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金丹科技(30082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829 金丹科技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乳酸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业(行业) 6.42亿 82.60 1.52亿 77.59 23.65 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 7307.14万 9.40 3477.13万 17.77 47.59 其他(行业) 6210.63万 7.99 909.24万 4.65 14.64 ───────────────────────────────────────────────── 乳酸(产品) 4.81亿 61.94 9375.65万 47.91 19.48 乳酸盐(产品) 1.61亿 20.67 5807.59万 29.68 36.16 副产品(产品) 7307.14万 9.40 3477.13万 17.77 47.59 其他(产品) 6210.63万 7.99 909.24万 4.65 14.64 ───────────────────────────────────────────────── 国内(地区) 5.12亿 65.83 1.23亿 62.90 24.06 国外(地区) 2.66亿 34.17 7260.17万 37.10 27.34 ───────────────────────────────────────────────── 直销客户(销售模式) 4.49亿 57.79 9856.35万 50.37 21.95 经销客户(销售模式) 3.28亿 42.21 9713.26万 49.63 29.61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业(行业) 11.95亿 79.40 2.32亿 75.67 19.37 其他(行业) 1.83亿 12.14 1685.22万 5.51 9.22 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 1.27亿 8.46 5759.74万 18.82 45.23 ───────────────────────────────────────────────── 乳酸(产品) 8.65亿 57.45 1.29亿 42.28 14.96 乳酸盐(产品) 3.30亿 21.95 1.02亿 33.39 30.91 其他(产品) 1.83亿 12.14 1685.22万 5.51 9.22 副产品(产品) 1.27亿 8.46 5759.74万 18.82 45.23 ───────────────────────────────────────────────── 国内(地区) 9.64亿 64.05 2.16亿 70.72 22.44 国外(地区) 5.41亿 35.95 8959.74万 29.28 16.55 ───────────────────────────────────────────────── 直销(销售模式) 8.31亿 55.18 1.59亿 52.02 19.16 经销(销售模式) 6.75亿 44.82 1.47亿 47.98 21.7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业(行业) 5.91亿 80.21 1.12亿 78.86 18.88 其他(行业) 8697.34万 11.80 907.78万 6.41 10.44 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 5886.77万 7.99 2083.66万 14.72 35.40 ───────────────────────────────────────────────── 乳酸(产品) 4.34亿 58.89 6551.82万 46.30 15.09 乳酸盐(产品) 1.57亿 21.32 4608.01万 32.56 29.32 其他(产品) 8697.34万 11.80 907.78万 6.41 10.44 副产品(产品) 5886.77万 7.99 2083.66万 14.72 35.40 ───────────────────────────────────────────────── 国内(地区) 4.64亿 63.00 9584.22万 67.73 20.64 国外(地区) 2.73亿 37.00 4567.05万 32.27 16.75 ───────────────────────────────────────────────── 直销客户(销售模式) 4.16亿 56.50 7882.22万 55.70 18.93 经销客户(销售模式) 3.21亿 43.50 6269.05万 44.30 19.5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业(行业) 10.78亿 75.99 1.85亿 69.04 17.17 其他(行业) 1.76亿 12.41 1305.78万 4.87 7.42 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 1.65亿 11.60 6992.25万 26.09 42.51 ───────────────────────────────────────────────── 乳酸(产品) 7.77亿 54.81 1.08亿 40.16 13.85 乳酸盐(产品) 3.00亿 21.19 7740.88万 28.88 25.77 其他(产品) 1.76亿 12.41 1305.78万 4.87 7.42 副产品(产品) 1.65亿 11.60 6992.25万 26.09 42.51 ───────────────────────────────────────────────── 国内(地区) 9.58亿 67.58 1.82亿 67.96 19.01 国外(地区) 4.60亿 32.42 8588.59万 32.04 18.68 ───────────────────────────────────────────────── 直销(销售模式) 8.13亿 57.30 1.36亿 50.68 16.72 经销(销售模式) 6.06亿 42.70 1.32亿 49.32 21.8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5-06-30 前5大客户共销售0.