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547 川环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汽车、摩托车用橡塑软管及总成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 13.63亿 100.00 3.35亿 100.00 24.60
─────────────────────────────────────────────────
冷却系统软管(产品) 8.44亿 61.91 2.20亿 65.76 26.12
燃油系统软管(产品) 3.58亿 26.24 9333.36万 27.84 26.10
摩托车软管(产品) 8504.13万 6.24 947.49万 2.83 11.14
附件系统及制动软管(产品) 7042.81万 5.17 993.83万 2.96 14.11
其他(产品) 605.07万 0.44 205.39万 0.61 33.94
─────────────────────────────────────────────────
西南地区(地区) 5.62亿 41.21 1.36亿 40.50 24.17
华东地区(地区) 4.29亿 31.48 1.03亿 30.76 24.03
华南地区(地区) 2.47亿 18.11 5921.38万 17.66 23.98
华中地区(地区) 5724.44万 4.20 1412.09万 4.21 24.67
国外(地区) 3426.69万 2.51 1473.88万 4.40 43.01
华北地区(地区) 2368.93万 1.74 567.11万 1.69 23.94
东北地区(地区) 1013.15万 0.74 261.88万 0.78 25.85
─────────────────────────────────────────────────
直销(销售模式) 13.63亿 100.00 3.35亿 100.00 24.6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冷却系统软管(产品) 3.57亿 55.92 8779.52万 54.65 24.56
燃油系统软管(产品) 1.87亿 29.25 5298.27万 32.98 28.33
摩托车软管(产品) 3492.43万 5.46 1100.95万 6.85 31.52
附身系统及制动软管(产品) 3475.34万 5.44 411.34万 2.56 11.84
其他(产品) 2507.21万 3.92 474.52万 2.95 18.9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 11.09亿 100.00 2.87亿 100.00 25.83
─────────────────────────────────────────────────
冷却系统软管(产品) 6.91亿 62.32 1.59亿 55.43 22.98
燃油系统软管(产品) 2.79亿 25.17 9643.66万 33.65 34.54
附件系统及制动软管(产品) 6677.91万 6.02 1174.13万 4.10 17.58
摩托车软管(产品) 6516.88万 5.87 1536.69万 5.36 23.58
其他(产品) 684.79万 0.62 417.05万 1.46 60.90
─────────────────────────────────────────────────
华东地区(地区) 4.39亿 39.56 1.11亿 38.87 25.38
西南地区(地区) 3.04亿 27.45 7734.56万 26.99 25.40
华南地区(地区) 1.89亿 17.06 4762.05万 16.62 25.16
华中地区(地区) 8929.32万 8.05 2181.03万 7.61 24.43
国外(地区) 4256.60万 3.84 1780.09万 6.21 41.82
华北地区(地区) 2760.17万 2.49 605.80万 2.11 21.95
东北地区(地区) 1720.71万 1.55 455.27万 1.59 26.46
─────────────────────────────────────────────────
直销(销售模式) 11.09亿 100.00 2.87亿 100.00 25.8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冷却系统软管(产品) 2.78亿 60.49 6279.66万 54.74 22.59
汽车燃油系统软管(产品) 1.08亿 23.48 3088.46万 26.92 28.62
摩托车软管(产品) 3251.20万 7.07 952.81万 8.31 29.31
汽车附身系统及制动软管(产品) 3015.82万 6.56 871.70万 7.60 28.90
其他(产品) 1099.09万 2.39 279.76万 2.44 25.4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8.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7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集团) │ 23302.45│ 17.09│
│客户二(集团) │ 20669.58│ 15.16│
│客户三(集团) │ 20168.76│ 14.80│
│客户四(集团) │ 10691.93│ 7.84│
│客户五(集团) │ 6621.68│ 4.86│
│合计 │ 81454.39│ 59.7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2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4332.96│ 4.33│
│供应商二 │ 4298.38│ 4.30│
│供应商三 │ 3945.41│ 3.94│
│供应商四 │ 3501.91│ 3.50│
│供应商五 │ 3182.68│ 3.18│
│合计 │ 19261.34│ 19.2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摩托车用橡塑软管及总成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近
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扩大橡塑软管使用领域,公司积极研发适用于储能、大数据超算等领域用冷却管路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中的橡胶板、管、带制造业(C2912)。公司产品主要为汽
车、摩托车配件制造,公司经营发展状况与下游汽车行业紧密相关,公司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
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
(1)汽车行业概况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
长3.7%和4.5%。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均突破1200万辆,连续十年
位居世界首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2月23日。环境
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俗称国六排放标准)
。2020年7月1日国六A标准正式实施。2023年7月1日国六B标准也将正式实施。2020年9月我国首次提出要在2
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简称“双碳”),拉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家已发布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
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
增强,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持续向好,2024年新能源汽
车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预计2025年汽车产销破达到1600万辆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未来汽车行业
持续向节能、环保、轻量化、总成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良好。
