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东箭科技(300978)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978 东箭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车侧承载装饰系统产品、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车载互联智能机电系统产品、车顶装载系统产品及车辆 其他系统产品的工业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其他系统产品(产品) 2.78亿 28.21 7325.55万 26.48 26.37 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产品) 2.44亿 24.79 9247.40万 33.42 37.87 车侧承载装饰系统产品(产品) 2.16亿 21.95 6539.44万 23.63 30.26 车顶装载系统产品(产品) 1.20亿 12.16 1951.66万 7.05 16.29 车载智能座舱控制系统产品(产品) 1.13亿 11.44 2493.48万 9.01 22.13 其他业务(产品) 1420.88万 1.44 111.14万 0.40 7.82 ───────────────────────────────────────────────── 内销(地区) 5.90亿 59.86 1.28亿 46.31 21.73 外销(地区) 3.95亿 40.14 1.49亿 53.69 37.5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行业) 21.54亿 98.39 6.33亿 97.79 29.36 其他业务(行业) 3521.70万 1.61 1428.45万 2.21 40.56 ───────────────────────────────────────────────── 其他系统产品(产品) 5.72亿 26.12 1.75亿 27.03 30.57 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产品) 4.84亿 22.11 1.88亿 29.13 38.92 车侧承载装饰系统产品(产品) 4.70亿 21.47 1.46亿 22.52 30.98 车载智能座舱控制系统产品(产品) 3.44亿 15.69 7482.06万 11.57 21.78 车顶装载系统产品(产品) 2.85亿 13.00 4877.83万 7.54 17.13 其他业务(产品) 3521.70万 1.61 1428.45万 2.21 40.56 ───────────────────────────────────────────────── 内销(地区) 13.23亿 60.40 3.07亿 47.54 23.25 外销(地区) 8.67亿 39.60 3.39亿 52.46 39.1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其他系统产品(产品) 2.86亿 26.98 8392.49万 28.24 29.37 车侧承载装饰系统产品(产品) 2.33亿 21.95 6799.26万 22.88 29.24 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产品) 2.30亿 21.71 8346.88万 28.09 36.30 车载智能座舱控制系统产品(产品) 1.74亿 16.47 4161.54万 14.00 23.85 车顶装载系统产品(产品) 1.27亿 11.99 1601.22万 5.39 12.61 其他业务(产品) 957.34万 0.90 418.48万 1.41 43.71 ───────────────────────────────────────────────── 内销(地区) 6.49亿 61.23 1.46亿 49.26 22.57 外销(地区) 4.11亿 38.77 1.51亿 50.74 36.7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行业) 20.03亿 97.97 6.26亿 98.73 31.27 其他业务(行业) 4151.50万 2.03 802.87万 1.27 19.34 ───────────────────────────────────────────────── 车侧承载装饰系统产品(产品) 5.06亿 24.77 1.67亿 26.38 33.04 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产品) 4.63亿 22.66 1.65亿 25.94 35.52 其他系统产品(产品) 4.51亿 22.08 1.33亿 20.98 29.48 车载智能座舱控制系统产品(产品) 3.08亿 15.05 1.04亿 16.40 33.81 车顶装载系统产品(产品) 2.74亿 13.41 5724.26万 9.02 20.88 其他业务(产品) 4151.50万 2.03 802.87万 1.27 19.34 ───────────────────────────────────────────────── 内销(地区) 11.67亿 57.07 --- --- --- 外销(地区) 8.78亿 42.93 --- --- --- ───────────────────────────────────────────────── 直销(销售模式) 17.85亿 87.29 5.63亿 88.70 31.53 代销(销售模式) 1.58亿 7.72 5155.55万 8.13 32.66 经销(销售模式) 6054.63万 2.96 1210.09万 1.91 19.9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151.50万 2.03 802.87万 1.27 19.3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8.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9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33928.99│ 15.75│ │单位二 │ 15603.20│ 7.24│ │单位三 │ 15420.09│ 7.16│ │单位四 │ 9768.41│ 4.53│ │单位五 │ 7015.21│ 3.26│ │合计 │ 81735.90│ 37.9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5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8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3720.76│ 3.25│ │单位二 │ 3556.27│ 3.10│ │单位三 │ 3220.15│ 2.81│ │单位四 │ 2736.41│ 2.39│ │单位五 │ 2626.35│ 2.29│ │合计 │ 15859.95│ 13.8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的行业概况 1、国内汽车销量与体量双增,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为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其中,乘用车 销量为1,353.1万辆,同比增长13%。