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522 世名科技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色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涂料(行业) 2.70亿 75.38 6539.00万 78.87 24.18
纤维(行业) 8138.01万 22.68 1421.81万 17.15 17.47
其他(行业) 479.28万 1.34 254.11万 3.06 53.02
光电(行业) 214.01万 0.60 76.16万 0.92 35.59
─────────────────────────────────────────────────
着色剂类(产品) 2.87亿 79.96 7341.95万 85.19 25.59
添加剂类(产品) 5608.66万 15.63 1275.77万 14.80 22.75
其他业务(产品) 34.50万 0.10 8470.01 0.01 2.46
─────────────────────────────────────────────────
华东(地区) 1.74亿 48.63 3598.27万 43.40 20.62
华北(地区) 6323.54万 17.62 1959.19万 23.63 30.98
华南(地区) 5320.40万 14.83 889.15万 10.72 16.71
华中(地区) 4049.53万 11.29 978.39万 11.80 24.16
国内其他地区(地区) 2215.92万 6.18 798.47万 9.63 36.03
外销(地区) 519.17万 1.45 67.62万 0.82 13.02
─────────────────────────────────────────────────
着色剂业务(业务) 2.87亿 79.96 7341.95万 88.55 25.59
特种添加剂业务(业务) 5608.66万 15.63 1275.77万 15.39 22.75
其他(业务) 1363.99万 3.80 -467.01万 -5.63 -34.24
树脂类(业务) 213.66万 0.60 140.37万 1.69 65.70
─────────────────────────────────────────────────
经销(销售模式) 1.84亿 51.40 4522.44万 54.55 24.52
直销(销售模式) 1.74亿 48.58 3768.65万 45.45 21.6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涂料(行业) 5.27亿 75.53 1.47亿 84.31 27.94
纤维(行业) 1.54亿 22.10 2291.62万 13.13 14.87
其他(行业) 983.40万 1.41 319.24万 1.83 32.46
光电(行业) 669.11万 0.96 128.69万 0.74 19.23
─────────────────────────────────────────────────
着色剂类(产品) 5.72亿 82.00 1.46亿 83.89 25.61
特种添加剂类(产品) 1.23亿 17.58 2764.97万 15.84 22.56
树脂类(产品) 229.32万 0.33 29.85万 0.17 13.01
其他(产品) 67.58万 0.10 --- --- ---
─────────────────────────────────────────────────
华东(地区) 3.52亿 50.47 7890.87万 45.20 22.42
华北(地区) 1.36亿 19.46 4138.82万 23.71 30.51
华南(地区) 9999.39万 14.34 2436.21万 13.96 24.36
华中(地区) 6785.56万 9.73 1628.22万 9.33 24.00
国内其他地区(地区) 3674.72万 5.27 1232.01万 7.06 33.53
外销(地区) 508.44万 0.73 130.88万 0.75 25.74
─────────────────────────────────────────────────
经销(销售模式) 3.69亿 52.90 9668.97万 55.39 26.21
直销(销售模式) 3.28亿 47.10 7788.04万 44.61 23.7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涂料(行业) 2.73亿 77.20 8104.88万 85.65 29.65
纤维(行业) 7305.75万 20.63 1113.08万 11.76 15.24
其他(补充)(行业) 735.80万 2.08 227.44万 2.40 30.91
其他业务(行业) 30.58万 0.09 17.49万 0.18 57.19
─────────────────────────────────────────────────
着色剂类(产品) 2.91亿 82.07 7720.36万 81.59 26.56
添加剂类(产品) 6210.22万 17.54 1659.63万 17.54 26.72
其他(补充)(产品) 107.06万 0.30 65.41万 0.69 61.09
其他业务(产品) 30.58万 0.09 17.49万 0.18 57.19
─────────────────────────────────────────────────
华东(地区) 1.76亿 49.66 4330.29万 45.69 24.63
华北(地区) 7647.05万 21.60 2345.46万 24.75 30.67
国内其他地区(地区) 4964.09万 14.02 1520.47万 16.04 30.63
华南(地区) 4938.14万 13.95 1148.28万 12.12 23.25
外销(地区) 269.54万 0.76 115.50万 1.22 42.85
其他业务(地区) 30.58万 0.09 17.49万 0.18 57.19
─────────────────────────────────────────────────
