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615 欣天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移动通信产业中射频金属元器件和射频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类产品(产品) 1.15亿 58.96 2624.49万 59.09 22.85
新能源结构件(产品) 5260.90万 27.00 1067.21万 24.03 20.29
其他(补充)(产品) 2197.42万 11.28 739.14万 16.64 33.64
其他业务(产品) 539.57万 2.77 10.40万 0.23 1.93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66亿 96.01 5980.39万 99.59 22.48
行业)
其他材料处置收入(行业) 1003.57万 3.62 --- --- ---
房屋出租业务收入(行业) 102.74万 0.37 --- --- ---
─────────────────────────────────────────────────
通信类产品(产品) 1.43亿 51.59 3316.02万 55.22 23.19
新能源类结构件(产品) 7629.51万 27.53 1213.78万 20.21 15.91
医疗类结构件(产品) 2705.00万 9.76 --- --- ---
其他(产品) 1976.78万 7.13 --- --- ---
其他材料处置收入(产品) 1003.57万 3.62 --- --- ---
房屋出租业务收入(产品) 102.74万 0.37 --- --- ---
─────────────────────────────────────────────────
境内(地区) 1.61亿 58.07 --- --- ---
境外(地区) 1.16亿 41.93 --- --- ---
─────────────────────────────────────────────────
直销(销售模式) 2.77亿 100.00 6005.27万 100.00 21.6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类产品(产品) 5707.93万 60.05 1205.31万 66.55 21.12
新能源结构件(产品) 2332.34万 24.54 310.17万 17.13 13.30
医疗类结构件(产品) 1067.13万 11.23 294.20万 16.24 27.57
其他业务(产品) 398.53万 4.19 1.46万 0.08 0.3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03亿 97.82 1.78亿 99.76 29.59
行业)
其他材料处置收入(行业) 1240.15万 2.01 --- --- ---
房屋出租业务收入(行业) 101.57万 0.16 --- --- ---
─────────────────────────────────────────────────
通信类产品(产品) 4.83亿 78.34 1.45亿 81.15 30.06
新能源类结构件(产品) 7578.48万 12.30 1701.00万 9.51 22.45
其他(产品) 2259.71万 3.67 --- --- ---
医疗类结构件(产品) 2162.72万 3.51 --- --- ---
其他材料处置收入(产品) 1240.15万 2.01 --- --- ---
房屋出租业务收入(产品) 101.57万 0.16 --- --- ---
─────────────────────────────────────────────────
境外(地区) 3.96亿 64.25 --- --- ---
境内(地区) 2.20亿 35.75 --- --- ---
─────────────────────────────────────────────────
直销(销售模式) 6.16亿 100.00 1.79亿 100.00 29.0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0.8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6491.27│ 23.42│
│客户二 │ 3634.77│ 13.11│
│客户三 │ 2379.69│ 8.59│
│客户四 │ 2181.28│ 7.87│
│客户五 │ 2168.34│ 7.82│
│合计 │ 16855.36│ 60.8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3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4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585.37│ 10.73│
│供应商二 │ 733.21│ 4.96│
│供应商三 │ 443.24│ 3.00│
│供应商四 │ 428.95│ 2.90│
│供应商五 │ 426.59│ 2.89│
│合计 │ 3617.35│ 24.4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简介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移动通信产业中射频器件、射频金属元器件、射频结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
高新技术企业。射频器件和射频金属元器件是公司的核心主导产品,也是移动通信基站中的核心部件,主要
包括滤波器、天线、谐振器、调谐螺杆、低通、传输主杆、电容耦合片、电容耦合杆、介质、盖板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集产品同步研发、主动研发、产品制造于一体的射频器和射频元器件供应
商。公司凭借较强的同步研发能力、主动研发能力、精益化生产管理能力等核心优势,为全球知名的通信主
设备商及射频器件商提供专业的定制化产品及服务。目前,公司已获得包括Nokia、Sanmina-SCI、Flextron
ics、CommScope等客户的供应商认证。公司的主要产品——滤波器是对电磁波进行过滤的器件,它是一种选
频装置,可以使信号中特定的频率成分通过,而极大地衰减其他频率成分。利用滤波器的这种选频作用,可
以滤除干扰噪声或进行频谱分析。天线是一种变换器,是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
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
。射频金属元器件指实现射频器件信号传输、调频、信号过滤、抑制、耦合等电磁场功能的精密零部件,产
品主要包括谐振器、调谐螺杆、低通、传输主杆、电容耦合片、电容耦合杆、介质、盖板等,主要应用在移
动通信基站的射频器件中,这些射频金属元器件与射频结构器件相互组合连接形成一个可靠的产品,构成微
