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捷安高科(30084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845 捷安高科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轨道交通、安全作业、船舶等领域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研发与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行业) 3.84亿 100.00 1.84亿 100.00 48.01 ───────────────────────────────────────────────── 轨道交通仿真实训系统(产品) 3.03亿 78.98 1.51亿 81.87 49.76 安全作业仿真实训系统(产品) 3867.05万 10.07 1574.01万 8.54 40.70 船舶装备领域仿真产品(产品) 2460.43万 6.41 872.65万 4.74 35.47 技术服务(产品) 1439.09万 3.75 739.19万 4.01 51.37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01.24万 0.78 155.97万 0.85 51.78 ───────────────────────────────────────────────── 华北(地区) 9546.50万 24.87 4258.71万 23.11 44.61 华东(地区) 8965.08万 23.35 4368.25万 23.70 48.73 西北(地区) 5418.70万 14.12 2514.67万 13.65 46.41 华中(地区) 5084.67万 13.25 2045.12万 11.10 40.22 西南(地区) 3746.56万 9.76 1916.55万 10.40 51.16 华南(地区) 2980.35万 7.76 1720.03万 9.33 57.71 东北(地区) 2646.18万 6.89 1604.85万 8.71 60.65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3.84亿 100.00 1.84亿 100.00 48.0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交通运输行业(行业) 5434.07万 49.15 2495.54万 53.70 45.92 职业教育行业(行业) 3693.78万 33.41 2079.88万 44.76 56.31 其他(补充)(行业) 1841.95万 16.66 549.11万 --- 29.81 其他业务(行业) 86.07万 0.78 71.77万 1.54 83.39 ───────────────────────────────────────────────── 轨道交通仿真实训系统(产品) 8582.95万 77.63 4353.78万 83.79 50.73 安全作业仿真实训系统(产品) 1265.99万 11.45 525.85万 10.12 41.54 其他领域仿真产品(产品) 627.40万 5.67 94.02万 1.81 14.99 技术服务(产品) 492.74万 4.46 166.93万 3.21 33.8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86.78万 0.78 55.72万 1.07 64.20 ───────────────────────────────────────────────── 华北(地区) 3152.56万 28.51 1308.76万 25.19 41.51 西北(地区) 2469.83万 22.34 1231.22万 23.69 49.85 华东(地区) 1927.86万 17.44 977.95万 18.82 50.73 华中(地区) 1423.31万 12.87 556.01万 10.70 39.06 东北(地区) 755.99万 6.84 484.41万 9.32 64.08 西南(地区) 683.08万 6.18 279.30万 5.38 40.89 华南(地区) 643.24万 5.82 358.65万 6.90 55.7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行业) 3.56亿 100.00 1.85亿 100.00 51.83 ───────────────────────────────────────────────── 轨道交通仿真实训系统(产品) 2.53亿 71.08 1.31亿 70.98 51.76 安全作业仿真实训系统(产品) 4772.05万 13.41 2598.25万 14.08 54.45 技术服务(产品) 3322.83万 9.33 1768.33万 9.58 53.22 其他领域仿真产品(产品) 1930.74万 5.42 857.97万 4.65 44.44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71.13万 0.76 129.84万 0.70 47.89 ───────────────────────────────────────────────── 华东(地区) 1.04亿 29.08 5401.53万 29.27 52.18 华中(地区) 7226.21万 20.30 3564.87万 19.32 49.33 西南(地区) 4586.05万 12.88 2205.17万 11.95 48.08 华北(地区) 4375.57万 12.29 2433.64万 13.19 55.62 东北(地区) 3570.51万 10.03 1999.83万 10.84 56.01 华南(地区) 3511.44万 9.86 1857.26万 10.07 52.89 西北(地区) 1977.28万 5.55 988.74万 5.36 50.01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3.56亿 100.00 1.85亿 100.00 51.8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职业教育行业(行业) 6868.14万 60.43 3552.28万 59.27 51.72 交通运输行业(行业) 3150.32万 27.72 1673.41万 27.92 53.12 其他(补充)(行业) 1347.19万 11.85 768.00万 12.81 57.01 ───────────────────────────────────────────────── 轨道交通仿真实训系统(产品) 8271.02万 72.77 4324.45万 72.15 52.28 安全作业仿真实训系统(产品) 1554.52万 13.68 841.99万 14.05 54.16 其他领域仿真产品(产品) 1091.77万 9.61 526.47万 8.78 48.22 技术服务(产品) 337.42万 2.97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10.92万 0.98 61.24万 1.02 55.21 ───────────────────────────────────────────────── 华中(地区) 2710.89万 23.85 --- --- --- 华东(地区) 2028.43万 17.85 --- --- --- 华北(地区) 1889.95万 16.63 --- --- --- 东北(地区) 1647.34万 14.49 --- --- --- 西南(地区) 1470.68万 12.94 --- --- --- 华南(地区) 1134.75万 9.98 --- --- --- 西北(地区) 483.60万 4.25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2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806.57│ 4.71│ │第二名 │ 1771.89│ 4.62│ │第三名 │ 1315.80│ 3.43│ │第四名 │ 1311.30│ 3.42│ │第五名 │ 1171.37│ 3.05│ │合计 │ 7376.94│ 19.2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1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2.9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06.51│ 3.44│ │第二名 │ 469.13│ 3.19│ │第三名 │ 367.23│ 2.49│ │第四名 │ 288.59│ 1.96│ │第五名 │ 275.22│ 1.87│ │合计 │ 1906.68│ 12.9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大行业为I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细分类别为: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应用行业为计算机仿真行业。 公司以系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为核心,深耕于虚拟仿真教育培训领域,致力于通过数字化 、智能化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目前主要业务分布在轨道交通、应急安全两个领域,主要客户为国铁集团及 下属公司、地铁公司、开设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院校、开设应急安全专业或业务的院校、企业事业单位,同 时在航海舰船、装备仿真、航空运输、智能网联汽车也开拓一定市场。 作为国内重要的交通运输形式,轨道交通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与国家重大战略高 度契合,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国家铁路方面,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投产新线3,113公里 ,其中高铁2,457公里。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2025年铁路工作的主 要目标包含了全面完成国家铁路投资任务,高质量推进国家重点工程,力争完成基建投资5,900亿元,投产 新线2,600公里;完成运输总收入10,160亿元,同比增收258亿元、增长2.6%;坚持绿色发展,务实稳妥推进 铁路碳达峰、碳中和。 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有58个城市,投运城 轨交通线路362条。线路长度累计12,168.77公里。其中2024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953.04公里,核减运营 线路8.81公里。2024年末,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涵盖10种系统制式,其中地铁制式仍为主流,占比76.27%,同 比增加0.16%。市域快轨制式占比缓步提升,占比13.37%,同比增加0.41%。预计2025年内地新开城轨交通运 营线路长度有望再超1,000公里。至“十四五”期末,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将达到13,200公里左右。 国铁集团作为我国铁路行业的龙头企业,始终将员工培训视为提升核心竞争力、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和推 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人才培养方面,近年来,国铁集团以制度建设为主线,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对 技能人才素质提升的现实需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构建形成以《关于加强新时 代铁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统领,以《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铁路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 》为主体,以《铁路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办法》《技师高级技师考评管理办法》《铁路工匠选树培养考核 管理办法》《铁路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办法》《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铁路职业技能竞赛技术 规程》和职业工种分类、职业岗位标准、定额定员标准、技能津贴、表彰奖励等为支撑的“1+N”铁路技能 人才工作制度、标准和保障体系。轨道交通行业的培训需求已从传统的技能传授转向“技术+管理+服务+安 全”的多元化体系,同时需依托数字化工具提升培训效能。未来,随着行业技术融合(如“轨交+新能源” “轨交+智慧城市”),培训内容将进一步跨界拓展,形成动态适配行业发展的终身教育生态。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持续强调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虚拟仿真和人工智能(AI)技术被列为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工具。 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 提出建设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推动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解 决传统专业实训教学中“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等现实问题。到2025年建成200个左 右全国示范性虚仿基地,带动各地1,000个左右区域示范性虚仿基地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实训 教学模式创新。 