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759 康龙化成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药物发现研发服务及药物开发研发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实验室服务(产品) 38.92亿 60.43 17.59亿 80.42 45.20
CMC(小分子CDMO)服务(产品) 13.90亿 21.58 4.24亿 19.37 30.50
临床研究服务(产品) 9.39亿 14.58 1.16亿 5.29 12.32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产品) 2.11亿 3.28 -1.16亿 -5.29 -54.71
其他业务(产品) 797.92万 0.12 444.50万 0.20 55.71
─────────────────────────────────────────────────
截止日期:2025-03-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实验室服务(产品) 18.57亿 59.93 8.46亿 81.10 45.54
CMC(小分子CDMO)服务(产品) 6.93亿 22.36 2.11亿 20.23 30.44
临床研究服务(产品) 4.47亿 14.44 5261.30万 5.04 11.76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产品) 9869.32万 3.18 -6796.61万 -6.52 -68.87
其他(补充)(产品) 257.34万 0.08 150.52万 0.14 58.49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行业) 122.69亿 99.95 42.01亿 99.94 34.24
其他(行业) 639.99万 0.05 260.97万 0.06 40.78
─────────────────────────────────────────────────
实验室服务(产品) 70.47亿 57.40 31.66亿 75.32 44.92
CMC(小分子CDMO)服务(产品) 29.89亿 24.35 10.05亿 23.90 33.62
临床研究服务(产品) 18.26亿 14.88 2.34亿 5.57 12.82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产品) 4.08亿 3.32 -2.04亿 -4.86 -50.07
其他业务(产品) 639.99万 0.05 260.97万 0.06 40.78
─────────────────────────────────────────────────
国外(地区) 104.28亿 84.95 --- --- ---
国内(地区) 18.47亿 15.05 --- --- ---
─────────────────────────────────────────────────
直销(销售模式) 122.76亿 100.00 42.03亿 100.00 34.24
─────────────────────────────────────────────────
截止日期:2024-09-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实验室服务(产品) 52.19亿 59.19 23.36亿 78.22 44.76
CMC(小分子CDMO)服务(产品) 19.77亿 22.42 6.09亿 20.40 30.82
临床研究服务(产品) 13.06亿 14.81 1.72亿 5.77 13.20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产品) 3.11亿 3.53 -1.33亿 -4.46 -42.81
其他(补充)(产品) 503.27万 0.06 198.98万 0.07 39.5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7.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0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70584.39│ 5.75│
│客户2 │ 42244.80│ 3.44│
│客户3 │ 20912.38│ 1.70│
│客户4 │ 19842.52│ 1.62│
│客户5 │ 18748.75│ 1.53│
│合计 │ 172332.84│ 14.0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7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0.0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0348.10│ 2.75│
│供应商2 │ 8406.35│ 2.24│
│供应商3 │ 7171.14│ 1.91│
│供应商4 │ 5893.51│ 1.57│
│供应商5 │ 5847.46│ 1.56│
│合计 │ 37666.57│ 10.0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总体经营情况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业务遍及全球,致力于协助客户加速药物创新,在
中国、英国和美国有21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提供从药物发现到药物开发的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究、开发
及生产服务。公司坚定地推行“全流程、一体化、国际化、多疗法”的核心战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化
全球化布局,强化技术平台建设。公司构建了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和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多疗法、全流程
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并在新型药物领域快速拓展,强化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康龙化成致力于成为多疗法的
药物研发服务全球领军企业。同时,公司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平台亦进一步加强国际化的建设,从而能为客
户提供跨学科、跨区域和跨国界的协同服务方案,以充分利用公司全球的科研人才网络和满足客户对地域的
战略需要。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095.0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3%;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
