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南大环境(300864)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864 南大环境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环境调查与鉴定、建设项目环评、环境研究与规划、环境工程设计与监理、环境工程承包以及环境污染第 三方治理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服务业(行业) 3.82亿 100.00 1.50亿 100.00 39.33 ───────────────────────────────────────────────── 环境研究、咨询与设计(产品) 1.62亿 42.34 7294.98万 48.50 45.04 环境调查与鉴定(产品) 1.29亿 33.76 5570.53万 37.03 43.14 装备研制与系统集成(产品) 5863.78万 15.33 1203.91万 8.00 20.53 能源环保协同与资源化(产品) 3275.59万 8.56 972.15万 6.46 29.68 ───────────────────────────────────────────────── 江苏省内(地区) 3.24亿 84.74 1.33亿 88.34 40.99 江苏省外(地区) 5835.20万 15.26 1754.37万 11.66 30.07 ───────────────────────────────────────────────── 直销(销售模式) 3.82亿 100.00 1.50亿 100.00 39.33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服务业(行业) 8.34亿 100.00 2.97亿 100.00 35.64 ───────────────────────────────────────────────── 环境研究、咨询与设计(产品) 3.34亿 40.09 1.38亿 46.59 41.42 环境调查与鉴定(产品) 2.68亿 32.09 1.03亿 34.63 38.46 环境系统集成(产品) 1.80亿 21.57 4323.18万 14.55 24.04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产品) 5187.56万 6.22 1238.51万 4.17 23.87 其他业务(产品) 19.65万 0.02 19.65万 0.07 100.00 ───────────────────────────────────────────────── 江苏省内(地区) 6.88亿 82.49 2.56亿 86.26 37.27 江苏省外(地区) 1.46亿 17.51 4082.26万 13.74 27.97 ───────────────────────────────────────────────── 直销(销售模式) 8.34亿 100.00 2.97亿 100.00 35.6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服务业(行业) 3.87亿 100.00 1.54亿 100.00 39.92 ───────────────────────────────────────────────── 环境研究、咨询与设计(产品) 1.70亿 43.88 7748.74万 50.21 45.68 环境调查与鉴定(产品) 1.12亿 28.99 4743.68万 30.74 42.32 环境系统集成(产品) 7959.76万 20.59 2130.06万 13.80 26.76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产品) 2507.66万 6.49 790.25万 5.12 31.51 其他业务(产品) 19.65万 0.05 19.65万 0.13 100.00 ───────────────────────────────────────────────── 江苏省内(地区) 3.15亿 81.54 1.34亿 86.84 42.51 江苏省外(地区) 7137.62万 18.46 2031.57万 13.16 28.46 ───────────────────────────────────────────────── 直销(销售模式) 3.87亿 100.00 1.54亿 100.00 39.9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服务业(行业) 7.49亿 100.00 2.69亿 100.00 35.87 ───────────────────────────────────────────────── 环境研究、咨询与设计(产品) 3.03亿 40.45 1.27亿 47.29 41.93 环境调查与鉴定(产品) 2.27亿 30.34 8756.00万 32.61 38.54 环境系统集成(产品) 1.75亿 23.43 4292.89万 15.99 24.47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产品) 4322.47万 5.77 1106.89万 4.12 25.61 ───────────────────────────────────────────────── 江苏省内(地区) 5.70亿 76.15 2.15亿 80.04 37.70 江苏省外(地区) 1.79亿 23.85 5359.52万 19.96 30.01 ───────────────────────────────────────────────── 直销(销售模式) 7.49亿 100.00 2.69亿 100.00 35.8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5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615.33│ 3.14│ │客户二 │ 1363.12│ 1.64│ │客户三 │ 1207.08│ 1.45│ │客户四 │ 1019.16│ 1.22│ │客户五 │ 916.86│ 1.10│ │合计 │ 7121.55│ 8.5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5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2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910.92│ 5.14│ │供应商二 │ 1027.34│ 2.76│ │供应商三 │ 936.92│ 2.52│ │供应商四 │ 767.17│ 2.06│ │供应商五 │ 646.20│ 1.74│ │合计 │ 5288.55│ 14.2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指引下,我国环保行业持续深化落实协同推进降碳、减 污、扩绿、增长的要求,紧抓“十四五”规划收官关键节点,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各级管 理部门密集出台配套措施,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应对 气候变化的统筹。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保政策持续完善,为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 力支撑。技术创新驱动、产创融合发展以及综合环境服务企业的兴起将成为环境技术服务行业未来发展的主 要趋势。 