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697 电工合金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铜及铜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铜压延加工业(行业) 25.37亿 97.83 2.68亿 96.95 10.55
其他(行业) 5616.60万 2.17 840.74万 3.05 14.97
─────────────────────────────────────────────────
铜母线(产品) 13.14亿 50.68 7714.42万 27.94 5.87
铜制零部件(产品) 4.93亿 19.02 9791.21万 35.46 19.85
铁路接触线(产品) 4.02亿 15.51 5493.23万 19.90 13.66
铁路承力索(产品) 2.59亿 10.01 2498.58万 9.05 9.63
其他(产品) 6635.79万 2.56 1015.36万 3.68 15.30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件(产品) 5760.43万 2.22 1095.52万 3.97 19.02
─────────────────────────────────────────────────
境内(含其他业务)(地区) 24.57亿 94.76 2.38亿 86.10 9.68
境外(地区) 1.36亿 5.24 3836.64万 13.90 28.2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铜母线系列产品(产品) 8.78亿 71.35 8672.64万 62.17 9.88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列产品(产品) 2.98亿 24.26 4241.02万 30.40 14.21
其他业务(产品) 2770.17万 2.25 598.94万 4.29 21.62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件产品(产品) 2264.57万 1.84 331.08万 2.37 14.62
其他(补充)(产品) 365.20万 0.30 107.05万 0.77 29.3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铜压延加工业(行业) 23.92亿 100.00 2.77亿 100.00 11.57
─────────────────────────────────────────────────
铜母线(产品) 12.44亿 51.98 7447.19万 26.90 5.99
铁路承力索(产品) 3.76亿 15.73 5554.98万 20.07 14.76
铁路接触线(产品) 3.35亿 14.01 6413.71万 23.17 19.14
铜制零部件(产品) 3.35亿 13.98 6981.53万 25.22 20.87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件(产品) 4752.39万 1.99 610.14万 2.20 12.84
其他业务(产品) 4393.30万 1.84 541.36万 1.96 12.32
主营业务-其他(产品) 1137.03万 0.48 --- --- ---
─────────────────────────────────────────────────
境内(地区) 23.03亿 96.27 2.43亿 87.88 10.56
境外(地区) 8915.21万 3.73 3356.34万 12.12 37.6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铜母线系列产品(产品) 7.63亿 64.44 7615.70万 51.68 9.99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列产品(产品) 3.60亿 30.45 6140.67万 41.67 17.04
其他(补充)(产品) 6043.25万 5.11 980.31万 6.65 16.2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3.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0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8111.86│ 22.41│
│客户二 │ 34083.08│ 13.15│
│客户三 │ 19243.30│ 7.42│
│客户四 │ 15492.30│ 5.98│
│客户五 │ 10681.05│ 4.12│
│合计 │ 137611.59│ 53.0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0.4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9.6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89818.48│ 39.40│
│供应商二 │ 57215.90│ 25.10│
│供应商三 │ 36603.97│ 16.06│
│供应商四 │ 13393.75│ 5.88│
│供应商五 │ 7316.06│ 3.21│
│合计 │ 204348.16│ 89.6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及国家统计局印发的《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公司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列产品属于“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3714高铁设备
、配件制造”行业;铜母线系列产品属于“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3251铜压延加工”行业;新
能源汽车高压连接件产品属于“36汽车制造业”下“C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
(一)铜加工行业概况
近年来,铜加工产业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保持了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铜产业加
工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个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碳达
峰、碳中和”、城镇化以及消费升级推进,铜消费领域不断扩张,消费强度不断提高,在新能源、新基建、
新消费的推动下,铜消费潜力巨大。
2024年中国铜加工产业总体稳中有进,从下游需求看:除建筑家装下降外,电力、家用电器、电子信息
等传统铜加工下游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稳住了铜材消费的基本盘;“新三样”继续快速增长,新能源
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铜消费的主要引擎。
(二)铜加工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
1、铜加工产业链
在铜产业链中,位于上游及中上游的行业主要为铜矿开采行业及铜冶炼行业。铜材加工行业在铜产业链
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铜加工材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几乎所有的国民经济行业。我国铜产品消费量较大的行
业主要有:电力、建筑、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和电子通讯等。
