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681 英搏尔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电机控制器为主,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电子油门踏板等为辅的电动车辆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源总成(产品) 6.23亿 45.54 8828.08万 42.95 14.16
电驱总成(产品) 5.40亿 39.45 5263.75万 25.61 9.75
电机控制器(产品) 1.45亿 10.57 4174.17万 20.31 28.84
其他(补充)(产品) 3093.49万 2.26 319.40万 1.55 10.32
其他业务(产品) 2991.53万 2.19 1968.51万 9.58 65.80
─────────────────────────────────────────────────
境内收入(地区) 12.64亿 92.32 1.72亿 83.78 13.63
境外收入(地区) 1.05亿 7.68 3333.59万 16.22 31.70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行业) 20.68亿 85.11 2.29亿 63.42 11.08
场地车(行业) 1.86亿 7.67 --- --- ---
中低速(行业) 1.18亿 4.84 3862.33万 10.69 32.87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5792.35万 2.38 3081.84万 8.53 53.21
─────────────────────────────────────────────────
电源总成(产品) 12.34亿 50.78 1.90亿 52.56 15.39
电驱总成(产品) 6.12亿 25.20 2080.39万 5.76 3.40
电机控制器(产品) 4.65亿 19.14 1.18亿 32.54 25.27
其他(产品) 8185.80万 3.37 --- --- ---
车载充电机(产品) 1379.16万 0.57 --- --- ---
DC-DC转换器(产品) 1276.79万 0.53 --- --- ---
电机(产品) 1013.21万 0.42 --- --- ---
─────────────────────────────────────────────────
华东区(地区) 9.54亿 39.28 1.16亿 32.03 12.12
华南区(地区) 8.78亿 36.15 1.52亿 42.22 17.36
西南区(地区) 2.50亿 10.30 2503.91万 6.93 10.00
华中区(地区) 2.01亿 8.28 --- --- ---
国外(地区) 1.12亿 4.61 4113.69万 11.39 36.71
华北区(地区) 2978.85万 1.23 --- --- ---
其它(地区) 322.88万 0.13 --- --- ---
西北区(地区) 54.28万 0.02 --- --- ---
东北区(地区) 1.17万 0.00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行业) 8.86亿 86.54 8787.00万 61.23 9.92
场地车及其他(行业) 9756.62万 9.53 4267.11万 29.73 43.74
中低速(行业) 4015.80万 3.92 1296.68万 9.04 32.29
─────────────────────────────────────────────────
电源总成(产品) 5.01亿 48.98 6042.70万 42.11 12.06
电驱总成(产品) 2.40亿 23.44 408.13万 2.84 1.70
电机控制器(产品) 2.35亿 22.95 6329.59万 44.11 26.95
其他(补充)(产品) 2632.41万 2.57 203.96万 1.42 7.75
其他业务(产品) 2108.48万 2.06 1366.41万 9.52 64.81
─────────────────────────────────────────────────
华东区(地区) 4.20亿 41.02 4291.78万 29.91 10.22
华南区(地区) 3.60亿 35.19 6525.83万 45.47 18.12
西南区(地区) 1.24亿 12.08 1415.73万 9.87 11.45
华中区(地区) 9336.21万 9.12 1366.26万 9.52 14.63
国外(地区) 1788.87万 1.75 610.54万 4.25 34.13
华北区(地区) 665.28万 0.65 93.55万 0.65 14.06
其它(地区) 150.62万 0.15 38.56万 0.27 25.60
西北区(地区) 42.41万 0.04 8.34万 0.06 19.66
东北区(地区) 3539.82 0.00 1936.28 0.00 54.7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行业) 15.89亿 80.93 1.66亿 49.58 10.45
场地车及其他(行业) 2.19亿 11.16 1.17亿 34.92 53.36
中低速(行业) 1.55亿 7.91 5193.24万 15.51 33.46
─────────────────────────────────────────────────
电源总成(产品) 6.27亿 31.95 1.06亿 31.41 16.88
电机控制器(产品) 6.24亿 31.78 1.58亿 46.91 25.35
电驱总成(产品) 5.81亿 29.61 1676.34万 4.97 2.88
电子油门踏板及其他(产品) 8617.75万 4.39 5156.07万 15.30 59.83
DC-DC转换器(产品) 1866.02万 0.95 375.75万 1.11 20.14
电机(产品) 1465.77万 0.75 -172.11万 -0.51 -11.74
车载充电机(产品) 1124.17万 0.57 273.11万 0.81 24.29
─────────────────────────────────────────────────
华东区(地区) 10.94亿 55.74 1.47亿 43.91 13.44
华南区(地区) 6.33亿 32.27 1.44亿 43.12 22.80
西南区(地区) 1.07亿 5.43 696.44万 2.08 6.53
华中区(地区) 5657.63万 2.88 1161.27万 3.47 20.53
国外(地区) 4563.98万 2.32 1504.98万 4.49 32.98
其它(地区) 1636.05万 0.83 526.89万 1.57 32.20
华北区(地区) 851.16万 0.43 316.78万 0.95 37.22