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106.32│ 5.2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8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1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416.24│ 5.88│ │第二名 │ 5374.62│ 5.83│ │郸城县众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3157.85│ 3.43│ │第三名 │ 3009.43│ 3.27│ │河南平煤神马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 1584.05│ 1.72│ │合计 │ 18542.18│ 20.1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状况 公司是一家以玉米为核心原料,依托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乳酸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玉米作为第一 大原材料,占营业成本40%以上,其价格波动与供应稳定性对公司运营具有重要影响。 1.乳酸上游行业情况 目前国内玉米消费结构主要包括饲用、工业消费、食用消费、种用等,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饲料 消费仍然是玉米消费的主要部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玉米食品和工业原料的消 费量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鲜食玉米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玉米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1)2025年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情况 根据Mysteel半年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玉米市场价格呈现上行态势。截至6月30日,全国玉米均价为24 38元/吨,较2024年12月31日上涨345元/吨,涨幅16.48%。 2025年上半年玉米价格呈现上涨态势。从供应面来看,产区库存同比减少,贸易商心态转好,低价售粮 意向一般。从政策端来看,一季度中储粮发布增储消息,进口玉米暂未拍卖;2025年上半年因为玉米进口政 策收缩以及中美关税影响,进口量处于近几年的低位;2025年6月份以最低保护收购小麦对玉米市场也形成 支撑。从需求端来看,各地深加工补货积极性尚可,各地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略高于产地玉米收购价格,深 加工收购积极性较高,对市场也有一定的支撑。总体来看,市场供需端、政策端均对玉米行情有所提振,玉 米价格在上半年涨幅明显。 (2)2025下半年玉米行情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Mysteel半年报预测,2025年7月-8月份玉米价格仍将保持偏强运行。在余粮不断减少,贸易商库存 快速下降的情况下,供应偏紧的状态将会延续下去。虽然政策性的拍卖会投放市场,但拍卖的价格和成交量 按照市场价格成交的概率较大,对市场的影响不明确,另外拍卖粮的出库也需要时间。2025年8月中旬华北 春玉米上市,一定程度补充市场,进入9月份东北早熟玉米和华北新玉米大量上市,但陈粮价格仍然有一定 支撑。2025年10-12月份新粮大量上市,玉米市场进入下一个年度,价格出现季节性下跌。因此展望2025年 下半年,玉米价格或呈现近强远弱情况。 2.乳酸行业情况 (1)乳酸行业市场需求 乳酸作为一种有机酸天然存在于人体之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被人体完全吸收,乳酸系列产 品具有防腐、保鲜、改善食品风味等作用,被作为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化工等传统应用 领域。当前食品工业仍将是乳酸消费的主要领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安全和便捷 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伴随食品安全法规标准趋严,食品消费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与升级,促使食品行业 向着高质量、多元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其中功能性食品、有机食品以及个性化定制食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 步增加,进而带动乳酸在乳制品、肉制品、酒水及饮料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乳酸与其他 添加剂协同增效可以代替部分食品安全法规禁用或者限制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为乳酸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 求。 乳酸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聚乳酸(PLA)作为一种环保绿色的新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凭借其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安全性、可降解性、机械与热性能、易加工性等,在纺织、塑料、包装、农用地膜、现代医药、 3D打印、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农业/园艺、玩具到纺织品等新兴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加之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 的下游应用的不断开发,将成为推动乳酸行业未来进一步发展最大的驱动力。 但是2025年上半年受美国关税的影响,国内乳酸出口贸易受阻,国内乳酸生产企业采取限产或者在国内 以及东亚国家寻找机会,加之国内生猪养殖和光伏行业乳酸需求低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乳酸市场需求。 (2)乳酸及其盐和酯的进出口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月-6月份乳酸及其盐和酯的进口量为8321.816吨,较同期 增加了10.26%,进口总金额为116126060元,较同期增加了1.90%。2025年1月-6月份乳酸及其盐和酯的出口 量52001.928吨,较同期下降了5.38%,出口总金额490543138元,较同期下降了3.18%。2025年上半年乳酸及 其盐和酯进出口业务,受国际贸易关税政策的影响,致使贸易受阻,出口业务贸易量、金额出现不同程度下 降。 (3)乳酸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①乳酸作为一种有机食品添加剂,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安全食品的要求,保障了乳酸在传统 应用领域的稳步增长。 ②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人类美好生活的保障,白色污染的治理也将进行到底。届时聚乳酸凭借其优 良的综合性能,其应用场景和用量将不断增加,从而成为未来乳酸需求增长的最大助力。 ③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乳酸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乳酸生产技术的进步在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同时, 使得乳酸能够应用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替代作用。另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政策支持以及 国际市场的拓展,也是乳酸市场的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 3.乳酸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1)可降解行业发展趋势 在“双碳”战略目标与循环经济理念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塑料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升级 ”的深刻变革。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塑料在包装、建筑、汽车、电子、农业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但针对于石油基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一直是人类难以攻克的难题,致使白色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 出,从而倒逼行业向绿色、环保产品转型升级。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4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量7707.6万吨,同比增长2.9%。根据国家统计局 统计,2025年1-5月,全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量3165万吨,同比增长5.4%。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预测数据, 预计2024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为2100万吨,其余主要是通过填埋、焚烧或者遗弃等方式进行处理,其中焚烧 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从而对大气造成污染,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严重妨碍地下水的流通与渗透, 直接遗弃到大自然的塑料制品降解时间需要几百年,这几种方式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会产生相应的 垃圾处置成本,以及一系列负面环境、健康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对美好生活更加强烈的向往,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凭借“绿色低碳、环保 易降解、可再生、生物相容”等多重优点被认为是打破高分子行业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机遇之一。但是,由于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仍高于传统塑料,当前“限塑禁塑”政策 的推行是该领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碳中和目标下,生物基材料得益于优秀的碳减排能力,将会备受关注。2024年12月17日,工业和信息 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 方案(2025—2027年)》,强调加快可降解材料、生物基材料等产品标准制修订。2024年12月26-27日工信 部提出2025年将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领域创新发展政策。2025年1月14日,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美丽 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 转型。 (2)2024上半年聚乳酸市场情况 根据聚如如资讯统计,2025年1-4月,聚乳酸厂商报价稳定,实盘一单一谈。 进出口情况:2025年1-3月,中国累计进口聚乳酸14113.9吨,同比增长62.3%;出口聚乳酸6719.6吨, 同比增长41.7%。 (3)可降解市场发展趋势 当前可降解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克服,但随着技术逐步成熟、规模化程度持续提升,加之产业政策 、行业标准及配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生物降解材料的产能逐步释放,成本也会持续下降,最终实现对传统 一次性塑料的替代全部或部分替代。因此可降解市场仍需围绕技术更新、降低成本、行业政策推动、行业标 准制定以及下游应用开发等核心方向展开。 ①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技术方面,当前“两步法”工艺仍然是大规模生产高品质聚乳酸树脂的主要方式,国内企业生产PLA所 使用的中间材料丙交酯很多仍是依赖进口,技术突破和普及仍是解决进口替代问题、降本提效的主要途径。 成本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生产规模偏小、业务产品单一、不能连续化生产致使生产成本较高,行 业内企业可以通过打造全产业链或者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分散经营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其次企业要通过加 大技术投入,早日实现秸秆制糖技术突破,降低乳酸生产成本,并通过产业链传递实现大幅降低聚乳酸生产 成本。 ②政策落地和行业标准化 政策方面,由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仍高于传统塑料,前期要想实现可降解材料对传统一次性塑料的 全部替代或者部分替代,仍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因此“限塑禁塑”政策的推行是该领域发展的主要驱动 因素。 