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767 震安科技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隔震咨询,隔震设计,隔震橡胶支座安装指导、更换、维
护等相关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隔震产品生产(行业) 1.39亿 61.48 4066.69万 50.66 29.24
减震产品生产(行业) 8140.18万 35.99 3480.47万 43.36 42.76
其他业务(行业) 572.62万 2.53 479.69万 5.98 83.77
─────────────────────────────────────────────────
隔震支座(产品) 1.25亿 55.35 3647.43万 45.44 29.13
消能阻尼器(产品) 8140.18万 35.99 3480.47万 43.36 42.76
其他产品(产品) 1273.86万 5.63 401.04万 5.00 31.48
其他业务(产品) 572.62万 2.53 479.69万 5.98 83.77
弹性滑移支座(产品) 111.97万 0.50 18.22万 0.23 16.27
─────────────────────────────────────────────────
华北大区(地区) 8151.15万 36.04 2385.48万 29.72 29.27
西南大区(地区) 7806.15万 34.51 3273.12万 40.78 41.93
华东南区(地区) 4330.71万 19.15 1801.94万 22.45 41.61
西北大区(地区) 1758.19万 7.77 86.63万 1.08 4.93
其他业务(地区) 572.62万 2.53 479.69万 5.98 83.77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20亿 97.47 7595.10万 94.06 34.4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72.62万 2.53 479.69万 5.94 83.7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隔震产品生产(行业) 4.99亿 71.84 1.67亿 69.75 33.55
减震产品生产(行业) 1.88亿 27.12 6569.34万 27.39 34.91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726.32万 1.05 685.21万 2.86 94.34
─────────────────────────────────────────────────
隔震支座(产品) 4.75亿 68.49 1.62亿 67.71 34.16
消能阻尼器(产品) 1.88亿 27.12 6569.34万 27.39 34.91
其他(产品) 1578.36万 2.27 125.20万 0.52 7.93
弹性滑移支座(产品) 748.00万 1.08 363.27万 1.51 48.5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726.32万 1.05 685.21万 2.86 94.34
─────────────────────────────────────────────────
西南大区(地区) 6.28亿 90.43 1.96亿 84.02 31.20
华北大区(地区) 1.61亿 23.15 1576.46万 6.76 9.81
华东南区(地区) 8636.38万 12.44 2200.49万 9.44 25.48
其他(补充)(地区) 726.32万 1.05 678.04万 --- 93.35
分部间抵销(地区) -1.88亿 -27.08 -53.45万 -0.23 0.28
─────────────────────────────────────────────────
直销(销售模式) 6.87亿 98.95 2.33亿 97.14 33.92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726.32万 1.05 685.21万 2.86 94.3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隔震产品生产(行业) 2.33亿 70.49 9206.12万 71.27 39.46
减震产品生产(行业) 9447.51万 28.54 3710.32万 28.73 39.27
其他(补充)(行业) 321.79万 0.97 275.21万 --- 85.53
─────────────────────────────────────────────────
隔震支座(产品) 2.14亿 64.57 8733.71万 66.21 40.86
消能阻尼器(产品) 9447.51万 28.54 3710.32万 28.13 39.27
其他(产品) 1779.99万 5.38 --- --- ---
其他(补充)(产品) 321.79万 0.97 --- --- ---
弹性滑移支座(产品) 177.32万 0.54 --- --- ---
─────────────────────────────────────────────────
西南地区(地区) 1.35亿 40.63 6224.84万 47.19 46.28
华南地区(地区) 8378.30万 25.31 2737.22万 20.75 32.67
华北地区(地区) 6297.64万 19.02 2112.23万 16.01 33.54
西北地区(地区) 4654.57万 14.06 1842.15万 13.96 39.58
其他(补充)(地区) 321.79万 0.97 275.21万 2.09 85.53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隔震产品生产(行业) 6.05亿 67.41 2.61亿 68.93 43.17
减震产品生产(行业) 2.81亿 31.28 1.07亿 28.34 38.25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178.51万 1.31 955.75万 2.52 81.10
─────────────────────────────────────────────────
隔震支座(产品) 5.75亿 64.04 2.59亿 68.35 45.05
消能阻尼器(产品) 2.81亿 31.28 1.07亿 28.34 38.25
其他(产品) 1515.70万 1.69 --- --- ---
弹性滑移支座(产品) 1506.89万 1.68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178.51万 1.31 955.75万 2.52 81.10
─────────────────────────────────────────────────
西南地区(地区) 3.12亿 34.77 1.51亿 39.95 48.49
华北大区(地区) 2.32亿 25.82 8807.02万 23.25 38.02
西北大区(地区) 1.84亿 20.51 7629.46万 20.14 41.47
华东南区(地区) 1.58亿 17.59 5352.89万 14.13 33.92
其他(补充)(地区) 1178.51万 1.31 955.75万 2.52 81.10
─────────────────────────────────────────────────
直销(销售模式) 8.85亿 98.69 3.69亿 97.48 41.70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1178.51万 1.31 955.75万 2.52 81.1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9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7490.41│ 10.79│
