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691 联合光电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光学镜头及镜头相关光电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主营产品(产品) 4.96亿 55.44 1.25亿 52.56 25.22
创新产品(产品) 3.53亿 39.49 8299.46万 34.86 23.48
其他产品(产品) 4533.38万 5.07 2994.96万 12.58 66.06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学镜头制造业(行业) 18.80亿 100.00 4.44亿 100.00 23.62
─────────────────────────────────────────────────
主业产品(产品) 11.54亿 61.39 2.79亿 62.74 24.14
创新产品(产品) 6.77亿 36.03 1.36亿 30.68 20.11
其他产品(产品) 4845.77万 2.58 2923.73万 6.58 60.34
─────────────────────────────────────────────────
其他地区(地区) 6.91亿 36.75 1.87亿 42.05 27.03
华东区(地区) 6.43亿 34.19 1.13亿 25.42 17.56
华南区(地区) 2.81亿 14.95 6636.31万 14.94 23.61
境外(地区) 2.65亿 14.11 7812.04万 17.59 29.45
─────────────────────────────────────────────────
自行销售(销售模式) 18.80亿 100.00 4.44亿 100.00 23.6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主业产品及业务(产品) 5.07亿 59.76 1.44亿 75.65 28.41
创新产品及业务(产品) 3.23亿 38.06 4249.83万 22.33 13.17
其他业务(产品) 1849.52万 2.18 384.58万 2.02 20.7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学镜头制造业(行业) 16.47亿 100.00 3.83亿 100.00 23.25
─────────────────────────────────────────────────
主业产品(产品) 11.94亿 72.48 3.09亿 80.76 25.91
创新产品(产品) 4.21亿 25.54 5403.50万 14.11 12.84
其他产品(产品) 3256.45万 1.98 1966.56万 5.14 60.39
─────────────────────────────────────────────────
华东区(地区) 9.95亿 60.40 1.83亿 47.77 18.39
境外(地区) 2.51亿 15.26 7687.95万 20.07 30.59
其他地区(地区) 2.06亿 12.48 1.05亿 27.31 50.85
华南区(地区) 1.95亿 11.86 1858.48万 4.85 9.52
─────────────────────────────────────────────────
自行销售(销售模式) 16.47亿 100.00 3.83亿 100.00 23.2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6.8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0921.39│ 27.78│
│客户二 │ 19398.70│ 10.58│
│客户三 │ 17962.42│ 9.80│
│客户四 │ 8307.77│ 4.53│
│客户五 │ 7532.73│ 4.11│
│合计 │ 104123.01│ 56.8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2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2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8749.15│ 11.22│
│供应商3 │ 12071.32│ 7.22│
│供应商2 │ 11982.13│ 7.17│
│供应商4 │ 11689.66│ 6.99│
│供应商5 │ 7761.58│ 4.64│
│合计 │ 62253.84│ 37.2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集光成像、光显示、光感知为核心技术的光学系统解决方案制造企业,经过多年持续的研发
投入和技术创新,拥有光学防抖、超精密光学非球面、自由曲面、光波导等核心光学器件的核心技术,其中
黑光真彩成像、快速聚焦技术是世界首创,产品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新型显示、智能驾驶等领域。报告期
内公司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一)行业发展情况
光电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关键性产业,也是我国持续引导和鼓励的行业。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AI)、智能网联、第五代移动通信
技术(5G)、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光电产业也将迎来更多的发
展机遇,包括在智慧安全监控、智慧城市、新型显示、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元宇宙、智能眼镜等应用领域
愈加广泛,光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主要业务围绕光电光学产品及光电系统布局延伸,涉及安全监控、新型显示、智能驾驶等行业领域
,相关领域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1、安全监控
安全监控是国家大力推进社会治安保障和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工具之一,过去天网工程、平安城市、雪
亮工程等项目陆续落地,驱动着国内安全监控行业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近年由于地缘政治冲突、中美
贸易战、经济下行等因素对全球安全监控市场形成了较大冲击,行业脱离高增长的轨迹,叠加国内部分项目
延期、房地产市场下滑、市场消费信心减弱等因素,使得国内安全监控市场需求表现相对疲软,增速放缓。
但整体而言,安全监控作为重要国家战略,得益于政策的长期支持,而且仍然较低的人均安全监控设备数量