司实现营业收入334,213.72万元,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7.85%。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3,665.7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66%;实现经调整的非《国际财务
报告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570.1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48%,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
公司实现经调整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626.03万元,同比环比均保
持较快增长。在主营业务持续向好的情形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39.58万
元,主要由于上年同期处置PROTEOLOGIX,INC.股权产生大额投资收益影响,较去年同期下降37.00%。报告期
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827.71万元,同比增长28.06%;扣除支持业务发展而投入的资
本性支出,公司自由现金流为25,412.99万元。
公司持续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依靠全流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遵循最高级别的国际质量监管标准
,充分发挥中、英、美三地的紧密协同服务能力,满足全球客户在不同研发阶段的各类需求。报告期内,公
司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2025年上半年,公司为超过2,600家全球客户提供服务,其中接受公司多
个业务板块服务的客户贡献收入451,023.86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0.02%。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超过
480家,贡献收入12,814.61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99%;原有持续性客户贡献收入631,280.47万元,占
公司营业收入的98.01%。
按照客户类型划分,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的收入116,786.03万元,同比增长
47.98%,占营业收入的18.13%;来自于其它客户的收入527,309.05万元,同比增长9.51%,占公司营业收入
的81.87%。按客户所在区域划分,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407,264.04万元,同比增长11.02%,
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3.23%;来自欧洲客户(含英国)的收入123,416.71万元,同比增长30.52%,占公司营业
收入的19.16%;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97,304.65万元,同比增长15.4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5.11%;来自其
他地区客户的收入16,109.68万元,同比增长8.8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50%。
为持续提高和巩固公司业务的竞争优势,满足中长期发展需求,公司继续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并进
一步完善全球服务能力建设。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人数达到22,908人,其中,研发、生产技术
和临床服务人员20,68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90.30%。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公司在英国和美国共有11个运
营实体,超过1,700名员工。2025年上半年,海外子公司交付收入80,218.00万元,同比增长8.87%,占公司
营业收入的12.45%。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研发服务平台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2025年2月,公司完成对浙江海心智惠
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交易。公司将推进临床数据资源与AI技术整合,更好地帮助合作伙伴提升药物临床开发
效率。2025年7月,公司与浙江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联合研发中心
”,加速AI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应用与突破,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并联合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共
同推动生命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环境、劳工与人权、商业道德及可持续采购四大领域的体系建设,通过制
度完善,指标优化与战略实施,显著提升ESG治理水平。为确保SBTi减碳目标的达成,公司持续开展节能减
排工作组季度会议,动态监控集团能耗与减碳目标进展。公司探索可再生电力使用潜力,国内部分园区已实
现可再生电力100%使用,同时公司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如可持续蒸汽、热力应用,集团减碳目标稳定推
进中。在管理体系认证方面,公司持续扩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认证范围;下半年将加快推进ISO140
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参照全球先
进管理规范,全面提升公司管理能力和体系建设。此外,公司已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ited
NationsGlobalCompact,UNGC),承诺并支持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在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和反腐败领域履
行社会责任。2025年,公司获得了标普全球S&PGlobal颁发的“行业推进者”(IndustryMover)称号,体
现了资本市场对公司可持续发展成效的认可。
(二)各服务板块经营情况
1、实验室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验室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89,246.1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46%;其中,2025年第二
