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514 友讯达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研发、生产、销售无线产品及运维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能表(产品) 1.75亿 46.01 7689.82万 49.60 44.03
电力终端类(产品) 1.05亿 27.68 3784.40万 24.41 36.03
无线网络类(产品) 7053.99万 18.59 3413.63万 22.02 48.39
其他(产品) 2932.20万 7.73 614.83万 3.97 20.97
─────────────────────────────────────────────────
华东地区(地区) 1.52亿 40.17 5989.09万 38.63 39.29
西南地区(地区) 6069.76万 15.99 2699.77万 17.41 44.48
华南地区(地区) 4903.95万 12.92 1691.85万 10.91 34.50
华北地区(地区) 3924.47万 10.34 1672.51万 10.79 42.62
东北地区(地区) 3161.97万 8.33 1548.96万 9.99 48.99
华中地区(地区) 3072.62万 8.10 1263.56万 8.15 41.12
西北地区(地区) 1497.86万 3.95 584.66万 3.77 39.03
海外(地区) 78.59万 0.21 52.29万 0.34 66.5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行业) 9.87亿 97.73 4.08亿 97.08 41.30
非电力行业(行业) 2293.98万 2.27 --- --- ---
─────────────────────────────────────────────────
电能表(产品) 4.67亿 46.23 2.07亿 49.38 44.41
电力终端类(产品) 2.35亿 23.25 9209.87万 21.93 39.21
无线网络(产品) 1.68亿 16.59 8686.36万 20.68 51.82
其他(产品) 1.41亿 13.92 3364.27万 8.01 23.93
─────────────────────────────────────────────────
华东地区(地区) 4.04亿 40.01 1.68亿 39.99 41.57
东北地区(地区) 2.19亿 21.64 1.01亿 24.13 46.36
华南地区(地区) 1.81亿 17.93 6188.61万 14.73 34.17
华北地区(地区) 9916.97万 9.82 4788.34万 11.40 48.28
西北地区(地区) 4476.26万 4.43 1844.58万 4.39 41.21
西南地区(地区) 3124.36万 3.09 984.94万 2.34 31.52
华中地区(地区) 2807.69万 2.78 1091.00万 2.60 38.86
海外地区(地区) 308.09万 0.30 174.38万 0.42 56.60
─────────────────────────────────────────────────
直销(销售模式) 10.10亿 100.00 4.20亿 100.00 41.5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行业) 5.02亿 98.71 1.98亿 98.24 39.50
其他(补充)(行业) 586.69万 1.15 305.96万 1.52 52.15
其他业务(行业) 70.35万 0.14 49.23万 0.24 69.99
─────────────────────────────────────────────────
电能表(产品) 1.80亿 35.46 8009.82万 39.70 44.44
电力终端类(产品) 1.52亿 29.90 6211.02万 30.79 40.87
其他(产品) 9181.77万 18.06 1724.50万 8.55 18.78
无线网络(产品) 8431.64万 16.59 4229.22万 20.96 50.16
─────────────────────────────────────────────────
华东地区(地区) 2.08亿 40.83 7722.51万 38.28 37.20
东北地区(地区) 1.58亿 31.01 6899.54万 34.20 43.77
华南地区(地区) 6446.96万 12.68 1884.25万 9.34 29.23
华北地区(地区) 4352.14万 8.56 2331.95万 11.56 53.58
西北地区(地区) 1558.07万 3.06 462.49万 2.29 29.68
华中地区(地区) 1403.07万 2.76 667.62万 3.31 47.58
西南地区(地区) 378.37万 0.74 106.20万 0.53 28.07
海外(地区) 175.59万 0.35 100.00万 0.50 56.9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行业) 10.84亿 98.79 3.99亿 98.84 36.82
非电力行业(行业) 1324.36万 1.21 --- --- ---
─────────────────────────────────────────────────
电能表(产品) 4.42亿 40.26 1.88亿 46.60 42.60
其他(产品) 2.50亿 22.74 4864.42万 12.04 19.50
电力终端类(产品) 2.42亿 22.07 8759.66万 21.69 36.16
无线网络(产品) 1.64亿 14.93 7941.70万 19.66 48.48
─────────────────────────────────────────────────
华东地区(地区) 4.07亿 37.05 1.78亿 44.16 43.88
华南地区(地区) 2.22亿 20.25 5546.53万 13.73 24.96
华中地区(地区) 1.78亿 16.26 6056.05万 14.99 33.95
华北地区(地区) 1.26亿 11.51 4929.46万 12.20 39.04
东北地区(地区) 7230.93万 6.59 2861.58万 7.09 39.57
西南地区(地区) 5760.67万 5.25 1840.95万 4.56 31.96
西北地区(地区) 2877.83万 2.62 969.72万 2.40 33.70
海外地区(地区) 530.45万 0.48 347.50万 0.86 65.51
─────────────────────────────────────────────────
直销(销售模式) 10.97亿 100.00 4.04亿 100.00 36.8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5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4464.98│ 14.32│
│第二名 │ 10932.44│ 10.82│
│第三名 │ 10033.31│ 9.93│
│第四名 │ 9832.01│ 9.73│
│第五名 │ 5819.60│ 5.76│
│合计 │ 51082.33│ 50.5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8.2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840.76│ 13.54│
│第二名 │ 4276.66│ 8.46│
│第三名 │ 2938.31│ 5.81│
│第四名 │ 2860.08│ 5.66│
│第五名 │ 2402.10│ 4.75│
│合计 │ 19317.91│ 38.2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变革的大背景下,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
,并且已广泛影响到能源、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政府通过“十四五”规划和相关政策,明确提出数
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电力行业尤其在此背景下迎来了深刻的变革。
(1)数字化转型与电网建设的政策支持
国家电网公司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推进数字化配电网、新型
储能、车网互动等应用场景的建设,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发展奠定基础。2025年,国家电网公司计
