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552 万集科技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公路交通和城市交通客户提供动态称重、专用短程通信、激光检测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及相关
的方案设计、施工安装、软件开发以及维保等相关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交通行业(行业) 3.78亿 100.00 1.06亿 100.00 28.09
─────────────────────────────────────────────────
专用短程通信(产品) 2.39亿 63.31 5894.71万 55.55 24.65
动态称重(产品) 8293.28万 21.95 2868.80万 27.04 34.59
激光雷达(产品) 3802.64万 10.07 1213.94万 11.44 31.92
智能网联(产品) 1692.52万 4.48 613.74万 5.78 36.26
其他(产品) 74.67万 0.20 19.86万 0.19 26.60
─────────────────────────────────────────────────
华北地区(地区) 9758.15万 25.83 2812.34万 26.50 28.82
华东地区(地区) 7866.61万 20.82 1881.26万 17.73 23.91
华中地区(地区) 6894.41万 18.25 1864.00万 17.57 27.04
西南地区(地区) 5821.49万 15.41 1693.32万 15.96 29.09
华南地区(地区) 3771.34万 9.98 1126.51万 10.62 29.87
东北地区(地区) 1836.84万 4.86 538.65万 5.08 29.32
西北地区(地区) 1312.47万 3.47 336.65万 3.17 25.65
国外(地区) 518.55万 1.37 358.33万 3.38 69.10
─────────────────────────────────────────────────
直销(销售模式) 3.78亿 100.00 1.06亿 100.00 28.0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交通行业(行业) 9.09亿 100.00 3.06亿 100.00 33.64
─────────────────────────────────────────────────
专用短程通信(产品) 5.30亿 58.28 1.60亿 52.40 30.25
动态称重(产品) 2.02亿 22.21 7224.24万 23.63 35.79
激光雷达(产品) 1.05亿 11.57 4385.38万 14.34 41.70
智能网联(产品) 6826.00万 7.51 2798.05万 9.15 40.99
其他(产品) 397.39万 0.44 146.38万 0.48 36.84
─────────────────────────────────────────────────
华北地区(地区) 2.74亿 30.14 8671.64万 28.36 31.65
华东地区(地区) 1.75亿 19.22 5670.58万 18.55 32.46
华中地区(地区) 1.21亿 13.31 3987.56万 13.04 32.95
西南地区(地区) 1.09亿 11.95 3708.92万 12.13 34.14
华南地区(地区) 9643.08万 10.61 2924.69万 9.57 30.33
西北地区(地区) 7359.37万 8.10 2760.38万 9.03 37.51
东北地区(地区) 4051.19万 4.46 1279.88万 4.19 31.59
国外(地区) 2013.71万 2.22 1572.09万 5.14 78.07
─────────────────────────────────────────────────
直销(销售模式) 9.09亿 100.00 3.06亿 100.00 33.6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交通行业(行业) 3.22亿 100.00 1.27亿 100.00 39.47
─────────────────────────────────────────────────
专用短程通信(产品) 1.73亿 53.78 5403.22万 42.49 31.19
动态称重(产品) 8067.57万 25.04 3799.71万 29.88 47.10
激光雷达(产品) 3982.53万 12.36 1688.79万 13.28 42.40
智能网联(产品) 2641.49万 8.20 1676.33万 13.18 63.46
其他(产品) 199.04万 0.62 147.81万 1.16 74.26
─────────────────────────────────────────────────
华北地区(地区) 8766.18万 27.21 3268.16万 25.70 37.28
华东地区(地区) 5589.91万 17.35 2027.28万 15.94 36.27
西南地区(地区) 4551.87万 14.13 1714.73万 13.48 37.67
华南地区(地区) 4287.55万 13.31 1894.74万 14.90 44.19
华中地区(地区) 4245.93万 13.18 1808.48万 14.22 42.59
西北地区(地区) 2507.31万 7.78 1143.65万 8.99 45.61
东北地区(地区) 1481.17万 4.60 399.87万 3.14 27.00
国外(地区) 783.89万 2.43 458.94万 3.61 58.55
─────────────────────────────────────────────────
直销(销售模式) 3.22亿 100.00 1.27亿 100.00 39.47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交通行业(行业) 8.73亿 100.00 4.20亿 100.00 48.13
─────────────────────────────────────────────────
专用短程通信(产品) 4.29亿 49.08 1.65亿 39.17 38.40
动态称重(产品) 2.88亿 33.00 1.64亿 38.93 56.78
激光雷达(产品) 9634.59万 11.04 5148.26万 12.25 53.44
智能网联(产品) 5513.90万 6.32 3698.97万 8.80 67.08
其他(产品) 498.98万 0.57 354.62万 0.84 71.07
─────────────────────────────────────────────────
华北地区(地区) 2.34亿 26.85 1.29亿 30.76 55.14
华东地区(地区) 2.14亿 24.56 8740.74万 20.80 40.77
华南地区(地区) 1.30亿 14.84 6594.51万 15.69 50.88
西南地区(地区) 1.05亿 11.98 5176.86万 12.32 49.51
华中地区(地区) 1.03亿 11.80 5553.69万 13.22 53.88
西北地区(地区) 4516.72万 5.17 --- --- ---
东北地区(地区) 3589.38万 4.11 --- --- ---
国外(地区) 597.24万 0.68 --- --- ---
─────────────────────────────────────────────────
直销(销售模式) 8.73亿 100.00 4.20亿 100.00 48.1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3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3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169.09│ 3.49│