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3,525.86万元,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9.59%;2025年上半年实现毛利率45.20%,
较去年同期提高了0.74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实验室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0%。公司实验室化学
团队在传统小分子化学药领域保持了出色的行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生物科学团队持续加强和实验室化学的
联动,并持续大力拓展新分子类型的业务机会,收入保持快速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验室服务收
入中生物科学占比超过55%。公司持续助力全球创新药研发,报告期内,实验室服务团队参与全球创新药的
药物发现项目795个。
报告期内,公司生物科学团队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通过整合化合物管理系统、自动化设备和高通量分
析仪器,进一步增强了高通量筛选和自动化实验平台的服务能力,提升实验通量与项目交付效率。公司全流
程自动化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已实现从样本制备到数据分析的无缝整合,研究通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
持续深化类器官/器官芯片技术布局,持续扩充类器官模型平台,并与英国领先的器官芯片技术公司CN-Bio
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器官芯片研发,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新药研发服务。在药物代谢领域,公
司进一步完善了服务能力,构建了行业内种类最全、技术领先的酶学实验平台,并建立了全面的代谢组学和
生物标志物分析实验平台,助力客户更精准地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公司持续推进人工智能(AI)技术
的创新应用,将AI深度融入药物发现、药理学机制研究、毒性预测及数据自动化处理等环节,目前已实现AI
工具在课题管理、图谱识别和自动化控制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大幅提高服务效率。在传统小分子业务的技
术优势基础上,公司进一步拓展加强新分子实体研发服务能力,涵盖复杂小分子(比如PROTAC、分子胶)、
多肽、寡核苷酸、抗体、蛋白、ADC、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等,涵盖从早期筛选到临床前申报的全流程
,为客户提供广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实验室化学是小分子药物发现研究的核心和发展基石,公司利用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不断拓宽服务范围
、丰富服务内容。公司始终关注药物发现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靶点,通过运用现代合成技术(如人工智能
辅助合成路线设计、流动化学等),加速新设计药物分子的合成过程。在传统小分子实验室化学服务的基础
上,拓展在复杂类型分子方面的实验室化学业务,包括PROTAC、分子胶、多肽、寡核苷酸、ADC等,取得较
快发展。此外,公司通过中、英、美三地协同,为全球客户提供更灵活更全面的实验室服务,满足客户在不
同研发阶段的多样化的需求,并提高研发效率,助力客户在多国范围内将研发项目快速由临床前研发向临床
阶段推进。同时,公司已开始将人工智能工具应用到实验室化学领域,并将持续扩大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方
面的投资和研发,以进一步提高研发效率和产出。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验室服务员工数量为10,706人,其中公司现拥有超过6,700名实验室化学研
究员,是全球范围内在规模上和经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的实验室化学服务队伍。2025年7月,公司在宁波的
新一代低能耗加速器质谱(AcceleratorMassSpectrometry,AMS)完成安装调试,这是中国首台应用于新药
研发的AMS,标志着公司中、英、美三地“放射性同位素药物标记合成-临床研究-分析检测”一体化研发服
务平台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公司放射性同位素高灵敏度、微量示踪药物代谢和生物分析服务能力。报告
期内,为满足实验室服务中长期发展需求,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建设,北京第二园区逐步投入使用。
2、CMC(小分子CDMO)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CMC(小分子CDMO)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38,970.6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20%;其中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668.34万元,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0.53%;2025年上半年实现毛利
率30.50%,较去年同期提高2.20个百分点。伴随客户需求的逐渐复苏以及客户产品管线持续向后期推进,报
告期内,公司CMC(小分子CDMO)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预计更多的项目将于2025年下半年交付。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CMC(小分子CDMO)服务员工数量为4,811人。公司全流程、一体化研发服务
平台模式实现药物研发各阶段的无缝衔接,促进了公司各服务板块的协同发展。报告期内,CMC(小分子CDM
O)约84%的收入来源于药物发现服务的现有客户。在工艺开发方面,公司在中国的近2,500名工艺开发化学
家和英国的超过200名工艺开发化学家紧密合作,以最先进的技术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在生产方
面,公司在中国、英国和美国的生产基地实现三地联动,为客户提供灵活、高效、更具性价比的从临床到商
业化阶段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涵盖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公司持续在全流程连续化技术、连续加氢技术、
连续臭氧化技术、酶催化、电化学、光化学技术、高通量实验(HTE)、高活化合物生产等方面加大投入,