│客户二 │ 4215.80│ 6.07│
│客户三 │ 3829.17│ 5.52│
│客户四 │ 3075.33│ 4.43│
│客户五 │ 2893.34│ 4.17│
│合计 │ 21504.04│ 30.9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2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517.56│ 7.54│
│供应商二 │ 1988.61│ 5.95│
│供应商三 │ 1801.27│ 5.39│
│供应商四 │ 1608.74│ 4.82│
│供应商五 │ 1193.06│ 3.57│
│合计 │ 9109.25│ 27.2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1、建筑减隔震行业基本情况
地震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引起的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给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
了巨大的损失。历次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
、倒塌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因此,世界各国的建筑工程师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建筑防震抗震的研究,其
中,建筑隔震技术成为建造高性能防震建筑物的重要课题之一。
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建筑减隔震技术的研究,并在美、日、法、新、意
等20多个国家修建了数百座减隔震建筑物。其中,日本是技术发展最快、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国家。
2011年3月11日9.0级日本大地震中,大量减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不仅建筑本身完好,并且室内仪器设备均没
有损坏,表现出优异的抗震性能,该地震大面积的验证了减隔震技术的有效性。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较大地
震雅安、通海等地地震中,使用减隔震产品的建筑表现出优异的抗震性能。建筑减隔震技术由于其优越的抗
震效果,已成为建筑抗震领域成熟有效的抗震技术。随着政府对于减隔震行业的法规规范和政策扶持,国家
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减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减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
处于平稳成长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2024年上半年,全球地震活动仍较为频繁,其中1月1日,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6级地震,随后又发
生数百次低级别地震;1月23日,中国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4级地震;1月28日晨,巴西西北部与秘
鲁交界的边境地区发生6.5级地震。国内情况看,2024年上半年中国共发生4.0级以上地震115次(其中,5级
以上地震22次),较往年同期水平有所增强,主要集中在新疆、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地,7.0级以上
地震2次,最大为4月3日台湾花莲7.3级强震。
总的来说,2024年上半年全球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地震活动的特点、造成的损失、分布和原因等都有所
不同。为了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需要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强公众的地震
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等。故此,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客观上促进了建筑减隔震技术的推广
和使用,从国内来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颁布后,国内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逐步提升。
2、未来发展趋势
(1)市场需求保持增长趋势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41%左右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同时,这些地震多
发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地区,地震对这些地区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建筑减隔震产品有利于提
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能有效减少地震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
损害。2021年9月1日《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实施后,强制性政策要求覆盖范围大幅增加,由相关政策带
来的学校、医院等建筑在设计、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减隔震市场需求大幅增加。随着各地对法律法规执行落实
力度的加大以及行业监管的进一步完善,预计学校、医院等《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八类建筑产
生的市场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大。
(2)震振双控市场增长迅速
近年来,除普通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发展较快外,类似于地铁上盖物业、工业厂房、工业设施等领域对
减隔震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比如对于地铁上盖、沿线的住宅可以通过最新的减隔震(振)技术在现有
振动、噪音控制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让居民在充分享受快捷交通的同时提升生活品质。另外,工业和能源领
域的需求增长也比较快,相关领域的需求以往更多集中在振动控制上,同时解决地震灾害防治和振动控制的
方案显然能够更具吸引力。很多特种行业对于特殊振动的控制需求也不断涌现,这些需求可以通过适当的对
策或减振产品解决方案得到满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对设
备减隔震(振)产品和技术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3、建筑减隔震产业链近况
产业链上游:减隔震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橡胶、钢材、胶黏剂、阻尼介质、涂料等,铅芯隔震产品
