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825 阿尔特 更新日期:2024-11-2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设计及其他汽车行业相关的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业技术服务业(行业) 3.90亿 99.27 1.26亿 100.00 32.46
─────────────────────────────────────────────────
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产品) 3.06亿 77.98 1.05亿 83.03 34.34
燃油汽车整车设计(产品) 6155.66万 15.69 1858.60万 14.69 30.19
其他业务(产品) 2225.94万 5.67 288.97万 2.28 12.98
─────────────────────────────────────────────────
境内(地区) 3.17亿 80.78 1.04亿 82.27 32.78
境外(地区) 7542.03万 19.22 2238.84万 17.73 29.6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业技术服务业(行业) 8.31亿 96.86 2.89亿 99.66 34.76
制造业(行业) 2691.59万 3.14 99.12万 0.34 3.68
─────────────────────────────────────────────────
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产品) 6.93亿 80.77 2.50亿 86.38 36.13
燃油汽车整车设计(产品) 1.16亿 13.55 3760.68万 12.98 32.36
核心零部件(产品) 2561.13万 2.99 -3.22万 -0.01 -0.13
其他(产品) 2318.37万 2.70 188.82万 0.65 8.14
─────────────────────────────────────────────────
境内(地区) 8.20亿 95.54 2.79亿 96.39 34.08
境外(地区) 3830.02万 4.46 --- --- ---
─────────────────────────────────────────────────
直销(销售模式) 8.58亿 100.00 2.90亿 100.00 33.7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设计(行业) 4.56亿 91.82 1.79亿 96.66 39.29
其他(补充)(行业) 4061.10万 8.18 619.65万 3.34 15.26
─────────────────────────────────────────────────
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产品) 3.82亿 77.03 1.52亿 82.28 39.87
燃油汽车整车设计(产品) 7293.58万 14.69 2621.69万 14.15 35.95
其他(补充)(产品) 4108.79万 8.28 662.16万 3.57 16.12
─────────────────────────────────────────────────
国内(地区) 4.80亿 96.61 1.77亿 95.70 36.97
其他(补充)(地区) 1681.20万 3.39 797.58万 4.30 47.44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业技术服务业(行业) 8.17亿 86.31 2.94亿 98.44 35.97
制造业(行业) 1.30亿 13.69 466.05万 1.56 3.59
─────────────────────────────────────────────────
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产品) 6.90亿 72.87 2.49亿 83.49 36.14
核心零部件(产品) 1.29亿 13.58 395.19万 1.32 3.07
燃油汽车整车设计(产品) 1.24亿 13.04 4198.76万 14.06 33.98
其他(产品) 484.77万 0.51 337.18万 1.13 69.55
─────────────────────────────────────────────────
境内(地区) 9.09亿 95.96 2.81亿 94.09 30.92
境外(地区) 3825.26万 4.04 --- --- ---
─────────────────────────────────────────────────
直销(销售模式) 9.47亿 100.00 2.99亿 100.00 31.5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4.3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3119.64│ 26.95│
│客户二 │ 11024.03│ 12.85│
│客户三 │ 8393.43│ 9.78│
│客户四 │ 6385.00│ 7.44│
│客户五 │ 6316.60│ 7.36│
│合计 │ 55238.71│ 64.3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9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9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279.60│ 6.35│
│供应商二 │ 2019.98│ 5.63│
│供应商三 │ 1863.36│ 5.19│
│供应商四 │ 1784.07│ 4.97│
│供应商五 │ 1714.37│ 4.78│
│合计 │ 9661.37│ 26.9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稳健增长的状态,产销量分别达到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