划继续加大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的投资,预计电网建设投资规模将突破65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南方电网公司同样全面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其“十四五”规划中的投资规模已达到6700亿元,同
比增长33%。南方电网将加速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深化智能电网、数字化控制等核心技术应用,提升电力
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与灵活性,尤其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接入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推动物
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2025年南方电网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约为1750亿元。
(2)全球物联网和智能化发展
物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物联网新型基
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速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应用。计划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
设备连接数将突破246亿,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和智能化行业的发展。电力行业尤其是配电网领域,将成为物
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阵地,推动智能电网的普及和优化。
(3)政府对配电网的高质量发展规划
根据《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我国的配电网将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和灵活性,能
够接入更大规模的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同时,配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将全面推进,促进电力系
统与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的协同发展。2030年,配电网将实现智能化、柔性化、数字化全覆盖,推动电网
与各类新兴业态(如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深度融合。
(4)公司在行业中的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本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强化核心技术的创新
能力。公司的MuCoFAN物联场域网技术,已经具备为电网公司和社会提供泛在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能力,
推动电力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公司技术方案能够承载广泛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特别是在电力系统的
智能控制、设备监测和能源管理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市场前景。同时,国家对物联网、配电网智能化等领域
的政策扶持,也为公司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无线传感网络和物联网领
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致力于在数字化电网、智能能源管理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全球能源转
型贡献力量。
2、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智慧物联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专注于为各行业提供综合物联网解决方案。公
司的业务主要围绕物联网基础架构,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服务于多个关键领
域。主要业务领域包括:
公用事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务、电力、燃气、热力等公用事业领域,提供智能化的监控与管理解
决方案,以提升资源管理效率、确保运营安全。
智慧城市建设:公司在智慧交通、智慧灯杆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为城市建设提供智能化支持,助力城
市运营的现代化、数字化。
(1)低压用电业务
电力计量产品:包括工商业、居民用单相和三相智能电能表等智能仪器仪表,能够精准监测和管理电力
消耗,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
用电信息采集设备:公司提供多种采集设备,涵盖能源控制器、集中器、专变终端、采集器、通信单元
等,能高效采集用电数据,实时监控电力使用情况。
本地通信解决方案:公司推出的双模MESH网络解决方案,能够为用电信息采集提供高效、稳定的本地通
信支持,保障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低压配电与中压配电智慧物联业务
公司在低压和中压配电智慧物联业务领域,充分结合了物联网技术、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与通信技术
,为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电
网的管理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实现绿色智能电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以下是公司在这些领域的主要
业务和产品:
1.低压配电智慧物联业务
低压配电智慧物联业务的核心是通过边缘计算和多模通信技术实现智能配电网络的高效运行。主要产品
和服务包括:
边缘物联代理:包括智能融合终端和汇聚网关,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提供智能化的本地处理能
力。
智能端设备:包括动环类传感器、安防类传感器、智能断路器、光伏并网断路器、光伏逆变器采集器、
智能分支监测单元、智能在线监测装置、智能换相开关等。这些设备用于监测配电网中的各种电力参数、环
境状态及安全状况,确保电力系统的实时响应与高效运行。
多模通信单元:包括多模感知通信头端单元、多模感知通信尾端单元、传感器低功耗无线模组等,支持
各种智能设备的稳定连接,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低压配电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基于多模感知通信技术,提供端到端的低压配电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支
持设备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
2.中压配电智慧物联业务
中压配电智慧物联业务主要面向中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产品和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从设
备监控到故障检测的多方面需求。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一二次融合产品:例如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一
二次融合环网箱,能够实现中压配电系统的快速故障隔离和恢复,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次智能配电自动化设备:包括FTU(配电终端单元)、DTU(数据采集终端单元)、故障指示器、速断