科技创新层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加速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AI+环保”将 极大程度提高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的效率、效果,成为行业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通过技术协同创新推动环 保产业向高端精致化方向转型发展,不仅契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等重大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对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深远意义 。 模式转型层面,随着生态环境治理从单一细分领域向系统性、复合性转变,从单个污染源治理指标向整 个环境治理体系效果转变,客户以能够提供涵盖环境咨询、工程设计、设备供应、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一 站式、全产业链条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服务需求转变。在此背景下,综合环境服务企业凭借其全方位的服务能 力和资源整合优势,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主要业务 公司发源于底蕴深厚的南京大学,秉承“为领先的技术找到最适用的应用场景、为真实的需求提供最经 济的解决方案”的价值理念,始终牢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使命,推动科技产业化,致力于打造具有全 球影响力的“环境健康精准诊疗综合体”。作为深入掌握环境污染物在水、气、土界面迁移转化规律的科技 企业,公司瞄准客户的真实需求,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高质量发展,通过技术赋能,积极为客户提供“更科 学、更精准、更务实、更经济”的“技术+产品”“装备+服务”的全过程解决方案,为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提 供核心技术引擎。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紧抓生态环境领域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机遇,组建“人工智能研 究中心”,以行业应用需求为核心导向,聚焦智能环保装备、智慧低碳水务技术和生态环境AI智能体等方向 ,致力于构建“数据驱动、技术融合、生态协同”的创新平台,助力公司智慧化转型和AI业务发展;深入推 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级科研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开展成果转化应用;自主研发的有机废气技术处理装备 荣获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入选《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名录》。 1、环境调查与鉴定,是通过实地考察、取样检测、资料调研等手段,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 查或检查,或者对环境污染危险特性、环境污染严重程度或修复情况进行判别、鉴定、评估或验收。 公司全力推进“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建设,组建了 实力雄厚的学术委员会专家团队,助推农用地土壤环境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为多个区域农用地土壤调 查及耕地质量评定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 承担的《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江苏省低进水浓度乡镇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 健康诊断技术导则》科研课题顺利结题,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技术赋能、精准助力” 的服务理念,为城镇排水系统效能提升和水环境持续改善提供精准科技支撑。围绕微生物靶向溯源技术在城 镇排水系统提质增效与水环境精准溯源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布局授权多项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在江苏、安徽 等10余个水环境污染源解析项目推广应用。 有序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保护候鸟栖息地智能化监测、评估与优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课题 的研究,技术成果获评“国内领先”;加快推进研究成果转化落地,业务已拓展至全国9个省份,持续巩固 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 报告期内,环境司法损害鉴定综合实力不断巩固强化,新增10余名司法鉴定人,资质能力新增扩项空气 污染环境损害鉴定和近岸海洋与海岸带环境损害鉴定类型,完成几十余项环境损害鉴定事件。 2、环境研究、咨询与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方面的现存问题、演化规律或处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系 统性的规划计划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环境研究与规划、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工程设计及其他技术 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牵头开展多项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引领行业发展。主持编制国内首个面向城市 暗涵整治的地方标准《城市暗涵整治技术规程》(DB32/T5077-2025),为《江苏省自然保护区条例》立法 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发挥技术与品牌优势、深耕厚做优势业务,为长三角地区十余个地级市“十五五”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提 供全方位技术支撑,为多个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环评提供高质量技术方案,持续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 量;为连云港无锡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已获市级政府印发实施。 人工智能研究团队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环保行业的应用,聚焦环保垂直场景,以非现场执法与排污 许可分析为核心方向,通过部署本地化大模型、深化环保数据治理、开发专用智能体等手段,深度推进AI技 术在以上场景的应用。持续探索多模态技术与行业实际需求的融合路径,以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精 准治理升级。 持续保持在“无废”创建领域的竞争优势,累计完成50余项无废城市、无废园区和无废工厂创建方案。 