2、下游行业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行业公司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列产品主要包括铁路接触线和承力索。电气化
铁路接触线及承力索是电气化铁路的关键设备,主要应用于电气化铁路的建设及维护领域。
1)国内电气化铁路建设需求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是我国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取得
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路网规模质量大幅提升,中国铁路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一带一
路”倡议的推进和国际铁路合作项目的增加,铁路建设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2024年,铁路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
格局,铁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据国家铁路局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0
6亿元,同比增长11.3%,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457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
,其中高铁4.8万公里,电气化率升至75.8%,高铁营运里程占铁路营运里程的比重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
。当前,我国铁路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路网建设正由以路网干线建设为主向联网补网强链转变。铁
路网越织越密,“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已建成约80%,普速铁路网不断完善。
2024年2月6日,国家铁路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联合印发《推动铁
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有序推进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新建、改建铁路项目优先采用电气化标
准建设,促进铁路电气化的升级换代和绿色低碳智慧转型。该方案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
的发展,同时也将给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品制造行业带来旺盛的市场需求。除建设需求外,逐步增长的电气
化铁路网里程对铁路接触网设备的更换和维护需求也将会给接触线和承力索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求
除高速铁路的建设与维护外,铁路接触网设备的另一个需求来自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
通具有大容量、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也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
众出行需求、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共有58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
通项目,运营总里程达到12,168.77公里,其中地铁9,281.37公里,占比76.27%。2025年中国内地新开通城
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将有望再超1000公里,至“十四五”期末,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将达到一万三千两
百公里左右,“十四五”五年间,年均新投运运营线路长度将超一千公里。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逐步实施,对干线铁路装备的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需求更加强烈,城市轨
道车辆需求多样化,用户对轨道交通设备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
时,“双碳”目标的提出也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受国家产业政策
的大力扶持,我国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持续展开,公司铁路接触网产品市场需求空
间广阔。
(2)铜母线行业
铜母线作为电力系统中电能传输与分配的核心载体,其市场需求与全球能源转型及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紧
密相关。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连续7年保持稳
步增长。这一趋势直接推动了发电与输配电领域的投资热潮: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3.5亿千瓦(同比
增长14.6%),电源与电网工程投资分别达11,687亿元和6,083亿元,同比增速超12%。
1)新型电力系统对母线产品的市场需求
在电力系统中,铜母线广泛应用于发电机组、变电站、开关柜及母线槽等设备,承担着将电能从发电端
高效输送至终端用户的关键功能。随着新能源发电(风电、水电、核电等)装机容量的快速扩张,铜母线在
清洁能源并网环节的需求显著提升,成为连接传统电网与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纽带。
2024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
出到2025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
全面推进,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这是“双碳”目标提出以来,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对新形势下配电网的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政策的支持有助于推
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
系统,也将为母线产品带来了广大的潜在市场。
2)数据中心对高品质铜制电气零部件的需求
数据中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心脏,支撑着全球数字经济的脉动。2024年全球经数据中心处理的数据流量
高达159.2ZB,占全球总流量的99.35%。AI智算产业加速了数据中心的迅猛发展,而铜因其良好的性能,正
逐渐成为数据中心革新升级的关键材料。
从全球来看,数字化转型时代催生铜金属再度向新兴领域进发。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用铜量占精铜
需求的比重将快速增长,至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5%,市场潜力不容小觑。长期来看,在人工智能高速发
展的背景下,数据中心将成为未来精铜消费的重要增长领域。
在数据中心中,铜的应用主要为:配电设备占比75%、接地与互联占比22%、管道暖通空调占比3%。从配
