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586 美联新材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精细化工行业(行业) 10.13亿 58.55 2.03亿 83.33 20.0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行业) 6.70亿 38.75 9079.81万 37.36 13.55
电池隔膜行业(行业) 4186.00万 2.42 -4314.24万 -17.75 -103.06
其他(行业) 483.48万 0.28 -712.96万 -2.93 -147.47
─────────────────────────────────────────────────
三聚氯氰(产品) 6.64亿 38.40 1.27亿 52.14 19.08
色母粒(产品) 6.58亿 38.05 8898.19万 36.61 13.52
其他(产品) 1.52亿 8.78 --- --- ---
液碱(产品) 1.43亿 8.26 --- --- ---
高性能颜染料(产品) 7150.41万 4.13 2860.70万 11.77 40.01
电池隔膜(产品) 4117.29万 2.38 -4346.81万 -17.88 -105.57
─────────────────────────────────────────────────
境内(地区) 14.83亿 85.75 1.89亿 77.65 12.72
境外(地区) 2.46亿 14.25 5433.14万 22.35 22.05
─────────────────────────────────────────────────
精细化工业务(业务) 10.13亿 58.55 2.03亿 83.33 20.00
高分子材料业务(业务) 6.70亿 38.75 9079.81万 37.36 13.55
新能源业务(业务) 4186.00万 2.42 -4314.24万 -17.75 -103.06
其他业务(业务) 483.48万 0.28 -712.96万 -2.93 -147.4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三聚氯氰(产品) 3.62亿 42.47 8859.07万 58.48 24.50
色母粒(产品) 2.99亿 35.12 4199.91万 27.72 14.05
其他业务(产品) 1.33亿 15.65 2089.76万 13.79 15.68
─────────────────────────────────────────────────
境内(地区) 7.10亿 83.42 1.07亿 74.30 15.00
境外(地区) 1.41亿 16.58 3685.16万 25.70 26.11
─────────────────────────────────────────────────
精细化工业务(业务) 5.29亿 62.15 1.23亿 85.72 23.23
高分子材料业务(业务) 3.05亿 35.88 4282.70万 29.87 14.02
新能源业务(业务) 1404.41万 1.65 -1902.65万 -13.27 -135.48
其他业务(业务) 272.45万 0.32 -331.90万 -2.31 -121.8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精细化工行业(行业) 11.53亿 61.61 3.45亿 85.84 29.93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行业) 6.63亿 35.45 9909.00万 24.66 14.94
电池隔膜行业(行业) 4606.51万 2.46 -3340.55万 -8.31 -72.52
其他(行业) 890.35万 0.48 -878.59万 -2.19 -98.68
─────────────────────────────────────────────────
三聚氯氰(产品) 8.23亿 43.99 2.97亿 63.33 36.14
色母粒(产品) 6.46亿 34.50 9871.71万 21.02 15.29
液碱(产品) 2.14亿 11.45 7354.18万 15.66 34.34
其他(产品) 1.43亿 7.64 --- --- ---
电池隔膜(产品) 4522.82万 2.42 --- --- ---
─────────────────────────────────────────────────
境内(地区) 16.13亿 86.19 3.27亿 81.38 20.28
境外(地区) 2.58亿 13.81 7484.73万 18.62 28.97
─────────────────────────────────────────────────
精细化工业务(业务) 11.53亿 61.61 3.45亿 85.84 29.93
高分子材料业务(业务) 6.63亿 35.45 9909.00万 24.66 14.94
新能源业务(业务) 4606.51万 2.46 -3340.55万 -8.31 -72.52
其他业务(业务) 890.35万 0.48 -878.59万 -2.19 -98.6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三聚氯氰(产品) 4.54亿 46.89 1.83亿 72.97 40.24
色母粒(产品) 3.06亿 31.63 4675.09万 18.68 15.27
其他(补充)(产品) 2.08亿 21.47 2088.91万 8.35 10.05
─────────────────────────────────────────────────
境内(地区) 8.22亿 84.89 --- --- ---
境外(地区) 1.46亿 15.11 --- --- ---
─────────────────────────────────────────────────
三聚氯氰业务(业务) 4.54亿 46.89 1.83亿 72.97 40.24
色母粒业务(业务) 3.06亿 31.63 4675.09万 18.68 15.27
其他业务(业务) 1.86亿 19.27 --- --- ---
电池隔膜业务(业务) 2135.40万 2.2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2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6928.68│ 9.79│
│山东德浩化学有限公司 │ 5566.58│ 3.22│
│客户2 │ 4897.83│ 2.83│
│客户3 │ 4770.36│ 2.76│
│客户4 │ 4565.39│ 2.64│
│合计 │ 36728.83│ 21.2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2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5.0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31685.93│ 23.93│
│供应商2 │ 18915.07│ 14.29│
│供应商3 │ 10786.57│ 8.15│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 6795.12│ 5.13│
│辽宁泓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4727.57│ 3.57│
│合计 │ 72910.26│ 55.0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主要业务
美联新材是一家覆盖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与新能源业务的公司。其中:
1、高分子材料业务:从事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塑料着色