器、电能量采集终端等,这些设备通过自动化和远程监控,提升中压配电网的智能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和
维护成本。
中压配电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基于多模感知通信技术,提供高效的中压配电网络智慧化改造方案,确保
设备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实时检测和诊断配电网中的问题,提高电网的智能化调度与运行效率。
(3)输变电智慧物联业务
公司通过将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和先进通信技术相结合,全面提升了输变电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管
理能力。通过实时监控输变电设备、环境、线路及电缆等关键参数,公司为电力行业的智能运维、安全检测
和灾害预防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助力电力系统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稳定地运行。以下是公司在该领域的
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1.边缘物联代理
接入设备:这些设备能够接入并处理来自各类感知设备的数据,确保从现场到云端的数据传输过程的可
靠性和高效性。
汇聚设备: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和处理,将其上传到中央系统或云平台,支持进一步的分
析和决策。
2.采集终端
采集终端是智慧物联系统的核心,用于实时监测输变电系统中的关键参数,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
靠性。主要包括:
变电站设备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变电站各类主辅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设备温度、电流、震动、气体
浓度等,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运行环境感知传感器:监测变电站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湿度、气压、温度等,帮助评估环境因素对设备
运行的影响。
人员作业行为感知传感器:用于监控作业人员的行为,确保操作规范,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
输电线路状态感知传感器:包括导线温度、微气象、故障电流等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输电线路的状态
,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障电力输送的安全性。
自然灾害全景感知传感器:用于监测雷电、覆冰、舞动、倾斜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提升输电线路对突发
事件的应对能力。
电缆监测装置:如缆道内电缆接地环流、电缆局放、接头温度等监测装置,这些设备确保电缆在长时间
运行中的安全性,及时发现电缆系统的故障隐患。
3.输变电智慧物联通信解决方案
多模树状网络+星型网:公司提供的通信解决方案通过多模树状网络与星型网结合,确保数据在广泛的
输变电系统中高效、稳定地传输。树状网络支持设备间的层级化通信,而星型网则提升了设备间的直接连接
与灵活性,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数据传输与远程控制能力。
(4)公用计量业务
公司在公用计量业务领域,特别是在燃气计量方面,依托自主研发的超声波计量技术,提供高精度、稳
定可靠的计量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和服务不仅满足了民用和商用燃气计量的高标准要求,还通过模块化和代
工服务,灵活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推动了智能化燃气管理系统的发展。以下是公司在公用计量领域的主要
产品和服务:1.超声波燃气计量模组及整体解决方案
超声波燃气计量模组:公司专注于超声波燃气计量技术的应用,依托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突破,完全自
主研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的燃气计量模组。这些模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广泛适用于G1.6-G25民用及
工商用燃气表的量程范围,能够提供全量程全温度条件下的精准计量,确保燃气消耗数据的准确性。
整体解决方案:除了提供燃气计量模组外,公司还提供超声波计量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了超声波燃气表
的各个关键部件,包括:
计量模组:核心技术,负责精准采集燃气流量数据。
主控电路:控制计量过程和数据处理,保证稳定运行。
通信模组:用于数据传输,支持远程读取和智能化管理。
结构件:保障产品的坚固性和长期稳定性。
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组合这些关键部件,或选择公司提供的整机代工贴牌服务,满足不同市场的
需求。
2.智慧燃气云平台
公司在智慧燃气领域,通过结合智能表计、智能网关和物联网平台,提供了一整套智慧燃气云平台解决
方案,涵盖从输配气到售气的各个环节。通过四大板块的应用,全面提升了燃气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了
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运营管理,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智能服务体验,推动了智慧城市和智慧能源
的建设。以下是公司在智慧燃气云平台的主要解决方案和功能:
2.1智慧燃气云平台架构
智能表计:包括NB-IoT、Lora、LCFDA、IC卡等多种类型的智能表计,能够实现远程抄表、用气监控、
计量精准等功能,确保用户用气数据的实时、准确传输。
智能网关:提供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智能表计与物联网平台的无缝连接,支持远程管理和数据汇
总。
物联网平台:作为智慧燃气云平台的核心,物联网平台汇集了所有数据和应用,支持各类智能设备的接
入、管理和数据分析,推动燃气行业的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2四大板块应用方案
智慧服务:通过云客服、云抄表收费、云自助、云呼叫等服务,提供全方位的客户支持和服务,提升用
户体验。
智慧管网:包括统一设备物联、调度中心、场站监控等功能,通过全面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确保管网安
全稳定运行,并对可能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预警和调度处理。
智慧运行:涉及业扩报装、入户安检管理等服务,保证燃气设施的顺利安装与安全运行,提高运营效率
。
智慧大脑:集成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具备快速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燃气供应的安全性,提
升应急处置能力。
3、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产品及服务全部以直销方式销售,主要包括谈判方式和招投标方式两种。通过建立销售服务体系,
在全国各地区建立办事处,负责不同区域市场营销体系的规划、公司客户关系和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与维护
,以及终端和渠道的管理与维护。同时成立海外业务单元,负责境外业务的拓展。随着公司市场拓展与营销
网络的不断完善,公司的销售服务体系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
4、公司业绩驱动因素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推动产
业升级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国家“十