│第二名 │ 3116.18│ 3.43│
│第三名 │ 2612.83│ 2.87│
│第四名 │ 2122.48│ 2.34│
│第五名 │ 2019.20│ 2.22│
│合计 │ 13039.78│ 14.3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5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910.39│ 7.36│
│第二名 │ 2481.60│ 4.67│
│第三名 │ 1900.88│ 3.58│
│第四名 │ 1416.91│ 2.67│
│第五名 │ 1187.02│ 2.23│
│合计 │ 10896.80│ 20.5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智能网联和智能交通行业。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正构建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
我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数字交通,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出行服务、车路协同等重点领域,引导智慧
交通、数字交通产业化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多项政策的推动下,高速公路智能化、智慧化
、数字化成为当下公路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2024年5月1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支持引导公路
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
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自2024年起,通过3年左右时间,支持30个左右的示范区域,打造一批线
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实现数字化转
型升级。2024年7月25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下发《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
转型升级示范区域(第一批)公示》,此次名单包括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南省、
广东省和四川省,覆盖范围较广。与此同时,国家设备更新预计将会带动交通行业设备的大规模替换更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
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其中
重点包括支持交通运输设备的更新。2024年6月7日,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
更新行动方案》,推动新一轮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支撑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市场蓄势待发,由
过去碎片化和孤岛化的小规模市场,迅速走向规模化、批量化和标准化的蓝海市场。2023年11月17日,工业
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
作的通知》,提出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并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
L4+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推动了车辆、道路与云计算之间的协同进步,对道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为智
能网联城市端应用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6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
上路通行试点》,组织专家对首次集中申报的方案进行了初审和择优评审,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
体。下一步,四部门将加快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新
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开展“车路云
一体化”应用试点,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本次应用试点从“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落地和智
能网联汽车规模应用两个维度开展更加深入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通过城市级的规模化应用试点,推动智
能网联汽车加速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推广演进。2024年7月3日,五部委《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
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等20个城市(联合体)入选,标志着“车路云
一体化”进入规模化落地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此政策的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的
建设,将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实践和驱动引擎。根据2024年3月1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信
息,我国已经建成一批智能网联新型基础设施,完成3000余个路口智能化改造,安装一万余套各类路侧设施
,完成约50万个5G基站,实现道路信息的实时感知和有效通信。双智城市建设向规模化示范城市迈进,城市
智能网联建设将由碎片化转向全域大规模推广,给智能网联建设注入了新的驱动力。
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交通的重要支撑,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党的“二十大”报
告重点部署“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住建部近年来推进数字城市和
智慧城市的建设,强调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的城市更新行动,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
智能等技术,提升城市设施、推进数字基础建设,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城市发展。同时,汽车产
业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与城市融合发展,共同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进步。“双