分别增长4.9%和6.1%,其中乘用车占比超85%,产销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
%和6.3%。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销量达到492.9万辆和494.4万辆,增长率分别为30.1%和32
%,市场渗透率达到35.2%,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产销数据增速继续领跑各类车型,产销量分别达到193.7万
辆和19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6.5%和87.6%。国内汽车出海持续高增,上半年汽车出口达到279.3万辆,同
比增长30.5%,其中传统燃油汽车出口218.8万辆,同比增长36.2%;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
2%。随着自主品牌技术实力不断取得突破,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市场
份额稳步攀升,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60%,创历史新高。
1、政策暖风频吹,以旧换新方案拉动内需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计划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4月,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对汽
车补贴金额进行了详细规定;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将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金额提升至原计划的约两倍。2024年上半年,汽车国内销量
1,125.5万辆,同比增长1.4%。政策拉动下,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温和发展的态势。
2、车路协同和Robotaxi商业化加速,智能网联化趋势增强
2024年1月,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
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2024年6月,首批确定由9个汽车生产企业和9个使用主体组成的
联合体,将于7个城市展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政策支持下,国内多地密集启动“车路云”
一体化项目,加速车路协同体系规模化建设落地;同时Robotaxi商用进展超出预期,相关自动驾驶平台订单
量增长迅速。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加速发展,汽车智能网联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汽车研发设计公司需要积极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主动布局汽车智能网联化相关技术,服务于汽车生产企业的智能化产品开发需求。
3、汽车出口持续高增,中国车企走向全球
得益于近年自主车企技术力、产品力的进步,中国汽车品牌已逐步立足于亚太、东欧、拉美、中东、非
洲等海外市场。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电动化、智能化重要
性快速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完善的供应体系、前沿的电动智能化水平,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
断增强。相比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尤其以东南亚地
区为主的海外市场对于汽车小批量、智能化、电动化的改装需求更为迫切。在国际汽车市场出现的大规模汽
车研发需求背景下,国内汽车研发设计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推广,促进行业技术革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AI逐步应用在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大幅提升了汽车智能化水平
。在汽车设计领域,AI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分析和整理等方面表现出的创新性优势,与
汽车造型、工程、仿真建模分析测试、性能设计、试验等整车研发需求具有极高的契合度。公司已率先在造
型设计、工程开发、仿真建模等领域落地AI应用,从而简化和提高汽车研发设计工作流的效率,缩短汽车研
发周期,推动实现研发设计新模式、新业态。
汽车研发设计行业作为汽车产品的“孵化器”和汽车市场的“领航员”,可率先感知国内外汽车市场需
求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汽车行业呈现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汽车市场对驾乘体验舒适
度、汽车应用场景契合度、汽车内外饰美观度、先进技术支持度的要求不断提升,对汽车造型设计、工程开
发、智能化软硬件开发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等核心环节的需求也有所转变,且在高性能研发工具、高效仿真测
试工具、AI大模型等先进工具和前沿技术的应用下,汽车研发设计的周期不断缩短,平台产品升级换代速度
不断加快。为满足新趋势下的研发需求变革,汽车研发设计公司需要前瞻布局相关技术,满足汽车生产企业
对未来商业布局的规划。
(二)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