波通路里不可或缺的电磁波频率过滤器件,其精密程度直接关系着通信波段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对移动
通信基站的收、发信号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业务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和外协加工采购两大类,其中原材料采购以“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
,外协加工采购包括外协半成品加工和委托发外加工两种方式。
每一种类型的采购,公司均与主要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对合作协议期间内的送货验收方式、品质验收
基本标准、货款结算方式、违约责任与争议处理方式等事项进行事先约定,单次采购时按实际需求明确采购
标的物、采购数量、单价、金额、交货期、验收标准、工程资料等内容,在供应商报价基础上采用比价或根
据市场行情议价确定供应商并下达书面或电子订单。
公司根据ISO9001:2015、IATF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系统规范的管理流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
制度。
(2)生产模式
由于公司生产具有“多批次、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因而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客户需
求为导向,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自主掌握完整的射频器件、射频金属元器件核心技术,包括产品设计技术、精密
数控加工工艺等。为提高服务响应速度、提升综合服务质量,除电镀等表面处理工序以及在自身产能出现不
足时部分非核心工序需要采取外协加工方式进行生产外,所有核心工序以及对加工精度和质量要求较高的生
产工序均采取公司自制的方式进行。针对公司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过程中产品换型频繁”的特点,
公司推行快速换型技术方案。通过数控程序标准化、刀具标准化、换型流程标准化等措施,缩短换型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此外,公司已启用ERP系统对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物料库存进行预测和管理
,尽可能地降低公司库存数量,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成本。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是定制化产品,销售对象是移动通信主设备商、射频器件商,故公司采取直接销售方式对
外销售产品,具体销售流程如下:公司与客户签订框架性合作合同或销售合同,并根据与客户约定的交货期
组织生产和交货。由于公司主要产品为射频器件、射频金属元器件类产品,具有高度定制化特性,且终端移
动通信主设备市场已为全球知名主设备商所垄断,故公司采取“点对点”的大客户发展策略,直接锁定目标
客户。
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Nokia、Sanmina-SCI、Flextronics、CommScope等国际和国内知名通信设
备制造商的产品中。
(4)研发模式
公司具有多年的研发和生产经验,并且对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在积极配合客户研发
的同时,公司主动研发新产品以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市场定位,提供更好的研发服务,引领客户的产品
设计理念。公司在同步研发的基础上,注重理解客户需求,以提高服务速度、质量和价值为目标,配备了技
术人员和测试设备,取得了丰硕的研发成果。
在主动研发方面,由于射频器件、射频金属元器件行业具有高度定制化的特点,加之下游通信主设备商
行业为寡头竞争市场,本行业内企业一般采取配合客户同步研发的研发模式。公司凭借对射频金属元器件行
业和相关产品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客户市场经营策略和产品设计理念的深入了解,致力于射频金属
元器件结构、材料、工艺、功能等方面进行多年的主动研发,以开发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市场定位的产
品,提升公司的主动服务水平,取得良好的成效。在研发通信领域新产品的同时,公司加强了对新能源、医
疗器械相关零部件产品的研发投入。
(三)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处于通信产业链上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
造业(C39)中的通信系统设备制造(C3921)。
公司所处细分行业的发展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紧密关联。射频器件和射频金属元器件产品在移动通信
基站投资中的占比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将不断上升,受下游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行业投资周期性特点的影
响,可望呈现周期性向上的发展趋势。
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因素:
1、大数据流量驱动运营商投资:移动用户增长和智能终端普及带来数据业务爆发,数据流量需求持续
攀升是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主线。
据《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2024第一季度至2025第一季度期间,全球移动网络数据流量同比增长19%
,预计至2030年末将较期初增长一倍以上。2025年末,全球5G签约用户预计超29亿(占总数约1/3),2030
年将达63亿。2、移动通信基站的扩容和升级将直接拉动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商对射频器件及射频金属元器件
的需求,是推动射频器件及射频金属元器件市场发展的最核心和直接的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全球及中国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
,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7%。TD产业联盟报告显示,截至
2025年二季度末,全球5G基站部署总量达到657.9万个,同比增长14%,季度新增19.5万个。从区域分布看,