电设备来看,铜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数据中心服务器内部的配电板、电缆、连机器及母线。从接地与互联来看
,数据中心大多采用相对成本较低、功耗较低、可靠性更高的铜缆,结合光缆混合使用于短距离互连场景中
。从散热制冷来看,铜主要用来制作铜铝换热冷板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冷板式液冷技术,将热量传递至冷却液
提升散热制冷效率。铜在数据中心的使用方案已成为新建数据中心的主流选择。
(三)公司行业竞争地位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行业
作为国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公司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技术服务
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凭借国家铁路局颁发的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许可证、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物资供应商
准入证等核心资质,公司成为行业内极少数同时具备技术标准制定参与权与核心供应链准入资格的企业。在
技术创新层面,研发团队参与制定了《电气化铁路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电气化铁路用铜及铜合金绞线》
两项国家标准,并深度参与CR450等新型高铁接触网系统的技术研发。市场方面,公司作为中铁电气化局集
团战略合作伙伴,在全国高铁接触网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前列,服务于京沪、京广等30余条国家级高铁干线
,产品在高速稳定性、耐腐蚀性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行业壁垒方面,国家铁路局实施的生产企
业许可证制度与中铁电气化局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共同构筑了行业准入的双重门槛,形成了以技术标准
为核心的稳定竞争格局。
2、铜母线行业
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与市场拓展,已发展成为国内铜母线行业的领先企业。在产能规模方面,公司
配备多条智能化生产线,年产能达23,200吨,产品涵盖上万种规格,满足从常规配电到特种装备的多样化需
求。工艺技术上,公司掌握高精度连铸连轧、精密成型等核心技术,尤其是深度定制开发的高强高导及超大
截面异型铜和铜合金材料,产品性能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凭借不断地技术创新,公司与施耐德、ABB、GE等国际电气巨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其输配电设备提
供定制化母线解决方案;同时服务于哈尔滨电机、中国中车、东方电气、湘电动力等国内龙头企业,参与国
家重点工程建设。公司客户网络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进入全球高端装备供应链,确立行业标杆
地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铜及铜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列产品、铜母
线系列产品、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件系列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列产品
公司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列产品主要包括铁路接触线和承力索两种产品。铁路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
重要配套设施,主要用于将电源输送到电气化铁路的电力机车上。电气化铁路是指电力机车所行走的铁路,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的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目前,我国
的快速铁路、高速铁路以及主要的城市轨道交通都是以电力机车为牵引动力的电气化铁路。
铁路接触线是指电气化铁路架空接触网中与机车受电弓滑板相接触并传输电流的金属接触线,主要负责
为电气化铁路上的电力机车提供电力,是电气化铁路的关键设备之一。
铁路承力索是电气化铁路悬挂接触线的配套产品,通常为金属绞线,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吊弦将接触线悬
挂起来,以保持接触线的平稳运行,同时也可以承载一定的电流来减小牵引网阻抗,降低电压损耗和能耗。
根据所使用材质以及所适用的运行时速不同。
2、铜母线系列产品
铜母线也称为铜排(或铜母排),是指在电力系统中起着汇集、分配和传送电能作用的铜质总导线,通
常是由铜或铜合金材质制成的长导体,主要在电气设备中起输送电能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是一种大电流
导电产品,适用于高低压电器、开关触头、配电设备、母线槽等输配电设备,也广泛用于风力发电、水力发
电和核电站等的发电机组。
标准化的铜母线产品通常被制作成方便进行再加工的矩形截面的长条体,也有部分加工能力较强的铜母
线生产企业为客户定制特定形状的铜母线,由于定制化生产的铜母线产品在形状、截面积等方面与标准化的
母线产品不同截面积等方面与标准化的铜母线产品不同,因而此类产品也被称为“新型铜母线”或“异型铜
排”。
铜制零部件是铜母线的深加工产品,是母线厂商根据客户需求对母线产品进一步加工成可供客户直接投
入生产使用的零部件。目前,由于我国的铜母线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铜母线大多为初加工产品,母线的使用者
通常在使用前需要对母线产品进行再加工。然而,一些技术和加工能力较强的母线厂商已经具备根据客户要
求为客户定制化生产零部件的能力,从而节省了客户进行再加工的生产成本,而加工后的铜角料也能够得到
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因此不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环保节能的角度来看,定制化铜制零部件产品已经成为行
业发展的趋势。
(二)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参与竞标以及商业洽谈的方式来获取客户和业务。从销售区域上来看,公司的销售以内销
为主、外销为辅。公司销售定价主要采用“原材料价格+加工费”的模式,产品的加工费用一般按照产品的
加工难度和市场的供求情况,并综合考虑业务的合理毛利等因素,通过与客户的谈判来具体确定。由于不同
产品的加工难度和使用耗材不同,因此其加工费用会有一定差异。
2、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在收到客户订单或中标通知后,由公司销售部门将订单内容录
入公司生产管理系统。公司生产管理部根据系统中的订单量、交货时间和现有生产任务等因素,在确保及时
交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产成品库存时间为原则来安排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经生产管理部负责人审核后录入
公司生产管理系统,并下达至相应的生产部门。
3、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是电解铜及其他生产辅料,其中电解铜是最为主要的原材料,报告期内电解铜的
采购金额占公司产品生产成本的比重超过90%,其采购价格通常以上海有色网的当日报价为基础,经与供应
