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德方纳米(30076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769 德方纳米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品) 42.50亿 97.91 -8138.63万 93.74 -1.92 其他业务(产品) 7663.24万 1.77 -295.89万 3.41 -3.86 ───────────────────────────────────────────────── 中西部(地区) 21.87亿 50.39 -7666.33万 88.30 -3.51 华东区(地区) 10.95亿 25.24 -2060.38万 23.73 -1.88 其他(补充)(地区) 5.08亿 11.71 2833.00万 -32.63 5.57 华南区(地区) 4.73亿 10.90 -1492.50万 17.19 -3.15 其他业务(地区) 7663.24万 1.77 -295.89万 3.41 -3.86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务) 42.50亿 97.91 -8138.63万 93.74 -1.92 其他业务(业务) 7663.24万 1.77 -295.89万 3.41 -3.8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池材料制造(行业) 169.29亿 99.75 4727.22万 148.65 0.28 其他行业(行业) 4327.21万 0.25 -1547.02万 -48.65 -35.75 ─────────────────────────────────────────────────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品) 169.15亿 99.66 4790.82万 100.00 0.28 其他(产品) 5750.70万 0.34 --- --- --- ───────────────────────────────────────────────── 中西部(地区) 82.74亿 48.75 3061.64万 96.27 0.37 华东区(地区) 43.70亿 25.75 -5172.33万 -162.64 -1.18 华南区(地区) 43.04亿 25.36 5049.23万 158.77 1.17 其他地区(地区) 2501.25万 0.15 --- ---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务) 169.15亿 99.66 4790.82万 147.69 0.28 其他业务(业务) 4327.21万 0.25 -1547.02万 -47.69 -35.7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169.73亿 100.00 3180.20万 100.00 0.1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品) 88.77亿 99.83 -2.18亿 99.50 -2.46 ───────────────────────────────────────────────── 中西部(地区) 41.14亿 46.27 571.07万 -2.61 0.14 华东(地区) 25.64亿 28.83 -1.07亿 48.80 -4.17 华南(地区) 22.05亿 24.80 -1.19亿 54.16 -5.38 其他(补充)(地区) 889.18万 0.10 77.85万 -0.36 8.75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务) 88.77亿 99.83 -2.18亿 99.50 -2.46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池材料制造(行业) 225.44亿 99.94 45.20亿 99.95 20.05 其他行业(行业) 1314.91万 0.06 236.18万 0.05 17.96 ─────────────────────────────────────────────────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品) 225.37亿 99.91 45.23亿 100.00 20.07 其他(产品) 2007.37万 0.09 --- --- --- ───────────────────────────────────────────────── 华南(地区) 76.96亿 34.12 15.12亿 33.44 19.65 中西部(地区) 75.21亿 33.34 15.22亿 33.65 20.24 华东(地区) 73.31亿 32.50 14.85亿 32.84 20.26 其他地区(地区) 917.28万 0.04 --- ---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务) 225.37亿 99.91 45.23亿 100.00 20.07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25.57亿 100.00 45.22亿 100.00 20.0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63.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6.3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80848.88│ 51.90│ │第二名 │ 531234.58│ 31.30│ │第三名 │ 101171.73│ 5.96│ │第四名 │ 96639.88│ 5.69│ │第五名 │ 24971.64│ 1.47│ │合计 │ 1634866.71│ 96.3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3.1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8.8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13906.99│ 16.55│ │第二名 │ 199310.62│ 15.42│ │第三名 │ 103352.99│ 8.00│ │第四名 │ 68814.15│ 5.32│ │第五名 │ 45608.07│ 3.53│ │合计 │ 630992.83│ 48.8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公司所属行业 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 ,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领域。 2、行业发展情况 (1)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上半年,在国家促进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活动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 购车需求不断释放,新车型接连上市,汽车市场持续保持热度,市场表现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依 然保持较高水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433.9万辆, 同比增长35.1%;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截止到2024年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 销量超过了3,000万辆。伴随各项刺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汽车销量有望继续攀升,全年销量有望创历史新 高。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03.3GWh,累计同 比增长33.7%。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41.0GWh,占总装车量的69.3%,累计同比增长35.7%。 