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872 天阳科技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产品,围绕客户的资产(信贷、交易银行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核心业务系统
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行业(行业) 9.95亿 99.87 2.49亿 100.31 25.05
其他业务(行业) 128.51万 0.13 -78.27万 -0.31 -60.90
─────────────────────────────────────────────────
技术开发(产品) 6.92亿 69.43 1.76亿 70.88 25.46
技术服务(产品) 2.85亿 28.56 6980.06万 28.08 24.52
咨询服务(产品) 1399.13万 1.40 314.22万 1.26 22.46
系统集成(产品) 473.13万 0.47 22.60万 0.09 4.7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28.51万 0.13 -78.27万 -0.31 -60.90
─────────────────────────────────────────────────
华北地区(地区) 4.78亿 47.95 1.14亿 45.76 23.80
华东地区(地区) 2.87亿 28.84 7772.57万 31.27 27.04
华南地区(地区) 1.05亿 10.51 2552.55万 10.27 24.36
华中地区(地区) 4223.54万 4.24 1089.12万 4.38 25.79
西南地区(地区) 4205.71万 4.22 878.42万 3.53 20.89
西北地区(地区) 2228.78万 2.24 568.39万 2.29 25.50
东北地区(地区) 1599.04万 1.60 504.74万 2.03 31.57
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地区) 396.71万 0.40 116.52万 0.47 29.37
─────────────────────────────────────────────────
直销(销售模式) 9.97亿 100.00 2.49亿 100.00 24.9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行业(行业) 17.64亿 99.86 5.04亿 100.33 28.57
其他业务(行业) 242.78万 0.14 -166.79万 -0.33 -68.70
─────────────────────────────────────────────────
技术开发类(产品) 11.89亿 67.31 3.43亿 68.33 28.87
技术服务类(产品) 5.24亿 29.67 1.42亿 28.20 27.02
咨询服务类(产品) 4804.43万 2.72 1886.17万 3.76 39.26
系统集成类(产品) 289.63万 0.16 23.17万 0.05 8.00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42.78万 0.14 -166.79万 -0.33 -68.70
─────────────────────────────────────────────────
华北地区(地区) 7.64亿 43.26 1.98亿 39.41 25.90
华东地区(地区) 5.17亿 29.27 1.59亿 31.69 30.78
华南地区(地区) 2.13亿 12.04 6110.46万 12.17 28.73
西南地区(地区) 1.07亿 6.03 3542.04万 7.05 33.25
华中地区(地区) 7016.01万 3.97 2049.29万 4.08 29.21
西北地区(地区) 6393.55万 3.62 2076.63万 4.14 32.48
东北地区(地区) 2789.67万 1.58 635.23万 1.26 22.77
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地区) 384.32万 0.22 95.44万 0.19 24.83
─────────────────────────────────────────────────
直销(销售模式) 17.66亿 100.00 5.02亿 100.00 28.4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行业(行业) 9.27亿 99.86 2.51亿 100.23 27.03
其他业务(行业) 130.26万 0.14 -57.13万 -0.23 -43.86
─────────────────────────────────────────────────
技术开发(产品) 5.92亿 63.73 1.61亿 64.44 27.23
技术服务(产品) 3.19亿 34.35 8104.57万 32.41 25.41
咨询服务(产品) 1612.61万 1.74 836.23万 3.34 51.86
其他业务(产品) 130.26万 0.14 -57.13万 -0.23 -43.86
系统集成(产品) 32.24万 0.03 8.07万 0.03 25.05
─────────────────────────────────────────────────
华北地区(地区) 4.10亿 44.15 1.11亿 44.44 27.10
华东地区(地区) 3.07亿 33.09 7596.67万 30.38 24.72
华南地区(地区) 9029.69万 9.72 2842.34万 11.37 31.48
西南地区(地区) 4704.59万 5.07 1351.89万 5.41 28.74
西北地区(地区) 2711.04万 2.92 662.70万 2.65 24.44
华中地区(地区) 2694.61万 2.90 816.50万 3.27 30.30
东北地区(地区) 1779.44万 1.92 565.92万 2.26 31.80