商谈判后具体确定。原材料的采购工作主要由公司的采购部负责。
公司根据以销定产的模式安排采购,采购部根据客户订单、生产计划以及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并采
用持续分批量的形式向公司的专门供应商进行采购。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和辅料采购的具体流程如下:
①主要原材料采购:公司主要根据与客户的订单和生产经营计划来组织当期的生产和采购,生产部门将
原材料采购需求汇总至采购部。采购部根据提交的采购需求和原材料库存情况制定每周的采购计划。在进行
采购时,采购部进行采购前的市场调查,通过比价、议价后,按照质优价廉的原则确定供应商,并签订采购
合同,实施采购。
②辅料采购:由使用部门直接向采购部提交采购需求,采购部根据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经审批后向
公司供应商采购。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市场优势
公司在多年的稳健经营中,凭借可靠的产品品质和领先的技术实力,积累了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铁路
接触网领域,公司与铁路系统主要施工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成为了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的铁路
接触网材料特许供应商。在铜母线领域,公司主要产品获得施耐德、ABB、西门子、GE等国际知名厂商,以
及中国中车、哈尔滨电机、湘电股份、东方电气等国内知名公司的严格认证和信赖,成为其长期稳定的供应
商。公司主要下游客户分别在其所处行业占据市场优势地位,产品需求稳定可预期,为本公司后续业务发展
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在与公司下游优质客户的长期合作过程中,公司经常需根据客户设置的全面而严格的专业技
术标准,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优化产品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投入行业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工艺装备的改
进,主动开发客户潜在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公司的成长。
2、技术和研发优势
公司在自身产品领域内拥有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具备深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公司技术中心被江苏省科
技厅认定为江苏省电工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中心,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承担并实施了多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及国家火炬
计划项目。
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领域,公司研发人员曾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电气化铁路用铜及
铜合金接触线》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电气化铁路用铜及铜合金绞线》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
制定;
在铜母线领域,公司除生产标准化的母线产品,还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其定制化生产新型铜母线以及
深加工铜制零部件,且产品机电性能指标普遍高于国家和行业的标准。
3、产品优势
(1)产品质量优势公司的接触线及承力索产品主要用于国家电气化铁路的建设,其产品的质量优劣直
接关系到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因此中国铁路集团、中铁电气化局以及各项目建设施工单位都对铁
路接触网产品的生产厂商有着严格的资质审核和质量认证要求;在铜母线产品领域,公司的电工用铜母线及
铜制零部件产品客户多为施耐德、ABB、西门子、GE等国际顶尖电气产品厂商,其对所使用的铜材产品也有
着十分严格的质量要求,尤其对产品的主要机电性能指标及形位公差尺寸都要高于国家标准。因此,公司十
分重视对产品的质量把控,建立了完善的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并制定了比国家标准更
为严格的企业生产质量内部标准。公司引进了国际国内最先进的光谱分析仪、导电率测试仪、三坐标测试仪
、金相以及氢脆测试仪等20余台套检测设备,确保产品过程及终端质量严格受控。同时,对一些重点产品,
公司也将其纳入了与外资客户同等质量管控标准,并要求产品的主要机电性能及尺寸公差等指标要高于国家
相关标准5%以上。在客户的历次质量监督检查中,公司产品的各项指标基本全部达到客户要求。公司产品的
质量得到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质量竞争优势。
(2)产品多样性和专业化定制优势公司拥有十分完善的生产设施和全方位的生产能力。在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设备领域,公司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生产所有类型的接触线及承力索产品的企业,公司的铁
路接触网产品包括9大类共计40余种不同规格;在电工用铜母线和铜制零部件领域,公司除了能够生产标准
化的铜母线产品外,还能够为下游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定制服务,生产加工非标铜母线及深加工零部件产
品,从而提高客户生产上的便利性,为客户节约加工成本。由于公司产品的多样性优势,客户可以在公司完
成“一站式”的采购,从而增加客户对公司的依赖度。
4、管理优势
公司凭借多年的行业管理经验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建立了一套适合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的管理
方法和经营模式。原材料采购方面,公司采取了一种较为稳健的采购模式,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
合作关系,保证公司能够稳定、持续地获得原材料。同时公司还根据产品订单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长期采购计
划,结合对合同执行期间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的判断,按照《期货套期保值制度》制定原材料套期保值计划
。公司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较强的生产组织能力,在中标后能快速、合理地组织生产,合理控制存
货水平,有效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保证公司的盈利水平。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始终聚焦主营业务,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降本增效,从生产、研
发、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努力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并积极布局产业链延伸发展,维护
