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狄耐克(300884)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884 狄耐克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智慧社区设备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安防行业(行业) 6.48亿 90.07 2.80亿 91.24 43.13 其他行业(行业) 7143.68万 9.93 2685.03万 8.76 37.59 ───────────────────────────────────────────────── 楼宇对讲产品(产品) 4.04亿 56.12 1.91亿 62.19 47.18 智能家居产品(产品) 1.51亿 20.99 4385.14万 14.31 29.03 智慧病房及门诊(产品) 9325.35万 12.96 4515.55万 14.74 48.42 其他业务产品(产品) 7143.68万 9.93 2685.03万 8.76 37.59 ───────────────────────────────────────────────── 境内(地区) 6.05亿 84.12 2.47亿 80.73 40.86 境外(地区) 1.14亿 15.88 5903.74万 19.27 51.66 ───────────────────────────────────────────────── 直销(销售模式) 7.20亿 100.00 3.06亿 100.00 42.5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楼宇对讲产品(产品) 1.84亿 55.24 8610.31万 61.81 46.85 智能家居产品(产品) 6261.21万 18.82 1688.38万 12.12 26.97 其他业务产品(产品) 4470.83万 13.44 1499.09万 10.76 33.53 智慧病房及门诊产品(产品) 4160.59万 12.51 2132.10万 15.31 51.25 ───────────────────────────────────────────────── 境内(地区) 2.91亿 87.47 1.18亿 84.93 40.65 境外(地区) 4168.05万 12.53 2099.34万 15.07 50.3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安防行业(行业) 7.88亿 89.11 3.56亿 91.36 45.17 其他行业(行业) 9621.74万 10.89 3365.39万 8.64 34.98 ───────────────────────────────────────────────── 楼宇对讲产品(产品) 5.33亿 60.36 2.56亿 65.81 48.04 智能家居产品(产品) 1.52亿 17.15 5206.71万 13.37 34.35 智慧病房及门诊产品(产品) 1.03亿 11.61 4738.77万 12.17 46.20 其他业务产品(产品) 9621.74万 10.89 3365.39万 8.64 34.98 ───────────────────────────────────────────────── 境内(地区) 7.86亿 88.96 3.41亿 87.63 43.40 境外(地区) 9760.65万 11.04 4818.09万 12.37 49.36 ───────────────────────────────────────────────── 直销(销售模式) 8.84亿 100.00 3.89亿 100.00 44.0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楼宇对讲产品(产品) 2.43亿 61.85 1.16亿 66.01 47.76 智能家居产品(产品) 5898.15万 15.01 2052.37万 11.67 34.80 智慧病房及门诊产品(产品) 4799.69万 12.21 2289.53万 13.02 47.70 其他业务产品(产品) 4294.93万 10.93 1636.34万 9.30 38.10 ───────────────────────────────────────────────── 境内(地区) 3.57亿 90.71 --- --- --- 境外(地区) 3650.97万 9.29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6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951.73│ 5.49│ │第二名 │ 2701.78│ 3.75│ │第三名 │ 2681.10│ 3.73│ │第四名 │ 2194.60│ 3.05│ │第五名 │ 1887.87│ 2.62│ │合计 │ 13417.09│ 18.6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6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5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051.20│ 8.32│ │第二名 │ 1061.45│ 2.89│ │第三名 │ 951.55│ 2.59│ │第四名 │ 926.96│ 2.53│ │第五名 │ 802.48│ 2.19│ │合计 │ 6793.63│ 18.5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所属分类 公司主营楼宇对讲、智能家居、智慧病房及智慧门诊等智慧社区安防智能设备及智慧医院相关应用领域 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公司所处行业为计 算机、通信和其他设备制造业(C39)。 (二)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正加速向各领域广泛渗透 ,数字经济已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其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 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持续孕育出新的生产方式、产业 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并要 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围绕扩大内需做出新 的部署:要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 发经济”,“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围绕科技创新做出新的部署: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积极 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推动区域发展及乡村振兴做出新的部署:要求“发展现 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同时要“统 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围绕绿色发展等做出新的部署:提出“营造 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对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作用。随着关键数字技术在城市场景中的深 度集成与应用,城市消费场景持续迭代创新,产城融合服务能级与数字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有力推动了新型 城镇化的智能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深入推进“数字住建”建设,以智慧住区、物业数字 化等方向为主要抓手,制定“数字住建”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具体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激活城市数字活 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规划指出,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以信息 平台建设为牵引,以智能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全面推动智慧住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住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 造与管理,赋能公共设施可持续运营,提高智慧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 引导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智慧物业管理服务系统建设,打造物业管理和生活服务等应用,积极对接市场化 优质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居住品质。数字技术与政策扶持双向发力,必将赋予智慧社区行 业发展新动能,带动行业发展迈向新高地。 在新兴技术蓬勃发展和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数字经济将成为智慧城市高效发展的关键引擎, 发挥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构建普惠且便捷的数字社会的作用。通过大力普及智能化数字生活, 精心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持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从多维度、深层次推动智慧城市、社区以及居家等 多元空间场景不断迭代升级,助力实现从数字化基础搭建向智慧化深度应用的跨越,引领数字化和智慧化生 活的全面革新。未来,智慧城市将在各行业各领域展现出更为强大的效能与优势,为居民营造更加优质、美 好的生活环境,引领着城市发展稳步迈入全新阶段。 1、智慧社区行业 (1)行业发展现状 在数字化浪潮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双重推动下,智慧社区作为现代科技与社会管理深度融合的产物,借 助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智慧社区已实现了社区内各单元的紧密连接和数据的高效 互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效联动体系,形成了一种新型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模式。