一体化解决方案;
2、精细化工业务:氰化钠、三聚氯氰和染料、颜料及其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及氢气等衍生产品的研
发、生产和销售;
3、新能源业务:用于锂电池、钠电池和半固态电池等湿法隔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普鲁士蓝/白钠离
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二)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色母粒、三聚氯氰、电池湿法隔膜(基膜和涂覆膜)和高性能颜染料。
1、色母粒
色母粒是以合成树脂为载体,添加高比例的颜料和分散剂等助剂,通过物理掺混、熔融混合、分散、挤
出、切粒等工艺制得的一种新型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根据颜色及功能可分为白色母粒、黑色母粒、彩色母
粒及功能母粒等类型,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用包装、家用电器、个人护理材料、农业生产材料、汽车配
件、塑料管材、工程塑料、塑料家居用品等领域。
2、三聚氯氰
三聚氯氰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又名三聚氰氯、三聚氰酰氯、氰脲酰氯,具有广泛的用途,主要用
于生产三嗪类农药、颜料、活性染料、荧光增白剂、阻燃剂、杀菌剂、固色剂、织物防缩水剂、抗静电剂、
防火剂、防蛀剂等。
3、电池湿法隔膜
电池湿法隔膜是锂电池、钠电池和半固态电池等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
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其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
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作
用。
电池湿法隔膜为采用湿法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电池隔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透气性,可以满足
动力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的要求,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和钠电池等制造行业。
4、高性能颜染料
高性能颜染料产品具有绿色、环保和无毒等特点,具体产品如下:
高性能颜料橙43主要应用于高档工业涂料,如汽车涂料、建筑涂料、工程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适用于
汽车涂料、油墨、塑胶制品以及纤维原液着色等。用于室外产品着色,有很好的颜色耐候性,特别是用于金
属表面涂层有特殊的金属光泽,非常适用于汽车漆及大型船舶等,也可用于电子产品。
高档还原染料系列产品,包括还原橙7、还原红15、还原红14,主要用于棉、涤棉混纺织物染色如高档
装饰布、军用迷彩服装等,用于维纶、丝绸及丝棉混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也可用于涂料印花浆和化学纤维
原液着色。
(三)行业发展状况及总体供求趋势
2020年国务院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将对化工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该政策将进一步加速化工行
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低碳环保、新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增长。
2022年前后,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根据“十四五”规划提出《塑料加工业“十四五”科技创新指导意见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多个产业政策,明确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加快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指出要优化各产业发展布局,构建开放
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持续推进,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化工不断走向世界以及“碳中和”战略的贯彻实施,中国化工行业将迎来产业重构
、产业转型的重大发展机遇。
公司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钛白粉、树脂(PP、PE等)、炭黑、原盐、戊烷、液氨、焦粒、添加剂、蒸汽
和电力等原材料行业和能源行业,上游提供的主要原材料、能源等产品的供应量、价格、技术水平和质量水
平对行业均有影响。下游产业主要包括快递、电线电缆、建筑、日化、食品饮料、农业、制药、纺织、电子
电器、汽车、农药、染料、颜料、荧光增白剂和电池等行业,主要产品的下游行业具有规模大和范围广的特
点,单一下游行业的需求波动对整个产品体系影响较小。
1、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行业
受益于下游塑料制品行业规模巨大和稳定发展以及我国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等有利因素,近年来色母粒
市场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具体情况如下:
(1)全球塑料制品行业规模庞大保障色母粒市场需求
色母粒作为一种环保、经济、实用的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在塑料着色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成熟和普遍,
色母粒行业在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到下游塑料制品企业的青睐。全球色母粒市场
规模2023年达946.86亿元(人民币),同年,中国色母粒市场规模达370.41亿元。贝哲斯咨询预测,至2029
年全球色母粒市场规模将以5.21%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298.34亿元。
(2)我国下游塑料行业需求空间巨大,确保色母粒行业市场容量大且稳定发展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塑料工业处于稳定增速时期,塑料制品产量稳定,质量和层次不断提高
,新品种也不断涌现。塑料制品在满足日用消费品市场需要的同时,不断在下游包装、建筑与装饰、汽车、
机械、家电、邮电、农业等领域得到应用。同时,国内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消费市场升级
呈现新趋势,人们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将日益旺盛。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跨入“消费大国”,消费者对高
品质产品的需求激增,这将有助于塑料制品行业向高品质方向提升。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21-202
