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527 ST应急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军队遂行作战、政府抢险救灾及工程公司施工提供应急交通装备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形成了应急交通
工程装备、应急救援处置装备、消防救生装备、公众应急装具。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应急交通工程装备(产品) 2.49亿 61.97 7767.68万 92.05 31.14
其他(产品) 1.53亿 38.03 670.80万 7.95 4.3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应急交通(行业) 8.57亿 73.80 2.00亿 81.38 23.38
其他(行业) 3.04亿 26.20 4584.19万 18.62 15.07
─────────────────────────────────────────────────
应急交通(产品) 8.57亿 73.80 2.00亿 81.38 23.38
其他(产品) 3.04亿 26.20 4584.19万 18.62 15.0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应急交通工程装备(产品) 2.51亿 60.68 5450.75万 60.68 21.73
其他(产品) 1.63亿 39.32 3532.52万 39.32 21.7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应急交通(行业) 3.21亿 53.15 1712.79万 -72.70 5.34
其他(行业) 1.81亿 30.03 -6952.19万 295.11 -38.39
核应急(行业) 1.01亿 16.82 2883.57万 -122.40 28.43
─────────────────────────────────────────────────
应急交通工程装备(产品) 3.21亿 53.15 1712.79万 -72.70 5.34
其他(产品) 1.81亿 30.03 -6952.19万 295.11 -38.39
核应急设施(产品) 1.01亿 16.82 2883.57万 -122.40 28.4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9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政府W │ 34062.90│ 29.34│
│政府L │ 19873.06│ 17.12│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7728.40│ 6.66│
│中国航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5521.73│ 4.76│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4724.78│ 4.07│
│合计 │ 71910.87│ 61.9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9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5.7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6770.74│ 25.73│
│中国船舶集团物资有限公司 │ 4597.73│ 7.05│
│武汉市政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 4530.15│ 6.95│
│武汉新锡山实业有限公司 │ 2215.70│ 3.40│
│四川长江液压件有限公司 │ 1692.23│ 2.60│
│合计 │ 29806.55│ 45.7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公司秉持“以应急事业为己任,为人类安全作贡献”的企业使命,专注应急产业发展,以应急保障为基
石,积极向应急救援、应急预警、应急服务板块拓展,主导产品为军队遂行作战、政府保通救灾、企业工程
施工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公司研制的多型应急交通装备在汶川地震、松花江洪水、福建泰宁泥石流、湖北蕲春洪灾、金沙江堰塞
湖、江西鄱阳湖溃口、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主研制的Q80动力舟桥被国
内外媒体誉为“救援航母”。公司产品不仅在国内拥有大批用户,还先后出口至巴基斯坦、泰国、卢旺达、
埃塞、坦桑尼亚、秘鲁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联合国救援机构应急采购的合格供应商。
(二)主要产品
公司产品涵盖应急保障、应急救援、应急预警和应急服务四大业务板块,聚焦应急交通工程和防汛抢险
装备两条主线,产品涵盖水路、陆路、铁路、航空四大交通领域,形成伴随、支援、动员三个层次应急保障
。具体情况如下:
1.应急保障板块:
(1)水路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
浮桥系列产品,用于紧急状态下迅速克服江河障碍,拥有带式舟桥、分置式浮桥、动力舟桥、机动栈桥
、浮码头等;两栖机械化桥系列产品,用于快速克服壕沟、弹坑等人工和天然障碍,拥有坦克冲击桥、轮式
冲击桥等系列产品;应急组合式渡船,经快速拼装后,迅速实施水上交通运输及工程作业,拥有多功能组合
作业平台等系列产品;应急码头,可快速拼组成多功能的水上靠泊码头,拥有3000t级码头等产品。
(2)陆路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
机械化桥系列产品,用于快速克服干壑、雨裂、中小河川,拥有应急轻型机械化桥、应急重型机械化桥
、应急大跨度机械化桥和超大跨度应急机械化桥等全序列产品;
装配式公路桥梁系列产品,用于快速架设临时性桥梁,保障车辆迅速克服江河、断桥、沟谷等障碍,主
要用于抢险救灾或国民经济建设中架设临时性桥梁和支撑,拥有951贝雷桥、ZB200、CB200、CB300、CB450
等系列产品;路面系列产品,用于泥泞、雪地、沙滩等低承载能力地段快速铺设临时通道,拥有快速机动硬
质路面、软地面等系列产品。
(3)铁路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
铁路站台系列产品,用于铁路站台在毁损情况下快速搭设临时站台,进行铁路输送物资的装卸载作业,
拥有重装备铁路机械化站台、轻型铁路机械化站台等系列产品;
铁路应急抢修器材系列产品有64梁、87梁、支墩等系列产品。
(4)航空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
应急停机坪,用于保障直升机应急快速起降;
航空应急装卸载装置等。
2.应急救援板块,产品涵盖水域救援、自然灾害处置、矿山救援等方面。
(1)防汛抢险领域:主导产品有海上应急搜救系统、深潜救生装备、水下打捞装备、水上危化品应急
转输装置、溃堤决口封堵抢险系统、堰塞湖排水抢险装备、应急泄洪虹吸装备、沙袋装填机、水陆两用桥、
多功能应急抢险救援平台、抛沙应急救援车、矿用救生舱产品、落石区保障通道等。
(2)消防救生装备领域:主导产品涵盖舰艇消防装备、消防车辆、消防器材等方面,具体有:大中型
水面舰艇综合消防设备、弹库防火防爆安全系统、灭火抑爆系统、消防机器人、大功率远程供水消防系统、
高楼逃生应急缓降装置等。
3.应急预警板块,主要与各省市应急储备中心积极联动,就相关产品进行定向研发。
4.应急服务板块,产品主要包括基于AR/VR技术的工程装备模拟训练系统。
(1)应急装具:产品涵盖集成类装具、照明类装具、安防类装具等方面。主导产品有:车载应急箱、
应急启动电源、多功能破窗器、逃生缓降器、应急手电等。
(2)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培训演练:公司针对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及突发情况编制应急预案,
开展培训、模拟训练,提升大众应急应对意识与能力。主要产品有:PC训练模拟器、VR训练模拟器、AR训练
模拟器、仿真训练模拟器等。
(三)经营模式
1.科研模式
公司以自我研发为主,实施技术开发型和产品改进型相结合的科研创新模式,多方位开展应急装备研制