智慧 社区将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梯控系统、安保系统、物业系统等融为一体,集成云门禁、云对讲、云停车、 云监控、智能家居、社区购物等社区服务管理平台,有效地将社区内各单位和家庭之间紧密连接,实现全社 区各子系统信息共享与功能联动,打造一个全面、高效的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智慧社区生态 链,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和舒适的现代化的智慧生活环境。 随着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日益凸显,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核 心目标,以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应用相结合,推动老旧小区的智慧化改造 和新建社区的智慧化升级,增强人们生活幸福感与获得感。我国智慧社区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全面 到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当前,智慧社区行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技术层面向AIoT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智能安防、智慧物业等场景落地;管理层面向“平战结合”模式转型 ,提升社区在常态与应急状态下的管理能力;服务层面向个性化精准供给演进,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居民提供 定制化服务。随着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渗透,智慧社区正从单一的生活场景向虚实融合的数字化生态空间转 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创新实践范例。 伴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居民对便捷、高质量生活的不懈追求,促使其对智慧社区的需求也将持续 攀升,老旧小区的智慧化改造和新建社区的智慧化提升已成为必然趋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到94,350万人,较上年末增加了1,083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显示出了新型城镇化的稳步发展态势。展望未来 ,我国的城市人口预计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城镇化水平将稳步提升。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叠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智慧城 市与智慧社区建设已成为实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实施路径。根据国家统计 局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截至2024年末,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为41,314元,比上年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伴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加 强住房设计的人性化、多样化改造,扩大和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确保不同群体在住房选择上更加宽广, 更好满足不同群体合理的个性化居住需求,成为回应居民更高生活品质要求的重要方向,也成为驱动智慧社 区建设进一步提速的主要动能。此外,国家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综合性住房政策,围绕老旧小区改造 、改善性住房等方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住房需要,进一步释放智慧社区行业的潜在价值。 随着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新基建”的持续赋能,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进程不断加速,智慧社区 将迈向智能化、个性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新阶段。通过持续融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 术,智慧社区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实现更优质、更高效的社区服务,构建会感知、会思考、会联控、有 温度的新型智慧社区,引领数字化生活和智慧化生活的全面革新,从而增强人们生活幸福感与获得感。未来 ,智慧社区建设将以需求牵引为根本,以数据融通为核心,以协同开放为导向,以共建共治为重点,围绕技 术融合、绿色低碳、个性化服务、智能安防、多元共治及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趋势不断演进,为居民创造更加 安全、便捷、舒适、绿色的生活环境,让社区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未来的智慧社区不仅是一个居住空间,更是一个集生活、工作、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通 过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赋能,社区治理将更加智能、高效、精准,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智慧生活愿景。智 慧社区将成为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为构建宜居、韧性、可持续的未来城市 奠定坚实基础。 (2)国家政策驱动 城市是数字中国建设的载体,而智慧城市则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 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新兴技术的发展和一系列鼓励性政策的推动下,数字经济将成为智慧城市高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发挥 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进一步 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作用,驱动智慧城市、社区、居家等空间场景持续升级。 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战略部署,为建设和发展智慧社区创造了良好的 产业政策环境。得益于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应用深化,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对 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智慧社区的内涵与外延持续丰富,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发挥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作用。 1)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 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要发展智慧住区、开展数字 家庭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等内容:支持有条件的住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 实施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与管理,提高智慧化安全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 鼓励对出入住区人员、车辆等进行智能服务和秩序维护;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 求,鼓励预留居家异常行为监控、紧急呼叫、健康管理等智能产品的设置条件,同时鼓励既有住宅参照新建 住宅设置智能产品,对传统家居产品进行电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聚合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道路、城 市建筑等多类城市数据,为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城市管理等提供支撑; 2)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与养 老、托育、餐饮、家政等企业开展合作,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推广智能安防、智慧停车、智 能门禁等新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居住体验。培育提供改造设计、定制化整装、智能化家居等一站式、 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的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居民开展房屋装修和局部改造。 