(2)胶管行业概况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发展的关键因素。汽车胶
管是指在汽车上用于冷却系统、燃油系统、制冷系统、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空调系统等的橡胶
软管。是汽车管路的主要组成部分。胶管内部传输燃油、润滑油、制冷剂和水。帮助汽车各子系统实现其功
能。汽车胶管在汽车中要长期工作在较为复杂的工况下。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虽然胶管用途不一。但对
耐高低温、压力、气候以及传输液体的腐蚀性均有一定要求。
我国汽车胶管企业众多,但起步较晚,整体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生产工艺和设备比较落后,新产品开发
缓慢。但近年来在汽车、工程机械等下游行业旺盛需求的推动下,部分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引进技术并在消
化吸收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创新,在产品品质、工艺技术、生产设备、测试设备等方面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特种橡胶和新材料的发展也为汽车胶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3)汽车尼龙管路行业概况
汽车尼龙管路具有耐油性(汽油、柴油)、润滑油和脂、耐化学药品性极好;耐低温冲击,使用温度范围
广;抗氧和锌盐的腐蚀、耐电池酸液和臭氧:尼龙对碱、盐、醚、石油、油脂、化学溶剂、海洋空气及水基
液压等腐蚀介质均有极强的抵抗能力,还能抑制真菌、霉菌的生长与繁殖;耐振动、耐磨、耐疲劳、摩擦系
数低,属于自润滑材料;重量轻,密度为1.01—1.06g/cm3,约为钢材、铜材的1/7;耐紫外线和大气老化
等储多优点。当前,尼龙管路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当前的供应体系以外国独资或国内合资等大型企业为
主,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国内汽车尼龙管路生产企业陆续进入市场,凭借地域优势和成本优势,
较好地适应了本土市场的竞争,逐步转变为汽车尼龙管路制造行业的中坚力量,国内汽车尼龙管配套供给快
速增加,市场拓展空间较大。
(4)储能领域冷却管路系统概况
2021年我国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是继2017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后另一个
系统的指导性文件。为未来储能产业发展指定了明确的路径。《意见》提出2025年30GW的累积装机指标。20
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据CN
ESA统计。2022年国家及地方出台储能直接相关政策约600余项。主要集中在储能规划、实施方案、市场机制
、技术研发、安全规范等领域。具体应用场景包括:(1)应用于电网的削峰填谷、平滑负荷、快速调整电网频
率等领域。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降低光伏和风力等发电系统瞬时变化
大对电网的冲击。减少“弃光、弃风”的现象;(3)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降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瞬时充
电对电网的冲击。还可以享受波峰波谷的电价差。
目前风冷技术路线市场份额最大。液冷方案是未来发展主流。风冷具备方案成熟、结构简单、易维护、
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储能系统的主流选择。而液冷系统具有换热系数高、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的特点。
且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影响下效果持续性好。未来随着储能能量和充放电倍率的提升。中高功率储能产品
使用液冷的占比将逐步提升。液冷有望成为未来储能系统热管理主流方案。(数据来源:西南证券研究发展
中心、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5)数据服务器液冷管路概况
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下游AI大模型等应用对于算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数据中心
设备性能与功耗持续攀升,进而对散热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服务器液冷系统通用架构通常由一次侧(室
外)与二次侧(室内)两部分组成,其中二次侧从服务器带走热量并在一次侧进行散热,一次侧则将二次侧
的热量排至室外环境或其他热回收单元的环路,两个部分通过CDU(冷量分配单元)中的板式换热器发生间
壁式换热,工质不做混合同时提升了整个系统的热交换效率。
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新建及改扩建大型和
超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25以内,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目PUE不得高于1.2”的要求,并积极推动对已
有PUE超15的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制冷系统在典型数据中心能耗占比24%,降低制冷系统能耗是降低PUE的有
效方法。采用风冷技术的数据中心通常PUE值大于14,而风冷仅可解决12KW以内的机柜制冷,在当前数据中心
功率密度提升带动设备能耗持续走高的趋势下,液冷系统低于1.25的PUE值可最大程度满足当前政策能效要求
,实现极佳节能效果,液冷技术未来将成为数据中心提效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东兴
证券研究所)
(6)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汽车胶管属于零部件配套的基础部件,公司作为国内汽车管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生产厂商,多年来始终
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企业发展方向,在产品品牌、技术研发、销售渠道、生产制造、产品检测等方
面具有明显优势。公司有较强的研发优势和技术工艺优势,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性价比为公司产品带来较高的
市场认可度,公司与大中型整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群体涵盖了国内大多数整车制造企业
,公司不断做精做强主营业务,保持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多年来被行业协会评为十强单位,在行业内占
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公司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体系,完善了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
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GB/T29490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还通过了中汽认证中心的CCAP安全产品认证,美国CARB、DOT
、EPA和欧盟ROHS产品环保认证。2022年公司实验室通过了CNAS认证,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市场竞争能力,赢
得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信任,为公司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建立了绿色通道,目前产品出口美国、越南、意
大利等国家.
