+3.12pct),反映供强需弱矛盾突出。
黄羽肉鸡:6月我国中速黄羽鸡销售均价10.31元/公斤,月环比-5.29%,主要系高温叠加端午后消费回
落,需求持续疲软,市场承压运行。6月,温氏股份肉鸡销售均价10.29元/公斤,环比-4.28%,同比-24.78%
;立华股份9.79元/公斤,环比-8.25%,同比-29.72%;湘佳股份8.03元/公斤,环比-11.45%,同比-26.16%
。
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数据,报告期内鸡肉集市均价连续6个月下跌,创2022年6月以来新低。持续
低迷的市场价格,使肉鸡养殖企业出现亏损。
2.禽肉产能维持高位,生产供应充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家禽出栏81.4亿只,同比增加5.3亿只,增长7.0%;二季度
末,全国家禽存栏63.3亿只,同比增长0.2%。家禽行业出栏量高位增长。其中6月份,白羽肉鸡在产祖代种
鸡存栏量同比增13.2%;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同比增8.5%;商品代鸡苗销量同比增2.4%。黄羽肉鸡在产祖
代种鸡存栏量同比增3.4%;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同比增4.5%;商品代鸡苗销量同比增11.8%(数据来源:
农业农村部)。
3.预计下半年禽肉价格止跌企稳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分析,虽然供给方面,禽肉产能高位,生产供
给充足,但是6月份养殖户规避高温天气,补栏量有所减少,后期出栏相应减少。中国畜牧业协会监测,6月
份,白羽肉鸡在产祖代种鸡存栏量环比减0.9%;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环比减2.8%;商品代鸡苗销量环比减
2.1%。黄羽肉鸡在产祖代种鸡存栏量环比减2.2%;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环比增0.1%;商品代鸡苗销量环比
增0.2%。需求方面,暑期旅游、烧烤及下半年喜庆节日较多带动禽肉消费增加,禽肉消费有所改善,预计下
半年禽肉价格有所企稳。
(六)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主要驱动因素
1.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1661.66万头,同比增长15.6%,毛猪销售均价14.93元/公
斤,同比下降2.56%。公司毛猪销售价格与同行企业销售价格基本一致。
报告期内,公司肉猪类销售收入327.35亿元,同比增长16.26%。肉猪类收入增长原因主要是销售量增加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大生产整体稳定,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养殖
成本同比呈较大幅度下降。因此,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呈较大幅度上升。
2.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鸡5.98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长9.16%,毛鸡销售均价10.84元
/公斤,同比下降18.43%。公司毛鸡销售价格与同行企业立华股份基本一致,高于湘佳股份,主要与各企业
饲养的肉鸡品种、区域市场、企业销售策略不同等有关。
报告期内,公司肉鸡类销售收入151.27亿元,同比下降9.29%。肉鸡类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销售价格
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养鸡业务生产持续保持稳定,核心生产成绩指标、养殖综合成本在行业内保持优秀水
平,但受市场价格行情持续低迷影响,销售价格低于养殖成本,公司养鸡业务出现亏损。
3.相关业务发展良好。兽药业、环境治理业、农牧设备业、食品加工业、其他养殖业以及金融投资业合
计收入19.89亿元。
综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498.75亿元,同比增长5.92%;净利润35.31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为34.75亿元,同比上升159.12%。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42年的创业发展,公司紧紧围绕鸡猪双主业,坚持创新,不断积累,在竞争和发展中构筑自己的核
心竞争力,逐步奠定了公司在行业的龙头地位。公司在经营模式、产业布局、技术与研发能力、管理体系和
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一)模式优势
公司采用紧密型“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这是公司获得持续增长和壮大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被业界称
为“温氏模式”。该模式通过公司间接投资、服务外包等形式,将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和衔接,
具备以下优势:
1.专业化程度高,实现轻资产扩张
养殖产业链前端包括育种及种苗繁育、饲料研制和疫病防控等环节,属于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
链,需投入资金多、技术水平高、周期长、人才需求量大,公司拥有组织、资金和人才优势,能够高效组织
和完成。后端肉鸡、肉猪育肥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业链,但周期短、流程简单,合作农户有
劳动力、自有土地,养殖积极性等优势。双方合作后,公司负责产业链前端,合作农户负责产业链后端,优
势互补,提高产业链整体专业化程度和效率。合作农户只需专心做好育肥阶段的饲养管理,就能获得预期稳
定的合作效益;公司则减少了鸡猪育肥栏舍及其设施设备的资本开支和折旧,减少育肥环节人力成本,实现
轻资产扩张。这种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司和合作农户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2.产品集中销售,提高市场对接能力
公司负责组织产品销售,可充分利用产品集中优势、营销优势,提高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和议价能力,提
高销售收益。公司完成集中销售后,根据委托养殖合同约定与合作农户结算,有效隔离市场价格波动向合作
农户传导,保护合作农户生产积极性,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
3.管理完善,风险和成本管控有效
公司对合作农户建立“五统一”的管理流程,即“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进苗、统一用料和统一销
售”。通过全程组织化、数智化管理,有效控制种苗、药物、疫苗、饲料和出栏肉鸡肉猪的质量,同时减少
中间交易环节,提高养殖产业链整体周转效率,降低成本。
4.规模适度,符合国情
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兼顾了规模与效益的平衡,符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发展的资源条件和方向
。公司通过适度控制单个合作农户的养殖规模,可以减少疾病风险和损失风险。合作农户合理分散,减轻资
源环境承载压力,优化区域布局,实现养殖与生态和谐发展。同时,“公司+农户”模式增加了农村就业人
口,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2021-2024年,公司合作农户累计获得委托养殖收益约385亿元,2025年上半
年约62.32亿元。
(二)双主业、多产业和全国布局优势
公司有鸡、猪两大主业。鸡、猪行情周期的波峰波谷、发生频率和维持时间有所不同,有时互相抵消。
公司双主业发展,具有双轮驱动、稳健发展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行业周期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其次
,公司还有水禽业、蛋业、兽药业、农牧设备业、食品加工业和金融投资等横向相关产业。各产业在细分行
业也处于龙头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多相关产业配套进一步巩固了主业的护城河。第三,公司不断通过
推进屠宰和食品加工业发展,延伸养殖产业链,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第四,公司各产业全国布局,不同区
域有原料、价格以及细分产品需求差异,在销售和价格方面形成风险对冲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