3、装备研制与系统集成,是指按照客户需求,针对性研制或优化提升装备,并提供设计、建造、安装 、调试及运维等集成服务,使该系统功能完整、性能优良、满足客户期望。 借助数字孪生和仿真技术的优势,开展装备的智能设计与智造研究;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南大恩洁优 深化推进VOCs处理技术装备智造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获工信部“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认定 ;核心技术装备荣获江苏省“三首两新”新技术新产品认定,入选《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 名录》;持续为医药、石化和化工等行业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作为发起单位, 筹建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VOCs及恶臭治理专业委员会,通过协同创新、科技赋能,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 公司生态技术团队融合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及自动采集技术装备、鸟类AI识别系统和声学监测系统等 先进监测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手段,为地方政府提供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建设系统集成服务,助力南京、苏州、 南通等地十余个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迈向智能化阶段;建设的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观测站,作 为南京首个生物多样性观测示范项目,获央媒专题报道。 持续为江苏、安徽等区域市政水厂、工业企业和医院等客户提供废水处理、再生水等运维服务,新技术 的推广应用提升了该领域的水平和效益。 4、能源环保协同与资源化是指将新能源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工艺创新、系统性管理设 计,提高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减污降碳的高效协同和资源化利用。 依托多项低碳污水厂科研课题的研究,深入探索新能源技术与环保基础设施深度融合,聚焦“工艺-能 源-成本”协同体系研发,进一步深化推进“光储智柔”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高污水处理工艺与 新能源技术的协同,大幅度降低污水处理行业能源消耗与运行维护成本。 新能源团队积极拓展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钙钛矿等新能源技术在高校、仓储和工业企业等场景的应 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固危废团队加快推进低温结晶干化智能化集成技术(LVR)的研制和转化应用,已授权多项布局专利; 持续拓展在江苏、湖北、安徽和珠三角等区域医药、农化和危废处置等领域的项目应用,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人才与组织优势 公司秉承“集聚、尊重、培育、发展”的人才理念,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目前,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包括200余名高级工程师 ,300多人次的各类高水平执业资格和500多人次的国家、省市专家库成员。这一雄厚的人才基础,构筑了公 司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我们能够持续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价值和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引进新兴技术领域 和前沿研究方向的专业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团队能力,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高绩效、诚信务 实、开拓创新的人才队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公司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优势,共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公司专家深度参与并主 导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以“厚基础、重能力”为培养目标,安排学生研究生阶段两学年在公司进行创新实践 。学生既能夯实深厚的学术基础,又能锤炼扎实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这一培养体系,公司能够精准培养并 储备符合长远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资质、业绩和品牌优势 公司环境技术服务资质种类全、层级高,拥有环境工程设计专项(水、气、固)甲级、污染损害司法鉴 定、工程咨询资信甲级和建筑业企业专业承包等20余项核心资质;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多项资质的等级 、范围得到提升和扩展,全链条综合服务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5年科学技术 年会,共同探讨深化推动科技与治理实践深度融合,为持续深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谋划新动能;作为长三 角绿色发展专委会的主任单位,承办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强化区域联动、推动绿色技术攻 关,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长三角方案”。 (三)研发创新与技术快速迭代优势 公司拥有深厚且极具竞争力的人才团队,加之持续稳定的高比例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不断注入强劲动 能。依托自建与共建的多个高层次研发平台,公司专注于不同区域、流域、行业的经济特征、环境禀赋及实 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积极探索主流技术与新兴科技的融合模式,系统储备前瞻性行业技术,成果持续丰硕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知识产权47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这些创新技术与成果的积累,不仅持续拓展 公司的业务领域,更为核心竞争力的稳步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四)业务协同优势 公司在技术服务领域深耕厚植基础,发挥所处产业链优势,不断深化整合、积极探索制定自身的发展战 略,寻找新的增长点和价值创造点,不断提升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