东亚地区(中日韩)建设规模最大,累计建成5G基站509.9万个(中国454.9万个,韩国超38万个,日本约17
万个);南亚地区(印度)约48.5万个;北美地区约34万个;欧洲地区约50万个(法国5.1万个,德国超2.8
8万个,芬兰2.2万个,葡萄牙超1.4万个);其他地区约35万个。预计2025年全年全球5G基站数量将超过690
万个,其中中国5G基站数量预计超过480万个。
(四)公司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巩固并强化射频器件及射频金属元器件业务,同时战略性拓展新能源、医疗领域
”的经营策略,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实现营业收入1948
58009.9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05294.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8.82%。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持续向好,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通信类及新能源结构件产品订单量同比
增加,带动营业收入增长;(2)公司优化存货管理,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同比减少;(3)受汇率波动
正面影响,外币资产产生汇兑收益增加。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集同步研发、主动研发、产品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优势
(1)公司具有优秀的自主研发和精密制造能力,可精准满足客户需求,获取先发竞争优势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把自主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以深刻理解客户需求为前提
,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认可度为首要目标,形成了明晰的研究开发方向和完善的配套支持体系,并配置专
业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和较为先进的测试检测设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发成果。面对快速的市
场变化,公司能够紧跟产品更新迭代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拥有在通信领域研发制造管理经验平均
超过10年的管理团队,建立了有效的人员培训和认证系统,保证生产人员的技能及素质。公司拥有众多世界
一流的全自动、半自动生产设备及自主特殊加工设备,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此外
,公司还具有完整的产品结构设计、模具及工装设计、智能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夹具和刀具设计等在
内的技术工艺体系,以及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公司卓越智能制造能力的保障和基石。
(2)以主动服务为核心的综合服务能力突出,可有效满足客户潜在需求
基于客户对公司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的充分认可,公司市场团队和研发团队可获得更多的与核心客户
进行充分交流和深度合作的机会,使公司对射频金属元器件、射频器件行业和相关产品发展趋势的理解认知
更加前瞻和富有建设性,对客户的市场经营策略和产品设计理念更加全面、深刻,确保公司能够与行业及核
心客户的发展和创新节奏保持高度一致,及时获得产业发展信息、技术进步信息和客户潜在需求信息,并及
时转化为有效订单和销售。
2、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采取大客户战略,与Nokia、Sanmina、Flextronics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并持续吸引如Jabil、Amphenol、四海电子等优质客户加入。这一稳固的客户群体,不仅为公司提供了稳定
的业务来源,更因客户的高标准严要求,推动了公司服务品质与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通过与核心客户的共
同研发,公司不仅延伸了产业链布局,更将优质客户资源转化为自身研发实力的强劲动力,实现了双方的共
同成长与进步。
3、精益化生产管理能力和严格的品质管控能力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面实施精益化生产管理,优化了加工程序、刀具标准化
和生产检验流程,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不断提升公司内部生产组织效率和整合提高与公司产、
供、销相关联的外部配套系统效率,持续发挥公司精益化生产管理优势。
公司拥有专业化的品控团队和设备,并设立了品质管控的三道关卡:(1)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标准
,从源头上保证产品品质;(2)加大对生产环节的监控和检查,实现过程管控,确保良品率,保证可追溯
性;(3)严把出厂检验关,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坚决不允许不合格品出厂。
4、快速响应和成本领先能力
公司在国内拥有深圳和苏州两大研发和生产基地,同时欧洲匈牙利工厂和越南工厂即将投入运行。一方
面,在快速获取核心客户需求的同时,能够极大降低响应时间和物流费用,取得成本领先优势,另一方面,
各生产基地根据各自订单规划产能,同时可实现各地产能的合理调剂,不断提升公司满足大客户多批次采购
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地位。
5、核心管理团队高效的学习和成长能力
公司始终对核心管理团队保持高标准的学习要求,以“向外看、向前看”的胸襟和魄力,引领全员“树
立宏伟愿景、保持战略定力、精准落实责任、坚定必胜信心”,以确保团队具备高效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
组织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质量管控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产
品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规范化、标准化并行之有效的经营管
理体系,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