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702 天宇股份 更新日期:2025-02-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 9.92亿 78.41 3.03亿 67.51 30.50
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 1.74亿 13.75 9035.08万 20.15 51.92
制剂(行业) 9702.95万 7.67 5468.13万 12.20 56.36
其他(行业) 214.31万 0.17 66.19万 0.15 30.88
─────────────────────────────────────────────────
降血压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7.44亿 58.77 2.63亿 58.59 35.32
其他(补充)(产品) 3.62亿 28.60 1.07亿 23.81 29.50
抗凝血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1.58亿 12.50 7808.50万 17.42 49.35
其他业务(产品) 165.08万 0.13 82.86万 0.18 50.19
─────────────────────────────────────────────────
外销(地区) 8.85亿 69.90 3.26亿 72.76 36.88
内销(地区) 3.81亿 30.10 1.22亿 27.24 32.0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 20.05亿 79.32 6.90亿 69.68 34.41
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 4.06亿 16.05 2.30亿 23.21 56.64
制剂(行业) 1.05亿 4.16 6600.54万 6.67 62.84
其他(行业) 1184.11万 0.47 --- --- ---
─────────────────────────────────────────────────
降血压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16.27亿 64.39 6.26亿 63.21 38.45
抗凝血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3.50亿 13.87 1.90亿 19.16 54.14
其他(产品) 1.88亿 7.45 --- --- ---
抗哮喘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1.70亿 6.71 --- --- ---
降血糖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8769.36万 3.47 --- --- ---
降血脂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5875.10万 2.32 --- --- ---
抗病毒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4503.26万 1.78 --- --- ---
─────────────────────────────────────────────────
外销(地区) 18.18亿 71.92 7.55亿 76.24 41.53
内销(地区) 7.10亿 28.08 2.35亿 23.76 33.14
─────────────────────────────────────────────────
直销(销售模式) 13.53亿 53.55 4.43亿 44.77 32.75
经销(销售模式) 11.74亿 46.45 5.47亿 55.23 46.5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 10.66亿 79.19 3.68亿 68.67 34.48
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 2.31亿 17.16 1.36亿 25.31 58.66
制剂(行业) 4277.80万 3.18 2920.51万 5.46 68.27
其他(行业) 644.02万 0.48 --- --- ---
其他(补充)(行业) 1.19万 0.00 --- --- ---
─────────────────────────────────────────────────
降血压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8.82亿 65.49 3.43亿 64.13 38.93
其他(补充)(产品) 2.35亿 17.45 6270.17万 11.71 26.68
抗凝血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2.30亿 17.05 1.29亿 24.16 56.32
─────────────────────────────────────────────────
外销(地区) 10.31亿 76.59 4.28亿 79.88 41.47
内销(地区) 3.15亿 23.41 1.08亿 20.12 34.17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 23.50亿 88.12 5.26亿 76.56 22.40
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 2.63亿 9.87 1.37亿 19.92 52.06
制剂(行业) 3396.84万 1.27 2010.80万 2.92 59.20
其他(行业) 1962.50万 0.74 --- --- ---
─────────────────────────────────────────────────
降血压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19.91亿 74.68 5.22亿 75.95 26.22
抗凝血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2.04亿 7.66 1.17亿 17.05 57.38
其他(产品) 1.49亿 5.60 --- --- ---
抗哮喘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1.39亿 5.20 --- --- ---
降血糖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1.11亿 4.16 --- --- ---
抗病毒类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 7211.81万 2.70 --- --- ---
─────────────────────────────────────────────────
外销(地区) 18.63亿 69.87 5.33亿 77.53 28.61
内销(地区) 8.03亿 30.13 1.54亿 22.47 19.22
─────────────────────────────────────────────────
直销(销售模式) 16.51亿 61.92 3.16亿 45.96 19.14