的原材料还包括铅锭。减隔震产品原材料是大宗商品,价格受经济周期、市场需求、汇率影响,波动较大。
产业链下游:减隔震产品的市场主要在重点设防类建筑、特殊设防类建筑,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
类标准》,按工程类型下游需求主要为学校、医院、机场、贮气罐、电力建筑、通信建筑、科研试验建筑、
大型场馆、部分工业建筑等。这类建筑通常具有人员密集、抗震设防要求高的特点。
从减隔震下游需求来看,强制性要求政策类项目需求较高。从房屋类型来看,已建成减隔震建筑中,以
隔震建筑为主,但减震建筑数量占比有所提高。据国家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统计,新建隔震减震建筑
中,隔震建筑占比在70%以上,且基本采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产品。分地区来看,云南推广较早,减隔震建
筑数量占全国比重始终维持前列。据公司统计,2024年上半年,以公司营收结构来看,学校、医院在建筑减
隔震市场需求占比最大,超过50%,其余为其他公建项目、商住地产等其他建筑和应用领域。
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8%,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
增长3.8%,但房屋施工面积同比降低6.2%,新开工面积同比降低14.2%,上述数据表明在行业整体稳中向好
的背景下部分区域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建设力度有所放缓,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整体行业市场容量的增长。
4、建筑减隔震相关政策梳理及行业影响
2021年2月1日GB/T38591—2020《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开始执行,其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由
“安全性”提高至“韧性”层面,其中“建筑抗震安全功能”代表房屋建筑在给定水准时的地震作用下能够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性能,而“建筑抗震韧性”则代表房屋建筑在给定水准下能够维持与快速恢复建筑功能
的能力。该变革代表我国对建筑抗震方面要求的突破性提升,从单纯的人员生命安全保障提升至兼顾经济财
产安全和建筑功能保障。
2021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了在全国范围
内的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
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不丧失建筑功能。我国减隔震行业正
式进入“强制”时代。
2022年5月《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通知》及6月《〈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
础设施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
校、幼儿园、医院等八类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减隔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满
足正常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预示着减隔震产品在建筑中使用的比重将逐步加大和国家标准的不断提高。
2023年住建部新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住建部57号令)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该部令的
推出有利于优化检测机构营商环境、加大检测机构监管力度、提高检测机构违法违规成本、减少检测市场乱
象。在建筑减隔震领域有利于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进一步加大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023年《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颁布,该导则的颁布为配合抗震条例立法,对建
筑抗震性能设计的技术及地震时对建筑能正常使用的功能保持性要求做出了更加严格具体的规范,相关政策
的正式出台将提高行业技术门槛,进一步扩大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2024年上半年,新增建筑减隔震相关政策十余部,其中,《建筑工程振震双控技术标准》于2023年10月
颁布,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及装备在振动及地震共同作用时的设计、施工及运
维。该标准填补了建筑工程振震双控技术领域标准的空白,相关技术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建筑减隔震行业发展阶段及周期性特定分析
近年来我国减隔震建筑数量快速增长,行业市场容量快速成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减隔震技术渗透率的
持续提升,我国减隔震市场规模将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目前公司建筑减隔震产品主要应用于学校、医院、
商住地产、除学校医院以外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建筑物,下游行业为建筑业。同时随着《建设
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越来越多的设计院、建筑业主对隔震减震技术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隔震减震技术在工业厂房、工业设备、能源化工领域的应用也明显增加,特别是在房地产投资放缓的情形下
,工业以及能源化工领域对隔震减震技术的需求增长相对更快。
一方面,2024年上半年建筑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对建筑减隔震市场增长有不利影响,但另一方面新开
工公共建筑隔震减震技术使用渗透率不断提升,同时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作为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建项目
,其重要性在基建投资中将更加凸显,整体市场容量仍将持续上升,目前行业正处于《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
例》驱动下的扩容周期内,同时隔震减震技术的推广以及工业、能源化工等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市场突
破纯基建下游,迎来新需求,由此前学校、医院等主力需求延伸至数据中心、精密仪器企业厂房、LNG、博
物馆等。
建筑减隔震技术属于“柔性抗震”,具备最优抗震效果+经济性+提高得房率+降碳等优质特征,是发达
国家预防地震时首先选择的抗震方式,我国以前多采用传统抗震,即“硬碰硬”,目前正在加速推广减隔震
技术。同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发布,未来发展目标明确
,重绿色、重民生背景下,内循环为代表的减隔震为长期投资方向。我国绿色降碳任重道远,减隔震既能够
