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816 艾可蓝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及与大气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尾气净化产品(业务) 4.83亿 93.01 1.15亿 77.32 23.78
其他(业务) 3627.13万 6.99 3368.39万 22.68 92.8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尾气净化行业(行业) 9.23亿 97.51 1.93亿 90.73 20.95
其他(行业) 2357.45万 2.49 1976.31万 9.27 83.83
─────────────────────────────────────────────────
尾气净化产品(产品) 9.23亿 97.51 1.93亿 90.73 20.95
其他(产品) 2357.45万 2.49 1976.31万 9.27 83.83
─────────────────────────────────────────────────
内销(地区) 7.89亿 83.38 --- --- ---
外销(地区) 1.57亿 16.62 4294.87万 20.15 27.30
─────────────────────────────────────────────────
发动机尾气净化产品(业务) 9.17亿 96.85 1.87亿 87.81 20.42
其他(业务) 2979.08万 3.15 2597.94万 12.19 87.21
─────────────────────────────────────────────────
直销(销售模式) 9.47亿 100.00 2.13亿 100.00 22.5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尾气净化产品(产品) 4.89亿 98.89 1.08亿 95.55 22.18
其他(产品) 547.89万 1.11 504.94万 4.45 92.1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尾气净化行业(行业) 10.33亿 98.74 1.87亿 97.89 18.06
其他(行业) 1322.72万 1.26 --- --- ---
─────────────────────────────────────────────────
尾气净化产品(产品) 10.33亿 98.74 1.87亿 97.89 18.06
其他(产品) 1322.72万 1.26 --- --- ---
─────────────────────────────────────────────────
内销(地区) 9.07亿 86.67 1.56亿 81.74 17.18
外销(地区) 1.40亿 13.33 3126.48万 16.40 22.41
─────────────────────────────────────────────────
直销(销售模式) 10.47亿 100.00 1.87亿 98.14 17.8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2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6.3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9625.82│ 31.30│
│第二名 │ 10190.23│ 10.77│
│第三名 │ 9641.55│ 10.19│
│第四名 │ 8374.37│ 8.85│
│第五名 │ 4944.84│ 5.22│
│合计 │ 62776.81│ 66.3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2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6.2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1782.39│ 15.78│
│第二名 │ 10309.73│ 13.81│
│第三名 │ 8203.31│ 10.99│
│第四名 │ 7413.82│ 9.93│
│第五名 │ 4246.83│ 5.69│
│合计 │ 41956.08│ 56.2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发动机尾气后处理应用于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
械、固定源和船舶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发动机尾气对环境影响的加剧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发动机尾气
后处理行业处于快速发展中。报告期内,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主要应用于道路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
固定源及船舶等领域。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发动机厂商、整车厂商及工业废气、尾气或固定排放源污染物
的行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5年1-6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延续良好发展态势,产销双双创历史新高
,首次突破1500万辆。上半年汽车产销数量分别为1562.10万辆和1565.30万辆,同比增长12.50%和11.40%。
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0万辆和1353.1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0%和13.00%;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
90万辆和212.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0%和2.60%。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汽车总体出口308.30万辆,同比
增长10.4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0%。
(二)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及与大气环保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主要产品
包括符合机动车国VI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和汽油机尾气净化产品、符合非道路移动机械国IV排放标准的柴油机
尾气净化产品,以及符合船舶国II排放标准的尾气净化产品。公司的核心技术为尾气后处理催化剂配方及涂
覆技术、电控技术、匹配及标定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四大核心技术。在四大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技
术的综合应用,逐步布局形成了多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产品,产品符合道路柴/汽油机国VI标准、非道路
移动机械国IV标准、船舶国II标准及IMOTierIII排放标准。此外,公司以核心技术能力及储备资源为基础,
围绕着绿色和智慧两个核心主题,陆续在相关细分领域和垂直化应用方面进行了产业拓展和布局。
其中,在道路车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领域,公司客户涵盖了全柴动力、玉柴机器、中国重汽、常发农装
、奇瑞汽车、福田汽车、东风汽车、江淮汽车、五菱柳机、三一道依茨等客户。在船舶领域,公司已取得中
、英、法等国船级社认证,与广柴股份、宁波中策、安庆中船等多家龙头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在海外业务领
域,公司积极推进与多家主机厂商海外业务合作,实现“抱团出海”。
(三)经营模式
1、业务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产品主要为发动机厂商和整车厂商进行配套,以及用于在用车船的尾气治理改造。
公司的下游客户发动机厂商和整车厂商主要采取零库存管理模式,公司的生产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计划
进行排产,生产完成后运送至客户或其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仓库。公司为满足客户需要,必须根据客户需求量
提供安全库存保障。下游发动机厂商和整车厂商客户采取“上线结算”模式,在上线装机结算前,产品的所
有权仍属于公司。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泵体材料、载体、贵金属、衬垫、化学材料等。公司一般会综
合考虑订单情况、生产计划、安全库存等以制定采购计划。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原材料如贵金属,公司一
般根据市场走势,在价格较低的情况下结合当期生产计划加大采购量。此外,部分进口原材料的运输周期较
长,公司也会根据订单计划制定备货计划。