。以拓展新型应急装备为主线,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应急装备前沿技术研究,与装备使用单位合作开展应用
环境研究,开发新型应急装备产品。开展应急装备模块化设计,进行应急产品无人化、智能化、机动化、轻
量化改进和国产化替代工作。
2.生产模式
公司推行精益生产,实行柔性生产组织模式。为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需要,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
展标准化、流程化、可视化作业,增强公司生产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
用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公司坚持规划引领、创新驱动,建立了规划、目标、计划的一整套计划管理体系。
以项目管理为主线,建立了从技术工艺、物资准备、零部件生产、总装、舾装、调试、试验到评审的信息化
生产管理系统。
3.销售模式
公司实行直销模式,主要服务于政府、军队、工程公司等客户群体。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
和服务,坚持“共享共赢、追求持久”的经营理念,向顾客销售放心与成功。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行业快速发展推动因素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
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
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进一步明确了
应急产业的重要性;随着“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逐步落实,也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二是“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专项分规划以及《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明确了
应急行业的发展重点,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计划与指标要求。同时,政府主导建设(规划)的国家级应急物资
储备库、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若干省级储备中心在陆续建立,政府和有关机
构对应急装备及服务的需求凸显旺盛态势,为公司应急装备市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军队提出全域机动保障的实战化要求,有利于公司现有保障装备的列装配备。
四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公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入交流合作,既促
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又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公司拓展国际贸易市场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2.公司自身优势
一是公司上市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和品牌推广动力强劲。在军队、政府、大型工程公司
等市场拓展工作上稳中有进且合作不断深入,公司能较好的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动向,多年来形成的良
好管理氛围和执行力、行动力是做好市场拓展的内在竞争力。
二是赤壁产业园被纳入“第三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在产业布局、技术改造、重大专项、公共服
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将争取到更大支持。
三是公司在应急装备科研产品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将为应急装备市场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公司拥
有一支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外聘专家在内的优秀技术研发团队,掌握舟桥
及浮游自展直、大跨度桥梁、大跨度快速桥等行业诸多关键技术,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专项课题。2022年公
司“应急交通工程装备”成功申报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3年底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
企业”,2024年公司某项目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5年公司检测中心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
会(ChinaNationalAccreditationServiceforConformityAssessment,CNAS)权威认证。
四是公司在海外市场已有三十余年的市场运营经验,全球布局国际化经营工作,拥有稳定的国际客户关
系、海外专职高素质营销团队,成立了四大区域中心,并依托区域中心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良好的
口碑并构建了丰富的人脉关系网络。公司强化国际经营思维,完善国际贸易经营模式,国际贸易业务涵盖人
才培养、市场调研与开发、营销网络及渠道建设、项目管理等,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是中国专业化军事后勤运输投送保障装备(舟桥、机械化桥)领域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技
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武汉研发、赤壁制造、北京营销三大基地,具备雄厚的防汛
抢险救援装备和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的科研、生产技术力量及完备的生产、试验条件。公司是国家级企业技术
中心、应急交通工程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和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
公司以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平台,凝聚了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拥有一支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多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外聘专家在内的优秀技术研发团队。在舟桥总体设计及制造技术、机械化桥梁总
体设计及制造技术、专用重型特种载运平台总体设计及制造技术、一车两桥机械化架设技术、桥梁智能化、
无人化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掌握可变结构体系舟桥总体设计技术、舟体浮游自展直技术、大跨度桥梁模块化
设计技术、大跨度快速桥内嵌式导梁自平衡架设技术、主挂多轴协同驱动技术、多模式转向协调技术、基于
轴荷控制的多轴驱动防滑技、一键架设智能化控制技术、少人化控制技术、桥梁轻量化技术、水陆两用技术
和一车多桥架设技术、电驱动力平台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公司坚持“科技引领发展,创新成就未来”的发