3)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自然资源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 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 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与以往的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相比,《指导意 见》首次明确提出了适数化改革的任务举措,标志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浪潮下城市全要素、全过程的深刻 转型,同时也意味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重塑。城市智慧化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协同发展、 相辅相成的紧密共生关系: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驱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引擎,通过智慧服务与数字 产品的全面融入,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赋能;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则为产业集聚 和数字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为数字新产品、新技术的集成创新与落地应用搭建了重要的验证与 推广平台。而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单元,智慧社区的建设也必将与数字经济发展全面相融。 4)2024年4月,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社会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指出将 围绕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着 力构筑美好数字生活等5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工作要点》为数字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为智慧社区的建设 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支持,深刻洞察了数字经济与智慧社区融合的广阔前景。 5)2024年3月,国务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 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 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同时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 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环境、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6)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发展 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智能传感等模式,加速类脑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推动工业物联网发展,加速培 育智能产业;发展适应通用智能趋势的工业终端产品,支撑工业生产提质增效,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量大 面广、智能便捷、沉浸体验的消费级终端,满足数字生活、数字文化、公共服务等新需求。 (3)行业市场规模 智慧社区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及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稳步提 升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为智慧社区市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 24-2030年中国智慧社区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慧社区行业市场 规模6,825.71亿元。预测,2024-2030年我国智慧社区行业市场规模将平稳上升,2030年我国智慧社区行业 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1,560.59亿元。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打造美好宜居的智慧社区已经成为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智慧社区不仅局限 于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还将发展成为能够提供更开放、更包容、更友好的社交和互动环境的公共服务和 共享经济的重要平台,为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提供创新引擎,成为推动城市升级和发 展的关键力量。 2、楼宇对讲行业 (1)行业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广泛应用,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也为楼宇对讲行业注入了新 的活力,推动楼宇对讲系统从传统安防设备向社区智能中枢转型。楼宇对讲系统作为社区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不仅连接着社区和家庭,还在社区信息化、提升居住品质、物业服务质量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智 慧社区的关键接入点,楼宇对讲系统通过融合人脸抓拍、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身份验证、鉴别、访问控制、安全监控和人机交互等多项功能,打造了呼叫对讲、可视通话、远程开门 、人脸识别、电梯联动、微信小程序视频通话等便捷体验,进一步深化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楼宇对讲行业的应 用与结合,有效提高了社区出入口的人员通行效率和安全管控水平,极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物 业的管理效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安防行业的深度融合,楼宇对讲产品已成为“平安城市” 、“平安社区”中不可或缺的安防子系统,楼宇对讲及其延伸产品行业对讲的应用场景已涵盖小区、别墅、 医院、监狱、银行、学校等区域。 随着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楼宇对讲系统已然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城市 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和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不断推动着技术的持续升级和产品的多元 化创新,楼宇对讲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人性化和便捷化,以满足人们对服务品质的升级需求。近年 来,楼宇对讲系统与智慧社区平台、智能家居生态深度融合互联,室内分机逐步成为智能家居的触控终端和 智慧社区的信息交互平台,门口主机逐步成为智慧安防、雪亮工程等领域的主要AI载体。未来,伴随技术的 不断创新与应用场景的广泛延伸,将进一步驱动楼宇对讲行业不断突破创新、变革和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社 会和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体验,助力智慧城市和智慧社 区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1)楼宇对讲与人工智能相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迅猛发展,推动了人脸抓拍、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大 规模产业化应用,楼宇对讲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与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的融合不断深化。 室内分机正逐渐演变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和智慧社区的信息交互枢纽,而门口主机则逐渐成为智慧安防 、雪亮工程等领域的主要AI载体。楼宇对讲行业已从数字化时代步入智能化时代。 公司楼宇对讲产品从模拟系统发展至Linux数字系统、安卓数字系统再到AI智能系统,整合了人脸抓拍 、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并与智能家居产品深度融合。公司专注于 AI算法模型的小型化和边端化研究,基于DeepSeek训练方法展开大模型小型化训练和应用研究,降低大模型 训练的算力成本,通过对DeepSeek知识蒸馏等方法的学习和借鉴,对各种大模型进行细分场景的能力提取, 训练出适合公司各种细分场景的各种大模型边缘和端侧应用算法。通过对大模型的小型化设计,使AI更好地 赋能公司各种小算力设备,推动公司产品智能化升级,助力社区安防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发展。 2)楼宇对讲与云对讲技术相融合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通信、云计算等技术的逐渐成熟,云平台服务应用的落地推动楼宇对讲系统步入“ 云”时代。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通信、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楼宇对讲系统中,使楼宇对讲系 统的通信能力不再局限于局域网,而是拓展至互联网领域。同时,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赋能的云对讲技术亦 实现产品化,推动传统对讲系统向AIoT方向发展。 