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地区) 214.90万 0.23 58.24万 0.23 27.10
─────────────────────────────────────────────────
直销(销售模式) 9.29亿 100.00 2.50亿 100.00 26.9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行业(行业) 19.33亿 99.84 5.56亿 100.15 28.76
其他业务(行业) 307.13万 0.16 -83.11万 -0.15 -27.06
─────────────────────────────────────────────────
技术开发类(产品) 12.80亿 66.14 3.68亿 66.33 28.75
技术服务类(产品) 5.67亿 29.28 1.58亿 28.41 27.82
系统集成类(产品) 5325.81万 2.75 1244.65万 2.24 23.37
咨询服务类(产品) 3226.69万 1.67 1759.54万 3.17 54.53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07.13万 0.16 -83.11万 -0.15 -27.06
─────────────────────────────────────────────────
华北地区(地区) 9.02亿 46.58 2.66亿 47.86 29.46
华东地区(地区) 5.62亿 29.05 1.62亿 29.16 28.78
华南地区(地区) 2.52亿 13.00 6374.20万 11.48 25.33
西南地区(地区) 7330.19万 3.79 2004.29万 3.61 27.34
西北地区(地区) 6807.77万 3.52 2003.87万 3.61 29.44
华中地区(地区) 3590.57万 1.85 912.94万 1.64 25.43
东北地区(地区) 3291.29万 1.70 1011.42万 1.82 30.73
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地区) 985.82万 0.51 448.91万 0.81 45.54
─────────────────────────────────────────────────
直销(销售模式) 19.36亿 100.00 5.55亿 100.00 28.6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3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6153.72│ 14.81│
│客户二 │ 8799.76│ 4.98│
│客户三 │ 8619.05│ 4.88│
│客户四 │ 6996.66│ 3.96│
│客户五 │ 6515.19│ 3.69│
│合计 │ 57084.37│ 32.3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6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7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3271.25│ 20.15│
│供应商二 │ 1059.85│ 6.53│
│供应商三 │ 878.18│ 5.41│
│供应商四 │ 765.19│ 4.71│
│供应商五 │ 641.76│ 3.95│
│合计 │ 6616.23│ 40.7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概况公司服务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行业客户,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
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金融科技为客户提供咨询、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及金融IT等产品和服务,赋能金融行业
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成为最具业务价值的金融科技领导者,帮助客户提升在营销、获客、风控、业务流程处
理和运营管理等业务环节的效率,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是近年来国内高速成长、具有强大活力
和创新精神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是业内科技赋能金融的重要贡献者。
公司业务板块主要有咨询、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和金融IT服务,主要围绕银行的关键业务领域、关键业
务环节以及关键科技领域展开。咨询包括IT规划、金融业务咨询、数字化转型咨询、数据资产管理;金融科
技包括信贷管理、信用卡;数字金融包括数据中台、风险管理、营销、监管科技、合规/内控/审计、财务/
资产负债、运营服务;金融IT服务包括PMO、测试、运维等。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超过400个,承建了数千
个银行里重要的IT系统,这些系统协助金融机构管理了数十万亿元的资产,为上千万企业客户和数亿个人用
户提供安全可信的金融服务。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的主要客户系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通过招投标或竞争性谈判方式向客户提供软件产品、软件开
发及服务。具体包括:
1.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利用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开发满足其需求的软件系统。
2.公司向客户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协助完成软件系统的开发。
