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867 圣元环保 更新日期:2025-05-1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经营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垃圾焚烧收入(含售电、售热、售蒸汽 12.78亿 80.81 5.28亿 82.90 41.29
)(行业)
污水处理收入(行业) 1.54亿 9.76 6111.30万 9.60 39.58
其他收入(行业) 8066.25万 5.10 4710.08万 7.40 58.39
PPP项目建造服务收入(行业) 6843.25万 4.33 67.76万 0.11 0.99
─────────────────────────────────────────────────
垃圾焚烧收入(含售电、售热、售蒸汽 12.78亿 80.81 5.28亿 82.90 41.29
)(产品)
污水处理收入(产品) 1.54亿 9.76 6111.30万 9.60 39.58
其他收入(产品) 8066.25万 5.10 4710.08万 7.40 58.39
PPP项目建造服务收入(产品) 6843.25万 4.33 67.76万 0.11 0.99
─────────────────────────────────────────────────
福建(地区) 8.81亿 55.69 4.21亿 66.07 47.76
山东(地区) 4.32亿 27.30 1.03亿 16.18 23.86
甘肃(地区) 1.45亿 9.15 7722.35万 12.13 53.34
江苏(地区) 6994.12万 4.42 2414.55万 3.79 34.52
安徽(地区) 5442.56万 3.44 1159.55万 1.82 21.31
─────────────────────────────────────────────────
直销(销售模式) 15.82亿 100.00 6.37亿 100.00 40.2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垃圾焚烧收入(含售电、售热、售蒸汽 6.53亿 82.76 2.94亿 86.12 45.07
)(行业)
污水处理收入(行业) 7427.74万 9.41 2731.53万 7.99 36.77
其他(行业) 4040.46万 5.12 1993.13万 5.83 49.33
PPP项目建设收入(行业) 2135.80万 2.71 18.62万 0.05 0.87
─────────────────────────────────────────────────
垃圾焚烧收入(含售电、售热、售蒸汽 6.53亿 82.76 2.94亿 86.12 45.07
)(产品)
污水处理收入(产品) 7427.74万 9.41 2731.53万 7.99 36.77
其他(产品) 4040.46万 5.12 1993.13万 5.83 49.33
PPP项目建设收入(产品) 2135.80万 2.71 18.62万 0.05 0.87
─────────────────────────────────────────────────
福建(地区) 4.57亿 57.88 2.34亿 68.35 51.15
山东(地区) 2.00亿 25.30 4773.55万 13.97 23.91
甘肃(地区) 7067.93万 8.96 3945.17万 11.54 55.82
江苏(地区) 3352.93万 4.25 1280.28万 3.75 38.18
安徽(地区) 2851.26万 3.61 816.26万 2.39 28.6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垃圾焚烧收入(含售电、售热、售蒸汽 12.57亿 71.91 4.59亿 83.81 36.55
)(行业)
PPP项目建设收入(行业) 2.53亿 14.46 249.11万 0.45 0.99
污水处理收入(行业) 1.55亿 8.84 5471.59万 9.98 35.40
其他收入(行业) 8366.55万 4.79 3153.69万 5.75 37.69
─────────────────────────────────────────────────
垃圾焚烧收入(含售电、售热、售蒸汽 12.57亿 71.91 4.59亿 83.81 36.55
)(产品)
PPP项目建设收入(产品) 2.53亿 14.46 249.11万 0.45 0.99
污水处理收入(产品) 1.55亿 8.84 5471.59万 9.98 35.40
其他收入(产品) 8366.55万 4.79 3153.69万 5.75 37.69
─────────────────────────────────────────────────
福建(地区) 9.37亿 53.61 3.77亿 68.83 40.27
山东(地区) 5.25亿 30.06 8852.87万 16.15 16.85
甘肃(地区) 1.14亿 6.54 4801.55万 8.76 42.03
安徽(地区) 9004.86万 5.15 951.03万 1.74 10.56
江苏(地区) 8116.76万 4.64 2479.19万 4.52 30.54
─────────────────────────────────────────────────
直销(销售模式) 17.48亿 100.00 5.48亿 100.00 31.3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垃圾焚烧收入(含售电)(行业) 6.39亿 77.91 2.48亿 84.90 38.76
污水处理收入(行业) 7295.83万 8.90 2695.48万 9.25 36.95
PPP项目建设收入(行业) 6344.55万 7.74 62.06万 0.21 0.98
其他(行业) 4467.19万 5.45 1643.19万 5.64 36.78
─────────────────────────────────────────────────
垃圾焚烧收入(产品) 6.39亿 77.91 2.48亿 84.90 38.76
污水处理收入(产品) 7295.83万 8.90 2695.48万 9.25 36.95
PPP项目建设收入(产品) 6344.55万 7.74 62.06万 0.21 0.98
其他(产品) 4467.19万 5.45 1643.19万 5.64 36.78
─────────────────────────────────────────────────
福建省(地区) 4.44亿 54.18 1.92亿 66.00 43.32
山东省(地区) 2.37亿 28.89 5024.67万 17.24 21.22
甘肃省(地区) 5535.13万 6.75 2193.52万 7.52 39.63
江苏省(地区) 4971.13万 6.06 1883.22万 6.46 37.88
安徽省(地区) 3367.93万 4.11 811.26万 2.78 24.0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9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9731.38│ 12.47│
│第二名 │ 19037.93│ 12.04│
│第三名 │ 15572.47│ 9.84│
│第四名 │ 11713.92│ 7.41│
│第五名 │ 8255.39│ 5.22│
│合计 │ 74311.09│ 46.9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9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1.9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785.33│ 3.69│
│第二名 │ 2038.97│ 2.70│