2024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实施方案 》(新双高),着力于打造一批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明确未来五年建设 任务,整合园区、企业、学校多方资源,统筹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训资源使用效率。校企合作 打造场景真实,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数字远程实训平 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改革实习实训模式,基于企业生产真任务、真场景、真过程、真产品,研究开发生 产性实训项目,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实习实训的过程管理和多方评价,让学生真操实练掌握真本领。融入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新要求,推动专业群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使用国家智慧职教平台提供的 各类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和应用服务,推进“AI+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运用数字技术重塑教学空间,探索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数据库,动态采集学生学习数据,推动教学评价 数字化转型。基于数字化技术,建立健全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2025年3月,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职 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 将从今年开始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 2025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指出,加强人工智能等前瞻布 局。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教育领域多模态语料库,构建高质量自主可控数据集。强化算法安 全评估,确保正确价值导向。布局一批前瞻性研究课题,有序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探索“人工智能+教 育”应用场景新范式,推动大模型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产教协同”的组合拳,虚拟仿真与AI技术将加快普及并助力职业教育快速发 展。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和政策细化,职业教育将逐步形成“虚实结合、人机协同、终身学习”的新型教育 生态。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提供虚拟仿真实训解决方案,推动在职业教育及实训领域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 提高实训效果,为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性强、实用性佳的技能人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 重大变化,业务仍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实训和应急安全两个领域,在航空运输、航海舰船、装备仿真及智能 网联汽车领域也开拓有一定市场。随着AI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公司拥抱技术变化,正逐步将AI技术应用 于产品,优化升级,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 1、轨道交通 公司轨道交通仿真实训业务主要面向开设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院校、国铁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和地铁公司 等,提供涵盖铁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根据适用专业大类,分为 铁路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两大系列。铁路交通仿真实训系列产品可适用普铁、高铁仿真实训活动,覆盖铁路 交通所有重要作业岗位的作业技能教学、练习和考核。铁路交通领域内各个专业的子系统既能单独针对特定 岗位进行仿真实训,也能互相协调、联合互动,满足全线路多岗位的协作实训需求。公司铁路交通仿真实训 系统产品具体分为铁路运输、铁路机务、铁路车辆、铁路工务、铁路电务、铁路供电、铁路客运和铁路消防 八个系列。 城市轨道交通仿真实训系列产品可应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以真实还原现场环境为目标进行 仿真业务开发。仿真产品覆盖城市轨道交通所有重要作业岗位的技能培训与考核,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各专 业的子系统既能够单独运行针对单一岗位进行培训,也能够联合互动,实现全岗位的协作能力培训。 2、应急安全 以“智慧应急、铸就安全”的业务理念,从专业化、网络化、大数据、人工智能、资源共享五个维度出 发,凭借多年的实践与专家论证,为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出一套符合标准、系统规范、严谨高效的专业化特种 作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上岗考核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凭借大数据分析、物理传感、物联网、系统集成、 系统仿真、分布式仿真等尖端技术,融合国际技术标准、国家职业标准及行业技术规范,全力打造安全与应 急领域“学练赛考”工学结合、手脑并用的实践演练平台。 针对公共安全领域难题,公司在应急考培研发基础上,横向扩展至日常安全领域,以体验式实操为建设 宗旨建设深度安全体验中心,涵盖消防、应急自救、交通、居家安全、自然灾害等不同情景下体验需求,可 广泛应用于城市应急场馆、科技展馆、企事业单位实训、各类学校实训场馆的应急安全教育体验与演练。 3、航海舰船 航海舰船仿真实训业务主要面向船舶类企业和军事类院校等提供各类船舶操纵仿真实训系统和军工仿真 实训系统。其中,船舶操纵仿真实训系统应用于包括在受限水域内进行高级操纵和引航,包括船舶操纵、避 碰和BRM、雷达标绘和ARPA、大型船舶操纵等科目的培训和考核。军工仿真实训系统以装备类仿真、指挥类 仿真为主,为军事类院校等客户提供逼真的三维战场环境和拟真音响效果,培养受训人员操作装备和指挥协 同技能。 