2024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 乡活动,旨在选取适宜农村市场、口碑较好、质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开展集中展览展示、试乘试驾等 活动,丰富消费体验,提供多样化选择。同时,组织充换电服务、新能源汽车承保、理赔、信贷等金融服务 以及维保等售后服务协同下乡,补齐农村地区配套环境短板。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有助于拓展农村市场,提 升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便捷的金融服务,进一步释放农村地 区的消费潜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全面发展。2024年5月23日,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 方案》,提出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等措施。这 些政策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 (2)储能行业新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新型电力 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技术,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之一。根据高工产研(GGII)调研统计 ,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116GWh,相较2023年上半年的87GWh,增长41%,其中一季度出货量 为40GWh,二季度出货量为76GWh;预计2024年全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超240GWh,其中电力储能将成为2024年 增长最主要驱动力。 2024年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 设的指导意见》,文件首次将储能与电网调峰、智能化调度并列,作为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 支撑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新型储 能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这一目标的设定将直接促进储能项目的规模化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一系列政 策的持续推出,为储能行业带来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推动储能行业健康快 速发展。 (3)正极材料行业正极材料是电池材料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环节,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 具有主导作用。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旺盛需求,正极材料出货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高工产 研(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我国正极材料出货量134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 93万吨,同比增长32%,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近70%,磷酸铁锂凭借良好的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成为出货主 力。根据高工产研(GGII)预计,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将正式迈入TWh时代,预计到2030年,全球锂电 池产能需求将达到7TWh。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将持续释放向上增长的正极材料市场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 场的进一步扩大和电池技术的不断创新,正极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行业内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化 也将推动正极材料行业的持续发展。磷酸锰铁锂、补锂剂等行业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了 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低温性能,拓宽了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应用场景,推动正极材料市场规模持续 快速发展。 2024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对锂离子电池行业 提出了新的规范要求,鼓励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向 高质量发展转型。在政策和产业发展的推动下,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正朝着技术创新、环境可持续性和供应 链稳定性等方向发展。 3、主要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 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领域。 4、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当前的主要产品为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及补锂剂。 (1)纳米磷酸铁锂纳米磷酸铁锂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公司是市场上较早生 产纳米磷酸铁锂的企业,采用独创的“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生产纳米磷酸铁锂,材料可以实现离子级均匀 混合,一致性好,配比精准可调,产品粒径均一可控,批次稳定性好,成品率高,能耗低,循环性能优势突 出,产品性能优异,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公司持续对纳米磷酸铁锂产品进行迭代升级,针对动力和储能领域的痛点需求,分别推出了高 压实密度、高动力学性能、超长循环的新型号纳米磷酸铁锂产品。面向动力领域的纳米磷酸铁锂新产品具有 高全电容量、高压实密度、高动力学性能等特点,满足下游客户针对快充和高容量的需求;面向储能领域的 纳米磷酸铁锂新产品具有超长循环,可实现万次以上循环寿命,降低储能电站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竞争优势 明显。 (2)磷酸锰铁锂磷酸锰铁锂是新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是在磷酸铁锂的基础上引入一定比例的锰而形 成的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具有以下突出优势: 1)高能量密度:相较于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的一次颗粒更小,电压平台更高,使得理论能量密度提 升15%-20%; 2)优异的低温性能:磷酸锰铁锂为橄榄石型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性和稳定性,此外,公司 采用“液相法”工艺生产磷酸锰铁锂,均一性更优,从而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性能; 3)高安全性:相较于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使其在高温条件下不易坍塌,安全性 大大提升。