│第三名 │ 1480.18│ 1.96│
│第四名 │ 1440.59│ 1.91│
│第五名 │ 1234.35│ 1.64│
│合计 │ 8979.41│ 11.9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当前主营业务为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其中垃圾焚
烧发电业务贡献业绩占比超过90%。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属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的两个
细分行业,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公司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
约综合利用”产业,为鼓励类行业。
近年来,公司在巩固主业发展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自身实际情况等因素积极拓展布局牛磺酸大健康
新产业,寻求业绩增长第二曲线。目前整体业务发展战略为持续夯实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主的固废处理业务,
强化垃圾发电作为公司发展的基本盘,同时正在大力发展以原料药牛磺酸及其衍生品为核心的大健康新产业
,相关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此外,前瞻性布局氢能源业务,设立氢能源研究院,以固态储氢装置及应
用和垃圾制氢为研究主要方向,做好技术研发储备和示范性产品开发,并逐步推进知识成果转化和商业化落
地等工作。
1、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概况
垃圾焚烧发电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构筑美丽家园的关键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
处理设施发展规划》中提到的“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焚烧处理能
力占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65%左右。”相较于“十三五”期间58万吨/日及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
约45%,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整个行业将保持良性推动和持续发展。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经过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的焚烧能力趋近饱和,随之而来的是行业新项
目释放乏力,市场增长开始趋于平缓,高速增长期迎来尾声。随着行业处理能力持续增加,行业整体产能利
用率呈下滑趋势,市场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精细化管理阶段,运营项目提质增效以及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
的内生驱动力。行业内企业普遍通过提高锅炉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以及AI智慧焚烧在垃圾焚烧中的应用,从
而提升了焚烧效率和环保性能,并降低了运营成本,推动垃圾焚烧的智能化转型。
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稳步发
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构建区域清洁供热体系,为具备资
源条件的县城、建制镇提供民用供暖,以及为中小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未来垃圾焚烧热电联产有较大的发展
前景。同时,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积极推进绿电、绿证交易,通过市场机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带来额外
收益,明确将生物质发电(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纳入绿证核发范围,可参与绿电市场交易,并要求大力培育
绿证市场,激发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引导绿证价格合理体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
活方式,这将有利于国补到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获得收益补偿。
2、行业经营特征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具有资金密集、政策鼓励、区域垄断、技术难度高、季节性与周期性波动不明显
等特征。
资金密集+政策鼓励:垃圾焚烧发电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前期投入较高,对自有资金占用较大。国
家从上网电价、税收、用地指标等多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促进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区域垄断性: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常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期限一般为25至30年。在该模式
下,政府有关部门授予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资者或经营者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被授予方在特许经营期内独
占某一区域生活垃圾处理权。
运营技术难度高: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技术难度相对较高,需要企业积累大量的项目经验,运营中需
考虑如何提高吨垃圾发电量、降低厂用电率、减少非停次数等,同时满足日益趋严的环保监管要求。
波动性不明显: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原料为生活垃圾,与当地人口直接关联,产生量相对稳定,季节性与周期性波动不明显
。
3、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随着新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逐步减少,“跑马圈地”的市场模式接近尾声,存量项目的高效运营及降
本增效已成重点。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步入成熟期,更加关注项目运营能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专业化程度要
求高,电厂运营技术难度相对较高,需要企业积累大量的项目经验,运营中需考虑如何提高吨垃圾发电量、
降低厂用电率、减少非停次数等,同时满足日益趋严的环保监管要求。
“十四五”期间,在垃圾分类以及“无废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我国垃圾焚烧市场不断演变之下,市