东北区(地区) 174.88万 0.09 138.28万 0.41 79.07
西北区(地区) 1.28万 0.00 4896.76 0.00 38.21
─────────────────────────────────────────────────
自主产品(业务) 19.05亿 97.02 2.90亿 86.60 15.23
其他业务(业务) 5854.07万 2.98 4487.19万 13.40 76.6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6.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6.4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86508.19│ 35.60│
│第二名 │ 34207.69│ 14.08│
│第三名 │ 19508.67│ 8.03│
│第四名 │ 10930.39│ 4.50│
│第五名 │ 10306.11│ 4.24│
│合计 │ 161461.06│ 66.4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5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9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4453.56│ 7.61│
│第二名 │ 10004.92│ 5.27│
│第三名 │ 8264.28│ 4.35│
│第四名 │ 7063.01│ 3.72│
│第五名 │ 5714.47│ 3.01│
│合计 │ 45500.23│ 23.9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新能源汽车领域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电驱动及电源系统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1)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产业作为保障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在市场驱动和政策支持的共同作用下,竞争力不断提
升,并实现稳健高质量发展。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
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新能源汽车方面,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696.8万
辆和693.7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
增长75.2%,仍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政策的有力支持
下,依靠产品的领先和规模上的优势,依托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实现在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不断突破,
以及部分自主技术输出。
(2)新能源汽车全球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作为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其
推广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政策导向和技术支撑。在中国及东南亚等国家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欧盟区
域、美国等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供应链不完善等挑战,在政
策实施节奏上有所调整,其整体发展速度有放缓趋势,但与此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总体方向并未改变。
(3)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行业技术迭代快速,对零部件企业整体能力要求提高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竞争日趋激烈,对车企产品创新、产销规模
和成本控制等能力提出持续挑战,汽车行业践行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在技术创新方面:动力系统高压化
、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成为行业发展要求。为实现新能源汽车更快捷的充电和提升续航里程,800V系统
高压架构车型成为车企新的技术方向,对动力系统散热、耐高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基于第三代半
导体(SiC/GaN器件)的驱动系统、电源系统成为行业发展方向。驱动电机层面,扁线化、油冷化成为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化的发展,零部件的智能化也成为发展趋势。
2、低空经济领域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成为未
来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针对低空制造、低空基建、应用场景开拓等方面因地制宜的提供政策支持。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指以电力作为飞行动力来源,且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飞行器。相对传统飞行器,eV
TOL在安全性、智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优势显著,可在低空快速流动与灵活作业。eVTOL作为低空经济
的首选工具、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适用场景包括文旅、物流、短途载客等,其研发和生产成为各国厂商投入
的重点,潜在发展空间大。
公司的“集成芯”技术产品将电机电控深度集成,实现了电推进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等特
点,高度契合eVTOL整机的需求,同时公司具备eVTOL产品的高质量研发及交付等体系能力,目前与亿航智能