4、航空运输 主要面向航空专业院校、航空公司及行业培训机构等提供专业技能实训产品,目前主要有基础技能实训 、机务维修、系统维修、发动机维护、航空器检查五个系列,通过虚实结合、人机交互、智能引导等手段实 现自主化实训教学。 (二)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拥有独立的销售、采购、生产、研发体系。 销售端,根据客户性质分为院校客户、集团客户等,并根据地区进行拆分,安排专业团队对接,主要通 过参与招投标方式取得订单。 采购端,执行“以产定购”采购模式,根据具体项目的物料需求计划,开展采购活动,采购对象分为具 有实物形态的原材料和外协服务。通过集采、品牌替代、框架整合供应商等方式及推进标准库建设,实施年 度采购计划及框架协议来降低采购成本。 生产端,建立产品线模式,“以销定产”,在获取订单后,以项目为单位,根据客户需求结合公司产品 进行组合、定制及开发。公司产品软件部分主要以自研为主,硬件部分主要以委外加工为主。 研发端,根据公司战略目标,以自主研发为主,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客户反馈的产品需求及市场普遍需 求后,同时通过行业专家指导,研发新产品及提供解决方案,并向市场进行推广。另一方面公司结合行业技 术前沿的发展趋势,引入新技术为公司赋能,自主研发产品的工具链为公司产品的持续升级和效率提升注入 新动力。 (三)公司市场地位及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JANVR 引擎平台,将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系统仿真等技术与世赛技术标准、国家职业标准及行业技术规范相结合 ,应用于智能化仿真装备研发及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之中,公司业务已覆盖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海外3大洲7 个国家,服务行业企业及中高等院校客户1500余家。公司产品系列丰富,行业技术积累丰硕,是国产轨道交 通虚拟仿真培训行业的先行者,在轨道交通专业院校中有广泛的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564项软件著作权、184项专利、13项省科技成果、6项CRCC检测报告。 先后获得国家级轨道交通行业研发中心认定、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颁发的“金桥奖”、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郑州市元宇宙产业链主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荣 誉称号。先后支持和保障人社部、交通部、教育部等组织的世界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技 能大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高规格国家级赛事,形成贯通世赛-国赛-行业赛 -省赛-校园赛的赛事保障体系。 2、业绩驱动因素 2024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实施方案 》(新双高),明确未来五年建设任务,整合园区、企业、学校多方资源,统筹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实训资源使用效率。校企合作打造场景真实,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利用5G+、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技术,建设数字远程实训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推进“AI+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运用数字技术 重塑教学空间,探索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数据库,动态采集学生学习 数据,推动教学评价数字化转型。基于数字化技术,建立健全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2025年3月,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职 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 将从今年开始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高技能人才培养都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公司在相关行业内深度耕 耘,利用已有技术积累,通过不断迭代产品更新及品牌建设,在相关行业持续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相 信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公司将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机遇。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综合型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以VR/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融合系统仿真、分布式协同仿真、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构 建了自主研发的JANVR技术体系,具有完备的开发平台和工具链。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获得184项专 利,564项软件著作权,形成了覆盖轨道交通、应急安全、航空航海等多个教培领域的技术壁垒。 (二)完备的产品线优势 公司以服务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领域为核心,深耕20余载,目前轨道交通产品解决方案已覆盖车、机、工 、电、辆、供、通、客、货等9大专业,并支持多岗位协同演练,是目前国内相关领域唯一一家具备全专业 解决方案能力的公司,并依托JANVR技术体系实现跨领域技术移植、多领域协同覆盖,形成"同心多元化"的 产品矩阵。 (三)品牌优势 作为国内虚拟仿真教培领域的上市公司,公司凭借国家级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积极参与12项行业标 准建设,深度服务国家交通强国、一带一路战略,参与建设南非、中泰、中老、巴基斯坦拉哈尔橙线、雅万 高铁等"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成为世界技能组织全球行业伙伴,2023年牵头组建"国际联盟交工 委",建立了覆盖3大洲7个国家的服务网络,形成全球化品牌影响力,深得业内用户认可。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88.05万元,同比增长7.