着色剂业务(业务) 2.91亿 82.07 7720.36万 81.46 26.56
特种添加剂业务(业务) 6210.22万 17.54 1659.63万 17.51 26.72
树脂类(业务) 102.69万 0.29 72.51万 0.77 70.61
其他(业务) 57.00万 0.16 24.99万 0.26 43.84
─────────────────────────────────────────────────
经销(销售模式) 1.92亿 54.32 4909.99万 51.81 25.52
直销(销售模式) 1.62亿 45.65 4550.01万 48.01 28.1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0.58万 0.09 17.49万 0.18 57.1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涂料(行业) 4.91亿 72.06 1.46亿 82.73 29.79
纤维(行业) 1.57亿 22.98 2102.31万 11.88 13.42
光电(行业) 2708.41万 3.97 597.02万 3.38 22.04
其他(行业) 673.28万 0.99 355.47万 2.01 52.80
─────────────────────────────────────────────────
着色剂类(产品) 5.66亿 82.99 1.44亿 81.66 25.54
特种添加剂类(产品) 1.13亿 16.63 3030.16万 17.13 26.74
其他(产品) 210.14万 0.31 --- --- ---
树脂类(产品) 49.80万 0.07 29.76万 0.17 59.76
─────────────────────────────────────────────────
华东(地区) 3.23亿 47.37 7077.57万 40.01 21.92
华北(地区) 1.45亿 21.22 4427.51万 25.03 30.61
华南(地区) 1.00亿 14.74 2386.64万 13.49 23.76
华中(地区) 7161.67万 10.51 2200.94万 12.44 30.73
国内其他地区(地区) 3842.10万 5.64 1463.04万 8.27 38.08
外销(地区) 359.96万 0.53 133.47万 0.75 37.08
─────────────────────────────────────────────────
经销(销售模式) 3.70亿 54.31 1.04亿 58.83 28.12
直销(销售模式) 3.11亿 45.69 7281.98万 41.17 23.3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5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709.91│ 8.19│
│客户二 │ 3015.76│ 4.33│
│客户三 │ 2503.72│ 3.59│
│客户四 │ 2288.09│ 3.28│
│客户五 │ 2171.02│ 3.11│
│合计 │ 15688.50│ 22.5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1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6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3493.25│ 5.30│
│供应商二 │ 2211.23│ 3.35│
│供应商三 │ 1966.22│ 2.98│
│供应商四 │ 1723.49│ 2.61│
│供应商五 │ 1574.75│ 2.39│
│合计 │ 10968.93│ 16.6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自公司创立以来,公司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等方面始终秉持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扎实推进
,不断向高附加值产品迈进,以优化产品质量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响应绿色环保发展趋势,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为社会和环境创造更多价值。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涂料(建筑涂料、工业涂
料)、纺织、轻工、医疗防护、光伏与电子通信等领域,充分展现了其多元化和实用性。作为国内纳米着色
材料、功能性纳米分散体及特种添加剂领域的领军供应商,公司不仅致力于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中“补短板
”和“填空白”,更凭借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展现了出色的国产替代能力,为行业的
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标准,公司所
处行业为“C制造业”中的“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代码》(GB/T4754-2017)的标准,公司所处行业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品隶属于精细化
工、新材料行业的一个分支。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公司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
1、公司主要产品概述
公司专注于纳米着色材料(色浆)、功能性纳米分散体、特种添加剂、电子化学品及智能调色系统等产
