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晶瑞股份(30065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655 晶瑞电材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微电子化学品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半导体行业(行业) 8.65亿 60.25 2.40亿 87.05 27.78 其他行业(行业) 3.73亿 26.00 2583.97万 9.37 6.92 新能源行业(行业) 1.97亿 13.75 989.46万 3.59 5.02 ───────────────────────────────────────────────── 高纯化学品(产品) 7.78亿 54.24 1.09亿 39.63 14.05 锂电池材料(产品) 2.60亿 18.10 4522.93万 16.39 17.41 光刻胶(产品) 1.98亿 13.81 8272.30万 29.98 41.73 工业化学品(产品) 1.31亿 9.14 -1137.63万 -4.12 -8.68 能源(产品) 6446.48万 4.49 4866.68万 17.64 75.49 其他(产品) 308.18万 0.21 132.52万 0.48 43.00 ───────────────────────────────────────────────── 境内(地区) 14.25亿 99.27 2.72亿 98.43 19.06 境外(地区) 1047.39万 0.73 432.68万 1.57 41.31 ───────────────────────────────────────────────── 直销(销售模式) 12.62亿 87.95 2.73亿 98.79 21.60 经销(销售模式) 1.73亿 12.05 334.19万 1.21 1.9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半导体行业(行业) 4.03亿 58.10 1.05亿 82.15 26.09 其他行业(行业) 1.89亿 27.27 1830.04万 14.29 9.67 新能源行业(行业) 1.02亿 14.63 456.10万 3.56 4.49 ───────────────────────────────────────────────── 高纯化学品(产品) 3.68亿 53.03 4102.70万 32.04 11.15 锂电池材料(产品) 1.25亿 17.96 2003.52万 15.65 16.08 光刻胶(产品) 9422.13万 13.58 4081.78万 31.88 43.32 工业化学品(产品) 7303.76万 10.53 96.88万 0.76 1.33 能源(产品) 3171.39万 4.57 2371.02万 18.52 74.76 其他(产品) 228.68万 0.33 148.20万 1.16 64.81 ───────────────────────────────────────────────── 境内(地区) 6.88亿 99.19 1.25亿 97.99 18.23 境外(地区) 561.99万 0.81 257.01万 2.01 45.7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半导体行业(行业) 6.90亿 53.14 2.08亿 67.90 30.17 其他行业(行业) 3.67亿 28.21 5928.14万 19.32 16.17 新能源行业(行业) 2.42亿 18.65 3918.82万 12.77 16.17 ───────────────────────────────────────────────── 高纯化学品(产品) 6.96亿 53.56 1.06亿 34.61 15.26 锂电池材料(产品) 2.74亿 21.10 6322.62万 20.61 23.06 光刻胶(产品) 1.55亿 11.96 7828.25万 25.52 50.39 工业化学品(产品) 9217.28万 7.09 -409.53万 -1.33 -4.44 能源(产品) 7379.98万 5.68 5670.87万 18.48 76.84 其他(产品) 788.34万 0.61 648.20万 2.11 82.22 ───────────────────────────────────────────────── 境内(地区) 12.91亿 99.37 3.03亿 98.61 23.43 境外(地区) 814.86万 0.63 425.40万 1.39 52.21 ───────────────────────────────────────────────── 直销(销售模式) 11.20亿 86.17 3.09亿 100.63 27.57 经销(销售模式) 1.80亿 13.83 -192.28万 -0.63 -1.0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半导体行业(行业) 3.67亿 58.44 1.09亿 74.02 29.69 其他行业(行业) 1.63亿 25.88 2145.75万 14.57 13.20 新能源行业(行业) 9847.79万 15.68 1680.45万 11.41 17.06 ───────────────────────────────────────────────── 高纯化学品(产品) 3.58亿 56.97 6512.55万 44.22 18.20 锂电池材料(产品) 1.30亿 20.68 2606.65万 17.70 20.06 光刻胶(产品) 6942.09万 11.05 3659.63万 24.85 52.72 工业化学品(产品) 4101.24万 6.53 -425.21万 -2.89 -10.37 能源(产品) 2653.69万 4.22 2107.91万 14.31 79.43 其他(产品) 338.48万 0.54 265.07万 1.80 78.31 ───────────────────────────────────────────────── 境内(地区) 6.20亿 98.64 1.44亿 97.56 23.19 境外(地区) 853.33万 1.36 359.10万 2.44 42.0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7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4623.19│ 10.19│ │第二名 │ 8211.38│ 5.72│ │第三名 │ 7822.62│ 5.45│ │第四名 │ 4678.30│ 3.26│ │第五名 │ 4459.86│ 3.11│ │合计 │ 39795.35│ 27.7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2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5.5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0736.18│ 14.89│ │第二名 │ 7331.30│ 10.17│ │第三名 │ 6301.99│ 8.74│ │第四名 │ 5197.29│ 7.21│ │第五名 │ 3254.54│ 4.51│ │合计 │ 32821.29│ 45.5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是国内电子材料龙头企业,深耕半导体和新能源两个应用领域。