、亿维特、高域等低空经济领域多家eVTOL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获得多个项目定点。
(二)公司介绍
英搏尔深耕新能源领域动力系统二十年,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新能源领域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自主研发
、生产能力的领军企业,拥有成熟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以及丰富的产品类型。创新的“集成芯”技术方案具
有高效能、轻量化、高性价比等显著优势。
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公司已达成与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长安、长城、奇
瑞、小鹏等车企的长期合作。
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公司与吉利远程、北汽福田、上汽大通、赛力斯、奇瑞商用车等车企建立稳定合作
。非道路车辆领域,公司已构建与杭叉、徐工、中联、三一、柳工、临工等国内客户和韩国现代、韩国斗山
、德国凯傲等国际客户的合作。
低空经济领域,公司已达成与亿航智能、亿维特、高域等低空经济领域头部客户的合作。
公司始终聚焦客户需求,以高质量的产品力,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新能源动力
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公司拥有珠海和山东两大生产基地,具备年产百万台套产品的生产能力,在珠海和
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同时在北京、深圳设有研发部。其先进的智能制造能力、专业的研发团队、完整高效的
供应链体系,构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三)公司经营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885.11万元,同比增长33.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3713.27万元,同比上升6.9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2.16万元,
同比上升169.93%。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
(1)公司聚焦大客户战略,组建以研发、销售、交付为主体的“铁三角团队”,深入客户现场,协同
作战,及时有效地对接客户需求,快速响应项目进度,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同时受益于公司定点车型销售增
长,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达到13.69亿元。
(2)受益于毛利率较高的出口业务销售增长,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加
强内部管理,提升了运营效率,优化运营成本;同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期间费用率下降,公司净利
润同比增长。
(四)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拥有电源系统、驱动系统、电机、电控等动力系统产品,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成本
优势明显等特征,产品在乘用车、商用车和非道路车辆领域均有成熟产品应用,广受客户认可;同时在eVTO
L、关节模组等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突破。公司主要产品所在细分领域的行业地位如下:
1、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公司构建了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货架式产品矩阵,报告期内,公司电源总成出货44.22万台,同比增长1
7.46%;驱动系统出货15.94万台,其中多合一产品同比增长185.47%。驱动总成产品和电源总成产品销售占
比进一步提高,由上年同期的72.42%提升至84.98%。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车电源总成、驱动总成、多合一驱动
总成、电机控制器总销量方面均位居国内Tier1供应商前列。
(1)电源总成产品
新能源乘用车电源总成集成车载充电机(OBC)、高压配电盒(PDU)、DC-DC转换器等部件。报告期内
,公司电源总成产品的配套车型进一步增加。公司已推出基于800V高压架构的高功率密度第三代电源总成产
品,其在体积、效率、电磁兼容、功率密度、成本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并实现智能制造,为进一
步拓展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
(2)驱动总成产品
新能源乘用车驱动总成集成电机、电控、减速箱三大部件。随着技术不断创新,为了获得更快捷的充电
体验和更高的续航里程,800V系统高压架构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扁线电机、应用第三代半导体SiC器件的电
机控制器等成为驱动系统产品的主流方向。公司的第四代“赋能砖”驱动总成实现了SiC与功率电路集成技
术、新型电机用电磁材料、新型的机械传动技术三大板块的全面升级,在满足小型化、轻量化、高性价比等
产品要求的同时,提升了功率密度,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增强了公司产品竞争力。
(3)六合一动力系统
新能源乘用车六合一动力系统集成了驱动总成和电源总成,包含电机、电控、减速箱、车载充电机(OB
C)、高压配电盒PDU、DC-DC转换器等六大部件。六合一动力系统需要企业具有完善的部件研发设计能力和
系统集成能力,并能够很好的解决如散热、EMC(电磁兼容性)、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可靠性
等问题,进而在产品体积、重量、功率密度和成本方面得到优化提升,使汽车前舱布置简便紧凑,以释放更
多车内驾乘空间,提升用户舒适性。
公司是国内少数在多级别车型市场,率先量产的多合一动力系统供应商。公司精准把握驱动系统多合一
集成化发展机遇,持续加大研发、设备、管理等方面投入,扩大生产基地,构建了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