以及安全监控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共同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充足市场,安全监控市场仍具有巨大成长空间,根据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2021年6月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安全防范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7
%左右,2025年全行业市场总额达到1万亿元以上。
安全监控市场也将随着安全防范行业整体市场需求的稳步发展而受到利好影响,尤其是安全监控的应用
场景进一步细分化,安全监控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市场对视频、图像采集的要求经历了“看得见”向“看得
清”的转变,并逐步向“看得懂”升级,超高清镜头不断普及和变焦镜头渗透率提升,高端安全监控镜头市
场需求稳定。而高端安全监控镜头大多具备变焦功能,技术壁垒较高,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客户和供应商资
源等要素也有较高要求,此外还受到专利、模具和工艺等因素影响,产品附加值高。根据群智咨询(Sigmai
ntell)《全球光学镜头行业发展趋势深度调研报告》预测,全球光学镜头市场总需求量呈稳健上升态势。2
025年全球镜头市场需求预计约64.3亿颗,同比增长3.9%,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1%,其中高端产品的
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其高附加值有效推动了安全监控镜头市场总产值的增长。
2、新型显示
(1)AI技术驱动下的XR显示设备
在新的一轮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和产业加快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特征更加明显,产业规模持续增长。AR/VR设备硬件性能不断提高,不断追
求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延迟、更轻便的设计和更长的续航时间,随着光学显示技术持续进步,如MicroOLE
D、MicroLED与光波导技术的发展,将使AR眼镜的显示效果更加清晰、自然,同时降低功耗和设备体积;另
一方面,AR/VR与人工智能(AI)深度融合,设备将具备更智能的环境感知、语音交互、手势识别和眼动追
踪等功能,实现更自然、便捷的多模态交互,借助AI的图像识别和理解能力,可以更好地识别现实世界中的
物体和场景,为用户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在内容创作、用户行为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动产业向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其中,AI眼镜是AI技术发展下催生的新智能可穿戴设备,目前无摄像头智能眼镜和带摄像头智能眼镜技
术较为成熟,市场上已经存在成熟的产品。各大行业巨头加快AR领域布局,AR智能眼镜作为AR的主要搭载形
式被行业看好,AR眼镜发展迅速。随着AR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互联网、智能手机等领域科技巨头纷纷布局AR
领域,收购或自研相关光学显示技术、交互技术等,以期获得先发优势。此外,AR眼镜初创公司发展迅速,
当前国内外主要AR眼镜厂商有MagicLeap、雷鸟创新、XREAL、Rokid、INMO等,其中,国内AR眼镜厂商占据
中国AR出货量的绝大份额。据亿欧智库数据,Rokid、雷鸟创新、XREAL分别占据中国消费级AR出货量占比前
三名。由此可见,中国厂商在新兴的AR眼镜市场中拥有一定优势,未来有望引领AR眼镜行业的发展。
根据维深信息(WellsennXR)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R眼镜出货量为11.2万台,同比增长基本持平
。其中,中国市场出货量为4.5万台,同比增长5%;,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AR眼镜出货量为15.1万台,同比
增长4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AI智能眼镜的热度提升、BB观影类AR眼镜成本下降以及光波导AR眼镜销量的
逐步走高。
(2)智能投影
根据洛图科技(RUNTO)的相关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正经历着“消费疲软”、“国
补效应递减”和“替代品挤压”的三重压力,2025年上半年市场销量为277.8万台(不含激光电视),同比
下降3.9%;销额为46.8亿元,同比下降2.9%,预计2025年全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销量为572.8万台,同比下
降5.2%;销额为95.4亿元,同比下降4.6%。
价格结构方面,2025年上半年继续延续性价比主导,同时呈现低端收缩、高端上涨并存的状况。
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500元以下市场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33.2
%降至22.1%,低价低质产品加速出清;500-999元价格带跃升为最大细分市场,销量占比为32.8%,同比大涨
10.4个百分点;1,000-5,000元中高端市场受到挤压,5,000元以上价格段销量份额则上涨1.6%,增至6.5%。
产品发展趋势方面,激光光源、4K分辨率及光学变焦技术是当前智能投影产品升级的核心路径,引领相
关智能投影产品价值提升。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线上市场:(1)激光
光源产品份额超过一成,达到14.3%,较2024年同期上涨3.1%,销量同比涨幅达到17%,其中,三色激光在细
分市场的内部占比超过了8成,较去年同期上涨8.7%,同时,也几乎成为了新品标配,在2025年上半年的22
款激光投影新品中,有14款采用了三色技术;(2)4K智能投影的销量份额超过了一成,达到11.1%,较去年
同期上涨4.3%,销量涨幅超50%;(3)光学变焦可以实现更灵活的安装适配性,正成为高端产品的标志,继
极米、爱普生、明基之后,2024年Vidda、坚果、徕卡等品牌先后布局,带动变焦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的销
量占比达到6.2%,销额占比则达到了23.4%,较2024年同期大涨13%,销量和销额下的涨幅均超过了110%;(
4)AI技术应用在投影产品上,有助于画质增强、观影推荐、自动化功能和语音交互等方面,2025年上半年
搭载远场语音功能的智能投影产品销量回升,占比达到7.3%,搭载AI大模型的产品销量份额则达到了6.6%。