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领先的纳米着色材料、功能性纳米分散体、特种添加剂供应服务商。公司经
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江苏昆山、江苏常熟、湖南岳阳、辽宁盘锦四大产业基地,其中昆山及常熟基地主要
承载公司纳米着色材料、功能性纳米分散体为主的新材料产业板块,涵盖各类纳米色浆、功能性纳米分散体
、特种添加剂及色母粒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及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纺织、轻工、医疗防护及
显示材料等领域;岳阳基地主要由凯门助剂为运营主体,主要从事环保型助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及
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光伏产品加工、锂电池制备、手套涂饰剂等领域,为国内助剂细分领域
的领先企业;盘锦基地以世名新材料为运营主体,主要承接公司特种光敏新材料、电子级碳氢树脂、特种润
滑油添加剂等产品的中试研发项目,面向电子、光固化等高端新材料产业领域,为公司拓展高端新材料版图
的重要战略支点。
2、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构建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导向的生产管理体系,针对不同产品特性实施差异化生产策略,确保产品品
质与交付时效。生产过程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依托技术部门的专业支持与质检部门的全流程监管,有
效防控质量风险,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客户满意度。
为平衡质量保障与物流效率,公司基于市场预测建立科学的生产储备机制,加快发货响应速度,持续优
化客户体验并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强化生产部门与内部各环节及外部合作方的资源整合,通过高效协同提
升市场应变能力,确保对客户需求的动态满足。
(2)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订单驱动与安全库存保障相结合的双轮采购机制,以集团集中采购为核心模式,搭建一体化集
中采购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共享。
针对常规颜料、助剂等通用原材料,依据生产计划与销售数据制定动态安全库存方案及配套采购策略,
确保供应稳定性并规避缺货风险;对于稀缺性原材料或价格波动较大的品类,通过战略性合作采购、预付货
款等方式锁定供应渠道,保障生产连续性。
公司严格执行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涵盖准入、考核、优化的全周期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质量与到货
及时率。通过协同供应商、内部部门及客户三方资源,持续完善标准产品与原材料的动态管理机制,构建科
学的安全库存保障体系,筑牢供应链安全防线。同时,不断优化采购策略组合,通过战略集采、招标采购、
安全储备等多元方式实现降本增效,推进采购战略目标落地。
(3)销售模式
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全链条应用解决方案与综合服务支
持。报告期内,产品销售延续经销与直销并行的模式,并推动从“产品销售”向“产品+服务”的深度转型
。
在经销模式下,公司按区域授权一家或多家经销商开展业务,由经销商根据终端客户需求下达采购订单
,公司依单组织生产与发货。针对涂料类色浆等客户基数大、售后服务需求高的产品,以经销为主、直销为
辅,通过经销商网络提升服务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对于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关键客户,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策略,组建由资深销售人员与技术专家构
成的专项团队进行重点拓展与维护,确保及时捕捉客户需求并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凭借在产品品质与
市场信誉方面的长期积累,公司已形成显著的品牌效应,为业务持续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公司主要产品下游应用行业
着色材料(色浆)是一种主要的颜料使用方式,是将粉末状颗粒颜料与树脂、功能添加剂、助溶剂等混
合,并经高速分散、研磨、过滤等加工程序后得到的一种颜色、着色强度及流变性符合一定规范的颜料浓缩
浆,主要用于替代传统的颜料直接着色方式。根据介质条件、颜料品类及下游产品要求的不同,不同品种的
色浆中颜料含量从20%到70%不等。使用色浆产品着色时,根据下游产品介质以及颜色要求的不同,最终产品
中色浆的占比从0.5%到20%不等。
1、涂料行业
涂料作为一种用于涂装在物体表面形成涂膜的材料,按下游应用用途主要分为建筑涂料、工业涂料、特
种涂料,广泛运用于建筑、工业、汽车、船舶、家电、电子等众多领域,它不仅能提高金属构件、设备、桥
梁、建筑物、交通工具等产品的外观美观度,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还具有使用安全性以及电绝缘、防污、减
阻、隔热、耐辐射、导电、导磁等特殊功能,是国民经济配套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材料。
涂料行业是公司着色材料(水性色浆)产品的主要下游应用行业,水性色浆作为水性建筑涂料、水性工