公司是以整车及整车平台全流程研发、新能源智能化平台开发、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为主业的前瞻技术
驱动型科技创新企业,正在以全球汽车市场未来需求为导向,结合公司着力推动的“技术+供应链”出海战
略及AI赋能汽车研发设计战略,在汽车关键技术、智能化研发工具、核心产品及前瞻解决方案、国际市场发
展等方面逐步构建国际化高壁垒生态闭环,并着力推动研发智能化体系的系统构建。
公司对国内外汽车市场需求变化有敏锐感知,同时具备本土技术及效率优势,深谙包括欧标、日标在内
的国际化标准体系。无论承接国内项目还是国际项目,公司均严格按照研发标准执行,项目质量受到众多客
户的高度认可,同类项目的研发效率、质量、前瞻性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公司掌握的技术向营业收入的
转化主要通过研发项目承接和核心零部件销售等形式实现,研发服务效率及质量、零部件产品品类和科技含
量均实现全面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普及,数字化工具逐步应用、AI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为企业实现高质、高
效、低成本、个性化研发提供了优化途径,亦加速推动了全新研发理念、全新研发工具、全新研发技术的智
能化研发体系的形成。作为技术领先的独立整车研发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已将AI赋能汽车研发设计
作为公司重要战略推动实施,AI大模型和数字化研发工具等新技术已应用到造型、工程、仿真建模分析测试
、性能开发、试验等研发业务链的多个环节。公司与英伟达、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领先的半
导体、人工智能技术企业积极合作,共同研讨AI大模型技术在汽车研发设计领域的深层次应用,从底层研发
体系、中间层研发技术、应用层产品和服务等多层面深度探索汽车研发的全新整合。公司标准化、数字化、
智能化研发体系在助力公司研发效率和研发质量提升的同时,还可向同行业及上下游企业共享公司的研发体
系及工具链,促进汽车研发生态向高质量、智能化发展,推动汽车从产品的智能化向工具的智能化再向研发
体系的智能化延伸。
此外,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平台型企业,为积极把握不断扩容的国际需求机遇,公司已将“技术+供应
链”出海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链主”优势,通过为国际客户提供研发设计、产线设计、技术授权
、高性价比核心零部件产品、与优质企业联合研发推广、技术+服务等多形式实现“技术+供应链”出海战略
的落地。随着业务生态的逐步完善,未来公司可根据国内外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研发→制造→销售”全
域模块菜单式服务及一站式全链条服务等多模式选择。
1、整车研发设计及平台开发业务
公司整车及整车平台开发主要包含多级别乘用、商用、固定用途/特殊场景专用新能源汽车及燃油汽车
平台、滑板底盘、线控底盘等全流程研发。公司整车研发、平台研发与架构设计、智能化关键软硬件研发等
研发及测试业务的交付方式以图纸、数据包、样车/件及解决方案为主,整车投产支持阶段以技术支持为主
。公司整车研发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定义、造型设计等八个环节。
2、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
公司在整车研发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延伸至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务,已掌握动力系统
、车身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零部件研发制造的关键技术,与主营业务形成有效协同。公司研发、
生产的零部件产品主要分为(1)关键零部件类,包括各类域控制器产品、电磁式DHT、减速器、增程器、电
磁离合器模块、电磁式动力断开机构、电磁差速锁、V6发动机等;(2)总成系统类,包括集成电机、控制
器、齿轮箱为一体的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甲醇和天然气增程器总成等。
(1)子公司四川阿尔特新能源主要从事电磁式DHT、电磁离合器模块、减速器、增程器、多合一动力总
成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从整车层面为客户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产
品具有性价比高、开发周期短、适用性广等优势,能够快速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实现整车性能最优化。
(2)子公司柳州菱特主要从事V6发动机的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唯三具备V6发动机生
产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已掌握冷却EGR、预燃烧室点火、高滚流比气道等新技术的设计和运用能力,具备
自主开发国内领先水平发动机的技术水平,自主研发的6G3系列V6发动机具有大功率、大扭矩、高可靠、低
油耗、低噪声、低排放等技术特点,并根据市场需求,对V6系列产品进行不断迭代。目前,新一代天然气及
甲醇发动机已完成性能开发,并已与越野车、商用车、船舶等多类场景客户签约。
(3)基于在智能驾驶、智能控制领域的布局,公司研发了区域控制器、动力域控制器、行泊一体域控
制器等多品种、多系列的域控制器产品,采用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多项关键技术,具备高算力处理器芯片
及多路车规级以太网通道,并引入APAUTOSAR、SOA架构等新技术。目前行泊一体域控制器已应用于公司的智
能驾驶产品ADCU1.0,动力域控制器已在动力总成系统搭载并通过了台架试验。