公司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选择、开发和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公司需要先对供应商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
确认其具备供货的资质后双方签署开发协议,然后进行样件的提交认可、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和现场审核、
小批量试制和验证,从而确定其批量供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公司不定期抽查供应商的现场管控水平,以
及定期对合格供应商进行绩效评定,评定内容涵盖质量、价格、交期、服务、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根据评
定的结果对供应商采取不同的措施,如限期整改、调整配套份额、移出供应商体系等。
3、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方式,根据客户提供的年度、月度采购计划制定生产预测计划,并根据每
周订单制定每周实际生产计划。
公司也灵活采用委托加工模式,比如将电子元器件的贴片工序以委托加工方式完成。通过上述模式,公
司可以充分利用受托方的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满足市场需求、减少前期投入、提高供货效率。
4、销售与结算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为发动机厂商和整车厂商配套,以及用于在用车船尾气治理改造。上述产品均
采用直销模式。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应用领域实现了由轻柴向重柴、由道路向非道路、由陆运到船舶、由传统内燃
机到混动等领域的横向拓展,客户涵盖全柴动力、玉柴动力、中国重汽、江西五十铃、常发农装、广柴股份
、安庆中船、宁波中策等众多知名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核心单位之一,参与了“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节能低碳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项
目”,主要承担负责小孔径脱硝催化剂应用示范线改造提升建设和产品推广应用;并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大型枢纽港口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与技术示范”项目;还参与了浙江省“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船舶甲
醇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同时,公司作为重点参与单位,参加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中“近零排放汽油车及油电混合车后处理关键技术及集成”
项目和“近零排放高效能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这些项目均为国内相关领域的最前沿技术
的开发及示范应用,公司通过参与上述国家级前沿技术开发及示范项目,在相关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研
发能力获国家认可,确立行业领先地位。
(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1894.59万元,同比增加4.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6.
61万元,同比增加23.82%。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主要系收入增长和毛利率上升的双重影响。公司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尾气净化产品订单充足,带动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的同比提升,且船舶尾气净化业
务及高性能算力服务器贸易业务贡献了增量收入;毛利率增长主要系传统的车用尾气净化产品通过降本增效
优化了成本结构,同时产品结构变化也带来了一定的毛利率提升,由此提升了公司的毛利水平,此外,船舶
后处理业务毛利较高、高性能算力服务器贸易业务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且上述业务在合并报表收入中的占
比提高,进一步拉升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及技术优势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建设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内燃机绿色排放重点实验室、安徽
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的SC
R产品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颗粒物捕集装置(DPF)”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颁发的JK鉴字【
2018】第2055号《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认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报告期内,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
织开展了安徽省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第一批)遴选工作,公司轻型卡车尾气排放后处理装置成功入选安
徽省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第一批)。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将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作为实施发展战略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以
催化剂配方及涂覆技术、电控技术、匹配和标定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的多项核心技术。截至目前,公
司拥有已授权专利280项,拥有软件著作权47项,同时还掌握了70多门类可应用于机动车、混合动力、非道
路移动机械、船舶及工业废气处理的催化剂配方技术(技术秘密)。同时,公司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与中国
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院所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研发实力提升显著,并主导或
参与了多项国家项目,如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理基金项目等。中国第六阶
段排放标准已经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之一,公司在国六汽油机及国六柴油机领域均实现批量供货,国
六标准产品的批量应用表明公司技术水平已处在行业前沿。
(2)品牌优势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之一,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和优质的
产品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行业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客户资源,特别是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严格准入认证和持续质量审核,公司各项能力持续提升,品牌形象更加突出,客户资
源更加丰富,公司现有的汽车国Ⅵ、混合动力、非道路移动机械及船舶等领域合作客户涵盖了全柴动力、玉
柴机器、福田汽车、东风汽车、中国重汽、江淮汽车、五菱柳机、奇瑞汽车、三一道依茨、常发农装、河柴
、安庆中船、广柴股份、新柴等行业内知名企业。
(3)生产及质量管理优势
公司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交付合格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
求。通过与重点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建立共赢机制,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公司通过了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每年进行多
次管理评审,通过管理评审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和改进机会,对现有资源符合性进行评价并
采取措施满足公司资源的需求,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