业涂料及水性特种涂料等产品的主要着色剂,具有着色力强、分散性好、耐性高、绿色环保等优势,其中水
性建筑涂料、水性工业涂料行业是公司着色材料产品的重要下游应用行业。
2、纺织行业
2018年开始,公司在持续优化原有涂料类、胶乳着色等产品技术的基础上,始终秉承环保型大色彩理念
,逐步布局纤维原液着色、化纤母粒、特种添加剂等新产品开发,开拓新的应用市场。目前,纤维原液着色
色浆主要应用于粘胶纤维、腈纶纤维、涤纶纤维、锦纶纤维等体系原液着色,有力地促进了纺织行业的节能
减排进程。化纤母粒可应用于涤纶、锦纶、聚乳酸纤维等纤维的原液着色及功能性纤维制备。
原液着色技术是指将着色剂加入纺丝原液或熔体中直接纺出有色纤维的技术。使用颜料作为着色材料的
原液着色技术,可赋予产品稳定、持久且均匀的颜色,在环保和耐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作为国家大力推
广的绿色技术,纤维原液着色技术通过避免传统染色的高能耗、高废水排放问题,显著推进纺织业节能减排
。
纺织着色为公司继涂料产业之后的战略核心产业。公司积极夯实并拓展纤维原液着色技术领域,全面布
局纤维原液着色相关技术的路径和产品,公司基本实现了主要纤维原液着色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全覆盖,已成
熟掌握粘胶、腈纶、聚酯、聚酰胺、超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等主要纤维原液着色专用高品质着色剂及
功能性纳米分散体等产品的制造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系列,为各类纺织纤维企业提
供优质产品与服务。通过严格控制色浆原材料品质、优化工艺等措施,公司开发的纤维原液着色色浆在色浆
粒径稳定性、可纺性、环境安全性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随着全资子公司常熟世名纤维原液着色色浆规
模化生产线的逐步达产,公司纤维原液着色色浆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方面的规模优势日益明显,有利于进一
步降低纤维原液着色色浆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的一致性水平。
公司以原液着色技术为核心,瞄准高端应用,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化,推动化纤产业向绿色、高
附加值方向升级,成为连接材料研发与终端应用的重要枢纽,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市场应用的闭环。报告期内
,公司助力原位聚合原液着色技术发展,作为“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装
备”项目的联合承担单位,公司在此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同推动了这一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现,助力高
品质聚酯、聚酰胺原液着色纤维的规模化生产与高水平市场应用的快速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成立“石大——世名循环经济联合
创新中心”。双方以循环经济产业化研究为主题,重点围绕生物质转化领域开展技术开发合作,加速创新技
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转化,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循环经济项目。同时,双方将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
培养体系,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双向交流,共同培育更多专业人才。此外,双方还将联合建设科研平台和
实验室,为科研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在政策研究方面,双方将共同开展循环经济及生物质
转化领域政策分析,积极申报并承担国家及地方科研项目,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引领行
业绿色转型发展,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在深化生物质转化技术研究的同时,公司正积极将循环经济理念延伸至再生涤纶等环保材料领域,通过
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绿色低碳产业布局。再生涤纶(RPET)是一种环保型纺织材料,属于PET聚酯的循环利
用,主要通过回收废旧聚酯(如PET瓶片、泡料、废丝、废浆、废旧纺织品等)再加工制成的涤纶纤维,具
有环保性、耐用性、实用性和时尚性等特点。相比原生涤纶,再生涤纶能为下游纺织品带来绿色“加分”项
,提升终端纺织品牌的形象和附加值。原生涤纶纤维作为石油基产业下游,其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工材料
,石油化工过程中也将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而再生涤纶纤维使用废旧纺织品、废旧瓶片及塑料等为原料进行
生产,其碳足迹将远低于使用原生PET生产。在美国聚酯行业中,从石油加工到PET聚酯,每生产1吨PET聚酯
产生1.871吨二氧化碳,而回收利用1吨再生PET聚酯制造成涤纶,则可以避免该部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
,发展再生涤纶纤维能够推动行业践行低碳经济,有利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实现。
3、电子化学品行业
(1)UV单体及光固化材料
1)产品简介