智试点”城市已初步形成,通过双智城市实现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与汽车产业转型的紧密结合,未来
双智城市建设将向规模化示范城市迈进。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演进,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我国智慧城市
建设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概述
公司本着从“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的国家发展总基调出发,基于在交通行业多年的经验积累和
技术积淀,充分理解交通行业的客户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致力于在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智慧城市等方
向不断突破传统、追求创新。公司围绕“车”和“路”构建泛在感知业务生态,以人工智能、车路协同、数
字孪生共性技术为基础,形成物联网全域融合感知、时空一体化数字底座、跨域资源共享与交换三大核心驱
动能力。主要业务可概括为5大事业部、2大基础支撑体系、2类业务组团、2个营销体系。其中,5大事业部
包括智能网联事业部、激光产品事业部、汽车电子产品事业部、ETC产品事业部、称重产品事业部;2大基础
支撑体系包括北京、武汉、苏州、深圳的研发体系以及全国32个地市级技术服务中心的客户服务体系;2类
业务组团包括18个分子公司和智能ETC等创新业务;2个营销体系包括国内业务营销和国际业务营销。
2、车路云一体化主要产品及用途
3、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以“产品+服务”的方式获取利润,盈利来源主要包括产品及系统销售和服务提供
。公司向客户销售智能网联、激光雷达、汽车电子、ETC、动态称重等相关产品及配套软件或平台系统,并
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进行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系统联调、技术培训等流程,最后经过验收合格,取得
对方的完工验收单,收取项目合同款,获得收入与盈利。此外,公司根据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增
值服务,包括设备日常养护、维修、更新与升级。
(三)报告期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半年度,受益于数字中国智慧交通的建设,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79.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
7.28%,公司专用短程通信收入稳步增长。报告期内,随着车路云一体化及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
型升级相关政策的发布,公司为应对下半年车路云一体化及高速公路业务的展开,在报告期内加大了市场拓
展力度,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同时,主要由于专用短程通信业务市场环境竞争加剧,部分产品价格的下
降影响了其毛利率以及整体毛利率下降。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各业
务经营情况如下:
1、智能网联
智能网联方面,公司经过多年技术创新、产品转化、方案应用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和实践落地,具备了“
车、路、云、网、图”全方位技术能力,建立起了“规划-建设-应用-科技创新-标准规范”的车路云完整生
态链。公司在感知、通信、计算、平台等方面,持续强化时空一体化数字底座、全息立体感知、实时动态数
字孪生、车路云多要素协同等核心能力,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提供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协同辅助驾驶、协同安
全预警等服务。
在感知层面,公司已经在多地实现了不同等级的道路感知系统建设,满足自动驾驶汽车、辅助驾驶汽车
、网联汽车对道路感知系统的不同需求,对各地区路侧智能化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在通信层面,公司
在报告期内量产了分体式车载智能终端,为行业后装车辆V2X大规模上车提供了优选方案。在平台层面,公
司智能网联云控平台,积极赋能车端、道路管理和数据服务,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车路协同服务,为运营单
位提供运行监测、车辆监管、运维管理等服务,为测试机构提供测试评价平台服务。在数据构建层面,公司
对交通数据进行采集与整合,构建了交通场景数据集,通过场景智能化生成、加速测试等技术,打造场景高
覆盖、测试可加速、工具可协同、评价可互信的大型自动驾驶测试评价系统,应用到自动驾驶测试中,目前
已在同济大学自动驾驶测试场等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在方案应用层面,公司在城市端发布了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测试场、智慧交管三大系列方案,为自
动驾驶、智能网联应用赋能,同时兼顾城市精细化治理应用。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各地智能网联汽车“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市场工作,中标了深圳科技大学自动驾驶测试场项目、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
车试验场等项目。在高速端,公司发布了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专项方案,按照《公路工程适应自动
驾驶附属设施技术规范》的要求,积极支持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建设,重点开展的项目包括京港
澳高速收费站智慧化项目、潼湖隧道智慧化项目等。
2、传统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广ETC车路协同系列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以适应交通运输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
转型升级以及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的需求。ETC车载产品方面,公司深度参与多省业务模式创新
,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单片式OBU产品先后在北京、江苏、广东、河北等省份开展直播销售,进一步扩大了
产品市场份额。同时,语音播报OBU产品需求大增,已在北京、青海、安徽等省份上市销售。公司首创的摩
托车OBU,创新性地采用了三段一体柔性设计,能够适配市场上多样化的摩托车型号,同时具有IP67防尘防
水等级、防拆、超长使用寿命等特点,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量产并销售。ETC路侧产品方面,公司
积极响应数字化转型及国产化相关政策,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开发出具备信息精准采集及发布能力的ETC信