的生产交付配套能力。
(4)电机控制器
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公司依托在电机控制器产品领域的创新技术,成功配套上汽通用五菱混动车型。
此外,公司与上汽大通、一汽大众、吉利等均有项目推进。单体电机控制器主要搭载A00级新能源汽车,公
司单体电机控制器产品配套客户车型包括五菱MINI-EV、奇瑞冰淇淋、吉利熊猫mini、长安糯玉米、一汽奔
腾小马等,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依托高集成、高功率密度“赋能砖”技术,实现技术及工艺的重大
突破,功率密度实现1倍以上的大幅提升,同时制造工艺大幅简化,产品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大幅提升。“赋
能砖”电机控制器具有卓越的产品力,在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非道路车辆、低空经济、海洋
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借势乘用车解决方案及体系突破,快速完成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战略布局,实现了上汽
大通、吉利远程、北汽福田等项目的量产,同时持续为江铃福特、徐工、五菱新能源、赛力斯、东风商用车
等客户提供定制化、高性价比的产品,市场覆盖VAN类、微卡、轻卡等细分领域。
3、非道路车辆领域
依托公司“集成芯”产品优越的产品力,公司目前已达成与杭叉、比亚迪、徐工、中联、三一、柳工、
山东临工、星邦等国内客户和韩国现代、斗山、德国凯傲等国际客户的合作。
2025年上半年,智能物流产业全面升级,无人驾驶物流车市场迎来从试点到商业化的转折点。公司前瞻
性切入无人驾驶物流车核心系统赛道,依托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领域积累的深度集成技术优势,积极进行
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公司已成功获得上海易咖、尚元智行等重点客户的项目定点,并且和新石器、九识、
福田领航等头部客户均有项目推进,客户拓展成效显著。
4、低空经济领域
公司的“集成芯”技术产品将电机电控深度集成,实现了电推进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等特
点,不仅直接降低了飞行器的重量,还显著提升了其载荷能力,从而进一步改善了eVTOL的飞行距离、实用
性和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与亿航智能成立的合资子公司云浮英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已进入厂房基建
和设备调试阶段。产能建设完毕后,能够满足亿航智能EH216-S的总装产能需求。同时,公司和亿维特以及
高域的样机开发进展顺利。乘用车电驱系统六合一轻卡用平行轴集成式电动桥电动平衡重叉车电驱系统飞行
器电推系统
(五)经营模式
1、产品研发模式
产品研发:公司根据国内外新能源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客户配套需求,进行新能源领域动力系统
(驱动总成、电源总成及电机、电控)产品平台化开发或进行创新技术储备。
公司实施产品开发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新产品概念的提出与批准、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策划、新技术
与新工艺的预研、产品的设计开发与验证、过程的设计开发与验证、产品与过程的确认与批准、产品的量产
与持续改进。项目开发:公司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在满足客户各阶段评审要求
后,项目开发团队与客户进行共同产品开发、实验检测、整车验证、产线规划等工作,满足客户项目开发节
点,保障项目导入量产。
2、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客户主要为车企与大型零部件集成商。通过同客户的交互获取具体项
目需求,结合公司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参与客户项目的竞标,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获取客
户项目定点。公司按照合同履行订单交付,对重点客户派遣常驻销售专员进行现场服务,并做好后续项目的
需求跟踪。
3、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部门联合研发中心、质量中心,持续为战略供应商赋能,提升公司的交付及成本控制能力。并
根据项目和订单需求,开展审核评估工作,持续优化供应商资源。采购部根据营销中心和计划部的需求预测
和排产计划,适时调整供货计划,实现敏捷交付。
4、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组织生产。公司根据客户下达的订单组织生产,完成整个生产流程,实现对外
销售。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道路,根据客户动态多样性需求,进行产品升级和工艺革新,形成多项业内领先的核
心技术,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eVTOL、关节模组等产业的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牢牢把握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大力支持的历史机遇,持续专注于新能源动力系统产品的
研发生产。公司具有较强的创新研发团队,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及技术升级,实现“集成芯”驱动系统及电
源系统产品的平台化,持续在自动化、智能化产线建设方面加大投入,聚焦客户需求,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
值。公司核心竞争力具体体现如下:
1、专利技术及研发团队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专注于新能源动力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始终将自身定位为创新驱动型
企业,坚持走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之路。研发投入是公司发展的重要保障。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1298.
