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金丹科技(30082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829 金丹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3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乳酸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业(行业) 11.95亿 79.40 2.32亿 75.67 19.37 其他(行业) 1.83亿 12.14 1685.22万 5.51 9.22 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 1.27亿 8.46 5759.74万 18.82 45.23 ───────────────────────────────────────────────── 乳酸(产品) 8.65亿 57.45 1.29亿 42.28 14.96 乳酸盐(产品) 3.30亿 21.95 1.02亿 33.39 30.91 其他(产品) 1.83亿 12.14 1685.22万 5.51 9.22 副产品(产品) 1.27亿 8.46 5759.74万 18.82 45.23 ───────────────────────────────────────────────── 国内(地区) 9.64亿 64.05 2.16亿 70.72 22.44 国外(地区) 5.41亿 35.95 8959.74万 29.28 16.55 ───────────────────────────────────────────────── 直销(销售模式) 8.31亿 55.18 1.59亿 52.02 19.16 经销(销售模式) 6.75亿 44.82 1.47亿 47.98 21.7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业(行业) 5.91亿 80.21 1.12亿 78.86 18.88 其他(行业) 8697.34万 11.80 907.78万 6.41 10.44 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 5886.77万 7.99 2083.66万 14.72 35.40 ───────────────────────────────────────────────── 乳酸(产品) 4.34亿 58.89 6551.82万 46.30 15.09 乳酸盐(产品) 1.57亿 21.32 4608.01万 32.56 29.32 其他(产品) 8697.34万 11.80 907.78万 6.41 10.44 副产品(产品) 5886.77万 7.99 2083.66万 14.72 35.40 ───────────────────────────────────────────────── 国内(地区) 4.64亿 63.00 9584.22万 67.73 20.64 国外(地区) 2.73亿 37.00 4567.05万 32.27 16.75 ───────────────────────────────────────────────── 直销客户(销售模式) 4.16亿 56.50 7882.22万 55.70 18.93 经销客户(销售模式) 3.21亿 43.50 6269.05万 44.30 19.5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业(行业) 10.78亿 75.99 1.85亿 69.04 17.17 其他(行业) 1.76亿 12.41 1305.78万 4.87 7.42 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 1.65亿 11.60 6992.25万 26.09 42.51 ───────────────────────────────────────────────── 乳酸(产品) 7.77亿 54.81 1.08亿 40.16 13.85 乳酸盐(产品) 3.00亿 21.19 7740.88万 28.88 25.77 其他(产品) 1.76亿 12.41 1305.78万 4.87 7.42 副产品(产品) 1.65亿 11.60 6992.25万 26.09 42.51 ───────────────────────────────────────────────── 国内(地区) 9.58亿 67.58 1.82亿 67.96 19.01 国外(地区) 4.60亿 32.42 8588.59万 32.04 18.68 ───────────────────────────────────────────────── 直销(销售模式) 8.13亿 57.30 1.36亿 50.68 16.72 经销(销售模式) 6.06亿 42.70 1.32亿 49.32 21.8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业(行业) 5.45亿 75.56 9200.52万 72.03 16.89 农副食品加工业(行业) 9579.41万 13.29 3572.83万 27.97 37.30 ───────────────────────────────────────────────── 乳酸(产品) 3.98亿 55.15 5530.93万 43.30 13.91 乳酸盐(产品) 1.47亿 20.41 3669.59万 28.73 24.95 副产品(产品) 9579.41万 13.29 3572.83万 27.97 37.30 其他(产品) 8036.70万 11.15 -4116.68 0.00 -0.01 ───────────────────────────────────────────────── 国内(地区) 4.87亿 67.51 7931.38万 62.10 16.30 国外(地区) 2.34亿 32.49 4841.55万 37.90 20.67 ───────────────────────────────────────────────── 直销客户(销售模式) 4.23亿 58.68 6080.48万 47.60 14.38 经销客户(销售模式) 2.98亿 41.32 6692.45万 52.40 22.4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5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0455.52│ 6.95│ │第二名 │ 5117.77│ 3.40│ │第三名 │ 4873.08│ 3.24│ │TotalEnergies Corbion LTD │ 3408.46│ 2.26│ │东莞市聚多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2597.39│ 1.72│ │合计 │ 26452.23│ 17.5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8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1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416.24│ 5.88│ │第二名 │ 5374.62│ 5.83│ │郸城县众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3157.85│ 3.43│ │第三名 │ 3009.43│ 3.27│ │河南平煤神马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 1584.05│ 1.72│ │合计 │ 18542.18│ 20.1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乳酸是一种天然有机酸,以两种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当前国内生产乳酸所使用的发酵底 物主要是从玉米等农作物中提取的淀粉糖,因此,以玉米为主的农作物种植业是乳酸产业链的上游行业。 