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656 民德电子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条码识别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识别及自动化产品(产品) 1.01亿 77.98 4912.78万 103.52 48.44
电子元器件产品(产品) 1557.64万 11.98 136.80万 2.88 8.78
功率半导体产品(产品) 1307.02万 10.05 -304.07万 -6.41 -23.26
─────────────────────────────────────────────────
境内(地区) 7939.94万 61.04 2430.95万 51.23 30.62
境外(地区) 5067.47万 38.96 2314.55万 48.77 45.6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 3.14亿 76.68 1.28亿 91.73 40.75
租赁业(行业) 4621.05万 11.29 1101.36万 7.90 23.83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行业) 3971.59万 9.70 51.72万 0.37 1.30
功率半导体行业(行业) 956.21万 2.34 8225.87 0.01 0.09
─────────────────────────────────────────────────
信息识别及自动化产品(产品) 3.14亿 76.68 1.28亿 91.73 40.75
晶圆代工生产设备租赁收入(产品) 4621.05万 11.29 1101.36万 7.90 23.83
电子元器件产品(产品) 3971.59万 9.70 51.72万 0.37 1.30
功率半导体产品(产品) 956.21万 2.34 8225.87 0.01 0.09
─────────────────────────────────────────────────
境内(地区) 2.61亿 63.84 7196.63万 51.60 27.53
境外(地区) 1.48亿 36.16 6751.24万 48.40 45.60
─────────────────────────────────────────────────
直销(销售模式) 2.56亿 62.41 5934.00万 42.54 23.22
经销(销售模式) 1.54亿 37.59 8013.87万 57.46 52.0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识别及自动化产品(产品) 1.13亿 70.45 5081.67万 88.64 44.82
电子元器件产品(产品) 2832.65万 17.60 280.89万 4.90 9.92
晶圆代工生产设备租赁收入(产品) 1566.81万 9.74 373.62万 6.52 23.85
功率半导体产品(产品) 355.20万 2.21 -3.19万 -0.06 -0.90
─────────────────────────────────────────────────
境内(地区) 9333.52万 58.00 3000.75万 52.34 32.15
境外(地区) 6758.47万 42.00 2732.24万 47.66 40.4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 2.78亿 69.48 1.14亿 86.46 40.96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行业) 8961.37万 22.43 1527.62万 11.62 17.05
功率半导体行业(行业) 3233.22万 8.09 253.26万 1.93 7.83
─────────────────────────────────────────────────
信息识别及自动化产品(产品) 2.78亿 69.48 1.14亿 86.46 40.96
电子元器件产品(产品) 8961.37万 22.43 1527.62万 11.62 17.05
功率半导体产品(产品) 3233.22万 8.09 253.26万 1.93 7.83
─────────────────────────────────────────────────
境内(地区) 2.45亿 61.21 7112.97万 54.10 29.09
境外(地区) 1.55亿 38.79 6035.92万 45.90 38.95
─────────────────────────────────────────────────
直销(销售模式) 2.75亿 68.90 6677.51万 50.78 24.26
经销(销售模式) 1.24亿 31.10 6471.39万 49.22 52.0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1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7972.03│ 19.47│
│第二名 │ 7968.86│ 19.46│
│第三名 │ 2690.71│ 6.57│
│第四名 │ 2081.35│ 5.08│
│第五名 │ 1467.83│ 3.58│
│合计 │ 22180.78│ 54.1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5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6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740.93│ 8.68│
│第二名 │ 1416.08│ 7.06│
│第三名 │ 935.61│ 4.66│
│第四名 │ 841.78│ 4.20│
│第五名 │ 816.54│ 4.07│
│合计 │ 5750.95│ 28.6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AiDC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以及功率半导体晶圆代工、设计和分销业
务。
1、AiDC业务
公司AiDC(ArtificialIntelligenceforDataCapture,应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采集)业务,致力于人工
智能在数据采集领域的应用推广,以AI+CIS的机器视觉技术平台,为汽车产业、3C、生物医疗检测设备等先
进制造业提供条码识读、OCR、器件颜色、尺寸、形状等各种数据采集解决方案的生产性服务,主要产品包
括AI工业读码器、AI感应影像平台、嵌入式AI扫描模组等机器视觉类产品。
此外,基于公司AiDC技术,公司亦涉足物流自动化产品领域,为快递物流企业提供自动化设备产品和技
术服务。
2、功率半导体业务
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包含三项子业务:
(1)功率半导体晶圆代工业务:公司功率半导体晶圆代工业务主要代工产品包括MOS场效应二极管(MF
ER)、高压VDMOS等功率器件,下游为功率半导体设计公司。
(2)功率半导体设计业务:公司功率半导体设计业务主要产品包括MOS场效应二极管(MFER)、分离栅
低压场效应晶体管(SGT-MOSFET)、超级结MOSFET、快恢复二极管(FRD)等,主要应用在光伏逆变、储能
、电源适配器、工业PFC等场景。