2024年获得多家汽车主机厂颁发的奖项: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卓越新力奖、铃木、豪爵质量进步奖
、吉利汽车保供之星、上汽通用五菱伙伴同行奖等,中国胶管协会,连续10多年获得“中国胶管十强企业”
,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口碑。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摩托车用橡塑软管及总成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近
年来,公司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储能和数据中心行业,将橡胶管+尼龙管+接头运用于液冷系统,2024年取得
显著成效,将成为未来收入新增长点。
在汽车领域,构建了自有国际知名品牌、自营销售网络、自主研发设计及制造生产基地的成熟稳定体系
,综合实力较强。公司经过多年积累,配方设计及工艺制造技术经验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公司和国内50多
家主机厂、50多家摩托车厂商,以及200多家二次配套厂商建立了稳定的供配关系。近年来,公司在保持主
营业务不变的同时,不断开拓新市场,已经有产品批量应用于液冷服务器、储能领域的管路市场,实现产品
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范围涵盖汽车燃油系统胶管及总成、汽车冷却系统胶管及总成、汽车附件、制动系统胶管
及总成、汽车涡轮增压管路总成、汽车真空制动管路总成、汽车天窗排水管路、汽车模压管路总成、摩托车
胶管及总成等系列。产品满足国六汽车排放标准,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专业汽车胶管主流供应商之一。同时也
是国内摩托车胶管系列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多样化,被称为汽车胶管超市,可提供传统燃油车
、新能源汽车整车所有车用胶管。
储能和数据服务器液冷管路产品有批量供货,后续将成为公司经营业绩新的增长点。公司对某液冷服务
器公司使用的冷却系统管路产品已经研发成功,并经客户验证合格,报告期有批量供货。该类产品目前主要
以国外进口产品为主,川环率先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后续进口替代,实现该业务快速增长的优势。公司具备同
时生产橡胶类管路、尼龙类管路和两者相结合管路及总成化供货能力,同时能够对各类连接件、三通、快装
接头等自主化生产,公司产品众多,被客户形象比喻为“车用软管超市”。随着整车厂以及新应用领域对流
体管路系统的“打包式”供应模式的应用,公司体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3)采购模式
公司实行集中统一采购模式,为保证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
《采购过程控制程序》、《采购产品验证控制程序》、《采购价格审核制》等制度对采购过程实施有效管理
和控制。由采购部门牵头,各业务部门共同参与,从选择供应商开始严格把关,经前期调查、现场审查后,
选择具备供货能力、质量体系完备、管理规范、价格合适的供货商作为公司的合作伙伴,按年度建立合格供
货商名录。公司根据生产过程对各种原材料需求情况,结合原材料产地、价格、送货周期等因素,确定采购
数量和批次。
(4)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框架销售合同,公司生产部门制定年度生产计
划,公司储备合理库存,以满足市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公司注重按照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
之间的模块化、系统化配套趋势,加强对产品的模块化生产管理,其次,公司采用先进的ERP管理系统,依
据制造过程中原材料和产品规格多样、品种丰富和批量不同的特点,持续推进精益生产模式,形成公司特有
的柔性生产模式,能够满足国内外主机市场的订单要求。最后,公司严格贯彻执行质量体系关于生产过程的
管理和控制,对产品的试生产、批量生产、总装、检验、出货、交付均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5)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产品采用直销模式,按销售区域不同分为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其中以国内销售为主。公司营
销中心负责与国内外客户洽谈合作意向,在向客户批量供应产品之前,要经过多项客户认证程序,通过认证
进入配套体系后公司通常能够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主要通过每年与客户进行供应商年度合
同谈判,确定当年向客户的供货比例,每年签订一次框架销售合同,以销定产。
(6)产能变化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并结合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公司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为持续提升公司
现有橡塑软管及总成产能规模及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2021年
公司新征土地200亩投资建设“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增量(制造)扩能”项目,设计新增10000吨胶
管生产能力,设计产能20亿元,2024年项目全部完成竣工并投入生产使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专业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川环科技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车用软管及总成,品种齐全,满足行业不同层级需求。在安全、环保、
质量和节能等方面符合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汽车整车厂的认证要求,根据不同实际需求,与客户同
步设计开发,也可专业定制开发,为汽车行业及相关领域提供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
导向,全面掌握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优化产品开发流程,积极应对瞬息万变