3.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专业测试服务、数据迁移服务。
4.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IT基础设施技术咨询规划、业务咨询及项目管理服务。
5.公司定期和不定期对客户的IT系统进行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
6.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云计算服务和业务运营服务。
(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的工作
2025年中国银行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持续的低息环境与金融让利背景下,净息
差收窄、市场变化与竞争为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根据赛迪顾问报告,2024年度中国银行业整体IT
投资规模达到2757.48亿元,比2023年度增长了1.86%,增长幅度同比继续放缓。在银行强调降本增效及收紧
IT预算的影响下,金融科技企业的经营继续承压。
报告期内,公司践行“致力于成为最具业务价值的金融科技领导者”的愿景,在银行的关键业务领域、
关键业务环节及关键科技领域重塑经营模式,做深做专业务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专业化、产品化”战略
,以创新为驱动,以专业为支撑,打造优质金融科技产品。近年来,公司的营收结构发生变化,“专业化、
产品化”的营收占比已超三分之二。
(1)信用卡领域
公司的信用卡解决方案是一套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在继续夯实国内业务基础上,将重心放在产品国际化
研发、业务模式创新以及运营方面,其中:1)产品国际化层面已经完成整套支付产品,从商户、收单、支
付、交换、发卡及运营端到端的产品支撑能力,其中拳头产品CreditXIssuing支持借记卡、信用卡、Loan、
预付费卡、公司卡、BNPL等各种金融产品的创新,支持针对数字零售的线上化开展,一个平台支持卡贷联合
、卡贷合一的能力,并且在香港及东南亚多个国家都取得落地案例。在商业模式下也更加成熟,跟客户采用
更合理的License+MA的模式。在产品标准化、成熟度等方面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尤其是将新客户的业务上
线时间从传统的6个月以上,直接缩短一半的时间,性能跟成本也有更大的弹性拓展性;2)在业务模式创新
方面,搭建SaaS云服务平台,在发卡、收单、互联网贷款等解决客户从0到1的业务场景上快速发展。在业务
运营、风险运营方面也构建了完整的团队,可以在数字贷款领域直接提供产品及风险运营的服务,当前业务
已经在非洲、印尼等市场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
(2)信贷管理领域
银行信贷系统是业务属性最强的解决方案,是直接能够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系统,近年来,在加快数
字化转型与自主创新的推动下,银行信贷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规模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全行级的千万级
项目很普遍。2025年上半年,公司信贷业务板块成功中标2个大型综合信贷平台项目,中标金额超6000万元
人民币,在“新一贷”信贷平台领域,中标率持续保持高位,达60%以上,体现了公司在该细分市场的竞争
优势。同时2024年完成投产上线的信贷项目均已顺利进入持续性二期合作阶段。基于银行信贷项目建设固有
的长期服务特性,公司预计未来三年相关业务将持续贡献稳定、可观的延续性收入,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
撑。
公司持续加大信贷产品研发投入,重点聚焦以下三大方向并取得实质性进展:1)工程效率提升:基于
近年项目实施经验,公司对核心交付组件进行了系统性升级,涵盖数据标准管理、移动审批快速生成、批量
业务开发、专项测试工具箱、辅助代码生成、项目环境管理、需求管理、差异化影响分析等八大关键领域。
上半年已完成其中5个组件的升级迭代,并成功应用于新中标项目,显著提升了实施效率和交付质量;2)极
致用户体验:响应市场对用户体验的强烈需求,公司完成了新一代用户交互体验的产品化设计。该成果计划
于下半年集成至最新的V5.0产品版本中,应用于新中标项目落地。同时,下半年将启动该方向的AI化研发,
进一步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和用户满意度;3)大模型业务应用: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取得突破,上半年成
功中标两家银行的智能化信贷应用项目。项目涵盖智能填单、智能财报分析、智能尽调、智能问答、智能风
险预警、智能合规审查、智能贷后检查及信贷业务知识库等八大AI助手功能模块。公司将以独立智能体形式
,将上述AI能力深度集成至现有综合信贷产品体系,赋能客户业务智能化升级。
(3)数据业务领域
在金融数据业务领域,公司利用已有的优势,紧贴全球前沿技术构筑“AI+金融”竞争优势,以数据为
矛、以客户价值为盾,持续推动金融数据与AI技术向新质生产力转化,通过对AI技术的不断投入和与生态伙
伴的深度合作,在已中标的多个数据项目中把“大模型+粒度模型+业务指标体系”和“批量加工、流维加工
、流流加工”等流批一体加工技术落到实处,实现了国内领先的真正意义的湖仓一体和流批一体的数据新范
式,打通了金融数据应用最后一公里,让金融行业人人用数,处处智能;以智能数据分析产品深入金融的各
个业务场景中,通过数据辅助决策,赋能业务效能的提升。
(4)风险管理领域
在风险管理领域,公司与SS&C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获得其旗下Algorithmics市场风险管理与FRTB软件