3、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是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赛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汽车的智
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驾驶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通信基础设施、
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也配套齐全,消费者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市场活跃,有发展智能驾驶的优势条件,而且
近年来,国务院、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规范、引导、规划智能网联汽车行业
的发展政策,如《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
南(试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等等。2025年作为中国自动驾驶发展
的关键转折点,上半年行业迎来从技术验证到场景落地、从高端配置到全民智驾的双重拐点。中国牵头制定
的国际标准ISO34505:2025《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于2025年7月正式发
布,但其制定过程在2025年上半年已推动全球自动驾驶测试验证技术达成共识。据IDC预测,2035年全球智
能驾驶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智能驾驶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因此,智能驾驶
行业极具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是车载镜头需求爆发的主要原因。随着自动驾
驶技术从L2辅助驾驶向L3甚至L4高度自动驾驶迈进,汽车对环境感知的精度和广度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度。汽车智能化的普及,推动越来越多的车型将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作为标配,根据比亚迪,吉利等厂商最新
发布的智驾普及策略显示,2025年部分10万元级别以下的新能源汽车也将搭载智驾功能,将进一步推动车载
镜头需求的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车载镜头需求量约3.7亿颗,预计2025年增至4.4亿颗,同比增长率高达17
.6%,增长趋势还将在未来几年持续。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较强的技术优势、市场先发优势及品牌优势
作为国内光学领域早期布局的先行者之一,公司深耕光学镜头、光学元器件及相关光电产品的研发、生
产与销售二十载,现有核心管理与技术人员多为我国早期从事光学领域的行业先锋代表人物之一,在国内光
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凭借多年诚信经营与优质服务,公司行业影响力持续攀升,在品牌、规模、营销、
技术等方面构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综合实力、技术和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广受认可,自成立以来荣获
30多项科技荣誉和资质,包括不限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国家级、省级荣誉及资质。
在高端光学镜头领域,公司在业内首创高倍率、黑光全彩、防抖、透雾、大光圈、低照度等光学技术并
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自成立以来与下游行业头部企业一直保持紧密合作。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公
司在智能投影,激光电视的变焦镜头,超短焦镜头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行业领先地位。另外公司依托领先
的光学制造工艺与整机集成能力,将自主研发的超微AR光机尺寸缩小至行业领先水平,配合成熟的XR整机解
决方案,成为全球少数同时掌握Micro-LED光机量产技术与双目衍射光波导AR眼镜整机制造能力的厂商。
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自2019年成立中山联合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开始进军智能汽车领域,依托强大的光
学技术储备,深度布局智能驾驶系统,开发了车载镜头、毫米波雷达及相关产品、AR-HUD相关产品、车内投
影产品等,而且将根据市场发展及客户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矩阵,目前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已拥有明显的竞争
优势和领先的市场地位,凭借技术优势已获得多家汽车厂商定点,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丰富的产品类型,应用场景适配度高
二十载潜心深耕光学行业,公司已形成高端安全监控、新型显示、智能驾驶等多领域综合布局的良好局
面。公司产品类型丰富、规格齐全,从用途上涵盖安全监控镜头、车载镜头、毫米波雷达、超短焦投影镜头
、AR/VR一体机等。其中,在安全监控领域,公司在大倍率光学变焦、高清等高端镜头产品方面已形成市场
主导地位;在新型显示领域,公司的激光投影镜头、AR/VR一体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激光电视、智能投影、
工程投影、视讯会议、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等领域;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已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领先的
市场地位,相关产品量产能力与质量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凭借高度定制化特性与深度适配的应用场景,公司
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客户建立了友好、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核心驱动力,紧密追踪科技前沿动态,保持对技术趋势
的敏锐洞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领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抢占科技战略高地,以核心技术构筑竞争