主导产品包括高纯湿电子化学品、 光刻胶、锂电池材料等,产品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LED等行业的光刻、显影、蚀刻、清洗、去膜等工 艺环节,以及锂电池行业的导电浆料、负极材料涂覆等工艺环节。 1、行业属性 公司属于电子信息与化工行业交叉领域,主要产品属于《2015年国家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目录》中“新材 料技术之电子化学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分类为“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公司处于电子材料行业中的电子化学品行业,指电子工业使用的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材料。 电子化学品是指为电子工业配套的精细化工材料,电子材料细分领域之一,是电子信息技术与专用化工 新材料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下游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电子工业而优先 开发的关键材料之一,处于从基础化工材料到终端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的产业链中间环节,电子化学品具有品 种多、质量要求高、用量小、对环境洁净度要求苛刻、产品更新换代快、资金投入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等特 点,各种产品在材料属性、生产工艺、应用领域之间有较大差异,产品跨度大,细分产品的下游市场小而分 散。单个产品的市场空间可能不如同质化产品大,但其独特的性能及较高的技术壁垒使其利润空间可观;且 前期资金投入大,具有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公司生产的电子化学品按照组成成分和应用工艺不同可分为高 纯化学品、光刻胶和锂电池材料。 2、行业概况 (1)高纯化学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高纯化学品即超净高纯化学品之简称,亦称为湿电子化学品,系化学试剂产品中对品质、纯度要求较高 的细分领域。 高纯化学品是电子工业中的关键性化工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成品率、电性能及可靠 性,对电子材料制造技术的产业化有重大影响。因此,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高纯化学品与之同步发展,不断 地更新换代,以适应其在技术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的需要。 高纯化学品主要用于半导体、光伏太阳能电池、LED和平板显示等电子信息产品的清洗、蚀刻等工艺环 节。按性质可划分为:酸类、碱类、有机溶剂类、其他类和复配类。 为了区分不同等级的湿电子化学品,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组织(SEMI)通过湿电子化学品中金属杂质 含量、控制粒径范围和颗粒个数等各项指标将湿电子化学品划分为G1-G5五个等级,其中G5等级的湿电子化 学品要求最高,G1等级的湿电子化学品要求最低。按照下游应用领域的不同,湿电子化学品主要可分为半导 体、显示面板和LED、太阳能光伏用湿电子化学品,其中半导体级技术壁垒最高,对应SEMI分类中的G4-G5级 ,显示面板和LED对湿电子化学品的等级要求一般为G2-G3水平,太阳能光伏一般只需要G1级水平。国内湿电 子化学品主要供应光伏市场、平板显示市场和6寸以下半导体市场,8寸及以上半导体市占率仍偏低,近年来 中美贸易持续摩擦,对电子材料的供应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刺激了湿电子化学品的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了 国产替代进程。 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中最大的三类应用市场为集成电路领域、显示面板领域及太阳能光伏领域,中国 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EMIA)数据显示,2024年度预计我国湿电子化学品总计需求达485.76万吨,与上一年 度相比增加32.26%,其中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行业的需求预计分别为109.79万吨、96.6万吨和279.37万 吨,占比分别为22.60%、19.89%和57.51%,市场规模上,2024年度预计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为266.25 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了18.33%,其中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78.4亿元、 76.1亿元和111.75亿元,占比分别为29.45%、28.58%和41.97%。 (2)光刻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光刻胶是利用光化学反应经光刻工艺将所需要的微细图形从掩模版转移到待加工基片上的图形转移介质 ,由成膜剂、光敏剂、溶剂和添加剂等主要化学品成分和其他助剂组成,在紫外光、深紫外光、电子束、离 子束等光照或辐射下,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经适当溶剂处理,溶去可溶性部分,最终得到所需图像。其被广 泛应用于光电信息产业的微细图形线路的加工制作,是微细加工技术的关键性材料。