UV单体和光敏树脂是光固化技术依托的核心原材料,依托UV单体生产过程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工艺
环境友好、降本增效,可应用于3C涂料、电子级油墨、电子胶粘剂等行业,均属于高端光固化材料行业;电
子级碳氢树脂项目采用离子聚合工艺,是5G高速覆铜板的核心基材树脂,具有极低的介电常数(Dk)、低介
电损耗(Df),仅次于PTFE材料,还具备低热膨胀系数、高导热系数且制版工艺容易的特点,产品主要应用
于5G高速覆铜板产品M6~M8系列。
公司盘锦基地主要从事UV单体、UV低聚物、电子级树脂、特种润滑油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
广泛应用于UV固化涂料、印刷油墨、粘合剂、电子封装以及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不仅满足高端产业对环保
、低VOC和绿色材料的需求,同时也助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光伏产业的技术升级。
随着上游原材料供应趋稳、下游高端制造需求增长,UV单体、UV低聚物及电子级树脂等产品面临供需平
衡的竞争态势加剧。部分企业通过低价竞争对市场定价带来了压力,同时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不断变化的环
保政策也不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为应对此类挑战,公司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生产流程、强化产业链
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期在应对当前不确定性影响的同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
坚实基础。报告期内,UV单体及低聚物中试装置已经进入施工收尾阶段,进入产品小批量生产阶段。
(2)光刻胶颜料分散液
1)产品简介
公司开发的光刻胶颜料分散液是TFT-LCD显示器用彩色光刻胶的关键原料,其纳米颗粒度、洁净度、分
散性及其与彩胶适配性等,直接影响显示面板的色度、分辨率及良率等指标。
2)行业情况
目前LCD显示器中TFT-LCD(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市场的主流,TFT-LCD面板的构造可简单视为
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着一层液晶,上层的玻璃基板是与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结合,而下层的玻璃则
有晶体管镶嵌于上。当电流通过晶体管时产生电场变化,造成液晶分子偏转,改变光线的偏极性,在电场的
作用下,液晶分子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使外光源透光率改变(调制),再利用红、绿、蓝三基色信号的不同
机理,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滤光膜,完成时域和空间域的彩色重显。在LCD显示器的加工过程中,光刻胶
主要用于制作显示器像素、电极、障壁、荧光粉点阵等。
显示面板行业早期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技术实现突破等多重利
好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显示面板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已逐渐成为全球第一大显示面板产业集中地。CINNOR
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面板企业营收预计达到1192亿美元,同比增长5.8%,从区域占比来看,中国
大陆占全球面板企业营收比例将增长至49%,2025年韩国面板营收占比预计降至34.3%,日本占比则下滑至3%
。TV面板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占比64%,2025年预计达到69%;Monitor面板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占比64%,2025年
预计达到66%;NB面板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占比47%;Tablet面板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占比71%;智能手机面板中
国大陆市场份额占比72%;车载显示面板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占比52%。中国大陆显示面板在多个细分市场的份
额持续扩大,进一步巩固了全球面板制造中心的地位。
由于显示器的不同尺寸对于光刻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于上游原材料来说,品类也较为复杂,目前在
不同细分材料国内均有企业涉及。其中,光刻胶颜料分散液处于“0-1”的过程当中。受益于中国LCD显示器
庞大产能及我国新型显示行业持续增长,我国LCD光刻胶专用纳米颜料分散液拥有较大国产替代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部分光刻胶颜料分散液样品的用户验证,并完成了多条光刻胶颜料分散液中试实
验线建设及部分产品中试实验样品制备与性能评价。
4、添加剂行业
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已成熟掌握多种聚合物添加剂的核心制备技术,以此为产业基础进行新材料
的研发与制备。子公司凯门助剂为专业从事环保型助剂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新材料企业,荣