场的争夺已逐渐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增量市场扩张受限的情况
下,部分业内企业纷纷向餐厨、环卫等相关环保细分领域进行业务延展,与餐厨垃圾、污泥、工业固废等协
同处置,同时存量项目的高质量运营亦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面向“双碳”目标,行业企业主动寻求低
碳发展路径,更关注项目质量,专注做精细化运营,提升发电效率、热电联产等措施都将有效扩大企业的盈
利空间,保障项目收益率水平,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
尽管行业市场增量下滑已经发生,新增订单大项目、好项目减少,但结合我国“原生垃圾零填埋”的规
划目标,以及未来县级和乡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等多重因素判断,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行业仍将继续保持一定
的发展态势。
4、报告期内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支持
2024年1月15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可再
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常态化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4〕6号),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
助资金常态化规范管理,要求电网企业加强项目信息管理,依规做好资金核算,做好资金台账管理,加强与
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加强补贴项目清单管理。这将有助于加快国补项目审
核进程,推进符合条件项目早日纳入目录清单。
2024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自2024年4月1日起施
行。根据该监管办法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包括保障性收购电量和市场交易电量,其中保障
性收购电量是指按照国家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比重目标等相关规定,应由电力市场相关成员承担收购
义务的电量。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来说,目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均满足“全额保障性收购”范围条件,所发
电量属于全额保障性收购电量。该监管办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电力市场相关成员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
生能源电力行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2024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并发布。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将特许经营最长期限延长到40年。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或者独资、控股、
参股等方式参与特许经营项目。明确实施机构应当根据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制定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新建
及改扩建特许经营项目清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民营企业参与的具体方式。
2024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污染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该专项重点支持城镇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重点领域环境治理、水污染治理和节水等方向,其重点支持内容包
括:支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体系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厨余垃圾资源化利
用,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等项目。
2024年7月11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开征集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及其减污降碳协同技术,
编制《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作为重点领域,其包括“4.生活垃圾、
危险废物、生物质等焚烧烟气净化技术”。
2024年7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最新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
B16889-2024),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及施工与验收、入场、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
理、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实施与监督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新标准的发布表明国家对生活垃圾填埋处置
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其将替代原先的GB16889-2008,于2024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4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本规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生
产的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
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的核发、交易及相关管理工作。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大力实施
可再生能源替代,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鼓励生物质发电项目提供调峰等辅助服务。
2024年1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根据通知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地方合计37.84亿元。
202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