同时,高稳定的晶格能为电池提供更长的循环寿命; 4)低成本:磷酸锰铁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有明显的瓦时成本优势;相对于三元锂电池,磷酸 锰铁锂因不含镍、钴等贵金属,成本优势更大。 磷酸锰铁锂的上述优势使其在动力电池领域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满足动力电池客户对能量密度 、低温性能等指标日益提升的需求,未来有望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主流材料之一。 公司采用“液相法”工艺和“涅甲界面改性技术”等自主研发的独特工艺技术,有效解决了磷酸锰铁锂 的产业化难题,产品经过了多轮的测试验证和性能优化提升,在低温性能、循环寿命、能量密度、放电功率 等指标上处于领先地位,被评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公司的磷酸锰铁锂产能规模领先,具备批量化生 产能力,并已率先装车,正式开启商业化应用进程。 (3)补锂剂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卓越的性能和持久的寿命是决定电池应用领域广度与深度的关键因素 。公司的补锂剂是一款正极补锂材料,可应用于各种体系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补锂剂通过在电池首次充 放电过程中释放活性锂,显著补偿锂电池在早期循环中的活性锂损失,并预存额外锂;同时释放活性氧重构 SEI膜,从而增强离子输运、降低界面阻抗、强化结构稳定;该补锂方式通过三级作用和响应,最终极大地 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使其在保证安全性和兼顾经济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及低温、快充 等电化学动力学性能。 公司的补锂剂具有以下特点: 1)高适配性:可应用于各种体系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搅浆环节与正极材料一起混合使用;客户 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改造产线,工艺兼容性好; 2)高补锂效率:公司通过“润炼”技术进行纳米液相合成补锂剂,获得高纯均一的补锂剂材料,具有 更高的补锂容量、更低的无效可逆容量,最终实现高补锂效率; 3)多功能性:公司的补锂剂通过在电池体系中同时补充活性锂和改造SEI膜,实现除单一补锂功能以外 的多功能性,包括大幅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日历寿命和能量密度,同时可以改善低温性能以及快充性能, 提升电芯能效,降低电池自放电,提升体系安全性等多重功效; 4)高性价比:公司的补锂剂通过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日历寿命、储能能效及电化学动力学 等性能,大幅度提高电池全生命周期收益,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成本,具有高性价比。凭借独特的技术,公 司的补锂剂以极致八重功效革新行业补锂技术,可用于包括圆柱、软包、方形及刀片电池在内的全系列电池 种类,同时支持快速充电,适用于包括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在内的多种应用领域。公司的补锂剂产品已通过 核心客户的验证,产品性能和产业化进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5、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公司坚持“专注、创新、协作”的研发理念,采取自主创新驱动的研发模式,专注于技 术创新、工艺优化和产品性能改善,面向国内外科技前沿不断探索延伸,积极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 科技成果转化突破,注重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快速发展。公司设立了锂动力研究院,负责基础研发、新产 品开发、工艺开发与优化等。公司广泛吸纳和培养人才,组建了高素质的研发队伍,研发团队具备丰富的经 验积累和开拓创新的技术实力,紧跟市场和客户的需求,预测行业和客户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以战略眼 光规划和布局研发项目,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性能、优化生产工艺为目标,构建了标准、高效、持续的 研发体系。 (2)采购模式公司确立了“协同革新,推动产业进步”的供应链理念,采取订单驱动的采购模式,积 极打造精准、高效、快速的供应链体系。公司借助ERP、OA等信息系统,建立了严格的采购管理程序,严格 执行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的经营许可、资金能力、质量认证、历史业绩、主要客户及ESG表现等进行 综合考虑,经过小批量试用采购且合格后,方可将其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公司对原材料建立了严格的质量 管理体系,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根据订单计划,结合原辅料库存情况、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按需求与 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在供应保障与资金高效运用中实现平衡。 (3)生产模式公司坚持“安全、精益、绿色”的生产理念,根据订单情况、运营情况和预计需求制定 生产计划,协调产能资源,下达生产计划,各子公司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生产过程中,生产部门严格按照 作业指导书开展标准化流程生产作业,工艺部门提供工艺技术支持,质量部门对生产制造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与监控,把控产品质量。公司纳米磷酸铁锂产品主要由全资子公司佛山德方、曲靖德方和控股子公司曲靖麟 铁、德枋亿纬负责生产,磷酸锰铁锂产品主要由全资子公司曲靖德方负责生产,补锂剂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德 方创域负责生产。 (4)销售模式公司树立了“尊重、专业、信赖”的服务理念,采取直接面对下游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商 的直销模式。公司的营销中心负责开展销售工作,服务贯穿商务洽谈、订单签订、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全 过程,积极推动销售模式从单纯销售产品到销售“产品+服务”的转变。公司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高 附加值的产品和定制化的材料解决方案。凭借优秀的产品品质、良好的市场口碑和领先的技术优势方面的沉 淀积累,公司在锂电材料市场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下游客户均为锂电池行业的知名企业。 6、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增长,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近年来,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健康 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密集出台新一轮的激励政策,旨在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消 费,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坡和新能源汽车市场 降本增效进程的推进,下游客户更注重成本和性价比,磷酸铁锂电池低成本、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优势 日益凸显;同时,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技术不断突破,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技术 创新加速,磷酸铁锂等磷酸盐系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显著提升,使得其成本优势更加凸显,助推其在新能源 乘用车市场渗透率的逐步上升,市场空间迅速拓宽。 (2)全球能源转型推动储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全球各国致力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能 源行业正经历着从依赖化石燃料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转型。为了应对大规模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并入电网所带来的电力波动问题,储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为全球储能产业的持续发 展提供了长期动力。此外,随着一系列利好储能市场的政策发布,也带动了储能电池装机规模的大幅提升。 在储能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相比铅酸蓄电池污染更小,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能够发挥更显 著的作用,因此,新建电池储能设施更多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电池。 在储能锂离子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较长、生产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更符合指导意见中“ 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的要求,因此,快速发展的储能市场将推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的快速增 长,进而带动公司纳米磷酸铁锂等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出货量的增长。 (3)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凭借领先的市场竞争能力,产销量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市场处于 高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公司紧抓市场发展的机遇,不断强化公司的研发优势、差异化竞争优势 、客户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持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公司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公司的核心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赖,新产品凭借领先 的性能和产业化进程占据先发优势,产销量持续提升,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研发体系和研发团队铸就领先的研发优势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和技术,在充分了解国内外锂 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基础上,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致力于开发性能更 为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经过多年探索,公司开发了“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非连续石墨烯包覆技术 ”、“离子掺杂技术”、“纳米化技术”四大核心技术及“涅甲界面改性技术”、“离子超导技术”两项技 术创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体系,突破并掌握了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的关键工 艺技术。 公司是“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储能技术标准化工作组(SAC/TC279/WG7)”秘书处挂靠 单位,负责全国纳米储能技术标准的规划,被评为广东省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创建单位、深圳市标准创新示范 基地、研发与标准化同步示范企业,是“深圳纳米电极材料工程实验室”“深圳市锂离子电池材料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广东省省级工程中心“广东省纳米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动力电池电极材料( 德方纳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磷酸盐系电池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依托 建设单位。 公司是《纳米制造-关键控制特性-纳米储能器件中纳米正极材料的密度测试》(IEC/TS62607-4-2)、 《纳米制造-关键控制特性-红外吸收法测定纳米电极材料中的碳含量》(IEC/TS62607-4-6)、《纳米制造- 关键控制特性-卡尔费休法测定纳米储能器件中纳米电极材料的水分含量》(IEC/TS62607-4-8)、《纳米技 术多壁碳纳米管热重分析法测定碳杂质含量》(ISO/TS23690)4项已发布的国际标准主导制定单位,是《纳 米磷酸铁锂》(GB/T33822-2017)国家标准主导制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已发布或制定中的国际/国家标 准30余项。 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开发专业队伍的建设,核心研发团队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 域具有较为丰富的经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和 模式等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把握,使公司奠定了行业的优势地位。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计 申请专利719项,其中发明专利690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已获授权专利140项,其中发明专利115项、实用 新型专利25项,技术储备丰富,研发实力雄厚。 (2)卓越的产品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销售的主要产品为纳米磷酸铁锂,其导电性较好、内阻 较低,具备了良好的电化学和纳米材料的性能,用于制备电池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长的循环使用寿命 ,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公司在磷酸锰铁锂及补锂剂材料开发方面取得 了技术突破,产品实现产业化量产,产品性能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作为新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铁 锂具有更高的电压平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低温性能,并且保留了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优势,具备更 为优异的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开发的补锂剂材料可以大幅提升各类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日历寿 命和能量密度,同时可以改善低温性能以及快充性能,提升电芯能效,降低电池自放电,使用难度小,应用 领域更广。 