(3)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公司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业务以被动元器件(电容、电阻、电感、滤波器
等)分销为主,并延伸至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电池业务,下游主要覆盖汽车电子、移动通讯设备、云数据存储
等领域的行业领先客户以及各类储能市场客户。
(二)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如下:
1、AiDC业务
公司从事于AiDC技术和相关产品的自主研发工作,并采取自主设计、委外加工、自主总装及测试的模式
进行AiDC设备及扫描引擎等核心模组产品的生产制造。公司的产品主要通过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方式,销往
下游设备制造商、集成商和终端用户。
2、功率半导体业务
(1)功率半导体晶圆代工业务
控股子公司广芯微电子公司主要从事6英寸高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晶圆代工业务,与功率半导体设计公
司合作开发特色工艺技术平台,深度配合客户产品开发流程,帮助客户提升产品可靠性与性能、降低综合成
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与客户构筑形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广芯微电子向上游采购硅片、特种气体等原材
料,并采取定制化生产、包工包料的模式直接销售晶圆片给下游设计公司。
(2)功率半导体设计业务
控股子公司广微集成公司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自主研发设计工作,并与代工厂合作开发特色工艺
生产平台,采取代工生产的模式进行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制造。产品通过直销和分销相结合的方式,销往
下游芯片封测厂、分销商和终端客户。
(3)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
全资子公司泰博迅睿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其主要经营模式:向上游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原
厂购入各类规格型号的电子元器件,并通过自身的分销渠道,为下游各个领域的行业领先客户提供其研发、
生产所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及相应解决方案。
此外,泰博迅睿公司基于现有业务资源,开拓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电池业务,上游与电池厂商建立长期业
务合作,为下游各类储能市场客户提供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品及相应解决方案。
(三)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AiDC业务
AiDC业务中的条码识别技术作为最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之一,具有成本低、采集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
点。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业务快速发展,以及商品和货物的快速流通,为条码识
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物联网、移动支付技术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条
码识别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的不断渗透,条码识别设备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是中国首家实现独立自主研发条码识别设备的科技企业,也是唯一一家自主研发基于激光扫描技术
和基于影像扫描技术微型扫描引擎的民族企业。为顺应AI时代浪潮,公司将条码识别业务战略升级为AiDC(
ArtificialIntelligenceforDataCapture,应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采集)事业部,致力于人工智能在数据采
集领域的应用推广,基于AI+CIS平台技术,不断丰富机器视觉类产品,服务于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升级。
2、功率半导体业务
半导体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
产业。半导体产业呈现较强周期性,且与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的周期关系紧密。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
WSTS)发布的数据,2025年1-6月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0%,并预测2025年全球
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0%。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5年1-6月集成电路产量2,395亿块,同比增长8.70%,集成电路出口1,678亿
个,同比增长20.60%。中国作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蓬勃发展的行业浪潮中,蕴藏着诸
多增长机遇。在新兴技术领域,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物联网、5G通信为代表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
,为半导体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半导体产业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国产替代的强劲动力,未来发展
空间巨大。
功率半导体是电力电子装置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本质上,是通过利用半导体的单向导电性实现
电源开关和电力转换的功能,来实现变频、变相、变压、逆变、整流、增幅、开关等,并兼具节能效用。功
率半导体作为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工业控制
、发电与配电等电力电子领域。基于Omdia数据,2024年全球功率器件(含SiC)规模为530.6亿美元,2020-
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5%,预计2024-2029年间,全球功率器件有望维持8.43%的年复合增长率至795.3亿美