1.2024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44,740.7千公顷(约6.71亿亩),总产量达到29,491 .7万吨,与2023年相比总产量增加2.08%,整体产量仍保持较高水平。从产区分布来看,东北地区、黄淮海 地区等传统玉米主产区依然是玉米种植的重要区域,这些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对全国玉米市场有着重 要影响。 2.2024年国内玉米需求结构 从玉米的消费结构来看,我国玉米的下游消费端主要包括饲料消费、工业消费与食用等其他消费。百川 盈孚报告统计,玉米是饲料的主要原料,饲料消费成为我国玉米需求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62%;其次为工 业消费,主要是将玉米制成玉米淀粉等加工品,后续进一步加工为酒精、柠檬酸等产品,约占玉米总消费的 23%,而食用种用等其他消费占比甚微,约为15%。 2024年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其中饲料消费方面:2024年上半年处于行业淡季,终端需求疲软,企业补栏 意愿不高。进口玉米拍卖和其他替代谷物进入市场,抢占了部分玉米市场份额,导致饲料企业基本保持安全 库存,以刚需采购为主。不过,随着生猪存栏逐步增加,预计未来饲料玉米需求将有所增长;工业消费方面 :2023年上半年深加工生产企业进入深度亏损,停机检修现象频发,整体开工负荷偏低,对玉米需求同步降 低。2024年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长时间维持低位,原料成本降低,生产利润可观,企业开工积极性较好, 玉米消耗量增加。 3.2024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 2024年,全年玉米价格波动较为明显,全年价格走势呈先跌后涨再跌的趋势。根据Mysteel统计,2024 年玉米价格高点出现在1月2日为2,506元/吨,由于市场供应宽松,进口玉米大量到货,养殖业规模收缩饲料 需求下滑明显,价格开始大幅下跌;2024年5-8月,市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进口玉米到货压力释放完毕, 且政策增储提振市场信心,玉米价格出现短暂、窄幅回调;2024年9月底,大宗商品普跌,市场去库存意愿 提升,新季玉米上市在即,玉米价格跌至年内低点,为2,080.14元/吨;2024年四季度,玉米价格在季节性 上量阶段出现反弹震荡后再度下跌至2,082元/吨。 4.2024年国内玉米进出口状况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出口玉米数量3,921.46吨,同比下降54.65%,金额49,804,469.00 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6%,平均单价12,700.49元/吨,同比增长137.86%。 2024年我国玉米进口总量达13,635,952.90吨,同比下降49.72%,金额26,691,427,503元,同比下降57. 89%,平均单价1,957.43元/吨,同比下降16.24%。 5.2025年玉米市场展望 未来随着原料成本下降,加工和养殖企业利润预期向好,原料玉米需求转好,是支撑玉米价格底端的重 要因素。政策面受进口谷物政策及产地政策收储较大。预计未来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工业消费仍将 保持一定的增长;食用、种用及其他消费方面:整体变化相对较小,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的食 用消费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二)乳酸行业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乳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重要的有机酸,具有独特的酸味和收敛性。乳酸及其盐类等衍生物目前已广泛 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化工等传统应用领域,可作为防腐保鲜剂、酸味剂、PH值调节剂、抑菌剂、保湿 剂、清洁剂、生长促进剂、补钙剂等使用。而乳酸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聚乳酸(PLA)作为近些年出现的一 种环保绿色的新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在纺织、塑料、包装、农用地膜、现代医药、3D打印、消费电子产品 、汽车、农业/园艺、玩具到纺织品等新兴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 根据市场调研及销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乳酸在食品饮料领域、医药行业的市场需求随着人民对食品 安全的要求提升和医药科技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增加。然而在光伏领域,受行业应用规模大幅缩减及竞争加剧 影响,叠加饲料行业存在压低原料价格或改用甲酸、苯甲酸等替代品的降本行为,导致乳酸在这两个领域的 应用呈下降态势;另外随着行业新进入者产能逐步释放,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为进一步推进乳酸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和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促进行业发 展。2023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 出围绕聚乳酸、聚酰胺、聚羟基脂肪酸酯等重点生物基材料,加快构建产品物理化学性能、不同工艺加工性 能、不同条件下降解性能等标准。