在光刻工艺中,光刻胶 被均匀涂布在硅片、玻璃和金属等不同的衬底上,经曝光、显影和蚀刻等工序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薄膜 上,形成与掩膜版完全对应的几何图形。光刻胶按显示的效果,可分为正性光刻胶和负性光刻胶,如果显影 时未曝光部分溶解于显影液,形成的图形与掩膜版相反,称为负性光刻胶;如果显影时曝光部分溶解于显影 液,形成的图形与掩膜版相同,称为正性光刻胶。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电子电路越发向细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随着对线宽的不同要求,光刻胶的配方 有所不同,但应用相同,都是用于微细图形的加工,按照应用领域。 其中,PCB光刻胶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半导体光刻胶的技术门槛最高,且呈现寡头垄断格局,长年被 日本、欧美等少数专业公司垄断。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EMIA)的数据,2023年度前五大厂商占据 了全球光刻胶市场近90%的份额,行业集中度极高。其中,日本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与富士电子材料市 占率合计达到76%。集成电路领域用光刻胶方面,主要被日本和美国企业所垄断,包括日本JSR、信越化学、 TOK、住友化学,美国杜邦、富士胶片,韩国东进化学等,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95%。 目前国内厂商主要以紫外宽谱、g线、i线、PCB光刻胶、TFT-LCD光刻胶等产品为主,国内厂商在该等产 品领域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在KrF、ArF/ArFi、EUV等中高端光刻胶领域,仍主要依赖于进口,国 内大多企业还在积极研发、验证中,尚未大规模量产出货。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EMIA)统计,202 3年中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PCB三大领域用光刻胶市场规模合计达154.13亿元,其中集成电路用光刻胶市 场规模60.70亿元,占比39.38%;新型显示用光刻胶61.09亿元,占比39.64%;PCB用光刻胶32.34亿元,占比 20.98%。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晶圆制造用光刻胶市场规模为49.39亿元,同比增长5.24%,预计到2025年中国 集成电路晶圆制造用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达到58.61亿元;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封装用光刻胶市场规模11.31亿 元,同比增长5.9%,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3.69亿元。 (3)锂电池材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锂电池的主要材料构成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等。公司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包括溶剂NMP,粘 结剂CMCLi等。受益于世界范围内“碳达峰”及“碳中和”政策目标的逐步推进,近几年新能源车行业需求 持续增长,叠加各国政府各项补贴政策刺激,带动了新能源汽车及上游锂电池材料业务快速发展。为提振汽 车市场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2024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汽车 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 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关于调整汽车贷款 有关政策的通知》、《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汽车 消费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其中《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 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 汽车保险产品和服务,合理确定新能源汽车等保险费率,为消费者提供有效充足的风险保障;《汽车以旧换 新补贴实施细则》中提出,对报废相关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后于2024年8月将该补 贴标准提高至2万元。2024年5月,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 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 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 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安排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汽车置 换更新。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下乡。2024年7月,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8月,商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 通知》,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中央资金支持力度,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次刷新历史新高,产销分别完成3,128. 