2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25%。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技术研发成果有已授权专利190件。
公司在乘用车领域沉淀的“集成芯”技术、扁线油冷、SiC技术成功应用于eVTOL电推进系统和电动船驱
动系统。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实现“赋能砖”产品迭代。“赋能砖”是一款集成了母线电容,驱动板,功率模
块,水道等组件,适配HEV、PHEV、BEV、乘用车、商用车、工程车等多种新能源整车架构的逆变器模块化产
品,能够兼容多平台、多方向高压接口设计,并且能够实现平台标准化生产,具备卓越的产品力和广泛的产
品应用。
公司以创新为发展驱动力,深耕行业二十年,形成了勇于拼搏的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和电源总成设计和
开发的两大核心研发团队。
2、产品创新及技术优势
公司聚焦新能源动力系统,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推动产品集成化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
域少数同时具备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两大产品矩阵的领先企业,在驱动系统、电源系统、六合一动力系统和
电机控制器产品等方面优势明显。
公司电机控制器三大底层核心专利技术:电机控制器被喻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大脑”,作为新能
源汽车驱动总成电能转换单元,其控制单元电子元器件数量及复杂程度远高于传统燃油车,需要进行硬件开
发与软件、电力电子设计、控制算法优化等,实现对电机转速、转向、角度、响应时间的精确控制,是驱动
总成开发难度最大的模块产品。在动力系统集成度进一步提高的过程中,电机控制器持续地向小型化、高功
率化、高压化方向发展,公司凭借电机控制器三大底层核心专利技术,独家创新设计的圆形电机控制器,体
积不到市场同功率等级电控产品的50%,功率密度达到120kW/L。
基于以上三大底层核心技术,公司自主创新研发出“集成芯”驱动总成,独立设计环形电机控制器,放
置于电机出线端环形空腔部位,在不增加电机直径及轴向长度的基础上,实现了电机控制器与扁线电机共壳
体一体化深度集成,省去电控结构件,减少了电机与电控之间连接线缆,并降低了驱动系统Z向垂直高度,
灵活适配于前驱及后驱布局。公司“集成芯”技术平台通过在硬件方面,搭建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
模块化的标准平台产品;在软件方面,通过软件平台化灵活配置,快速提供个性化的定制需求,为客户提供
从A0级至C级等新能源车型高效成熟的动力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集成芯”驱动总成产品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密度高,便于平台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拉开了与
市场同功率等级驱动总成产品的代际差距,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该“集成芯”驱动总成产品荣获中国汽车
工业协会“中国汽车供应链优秀创新成果”奖、“动力总成电气化”金辑奖、电驱动产业TOP企业奖、扁线
电机影响力TOP企业奖。
此外,公司“集成芯”驱动总成(3in1)结合第三代电源总成(3in1),可以灵活构建各种规格型号的
六合一及多合一组合。驱动系统多合一集成进一步减小体积。
动力系统多合一解决方案契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成为车企激烈竞争下,动力系统满足日益迫切成本诉
求的重要技术路径。
3、优质产能扩建,自动化程度提升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对珠海基地6.5万m2动力总成一体化生产厂房进行升级,建成了高度自动化的电控、
电源系统、扁线电机及动力总成产线,具备年产百万台套产品的能力;同时,为贴近客户并优化平台化生产
管理,公司在山东布局电动车辆驱动系统及电源系统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产能布局和品类管理,增强了行
业竞争力。
为满足大客户战略的产能要求,稳固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公司启动可转债融资,建设高标准动力总成
自动化车间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以下游客户需求和产品为导向,引入适合大功率、高性能车型
的动力总成生产线,并进行产线车型的向下兼容,实现自动化生产能力的迭代升级,满足B级、C级车型动力
系统需求,优化公司的客户结构。同时,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有助于降低人工成本及相关的管理成
本,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从而改善公司毛利率水平。报告期内,项目基建工程部分已实施完毕。
4、一流的实验验证能力和国际资质认证
公司拥有珠海、上海两大研发中心,同时在北京、深圳设有研发部,具备完善的汽车零部件V型开发流
程,全面的产品研发、实验及验证能力,强大的服务多客户多项目的并行开发能力,快速响应不断升级的客
户需求。
5、解决方案领先,应用领域广泛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两大产品自主研发、生产的领先企业,产品具
有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等优势,能够紧跟新能源市场需求,推动产品快速创新、优化升级,为客户提供
质量可靠、成本可控的动力系统产品。公司量产经验丰富,能快速响应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得到众多客户的
认可,获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公司已达成与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吉利、上汽通用五
菱、广汽、长安、长城、奇瑞、小鹏等车企的长期合作。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公司与吉利远程、北汽福田、
上汽大通、赛力斯、奇瑞等车企的稳定合作;非道路车辆领域,公司已构建与杭叉、徐工、中联、三一、柳
工、临工等国内客户和韩国现代、韩国斗山、德国凯傲等国际客户的合作,同时在无人驾驶物流车领域已实
现上海易咖、尚元智行等重点客户的突破;低空经济领域,公司已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