的市场挑战,不断研发一批批具有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实现了整车全覆盖,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川环科技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和积累,逐步形成了日臻完善的产品类型,产品范围涵盖车用燃料、冷却
、制动、空调、转向、进排气、车身附件等各大系统,其中冷却系统胶管及总成、燃油系统胶管及总成、涡
轮增压管路总成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积极拓展储能电气、数据中心等领域使用的液冷管路以及轨道交通、油气勘探、船舶等市场领域管
路系统,丰富产品类别,扩大产品应用,不断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2、技术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
川环科技始终坚持走科技兴企,自强自立之路,秉承“构思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
创新理念,以市场为先导,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完善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认真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环保政策要求,遵循行业安全、节能和环保的技术主线,打造全方位
生态供应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型迭代升级,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优化整体产品结构,
突出新品研发和产业化优势,不断适应市场开发的新需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健全长效的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深化与专业院校合作,培养和引进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
依托两个省级技术中心、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培育新技术、新动能、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绿色产业链,已形成多维度研发格局,不断开展新材料、新工
艺、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取得系列创新研究成果。
川环科技已积累40余年车用软管及总成开发和产业化的成熟经验,众多成功应用案例。在管路安全环保
、集成化、轻量化、可靠性、耐久性,舒适性、相关性等研发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大批专有技术
和关键诀窍(Know-How)。特别是在材料配方、结构设计、复合技术、先进工艺、试验检测等方面有较扎实
的研究开发基础,完全具备与OEM同步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公司积极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
具有行业标准话语权。截止2024年12月,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49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PCT2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3、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提升品质管控能力
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是供应商根据主机厂对不同车型的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进行持续改进和参与主机
厂同步开发进程的关键所在。公司高度重视试验和检测技术能力的提升,按照ISO/IEC17025标准健全实验室
管理体系,已取得CNAS国际认可资质。先后购置了高低压脉冲循环试验机、红外光谱分析仪、动态臭氧试验
机、燃油渗透SHED试验机、伺服拉伸试验机,塑料材料性能试验等国内外先进试验和检测装备100余台(套
),进一步升级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并与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重大设备资源共享平台。
依靠先进的试验设备和技术检测手段,实现数据远程监测和集中分析,可独立有效开展高分子材料设计
优化、工艺分析及产品性能验证,能充分满足主机厂的质量标准和性能要求,并与国内外知名试验检测机构
长期合作,提升实验室试验检测能力水平。
4、健全企业管理体系,深化管理创新基础
公司建立健全各项企业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1/QS9000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
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GB/T29490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
认证。产品符合欧盟RoHS、ELV和REACH等法规要求,制动软管通过国内CCAP、美国DOT和印度ARAI产品安全
认证,燃油管通过美国CARB、EPA产品环保认证,液冷管通过美国UL产品安全认证,为公司产品进入国内外
市场建立了绿色通道。
川环科技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智改数转”应用,打造标杆示范工厂。强化管理创
新,夯实基础,苦练内功,精益改善,在采购、开发、制造、物流等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成本管控体系,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的前提下,挖潜革新,开源节流,提质增效,为市场拓展奠定基础,实现管理信息化,产品标
准化,制造精细化。
5、铸造优良品牌文化,优质服务深耕市场
川环科技坚持以品牌为核心价值的经营战略,科技创新,品质向上,品牌制胜,文化致远,创造社会价
值,铸就百年信誉。根据品牌经营的整体规划要求,分步实施:创立品牌,奠定品牌基础;建设品牌,累积
品牌资产;完善品牌,提升品牌质量。现处于品牌快速提升阶段,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