7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随着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升级,高档产品比重逐
步加大,基础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市场空间仍然较大,产值可保持较高增速,在满足社会一般性需求的
基础性应用领域保持稳步增长情况下,高端应用领域在逐步强化,塑料制品业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转型升
级在稳步推进。
(3)可降解塑料需求增长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在
特定领域禁止、限制使用对环境负担较大的塑料,加快推广传统塑料的可替代产品,比如可降解塑料、纸质
包装等,有助于推进可降解塑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进程。
中国是全球塑料消费大国,塑料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达15%。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生态文明
战略深入推进以及全国“禁塑令”全面执行,据华安证券预测,到2025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
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到2030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
元。当前,可降解塑料的市场供需均呈逐年递增趋势。
色母粒着色是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不仅能为可降解塑料制品着色,且可赋予可降
解塑料多种功能,改善可降解塑料的某些应用特性。生物基可降解母粒不仅能对可降解塑料制品进行着色,
且可在自然环境下自行降解,达到绿色环保效果,是可降解塑料产业链上重要的上游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
和经济效益。
2、精细化工行业
精细化工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把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列入多项国家发展计
划中,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目前,精细化工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三聚氯氰属于精细化工产品,预计未来3-5年期间,三聚氯氰的市场需求将平稳增长,应用领域有所拓
宽,更多的终端产品如化妆品和水处理类等将会以三聚氯氰作为其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周期性特点方面,
受农药生产特性、环境因素等影响,三聚氯氰的生产与销售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波动特征。2023年,全球三聚
氯氰市场容量达42.22亿元,《2024-2029年中国三聚氯氰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预测至2029年,全球三聚氯氰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4.79亿元,预测期间内将以9.9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
随着有机颜料行业的快速发展,经典有机颜料的产能逐步趋于饱和,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有所下降,因此
高性能有机颜料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而高性能有机颜料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国际市场大多被巴斯夫、科莱
恩等少数几家全球化工龙头掌握,国内仅有七彩化学、辉虹科技等少数企业掌握核心生产技术。在环保政策
趋严和经典有机颜料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高性能有机颜料凭借较高的技术壁垒,竞争格局向好。
下游需求持续上行,高性能有机颜料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2024年,我国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
,有机颜料下游产业需求逐步复苏,油墨和塑料产量稳步增长,涂料产量基本持平。其中油墨行业在环保政
策的加持下,日益向高端化发展;涂料行业受汽车产销两旺的带动作用,需求逐渐复苏;塑料行业全球产量
稳定增长,我国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3、电池隔膜行业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如国务院于2020年10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
35年)》、工信部于2023年2月发布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
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于2024年4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
度运用的通知》,鼓励电池隔膜行业及下游行业的发展,为本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等领域对电池市场的快速拉动,作为新能源电池产
品必备的核心原材料,电池隔膜市场规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等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将带动对电池更多的
需求,且基于对电池安全性能提升的要求也将带动对电池湿法隔膜更多的需求,电池湿法隔膜行业发展前景
广阔。
4、钠电池正极材料产业
钠离子电池在资源可控性、量产成本、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倍率性能等相对锂离子电池有比较大的优
势,特别是相较于铅酸电池,无论是能量密度,还是循环寿命,都有比较大的提升。正是因为钠离子电池的
成本优势、资源丰富,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钠离子电池相关政策,鼓励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特别是希望钠离
子电池在新型领域里,未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钠离子电池在几个方面多重优势使其获得了较高的性价比,
在多个场景都有较理想的应用。其综合性能优于铅酸电池,有望率先替代铅酸市场(二轮小动力、汽车启停
以及通信基站)。同时,随着循环性能进一步的提升以及规模化降本,钠电后续有望在动力电池、启动电源
、直流屏以及储能等领域广泛运用。
《2024-2029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提到:2023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