经销(销售模式) 10.16亿 38.08 3.72亿 54.04 36.5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9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44337.62│ 17.54│
│客户二 │ 41497.73│ 16.42│
│客户三 │ 10917.01│ 4.32│
│客户四 │ 8602.67│ 3.40│
│客户五 │ 8303.70│ 3.29│
│合计 │ 113658.73│ 44.9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2.0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3583.26│ 3.95│
│供应商二 │ 2215.92│ 2.44│
│供应商三 │ 2011.24│ 2.22│
│供应商四 │ 1603.14│ 1.77│
│供应商五 │ 1513.98│ 1.67│
│合计 │ 10927.54│ 12.0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业务概况
天宇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中间体、原料药及制剂业务的医药制造企业。产品主要涉及
降血压、降血糖、抗病毒、抗哮喘、抗凝血等药物,按照业务模式的不同,分为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
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和制剂业务。多年以来公司坚持以打造适应公司治理的系统能力为己任,不断提
高运营效率,力求打造行业领先的综合经营能力。
1、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
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系公司采用自主研发技术进行生产的产品,相关产品主要是生产专利到期或
即将到期的药物,客户主要为国际大型仿制药厂商及其下属企业。公司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涉业务及产品
按应用领域划分主要包括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抗哮喘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降血糖药物原
料药及中间体、抗前列腺增生原料药及中间体等。
原料药生产企业通常需要在相关专利药到期前的8-10年开始进行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的研发,到期前的
5年开始为制药公司提供样品,并对技术工艺等进行再优化等,在前4-5年开始申请产品的注册。为确保能够
抓住在未来几年专利药集中到期的市场机遇,公司近几年持续在研发方面进行投入,并取得了相应成效,公
司除了当前已商业化的产品品种外,在降血脂、降血糖以及抗凝血等心血管药物的领域也拥有较为丰富的产
品储备。随着公司储备的原料药品种对应的相关药物专利到期及公司产品的注册认证完成,降血脂、降血糖
及抗凝血等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2、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
CDMO(ContractDevelopmentManufactureOrganization),即合同定制研发生产组织,是一种新兴的研
发生产外包组织,主要是为医药生产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的产品,特别是创新产品,提供产品研发、生产
时所需要的工艺开发、配方开发、临床试验用药、化学或生物合成的药品或工艺研发、原料药生产、中间体
制造、制剂生产以及包装等产品或服务。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包含临床阶段和商业化阶段,一般是从临
床一期或者二期开始给国内外客户提供新药合成所需的化合物,进而在上市审评审批、商业化生产阶段与客
户进行深度绑定,客户主要面向国内外大型原研药制药厂商,比如默沙东(MSD)、日本第一三共、恒瑞医
药等等。
3、制剂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多剂型的仿制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营医药制剂业务,形成了以降压药心脑血管
类、降血糖药类、抗凝血药类和抗哮喘药类等为主导的产品系列,按照化药新4类(视同通过质量与疗效一
致性评价)已获批并可上市销售的产品主要有厄贝沙坦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缬沙坦片、奥美沙坦酯氢
氯噻嗪片、孟鲁司特钠颗粒、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奥美沙坦酯片、氯沙坦钾片、维格列汀片、非布司他片
等。公司与国内多家医药商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省份。公司持续加快研发及产
业化步伐,完善和优化制剂产业链,深化国内销售体系,公司产品营销涵盖医疗、零售、第三终端和电商等
四大渠道。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实行集中统一的采购模式,由采购中心根据GMP质量管理规范,对供应商进行筛选、评估,经质量
中心批准后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建立供应商档案,不断完善健全原辅材料供应商的质量可靠性、供应及时
性及安全性等。采购中心根据生产运营中心下达的生产计划,结合仓储部门的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在合
格供应商名录中进行询价、比价或招标的方式确定采购供应商,确保采购的原辅材料价格处于合理水平。
公司采购的原辅材料进入公司后由仓库管理人员保管、点收,并由质控中心对原辅料进行取样、检验、
检测合格后,按照原辅料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分库(或分区),按批存放。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
第一,对于成熟的、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在符合GMP要求的基础上,公司安排专用车间进行生产,并
根据产品需求量确定相应的最低库存量、最高库存量。通常情况下,公司会结合在手订单情况与当下库存情
况确定生产计划,当库存量在满足订单需求后低于最低库存量或不能满足订单需求时,公司便会组织生产,
并保证合理的库存。上述生产模式可保证公司在相对较低的库存水平下保证对客户供货的及时性,同时可使
公司的生产计划更具有可控性。
第二,对于市场需求量较小、按订单定制生产的品种,主要包括CDMO业务相关产品等,在符合GMP要求
的基础上,公司安排多功能车间进行生产。多功能车间可用于生产多个品种,但在产品生产切换时,需对车
间设备进行清洗、改造等,新产品还需对员工进行培训,因而每一次车间产品的切换都需要较大的切换成本
。在该情况下,公司通常会要求客户向公司下达3-6个月的订单计划,之后公司根据订单计划和总需求安排
