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510 金冠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锂电池隔膜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务(行业) 2.63亿 53.96 5038.91万 66.05 19.19
仪器仪表制造业务(行业) 1.37亿 28.25 2131.48万 27.94 15.51
充电桩制造及场站运营业务(行业) 4421.86万 9.09 35.26万 0.46 0.80
其他(行业) 4027.69万 8.28 398.43万 5.22 9.89
储能业务(行业) 206.92万 0.43 25.30万 0.33 12.23
─────────────────────────────────────────────────
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 1.37亿 28.25 2131.48万 27.94 15.51
环网柜(产品) 1.06亿 21.84 2695.78万 35.33 25.37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产品) 8460.40万 17.39 1547.50万 20.28 18.29
箱式变电站(产品) 7170.58万 14.74 795.64万 10.43 11.10
其他(补充)(产品) 7136.28万 14.67 204.76万 2.68 2.87
其他业务(产品) 1520.19万 3.12 254.23万 3.33 16.72
─────────────────────────────────────────────────
华东地区(地区) 1.46亿 29.91 756.85万 9.92 5.20
华北地区(地区) 1.45亿 29.84 3003.18万 39.36 20.68
东北地区(地区) 6171.40万 12.68 1091.53万 14.31 17.69
西南地区(地区) 5475.38万 11.25 1198.10万 15.70 21.88
华中地区(地区) 4673.18万 9.60 654.08万 8.57 14.00
西北地区(地区) 2875.27万 5.91 899.88万 11.79 31.30
华南地区(地区) 386.37万 0.79 25.77万 0.34 6.6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 7.12亿 65.68 1.78亿 85.34 24.96
充电桩制造及场站运营(行业) 1.48亿 13.68 -374.43万 -1.80 -2.53
仪器仪表制造(行业) 1.42亿 13.08 2316.89万 11.13 16.34
其他(行业) 6883.42万 6.35 961.96万 4.62 13.98
储能业务(行业) 1301.65万 1.20 148.55万 0.71 11.41
─────────────────────────────────────────────────
环网柜(产品) 2.64亿 24.38 7677.51万 36.75 29.06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产品) 2.63亿 24.23 7103.97万 34.01 27.05
箱式变电站(产品) 1.85亿 17.07 2985.39万 14.29 16.14
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 1.42亿 13.08 2316.89万 11.09 16.34
充电桩(产品) 1.26亿 11.66 656.57万 3.14 5.20
其他业务(产品) 3254.55万 3.00 --- --- ---
其他智能电网设备(产品) 2793.51万 2.58 --- --- ---
新能源充电场站运营(产品) 2190.81万 2.02 --- --- ---
储能业务(产品) 1301.65万 1.20 148.55万 0.71 11.41
电力安装及技术服务(产品) 835.36万 0.77 --- --- ---
─────────────────────────────────────────────────
华东地区(地区) 4.56亿 42.11 7505.60万 36.05 16.45
东北地区(地区) 1.75亿 16.14 4172.57万 20.04 23.85
华北地区(地区) 1.73亿 16.00 3254.78万 15.63 18.77
西北地区(地区) 1.11亿 10.20 3238.18万 15.55 29.29
华中地区(地区) 8784.51万 8.11 664.68万 3.19 7.57
西南地区(地区) 6742.47万 6.22 1757.98万 8.44 26.07
华南地区(地区) 1325.42万 1.22 226.05万 1.09 17.0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务(行业) 3.69亿 70.14 9781.52万 84.24 26.49
充电桩制造及场站运营业务(行业) 6460.51万 12.27 168.57万 1.45 2.61
仪器仪表制造业务(行业) 6121.34万 11.63 1167.04万 10.05 19.07
其他(行业) 2546.96万 4.84 432.85万 3.73 16.99
储能业务(行业) 592.66万 1.13 61.54万 0.53 10.38
─────────────────────────────────────────────────
环网柜(产品) 1.37亿 26.11 3925.85万 33.81 28.56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产品) 1.31亿 24.83 3921.47万 33.77 29.99
箱式变电站(产品) 1.01亿 19.20 1934.20万 16.66 19.14
其他(补充)(产品) 7614.27万 14.46 302.46万 2.60 3.97
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 6121.34万 11.63 1167.04万 10.05 19.07
其他业务(产品) 1985.86万 3.77 360.51万 3.10 18.1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 7.06亿 60.42 2.03亿 68.38 28.77
充电桩制造及场站运营(行业) 2.12亿 18.14 3075.69万 10.35 14.50
仪器仪表制造(行业) 1.50亿 12.83 3854.51万 12.97 25.69
其他(行业) 9335.98万 7.98 2378.21万 8.00 25.47
储能业务(行业) 725.12万 0.62 89.62万 0.30 12.36
─────────────────────────────────────────────────
环网柜(产品) 3.39亿 28.99 1.03亿 34.67 30.40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产品) 2.17亿 18.55 6538.69万 22.00 30.16
充电桩(产品) 1.61亿 13.81 3036.41万 10.22 18.80
箱式变电站(产品) 1.51亿 12.88 3477.43万 11.70 23.08