展理念,不断强化创新体系建设,与业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外部智力机构开创了“联合开发、优势互补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模式,促进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建设。产品核心技术在业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被列入国家《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实录》。主导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
报告期内,公司防务产品有序推进,运用外部技术资源,创新比测和竞标模式,某型路面取得研制的任
务;某卸载系统系列装备通过外部方案和技术设计评审,正在开展试制;某管线项目、多功能浮箱、某可展
桥等项目均竞标获胜。某桥项目克服了多重压力,顺利完成样机出厂交付,某外海底盘项目首套样机完成研
制顺利交付;某专项任务完成改制技术方案设计,正在有序整改实施,利好后续更大范围的科技成果转化和
任务承接;某平台项目通过了鉴定试验大纲评审,正在随船开展部队试用;公司首个深海产品某配套设备通
过小批量验收,有望迎来批量采购。
报告期内,公司首个国网指南项目获批立项;多型装备入编国网《输变电工程机械化施工装备创新成果
集》、中建电协首批《电力建设施工新装备新材料推广目录》,各型主要装备(6项)申报了国网基建部装
备技术规范并列入物料主数据库,具备采购条件;对接工信部、交通部、集团公司等对渠道筹措经费开展项
目研制,开展产品民用化体系发展,实施某型机械化桥和某型动力舟桥的设计优化科研项目立项、形成了依
托横向合同开展民用底盘车改装除冰除雪技术,自筹经费开展盐水刀除冰除雪技术和国拨经费开展激光除冰
除雪技术的装备研制计划。公司牵头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冰雪灾害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装备研发
与应用”获得批复;科技部“高性能救援艇”项目实现艇用复合材料小批量试制,完成两栖艇测试与验证,
完成装配式救援艇样机的应用示范,完成两栖艇的示范应用,正在准备结题验收;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水陆两栖应急抢险装备研发”和武汉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空气推进式可折叠刚性智能充气救援艇研发”
等按课题节点有序开展;某桥获得国防科工局立项;某桥顺利通过了外方组团的试验评估。
报告期内,公司瞄准核心产品升级换代和新领域技术攻关,加大产品关键技术和新材料的基础应用研究
,完成《新能源平台在应急交通工程装备中的应用研究》等8项预研立项,其中新能源、减存遏增、民用适
应性改进和向海拓展等研究方向5项,结合科技开发情况自主立项3项,为新产品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围绕
防务产业和新兴产业等核心业务板块申报发明专利15件,取得发明专利授权31项,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拥有有
效发明专利210项;完成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应急处置技术规范》发布1项,正在编写行业标准《装配式公路
桥墩》和团体标准《水陆两栖救援艇技术条件》,预计2025年底发布。公司某航空器材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
奖。公司突破和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公司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管理水平不断
提升,为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市场品牌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应急领域,凭借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与各主要领域客户建
立了良好且持久的合作关系。“中船应急”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在应急交通领域具有突出优势
与领先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公司产品在抗洪救灾抢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广受客户赞誉,各大主流媒体发
布公司相关产品应用及相关救灾纪实等视频,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不断助推公司的良好市场影响力
。公司研制的产品多次参加国家重要活动,如重型机械化站台参加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轮式冲击桥参加
2017年建军90周年阅兵,轻型铁路机械化站台参加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彰显国家对公司装备及品牌的认
可。
报告期内,公司研制的多型装备亮相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展会期间阿联酋、沙特、马来西亚等多国政
府高层先后到访公司展台并就多领域合作进行了交流;公司装备还参加了印度尼西亚防务展,为公司在当地
市场深度开发起到的良好的促进作用。报告期内,公司装备先后在宁波救援队伍实训演练、武汉市“应急使
命”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国家能源局电力应急场景救援综合演练、西南成品油管道北线泄露应急处置演
练、湖北省抗洪抢险综合演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生产模式优势
公司的产品寓军于民、军民两用。作为军用应急交通装备的重要供应商,公司在长期军工生产创新实践
中形成了领先的装备研制能力,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多品种应急交通装备研制生产能力的企业。公司采取通用
化、模块化设计,生产的同类型军用和民用装备制造技术基本相通。公司建立产品柔性生产线,实现标准化
作业和快速换模,适应多种类、小批量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提升产能利用率,保持稳定的军品供应能力;另
一方面加强技术转化的步伐,拓展民品市场,提升产线负荷,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
(四)专业人才优势
公司一直与各大高校保持紧密合作,同时注重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薪酬水平向专业技术
等岗位倾斜。通过多年发展积累,吸引和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应急装备研发人员。近年来公司专业人才水平和
数量显著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人员2人,集团公司首席专家1人,青年拔尖科技人
才3人,高级职称6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
(五)经营管理优势
公司与军队、政府、大型工程公司等合作不断深入,市场拓展工作稳中有进。政府主导建设(规划)的
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自然灾害工程救援基地建
设、若干省级储备中心将有持续效应,为公司应急装备市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及有关机构购
买服务的需求凸显旺盛态势。
军队提出的全域机动保障的实战化要求,将为公司应急装备向军(兵)种、武警市场拓展提供更多的机
会,军改也给公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