设备、人员及原材料采购,通过连续性生产备足存货,满足订单需求,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及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
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为15天至1个月,在整个生产流程当中,生产部负责各生产车间的协调与调度
工作;安全环保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进行全程监督;质量管理中心负责对生产过程的各项关键
质量控制点和流程进行全程监督,以及产品入库前的质量检验。
(3)销售模式
公司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最终主要销往欧洲、印度、日本、美国、韩国等海外国家和地区,产品的
最终用户主要是国内外原料药或制剂生产企业,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可以分为直销和经销。
1)就国外市场而言,部分产品通过国内专业的外贸公司间接出口给海外客户。
在直销模式的出口业务中,公司直接与国外终端制药企业签订销售合同,有利于维护客户关系,保证客
户的稳定供货,减少中间环节费用并降低成本。公司部分产品通过销售至国内的专业化外贸公司进而销售至
国外客户,经销模式使公司产品的营销手段和层次更为丰富。一方面,在产品开发初期,公司通过与国内外
专业外贸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专业外贸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渠道,积累了一些重要的国外
客户资源;经过多年合作,公司与专业外贸公司及国外终端客户之间建立了透明、相互分工、相互支持的三
方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国外原料药及中间体最终客户除了大型国际医药巨头,也有数量较多的中小型制药
企业,其按生产用料计划定期向国内专业外贸公司采购多种原料并集中托运,有助于提高其采购效率、降低
采购成本。国内专业外贸公司具有的信息优势及采购整合优势使其拥有部分稳定的海外客户,公司与此类专
业外贸公司在合作中可互相支持、彼此促进、合作共赢。
2)就国内市场的终端客户而言,公司主要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以便于为客户提供及时、优质的产品
和服务。
2、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研发工作由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启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和研发中心共
同承担,根据客户的委托,为客户提供配套的工艺开发、改进工作,满足客户要求。
(2)生产模式
公司CDMO业务通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量安排生产,但出于公司部
分CDMO业务产品被安排在多功能生产车间进行,为充分利用车间及设备,公司也会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量安
排生产,在完成备货后对车间进行切换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品种。
(3)采购模式
公司CDMO业务涉及产品为中间体产品,上游行业为精细化工行业。CDMO业务链一般从原料药的起始物料
开始,通过采购基础化学原料进而加工为起始物料、中间体产品或者原料药产品,具体采购情况主要由公司
的生产计划需求决定,采购模式与仿制药原料药、中间体业务相同。
(4)销售模式
公司CDMO业务销售主要可分为两种模式,具体包括:(1)公司直接与最终委托方客户建立业务合作,
该模式包括公司现有的终端制药客户直接向公司询问业务并建立业务联系以及公司主动进行市场开发与新的
终端制药客户建立业务联系;(2)公司通过借助国内外CDMO贸易服务商积累的客户资源,与最终委托客户
建立业务合作。
通常情形下,公司CDMO业务与最终委托方客户进行业务合作的流程如下:
1)公司对客户的RFI(RequestForInformation,信息邀请书)进行回复,包括公司的产品结构、取得
的国外注册证书、生产能力等基本信息;
2)公司与客户签订保密协议(CDA),若通过CDMO贸易服务商与最终委托客户合作,则通常会签订三方
保密协议;
3)接受客户对公司的质量管理、EHS管理等方面进行现场调查;
4)客户将CDMO业务的具体化合物告知公司,以客户转移的技术工艺或公司自己研发的技术工艺估算成
本并向客户报价;
5)实验室生产样品交由客户检验;
6)样品检验通过,公司进行验证批(中试放大)生产,并经客户审查;
7)审查通过后公司与客户签订质量协议;客户向公司下达订单采购,若是与CDMO贸易服务商合作,客
户通过CDMO贸易商向公司下订单。
3、制剂业务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秉承科学严谨的研发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配备了先进的研发设备和研发精英团队。
公司现有3个研发中心,分布在浙江、江苏和上海,合计约8000平米的研发场地。三个研发中心均组建了工
艺开发、质量分析、注册、项目管理、技术转移等职能齐全的专业团队。分布在三地的研发中心形成立体互
动的科技创新体系,依托多个合作技术平台和自我创新能力,形成了仿创结合、原料药与制剂协同的研发和
技术网络。研发体系覆盖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完整产业链,具备固体缓控释、难溶药物增溶、首仿和
规避专利产品等高壁垒仿制药的研发能力,建立了针对药物制剂开发的关键技术平台。通过该关键技术平台
,实现公司自主研发制剂项目的产业化和高端项目的孵化。
(2)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包括生产部、采购部、财务部、质量控制部等相关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
供的产品年度销售预测做好设备产能和物料安全库存准备、采购预测、财务预算、检测计划等准备工作。生
产部根据销售部每月提供的3-6个月滚动销售预测、库存情况及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下达生产指令,各
车间根据生产指令组织生产。在整个生产环节中,生产部负责订单跟踪,负责资源协调并保障生产进度;生
产车间按照cGMP、EHS规范及生产指令有效地组织生产;质量控制部负责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
和成品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部负责物料和成品放行并对生产全过程监控,确保所有生产环节符合规范要求
。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订单按客户要求保质保量按时交付,产品库存合理。
(3)质量控制
公司持续强化系统风险评估和管控,不断夯实质量管理体系,紧抓细节管理、追溯管理和现场管理,质
量防线不断加强,全年顺利通过外部及官方审计。