息服务天线、ETC信息服务终端等产品,以实现交通突发事件信息的精准推送和伴随式出行服务。新产品采
用鸿蒙操作系统,硬件国产化率超过85%,实现自主可控。报告期内公司开发多种解决方案,在收费稽核方
面,数字化稽核解决方案形成ETC门架精准感知、作弊车辆精准推送、稽核工单自动发起+协查+审核的闭环
解决方案,一站式解决稽核难题。在基础数字化转型-智慧扩容方面,公司新增开发智慧服务区方案和服务
区智算一体机,有效帮助管理者实现基础运营、安全监管、信息发布、科学经营四大目标。在安全增效方面
,公司新增开发ETC长大桥隧运行监测、ETC路网监测运行监测等方案,通过ETC+数字孪生+车辆仿真+事件检
测等技术,用低成本方式实现关键场景的车辆安全驾驶服务,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服务。目前,上述解
决方案在四川、重庆、湖北、浙江等省份新增项目落地。
报告期内,为响应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公司加快应用新一代信息采集、智慧
分析与处理系统,推进实施数字化管养系统、运行监测预警平台、数字治超及大件运输全链条监管系统建设
,构建基于超限超载基础数据的智慧交通大脑,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推动基础设施安全增效。公司超限超载
非现场执法系统、省级入口治超联网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省界综合管控方案、高速公路入口疏堵系统等项目
在山东、河南、重庆、安徽、陕西等地实施,有效提高了安全风险识别预警、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能力,提
升道路信息化水平,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改进交通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水平。
3、车侧业务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方面,公司积极推进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在传感器感知套件开发、域控制器软硬件开发
、真实测试场场景仿真、车路云一体化赋能自动驾驶等方面工作。公司打通了车路协同感知、车路云交通信
息交互、车路云协同决策控制,实现了基于路侧的实时赋能场景(例如鬼探头、红绿灯共享、超视距感知)
、基于边缘云的协同赋能场景(协同决策)、基于中心云的离线赋能功能-基于路端海量场景库的自动驾驶
规控算法训练与测试。公司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积极与车企展开合作,加快实现车路协同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
及产业化。
车载激光雷达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半固态192线激光雷达,具有结构轻量化、工艺精简化、成本降
低化等特点,能够实现多维传感器的外参标定和数据融合,提升激光雷达的收发效率和产品性能。公司与主
机厂和自动驾驶公司进行192线激光雷达联合测试认证,并开展车载激光雷达自动化产线的搭建,为前装量
产项目定点做好准备。公司提升硅基全固态激光雷达OPA研发进程,进行功能验证,实现更多技术突破。公
司与自动驾驶企业、机器人头部企业、互联网企业及系统集成商全面沟通,在提升原有激光雷达产品市占率
的同时,突破行业重点客户以及拓展新场景新行业应用。
伴随CNCAP(2024)和五部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V2X即将迎来规模化部署,公司经过多
年战略深耕,推出了C-V2X自研模组、自研协议栈、场景库以及多款车路两端通信终端等V2X全栈系列产品和
解决方案,赋能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并在多家主机厂、智慧城市、示范区取得落地实践
应用。前装ETC方面,公司与重点车企进行长周期合作持续供货,并对前装ETC不断升级,以适应ETC支持车
路协同的需求。
4、全球化发展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与韩国代理公司ChasyRobotics拟共同成立万集(韩国)合资公司,致力于将万集激光
规模化销售进入韩国机器人和汽车巨头公司。公司ITSLiDAR突破捷克、阿根廷、韩国、哈萨克斯坦、塞尔维
亚、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家,将激光雷达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特别是在收费站内的激光车型分类(
LiDARforTollingAVC)。公司成功搭建全球高速公路收费站车型分类数据库,并与墨西哥、西班牙、秘鲁、
哥伦比亚、泰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高速公路运营商开展项目合作。另外,公司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如美
国CES消费电子展、荷兰阿姆斯特丹交通展览会IntertrafficAmsterdam、亚太智能交通大会ITSAsiaandPaci
fic,探讨公司激光雷达、C-V2X方案在城市交通治理中的落地应用,将公司WIM+LiDAR(动态称重+激光雷达
)、全息路口V2X、智慧高速等场景解决方案在全球市场上进行推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定位为“科技和数据”双轮驱动的科技型公司,深耕智慧交通领域30年,准确地对行业发展趋势进
行了预判,并持续进行研发高投入,围绕智能网联不断深入布局,在车路协同方面已具备车-路-云-网-图的
全方位技术能力,构建了行业技术壁垒。公司车路云一体化的技术底座如下:
公司紧跟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商业应用的需求,提出车路云一体化的
总体架构,通过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建设、车辆网联化升级、统一时空数字底座、云控基础平台和云控应用
平台,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控制服务的同时,支持智能网联示范应用的运营管理
和测试评价。公司持续强化时空一体化数字底座、全息立体感知、实时动态数字孪生、车路协同实时交互四
大核心能力,构建车-路-云-网-图的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提升公司面向车路协同安全预警、车路协同辅助驾
驶、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架构能力和交付能力。在生态建设方面,公司与生态合作伙伴就人工智能算法、自
动驾驶技术、信息通信、交通仿真、CA安全认证体系及软件应用等多个重点技术领域展开合作,专注于围绕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发挥产业生态优势,推动产业链资源共享和创新协同。
激光雷达领域,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为主的发展路线,在光学结构、激光发射、接收电路设计等方面具有
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储备,同时进行机械式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等多技术路线布局。截至2024年6月30日
,公司关于激光雷达产品有效专利439项,涵盖智能交通、机器人、自动驾驶及ADAS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自