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 1.50亿 12.83 3854.51万 12.97 25.69
新能源充电场站运营(产品) 5066.95万 4.33 --- --- ---
电力安装及技术服务(产品) 3758.49万 3.21 --- --- ---
其他智能电网设备(产品) 3250.85万 2.78 --- --- ---
其他业务(产品) 2326.64万 1.99 --- --- ---
储能业务(产品) 725.12万 0.62 89.62万 0.30 12.36
─────────────────────────────────────────────────
华东地区(地区) 4.57亿 39.05 9036.55万 30.41 19.79
东北地区(地区) 2.28亿 19.51 7068.68万 23.79 30.98
西北地区(地区) 1.88亿 16.06 6573.68万 22.12 35.01
华北地区(地区) 1.17亿 10.02 2617.12万 8.81 22.35
西南地区(地区) 8546.11万 7.31 --- --- ---
华中地区(地区) 6707.67万 5.74 --- --- ---
华南地区(地区) 2706.04万 2.3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4.4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58375.55│ 53.86│
│第二名 │ 5287.95│ 4.88│
│第三名 │ 2358.39│ 2.18│
│第四名 │ 2080.05│ 1.92│
│第五名 │ 1744.78│ 1.61│
│合计 │ 69846.72│ 64.4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6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4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188.42│ 5.28│
│第二名 │ 3551.63│ 4.48│
│第三名 │ 3137.06│ 3.96│
│第四名 │ 2683.65│ 3.39│
│第五名 │ 2647.35│ 3.34│
│合计 │ 16208.12│ 20.4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双碳工作持续深化,创新技术不断涌现,电力系统快速升级。公司围绕“智慧电力+数
字新能源+集成服务”战略开展业务,主要覆盖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充换电及储能系统业务领域。报告期
内,公司所属行业未发生重大变化。
1、智能电网设备业务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爆发式进步,智能电网设备需求持续增
长。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报告期内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合计6,546亿元,同比
增长9.6%。其中,电网工程建设投资额达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设备投资增速高达39.6%。国家电网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700亿元,创同期最高规模,同比增长11.7%。公司智能成套开关设备、智能电表等
配网设备将持续受益。
在智能电网设备业务领域,公司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及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
系统等,同时为客户提供集电气设备研发生产制造、电气工程整体设计、工程施工、运行维护于一体的城市
、社区供电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服务。在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领域,公司是东北地区少数具备中压气体绝
缘开关制造能力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少数具有C-GIS智能环网柜核心部件的生产加工能力及安装资质的企
业,公司研制的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
集系统领域,子公司南京能瑞是国内研发制造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流厂家之一,是国内泛在电
力物联网的主流供应商。
2、新能源充换电业务
报告期内,国内充电桩市场正处于高速扩张与技术迭代的关键阶段,政策红利、企业投入与用户需求共
同推动行业从“量增”向“质升”转型。截至报告期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689万辆。同时,我国
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1,610万台,同比增加55.6%,车桩比约为2.29:1。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较大
上升空间,另一方面,目前的车桩比较1:1的远期规划仍有较大差距。预计未来几年,行业将继续处于高速
发展阶段。同时,在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宏观规划之下,随着液冷、超充、智能柔性充电等新技
术的快速普及,存量市场仍有较大的汰换空间。
在新能源充换电业务领域,公司主要从事充换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同时在优势区域开展充
电场站运营业务。公司具备“双高新”及“双软”资质,在充换电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可为
电网公司、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新能源车主、充电设施运营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是国内少数具备充电设
施的设计、制造以及电力安装施工于一体的全资质企业。
3、储能业务
报告期内,国内储能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的基础上,不断向多元化、高安全性、长寿命方向发展,上游碳
酸锂价格企稳,国家储能行业标准陆续发布,随着储能产品安全性及稳定性的进一步提升,行业投资意愿持
续加强。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数据,截至报告期末,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GW/222GWh
,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在储能业务领域,公司主要从事储能变流器、储能模组PACK、储能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