元。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达1,752.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0%。其中,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工业自动化三大领域贡献了72%的市场增量。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消费
国,贡献了约40%的功率半导体市场。然而,我国功率半导体器件国产化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尤其在中
高端产品领域国际厂商仍占据较大份额,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广阔。近年来,经过国家大力的政策扶持和国产
厂商努力,国产功率半导体企业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品牌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产功率
半导体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伴随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的不断进步,中国市场有望涌现一批世界级
的功率半导体企业。
2018年6月,公司全资收购深圳市泰博迅睿技术有限公司,进驻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2020年6月
,公司控股收购广微集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进入功率半导体设计行业。2025年1月,公司完成对浙江
广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控股收购,将产业链最核心环节功率半导体晶圆代工业务并入上市公司体系,广芯微
电子主营业务为高端特色工艺半导体晶圆代工,致力于成为客户长期且值得信赖的功率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
代工厂典范。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均有布局的上市公司,已完成了包括晶圆原材料(
晶睿电子)、晶圆代工(广芯微电子)、先进功率器件特种工艺晶圆代工(芯微泰克)、芯片设计(广微集
成、丽隽半导体、熙芯微电子)等核心环节布局。未来,公司将以晶圆代工厂广芯微电子为核心,持续打造
功率半导体产业smartIDM生态圈,推动生态圈各环节项目的产能提升和扩产,以充分展现smartIDM生态圈的
产业链协同效应,也为公司功率半导体产业长远发展构建深厚的护城河。
(四)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概述
本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功率半导体smartIDM生态圈建设,晶圆代工厂广芯微电子和特种工艺晶圆代
工厂芯微泰克处于良性扩产阶段,晶圆原材料企业晶睿电子发展势头良好,产销量持续增长,设计公司广微
集成在6英寸晶圆代工产能迁移后,销量逐步恢复。报告期内,公司AiDC业务保持稳健发展。
为有效维护广大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自2024年起,公司启动实施了两轮股份回购,其中首轮的
3,000万元回购已于上年度完成,并全部注销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第二轮回购已于2025年4月份完成,累
计回购3,009.91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3,007.4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84.58万元,同
比减少19.17%,主要原因系:(1)因广芯微电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与全资子公司民德(丽
水)之间的设备租赁收入不再计入合并营业收入;(2)控股子公司君安技术公司的物流自动分拣设备业务
订单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受实施进度影响,收入较同期有所减少;(3)面对低迷的市场需求,全资子公
司泰博迅睿电子元器件业务继续压缩业务规模,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1.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02.26万元,同比
增加233.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46.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4
5.03万元,同比减少417.24%。主要原因系:(1)公司于2025年1月完成对广芯微电子的控股收购,根据会
计准则核算,公司合并广芯微电子产生了5,099万元的税后投资收益,是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及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因合并广芯微电子,公司新增商誉15,866万元;(2
)报告期内,广芯微电子产能稳步提升,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但项目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整体收入
规模较小,而设备折旧摊销及人员等固定成本随着产能的提升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广芯微电子仍处于亏损
状态,且净利润同比减少,此外,广芯微电子自2025年1月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持股比例的增加也
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3)面对低迷的市场需求,全资子公司泰博迅睿电子元
器件业务继续压缩业务规模,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计提了一定金额的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导致其
净利润同比下降明显。
本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3,093.1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50.11万元,同比减
少250.37%,主要原因系,2025年1月,广芯微电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因广芯微电子尚处于产
能爬坡阶段,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支出金额大于收入金额。
2、主要业务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功率半导体smartIDM生态圈核心环节企业产能逐步提升
公司致力于构建功率半导体的smartIDM生态圈,以晶圆代工为主干,上游获取设备、晶圆原材料、掩模
版、电子气体等原料供给,下游与设计公司合作,开发出多样化的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功率半导体smartI