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274.3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37%;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68.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2%。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管理架构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控制权变更,控股股东变更为厦门全信,实际控制人变为
厦门市国资委。这一变革极大地优化了公司股权结构,给民营企业带来诸多利好。引入国有资本后,公司在
资源获取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厦门市国资委掌控着丰富的社会资源与产业渠道,助力公司打通上下游产业
链,获取更稳定、优质的原材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拓展产品销售途径,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从
产业协同来看,国资背景能推动公司与国资体系内其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技术共享、产能互补,在产
业集群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在市场竞争层面,国有资本注入后,公司的品牌形象得到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信誉背书,让客户、合
作伙伴对公司的信任度增强,更愿意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公司巩固现有市场份额,
还能凭借国资背景优势,参与到更多大型项目、重点工程的建设,突破以往因资本属性受限的业务瓶颈,拓
宽业务边界,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力。而且,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与竞争对手时,国资的雄厚实
力是公司坚实的后盾,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从企业战略角度,国有资本引入带来了更宏观、长远的战
略眼光。厦门市国资委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能引导公司制定契合国家战略、顺应产业升级方向
的发展规划,助力公司提前布局新兴领域,抢占市场先机。
2024年9月,公司完成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引入优秀人才,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与股权结
构优化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公司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2、专注主营业务,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列产品
铁路电气化是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的核心路径,对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报告期内,公司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6,167.97万元,较上年
同期下降6.99%,主要源于铁路建设周期的固有特性。电气化铁路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规
划设计起步,历经开工筹备、土建施工、轨道铺设、站点建设,再到接触网挂线,直至最终开通运行,整个
流程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如此漫长的建设周期,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波动性。报告期内,尽管公司中标合同
数量稳步增长,但部分中标项目需根据铁路建设规划逐步推进,致使后续接触网铺设等关键环节暂无法及时
跟进,订单难以在报告期内转化为实际收入,进而造成公司电气化铁路业务收入出现小幅下滑。
从长远视角来看,国家将会继续大力支持电气化铁路的建设。2024年2月,国家铁路局、国家发展改革
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有序推进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新建、改
建铁路项目优先采用电气化标准建设,促进铁路电气化的升级换代和绿色低碳智慧转型。该方案的实施将极
大地促进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发展,不仅会有大量新建电气化铁路项目启动,既有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工程
也将密集开展,为公司的接触网系列产品开拓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间、城乡间人员与物资流动日益频繁,对高效、便捷的电
气化铁路运输需求持续增长,这将有力推动公司产品的市场应用。此外,公司中标合同稳步增加,彰显出在
该细分市场中强有力的竞争中。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与质量,进一步巩固市场
地位,有望在未来国内电气化铁路建设浪潮中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实现业务收入的增长。
(2)铜母线系列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铜母线及铜制零部件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80,710.11万元,同比增长14.5%,继续保持行
业领先地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高低压电器、配电设备及母线槽等输配电系统,并深度融入风力发电、核
电机组等清洁能源领域。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数字中心浪潮中,公司铜母线产品展现
出显著的战略适配性。
当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处于加速转型期,配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随着《国家能
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的意见》的推进实施,新型电力系统正加速向高比例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方
向转型。公司铜母线产品凭借低阻抗、高载流特性,成为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载体。在绿电制氢领域,
结合国家发改委《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公司已与全球领先的绿电制氢设备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开
发的高强度异型铜排可满足电解槽装置的大电流传输需求,助力氢能产业链效能提升。
公司坚持研发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