公司在电力行业长期积累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备制造管理的成熟经验、相通的市场渠道资源,公司目前
已形成包含储能变流器、储能模组PACK、储能系统等在内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能力,为发电侧、电网侧
、用户侧的用户提供成熟的多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伴随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深入推进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纵深发展,电力设备产业迎来了前所未
有的机遇期,吸引了众多新兴力量竞相涌入。这一趋势正深刻重塑着行业格局,使得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多元
,竞争维度不断拓宽。在此背景下,公司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挑战性显著提升,市场竞争态势日益白热化。
(二)公司主要产品
1、智能电网设备
①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
公司具备从产品核心部件到成套开关设备的研发、整体生产制造能力,包括:7.2~40.5kV中压手车式开
关设备、7.2~40.5kV充气式高压开关柜、12~24kV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环网开关设备、12kV固体绝缘环网开关
设备、12kV环保气体绝缘环网开关设备、12kV空气绝缘环网开关设备、箱式变电站、预装式配电室、移动式
变电车、柱上开关、柱上变台、各类低压开关设备等全系列配电成套设备、10~40.5kV真空断路器核心部件
系列产品,以及光伏、储能系统并网升压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冶金化工、轨道交通、电气化铁路、
城市地铁、市政建设、港口建设、厂矿企业等领域。
②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产品主要包括国网单相与三相智能电表、数据采集器、数据集中器、专变数据采集终端、智能配变终端
、智能融合终端、智能感知设备/终端等,为国家电网“坚强智能电网”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产
品还向水、气等领域拓展,为不同能源领域的计量与数据采集提供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达到同类产品的领
先水平。公司研发的基于4G/5G、NB-IOT、LoRa、HPLC、HPLC+微功率无线双模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表、
采集终端传感器、营配融合终端,让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传感器终端以更低功耗、更安全及稳健的方式
实现智能互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2、新能源充换电
①充电桩
新能源充换电设施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和新能源智慧运营云平台,其中,电动汽车充
电设备包含壁挂式交流充电桩,移动式直流充电桩(7kW-20kW)、一体式直流充电桩(20kW-400kW),分体式
直流充电堆(160kW-1440kW)、V2G充放电一体机、灵动系列空轨充电机器人、“蚂蚁站”充电堆、预装式配
充一体化有序充电站、兆瓦级液冷大功率充电桩、移动应急充电仓、重卡充电机等充电设备。“蚂蚁站”充
电堆,为160kW小型分体式直流充电堆,专门支持新能源充电桩下乡;预装式配充一体化有序充电站,适用
于电动工程车等车辆进行快速直流充电补电,尤其适用于场地受限区域,能够实现快速部署;移动应急充电
仓,应用于充电高峰时的场站补能需求场景;重卡充电机,实现联合并充适用于电动重卡等车辆快速补电;
新能源智慧运营云平台,是将充放电设施与电动汽车以及充电用户连接起来的物联网平台,电动汽车用户与
充放电设施运营商通过云平台实现充放电交易,云平台以互联互通方式与第三方用户平台和监管平台实现充
放电资源共享、数据共享和用户共享,“锐视”AI视觉监视系统深度融合AI视觉分析技术与智能硬件,解决
了传统能源场站因传统消防系统误报率高、无人值守场景安防薄弱等痛点,实现高精度火灾预警与智能化安
全防控。
②换电系统
公司充换电项目组紧跟国家新能源的发展,推出了S13重卡智能换电系统、S16乘用车换电站的充电系统
、S15交流有序充电系统等产品。
③新能源场站运营
公司通过向公共交通、物流园区、工业园区、高速服务区、大型居民小区等场景提供集中式大功率快速
充电服务或其他配套充电服务,获取充电服务收入。
充电场站运营业务方面,公司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子公司南京能瑞是
国内主流充电站运营商之一,在全国范围内运营各类型充电站1,570座,运营桩数1.8万余根,平台累计注册
用户约93万人,其中在江苏、河南、青岛等区域自营的充电场站数量共计275座。
3、储能业务
公司主要面向发电侧、电网侧、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需求,为客户提供多场景储能解决方案,打造除电芯
之外的全套解决方案,公司储能产品涵盖储能模组、储能风冷PACK、储能液冷PACK、1000V电池簇、1500V电
池簇、1000V储能系统、1500V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
)、“天控”AI变流升压一体机、智慧运维云平台等。
(三)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运营模式
公司采取“集团总部+产业子公司”相结合的运营模式,集团总部统筹负责公司的战略制定、资本运作
、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各产业子公司负责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制定其年度运营
计划,集团总部以年度目标责任书的形式考核各子公司的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包括业绩完成状况、
新产品研发完成情况、安全生产等。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充分结合了集中管控与充分授权的各自优势,既保
证了各产业板块在集团统一战略部署下开展业务,又给予了各产业板块相对的自主经营权,这一运营模式是
公司实现“智慧电力+数字新能源+集成服务”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强有力保证。
2、销售模式
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销售设备或提供服务,一类是资产运营。对于智能电网设备、充换电
设备、储能系统的销售,以直销为主,通过投标、商务谈判方式获取订单。主要客户包括国内电网公司、工
商业企业、新能源汽车整车厂、社会充电运营商以及新能源车辆使用者等。在具体实施时,公司根据用户订
单设计、生产和配置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就具体项目的有关特殊技术要求签订技术协议和商务合同;对于
