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805 电声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互动展示、零售终端管理、品牌传播等营销活动的策划、执行、监测、反馈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快消品(行业) 9.85亿 43.09 7457.02万 30.88 7.57
批发零售(行业) 8.69亿 37.99 8849.20万 36.64 10.19
消费电子(行业) 1.44亿 6.31 2899.02万 12.00 20.08
医药行业(行业) 1.12亿 4.92 1354.53万 5.61 12.05
广告及文化传播(行业) 9557.64万 4.18 1336.22万 5.53 13.98
其他行业(行业) 6159.84万 2.69 2135.22万 8.84 34.66
汽车(行业) 1868.08万 0.82 118.44万 0.49 6.34
─────────────────────────────────────────────────
零售终端管理(产品) 10.00亿 43.74 6418.95万 26.58 6.42
数字零售(产品) 8.50亿 37.17 8254.93万 34.18 9.71
互动展示(产品) 2.40亿 10.51 4710.11万 19.50 19.60
品牌传播(产品) 1.66亿 7.27 3870.91万 16.03 23.30
其他业务(产品) 3009.74万 1.32 894.75万 3.71 29.73
─────────────────────────────────────────────────
华东地区(地区) 11.93亿 52.18 9956.16万 41.23 8.34
华南地区(地区) 4.50亿 19.68 6864.93万 28.43 15.25
华北地区(地区) 2.48亿 10.85 3301.52万 13.67 13.30
华中地区(地区) 1.73亿 7.57 1871.52万 7.75 10.81
西南地区(地区) 9662.88万 4.23 768.91万 3.18 7.96
东北地区(地区) 9540.01万 4.17 1009.66万 4.18 10.58
西北地区(地区) 3020.76万 1.32 376.96万 1.56 12.48
─────────────────────────────────────────────────
营销服务(销售模式) 14.07亿 61.52 1.50亿 62.11 10.66
数字零售(销售模式) 8.50亿 37.17 8254.93万 34.18 9.71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3009.74万 1.32 894.75万 3.71 29.7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快消品(行业) 4.85亿 44.38 3943.05万 33.17 8.13
批发零售(行业) 4.08亿 37.34 4326.78万 36.39 10.60
其他行业(行业) 7982.14万 7.30 2186.43万 18.39 27.39
医药行业(行业) 6433.76万 5.89 568.41万 4.78 8.83
广告及文化传播(行业) 4639.76万 4.24 762.51万 6.41 16.43
汽车(行业) 932.56万 0.85 101.75万 0.86 10.91
─────────────────────────────────────────────────
零售终端管理(产品) 4.87亿 44.54 3149.52万 26.49 6.47
数字零售(产品) 4.03亿 36.85 4161.91万 35.01 10.33
互动展示(产品) 1.07亿 9.75 2225.50万 18.72 20.88
品牌传播(产品) 7994.73万 7.31 1788.67万 15.04 22.37
其他业务(产品) 1684.94万 1.54 563.34万 4.74 33.43
─────────────────────────────────────────────────
华东地区(地区) 5.82亿 53.21 4644.86万 39.07 7.98
华南地区(地区) 1.94亿 17.77 3267.14万 27.48 16.82
华北地区(地区) 1.47亿 13.47 2378.31万 20.00 16.15
华中地区(地区) 7728.78万 7.07 934.26万 7.86 12.09
东北地区(地区) 4044.01万 3.70 488.37万 4.11 12.08
西南地区(地区) 3695.87万 3.38 -75.73万 -0.64 -2.05
西北地区(地区) 1529.95万 1.40 247.12万 2.08 16.15
海外地区(地区) 4.72万 0.00 4.61万 0.04 97.8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快消品(行业) 10.32亿 45.85 1.00亿 37.24 9.73
批发零售(行业) 7.76亿 34.49 7495.92万 27.79 9.65
其他行业(行业) 3.06亿 13.58 5315.61万 19.70 17.39
汽车(行业) 1.12亿 4.97 3338.90万 12.38 29.82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2506.12万 1.11 779.02万 2.89 31.08
─────────────────────────────────────────────────
零售终端管理(产品) 9.90亿 43.96 8659.92万 32.10 8.75