DM生态圈核心环节生产企业产能不断提升:晶圆代工厂广芯微电子产能不断提升,量产产品良率已处于业内
较高水平;先进功率器件特种工艺晶圆代工厂芯微泰克已得到国内多家知名半导体设计公司和晶圆厂客户认
可,并与数家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多款产品实现批量销售,产销量快速增长;晶圆原材料企业晶睿电子
保持持续扩产,外延片产销量不断增长,SOI、MEMS传感器用双抛片、碳化硅外延片等高价值产品陆续量产
并批量销售。
2025年上半年,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各环节的经营及建设进展情况如下:
1)广微集成产品销售逐渐恢复,经营情况逐步改善
广微集成在新的晶圆代工厂广芯微电子生产的MOS场效应二极管(MFER),45V-200V全系列共一百余款
型号已全部实现量产,经过小批量产出、内部测试、客户送样验证等阶段,产品已陆续得到客户认可,开始
批量出货,并形成稳定收入,目前,新代工厂产品已占到MFER销售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广微集成也在不
断开发应用于光伏、汽车等领域的新产品,其中,在广芯微电子代工的车规级MFER产品已开始小批量生产,
应用于光伏领域的MFER产品目前已在试产,未来也将为广微集成贡献收入和利润。
报告期内,广微集成的MFER产品已陆续通过客户验证,原有大客户开始批量下单,MFER产品销售逐渐恢
复,产品收入及毛利率同比增长;随着广芯微电子产能的提升以及销售的恢复,广微集成的销售额将逐步提
升,经营情况将得到逐步改善。
2)广芯微电子良性扩产中,良率及产销量不断提升
晶圆代工厂是整个smartIDM生态圈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公司构建长期护城河的核心战略资产。本报告
期内,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对核心战略资产的掌控力度,公司启动了控股收购广芯微电子的
交易,并于2025年1月2日完成交易的工商变更,公司目前持有广芯微电子50.10%股权,广芯微电子已成为公
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报告期内,广芯微电子处于良性扩产阶段,团队不断优化工艺平台能力,产品良率已处于业内较高水平
,产销量不断提升,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由于项目仍处于产能爬坡期,整体收入规模较小,而
设备折旧摊销及人员等固定成本随着产能的提升较上年同期增加,因此广芯微电子尚处于亏损状态,且净利
润同比减少。
广芯微电子目前月产量已稳定在2万片以上,主要包括MOS场效应二极管45-200V全系列共百余款产品,
以及200-2,000V的VDMOS,同时,高压BCD产品和TVS产品正在进行开发。广芯微电子已陆续与多家设计公司
开展业务合作,未来随着产能的不断提升和工艺平台的持续优化,将会吸引更多优秀的设计公司,尽早实现
经营性现金流的转正。
后续,公司将为广芯微电子提供包括资金支持在内的更多平台资源支持,助力广芯微电子不断提升产能
和市场竞争力。
3)芯微泰克不断开发新工艺平台,产销量稳步提升
芯微泰克聚焦于先进功率器件所需特种工艺的晶圆代工,主要面向先进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薄片/超薄片
背道系列结构化工艺、重金属掺杂系列工艺、特殊金属工艺等。自2023年12月底投产通线以来,芯微泰克处
于良性扩产阶段,产线调试及量产工作快速推进,已陆续与30多家国内知名半导体设计公司和晶圆代工厂建
立合作,并与数家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得到行业主流客户认可。目前,芯微泰克已量产6/8英寸的IGBT
、SGT、MOSFET等功率器件背道工艺等多类产品,产品的销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芯微泰克收入较上年同
期实现大幅增长,但项目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因设备折旧摊销及人员等固定成本较大,芯微泰克净利润尚
处于亏损状态。
报告期内,芯微泰克不断开发新工艺平台并提高技术水平,硅基晶圆减薄的键合工艺取得关键进展,已
进行Taiko减薄20μm和常规减薄60μm先期测试,效果良好;同时,基于键合工艺的实现,目前正在开发超
薄片(30μm)晶圆的镀厚铜(30-50μm)工艺,已完成前期方案设计,并成功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同时,8
英寸重金属掺杂工艺、SiC薄片背道工艺等工艺也在陆续开发中。
4)晶睿电子外延片产销量持续增长,高价值新产品批量销售
报告期内,晶睿电子发展势头良好,各个类型和尺寸的外延片销量均实现增长,其中主要产品6英寸外
延片同比增长11.26%,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31%。受半导体市场低迷因素影响,外延片销售价格自2023
年下降以来,目前仍处于低位水平,主要产品6英寸外延片销售单价和上年同期相比保持一致,以上导致报
告期内虽然销售量与销售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但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为更好地应对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晶睿电子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二期项目的SOI、MEMS传感器用双
抛片、SiC外延等高附加值产品已陆续实现量产,开始批量出货,已形成稳定收入。未来,晶睿电子在夯实
目前的半导体市场业务的基础上,将大力发展应用于传感器市场的半导体材料,提升特色化和高端化水平。
随着半导体市场的持续复苏,晶睿电子也将继续提高外延片和高价值新产品产能和销量,不断提升自身竞争
力和业绩水平。
(2)AiDC业务保持稳健发展,产品性能不断提升
本报告期内,公司AiDC业务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健发展,并维持较好的毛利率水平,为公司
持续贡献稳定经营性现金流。公司依托自身在条码识别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以AI+CIS的
机器视觉技术平台,为汽车产业、3C、生物医疗检测设备等先进制造业提供条码识读、OCR、器件颜色、尺
寸、形状等各种数据采集解决方案的生产性服务。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报告期内,AiDC事业部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开拓产品应用领域:a.推出多
光谱融合与智能动态调光技术,并创新性应用AI复原算法于二维码识别领域,有效解决了工业场景中反光、
油面覆盖等长期痛点问题,并显著提升了对各种工业复杂场景下条码(如污损、低对比度、复杂背景、模糊
)的识读能力;b.推出通用OCR数据采集解决方案,覆盖证件、车牌、生产日期、批次编号等多种应用场景
的数据自动化获取,并拓展出多样的视觉应用增值服务,包括缺陷检测、分类分拣、颜色识别、精确测量等
功能,将产品方案应用于新能源、3C电子、IVD(体外诊断)等更广泛行业。后续,公司将在更多行业细分