有效应对地震危害,高烈度区应用具备经济性,同时能够有效助力降碳减排。需求持续扩张预期下,减隔震
作为防灾减灾重点方向,符合我国内需体系建设,作为短板领域,未来投资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需求与投
资有望得到双重保障,具备长期看好价值。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及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为最大程度的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
失,运用减隔震材料将有利于提前预防并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对维护国民经济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建筑
减隔震产品因其强功能性和巨大的“犯错成本”,行业壁垒高,企业先发优势十分明显。但是我国减隔震市
场相较日本起步较晚,目前国内企业大部分为单纯的产品制造和销售商,且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不稳定
,缺乏减隔震理论、结构地震动力分析、减隔震设计和咨询等技术和研发能力,不具备提供减隔震技术成套
解决方案的能力。
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建筑减隔震产品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提供建筑减隔震整体解决方
案的企业之一。公司业务起步于我国地震发生最频繁的省份之一云南省,深耕建筑减隔震行业14年,具有较
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公司主编或参编了多项地方、行业及国家标准的制定,对市场变
化的反应更加灵敏。公司突破了单纯产品生产企业的局限性,能够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全产业链配套服务,竞
争壁垒持续增厚。凭借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品牌优势,公司作为建筑减隔震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行
业扩容。
受市场因素影响,公司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调整了销售策略,更加注重公司整体的经营性现金流和项目
的回款,受此因素影响公司新增订单和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在行业整体市场容量增加的同时公司营业收入下
滑,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
总体来讲,公司是目前A股唯一一家以建筑减隔震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尽管市占率有所下滑,公司在全
国房屋建筑减、隔震领域仍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的竞争地位。
(三)主营业务
本公司是专业从事建筑减隔震技术咨询,减隔震结构分析设计,减隔震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检测、
安装指导及更换,减隔震建筑监测,售后维护等成套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
领先的减隔震产品生产基地,产能行业领先,拥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各类专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线
,能满足包括但不限于:全系列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和消能阻尼器(黏滞阻尼器、金属屈服型阻尼器、屈曲约
束耗能支撑、摩擦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等的生产需求。
(四)主要产品
1、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弹性支撑类隔震装置,由薄钢板和薄橡胶板交替叠合,并经过高温、高压硫化
而成。使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以柔克刚”的抗震方法,通过使用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
橡胶隔震支座,并设置在建筑物的底部或下部,与上部结构之间形成柔性隔震层,来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
减少输入到建筑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达到抗震目的。根据橡胶的阻尼比要求不同,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还可以分为普通橡胶隔震支座(不含铅芯)、铅芯橡胶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
2、弹性滑板支座
弹性滑板支座属于建筑隔震支座,主要由上连接板、滑移面板、滑移材料、橡胶支座部及下连接板等构
成,具有镜面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或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一对摩擦装置,当水平力大于摩擦力时,上部
结构与基础将发生相对滑动,确保上部结构安全。该支座竖向承载力高、摩擦系数小、长期性能稳定,竖向
承载力不受水平位移的影响、水平刚度小。弹性滑板支座主要与橡胶隔震支座配套销售,以满足大型建筑项
目的减隔震性能指标要求。
3、消能阻尼器
公司研制生产的消能阻尼器产品主要为粘滞阻尼器、屈曲约束耗能支撑、金属屈服阻尼器,均属于减震
产品。在建筑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联结缝或预埋件、楼层空间、相邻建筑间、主附结
构间等)设置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输入结构中的
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目的。此
外,公司研制的黏弹阻尼器、金属橡胶型摩擦消能器也已经完成型式检验,均可用于建筑减震工程项目。
4、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
或装置。能在纵向和侧向上抵抗地震的冲击力,能在地震等无法预估的自然灾害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其对设备
的损害和对人身财产的破坏。在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工艺要求之外,抗震支吊架还能更好的应对地震等突发
事故,降低其对设备的损害,能有效防止发生地震时相关破裂造成的漏水、漏电等次生灾害。
5、核电抗震系列产品和服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格林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已形成稳定市场销售的主营成熟减隔震产品,市场覆盖
民用核电、火电、钢铁冶金、石油化工。是国内唯一持有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全系列核级液压阻尼制造、设