产品5.2和5.3版本及源代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永久使用许可。在双方合作框架下,SS&C将协助公司在
中国大陆地区推出基于其最新版本Algo市场风险管理软件,并完全满足国产信创要求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
该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公司将面向最终客户独家销售该软件。此外,公司还被指定为SS&CAlgo除
市场风险和FRTB产品外其他解决方案(如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内评法、资产负债管理等)在亚太地区的实施服
务优先合作伙伴,显著提升了公司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竞争壁垒和服务能力。为了确保软件产品与服务的
本地化适配与持续交付,公司整合优势专家资源,天阳信创版本已顺利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源代码安全审
查、开源合规检测及信创适配测试三重权威认证。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分析
报告》中,公司在市场风险解决方案市场中占有率排名第一,标志着公司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获得权威认可
。公司已成为国内金融行业在市场风险、FRTB、信创替代等关键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
定了坚实基础。
(5)营销与运营业务领域
在营销与运营业务领域,围绕对公、普惠、零售三大业务方向持续深化数据驱动业务的价值。报告期内
,在对公、普惠领域持续服务头部银行,创新开展总分行数智化协同,依托‘大模型+产业链数据’赋能业
务,有效落地商业银行区域数智化运营与应用。在零售端聚焦市场目标客群,借助大模型智能数据分析和标
签平台能力,开展能赋能业务增长的数智化场景运营分析工作;公司标杆标签平台产品连续中标多家区域重
点银行,作为数字化运营核心引擎,其价值持续彰显,市场认可度与影响力稳步提升。
(6)监管与征信领域
在监管与征信领域,公司的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产品在市场端斩获了20+家金融客
户。同时,随着监管合规大模型的升级发布,公司在产品端利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
接的中小微企业经营数据拓展的大模型智能分析功能,通过大模型精准的对金融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和对监
管政策法规的解读能力,大幅提升了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特别是帮助金融机构对
缺乏征信信息的“信用白户”企业精准画像、精准授信、持续跟进,有效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7)财务和资产负债领域
在财务与资产负债领域,公司财资交付团队和产品研发团队积极拥抱“AI+金融数据”的新质生产力,
在已中标的十余家银行机构的财资类项目中持续稳定的交付;同时,基于场景化、组件化、智能化和信创化
的设计理念,完成了新一代财资产品的升级,借助大模型在场景应用端的优势在产品端实现了AI技术的深度
应用,具体体现在智能分析报告、智能审批、客户行为分析与预测等方面,为产品成为新质生产力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并正在以此为抓手,推动产品在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省级农信联社、省级城商行和香港澳门
地区银行的落地。
(8)特色金融领域
在银行中间业务领域,积极参与到多家银行总行及分行中间业务相关系统信创云原生升级改造工作中,
与主要客户签订多个合同,相关项目实施交付稳步推进。在住房金融领域,2025-2028年是行业性的信创国
产化及新数据标准贯标的时间窗口,在报告期内,参与行业数据标准、数据治理规范的制订编写。同时加强
“边聊边办”AI产品的市场销售工作,拿下多家公积金中心订单。产品研发上紧跟住房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围绕“国产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四个主题,持续推进住房公积金核心系统信创云原生升级改造、
数据应用场景贯标、智能化应用场景创新、数据共享平台研发。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在数据大模型、信贷智能
风控模型等方面的核心优势能力,深度整合到公积金智能风控、辅助智能决策流程中,助力住房金融市场防
范金融风险。
(9)咨询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咨询业务在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先后中标某股份制银行新一代核心PMO项目、某省联社
(即将改制为省级农商)的新一代信息系统PMO(核心、信贷、总账)、某区域性银行IT规划项目、某区域
性银行对公人工智能咨询项目、某省级联社信贷业务建模项目、某外资行质量管理、某省级联社核心规划等
项目。在人工智能、PMO、IT战略规划、核心规划、信贷、质量管理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同时咨询业务与集团解决方案交付业务积极联动和整合,在市场拓展和解决方案提升方面都有较大收获。
咨询团队与交付团队紧密配合在两家银行的大行信贷项目建设中实现了良性互动。有效的提升了集团交付项
目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经过上半年的努力,公司的咨询业务在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不断地引