市场规模约5亿美元。2024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1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高达21.42%。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0.7GWh。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逐步完善,钠
离子电池的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扩大。2024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出货规模达3GWh,未来五年复合增速高
达67.88%。预计2025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可增至28.2GWh。(来源:中国报告大厅网,链接:https:/
/www.chinabgao.com/info/1255344.html)前述28.2GWh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对应正极材料需求约5.64万吨(
假设单位GWh电池需2000吨正极材料)。近期,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
共同发布了《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该白皮书预计,2030年中国钠离子电池的实际
出货量将达到109.3GWh。前述109.3GWh钠离子电池实际出货量对应正极材料需求约21.86万吨(假设单位GWh
电池需2000吨正极材料)。
与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变化最大的部分就是正极材料,正极材料也是决定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
循环寿命等性能的关键因素。普鲁士蓝(白)正极材料常温即可制作合成简单方便,理论充放电比容量可达
170mAh/g,且普鲁士蓝无需使用到价格昂贵的金属材料,物料成本低,具有巨大的商业化价值。
(四)市场竞争格局
1、色母粒市场
公司的色母粒产品在全球同行业企业中有一定的优势,已有多款产品实现进口替代,但仍然面临实力强
大的跨国公司如埃万特、卡博特、安配色的竞争,上述企业在资金、规模和研发实力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公
司在中高端色母粒产品市场的销售,面临上述国际领先企业的竞争。此外,国内一些优秀企业的发展也加剧
了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
2、三聚氯氰市场
该行业的准入资质要求高,生产许可证稀缺,行业内的企业数量较少,但目前行业内市场竞争依然较为
激烈。
3、电池湿法隔膜市场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等行业逐步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持续推动电池湿法隔膜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国内部分隔膜厂商凭借成本及技术等优势,占据了全球大部分的
隔膜市场,在隔膜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隔膜出货量份额将继续增加。
随着电池湿法隔膜行业竞争的加剧,未来的电池湿法隔膜市场将集中于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行业将更
加集中。
4、高档染料、颜料市场
公司的系列高性能染料、颜料橙43、红15和红14属吡酮类,其核心中间体萘四甲酸亦为公司自制,生产
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产品性能优异且不可被其他产品替代,市场相对稳定。由于目前国内仅有本公司可
以合法生产,国外也只有科莱恩公司凭自身助剂的优势少量生产特殊剂型,所用的核心中间体萘四甲酸也基
本是从辉虹科技间接采购的,所以本公司产品橙43、红15和红14凭借成本和技术优势,在全球市场有独特的
竞争优势。
5、钠电池正极材料市场
作为一个新兴产物,钠离子电池的技术和工艺仍面临很多挑战。其中,正极作为钠离子电池所有工艺中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类化合物、聚阴离子化合物三条技术路线相互竞争,尚未有定论
。现阶段产业化相对比较成熟的正极材料是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因为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电池的生产
工艺与锂电三元生产工艺兼容性较高,因此这两个正极路线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走在前面。
普鲁士蓝/白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脚步已临近,该路线成本优势明显,能量密度高,理论充放
电比容量可达170mAh/g。公司在该技术路线上已经实现产业化,并正致力于持续完善提升各项性能指标,预
计近期将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
6、EX电子材料市场
公司孙公司辉虹科技生产的EX电子材料即聚烯烃树脂材料是新一代的高传输率电子材料,数据传输速度
更快,信号损耗更低,是生产高端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的重要基础材料)的重要新材料,主要应用于高频覆
铜板的电绝缘层,终端应用于大数据运算中心、AI服务器/手机/PC、半导体芯片封装、云计算、5G与6G通讯
设备、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该项目于2019年开始启动,因半导体材料验证周期特别长,导致2024年7月份
才实现第一单订单。目前公司已有EX电子材料年产能200吨。该产品供给下游企业制作成覆铜板应用于“马
八”级半导体产品。
据了解,截至目前,辉虹科技是全国首家且唯一能生产苊烯单体并将其应用到电子材料领域的企业。未
来,公司计划将该单体聚合形成苊烯树脂,开发更多的下游客户。
(五)行业地位
我国色母粒行业集中度低,绝大部分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市场较为分散。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
已成长为国内色母粒行业领先企业,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批量化生产白色、黑色、彩色母粒和功能母粒的企业
之一。同时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不断巩固各产品在中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并逐步扩大高端
产品市场份额。
公司控股子公司营创三征长期致力于三聚氯氰工艺技术的研发,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拥有多项与三聚氯
氰生产经营相关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掌握着世界上氰化钠、三聚氯氰行业最前沿的工艺技术,三聚
氯氰年产能9万吨,是国内乃至全球三聚氯氰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三聚氯氰行业具有品牌和知名度优势。
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美芯致力于湿法隔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在该