领域探索机器视觉类新产品和市场,与细分市场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推出更多具有极致性价比和差异化功能
的新产品。
(3)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收入下降,严控成本及规模
本报告期内,面对低迷的市场需求,泰博迅睿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压缩业务规模,并计提了一定金额的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导致其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明显。未来,泰博迅睿将继续严控经营成本和
风险,精准定位客户群体,保持业务可持续发展,维持较小业务规模。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坚定的发展战略和有效执行力。公司自2017年5月上市以来,逐步确立未来发展战略:深耕AiDC,聚
焦功率半导体。在AiDC业务方面,公司以半导体化思维和摩尔定律为指导思想,不断提升产品性价比和市场
占有率。在功率半导体业务方面,公司致力于打造功率半导体smartIDM生态圈,布局全产业链关键环节:20
20年6月,公司控股收购广微集成公司,正式布局功率半导体设计行业;2020年7月,公司参股投资晶睿电子
公司,进一步延展至上游晶圆原材料领域;2021年6月,公司进一步收购广微集成公司10%的股权,并再次增
资晶睿电子公司,巩固了公司功率半导体smartIDM生态圈;2021年10月和2022年2月,公司两次增资参股投
资广芯微电子公司,战略布局半导体晶圆代工环节;2022年7月,公司增资参股投资芯微泰克公司,布局先
进功率器件超薄背道代工领域;至此,公司已完成了在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所有核心环节的布局:晶圆原材料
(晶睿电子)+晶圆代工(广芯微电子)+先进功率器件特种工艺(芯微泰克)+芯片设计(广微集成等),
目前所有核心环节工厂均已投产,公司功率半导体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未来
,公司将全力支持所投资功率半导体产业链企业量产并持续扩产,充分释放smartIDM生态圈的强大产业链协
同效益,为功率半导体国产化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2、自主创新及研发优势。公司是中国为数不多实现独立自主研发AiDC(条码识别设备)的高科技企业
,是唯一一家自主研发基于激光扫描技术和基于影像扫描技术微型扫描引擎的民族企业;同时,公司在功率
半导体领域有着清晰的技术路线和产品路线。公司及成员企业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研发,并重视知识产权的建
设工作,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提高研发效率和推动研发成果产品化,实现研发、生产与市场的
良性互动衔接。本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516.46万元,同比增长22.60%;截至报告期
末,公司拥有有效授权注册专利109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外观设计9项;另有软件
著作权登记68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16项,PCT10项。
3、高端人才优势。卓越的人才团队是公司获得持续、快速发展的最核心要素,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及具
有丰富从业经验、对行业有深刻理解的管理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以谢刚博士为首的功率半导体核心
技术团队,在特色工艺晶圆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国际和国内相关领域顶级研究机构保持密切技
术和产业化交流,有着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对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迭代路线有着清晰
、深刻的理解。公司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凝聚和团结了一批事业价值观高度一致的经营团队,追求极度开
放与极度透明的经营理念,吸纳行业及各专业精英人才,为精英人才提供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和不断发展的平
台。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合计233名,占公司总人数的38.90%。
4、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高品质产品服务。产品质量是公司生存的根本,公司拥有高效完善的质量管
理体系,各业务板块均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其中,公司功率半导体晶圆代工厂广芯微电子以“全
员质控、聚力如钉、精益求精、用心创芯”为质量方针,自量产以来,陆续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IATF169
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并不断完善管理标准制定、供应链控制
、执行力强化等,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且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确保生产
质量管控的稳定性,确保工艺的稳定及可靠。
5、稳定、持续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公司注重与供应商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在AiDC业务领域
,公司坚持精益生产理念,充分整合供应链资源的差异化优势,采取核心部件自主设计,委外生产与自主总
装、测试相结合的模式,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同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在功率半导体业务领域,公司着力打
造功率半导体的smartIDM生态圈,即通过资本参股或控股的方式,打通功率半导体全产业链,实现供应链的
自主可控。
6、健全的营销网络和优质行业客户资源。公司在AiDC业务领域,建立了健全的国内和国外营销网络体
系,并与行业优质客户广泛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在半导体业务领域,公司坚持聚焦与战略新兴产业的细分
市场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树立行业标杆客户影响力,深度理解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并最大化公
司资源投入产出效率。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