数字零售(产品) 7.90亿 35.09 7356.46万 27.27 9.31
互动展示(产品) 2.87亿 12.76 6753.04万 25.03 23.50
品牌传播(产品) 1.59亿 7.07 3427.56万 12.71 21.54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506.12万 1.11 779.02万 2.89 31.08
─────────────────────────────────────────────────
华东地区(地区) 12.11亿 53.79 1.34亿 49.66 11.06
华南地区(地区) 4.27亿 18.96 6143.45万 22.77 14.39
华北地区(地区) 2.74亿 12.16 3382.77万 12.54 12.36
华中地区(地区) 1.51亿 6.71 2292.13万 8.50 15.17
西南地区(地区) 9163.09万 4.07 902.43万 3.35 9.85
东北地区(地区) 6551.61万 2.91 111.09万 0.41 1.70
西北地区(地区) 3138.29万 1.39 747.47万 2.77 23.82
海外(地区) 4.62万 0.00 1.60万 0.01 34.63
─────────────────────────────────────────────────
营销服务(销售模式) 14.36亿 63.80 1.88亿 69.84 13.12
数字零售(销售模式) 7.90亿 35.09 7356.46万 27.27 9.31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2506.12万 1.11 779.02万 2.89 31.0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快消品(行业) 4.86亿 42.26 4319.77万 31.51 8.89
批发零售(行业) 4.24亿 36.92 4083.49万 29.79 9.62
其他(行业) 1.64亿 14.22 3288.68万 23.99 20.11
其他(补充)(行业) 7584.75万 6.60 2015.34万 14.70 26.57
─────────────────────────────────────────────────
零售终端管理(产品) 4.85亿 42.19 4275.18万 31.19 8.82
数字零售(产品) 4.31亿 37.47 3913.56万 28.55 9.09
互动展示(产品) 1.39亿 12.08 3176.81万 23.18 22.87
品牌传播(产品) 8440.95万 7.34 --- --- ---
其他(补充)(产品) 1011.92万 0.88 --- --- ---
其他业务(产品) 31.65万 0.03 --- --- ---
─────────────────────────────────────────────────
华东地区(地区) 6.33亿 55.08 7387.05万 53.89 11.67
华南地区(地区) 1.93亿 16.83 2701.47万 19.71 13.96
华北地区(地区) 1.34亿 11.65 1459.15万 10.65 10.90
华中地区(地区) 9431.34万 8.20 --- --- ---
西南地区(地区) 4277.35万 3.72 --- --- ---
东北地区(地区) 2361.11万 2.05 --- --- ---
西北地区(地区) 1771.62万 1.54 --- --- ---
其他(补充)(地区) 1011.92万 0.88 --- --- ---
其他地区(地区) 31.65万 0.03 --- --- ---
海外地区(地区) 7.24万 0.0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8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9505.52│ 17.28│
│第二名 │ 26929.66│ 11.7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14279.41│ 6.24│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单位 │ 14068.29│ 6.15│
│第五名 │ 5439.85│ 2.38│
│合计 │ 100222.73│ 43.8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6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8.9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上海康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27319.71│ 21.16│
│第二名 │ 24061.04│ 18.63│
│第三名 │ 10845.83│ 8.40│
│嘉士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单位 │ 7769.09│ 6.02│
│第五名 │ 6066.00│ 4.70│
│合计 │ 76061.67│ 58.9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
1、营销服务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互动展示、零售终端管理、品牌传播等营销活动的策划、执行、监测、反馈服务及数字
零售业务。前三类业务属于营销服务业务。
根据QuestMobileADINSIGHT广告数据库估算,中国广告市场规模从2023年9787.5亿增长至2024年10300.