202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 部分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使用领域作出了禁止、限制使用的要求,而乳酸凭借其独特的性质,可以通过研发 改进生产出相应复合产品,实现对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的添加剂进行替代,从而为乳酸的应用带来新的需求 增长。 2.进出口贸易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2020-2022年期间,我国乳酸及其盐和酯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出口 量和出口金额均远高于进口量和进口金额;2023年我国乳酸及其盐和酯产品的出口量较2022年下降了1.79% ,进口量较2022年上升了42.52%;2024年我国乳酸及其盐和酯产品的出口量较2023年增加了23.16%,进口量 较2023年降低了23.62%。 3.全球产能分布 根据贝哲斯咨询报告统计,2024年全球乳酸市场中,北美地区占比达45%,亚太地区占比超过19%,其他 欧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区也有一定的乳酸产能,但相对较小;近年来亚太地区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 的经济发展以及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成为了乳酸增长速度最大消费市场。随着中国、印度等经济体的崛起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食品、饮料、医药等产品的品质需求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乳 酸在上述领域用量的进一步增长。 全球乳酸生产企业主要包括:Corbion、NatureWorks、金丹科技、丰原集团、河南星汉生物科技、京粮 龙江、百盛生物、宁夏启玉生物新材料、Jungbunzlauer、Galactic等,其中产能超过10万吨规模的企业主 要有荷兰的Corbion公司、美国的NatureWorks公司,以及我国的金丹科技、丰原集团。 4.技术发展 2024年乳酸行业技术呈现多方面发展态势,主要是通过菌种改良、发酵工艺优化、分离提纯技术、生物 催化技术、可降解新材料技术等,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转化率和收率、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副产物生成和 环境污染;同时乳酸盐、乳酸酯及其他衍生品的研发和生产也逐步受到行业内企业的关注,将逐步成为行业 内企业的一大利润增长点。 聚乳酸作为未来乳酸需求的第一大下游市场,其生产技术的持续研发和更新,是乳酸企业转型升级的关 键,能够为企业在未来可降解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5.市场发展状况 根据企业调研分析及市场销售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间乳酸需求的主要驱动力来自食品、饮料、医药、化 妆品等行业。在食品饮料领域,乳酸凭借其卓越的酸度调节能力和良好的防腐保鲜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 食品的生产加工中,涵盖了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烘焙、休闲食品等多个细分品类,近三年乳酸在食品领 域连续多年均有小幅度增长。在医药行业,乳酸作为药物载体和缓释剂的关键原料,其市场需求随着医药科 技的进步和医疗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但在饲料和光伏行业呈下降趋势,饲料行业受成本影响,企业纷纷 设法节约成本、压低原料价格或者用其他酸进行替代;光伏行业中用量大幅缩减且回款周期长。 聚乳酸市场作为未来乳酸需求的主要下游市场,需求增长率显著高于传统食品、饮料等领域,同时也带 动了乳酸全球产能的快速增加,因此当大量新增乳酸产品投入市场却面对聚乳酸增长快但总需求量小的市场 行情,将会导致短期内乳酸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品安全要求的逐渐提高,国家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202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部分食品 添加剂的用量、使用领域作出了禁止、限制使用的要求,其中包括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 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被删除。因此未来行业内企业可以通过研发改进,生产出相应产品对 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的添加剂进行替代,从而为乳酸的应用带来新的需求增长。 (三)乳酸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1.可降解行业政策 (1)2024年国内可降解行业政策 随着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渐突出,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因可再生和环境友好受到了 广泛关注。在碳中和目标下,生物基材料得益于优秀的碳减排能力,成为替代和补充石化基材料的有益选择 ,国内各级政府、部门逐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直接间接的推进“禁塑令”的落地实施。 2024年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促进《 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落地实施,从而推动关于全省范围内禁止、限制部分不可 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 2024年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4年版) 》的通知,共包含14类254种产品,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在列,首次被纳入全国重点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 202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5月1 日起施行。 2024年2月1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正式施行,其中鼓 励类352条、限制类231条、淘汰类422条,多项与生物基及生物降解材料相关,分布在农林牧渔业、石化化 工、建材、轻工、纺织部分。 