,高度重视PPP新机制规范实施,严格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严格按照《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新建
(含改扩建)项目清单(2023年版)》要求,推动有关特许经营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吸引民营企业参与。
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数据局近日发布《关于促
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大力培育绿证市场,激发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引
导绿证价格合理体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5年3月,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国务院令第802号修订),旨在解决中小企业
账款拖欠难题,明确各方职责、规范支付行为,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将对应收账款资金
的回笼提供有力保障,显著提升公司的现金流状况。
从以往及最新行业发展政策分析,行业发展政策要求分类施策加快提升焚烧处理设施能力,包括要发挥
存量焚烧处理设施能力、加快推进规模化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共建
共享、合理规范建设高标准填埋处理设施;要求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及热电联产,因地制宜加快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要求大
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推进可再生能源CCER纳入碳市场交易以及绿色电力消费交易,同时推动解决可再生
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缓解国补欠款问题。
5、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主营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以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业务。行业内主要企业有中国光大环境(集团
)有限公司、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旺能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天楹股份有限公司、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在固废业务方面,公司已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13个,餐厨、厨余垃圾处理项目2个、多个环卫一体化
垃圾处理的收集、运输及终端供汽供热业务,项目主要分布在福建、山东、江苏、安徽、甘肃等省份。公司
专注从事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近二十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项目技术优势、项目建设经验以及项目经营管理优
势,同时持续通过推进技改升级、精细化管理等手段,实现技术、管理、经验降本。
公司当前主要计划通过中温次高压技术应用的实施,对原有的中温中压的锅炉进行改造,较大幅度提升
热利用效率;进一步拓展“焚烧+”业务模式,以扩大固废处理市场,协同处置餐厨厨余垃圾、污泥、工业
固废等垃圾,实现产能最大化,并重点规划开展供汽供热等二次商业化利用,提升项目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同时,加大AI智慧焚烧在垃圾焚烧中的应用,从而提升了焚烧效率和环保性能,并降低运营成本,推动垃
圾焚烧的智能化转型。
近年来公司业务布局范围不断扩大,整体业务规模实现稳定增长。主营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垃圾处理量
、发电量均有稳定增长,公司在项目精细化运营的能力和优势得以充分展现。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
在技术实力以及毛利率、净利率、收益率等主要财务指标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主营业务为经营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主要业务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活污水处理产业,
以及其上下游的垃圾运输、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渗滤液处理以及供汽供热等。公司主要通过取得特许经营
权的方式负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业务主要布局在福建、
安徽、江苏、山东、甘肃等地。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聚焦城镇固液废处理主业发展,做深做强固废处理产业链,同时正在大力发展以原
料药牛磺酸及其衍生品为核心的大健康新产业,并布局氢能相关产业业务。垃圾焚烧发电方面,公司报告期
内主要以存量项目精细化运营为主,一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技术工艺改造升级、推进电厂智慧化管控等进
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项目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开发餐厨厨余垃圾、污泥等协同处置业务以及垃圾焚烧供
热业务并取得积极成效,建成并投产运行的垃圾焚烧供汽供热项目包括巨野圣元、郓城圣元、南安圣元、漳
州圣元、江苏圣元、曹县圣元、莆田圣元等电厂。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营城镇固液废专业化处理业务,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等。公司主要通过取
得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负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是指公司投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符合相应环保要求,
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用于发电(或直接用于供汽供热),并将所发电力并入电网的全过程。
生活污水处理业务是指公司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主要对城镇污水管网所收集的生活污水,去除其中的
污染物质,再将净化达标后的污水排放入指定水体或再利用的全过程。
3、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收入由发电收入和垃圾处理收入构成,其中发电收入=上网电量×上网电价