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主要产品为炔醇表面活性剂、聚醚改性有机硅油表面活性剂等环保助剂
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光伏产品加工、锂电池制备、手套涂饰剂等领域,为国内助剂细分领域
的领先企业。
(四)经营情况与业绩驱动因素
1、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营业收入358806444.63元,同比上升1.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99
561.50元,同比下降44.92%,业绩变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报告期内,行业整体竞争态势加剧,经营环境面临阶段性压力。公司为稳固市场份额,采取策略
性价格调整等措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导致着色剂类、添加剂类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对净利润产生一定影
响。
(2)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公司深度契合国家战略导向,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与科技创新驱动,构建“中央研究院+专项研究所”的协同创新体系,重点培育电子纳米材料、电子化学品
(含光刻胶颜料分散液、电子级碳氢树脂)、ESG绿色循环经济中试项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报告期内,集
团以中央研究院为核心载体,通过优化人才结构、强化平台建设、拓展研发领域等举措,结合公司“一体两
翼”战略布局,引进各类专业人才七十余人,并配套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导致相关运营费用较去年同期有
所增加。
综上,公司当前经营呈现“主营业务稳盘托底、新业务破局起势”的良性态势,短期利润波动主要系新
业务培育投入、中央研究院运营成本增加及部分产品毛利率阶段性下滑所致。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新业务
产能爬坡,加速研发成果产业转化,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回报。
2、经营情况
(1)巩固优势市场,培育高端新材料,驱动公司跃升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着色剂类产品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需求波动等多重压力与挑战,行业内价格竞争已进入
白热化阶段。面对上述市场环境,公司持续巩固着色剂类产品在涂料市场的优势地位,坚定执行精准化营销
策略,不断深化与头部终端客户的合作粘性,确保渠道对市场份额的稳定覆盖。2025年上半年,公司着色剂
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86903437.05元。同时,公司进一步推进高端光刻胶颜料分散液的技术突破,通过提升
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优化现有着色剂类产品产能结构、拓展业务领域等举措,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报
告期内,常熟世名实施的“年产5000吨LCD显示光刻胶专用纳米颜料分散液及2500吨纳米功能性分散液产品
结构优化技改项目”已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取得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的环境
影响报告表批复。
报告期内,盘锦基地作为公司“一体两翼”战略布局的核心载体,实现销售收入16130351.36元,产品
已逐步放量,标志着新业务拓展进入实质性阶段。鉴于重点行业客户对产品技术验证及生态适配的标准要求
较高,该业务当前处于市场导入的关键爬坡期。同时,受产能利用率尚未充分提升影响,产品短期单位成本
偏高,收入暂未完全覆盖成本,阶段性呈现亏损状态,但此过程是新业务切入优质客户供应链体系的必要积
累,随着市场验证的持续深化及规模效应的逐步释放,盘锦基地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
(2)联强投优,拓展赛道布局,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与显示面板产业链核心主导企业TCL集团全资子公司TCL产投共同出资设立常熟世合华电
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作为国内色浆领域规模领先的企业,公司在颜料超细化分散、
纳米级颜料色浆制备、超细化加工等关键技术领域拥有二十余年技术积累。TCL集团作为全球显示面板行业
领军企业,具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成熟的客户渠道及深厚的显示材料应用经验。双方通过资本纽带形
成战略同盟,将实现“技术互补+资源共享+市场联动”的多重效应,加速推进LCD显示用关键材料的国产替
代进程。该合资项目是公司落实全局性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符合公司长期发展规划,旨在通过与“链主”
企业的深度协同,强化在LCD显示材料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报告期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