9亿,同比增长显著。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深化推动,2024年营销行业的视频内容营销仍然保持
主导地位,用户生成内容(UGC)进一步成为品牌营销新抓手,超70%的品牌将短视频、直播作为核心传播形
式;综合电商、短视频平台等核心渠道的流量增速放缓,本地生活、生鲜电商等延展渠道成为流量新增长点
,社群等渠道则因转化效率低而收缩。
品牌营销在2024年更加侧重短链路转化和降本增效,倾向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内直接完成曝光-种草-
购买闭环。整合营销与性价比营销并行,减少冗余投放;曝光类和品牌类营销从过去的大媒介矩阵覆盖模式
转向联名跨界合作等模式,实现低成本高曝光,成为主流策略之一。
总体来看,广告行业呈现以下的核心趋势:
(1)IP营销与个性化营销崛起
从营销本质看,2024年“谷子经济”概念的崛起,验证了消费者需求从产品功能选择转向情感共鸣与场
景体验偏好选择的趋势,反过来正驱动品牌营销向个性化、情感化转型。当前,消费者正呈现两极分化:一
方面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国货品牌因本土文化契合度与质价比优势快速崛起;另一方面愿为情绪价值买单
,如提升幸福感的家电产品、可“出片儿”的社交属性商品备受青睐。
越来越多品牌选择以IP营销为事件营销核心,构建“情感-场景-交易”的一体化链路。咖啡、茶饮、新
零售渠道、美妆等先导品类赛道更多地选择IP营销,代表成功的IP营销不再是短期流量博弈,而是通过持续
的内容创新,通过IP为品牌集聚势能,帮助打造具有长期生命力的品牌资产。
(2)AI推动营销数字化转型变革
AI的出现让营销服务业全面进入变革时代。从2023年开始的内容生成概念AIGC开始,随着以Deepseek为
代表的一系列AI大模型的出现和生态研发配套,如今AI已实际应用并深度融入了各类营销工作流,覆盖数据
洞察、内容生成、电商运营、投放优化等环节。例如AI智能硬件应用于线下促销管理,AI智能选品与库存预
测系统帮助跨境电商效率提升、AI语音数据采集优化导购策略、AI算法实现广告投放动态优化、AI+SCRM系
统大幅提升线索转化效率等场景的扩大应用,AI正在帮助营销决策和营销执行场景的降本增效实际发生,AI
+营销将会是长期发展并不断创造价值的行业底层变革。
(3)价值导向营销与品牌社会责任强化
随着Z世代逐渐成长为核心消费人群,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观的契合度要求不断提升,如环保、社会公平
、女性主义、科技强国等议题成为品牌营销的新抓手。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公益联名、可持续产品设计、短剧
或电影植入的方式软性传递品牌价值,如何实现年轻化的价值共鸣,成为了品牌营销新课题。
(4)创始人IP网红营销与圈层传播创新
社交媒体提供了低成本、高曝光的传播渠道,让品牌有了更好的DTC(直接面向消费者)营销的基础,
帮助创始人作为品牌的具象化形象直接传递品牌价值观。创始人以真实人格与用户互动,将创始人IP的个性
与品牌定位高度绑定,通过分享创业故事、产品理念甚至生活日常,打破传统品牌冷商业的形象,提升品牌
亲和力与信任感,并形成用户对品牌的直观认知。但创始人IP打造对于内容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专业机构
或团队构建高频互动与真实输出,以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持续输出内容,保持用户关注度,同时配合KOC圈
层,青年社群圈层等渗透,才能有效将核心用户转化为品牌拥护者,通过社群运营与个性化互动深化情感链
接。
2、电子商务行业情况
公司开展数字零售业务,与拼多多、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合作,在线上销售渠道中提供数字化销售运营
,帮助品牌商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同时获取零售市场的销售数据,进而为品牌商提供营销策略的规划建议
及优化方案,增加其对公司营销服务的粘度和合作深度。
2025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
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起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和网民群体。网民规模从1997年的62万人增长至20
24年的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8.6%。
根据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22-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来看,电商
增速放缓,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11%下滑至2024年的7.2%。全国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同比增
速从2023年的8.4%降低至2024年的6.5%。
2024年,电商零售市场整体增速放缓,开拓新增发展空间压力增大,电商市场消费需求显著分层,消费
更加理性,用户追求性价比需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有大量用户群体愿为高品质、独特性的产品
支付溢价,为宠物经济、户外运动等类目增加投入。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呈现以下主要趋势:
(1)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嵌入电商运营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商平台上持续发挥着重大作用。一方面,智能客服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实现24小时高效
服务,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咨询,提升了消费者购物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浏览历史、购
买记录、收藏偏好等多维度数据,电商平台能够深度洞察用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从而有效
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同时,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全面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市场动态以
及竞争对手信息,优化供应链管理,精准预测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商品库存、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2)直播电商与短视频营销已成为重要销售渠道,促进消费增长
直播电商已然成为电商行业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主播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展示方式以及