优势。近年来,公司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力度,加速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拓展,着力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历经二十年发展沉淀,公司已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发管理制
度与持续创新激励机制,研发投入及技术创新能力居于行业前列。公司产品在光学变焦、自动对焦、光学防
抖、非球面镜片、黑光全彩、超短焦光学镜头技术领域拥有多项独立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
先进水平。同时,公司积极深化产学研合作,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科技项目与创新平台,不断推动科
研成果高效转化。
(四)强大的全栈自研自产的光学产业链产业化能力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且稳定性强的专业研发设计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在光学及相关应用领域深耕多年
,在行业趋势研判、设计开发、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产品检测等环节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产
品与技术研发、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公司配备了数百台(套)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
包括纳米级非球面精车、玻璃非球面设备、精密镜面放电加工机、精密数控机床、精密检测仪器等光电产品
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及和先进的计算机设计软件,建有组件自动化组装生产车间,可高效完成精密模造设
计、模造成型、自动化组装、精密测试等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检测流程,全流程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
公司建有研发软硬件完善、研发技术能力强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学产品工程技术研发平台,拥有
光电成像系统设计、超精密非球面镜片加工、非球面玻璃模具制造技术、专用设备开发技术、新型光电功能
器件研制等五大子研发中心,全方位推进公司在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攻关和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工
作。公司建立了完整的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客户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直到EOL
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能够高效地为公司持续提升研发效能和产品更新迭代、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更好地满足
用户需求,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目标赋能,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503.26万元,同比增长5.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22.76万元,同比下降171.59%。
1、安全监控
受国际环境尤其是关税政策变动影响,叠加国内下游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导致存量市场竞争内卷加剧,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安全监控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下降2.08%。
尽管如此,安全监控作为重要国家战略,得益于政策的长期支持,而且仍然较低的人均安全监控设备数
量以及安全监控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共同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充足市场,专业安全监控镜头市场仍具有巨大成长
空间。根据TSR的数据,2025年至2028年,专业安全防范镜头的年销售量将保持6%-7%的增长率。同时,智能
家居作为消费类泛安全防范的核心应用场景之一,在AIoT技术的深度赋能下,已进入规模化高速增长阶段。
随着IoT基础设施的完善、AI算法能力的快速迭代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突破,当前智能家居系统在设备协
同响应、多品牌生态互联、全场景交互体验等维度取得显著升级,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专业机构TSR
预计,2025年-2028年,消费类泛安全防范镜头的增长率将保持10%左右,从2024年的250,000K颗销量增长至
2028年的385,000K颗。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以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价值、为股东创造的长期投资回报为目标,保持战略定
力,秉持强研发、夯主业,稳存量、拓增量的方针克服困难,稳步推进消费类泛安全防范业务并购整合以丰
富产品矩阵及提高在安全监控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快推进海外战略布局。
2、其他主营业务
2025年上半年,新型显示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主要产品包括投影、VR设备、AR眼镜、运动DV等
。智能驾驶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主要产品包括ADAS等各类车载镜头、车载雷达、HUD、PGU,其中,
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60%以上,增长势头明显;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相继获得了比亚迪、一汽红旗、
零跑、东软睿驰、吉利、长安、奔驰等多家汽车厂商及全球汽车供应链Tier1厂商定点,覆盖超过40款车型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