主研发的激光雷达产品曾获得“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等奖项。对于下一
代的激光雷达的研发,公司全固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OPA+FMCW,相关项目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
科委重点课题、中关村颠覆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等课题资金支持。报告期内,公司716mini激光雷达
产品获得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公司参与激光雷达领域标准制定方面,已发布3项团体标准《车载闪光式固
态激光雷达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车载激光雷达用激光发射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车载激光雷达检测
方法》,另有参与的在编标准11项,其中2项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
ETC领域,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成功研制出语音播报单片式OBU、智能OBU等车路协同OBU,并通过支
付宝、抖音、京东、天猫等线上渠道直接面向车主销售。为实现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优化升级,公司成功开发
出标准化收费站系统、精确还原路径收费系统、智慧化稽核解决方案及智能稽核工单机器人产品,集成多项
先进技术,如多源数据融合、雷达定位、图形+视频增强识别、RPA+OCR+NLP融合技术(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光学字符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融合技术)等,上述系统能够较大提升高速公路收费及稽核效率,提升收费产
出。同时,公司还研发出基于ETC+技术的车辆监测系统,实现服务区车辆身份监测及稽核打逃、桥梁及隧道
内车辆身份识别、车辆区间定位、车辆轨迹仿真等,能够提升上述场景的车辆监测准确率,提高运营管理水
平。
动态称重领域,公司拥有多年的深厚研发积累,通过传感器的数字化,结合数据采集与算法逻辑,不断
地迭代更新动态称重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保证了公司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直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公司的动
态称重技术已经在海外市场得到了成功应用,也验证公司的技术水平站在了国际前沿。
公司经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构建了车路云一体化的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体系
。报告期内新增58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2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新增11项软件著作权
,新增1项PCT专利。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共1097件,软件著作权302项。有效专利
中包括361项发明专利、628项实用新型专利、106项外观设计专利,1件美国授权专利,1件欧洲授权专利。另
有1086项专利处于审查阶段,包括1项美国专利、1项欧洲专利、28项PCT。报告期内,公司获得2024年国家
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基地(实践点)、公司7位专家获得中国专利保护中心首批颁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
动技术专家”资格证书。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研发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
参与的已发布标准达114项,其中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6项,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92项;参与的在编
标准达191项,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36项,地方标准26项,团体标准105项。
2、产业化能力优势
公司在智能交通行业深耕30年,已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转型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仅具备强大的系
统集成能力,同时在智能交通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公司深入了解交通行业的产
品特性要求,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工艺积累。
智能制造能力方面,在北京顺义,公司已建成4.25万平米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配备万级/十万级无尘
车间,用于V2X单元、多线激光雷达、ETC产品及前装ETC-OBU等关键产品的生产和测试、智能网联大数据中
心的运营。公司引入了全球领先的ERP系统(SAP)、生产管理系统(MES)和仓库管理系统(WMS),实现生
产流程的数字化管理,通过高速SMT贴片线和全自动化装配测试线,能够高效生产车规级PCBA及产品,满足
车路两端业务需求。
3、营销网络渠道优势
公司构建了高效的矩阵式营销网络,通过产品事业部精准统筹各产品线的市场推广,确保营销活动的有
序进行。同时,公司依据地域特点设立销售分公司或派出机构,以分公司为支点,实现市场的无缝覆盖,进
而将产品和服务深入渗透至目标区域。目前,公司在上海、武汉、重庆、广州、沈阳、南京等核心区域均设
有营销机构,形成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此外,公司还搭建了一支遍布三大洲的全球销售精英团队,采用先进的矩阵营销管理模式,结合产品部
门与销售部门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公司的销售代表遍布全球,包括巴西、印度尼西亚、泰国、俄
罗斯、墨西哥和孟加拉国等地,为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专业服务优势
公司各产品线均配备了专业的技术服务与质量控制团队,确保为客户提供从售前咨询到售后支持的全程
专业服务。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产品介绍、方案设计、产品安装测试等一站式服务,并根据用户反馈持续优
化产品与服务体验。
为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公司在总部设立了技术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各区域的客户服务管理工作,并与质
量管理部门、各事业部形成紧密的业务协同。同时,公司建立了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