(三)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整车研发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研发模式主要包括内部技术研发和承接项目研
发两类。内部技术研发流程主要分为提案、实施、发布三大环节,研发成果绝大部分可用于具体项目执行。
承接项目研发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根据项目需求,一般由多部门协作完成
。随着AI等智能化工具的深度应用,公司研发模式有望实现全新升级。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可分为项目采购和非项目采购。项目采购主要根据项目具体需求采购相应的技术服务和原材料
。非项目采购主要根据公司日常运营需求,采购机器设备、电脑、软件和其它办公用品。公司根据项目具体
需求,灵活采用不同的采购模式,做到必要性、时效性、经济性的有力平衡。
3、生产模式
公司的电磁式DHT、V6发动机等汽车核心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采用以销定产、适当库存的生产模式。
公司具备电磁式DHT、V6发动机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资质,具有先进的组装线、热试线等生产设备,采
用先进的质量控制系统和追溯系统,可以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户的产品需求。
4、营销模式
公司市场营销主要有行业通用的招投标和谈判性采购两种模式。除上述两种模式外,公司还独创了前瞻
性研发储备推广模式,以及基于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产业生态赋能等方面,与其他优势资源或优质
企业合作推广的模式。前瞻性研发储备推广模式是公司对前瞻性汽车造型和技术方案自发提前进行预研开发
,潜在客户通过评审公司的前瞻预研成果或在此基础上提出二次开发方案形成订单意向。合作推广模式是公
司基于多年形成的技术积累和国内外整车及产业链资源优势,与头部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等形
式,共同实现技术或产品推广的目的。
5、盈利模式
公司汽车研发设计业务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整车研发设计方案或通过委派设计工程师参与客户的设计项
目开发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获得收益。公司零部件业务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汽车核心
零部件获得收益。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实力业内领先
1、掌握汽车研发核心技术,拥有超千项技术专利
在汽车整车研发方面,公司已掌握造型创意设计、工程可行性分析技术、电源系统开发、电动汽车整车
控制器开发技术、精致性开发、汽车仿真优化技术、汽车底盘调校技术、SE同步工程技术、智能化底盘平台
技术、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设计技术、软件全栈设计开发技术、发动机设计及仿真技术、智能驾驶技术、汽
车轻量化技术、串并联混动技术、乘用车平台开发技术、性能开发技术、整车试验开发技术等关键领域核心
技术。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及技术创新,以及整车研发及相关核心技术专利的申请和保护,截至报告期末,公
司拥有1,914项专利及68项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88项,实用新型专利1,779项,外观设计专利47项。专利较
2023年末增长率达到17.14%,其中发明专利增长率达35.38%。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汽车研发数字化、智能化
转型,开展中间层、应用层的软件开发,加强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方面布局,继续做好数字资产的积累和维
护。
2、二十余年行业积累沉淀,具备丰富的车型数据和法规标准数据库
公司整车研发设计业务覆盖A0-C级多级别车型,轿车、SUV、MPV、VAN类车等多品类车型,并已在造型
、工程等方面形成海量高质量数据及完善的法规标准数据库。
在车型数据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为80余家客户成功研发近500款车型,研发的车型均已形成完
善的造型、工程数据,在CAE仿真、环境舱模拟等数字化方面,也具有丰富的数据及模型积累。
在数据库方面,公司标准数据库下设国内标准数据库、海外标准数据库及企业自有标准数据库,截至报
告期末,国内标准数据库包括国家、地方、行业、团体标准等近6,600项标准;海外数据库包含欧盟、美国
、德国、日本等主流国家标准及东盟、印度、巴西、海湾国家和地区等新兴市场近4,430项标准;由公司各
专业编制的企业技术标准、技术类CHECKLIST检查表1,670项。
3、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关键领域深度布局,多项关键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软件定义汽车(SDV)”趋势下,汽车相关核心技术也在发生着变革。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独立整
车研发企业,公司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向均已进行前瞻布局,在模块化平台、电子电气架构
、智能化软硬件等重点领域深度延伸,多项研发成果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已基于架构平台、软件平台、物理平台、核心部件构建业务生态,形成了软件定
义汽车的核心能力,并锚定系统集成方案解决商的角色定位,以规划控制算法为技术核心,与产业链优质资
源构建合作生态,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产品开发需求,为客户提供L2-L4级别智能驾驶整车解决方案和技术