充换电场站运营业务,公司在战略布局区域积极开发合适的停车场站,然后投建并运营充换电场站,主要面
向公交、出租、网约、物流等新能源商用车辆及其他类型新能源车辆提供集中式大功率快速充电服务,通过
接入第三方平台或者自行组织线下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的充电车辆,提高单桩日充电次数,进而提升运营收
益。
3、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本着“聚焦市场,持续创新”的思路,围绕“智慧电力+数字新能源+集成服务”领域,积极布
局前沿技术,持续开发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绿色产品,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
端、新能源充换电设备等产品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轻量化等方向持续迭代,储能系统及相关重要设备围绕
高安全、高效率、低成本进行持续探索。公司的产品研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基于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实
现产品的高效研发,并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公司产品研发采取项目制管理
,主要划分为研发立项、产品开发、中试实验、产品量产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进行一次决策评审。立项
阶段,基于市场调研和公司业务规划,公司会评估产品研发的必要性、产品方案、研发投入、研发计划。产
品开发阶段,研发项目组会按照研发计划进行项目打样,结合样品的实际测试数据进一步优化产品方案。中
试试验阶段,为产品量产前做准备,评估是否符合量产线作业,亦会对产品做细微调整。产品量产阶段,研
发项目组会将各类成果归档供需求部门使用,并开展新品导入,保证顺利量产。
4、采购模式
公司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的设备及物料采取不同的采购模式。对于大型生产设备、生
产线以及年采购金额较大的物料,公司通常采用公开招标形式,经过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中标厂家。对于
一般性物料,通常采用询价采购模式,向潜在供应商发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通过内部价格评审比较,最
终选择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符合预算的最匹配供应商,节约采购时间和费用。
5、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定制化经营模式,生产经营围绕客户的订单展开,在签订销售合同后,根
据合同安排采购和下达生产任务,实行按单生产,以降低经营风险。此外,目前公司拥有部分稳定客户,形
成标准产品,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根据计划进行预投生产,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并及
时交付。另外,公司积极跟进市场趋势,推出主打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也有利于公司品牌形成与传播。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外部驱动因素
智能电网设备方面,随着全球电气化进程推进、能源转型加速以及新兴产业(如数据中心、电动车充电
设施等)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力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
等技术的快速迭代,加速了电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智能开关设备、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终端等智能电力设
备产品在新型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报告期内的国家电网招标数据来看,国家电网2025年前三批次输变电设备招标总金额约为540.64亿元
,同比增长约24.8%,中标企业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国家电网2025年第一批次计量设备招标总金额为75亿
元,同比下降约37.8%,中标企业数量由去年同期的88家增加至120家。同时,智能电网设备整体招标价格持
续下行,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显著增加。
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带动充电桩的刚性需求持续增加。同时
,液冷、V2G、智能充电管理等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产品标准化及兼容性大幅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
提升了存量市场的汰换需求。
报告期内,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持续下行,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加。同时,上游产品充电桩模块价格
大幅下滑,为降低产品成本,适应行业智能化、安全性、高效性发展趋势,提升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
对上游核心部件供应商做了进一步筛选,资质审查、技术评估、性能测试等评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
司供应商管理成本的短期增加。
储能系统方面,伴随技术的进步及上游成本的下降,行业整体经济性持续向好,下游投资热情的提升拉
动储能系统等产品的市场需求。
报告期内,全球储能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集采模式倒逼企业提升规模效应和技术标准,行业集中
度显著提升,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的公司面临严峻挑战。
2、内部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通过提质增效、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多渠道并进积极
开拓市场,并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生产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为提升工作效率,增强生产过程可控性,支持实时分析与决策,对厂区进行
了数字基建改造、数据平台升级、MES排产系统优化等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对生产制造环节的业务流程做