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更为突出,1-6月销量达到693.7万辆,同比增长40 .3%,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根据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 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88万辆。其中,汽车新注册 登记1,250万辆,同比增长0.68%。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保有量达3,689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562.2万辆 ,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新高。 市场繁荣背后也存在隐忧,车企库存压力增大,行业竞争“白热化”,“增收不增利”现象突出。中国 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1-5月行业收入增长7%,利润却下滑11.9%。销量方 面,比亚迪、上汽集团销量领跑,奇瑞、长安等自主品牌进入“百万级”阵营,零跑、小米等新势力异军突 起,头部聚集效应显著;需求方面,消费者购车更趋理性,产品“高配低价”成为新常态,自主品牌技术突 破加速崛起,合资车企则面临较大挑战。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通过整治价格“内卷” 、规范供应商账期等措施,引导行业向“价值战”转型。 2、国内越野改装合规化进程加速,行业迈入规范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国内汽车文化蓬勃发展,越野改装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合规化进程不断加速,行业逐步迈入 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在政策规范方面,2025年《机动车改装管理规定》等多项政策落地构建起系统的合法改 装标准,明确改装边界并简化备案流程,推动行业从“灰色地带”迈向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在产业协同方面 ,整车企业与专业改装机构深化合作,联合研发原厂认证套件、布局标准化接口车型,头部企业参与团体标 准制定,上汽大众等落地授权改装中心并配套智能服务,促进行业标准化升级。在市场规模与需求方面,国 内改装市场增长迅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新能源改装占 比35%,2025年预计超2,000亿元;麦肯锡调研显示,“生活品质提升”成购车核心动机,“悦己消费”兴起 带动个性化需求,为市场扩容注入动力。在合作生态方面,车企与改装厂跨界合作频繁,各类品牌与平台也 积极入局,为越野改装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与发展思路。如京东汽车联合东箭等超50家品牌及贸易商成立“京 东汽车改装品牌联盟”,整合资源提供规范服务,原厂改装生态逐步成型,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规范的服务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越野改装产业将迈入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3、海外汽车改装市场成熟,消费需求持续稳定 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德国等,汽车后市场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以美国为例,汽车改装 市场规模庞大且发展稳定。根据美国改装行业协会SEMA发布的《2025SEMAMarketReport》,2025年美国汽车 改装市场消费规模预计将达531.7亿美元。整体来看,海外改装市场成熟,汽车后市场产品丰富,技术标准 完善,消费者对汽车改装的接受度高,市场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为汽车改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 环境与发展空间。 (二)公司所处的市场地位概况 东箭科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两大成熟的业务体系,即汽车改装业务和主机厂前装配套业务,其中 ,汽车改装业务,主要为国内外汽车售后改装市场提供个性化外饰件、智能加装件、功能改装件等改装品类 ;主机厂前装配套业务,主要为整车厂提供个性化外饰结构件产品和座舱智能开闭控制系统产品。 在汽车改装后市场,东箭科技深耕国内外汽车后市场20余年,熟悉国内外汽车改装文化,在产品设计、 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均有丰富的经验沉淀,并已在国内外汽车改装市场发展、形成多个自有品牌,并享 有较高知名度,如北美市场的质改品牌“Steelcraft”及国内市场的型改品牌“WINBO”。 在汽车前装配套市场,随着国内整车市场竞争加剧,整车品牌的聚集效应越发显著。东箭科技在汽车前 装配套市场已有多年的配套经验,与销量排名靠前的主机厂,特别是头部自主品牌,如长城、奇瑞、广汽、 比亚迪等主机厂,拥有较为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伴随着自主品牌主机厂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 在SUV、越野等细分车型的销量增长,东箭科技的前装配套业务持续增长。 在汽车官方定制改装领域,东箭科技凭借在汽车前后装的多年产品设计、工艺、品质等多方面的沉淀, 发展成为国内汽车改装市场上少有的,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供应商,在国内市场日渐兴起 的汽车官方定制改装领域,拥有较强的一体化能力,尤其在对越野车型的改装设计方面,公司以多年的国内 外众多越野改装产品的设计经验沉淀,赋能主机厂在改装产品的设计能力与设计理念,能够深度加入官方定 制改装赛道,有望发展成为汽车官方定制改装领域的重要参与方,形成链接主机厂与终端消费者的重要桥梁 。 (三)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简介 1、主营业务及产品 东箭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汽车个性化定制、安全、健康、便捷等提升汽车驾乘体验的科技公司,主要从事 车侧承载装饰系统产品、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车载智能座舱控制系统产品、车顶装载系统产品及车辆其 他系统产品的工业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不同产品系列分别应用于汽车后市场改装和汽车前装整车配套 ,广泛应用于SUV、轿车、MPV、越野车、皮卡等各类车型,并适配众多传统动力汽车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品牌 。 