研发服务,覆盖整车设计、智驾系统及部件开发、零部件供应、测试服务、场景运营等全产业链环节。
在智能控制领域,公司借助动力域多年开发经验,围绕智能车控先后布局了动力域控及智控平台、智控
平台PLUS控制器、区域控制器等域控平台,平台开发工作均已完成,可根据客户需求搭载相关车型。公司在
智能化平台掌握的系列前沿技术,将通过承接项目研发、技术授权、产品化推广等多形式实现商业化。
在软件开发领域,公司可为客户提供涵盖操作系统、软件平台和云端应用的整车软件领域全栈解决方案
,目前已在客户量产车型上搭载。公司将车、云能力以SOA服务化的方式打通,可支撑场景化应用的快速落
地,重新定义汽车功能场景,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公司于2023年下半年发布的第三代SOA开发者平台,
实现了不受限代码应用的调试和仿真平台的搭建,可为专业开发者提供一体化IDE工具集,目前也已在客户
的量产车型上得到广泛应用。
4、率先应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探索更高性能科技创新工具及前瞻技术为汽车研发设计赋能
AI大模型及系列专用或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高科技行业深度智能化变革提供了机遇。公司的造
型模块已较早基于AIGC的多种AI软件和内部训练的轻量化低阶Lora模型等来辅助项目研发,尤其在造型创意
参考、效果图方案快速迭代、AI辅助程序化三维生成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同时,公司已利用AI辅助CAE
仿真工具在整车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的方面进行参数化模型的优化,以提高效率和前移预测。在碰撞耐撞性
和行人保护上已经使用了AI算法训练模型来快速预测结果,在热管理智能标定、CAD和CAE自动化系统编程,
以及用户体验需求研究中也运用了AI技术来提升效率、质量及预测准确性。公司已与英伟达、北京智谱华章
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团队等多家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与产业伙伴合
作研发新的AI技术和大模型,探索新的应用场景,致力于为汽车研发设计深度赋能。
目前,公司已正式成为英伟达SolutionAdvisor:Consultant合作伙伴(解决方案顾问),并已逐步将Om
niverse平台应用于设计研发业务中。未来公司将基于自身在汽车行业的研发设计经验、供应链资源、车型
数据积累、国内外广泛合作的客户等系列优势,结合英伟达技术赋能与产品服务,在AI模型、机器人、自动
驾驶等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二)高标准人才团队配置
1、研发人员高比例配置
作为一家研发型科技创新企业,多年来,公司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中高级
工程师、设计师占比,在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架构、SOA架构、电源、电机、电控方向)、自动驾驶、智
能网联、整车平台等方向持续增加人员储备,SDV领域团队规模已超百人,并在AI汽车垂类模型及应用开发
、数字资产建设、机器人方向等前沿技术领域配置高端的专业人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员工2,163人
,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64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76.24%;研发技术人员总数为1,77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82
.06%。此外,公司已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研究团队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与亦庄智能院签署合作
框架协议,通过与学界和产业界的深度交流,赋能公司前沿技术领域研发。
2、拥有高水平的国际化团队
公司创立之初即具有国际化基因,在倾力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同时,进一步借助国际专家的专业力量,加
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积极推动“技术+供应链”出海战略实施。目前,公司已聘请百余位国内外知名汽
车创意大师及工程领域资深专家保障公司的前瞻研发设计能力。这些专家拥有意大利博通、宝马美国设计中
心、通用汽车、日本三菱、梅赛德斯奔驰、日产、丰田、五十铃、韩国现代、捷豹路虎、起亚等世界著名汽
车企业及设计公司的多年开发经验,在汽车整车、造型、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及发动机、减速器等方面具有
显著的优势。国内外专家加入、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使公司能够及时了解海外市场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
势,有利于提前布局海外市场,而且公司的研发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设计质量显著提高,员工在具体项
目执行中可随时向国内外专家和技术骨干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为公司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完善的人才激励、关怀、培养机制
作为高科技研发型企业,人才是公司的核心资产,完善的薪酬机制和职位晋升通道是企业实现人才聚集
和团队稳定的重要途径。公司已建立了薪酬与股权激励相结合的薪酬考核机制。公司上市以来,已开展多轮