效果显著。在连接子、高活化合物生产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加强ADC的GMP偶联能力建设,其中临床用药生
物偶联车间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绍兴二期产能建设,以满足CMC(小分子C
DMO)业务中长期发展需求。报告期内,公司CMC(小分子CDMO)服务涉及药物分子或中间体641个,其中工
艺验证和商业化阶段项目23个、临床III期项目21个、临床I-II期项目188个、临床前项目409个。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工艺化学研发和反应优化设计、高通量实验、酶定向进
化、连续制造、安全评价以及质量管理、生产设备维护、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开始着手布局相关
技术,以期尽早提高CDMO服务效率。
作为公司CMC(小分子CDMO)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司始终致力于质量管理的持续更新与提升。公
司严格遵循国际质量监管的最高标准,通过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为CMC(小分子CDMO)服务进一
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QA团队继续为官方和客户提供现场检查和远程审计等多种方式,
共计完成了质量审计84次(其中官方机构检查3次,客户审计81次),全部审计均顺利完成。其中,宁波原
料药生产车间于2024年11月完成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药批准前检查(PAI),于2025年4
月收到最终现场检查报告(EIR);绍兴厂区于2025年6月完成了FDA的新药批准前检查,检查结果良好,目
前正等待FDA对此次检查的最终现场检查报告;宁波制剂生产车间于2025年6月完成了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的飞行检查,检查结果良好。上述结果充分验证了公司CMC(小分子CDMO)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具有A
PI和制剂产品的GMP商业化生产能力。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卓越的质量管理,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
质的上市产品。
3、临床研究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93,932.6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39%;其中,2025年第
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200.57万元,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9.99%;2025年上半年实现毛利率12.32%,
较去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临床研究服务员工数量为4,415人,包括海外超过四百人的临床团队。康龙临
床在中国建立了一体化的临床试验服务平台,在美国马里兰州拥有96个床位的独立早期临床研发中心,并利
用英、美两地放射性技术优势和临床基础建立了“放射性同位素化合物合成-临床-分析”一体化平台。康龙
临床海内外团队紧密协作,助力海外客户将产品带入中国市场、助力中国客户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临床试验服务正在进行的项目达到1,027个,包括89个III期临床试验项目、389个I/II
期临床试验项目和549个其它临床试验项目(包括IV期临床试验、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等
)。在临床研究现场管理服务领域,公司与中国150余个城市的700余家医院和临床试验中心合作,正在进行
的项目超过1,700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公司优化组织结构和提升服务效率,并通过中美双报稳步在美
国市场上开拓,增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公司持续推进临床板块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公司将多个AI工具应用于注册、医学、统计学、药物警戒等
多个业务领域,提升业务交付的质量和效率。2025年2月,公司完成对浙江海心智惠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交
易。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临床数据资源与AI技术整合,充分协同海心智惠在肿瘤领域的高质量合规患者
数据与AI技术平台优势,结合上海机颖智能的算法工程化能力,以及公司在临床传统专业服务的能力和规模
优势,致力于提升临床研究过程中患者入组匹配、患者随访、数据管理等各环节的效率,更好地帮助合作伙
伴提升药物临床开发效率。同时,公司持续推进非肿瘤领域的多模态数据整合与跨病种分析能力建设,进一
步加强公司在数智化临床服务领域的竞争力。
4、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1,147.6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13%;其
中,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278.35万元,较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14.28%;2025年上半年实现
毛利率-54.71%。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业务目前仍处于业务拓展初期,公司宁波第二园区大分子药
物CDMO服务平台于2024年二季度部分投入使用,报告期内工厂运营成本及折旧摊销高于去年同期。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员工数量为752人。报告期内,公司合计为22个不同
开发阶段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提供效度测定放行服务,包括2个商业化项目和13个临床阶段的项目。在安
全性评价服务方面,公司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17个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的GLP和non-GLP毒理试验和毒理学支
持研究。在基因治疗CDMO方面,公司为16个不同服务范畴和阶段的项目提供服务,包括1个III期临床阶段项
目、5个I/II期临床阶段项目和10个临床前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大分子药物发现服务实现快速增长。公司持续加强各类蛋白和抗体的表达和筛选技术能