2024年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 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能源局十部门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 (2024年版)》,《目录(2024年版)》与《目录(2019年版)》相比,新增多项与降解塑料及生物基材料相 关类目。 2024年3月1日起,新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23年第22号)将正式施 行,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快递包装。 2024年3月1日,吉林省工信厅法规处公布《吉林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条例(征求意见稿)》 ,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该条例明确了一系列政府、部门和企业的 责任和职责,为塑料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024年3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动可 降解材料、生物基材料、先进膜材料、氟基新材料、盐化新材料向终端及制成品方向发展,推动产品迭代升 级。 2024年3月27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进一 步提出若干具体举措包括:积极推行净菜上市,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 制品,支持商场、超市等场所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 2024年4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印发《浙江省塑料污染治理2024年重点工作清单》,扎实 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工作,禁限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专项行动、禁限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专项行动、限 制使用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专项行动、禁限使用快递塑料包装专项行动、培育推广替代产品专项行动 、循环利用专项行动、回收处置专项行动、支撑保障专项行动、文明风尚专项行动、联合检查专项行动。 2024年4月15日,海南省司法厅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修正 草案送审稿)》意见的公告,进一步完善各部门禁塑职责分工,增加有偿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及其替代品条 款,明确监管对象法律边界,压实经营场所管理者对本场所商户的日常管理责任,细化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全过程追溯管理制度等。 2024年5月15日,重庆市商务委印发《推动美丽重庆建设促进绿色商务发展规划(2024—2030年)》, 提出推动商场、商品交易市场等场所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和设备设施进行节能改造,实施绿色回收,禁止使用 不可降解塑料袋,建立规范高效的绿色低碳运营管理流程和制度。 2024年6月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部署要 求,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实现碳达 峰碳中和目标,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 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制定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有力的间接推动国内可降解行 业发展。 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海淀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中指出杜绝使用 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2024年6月28日,北京市地方标准《餐饮外卖流通绿色包装评价要求》批准发布,标准已于2024年10月1 日正式实施。其中对"减塑"指标要求为:不应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 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等。 2024年7月12日,工信部等九部门《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方案中强化与 石化、煤化工、盐(矿)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乳酸、1,3-丙二醇、丙烯酸、丁二酸、反式乌头酸、戊二胺 、呋喃等生物基化学品,聚乳酸、聚氨酯、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尼龙、特种橡胶等生物基聚 合物等,形成对现有化石基材料的有效补充。 2024年9月27日,海南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决定》紧紧围绕防治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进国 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对《规定》实施有效的制度设计予以保留,同时结合禁塑工作监管 和执法实际,完善相关规定,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024年9月27日,《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经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 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引导单位和 个人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规范二手商品交易,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 用。 