公司始终秉持“质量为先”的理念,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涵盖了所有必
要的职能和行动要求;在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中体现GMP理念,物料的验收、储存和发放及药品的生产和检验
过程均符合GMP要求。同时公司积极推进质量文化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升公司全员质量意识;不断强化有
效培训,加大对国内外法规的学习和解读,持续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公司GMP水平稳
步提高。
(4)销售模式
1)医疗市场
公司围绕“打造慢病管理知名品牌”的战略目标,开展制剂业务在医疗市场的专业化学术推广。通过在
全国建立系统的经销商网络,全面布局医疗终端,开发医疗终端。
2)零售和电商市场
公司通过聚焦国内百强连锁和各省份其它头部连锁的学术化推广及重点打造慢病品牌建设等方式,积极
探索药店终端的慢病管理模式向广大患者群体提供专业化服务,提升合理用药及用药安全意识。积极投入到
各大专业零售主题会议及慢病领域学术会议,组织区域性或跨区域性零售连锁经营的客户交流会议等方式促
进医药工业及连锁药店的共同提高,塑造诺得药业品牌形象。目前,经过不到3年时间,公司产品在国内零
售市场已覆盖超1000家品牌连锁,其中包含百强连锁77家。
3)第三终端市场
随着国家集采的深入开展,慢病产品下沉到第三终端市场逐渐成为行业的趋势。公司通过各地经销商系
统地拓展第三终端市场。随着产品陆续获批上市,我们将更多质优价廉的慢病产品推广到广阔的县域市场,
服务大众。
4)互联网业务
公司组建“互联网电商中心”,布局新零售以及互联网医院业务。新零售方面,公司拟开辟线上销售渠
道,利用大电商平台(阿里、美团、京东、拼多多)及自营电商平台,全面提升药品销售的规模以及用户可
及性。
(三)行业发展情况
1、医药市场发展现状
(1)全球医药市场发展现状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
识增强、新型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各国医疗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医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成为全
球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根据艾昆纬咨询(IQVIA)《GlobalUseofMedicines2024:Outlookto2028》医药市场调研报告,2023年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达约1.61万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全球药品支出将达到2.24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
85%。其中,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市场的快速发展、仿制药品数量的急剧增加,持续驱动全球医药市场
长期景气发展。
受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及市场供需调整等因素影响,全球医药市场总体增长趋势将逐步放缓,全球药品用
量需求或将呈现国别和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市场由于公共卫生健康政策转向、政府财政预算、人口结构等因
素存在一定增长压力;新兴国家市场受人口增长及医疗体系建设投入扩张等因素驱动仍将维持一定增长,同
时,疾病种类多样化、药物分子结构复杂化使得新药研发难度不断增加,大型跨国药企持续投入药物管线研
发。根据艾昆纬咨询(IQVIA)《GlobalTrendsinR&D2024》医药产业研发报告,从资金水平、临床试验启
动数量、药物上市数量、研发成功率等来看,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的众多研究项目对产业界和投资者具有显
著的价值,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始逐渐呈现回暖趋势。2023年,大型制药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攀升至历
史新高的1610亿美元,相较于2018年增长幅度接近50%。大型制药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不仅创下新高,而且
研发支出在总支出中的占比也提升至23.4%,较2022年有显著增长。
(2)国内医药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是全球医药市场中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并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药行业第二大单一市场,医
药行业是集高附加值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也一直将医疗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予以扶持
。近十年以来,中国医药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主要由于中国政府持续扩大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医保覆盖,并
不断推动公立医院系统和基层医疗服务的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药品监管领域作出重要改革部署,对
完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
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全面提升国家药品监管综合体系,促进中国医药行业更加全面、高水平及高质量的
发展。在我国全面推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根据沙利文分析,未来我国医药市场将以超过全球医
药市场的增速扩容,2021年至2025年和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6.7%和5.8%,市场规模于20
25年和2030年分别增至20645亿元和27390亿元。
2、原料药行业的情况
(1)全球原料药行业情况
随着国际原料药生产重心转移和跨国制药企业控制成本,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重心已经向发展中国家
转移,中印两国承接产业链转移效果显著,中国目前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在全球医药产
业链中承担关键角色。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2023年中国原料药出口金额为409.27亿美元,同比
下降20.6%,出口量为1248.92吨,同比增长5.4%,出口平均单价下降24.7%。出口金额在西药产品中的占比