入新的咨询合伙人在信贷、风险、零售等咨询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10)专业测试领域
在专业测试领域,以金融行业数字化升级为契机,深化“专业聚焦+智能驱动”双引擎战略。深耕头部
银行客户,强化测试能力建设,构建长效测试机制,持续赋能业务质量。1)服务精细化,垂直深耕金融客
户体系:深化3家国有银行测试服务,建立“总行-分中心”两级服务响应机制;承接3家股份制银行的核心
系统测试项目,深化关键业务领域的测试服务;拓展6省农商联社大型项目群测试服务,客户留存率100%;
建立农村金融业务测试知识库,覆盖存款、助贷、产业链金融等10多种特色场景。2)业务专业化,构建核
心领域护城河:制定银行核心系统测试工艺标准V3.0,新增20多项测试范围评估、测试需求分析标准;建立
全生命周期信贷测试模型,涵盖贷前风控-贷中监控-贷后追偿。3)工艺智能化,测试生产力革命:自研“
智能测试需求分析及案例设计系统”投入运营,测试案例智能生成覆盖率达70%。在AI测试工具领域加大研
发,联合湖南大学金融超算科研团队,利用公司长期积累的金融行业测试场景、过程资产数据、工程化能力
,融合DeepSeek、Qwen3等优秀基础大模型,发布“智能测试需求分析及案例设计系统”、“智能接口生成
系统”。1)智能测试需求分析及案例设计系统: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AI驱动型测试解决方案,本产品深度
融合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实现需求文档智能解析与测试案例自动生成。通过分层协同智能架构(大模型
+小模型+多智能体),融合专家经验与多样化测试方法,显著抑制AI幻觉,提升复杂场景下的案例准确性与
可靠性。落地成效突出:案例综合采纳率达70%,设计效率提升2-5倍,助力测试团队聚焦高价值任务。2)
智能接口生成系统:创新性打造闭环式接口测试链路,基于智能解析引擎动态扫描版本包,秒级捕获Spring
MVC/Boot/Cloud、SOFARPC等主流框架接口定义,破除技术异构壁垒。可以实时发现接口增删改行为,自动
同步测试案例;规避文档失真风险,维护耗时从“人日级”降至“分钟级”;无缝对接自动化平台,接口测
试效能提升15%-20%,为高频次迭代提供敏捷保障。
(11)业务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在数字金融智慧运营领域持续深耕,持续打磨业务运营平台及数据服务,双向对接数据
厂商与金融机构,提供端到端、一体化业务运营服务。公司在自主研发的“天阳融信平台”中进行持续迭代
升级,涵盖数据对接、资产对接、数据挖掘建模、决策部署、全面视图等模块;在数据服务领域,持续引入
移动数据等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零售方面数据服务,为其风控建模提供数据支撑。在定制化解决方案方面
,持续服务好去年中标客户及项目。同时,在与某合作伙伴深度合作推进医疗供应商数字普惠服务平台建设
及推广中,公司主导完成核心系统研发、生态对接、运维体系搭建及持续技术支持等工作,保障其在医疗供
应链数字普惠金融应用中的稳定运行,目前正在2个地区推广上线。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公司
所在细分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的“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该行业属于国家鼓
励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软件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加强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推动更
多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从广度和深度层面蓬勃发展,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及相关政府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软件行业发展的法
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软件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二)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政策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外部压力下迎难而上,以“稳”夯实底盘、以“新”激发动能、以“进”拓展
空间,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巩固,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上半年国内GDP达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
增速较2024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仍高于全年5
%左右的预期目标,展现强大抗压能力与发展韧性,内需成为增长主动力。
2024年,国务院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深化数据要素在金
融等关键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技术与金融业务场景协同创新。同时,中国人民银行
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要加快金
融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优化科技金融生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根据《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与《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加快数