公司使用独特的液相法制备纳米磷酸铁锂,产品循环性能优势突出,在储能领域具有突出竞争优势;新 产品磷酸锰铁锂凭借高性价比、高能量密度、良好的低温性能优势,在动力电池领域将占据优势地位;新产 品补锂剂面向锂电池性能提升领域,适用于各种体系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应用场景相对丰富,差异 化竞争优势明显。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持续迭代的技术优势,公司的产品销售给锂离子电池行业领先企业 ,市场认可度较高,品牌口碑良好,竞争优势明显。 (3)多年积累的产业沉淀聚集客户资源优势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 其一致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鉴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方面 的重要性,加上生产工艺调整周期长,对电池厂家而言,为保证锂离子电池产品质量,需要对正极材料供应 商进行严格的遴选,经认可后通常会建立稳定的长期业务合作关系。经过多年市场开拓,公司已经与锂离子 电池行业领先企业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持续的技术优化、产品迭代,在技术交流、产品服务上与客户 紧密同步,为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工作。此外,公司与下游龙头客户合资建厂,深化合作关系,共享双方 优势,客户资源优势突出。 (4)持续领先的产业化进程推动形成规模优势公司在业内率先推出优质产品,持续加快产业化进程。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制备磷酸铁锂的企业,在业内率先推出并量产纳米磷酸铁锂,目前已建 成纳米磷酸铁锂产能26.5万吨/年。公司较早开始了磷酸锰铁锂产品的基础研究并布局相关专利,2020年解 决了高电位离子溶出难题并开始向客户送样测试,2022年通过客户的批量验证,产品经过了多轮的测试验证 和性能优化提升,在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等指标上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已建成的磷酸锰铁锂产能规模领先, 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产品已率先上车,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公司的补锂剂产品是全球首个实现量产的正 极补锂材料,先发优势和性能领先优势突出,产能规模及产业化进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在广东省佛山市、云南省曲靖市、四川省宜宾市等地均拥有生产基地,产能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 供货能力处于行业前列。规模化生产使得公司拥有服务下游优质大客户的能力,同时可以统合综效,集约化 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4年上半年,行业仍处于周期波动阶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及时调整策略,继续强化精细化 运营管理,持续推动内部降本增效,努力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 量11.55万吨,同比增长31.23%,销量10.58万吨,同比增长13.28%;实现营业收入43.41亿元,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主要原材料锂源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公 司产品售价同比下降,产品毛利降低,导致公司整体业绩承压。 面对新能源行业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紧抓机遇,直面挑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公司的创新 能力,推动产品的迭代升级,推出高压实密度、高动力学性能的新型号纳米磷酸铁锂产品,加速新产品磷酸 锰铁锂和补锂剂的应用进程,新产品出货量逐渐提升。同时,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开展绿色技术创 新,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经营管理工作主要如下: (1)坚定创新路线,培养持续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 先导,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和平台,提升研发效率,着力培养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86亿元,新增申请专利124项,其中发明专利121项,实用新型专利3 项,新增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自2017年起,公司开始实施博士后创新实践和培养计划,与清华大学深圳国 际研究生院、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博士后联合培养合作关系。自2017年获得博 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认定、2023年获得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认定后,报告期内,子 公司佛山德方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接连获批博士后科 研工作站,表明公司具备高水平的研发环境和研发能力,有助于公司吸引和培养顶尖科研人才,加速了技术 创新和研发进程,为公司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促进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突破, 不仅有助于公司当前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也为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和行业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2)强化运营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产业链降本趋势明显,强化运营管理和持 续推进降本增效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降成本工作,通 过流程优化、精益生产、成本分析、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数智化提升等多重举措提升管理效率,强化各 项费用管控,推动关键资源向关键环节聚焦,各项期间费用同比均实现下降,为公司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中保持竞争力和实现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在全球“碳中和”趋势的背景下,公司不断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实施绿色低碳与降成本融合策略。报 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开发更加环保、高效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提高 绿色能源及绿色材料使用比例、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开发节能减碳工艺、实施智慧能源管理、智能物流 改造等方式,在探索降低成本的同时,持续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水平,构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锚定市场需求,构建差异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