公司自主研发并掌握了基于云服务的小区门禁系统及对讲开门方法的核心技术,将楼宇对讲延伸到广域 网公共通信,推出微云门禁系统,实现可视对讲、手机开门、访客密码分享、访客消息记录等智能化功能, 并可以通过云平台与智慧社区相关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大数据应用分析,助力社区智慧物业、居家养老等服 务的整合,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的智能化与科技化水平。 此外,公司的微云门禁通过AIoT自建平台,可将音视频对讲、IoT控制、AI计算等技术与微信公众号和 小程序无缝融合,让终端用户仅需一个微信账号即可享受多种个性化服务,极大提升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 3)楼宇对讲与iTAP近场智能交互技术融合 在万物智联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iTAP技术(IntelligentTouchlessAccessProtocol智能无感接近式协 议)应运而生,为楼宇对讲行业注入全新活力,催生全新商业价值。iTAP智能无感接近式协议作为传统NFC 技术的进阶创新,在便捷性(如多卡切换、无感交互)、安全性、兼容性等方面具备诸多卓越特性。公司作 为iTAP标准组核心成员,迅速响应这一技术趋势,基于iTAP的技术突破并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率先将iT AP协议与楼宇对讲系统深度融合,通过存量门禁设备无损OTA升级方案,避开大规模硬件更换带来的高成本与 繁琐流程,实现"近场即交互"的极致体验,大幅提升iTAP在社区的场景覆盖率,开创iTAP近场交互技术在智 慧社区场景中的革新应用,构建起社区场景下的身份认证与设备控制新范式。 4)楼宇对讲、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深度融合 随着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概念的普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舒适度要求日益提高。智慧 社区的发展正从根本上优化居住条件,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作为智慧社区的标准化配套产品之一,数字化 楼宇对讲系统具备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应用互联互通,实现楼宇对讲、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的深度融合的 能力,已逐渐成为集云门禁、云对讲、云监控、社区购物、社区信息、家居智能控制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管理 平台。同时,楼宇对讲系统正逐步建立以“社区综合服务”为核心的O2O平台为目标,实现住户之间、住户 与社区、住户与更广泛社会间的综合信息交互与有效管理,为提升社区增值服务提供了新机遇,进一步推动 智慧社区向智能化和便捷化迈进。 (2)国家政策驱动 2024年以来,房地产政策呈现逐步放宽的趋势,去库存已成为政策着力的新焦点。在融资层面,延续“ 金融16条”相关支持政策,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和“白名单”制度,有效拓宽房企的融资渠道,为 商品住房项目的保交房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提振了房地产市场信心;在地方层面,政府充分发挥调控自主 权,逐步放开各项限制,重点城市进一步降低个人购房门槛,如取消限购、限售等限制性措施或者放宽社保 缴纳年限等,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下调房贷利率和交易税费等,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 发展。 在2024年,“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成为房地产行业的关键词。众多房企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投身于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实践中,以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力求摆脱当前困 境,改变“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粗放经营模式。同时,随着城乡绿色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 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传统建设模式也已不可持续,房地产市场由单一增量建设转向增量建设与存 量运营并行阶段。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在新旧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市场结构正在经历重塑,竞争格局 日趋激烈,行业发展方式逐渐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化,增长动力也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不仅要求房地产 企业迅速适应全新的市场环境,更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随着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持续落实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完善,房地产市场的转型升级与高质 量发展将得到有效推进。加之国家大力推广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住房,以及深度普及智慧小区、智能家居, 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1)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 的意见》,提出坚持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以信息平台 建设为牵引,以智能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应用场景为依托,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 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升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空间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 2)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城镇老旧 小区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筑节能改造等;以“一老一小”人群需求为重点 ,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保 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 3)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 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 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 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4)2024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强调要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 、政治性,支持地方国企以合理价格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住建部明确表示要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 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住建部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建立国家、省、 市三级专班联动机制,压实地方政府、房企和金融机构各方责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有力有 序有效推进保交房各项工作。 5)2024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的通 知》。通知要求,各地自然资源部门要立足职责,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配合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各 地应积极引导鼓励注册城乡规划师等规划专业人员进社区,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促进 共治共享。 6)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4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 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 用能场景深度耦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综合能源服务绿色低碳效益。 7)202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 》、《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等文 件,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满足 市场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8)2024年3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亦明确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