计许可证的单位。主要产品有广泛应用于钢铁、石化、火电与核电厂各类工艺管道等设备的抗震减振全系列
液压阻尼器、用于核电厂内各类特殊设计和专用设备日常监测的大型阻尼器性能试验台、管道支吊架及面向
国内所有核电站提供阻尼器等产品的性能鉴定、检修以及更换服务。
6、地铁上盖建筑减隔震(振)系列产品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以及“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兴起,地铁周边及上盖建筑已经越发常
见,但地铁经过时产生的振动将对使用这些建筑的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地铁上
盖建筑“震振双控”系列产品采用水平隔震单元与竖向隔振单元协同作用,水平向隔离地震提高结构安全性
,竖向隔离地铁等振动提高舒适性,从而实现震振双控的效果。公司现已与科研机构合作以及自行开发了部
分系列产品,包括:三维橡胶隔震支座、三维摩擦摆隔震支座、厚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等类型,目前正在进行
市场推广,已有数个项目正在实施。除此之外,震安科技针对中低烈度区,也有专门用于应对建筑振动提升
居住舒适度的产品,这部分的产品包括了橡胶类、弹簧类和叠簧类等类型。
7、振动控制系列产品
公司目前有标准化和针对特定项目的非标振动控制系列产品,包括各种新型阻尼器、聚氨酯减振垫、高
性能弹性隔振器,部分产品用于高精密仪器设备振动控制、工业厂房及仓库的隔震(振)应用中。得益于公
司长期在振动控制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案例,公司能为各种非标准大型建筑、设备、装置和个种非标准化
的振动控制和减震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方案设计和定制化的产品。
(五)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按照“以销定采,保持合理库存”的原则进行采购,并保持通用原材料及标准部件适当的储备
量;公司计划部根据生产计划、实际需要计算各种原材料的用量,然后结合库存情况,得出需要采购的量,
并提出物料需求申请。公司采购部制定有《合格供应商名录》,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定向协议等方式确
定最终的供应商。公司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及时维护认证《合格供应商名录》。
2、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采用以销定产,并保持合理库存的模式,计划部根据销售订单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生产计
划,再根据实际发货需求对生产计划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或变更,计划部以《生产通知单》、技术部以《生
产技术通知单》的形式下达至生产部组织协调各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公司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安排领料和生产
,并协调、落实生产计划。同时,计划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委外加工计划》,并将现行有效的加工作业资
料(图纸、作业指导书、或其他相关资料等)一并转交外协加工商,委外加工业务主要涉及钢板及预埋件生
产、铅芯制作等通用性和可替代性较强、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过程。
3、技术服务模式
项目前期,设计部安排专业人员配合销售部参与减隔震项目的前期咨询。设计项目确定后,设计部指定
项目负责人配合设计单位研究项目减隔震设计方案,评估项目采用减隔震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提出建筑
减隔震技术框架方案。总体方案确定后,设计部负责对结构减隔震设计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上部
结构提出优化思路,并配合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达到理想的减隔震效果,同时确定建筑隔震层的
布置、减隔震装置的选型和力学参数,完成减隔震设计,减隔震设计需严格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相
关行业、地方规范。减隔震设计成果经公司专门小组审查后发送给项目业主或项目设计单位。设计项目负责
人对设计成果进行确认后,销售负责人与客户协商签订合同。同时,售后服务部负责人负责安排售后人员进
行安装指导相关事宜(包括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指导安装、工程验收以及回访调查等工作内容),并定期
对项目进行巡检,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完善售后服务质量。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以直销为主,客户主要为业主方、施工方及少量经销商,其中属于《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
定》范围的业务涉及招投标程序。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政策发生一定变化,加强了对项目方资金流状况的监控
,加强了对项目本身毛利状况的控制力度,在项目方资金状况不确定或项目整体毛利率低于一定标准的部分
项目主动放弃。受此政策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了下滑。
5、收款政策
公司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设置了按供货进度分步收款的政策。同时为应对行业景气度及竞争形势的变
化,针对合同金额较大的重点客户,公司在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后可执行单独的信用政策。根据市场竞争状
况,以及下游行业建筑业景气度情况,公司在经过风险评估后适时调整收款政策。报告期内公司更加重视经
营性现金流状况,一定程度上收紧了收款和信用政策,相关政策的收紧一方面导致了公司营业收入的下滑,
另外一方面也助力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改善。
(六)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销售布局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陆地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陆地7级以上地震的1/3,因
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6度
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数据来源:中国地震台网),这些地区都是未来对减隔震技术有需求的地
区。同时,随着国内支持相关建筑强制或优先使用减隔震技术的省市地区范围的增加,减隔震市场也逐步在
扩大。同时,随着减隔震技术的进一步推广,相关市场主体如国内主要设计院、大型总包机构对减隔震技术
的接受及应用意识得到提高,减隔震技术在国内其他公共建筑、地铁上盖物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