实时互动答疑,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商品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这种沉浸式的购物体验极大地促进
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使消费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和高效。
短视频平台作为新兴的营销阵地,为电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商家通过精心制作有趣、有创意的短视
频,吸引大量消费者的关注。这些短视频不仅展示了商品的优势和特色,还巧妙地融入了生活场景和情感元
素,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从而引导购买行为,进一步促进了消费增长。
(3)多元化消费场景、个性化消费成为主流趋势
能够展现自身个性和品味独特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追求,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除了传统的线上购物模式外,即时零售等新兴消费场景正蓬勃发展,消费场景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传统的购
物模式需要消费者前往实体店铺,花费时间在路途上并等待结账等一系列流程,而即时零售则凭借强大的数
字化技术与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打破了这种时空限制,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无论是生鲜食材、医药保健还是日常小百货,消费者在手机上简单下单,就可以短时间内收到商品,商
品类别也开始覆盖生活的更多方面。许多传统零售商通过接入即时零售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模
式转型,不仅扩大了销售范围提升了销售额,还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进而优化商品结构和
服务品质。
(4)全渠道零售成趋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随着市场的不断演变与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传统电商企业与线下实体商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全
渠道零售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电商企业纷纷布局线下开设实体店,将线上的便捷性和线下体验相
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购物体验。同样,线下企业也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借助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工
具,开展线上营销和销售活动,打破地域限制,扩大销售范围,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情况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以科技驱动的新场景体验营销综合服务提供商,为品牌商提供可信赖的品牌营销顾
问服务和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
公司依托优秀的科技应用能力、前瞻性的创意设计方案、丰富的营销推广模式、覆盖全国的执行网络、
强大的区域销售及执行管理能力、丰富的IP、社群、艺术家资源矩阵,形成了从营销策略规划、方案制定、
活动执行到效果监测的“一站式”体验营销服务体系,能够迅速将品牌商需求转化为品牌宣传和产品销售的
直接成果。同时,公司是业内少有的能够以线下深度渗透的业务网络为基础,创建独特的体验场景,促进消
费者的沉浸式产品体验,推动终端销量的营销服务企业。
经过多年经营与发展,公司在垂直行业内已具备领先的业务规模和品牌效应,并凭借优质的服务质量,
在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公司已与雀巢、菲仕兰、玛氏、华为等知名快消及消费电子品牌
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多次获得业内“IAI国际广告奖”“POPAI国际零售营销协会奖”“金投赏”“虎啸
奖”“金梧奖”等专业大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体验营销综合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为互动展示、零售终端管理、品牌传播等营销活
动的策划、执行、监测、反馈服务及数字零售业务。从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结合各种成熟的新型科技
手段,将其跨界应用到体验营销领域,并配合强大的创意能力和全国执行网络覆盖能力,在各种消费场景中
,为消费者提供创新的品牌产品体验方式,帮助品牌商实现从营销到销售的闭环,提升品牌价值、拉动产品
销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促进消费需求升级、推动销售渠道下沉的社会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涵盖互动展示、零售终端管理、品牌传播及数字零售业务四类业务。
1.零售终端管理业务:对产品销售渠道终端进行的统筹、管理。零售终端是产品到达消费者完成交易的
最终端口,是商品与消费者面对面的展示和交易的场所。通过帮助品牌商制定营销策划、执行终端营销活动
、加强终端管理,从而达到提升终端销量的目的。
公司通过对促销人员、理货人员以及经销商销售代表等进行招聘、培训以及现场管理,安排至各品牌商
销售终端现场,由其向消费者或零售店铺店主提供专业的品牌产品推荐,准确传递品牌形象信息,加深消费
者或零售渠道对客户品牌的认可度,并负责管理商品的陈列及分销等工作,从而促进零售产品销量的提升。
该业务主要包括促销管理、理货管理等。
2.数字零售业务:基于与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在多种线上销售渠道中提供数字化销售运营,
以及部分通过线下渠道销售,增加商品分销和动销的机会,提升销量。
3.互动展示业务:根据品牌商的定位以及特征,利用多元化的科技、创意手段交互体验环境,通过线下
或线上的展示宣传活动,使消费者更为直观地体验产品效果,参与产品互动等方式,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全
面加深对产品的了解,提升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的认可度,最终实现品牌的二次传播及产品的销售。该业务
主要包括车展、移动巡展、试乘试驾、体验设备等。
4.品牌传播业务: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促销以
及销售等传播方式,以提升影响力为主要目的,增强消费者对品牌形象和内涵的认知,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
,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该部分细分业务包括区域营销、品牌策略与创意服务和媒体投放、公关