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市场渗透率达40.9%;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其中新能源汽 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1,170GWh,同比增长24 %,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电池环节,1-12月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4GWh、826GW h、260GWh,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645GWh,,同比增长48%。受锂电池产品价格下 跌影响,1-12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4,348亿元,同比下降5%,较2024年上半年降幅收窄七个百分点。 一阶材料环节,1-12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约为310万吨、200万吨、210亿平方米 、130万吨,同比增长均超过20%。二阶材料环节,1-12月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分别为67万吨、36万 吨,同比分别增长45%、26%。1-12月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级)均价分别为9.0万元/吨和8. 7万元/吨,同比价格大幅下降。 3、行业发展趋势 (1)半导体领域 半导体是指在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可分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传感器和光 电器件四类,其中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占比80%以上,又可分为模拟电路、逻辑电路、微处理器 和存储器。半导体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核心,被称为“工业粮食”。行业规模快速扩大,虽有波折,但“六 千亿美金”规模的市场,支撑全球数字经济市场。根据行业数据,半导体的终端应用市场由计算机和通讯市 场主导,二者共占据半导体终端市场约70%的市场份额。 ①全球半导体市场发展情况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温和复苏,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强劲需求带动AI服务器及存储芯片市场快速 发展,同时半导体下游终端如智能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需求转暖,全球集成电路行业重回增长周期。 从销售额上看,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首次突破6,0 00亿美元,达到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中国大陆销售额同比增长18.34%。预计2025年,全球销 售额将达到6,9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从产能上看,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在其最新的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中预计,2025年度 全球半导体每月晶圆(WPM)产能将增长6.6%,达到每月晶圆产能3,360万片的新高(以200mm即8英寸当量计 算)。全球半导体产业在2025年将启动18座新晶圆厂的建造,其中包括3座8英寸和15座12英寸晶圆厂。这些 厂房预计将在2026年至2027年间开始量产。 ②中国半导体市场发展情况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2024年发布的Factbook白皮书,中国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单一国家 市场,占亚太市场的53%和全球市场的29%。2024年,中国半导体市场逐渐复苏,行业已逐步去库存,主要晶 圆厂商稼动率稳步提升、资本开支维持高位,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额连续保持增长态势,但依然面临着复杂 的外部环境,美国政府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和出口管制预计仍将保持高压态势。 从进出口端来看,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口数量5,491.8亿块,同比增加14. 6%;进口总额约27,445亿元,同比增加10.4%。与此同时,中国出口集成电路产品1,393亿块,同比增长9.5% ;出口总额约11,351.6亿元,同比增加17.4%。 从制造端来看,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4,514亿块,同比增长22.2%。 从产能端看,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在其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预计中国芯片制造 商将在2024年开始运营18个新晶圆厂项目,2024年产能同比增加15%,达到每月885万片晶圆,2025年将增长 14%至每月1,010万片晶圆,几乎占行业总产能的三分之一,包括华虹集团、晶合集成、青岛芯恩、中芯国际 和长鑫存储在内的主要厂商正在大力投资提高产能。 随着国内主要晶圆厂商近几年将陆续迎来密集投产期、国家对半导体材料行业扶持力度正不断加强、国 产替代进程正在加快,有望持续带动公司光刻胶及电子级硫酸、双氧水、氨水、盐酸、硝酸、异丙醇、显影 液、剥离液、清洗液等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增长。 湿电子化学品方面,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EMIA)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湿化学品需求 总量将增加至582.04万吨,同比增长近20%。其中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行业需求量分别为130.64万吨、1 10.7万吨、340.7万吨。