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公司薪酬体系市场竞争力,
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此外,公司也非常重视员工培育与发展,为员工提供包含职前教育、岗位技能培训
等多方面、广覆盖的培训机会和管理、技术、营销、职能、技工五大序列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晋升机会,为员
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注重人文关怀和职工文化建设,以“重视人才”为精神理念,以员工关怀管理
体系为指导,构建了包含新员工关怀、节日关怀、生日关怀、父母配偶及子女关怀的员工关怀体系;以培训
、节日福利、生日福利、免费体检、带薪假期为内容的员工福利体系。
(三)整车全栈式服务能力
1、整车开发业务覆盖汽车研发全产业链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提供独立整车研发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前瞻技术驱动型企业,业务已覆盖产品定义、造
型设计、整车工程、同步工程、软件开发、性能开发、整车试制、试验验证等整车研发全产业链,是国内独
立整车研发“交钥匙”服务的开创者。在研发设计环节,公司基于整车研发全流程,逐步积累了系统化的体
系能力,公司的整车研发和零部件研发制造业务均能基于整车的全局性视野开展,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整车制造环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天津阿尔特具备整车试制、工装开发、产线规划、整车改装和展车制作
的全流程服务能力,能够自主完成侧围外板、翼子板、开闭件的覆盖件、门环H环等热成型件、碳纤维件和
钢铝混合工艺的模具夹具检具及相应零部件加工制作及样展车制造。另外,公司还投资建设了处于国内领先
水平的整车转毂环境舱,可进行四轮轮边电机差速功能测试,不但能够满足公司试验需求,还可以承接国内
外试验订单。公司已在汽车研发设计领域形成完整的开发体系,致力于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汽车研发系统解
决方案,深度赋能汽车产业链,推动汽车产业发展。
2、乘用车、商用车各平台全覆盖
公司已布局6大物理平台,其中乘用车平台IEPA、IEPB、IEPB2.0可覆盖A0-C级车,可用于Hatchback、S
edan、Cross、SUV、MPV、皮卡等多种车辆类型;商用车平台ISEM、IEVS、IEVM可覆盖多类场景,包括智能B
US、微卡、大中小VAN、厢式货车、无人驾驶平板车等。基于平台化的开发模式,不同车型可共享设计方案
和零部件配套,缩短了汽车开发周期、提高了汽车设计企业的服务响应速度,并为汽车生产企业降低了研发
和生产成本,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抢占市场先机。目前,公司开发的部分平台产品已供国内多个知
名OEM使用,搭载公司平台的车辆已经批量生产。
3、软硬件配套协同整车研发设计业务
公司多年服务于整车厂汽车研发设计,目前已在软硬件多领域形成独立配套能力。在硬件领域,公司已
具备6大物理平台及融合了17类关键技术的高速智能数字化汽车平台RUBIK,拥有全球首创的电磁式DHT,集
成VCU和MCU于一体的动力域控制器,集扁线、油冷及SiC模块为一体的高性能、高效率的多合一动力总成,
国内领先、拓展性强的V6发动机等前沿汽车零部件产品,可为客户汽车设计需求提供平台化开发和零部件配
套。
在软件领域,公司是国内首家、全球唯二拥有AUTOSAR高级合作伙伴身份的汽车设计公司,积极参与AUT
OSAR标准的制定,并提前布局符合AUTOSAR标准的软件产品和工具链,已掌握全栈电子电气架构研发、SOA软
件研发以及智能化关键软件研发等核心技术。搭载公司自研AP工具链的SOA开发者平台已顺利上线,且已深
度应用于部分客户。公司可为客户提供整车软件领域全栈解决方案,目前已在核心客户量产车型上搭载。
(四)拥有国际化视野,海外市场拓展优势明显
1、完善组织架构,“技术+供应链”战略稳步推进
公司成立之初即具有国际化基因,尤其在日本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全资子公司阿尔特日本成立于2001
年,在日本市场发展已超20年。为前瞻积累国际前沿技术及创新理念、完善业务布局和组织架构,公司已在
日本、美国、意大利和中国的北京、上海设立五大研发中心,并已陆续在美国、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设立
多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作为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根据地。同时,公司已设立了国际市场营销部,配置高端
国际营销人员,负责海外市场信息收集、海外市场分析、海外市场开发、营销方案策划与品牌的推广。2024
年上半年,公司投资设立了天津阿尔特进出口有限公司,并在上海临港自贸区设立了上海阿尔特领锐汽车技
术有限公司,作为公司“技术+供应链”出海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为出口战略及海外订单顺利执行提供了
保障。
2、长期深度服务国际大型汽车集团,国际化能力突出
当前海外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发展初期,全球新能源汽车研发市场逐步扩容。公司长期以来深度服务日系
国际大型汽车集团,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服务与合作关系,合作深度不断提升,国际业务合作稳步推进。基
于此前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深度互信,2022年起,某日系客户直接委托公司进行汽车设计研发工作,体现了国
际客户对公司汽车研发项目经验和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同时,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