了优化,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提升品质控制能力。报告期内,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公司组织了安全生产培
训,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报告期内,公司对供应商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提升
了供应商交付的及时率,进一步缩短订单交付周期。
产品与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经过研发人员大量的研发试验和生产
技术人员持续不断的工艺调试,技术及产品持续迭代更新。报告期内,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电力电子技
术的迅猛发展,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已积极推动新技术在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领域的技术迭代升
级,为紧密契合两大电网的建设需求,公司在相关标准修订阶段便率先启动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工作,目前已
顺利完成初样试制;公司推出了人工智能低压柜产品,将AI技术与电力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对设备状态实时
感知,提升智能运维水平,提高主动安全防护等级。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蚂蚁站”充电堆产品,一种16
0kW小型分体式直流充电堆以支持新能源充电桩下乡;推出了预装式配充一体化有序充电站产品,?于电动工
程车等车辆进?快速直流充电补电,尤其适用于场地受限区域,并能够实现快速部署;推出了重卡充电机,
实现联合并充适用于电动重卡等车辆快速补电;推出船舶充电整体解决方案,为船舶岸电充电提供创新范例
。报告期内,公司与广州亿电邦科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广州冠瑞数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
于提供充电网、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综合数字平台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数字化能力。截至
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知识产权400余项,其中专利220项,软件著作权143项,注册商标14个。报告期内,
公司荣获并保有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国家零碳工厂、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级智能制造示
范工厂、省级智慧电网设施科学家工作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荣誉。子公司南京能瑞荣获江苏省绿色工厂
,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等荣誉称号。
市场方面:报告期内,为应对市场竞争环境,公司采取了降价保量的销售策略。公司通过举办大型新品
发布会,集中展示公司创新产品与发展理念,强化市场对公司品牌认知,拓宽客户触达边界,提升合作转化
率。报告期内,公司新建9座充电站,共计110台充电桩,充电功率4,600kW。
经营管理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通过改善产品工艺流程,优化产品结构,提升
供应链管理能力等一系列手段,积极实现产品成本的有效控制。报告期内,公司优化质量管理流程,强化产
品质量监管,全面提升了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与解决方案优势
公司深耕电网行业十余载,在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充换电、储能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产品技术、工程
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等交付能力。
1、在智能电网设备业务领域,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方面,公司生产的电气开关柜、箱式变压器等产
品荣获知名品牌称号,是国家电网多年一级供应商,连续多年被评选为优质供应商,拥有多项知识产权专利
证书。公司多年深耕电力领域,提供集电气设备科研开发、生产制造、电气工程整体设计、工程施工、运行
维护于一体的城市、社区供电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服务;在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方面,子公司南京
能瑞是国内研发制造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主流厂家之一,是国内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流供应商。
2、在新能源充换电业务领域,公司已构建完整的充换电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工程建设、运维运营资质
等专业能力,并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经验。公司产品覆盖各大小功率的交流、直流充电、重卡换电
、应急充电仓等各系列产品,拥有大功率直流快充、液冷充电、V2G充放电、重卡/轻卡/乘用车换电等多个
高新技术产品。公司持续通过信息化、系统化提升能力,提高效率。公司打造的新能源智慧运营云平台,可
以为客户提供不同业务场景的可定制化解决方案。公司新上线的充电智能运维系统、数字厂牌系统和“锐士
”AI安全防控平台,可以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数字化和可追溯化管理,充放电运营运维工作
效率大幅提升。公司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充换电领域的应用融合,提升终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满足
客户对产品的更高需求。
3、在储能业务领域,公司注重储能自有核心技术的研发,侧重于储能系统的整体集成和PCS双向储能变
流器的自主研发和生产,拥有储能双向变流器、储能模组PACK、储能户外一体柜、集装箱储能系统等产品在
内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能力。
(二)技术研发创新与人才优势
核心技术创新优势是公司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高度重视技术创
新研发能力,并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