;垃圾处理收入按照特许经营权协议约定的单价按月进行支付。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收入系通过提供污水处理
厂运营管理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收入=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费用单价。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分为询价采购和招标采购。其中,日常办公用品、原料药剂及单件小额设备一般采用询价采购
;生产经营的主要物资、工程项目所需集中采购设备、材料或选择分包商一般由招标采购部采用公开招标或
邀请招标采购。
(3)项目运营服务模式
公司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主要采用BOT及PPP业务模式,即公司与政府或政府授权方签
订特许经营权协议;根据协议,公司须依法设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维护
;特许经营期结束后,项目公司向政府或政府授权方无偿移交项目设施及相关的运营记录等文件资料。
(4)项目拓展模式
公司项目拓展模式主要包括项目信息采集、项目接触、项目筛选、项目方案设计、投标或谈判、签订特
许经营权协议、项目总结等阶段。
公司在项目拓展阶段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或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信息,并通过前
期对所获得项目信息的了解对项目进行初步筛选;项目完成筛选后,公司制定项目设计方案参与政府或政府
授权方的招标或谈判;项目中标后,公司与政府或政府授权方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公司根据协议进行后续
投资建设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4.公司产品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与劣势
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企业之一,专注从事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近二十年,形成了
较为稳定的项目技术优势、项目建设经验以及项目经营管理优势,同时持续通过推进技改升级、精细化管理
等手段,实现技术、管理、经验降本。
公司竞争劣势主要体现在业务区域局限性。目前公司正在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生活污水处理
项目主要集中于福建省和山东省,虽然公司在生活垃圾焚烧业务方面已开拓江苏省、甘肃省、山东省和安徽
省等市场,但市场区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5、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主要通过项目的提级改造、扩建及新项目拓展的方式增加垃圾、污水的处理能力、协调环卫部门增
加污水及垃圾收集量、并介入行业上下游业务等方式来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此外,公司进一步深
化固废产业链布局,夯实主业,通过加强业务拓展及对现有已运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技改升级如中温次高
压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发电效率及有效控制生产运营成本。
(1)深耕垃圾焚烧发电产业。
公司通过拓展新项目,进一步扩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能规模,提升行业地位;同时持续推进垃圾区域
统筹处理,积极与未规划垃圾发电项目的地方对接沟通,拓展垃圾来源,保障垃圾供应,促进经营水平和盈
利能力的整体提升。
(2)开启“焚烧+”多元发展新路径。
公司充分利用已建成垃圾发电项目的协同效应,兼顾发展一般工业固废、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和污泥等
协同处理领域新业务,推进纵横一体化大固废战略,实现“焚烧+”多元发展。
(3)持续推动存量项目技改升级。
技改创新是环保企业获得持续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基于中温次高压技术在新建项目中的运用成效,结合
市场环境变化,公司计划持续对存量项目进行技改升级,推动项目发电效率和收益率的双提升。同时,持续
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和人力费用,提升项目运营效益。
此外,公司亦积极开展垃圾焚烧发电供热业务,尤其在北方区域,实现二次商业化利用,力争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截至报告期末已建成供汽供热项目包括:郓城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循环水供热和移动蒸
汽供热、漳浦县垃圾焚烧发电厂移动蒸汽供热、巨野县垃圾焚烧发电厂蒸汽管道供热、南安市垃圾焚烧发电
厂蒸汽管道供热等。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下属垃圾焚烧发电厂电力业务的电源属于生物质能发电范畴,经营区域主要包括福建、山东、江苏
、安徽、甘肃等省,其电力生产规模、销售及发展趋势如下:
1.电源种类、经营区域、生产规模
公司下属垃圾焚烧发电厂(含餐厨)并网发电的电源都属于生物质能发电业务。
2.主要经营区域内的电力生产营收情况
说明:甘肃地区售电收入增加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庆阳地区垃圾收集量增加,停炉时间比上年减少,同时
庆阳圣元二期进入国补清单,增加发电收入。
3.售电业务政策及售电模式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由电网公司全额收购,售电价格均先按其
入厂垃圾处理量折算成上网电量进行结算,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并执行全国统一
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下同);其余上网电量执行当地同类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
2020年9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
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明确按合理利用小时数核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中央财政补贴资金
额度,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超过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部分,不再享
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核发绿证准许参与绿证交易。”
202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发改能源【2021】1190号)。方案要求: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