型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
企业”、“中国上市公司诚信企业百佳”等荣誉,连续10多年获得“胶管行业TOP10企业”,在行业中地位
突出。公司作为专业车用零部件供应商,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与沉淀,已成为车用胶管行业的主流供应商。
“川环”品牌在国内外行业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致力于打造“中国的川环,世界的品牌”
而不懈努力。
鉴于汽车行业特点,进入主机厂的供配体系所需较长周期的认证,公司充分利用品牌信誉优势和较完善
的营销策略、畅通的国内外销售渠道,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和培育客户群。目前公司拥有50多家汽车主
机厂、50多家摩托车厂以及上百家二次配套厂商的客户群体。公司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比亚迪、长安、
吉利、长城、广汽、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奇瑞、江淮、北汽等整车制造厂,以及
比亚迪(王朝系列、海洋系列等)、金康赛力斯(问界M系列等)、长安新能源(深蓝、阿维塔等)、吉利
新能源(领克、极氪、银河等)、理想、广汽埃安(AION系列等)、五菱(MiniEV等)、北汽新能源(极狐
等)、东风新能源(岚图等)等新能源汽车厂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参与了未势能源、长城、
庆铃等客户的氢能源车型相关配套管路研发工作,成为国内外众多整车制造企业的定点供配基地,还出口到
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市场优势地位。同时数据服务领域所用的液冷管路系
统相关技术指标已经达到了V0标准,已经通过了美国UL认证,目前公司已经进入了CoolerMaster、AVC、英
维克、中航光电、飞荣达、宝德华南等供应商体系,正在按客户的流程进行产品开发工作,后续将按客户流
程推进。
6、新能源车用管路总成化、集成化,全方位服务优势突出
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企业更倾向于总成化、一站式打包的采购模式,把一个系统中的某部分
零部件集成化,这也是汽车零部件变化趋势之一。公司已积累四十余年车用胶管及总成开发和产业化的成熟
经验,除研发和生产车用胶管外,还具备非常强的总成化、集成化供货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把
常规的单件橡胶软管或塑料类尼龙管进行总成化、集成化,打包成一个组合件,提高主机厂在装配此类汽车
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快捷性,减少组装过程中由不同厂家供应零部件的各种成本管控和质量风险。川环与主机
厂在管路系统同步开发和设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7、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呈现系列化、多样性
公司产品具有种类多样性。产品涵盖了车用燃料、冷却、制动、转向、进排气、车身附件等系统管路及
总成。被客户形象称为“车用软管超市”工厂。随着整车厂对全车管路系统的“打包式”供应模式的应用,
公司具有较强的整体配套优势。
目前公司大力拓展的储能电气、数据中心等新领域所使用的管路系统,也是以橡胶类、尼龙类或两者相
结合的方式供货,如储能领域的客户,有的选择橡胶类管路,有的选择尼龙类,也有选择橡胶类+尼龙类相
结合的方式,而公司两种类型的产品均可设计、开发和生产。公司将持续利用在机动车辆管路系统的材料配
方等技术优势,研发实力等,加大该领域的管路系统产品开发和拓展,提高该类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公
司盈利水平。公司产品也首次进入低空飞行器领域,公司与中航西飞民机开发的某管路系统已经应用至西飞
民机的商用无人运输机领域,目前该商用无人运输机已经成功完成了首次飞行试验,后续将按此客户的流程
推进。
●未来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经营方针
总目标:建中国胶管基地,兴川环百年企业。企业经营理念:持续创新,科学管理,诚实信用,健康发
展。企业核心价值观:国家、股东、员工、社会责任四者利益兼顾。经营方针:在维护、巩固好现有汽车、
摩托车市场的基础上,深挖高端汽车软管配套市场,大力拓展空调管、尼龙管、涡轮增压管等成熟产品市场
;持续加强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管路系统的开发和配套力度;开发三个新领域:储能领域、数据中心超算领域
和军品领域的管路系统,快速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公司规模化发展。
二、2025年度经营计划
为完成2025年经营目标,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经营环境,制订了以下策略:
(一)经营管理
(1)公司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持续开发了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在保持公司橡胶类管路业
务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橡胶+尼龙总成类管路、车身附件类管路业务和自制三通、接头、卡箍等产品在主机
厂进一步应用,保持管路系统各部件全部自制,持续提升新增产品项目定点。(2)积极与客户协商价格,争
取更有利的销售价格和条款,在扩大销售规模的同时提升销售利润率。
(二)内部管理
(1)对部门人员进行整合优化,去除冗余,明确各岗位职责,减少职责不清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提
升整体工作效率。(2)激励与淘汰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实行多劳多得的薪酬制度。
除物质奖励外,还提供精神奖励,如公开表彰、晋升优先考虑等,以激励员工,留住优秀人才;对于效率低
下、经多次考核仍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培训帮扶,培训后仍无法达到要求,则进行岗位调整或辞退处理。(
3)生产与资产效能提升:各分厂、部门全面清理资产,评估资产状况,提高资产综合使用率。合理调配生
产设备,依据订单需求和产品特性,科学搭配产能,避免设备闲置或过度使用。(4)深度打造精益生产模
式,优化生产线布局,消除过度加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