力,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早期大分子药物研发服务。公司位于宁波的大分子CDMO平台,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
全球大型制药企业的全面生产质量系统审计,成为合格的GMP生产供应商,并进行了第二批GMP供药生产。同
时,公司还成功为多个国内外客户交付了GMP批次生产项目,并进一步扩展早期项目管线,启动了多个从DNA
到IND的抗体项目。公司进一步加强美国实验室复杂分子类型药物的分析测试能力,包括针对CAR-T疗法的检
测服务。公司位于英国利物浦的实验室和工厂能够为客户提供满足基因治疗药物开发不同阶段的产量和监管
要求的不同腺相关病毒血清型的病毒载体生产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包括腺病毒载体疫苗、微
生物蛋白制备在内的其它分子类型产品的服务。公司致力于以全球最高标准为客户提供服务,报告期内,公
司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埃克斯顿的实验室顺利通过FDA审计。
(三)所处行业信息
公司从事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服务
产品涵盖小分子化学药、大分子生物药、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等。公司业务与医药行业及药物研发外包市场
的发展密切相关。
长期看,全球及中国药物研发及生产投入有望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全球人
口老龄化的加速进展、慢性病患者群体规模的扩大以及各国对于医疗卫生总投入的增加,全球和中国的医药
市场会持续发展,进而带动医药研发和生产投入的持续增加。未来全球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市场规模和中
国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市场规模均有望保持良好增长。
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市场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服务于全球客户的、全流程一体化的研发服务平台市
场份额有望不断提高。新药研发行业具有投入高、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全流程一体化的研发服务平台有
助客户降低研发风险和降低成本以提高研发效率。首先,对于大型制药企业而言,在研发成本不断增加和专
利悬崖的双重压力下,同时受到自身研发人才和产能限制的影响,大型制药企业逐步倾向于选择医药研发生
产外包服务以降低药物研发的成本,提升研发效率。大型制药企业研发外包占整体研发投入比例有望不断提
高。其次,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已经成为新药研发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往往不会建立
完善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更依赖于通过外包服务推进研发项目。再次,服务于全球客户的、全流程一体化的
服务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客户,尤其是中小型生物客户公司在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各类需求。全流程一体化
的服务平台通过各部门的高效协同,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客户提高研发效率,市场份额有望不断提高。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为客户提供药物研究、开发与生产及临床全流程的一体化服务。在全流程一体化的业务模式下,公
司在加深客户合作、建立核心研发技术和培养专业团队上均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这使得公司能更好地支持
和赋能客户的创新研发项目。
1、行业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具备雄厚实力,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
。
公司致力于为包括小分子、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在内的多疗法药物研发打造一个贯穿药物发现
、临床前及临床开发全流程的研发生产服务体系。公司拥有成熟和完整的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生产服务体系
,并快速拓展到多肽、寡核苷酸、ADC等新型药物分子的服务领域,同时基本完成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
药物服务平台能力的建设和整合。公司在药物发现、临床前及早期临床研究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拓
展了包括临床后期开发及商业化生产在内的下游业务能力。在扩大研发服务的过程中,公司从单一的实验室
化学服务供应商成功发展为业务立足中国、美国及英国的端到端的多疗法医药研发服务平台。
公司掌握了研发过程中的相关专业知识,以便能够尽快推进客户的研发计划,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
公司凭借专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围绕客户需求,有效利用和链接新药研发一体化服务平台资源。在纵向上,
公司加强同一学科在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协同效应,实现无缝对接。在横向上,公司加强不同学科在新药研
发同一阶段的协同合作,提升学科专业水准,丰富服务内容,推动学科间的相互转化。通过综合药物研究与
开发服务,公司对客户新药研发项目中所面临的独有科学挑战的理解不断加深,可以更快地推动项目取得进
展,助力客户实现利益最大化。凭借丰厚的行业知识、强大的执行能力及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公司的一体化
服务平台在缩短药物发现及开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风险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作为药物发现和开发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提供商,公司的核心技术在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药物研发平台技
术,其中公司构建了以下六个研发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1)贯穿整个新药研发过程和商业化阶段的全面化学技术平台
作为小分子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提供商,公司的化学技术优势始终贯穿整个小分子