为80.11%,相较2022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根据PrecedenceResearch,2022年全球原料药规模为2040.4亿美
元,2023年至2032年预计将以6%的年均复合增速保持增长,至2032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将达3636.80亿美
元。随着全球医药行业再次进入原研药专利集中到期的时期,大批重磅炸弹级原研药专利到期为仿制药市场
的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带动原料药用量的提高,为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LPInformation
(路亿市场策略)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降压药市场规模大约为320.60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到
405.80亿美元,2023年至2029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3.4%。其中,沙坦类药物的降压效果彻底、副作用少,
药效长并且可以和其他沙坦类药物连用,目前成为最广泛应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之一。
(2)国内原料药行业情况
随着医疗政策的转变,环保安全监管的趋严以及供给改革不断深化的影响,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工艺
技术落后、过剩的原料药产能被淘汰,促使企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利润逐渐向龙头企业集中,随着
国家集采政策红利的驱使,我国仿制药原料药市场规模扩大。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颁布《
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发挥我国产业体系优势和规模优势,鼓励原料药制
剂一体化发展,引导原料药企业依托优势品种发展制剂。2022年1月,国家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
局、国家药监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医药行
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技术突破、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健全医药供应保障体系,实现供应
链稳定可控,调动企业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积极性,支持企业对基本药物、小品种药等开展一致性评价
,依托原料药基础,促进原料药产业向更高价值链延伸,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在国家产业政
策的持续推动下,国内原料药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2023年2月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文中提及“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
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原料药优势加速实现原料
药制剂一体化转型升级。
(四)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沙坦类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为主,抗病毒、抗哮喘、抗凝血药物原料药及中间
体、CDMO业务多元发展的业务格局,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为齐全的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
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各生产基地均按照严格的GMP质量体系、EHS管理体系规范建设生产,公司产品销往欧盟
、印度、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经过持续的发展与提升,公司与默沙东(MSD)、诺华(Novarti
s)、赛诺菲(Sanofi)、武田(Takeda)、第一三共(DaiichiSankyo)、梯瓦(Teva)、晖致(Viatris
)、阿拉宾度(Aurobindo)等全球大型制剂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五)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原因系:1.原料药及中间体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报告期内
,沙坦类原料药销量894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74%,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7.69%,产品销售单价仍然
处于低谷,较去年同期下降,影响毛利率;非沙坦类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24863.12万元,较去年同期保持稳
定,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由于非沙坦类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激励等因素影响,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
2.CDMO业务销售收入17401.4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5%,主要变动原因是受客户需求下降,CDMO毛
利额下降。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药
品、生物制品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坚持“客户第一,降本增效,持续打造组织系统能力”,梳理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与制度
流程,夯实主体责任及鼓励自驱驱他能力,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公司2024年1-6月实现营业
收入126540.38万元,较去年同期营业收入134638.87万元下降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1.52
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