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93. 25万元,同比增长9.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276.71万元,同比增长11.15%。公司达成 了2022年第一期及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目标。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一)2024年经营业绩与战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在院校这一重要客户群体市场规模缩减压力下,积极应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388.05 万元,较2023年增长7.84%。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同心多元”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实现业务结构优化升级,继续 深耕航空板块市场,以飞机维修系列产品为主要抓手,布局未来国产大飞机实训市场;公司与国家智能网联 汽车创新中心深入合作,在各自领域的高度互补,形成公司的又一新赛道。同时,积极开拓城市轨道交通市 场,地铁客户订单额同比增加253.37%,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管理效能提升与组织体系建设 1、管理体系升级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共发布及更新制度32份,覆盖项目管理、生产供应、研发设计、售后服务、人力资源、 预算管理、合同管理等全流程,提升“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2、信息化建设提速 报告期内,公司上线了CRM系统和费控系统。CRM系统助力公司实现客户资源数字化管理,精准营销能力 显著增强;费控系统将更有利于公司预算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信息化工具建立过程监督机制,支撑公司经 营目标实现。 (三)发挥赛事影响力,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技术优势和校企平台人才培养作用,以“世赛-国赛-省赛-行业赛-校园赛”贯通的 技能竞赛体系和专业丰富的赛事保障经验,为参赛选手提供良好环境和优质服务,主动服务社会,彰显企业 担当。参与并技术支持第47届法国里昂世界技能大赛,助力轨道车辆技术首次亮相世赛舞台;继续支持金砖 大赛三大赛项和2024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两大交通类赛项,涵盖轨道车辆技术、飞机维修、铁道运营、车 辆电气、应急救援技术等专业,选手覆盖中国、泰国、孟加拉国、印度、加纳等国家地区;为世界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河南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省、市、区级共计30余场赛事提供设备支持、技术培训、赛时保 障等服务。通过大赛运营,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得以巩固提升。 (四)研发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4129.19万元,较上年增长3.74%。公司基于七层货架和细腰架构模型理论 思想,搭建技术平台、仿真系统、CBB和产品平台,以IPD研发模式为基准思路,制定了从理论模型研究、平 台研发、产品研发、行业解决方案到标准制定的基本研发路线,以同心多元为指导理念,通过运用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研发仿真开发工具链,搭建仿真实训产品开发与管理平台,取得了阶段 性的研发成果并发挥积极作用。涵盖产品结构构建、数据存储、集成开发、部署应用四大模块,实现研发流 程标准化,大大提升开发效率。 (五)资产管理与风险防控 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资产管理,致力于保证资产安全,同时提升运营效率。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 公司通过系统的管理手段保障了公司回款的及时性、安全性,财务管理部设置专人监督、跟踪并推进应收账 款回款;销售部门将销售回款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业务部门优先解决影响回款进度的问题。就长账龄 的应收账款,公司密切关注回款能力,必要情况下采取律师函、诉讼等方式回款。报告期内虽应收账款增加 4.09%,但主要系客户结构变化导致应收账的账期变化。在存货管理方面,公司为了提升存货管理的效率和 质量,建立了《仓库管理规范与流程》《呆滞物料暂行管理办法》,通过这两项制度的有效实施,公司的存 货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报告期内,公司被认证为市科普示范基地、中小学劳动、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基于此,公司积极承 担社会责任开展实践科普活动,向上包括专科、本科层次的职业高等学校、向下融入义务教育,加强职业启 蒙与认知教育。公司的科普实践活动受到参与者的广泛好评。 ●未来展望: (一)发展战略 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未有大的变化,公司将继续以同心多元的方式,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市场影响力 。 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大模型技术对传统仿真职业教育培训的冲击逐渐显现,2025年DeepSeek等垂 直领域大模型的迭代进一步触发了行业变革,传统仿真培训依赖教师示范和固定案例演练,而大模型可实时 生成动态案例、提供个性化反馈,倒逼教学从“标准化操作”转向“问题导向的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垂类 大模型的智能助手可以协助教师处理各类突发问题,开发的新产品能够提供比传统仿真软件更动态及个性化 的交互体验。AI与产业的结合,加速了实训平台的技术迭代。 公司将根据行业技术的发展变化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发现和深入挖掘客户的新需求,继续加大研 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研发新产品,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经营计划 1、战略升级:借力外脑,重构增长逻辑 2025年3月,公司联合咨询机构开展战略规划与解码,将进一步明确核心业务的护城河建设方向,对未 来战略方向形成共识,解码实现清晰可执行路径,制定3-5年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