服务、数字营销等服务类型。
5.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没有重大变化。
(二)经营模式
1、营销服务业务:
公司一般通过竞标取得项目。一方面,公司通过品牌商直接邀请或网络渠道等方式获取招标信息,基于
品牌商提出的招标条件和项目要求,详细了解品牌商的品牌定位及营销目标,制定营销策略方案参与竞标。
另一方面,公司还基于丰富的过往案例经验与深度的市场研究,深入探究行业内品牌营销难点和痛点,积极
研发推出创新营销体验方式与服务,形成营销方案后主动向客户推荐。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营
销服务。
2、数字零售业务:
数字零售业务,主要包括品牌线上销售、品牌线上代运营服务等。
品牌线上销售,指公司以买断方式向品牌方或其代理商采购产品,并经品牌方授权后在第三方合作电商
平台,运营品牌旗舰店或专营店,通过线上销售模式直接将产品销售给小店或客户。公司合作电商平台广泛
,包含传统综合性电商、内容电商、社群电商等,如天猫、抖音、京东、拼多多、微信、支付宝等。
品牌线上运营服务,指公司为品牌方的线上店铺,提供各类运营服务,如店铺运营、营销策划、仓储物
流等全链路或部分环节的网络零售服务,为品牌方促进产品销售,提升销量,实现品效合一。
(三)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在营销行业深耕多年,依托优秀的科技应用能力、前瞻性的创意设计方案、丰富的营销推广模式、
覆盖全国的执行网络、强大的区域销售及执行管理能力,形成了从营销策略规划、方案制定、活动执行到效
果监测的“一站式”体验营销服务体系。同时,公司是业内少有的能够以线下深度渗透的业务网络为基础,
创建独特的体验场景,促进用户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消费升级。
公司在电商领域,与众多头部品牌进行合作,形成行业标杆案例;同时,公司多行业运营,包括休闲食
品、酒水、日化、宠物等,特别深耕休闲食品和酒水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已形成头部效应。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业务创新和经验积累,在客户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积累了一批优质而稳定的知名
企业客户群,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报告期,公司在深耕现有客户与业务的基础上,拓展新行业、提升专
业能力、探索和实践创新业务,推动业务发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先锋科技应用能力
针对当前品牌的营销新趋势,电声股份持续投入科技研发,积极布局SaaS化软件+服务等先锋科技体系
在营销中的应用转化和场景打造,持续探索结合AI、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VR(Virtua
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光影技术、可编程艺术等先锋科技形式,通过集成性创新研发,持续为
品牌方提供领先的数字化体验营销解决方案。
2.强大的跨界资源生态能力
公司拥有规模化的优质营销资源优势,如国内头部的IP矩阵、系列先锋的新媒体艺术家资源、青年圈层
社群资源等(如国内知名的青年社交平台“北辰青年”的系列行业合作资源)、丰富的线上线下媒体资源、
丰富的商业体场地资源等,并成立专门的专业化运营团队。电声股份致力于持续打造高性价比的高效跨界整
合营销,为品牌商提供全营销领域和全价值链的一站式营销服务。
3.覆盖全国的执行网络
公司拥有全国性执行网络,可提供全国性的线下营销执行实施。在广州设立集团总部,截至报告期末,
全国范围内设立了34家子公司、66家分公司,拥有268条路演线路,覆盖全国300余个地级市、1400余个县域
城市,并具有本土化的供应商网络,能够快速响应全国范围大规模营销服务需求。
4.优质的头部客户群
公司拥有较多优质的直签头部客户,与雀巢、菲仕兰、玛氏、华为等多个优质企业/及品牌形成长期稳
定的合作关系。与这类大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将推动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定发展。
5.专注专业的管理团队
公司拥有对营销服务行业有着深刻理解的创始人团队,自创业以来,一直紧密合作,并且始终专注于国
内营销行业创新,致力于以科技引领国内营销变革。核心创始团队拥有对营销服务行业深刻的理解,深耕体
验营销领域多年,其中多人曾任职宝洁中国,成功将快消品成熟的渠道销售促进管理模式引入到新兴的汽车
市场,对庞大的营销网络专业管理能力强,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前瞻性。
6.优秀的创意策划能力
公司在创意设计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注重结合新型技术手段和工艺手段,并配合人才体系和规范化的
创作流程。多年创意积累,公司能满足不同类型品牌商的创意需求,快速产出高规格的创意策略、制作运维
独创性的体验空间及产品。公司的科技驱动型创意能力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斩获多项创意大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继续深耕原有业务,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7亿元,
同比增长1.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4.05万元,同比下降57.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63.08万元,同比下降83.49%。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激烈,互动展示业务和零售终端管理毛利率降低,本期应收账款转
回减少、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公司对新能源车销售业务、对汽车体验中心进行调整,导致管理费用增加;另
外,2021年股权激励项目在报告期内产生了股份支付费用。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了公司净利润的表现。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新行业和新客户,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收入构成。2024年,公司在消费电
子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98.33%、在医药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42.35%。公司数字零售业务中B2C业务实现营业收
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12.04%。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管理成本费用、进一步降本增效,公司销售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