2024年10月,《生物制造丙交酯》《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新国家标准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 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T44826-2024《生物制造丙交酯》为新制定的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5月1 日起正式实施。 2024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标准 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快可降解材料、生物基材料等产品标准制修 订。 (2)2024年国外可降解行业政策 2024年3月1日起,西澳大利亚州正式禁止使用不可堆肥的咖啡杯和一次性塑料杯盖,这些禁令是西澳全 国领先的塑料计划第二阶段的一部分,不遵守禁令的将面临巨额罚款的威胁,违反规定的个人将被处以最高 5,000澳元的罚款,企业将被最高处以2.5万澳元的罚款。 2024年4月8日,肯尼亚国家环境管理局(NEMA)发布指令,强制要求从2024年7月8日起使用100%可生物 降解的垃圾袋收集有机废物。 2024年7月19日,白宫发布美国联邦政府有史以来第一份全面的政府战略,以针对生产、加工、使用和 处置中的塑料污染。《动员联邦对塑料污染采取行动:进展、原则和优先事项》报告概述了采取政府方法解 决塑料污染的必要步骤。减少塑料污染源头:政府将重点在塑料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减少污染。这包括从原 材料选择到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和废弃物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推动更可持续的材料和产品设计,减少对 一次性塑料的依赖。 2024年9月21日,几内亚共和国发布法令,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和物品,旨在 促进公共卫生,推广可生物降解包装,保护环境,改善民众与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减少污染。 2024年11月7日,马来西亚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说,政府预计在2026年或更早,全面禁止 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并逐步过渡到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袋。 2024年11月,美国国防部创立的生物工业制造创新研究所BioMADE将为17个入选项目提供2690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1.9亿)支持,旨在推动美国生物制造产品的规模扩大和商业化。它们包括生物降解塑料、生物 航空燃料、废物升级再造以及无细胞系统等。 2.2024年中国聚乳酸市场 (1)2024年聚乳酸进出口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全年,国内进口聚乳酸49,632.34吨,同比增加51.06%,进口 价格较2023年整体下降4.37%,国内出口聚乳酸18,421.98吨,同比增加78.39%,出口价格较2023年整体下降 9.79%。 (2)国内主要生物可降解材料价格 根据聚如如资讯统计,2024年聚乳酸生产厂商报价体系保持稳定,交易灵活。 3.全球生物塑料行业状况 (1)全球生物塑料产能概况 根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BP)2024年12月10日公布的全球生物塑料数据,生物塑料目前约占每年生产 的近4.14亿吨塑料的0.5%,2024年全球生物塑料产能预计为247万吨,较上年度增加了13.20%,2029年将增 长至573万吨;虽然预计全球生物塑料(包括生物基材料和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持续增长,但相较于上年 预测数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大幅削减了未来预期(EUBP曾在2023年12月预测,2024年全球生物塑料产能26 7万吨,2028年将增长到743万吨)。 (2)全球生物塑料分类 生物塑料替代品几乎适用于所有传统塑料材料和相应的应用,由于生物基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强劲发 展,未来5年内,即2029年生物塑料产能将继续大幅增加,聚乳酸(PLA,占比42.3%即242万吨)、聚羟基烷 酸酯(PHA,占比17.0%即97万吨)、生物基聚乙烯(PE,占比8.9%即51万吨)以及生物基聚丙烯(PP,占比 8.5%即49万吨)。 (3)全球生物塑料下游市场应用 生物塑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包装和纤维到消费品、汽车和农产品。包装仍然是生物塑料最大的细分 市场,2024年占生物塑料总市场的45%(112万吨)。 (4)2024年生物塑料产能利用率 在产量方面,2024年生物塑料产量为144万吨,较2023年的137万吨略有增长。在产能利用率方面,尽管 不同聚合物的某些部分差异很大,从35%到100%不等,但2024年的平均利用率为58%(144万吨产量与247万吨 产能之比)。 EUBP董事总经理HassovonPogrell总结道:“实际产量能否进一步接近现有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 最近法规(PPWR)的具体解释,以及未来欧洲塑料市场的其他立法。” (5)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塑料使用限制。可降解塑料市场 现状分析指出,欧盟、美国、中国等地都提出了禁止或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政策,推动了可降解塑料 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愿意选择对环境更友好的产品。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 ,绿色消费正在成为市场的一大趋势。 可降解塑料的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在生物基塑料(如聚乳酸PLA)、水溶性塑料和氧降解塑料等领域 的研究,使得可降解塑料的性能和生产成本逐渐得到改善,从而加速了其市场化应用。 总之,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环保政策、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预计市场将在未来几 年持续扩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是以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