行业标准方面,当前可降解材料行业尚未形成明确的产品及下游制品的行业标准及检测办法,不能精准 辨别可降解材料的真伪优劣,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可降解材料行业前期的发展,需要行业内企业杜绝恶性竞争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恶意压榨,并在行业协 会带领下共同努力,积极推动“禁塑令”的落地执行和行业产品标准的制定。 ③应用发展逐渐多元化 通过对可降解材料的性能、技术和成本三方面的同步优化,可为其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未来 ,可降解材料的应用不应仅限于在餐饮盒、包装袋、农用地膜等一次性制品领域——即便这类场景已充分发 挥其无毒安全、保温性强及可生物降解等核心优势,更应通过共混、改性等技术手段实现性能的进一步跃升 。从中长期来看,可降解材料有望突破现有应用边界,逐步替代工业级塑料,拓展至3D打印、生物医疗、电 子器件及涂料等更广泛的工业级应用领域。 在此背景下,行业企业还需着力建立并持续优化生物可降解评价体系和方法,确保其能真实反映降解材 料在自然环境中的实际降解状况。同时,还应进一步深化对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重点探索其分解速率、 分解彻底性以及降解过程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发可调控降解速率的核心技术。此外需加大具有壁垒性的新工 艺和新技术研发力度并持续优化,通过简化合成路线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材料广泛化应用的可行性。在技术 不断成熟的背景下,还应系统开展消费者教育工作,精准激发市场需求,推动可降解材料在餐饮、医疗、农 业、建筑、工业等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二)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是以研发、生产、销售乳酸及其系列产品为主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乳酸及其衍 生产品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技术与制备工艺并进行产业化,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和沉淀积累,目前公司 产品已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目前系行业领先的乳酸及其衍生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公司主营业务属于制造业中的食品制造业( C14);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属于食品制造业(C14)中的调味品、发酵制品制 造(C146)子行业。 从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来看,公司目前业务领域属于发酵工业,发酵工业是将传统发酵技术和 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化学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一种大工业体系。发酵 工业按其所生产的产品类别可分为氨基酸、淀粉糖、多元醇、有机酸、酶制剂、酵母及功能发酵制品等子行 业。公司所生产的乳酸及乳酸盐类产品,属于发酵工业中的有机酸子行业。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乳酸、乳酸钠和乳酸钙。乳酸作为一种有机酸天然存在于人体之中,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乳酸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降解材料、工业、医药等领域,如食品行业中的酸味 剂、pH值调节剂、水分保持剂、杀菌剂、风味剂等,饲料行业中的酸味剂、防腐剂、杀菌剂等,生物基可降 解材料聚乳酸(PLA)的主要原材料等。具体如下: 1.乳酸用途 (1)在食品领域可以作为酸味剂,用于饮料、酒类、糕点、糖果等产品中;作为抑菌剂用于屠宰过程 中的污染控制和酿酒过程中的杂菌污染控制;作为风味剂添加在食用香料中能提升产品风味。 (2)在饲料领域可以作为酸化剂,能维持动物体内酸碱平衡、增强动物免疫力;作为防腐剂可以抑制 饲料中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饲料保质期;作为抑菌剂加入家禽屠宰前的饮用水中能有效控制病原菌感染 及交叉污染的风险。 (3)可以进一步加工生产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可代替聚乙烯产品。 (4)在医药领域可以用作消毒剂;作为一些药品如乳酸环丙沙星、乳酸氟哌酸的原料药。 (5)在日化领域可用于配制清洁用品、护肤露或沐浴液,对改善皮肤组织结构,消除色斑及皮肤粗糙 、痤疮等具有一定的效果。 (6)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乳酸作为优良的有机酸络合剂,广泛应用于化学镀工业中;在烟草中,乳酸 能保持烟草的湿度,提高烟卷的质量;在纺织业中,乳酸可使之易于着色,增加光泽,触感柔软。 2.乳酸钠用途 (1)在食品领域作为pH值调节剂能有效地稳定产品的pH值,增强风味,被广泛用于禽肉类、面食产品 的生产加工中;作为水分保持剂能与产品中的自由水结合,有效降低产品中的水分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用于肉制品、水产品和面制品的加工和储存,可有效抑制李斯特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腐败 菌和病原菌的繁殖,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延长保质期;作为抗氧化剂能抑制肉类产品氧化,保持产品原有色 泽。 (2)乳酸钠具有优良的保湿效果,用于日化领域可以起到保持水分、增强皮肤弹性和改善皱纹生成的 作用。 (3)在医药领域,乳酸钠可用于解除因腹泻引起的脱水,以及糖尿病和胃炎引起的中毒;乳酸钠能非 常有效地改善皮肤功能紊乱,如皮肤干燥病等引起的极度干燥症状。 (4)乳酸钠还可用作品质改良剂、膨松剂、增稠剂、稳定剂等。 3.乳酸钙用途 (1)在食品领域,乳酸钙作为一种良好的钙源,具有易溶解、口感好、易吸收、呈中性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奶制品、饮料和婴儿食品中;作为固化剂用于灌装水果和蔬菜中;作为凝胶剂用于果冻食品中;作为 膨松剂用于烘焙业中。 (2)在医药领域,乳酸钙可以做成药片和口服液为人体提供钙源,也可以作为赋形剂制成糖衣。 (3)在饲料领域,乳酸钙添加到畜禽饲料中,可以满足畜禽对钙的需求。 (4)在其他领域,牙膏中添加乳酸钙可以减少牙垢的形成。 (四)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原辅材料主要包括玉米、煤炭、活性炭、硫酸、盐酸、液碱、氧化钙及包装桶等。公司原 辅材料的采购模式按采购交易对象不同分为玉米采购模式及其他材料采购模式两种。 (1)玉米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为玉米,公司位于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在原材料的供应方面具有显著区位 优势,可充分满足生产需求。报告期内,主要向公司所在地周边的玉米经纪人及农户进行收购,采取就近连 续采购的策略,由玉米供应商送货到厂,采购价格采取随行就市的定价模式。 公司专门设立原粮收购部,密切关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并及时收集国内外玉米交易市场信息,基于对 未来几个月玉米价格走势的判断,并结合公司生产计划和玉米库存量,合理制定玉米采购计划,以便在满足 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为保证玉米采购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杜绝潜在风险,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涵盖原料采购全流程的内部控 制制度,包括:《原粮收购操作管理制度》《原粮票据记录管理制度》《原粮供应商管理制度》《玉米收购 过程管控制度》,对公司玉米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遴选到收购过程中的采样、质检、过磅、记录、复核、 抽查、票据流转、款项支付等程序做了详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 (2)其他原辅材料采购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其他原辅材料,如煤炭、活性炭、硫酸、盐酸、液碱、氧化钙、包装桶等 ,全部向经公司严格筛选确定的合格供应商采购。 公司建立了《供应商管理制度》《物资采购招(议)标制度》,对供应商筛选、合同签订、考核等流程 进行系统化控制并严格执行。对于需求量较大的原辅材料,公司供应部根据其重要性、采购额及市场特性, 采用不同的招标间隔,在潜在供应商中确定两家或两家以上作为合格供应商,并与其签订框架性采购协议。 比如:对于煤炭的采购,鉴于其市场价格波动灵活,且公司采购金额较大,公司供应部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是 否进行招标,进而确定煤炭供应商。对于硫酸、盐酸等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择时机签订长协合同确定供应商 。对于液碱等需求量较高且价格波动频繁的原辅料,供应部一般在保证安全库存的情况下通过月度询价进行 择优采购。而对于酶制剂、酵母膏等需求量较低且价格稳定的辅料,供应部一般采用竞价、定量的长单采购 方式。对于价格稳定、工艺稳定的包装桶采购部采用一年一次的招标方式确定供应商,即在每年末招标确定 下一年度的供应商。 为防止长期与同一个供应商合作导致供应商议价能力提高,公司在中标供应商中按价格高低分配采购配 额,杜绝了低价供应商对公司供货的垄断。采购价格方面,公司采取随行就市的定价模式。 2.生产模式 公司专注于乳酸及乳酸盐类的生产,主要采取以销定产模式,生产系统根据销售订单优化排产,同一类 型产品集中生产,确保运营高效、质量稳定。 (1)确定生产计划 公司采取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市场管理部根据客户需求及市场情况制订销售计划,将 销售计划递交给公司企管部,由企管部在优先满足现有订单需求的情况下,结合生产状况,包括人员配置、 设备状态、原材料准备等,并与实际库存相结合,制订当月的生产计划,并将其转交生产部具体执行。 (2)生产过程控制 ①任务分解 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较长,各生产环节之间的任务衔接及产能匹配十分重要。公司生产部 在接到生产计划后,将生产任务分解到各生产车间,包括制糖车间、发酵车间、制酸车间、乳酸成品车间及 乳酸盐车间等。生产过程中,技术研发部、设备部分别负责工艺技术支持和设备维护,以保障生产的顺利进 行。 ②质量控制 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各环节在产品及产成品符合质量控 制标准。公司各生产车间之间有质量管理部专门设置的调度室,每个车间内部不同的反应罐之间有车间内部 设置的实验室,以检验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各车间生产人员严格按照公司所制订的《质量管理制度》《 产品标准》《检验规范》《工艺管理制度》等质量控制制度执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达标。 ③成本控制 公司制定了《目标责任书》,结合年度预算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料消耗设定了指标,当物料消耗低于 指标时,公司给予相关部门奖励,当物料消耗高于指标时,则给予相应处罚,借此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 耗成本。 3.营销模式 公司销售分境内销售与境外销售两部分,分别由国内贸易部与国际贸易与合作部负责。国内市场上,公 司乳酸及乳酸盐等产品主要采用直销的方式,即公司与下游用户或其设立的采购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并向 其供货。境外销售则采取经销商销售与直接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1)境内销售 目前,公司根据产品销售区域将国内市场划分为多个片区,每个片区安排专职业务经理负责区域内客户 开拓、关系维护及市场调研等工作,对于战略客户安排专人直管。客户提出产品需求意向后,公司安排其所 在片区的区域经理对接,了解客户具体需求情况并寄送样品,客户经检验合格或试用满意后,双方就交易内 容进行谈判并签订合同。公司根据签订的销售合同或客户订单组织发货及开具发票,货物到达客户并经其验 收合格后收货。 (2)境外销售 公司设有国际贸易与合作部及境外销售子公司,负责国际市场的开拓与产品销售,采取以经销商销售与 直接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在国外市场开拓与推广方面,公司将全球市场分为多个大区,每个大区安排有 分管该区域的区域经理。 公司主要通过展会与国外客户建立联系,了解客户需求,并通过老客户访谈介绍、公开信息及海关数据 等调查了解该区域的市场容量,产品主要需求及应用方向。公司根据自己的产品结构分析市场切入点及可行 性,选择该市场上的客户建立关系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