领域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安徽美芯将立志成为锂电池、钠电池、半固态电池等产业优秀的湿法隔膜供应
商。
公司控股子公司辽宁美彩致力于成为钠离子电池材料领跑者,与星空钠电、七彩化学、立方新能源等公
司进行战略合作,与下游干法极片制造商进行深度合作,两项新技术互补互利,成果明显。在控股孙公司辉
虹科技原有的颜料级普鲁士蓝生产线的基础上,利用研发成果对生产车间进行改造,已形成年产1000吨电池
级普鲁士蓝/白产能规模,并可根据市场需求迅速扩产。
公司控股孙公司辉虹科技长期生产萘四甲酸中间体及其衍生的高性能染料、颜料系列产品,拥有相关的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在工艺和成本上优势明显,在国际上拥有独特的竞争优
势。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的提升,逐步扩大产品应用范围和市场容量。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拥有国内外先进的研发技术、设备和检测水平,能够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新
产品开发任务。同时公司与汕头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科研机构
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近年来公司先后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战
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广东省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通过了方圆标志认证集团(CQM)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
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的注册商标“美联”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
标”、“MALION”系列色母粒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控股子公司营创三征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三聚氯氰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是全球生产、销售
三聚氯氰产品的龙头企业,三聚氯氰年产能9万吨。营创三征于2005年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家通过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认证,为2014-2015年度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9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
奖状,2020年12月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3年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营创三征的注册商
标“至同”曾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美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湿法隔膜的研
发、生产和销售,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在该领域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安徽美芯已通过ISO9
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安徽美芯已向国内部分优秀的电
池企业供货,客户应用反馈良好,公司将努力拓展更多的客户。公司控股孙公司辉虹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
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和雏鹰企业,致力于染料、颜料及其中间体、钠电池正负极材料普鲁士蓝(白)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辉虹科技已经通过质量管理(ISO9001)、环境管理(ISO14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IOS
45001)体系认证,2022年荣获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截至目前,辉虹科技已成为全球首家工
业化生产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该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一)业内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国家发明专利、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和广东省重点新产
品等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公司作为国内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行业尤其是色母粒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成长
性的企业,在应对下游行业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以及国家环保节能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不断加强
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取得了业内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具体表现如下:
1、公司建立了自主高效的研发创新机制,其中新产品开发、研发成果转化以及研发人员激励等机制有
效地提高了从新产品立项、研发到成果转化的效率。
2、公司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团队,其成员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对色母粒行业的配方设计、上
游原材料特性、下游塑料制品生产工艺及塑料制品性质有较为深入地研究,可以快速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
3、通过多年努力,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相关荣誉。截至目前,公司(仅指母公司
)拥有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际PCT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另有1项技术成果处于国家发明专利实
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