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将物联网纳入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并对其接入能力、应用场景及产业融合发展作出
系统部署。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个部委发布《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工信部联科〔2021〕130号),提出到2023年底,在全国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夯实
社会治理现代化、产业数字化升级和民生消费智能化的基础。该计划在社会治理、行业应用、民生消费三大
领域重点推进12个行业的物联网部署:
·社会治理:市政、乡村、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升治理效能;
·产业升级:推动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生态环保、文旅等行业深度融合物联网技术,促进提质增效
;
·消费智能化:推动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升数字生活体验。
此外,《行动计划》还强调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计划三年内制定40项以上国家或行业标准,进一
步夯实产业基础。可以预见,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驱动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电力、智
慧城市等领域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1)智慧燃气、水务市场增长
燃气、水务行业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在国家数字化战略背景下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中
国城镇水务行业2035年技术进步规划》报告指出,自2021年起,智慧水务信息化投资将超百亿,全国范围内
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近9000座,未来智能水务设施的升级改造需求巨大。此外,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燃气市场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各地建设步伐加快,行业投资前
景广阔。
(2)智慧电力建设加速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十四五”数字化战略,为智慧电力产业带来了万亿级市场机遇。国家电网推出
“163”数字化赋能工程:
1个基础: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6大核心:企业中台、数据价值释放、智能电网、企业经营、客户服务、新兴产业;3大保障:安全防护
、技术引领、运营支撑。
预计投资超6万亿元,其中数字化专项投资超700亿元。
南方电网全面推进智能化建设,目标实现配网“可测、可观、可控”,规划建设:智能配电站2.8万座
、智能开关站1.9万座、智能台区13.1万座,覆盖率不低于40%,总投资3230亿元。并逐步推广智能调控、智
能运维模式,全面提升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这为物联网、智能设备及传感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
间。
(3)智慧城市建设迎来黄金期
“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智慧城市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推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和产业升级的
数字化转型。国家在“十四五”期间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包括:·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中城市全面数字
化、网格化管理;
·加快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政府管理、民生服务、产业数字化升级;·行业应用从试点示范向
规模商用迈进,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深度发展阶段。
北京市已率先发布《“十四五”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随着政策利好叠加市场需求释放,智慧城市产业的投资和应用将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战略发展规划,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推动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深度融合,提升
工作效率,增强客户黏性,不断巩固核心竞争力。
1、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于物联网通信综合解决方案,以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形
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包括:
·CFDA技术(蜂窝式无线自组织网络):支持多频点频率空间利用及跳频技术,提升网络拓展性。
·L-CFDA技术(低功耗无线自组织网络):针对电池供电环境,采用超低功耗传感技术及能量均衡算法
,广泛应用于公用事业计量(如水、气、热表)。
·MuCoFAN场域网通信技术:融合HPLC、微功率无线、LoRa、Zigbee、RS-485等多种通信方式,实现深
度覆盖的自组织MESH网络,支持智能配电和物联网应用场景的设备互通。
此外,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进一步提升技术话语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获
得授权发明专利123项,实用新型专利109项,外观专利46项,软件著作权151件。
2、研发优势
公司秉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产品研发策略,持续投入技术创新,确保行业领先地位
:
·深入全球技术前沿,积极参与国际相关技术研究,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并已成为专注于开放式计量系
统的欧洲协会成员、Wi-SUN联盟成员;
·组建高素质研发团队,涵盖软件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等多个专业,具备物联网通信及智能电网应
用的核心研发能力。公司营销双模通信芯片研发团队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24年优秀工程师团队;
·研发成果屡获国家及行业认可,如“国家重点新产品”、“深圳市单项冠军产品”、“国家工信部全
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参考产品”等;
·公司研发中心获得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市技术中心、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资质。
·“无线MESH网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荣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支撑智能用电的电能信息采集与交互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一
等奖;
·“多模场域网(MuCoFAN)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荣获中国无线电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高速双模融合通信关键技术及芯片研制”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