字化转型仍将是金融行业未来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主旋律,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迈入了高质量发展
的新时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对业务模式的重构。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的重点在于重塑
银行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和底层技术架构,优化银行经营策略、产品服务方式和组织协同机制,借助数字化
技术连接不同场景入口,创造直达客户体验的产品。
(三)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中国银行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持续的低息环境与金融让利背景下,净息
差收窄、市场变化与竞争为银行带来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根据赛迪顾问报告,2024年度中国银行业整体IT
投资规模达到2757.48亿元,比2023年度增长了1.86%,增长幅度同比继续放缓。
根据赛迪顾问的市场分析,2024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面临显著转型压力,整体增速明显放缓至
个位数区间,标志着行业步入低增长阶段。与此同时,新一代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AI原生解决方
案需求已初步显现,预计未来三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此外,大模型技术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应用成效显著,
不仅大幅提升开发效率,更将对软件工程的流程和方法产生深远变革。
当前银行业正面临三大趋势交织形成的“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客户金融需求日益多元
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迭代,共同构成了银行业必须适应的“新常态”环境,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转型压力。面对这一局面,行业领先机构正积极运用数字化工具重塑业务模式和经营策略。当前,数字化
经营已成为银行突破传统增长瓶颈、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加速重塑银行业发展格局,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以AI智能体广泛部署为特征的“下半场”。多家银行已积极布局大模型技术应用,
使AI成为继数字化转型与自主创新之后,驱动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持续增长的新核心引擎。在此过程中,
新一代AI原生解决方案将深刻变革传统业务模式,而大模型技术能力正成为IT解决方案厂商构建差异化竞争
力的关键支柱。
(四)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当前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已从基础设施投入阶段进入精细化运营与效益兑现阶段,战略重心转向业务
场景深度应用与数字价值转化。零售及对公业务的信贷管理、信用卡服务、场景化生态营销等环节成为银行
核心投入方向,为了促进公司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需要公司聚焦专业化、产品化,在信贷系统
、信用卡平台、数据中台等优势领域持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金融科技的关键创新变量,正深刻重构银行业务逻辑,其智能化内容生成与处理能
力可显著提升服务精准度与个性化水平。面对技术变革窗口期,公司需重点突破AI与传统优势业务的融合创
新:一方面将大模型能力注入信贷审批、信用卡营销等成熟解决方案,通过智能体开发平台重构业务流程;
另一方面深化数据要素应用,结合隐私计算技术激活客户画像、交易行为等数据资产价值,响应国务院《“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对金融数据融合的政策要求。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在银行关键业务产品的领先性
在银行信用卡、信贷等重大业务产品上,公司在技术领先性、产品领先性、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领先性
方面均走在行业前列。信用卡和信贷是银行最关键的业务系统之一,公司的信用卡和信贷业务产品构建在分
布式计算架构、微服务、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上,成功实现从硬件到底层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完全
国产化,其系统性能及可扩展性显著提升。公司的信用卡产品连续六年市场排名第一,已完成CreditX数字
零售产品、OmniAcq全链路支付中台、CreditXSaaS化方案等三大核心产品技术体系升级,以“智能引擎+生
态协同”双轮驱动战略,重塑信用卡管理及支付产业价值链。
2、率先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早在2023年,公司便已敏锐洞察新一代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