市场规模上,预计2025年度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为292.75亿元,同比增长近1 0%,其中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的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86.1亿元、87.4亿元。 光刻胶方面,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EMIA)统计,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PCB三大领 域用光刻胶市场规模合计达154.13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用光刻胶市场规模60.70亿元,占比39.4%。预计 到2025年三大领域用光刻胶会增长至18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用光刻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2.30亿元。 (2)锂电池领域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日趋严重,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各国纷纷提出了应对政 策。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努力构建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 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比例(即渗透率)将达到20%,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包含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式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 )共计销售1,629万辆,同比增长25%,预估2025年新能源车的销量为1,920万辆,年增18%。根据中国汽车工 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次刷新历史新高,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 %和35.5%,市场渗透率达40.9%,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随着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 的持续推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2025年我 国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预测报告》, 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3,29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4.7%,新能源汽车将达1,6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 24.4%;汽车出口将达62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5.8%。 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带动了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高速增长,根据研究机构EVTank发布的《中国锂 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2 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1,214.6GWh,同比增长36.9%,较2023年增速高2.6个百分点,在全球锂离 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78.6%,出货量占比继续提升。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 将分别达到1,899.3GWh和5,127.3GWh。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计2022-2030年,我国锂电池市场年 复合增长率为23.84%,市场增量空间巨大,发展前景乐观。下游锂电池行业及终端新能源车产业的持续稳定 增长,为公司锂电池材料产品持续放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4、公司主要产品及所处行业地位 晶瑞电材源自苏州中学校办工厂,是一家产业布局完善、技术水平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微电子材料 生产企业。 公司的高纯化学品全线产品跻身国际顶流,已实现大规模国产替代。2024年,公司高纯双氧水出货量及 销售额继续刷新记录,作为国内最大的高纯双氧水供应商,公司目前国内市占率超过40%,国产替代取得重 大成果;由苏中校办工厂光刻胶业务发展而来的瑞红苏州,仍然承担解决芯片行业卡脖子材料的国家使命, 2023年获得中石化集团巨资支持,i线光刻胶量变加质变,收入利润继续大幅增长,高端光刻胶KrF出货量大 幅攀升,ArF光刻胶厚积薄发实现小批量出货;乘着电动车的风潮,公司锂电板块NMP销售稳健,负极粘结剂 材料重新起航。 (1)在高纯化学品方面,随着公司在半导体高纯湿化学品四个基地的投资建设基本完成,经营方面也 取得重大成果,全系列突破国际大厂长期以来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已达成国内技术领先、产能最大、市场份 额前列的三重目标,高纯产品从品质到成本均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在技术领先方面,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同时 掌握半导体G5级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高纯氨水、高纯盐酸、高纯硝酸、高纯异丙醇、高纯NMP等高纯产 品技术的少数领导者之一,其中高纯双氧水金属杂质含量低于1ppt,正式迈向ppq时代;在产能布局方面, 公司建成了高纯硫酸、高纯双氧水等四个生产基地,拥有二十多万吨的本土最大产能和地域安全布局,从上 游工业级原材料开始上下游一体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成本优势和供应链安全;在市场份额方面,主要产 品全面实现国产替代,供应国内超过二十家主要半导体芯片制造厂,成为多数重要客户的一供伙伴,其中高 纯双氧水已成为国内第一大供应商,市占率超四成,改变了国际大厂多年主导的市场格局,部分产品出口日 本和东南亚地区。 