新药研发全过程。
公司完整全面的化学技术平台,涵盖化合物设计(包括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化合物库设计与合
成、药物化学、合成化学、分析化学、早期工艺化学、工艺化学、GMP原料药生产、制剂开发和生产等各个
领域。从药物发现阶段的实验室合成到药物临床前开发阶段的小试工艺直至临床阶段的中试工艺以及符合GM
P标准的商业化生产,公司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通过提供化合物合成工艺研发服务和
剂型开发服务,公司为客户真正实现从初始化合物到可服用的成品药物的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发生产服务。
(2)贯穿新药研发整个阶段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发服务平台
公司提供覆盖药物发现直到药物开发整个研发流程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发服务。其中,早期的药物代谢
动力学研究可以为客户的后期药物开发战略提供关键性的决策依据。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技术是临床期间的重
要药物代谢分析技术手段,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服务,包括放射
性同位素化合物合成以及使用常规同位素检测分析或高灵敏度同位素AMS技术进行人体ADME研究。此外,公
司还搭建了完善的DMPK/ADME全球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公司DMPK一体化服务平台的领先地位。
(3)完整的从药物发现到POC(临床概念验证)一体化平台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完整的药物发现到临床概念验证一体化服务平台,贯穿药物分子设计
、化合物库合成、合成与药物化学、生物学、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药物安全评价、放射化
学及放射标记代谢、临床药理、临床生物分析、临床数据统计、化学工艺开发及原料药制备、制剂开发及成
品药制备等各个领域的众多学科。
凭借该完整的一体化平台,公司已承接开展了众多一体化课题研究工作,并实现了数量可观的里程碑。
此外,凭借该完整的平台,公司亦可提供创新药物研发某一阶段所需的一揽子研发服务,比如申请IND所需
的一揽子服务,提供包括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早期工艺化学及原料药制备、药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
以及合理的临床试验计划,全面的药物研发临床批件申请解决方案以及多国申报的便利,加快客户药物研发
进程,节省药物研发费用。
(4)端到端的国内临床研究全流程平台
国内临床研发平台涵盖临床现场管理、受试者招募、法规注册、医学事务、临床运营、药物警戒、生物
分析及临检、定量药理学、数据管理及生物统计、项目管理及质量保障等各功能及业务内容,为客户提供完
整、高效、端到端的I、II、III及IV期临床开发服务,是康龙化成新药研发一体化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历年的内部自建、有机成长和外部并购等多重举措,以及各功能的协调整合、流程梳理、团队优化等
管理手段,公司在中国境内打造了颇具规模和强竞争力的临床开发服务平台,为国内外客户的小分子新药、
大分子新药、医疗器械的临床开发提供高质量的研发服务。2025年,康龙临床完成对国内数字化肿瘤患者管
理标杆企业海心智惠的收购,是公司向“数据和AI赋能的服务商”升级的重要一环。康龙临床依托海心智惠
在肿瘤领域的技术和数据沉淀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和AI平台、其严格遵循国际数据隐私法规(《个人信
息保护法》、GDPR、HIPAA)的患者管理体系、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战略合作和覆盖全国30余省
份的真实世界数据(RWD)网络,建立统一的多模态数据标准,融合基因组学、影像学等疾病特征,实现跨
病种数据整合;通过算法优化患者的筛选与分层,全流程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同时结合康龙化成的国际化网
络,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符合FDA、EMA标准的真实世界研究(RWS)服务。
临床研发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康龙化成临床前研发平台的技术能力及其在业内建立起的良好声誉,积极配
合临床前各技术及商务部门,尽早地参与客户对临床研究计划的讨论,在提供更全面的客户服务的同时为临
床服务提供更多的业务机会。与此同时,临床平台的医学、法规注册、生物分析、定量药理及生物统计等部
门也积极会同临床前研发人员讨论IND全套研究方案。这些高质量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人员的积极互动,加
速了课题由临床前研发高质量地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进程,让客户充分享受到康龙化成临床前到临床研究一
体化平台的红利。
康龙化成位于美国的临床药理中心、数据管理及生物统计分析部门、生物分析平台、临床CRO运营以及
通晓中美双边临床研究文化的管理团队,为国内客户的创新药尽快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条便利的通
道。
(5)大分子和基因治疗药物“实验室服务-IND研究-工艺开发及生产”一体化平台
公司搭建了涵盖大分子药物发现和大分子药物开发与生产(CDMO)的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并和公司实
验室服务生物科学各业务板块密切协作,为客户提供大分子药物“实验室服务-IND研究-工艺开发及生产”
一体化服务,包括细胞筛选、目标大分子表达和纯化、目标大分子分析方法的开发及其对产品的分析鉴定,
主要服务于研发早期阶段课题对细胞及蛋白包括单抗的各类需求。2024年上半年,公司位于宁波第二园区的
大分子药物开发和生产服务平台逐步投入使用,为客户提供包括细胞株、上下游生产工艺、制剂处方和灌装
生产工艺以及分析方法的开发服务,并为客户提供200L到2,000L规模的中试至商业化阶段的原液及制剂生产
服务。
近年来,公司通过收购以及相关资源、平台整合,初步构建了基因治疗药物“实验室分析-IND研究-工
艺开发及生产”一体化服务平台,包括位于美国的完整的、具有业内领先水平的、遵循ICH法规要求的GLP/G
CP/GMP的生物药及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的分析平台,以及位于英国的基因治疗产品一体化生产工艺开发及GM
P生产平台。这两个分析及生产平台,结合符合NMPA、FDA及OECDGLP法规要求的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使康
龙化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