高纯双氧水是提纯技术难度最大的微电子化学品之一,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领域用量居前、市场前景良 好的“绿色化学品”,高端提纯技术历来被三菱瓦斯、索尔维、巴斯夫等国际大公司所垄断。公司自2001年 开始高端双氧水的研发和生产,自主开发了先进的提纯技术,并获得了发明专利。公司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 超净高纯双氧水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品质可达到10ppt以下,满足SEMI制定的最高纯度等级,成 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产能布局初步完成,是国内高纯双氧水产能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国产供应商。20 24年度高纯双氧水实现营业收入接近3.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出货量同比增长近15%。 公司年产9万吨半导体级高纯硫酸项目产品已达到G5等级,品质已达全球同行业第一梯队水平,产品技 术指标可以覆盖目前全部先进集成电路技术节点的要求,标志着公司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级高纯硫 酸基地之一。目前该产品已批量供应国内部分12英寸晶圆厂商,随着部分客户验证测试的陆续完成,近年来 高纯硫酸产品的出货量持续攀升,2024年度公司G5等级高纯硫酸出货量同比增长近3倍,出货金额同比增长 近2倍。 高纯NMP是半导体与显示面板领域的高性能溶剂,用于去除表面上残余的光刻胶和溶解其他的有机成分 ,因对纯度、水分含量等要求极高,该应用领域长期被巴斯夫等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 的可以规模化生产高纯NMP的少数厂商之一,近年来已陆续取得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鑫存储、维信诺等 多个逻辑、存储、显示面板大客户的持续订单,每年的出货量已达到数千吨,且多个客户正在验证测试中。 2024年公司又一高纯溶剂产品、年产1万吨G5级异丙醇建成投产,标志着公司的高纯试剂产品系列品种 进一步完善,从无机产品系列到有机溶剂系列全方位突破,目前该产品已经批量出货。随着产品进入市场, 该产品有望给公司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通过健全和完善半导体级电子材料产业链,提升公司技术领先和成本领先优势,为客户提供更系统的产 品解决方案、更优质的服务,有望助推公司提升产品经济效益。半导体级高纯硫酸正在成为公司的主导产品 之一,将和半导体级高纯双氧水、高纯氨水、高纯异丙醇、高纯盐酸、高纯硝酸、高纯NMP等一起形成具备 国际竞争力的高纯系列产品组合,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巩固行业地位。 (2)公司光刻胶在国内具有悠久声誉,稳定生产超三十年,是国内最具研发潜力和量产能力的光刻胶 供应商。光刻胶是国际上技术门槛最高的微电子化学品之一,属典型卡脖子材料,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主 要由日系JSR、信越化学、东京应化等少数公司所垄断。公司子公司瑞红苏州1993年开始光刻胶生产,承担 并完成了国家02专项“i线光刻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公司拥有紫外宽谱、g线、i线、KrF、ArF全系 列光刻机以及配套测试实验设备,研发团队经验丰富且人员充足;紫外宽谱系列光刻胶多年来稳居国内市占 率第一;i线光刻胶系列产品在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02专项项目后规模化向中芯国际、长鑫存储、华虹半 导体、晶合集成等国内知名半导体企业供货;在DUV光刻胶方面和中国石化集团全面合作,多款KrF光刻胶已 量产出货;ArF高端光刻胶厚积薄发实现小批量出货,多款产品已向客户送样并开展验证。 为适应行业现状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市场空间巨大但自给率仍然较低的双重背景下,为提升国家关键材 料领域“自主可控”水平,实现半导体材料的“国产替代”,近年来,公司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光刻 胶生产线和测试实验平台,同时拥有紫外宽谱、g线(436nm)、i线(365nm)、KrF(248nm)、ArF(193nm )全系列光刻机测试实验平台。公司于2020年启动了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研发项目,并于2020年下半 年购买了ASML1900Gi型光刻机及配套设备,于2021年下半年购入了尼康KrFS207光刻机及配套设备,已建成A rF、KrF光刻实验室。该研发项目系由公司牵头发起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高端光刻胶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工 程的攻关任务之一,旨在通过自主研发,打通ArF、KrF光刻胶用树脂的工艺合成路线,研发满足90-28nm芯 片制程的ArF(193nm)光刻胶以及国内用量最大的KrF光刻胶,满足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材料市场需求。 (3)公司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包括溶剂NMP,粘结剂CMCLi等。NMP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芯片、 平板显示等行业的有机溶剂产品,具有毒性低、沸点高、极性强、粘度低、溶解能力强、化学稳定性、热稳 定性优良等特点。在锂电池的生产材料中,NMP一是作为正极涂布溶剂(可以作为如正极粘结剂PVDF等的溶 剂),二是作为锂电池导电剂浆料溶剂。NMP产品质量对锂电池生产工段的涂布质量、效果及改善锂电池能 量密度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