公司主要产品类别包括车侧承载装饰系统产品、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车载智能座舱控制系统产品、 车顶装载系统产品及车辆其他系统产品。 2、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现有的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符合行业特点。采购模式方面,公司 采购物料可划分为生产物料和非生产物料,公司各类物料由公司采购部门依照公司生产计划按需要进行采购 。公司在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体系管理、采购价格管控、采购订单执行等方面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流程并 有效执行。 生产模式方面,公司以自主生产模式为主,采取以销定产和安全库存相结合的生产模式,针对国外客户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针对国内客户采用安全库存模式为主。以销定产模式下,公司根据客户的采购订单组织 生产,结合客户订单特点,公司有效利用IT系统对客户的需求及生产计划进行确认,通过对生产线的柔性化 改造,并利用强大的业务管理系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有效组织公司生产。安全库存模式下,公司根据销售 预测管理系统,实时的数据监控管理系统进行生产备货,快速配送和分销,从而降低了中间费用,缩短交付 周期。 销售模式方面,公司产品销售分出口和内销,产品以面向汽车后市场为主并延伸至汽车前装市场。 公司海外销售均为直销模式,公司汽车后装产品的客户类型/业务模式为ODM和OBM,公司汽车前装产品 的客户类型/销售模式为OES,其中ODM是公司外销的主要业务模式。国内销售存在直销、经销及代销等不同 的销售模式,其中4S店销售渠道是国内销售汽车后装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该类客户以直销为主、代销为辅 ;经销商客户的销售模式为卖断式经销;主机厂及其他客户的销售模式均为直销。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丰富的汽车定制改装一体化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心、专注汽车改装、外饰结构零部件领域20余年,已发展形成专业的汽车改装、个 性化外饰结构件的工业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全链条一体化能力。公司深耕国际汽车后装市场20余年, 对汽车改装文化的理解,以及对皮卡、越野车、SUV等车型的改装需求和产品实现能力均较为突出,能够将 国际市场上多年沉淀的产品经验,快速导入国内汽车改装市场。 (二)持续的产品创新优势 1、产品创新能力 公司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核心骨干拥有多年行业从业经历,专业涵盖机械制造、模具、制造工 艺、材料学、工业设计、电子、电气、电控软件开发等领域,具备卓越的机械、机电、电控系统集成能力, 能够高效应对复杂产品研发需求。 公司在国内外均设有自主研发中心,始终秉持产品设计以技术创新为根基的理念,对造型工艺进行精雕 细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整合国内外设计团队资源,促进双方深度交流、相互借鉴,致力于打造契合国内 越野需求的改装定制产品,精准匹配国内多样化、个性化的使用场景需求。专业的研发团队和强大的研发实 力是公司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2、技术创新专利布局 公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全力推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着重聚焦提升知识产权的含金量,不断 提升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同时稳步拓展海外专利布局范围,以全球化视野构建坚实的专利壁垒。报告期内, 公司新增国内外专利授权42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23项,国外发明专利1项。 公司将专利视为技术创新的关键突破口。报告期内,公司以国内传统金属质感越野产品为基石,积极开 拓进取,向电动化越野改装产品这一新兴领域迈进。不断积累专利技术,为公司在电动化越野改装产品等前 沿市场的持续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助力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匹配市场需求的高效开发能力 1、国际化全球同步研发体系 公司建立了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目前,公司在国内外均设有研发中心,以国内外研发中心联动 ,快速配合海外客户获得车型设计数据并直接交流设计方案,海外研发中心与国内研发中心建成“接力式” 产品开发模式,加快产品开发速度,确保了新品开发和车型上市的同步,有效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2、集成产品开发模式 公司应用IPD模式(集成产品开发模式),依托信息系统庞大的产品及零件数据库、强大的工检模治具 设计和制造能力、累计投入数千万资金建成自主实验基地等展开多项目分级管理计划,依等级设定奖励机制 ,由专门的项目经理组织多职能专业人员组成跨功能小组,推进研发项目按计划高效实施交付。 (四)自主实验能力优势 公司注重自主实验能力建设,高效管控产品质量,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目前,公司已 建立并投入使用的核心实验中心有:总部实验中心、东箭智能实验中心、维杰汽车实验室等三大实验中心。 在检测设备方面,公司(含下属子公司)拥有整车实验箱2个、半消音室1个,各个实验中心均配置各类 专业检测设备,检测设备较为齐全。在检测能力方面,公司可自主开展“环境可靠性试验”、“材料理化机 械试验”、“功能可靠性试验”、“电气性能试验”、“包装可靠性试验”、“计量试验”等测试项目超百 余项,覆盖公司大部分产品、原材料性能实验。在测试标准化建设方面,公司专注实验测试标准化建设,目 前已建立涵盖基本性能、环境试验、接插件、EMC、材料性能、噪音、气味、电器负荷等多项测试类别标准 化。在检测资质认证方面,公司总部实验中心和东箭智能实验中心均已获得CNAS实验室资质认证;三大实验 中心也已分别获得比亚迪、极氪、奇瑞、蔚来、广汽、上汽、通用汽车等多家新势力主机厂和传统主机厂的 实验室认可。 (五)敏捷型柔性制造运营系统 在后市场改装业务方面,为满足消费者对汽车科技产品多元化、个性化的追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构建 起“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制造运营系统。公司后市场改装业务方面,生产产品的订单量少至几 套、大至数千套。目前,公司累计已推出上万款型号的产品,可适配全球数百款车型改装,同时保持着每年 推出上千款新品的速度。 公司的柔性制造运营系统满足了汽车后市场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平均订单数量相对较少,车型覆盖面广 泛的需求,而且适应产品品类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现状,结合应用集成化信息管理技术及推行的全面质量 管理,有效缩短订单生产周期,可以快速响应市场与生产计划的变化,能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有 效提高了公司可持续竞争力。 (六)行业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把品牌建设作为长期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制度,组建专业的品牌运营团 队,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渠道,公司品牌在国内外行业中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国内外汽车改装市场的发展,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产品品类日益丰富。为精准契合不同客户的 多样化需求,公司实施多品牌战略,进行精细的品类划分,逐步打造出多个具有影响力的国内外自主品牌, 其中包括国际质改品牌“Steelcraft”及国内型改品牌“WINBO”等,公司主要品牌情况如下: 1、“Steelcraft”品牌 该品牌精准匹配硬派越野风格,深度诠释冒险精神。在产品打造上,颜值与功能并重,颜值路线较为外 放,功能则专注于硬派越野场景,如穿越、玩沙、滩涂等,核心在于为车辆提供全面的保护及拓展承载功能 ,显著提升车辆的越野辅助性能,塑造出刚毅、狂野的鲜明产品形象。其目标客户主要为拥有猛禽、牧马人 等美系硬派越野车型,以及路虎系、日系越野等高价越野车型的消费者,满足他们对车辆高性能和个性化的 追求。 2、“WINBO”品牌 该品牌定位为“悦享户外车生活整车型改品牌”,主要面向大众消费群体,重点聚焦哈弗系、坦克系等 车型。品牌以颜值+功能为核心价值,打造出极具吸引力的外观。同时,具备出色的生活属性城市越野功能 ,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对车辆个性化表达、高颜值追求以及城市与户外多场景使用的需求,为车主带来愉悦 的户外车生活体验。 (七)完善的销售渠道优势 公司拥有庞大的销售团队及营销支持团队,拥有较丰富的营销经验及行业资源,针对不同客户需求输出 不同的产品、营销、培训、终端方案,实现销售增长及客户满意度的不断提高。 在国际销售业务方面,公司产品已远销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凭借对海外 渠道的深入覆盖以及对国外法规标准的多年积累,能及时掌握新车动态和全球客户资讯,掌握行业的先机。 公司依赖完整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并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丰富的产品系列以及优良的售后服务,获得了客 户的青睐。在国内销售渠道方面,公司与国内大型4S集团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同时 ,在国内拥有众多产品经销商、代理商,并且开设若干自有品牌终端改装门店或合营门店,国内销售渠道丰 富。 (八)稳定高效的管理团队及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公司秉承“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把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积极吸引 优秀的企业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等人才,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培养,提倡 员工去探索、学习、研究,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及较强的凝聚力。 公司高级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在汽车科技产品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产品 价值具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多年努力,公司建立了一支高素质、年轻化、专业化的员工队伍。稳定高 效的管理团队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充分的员工激励方式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激励,通过股权激励等形式,建立了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中高层管理 人员及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首发上市前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已形成三家员工持股平台:新余东诚、 新余东信、新余东恒,覆盖中高层核心骨干超过100名。公司积极探索、丰富激励形式,激发核心管理团队 的创新、创业精神,强化公司团队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一)总体概况 东箭科技聚焦“一体两翼”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聚焦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全球主机厂业务发 展战略”和“全球汽车改装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公司坚持长期、稳健、聚焦主业的发展理念,经过多年 的国内外市场发展,形成“两大体系”下设“四大业务板块”的基本业务结构。“两大业务体系”是指全球 主机业务体系和全球汽车改装业务体系,其中,全球主机业务体系,按产品品类划分为外饰结构件主机业务 板块和电子智能品类主机业务板块;全球改装业务体系,按市场区域划分为海外改装业务和国内改装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实体经济增长动能衰减,地缘冲突和关税壁垒,加剧市场波动性;国内汽车行业竞 争白热化,库存压力与价格竞争加剧,行业整体面临较大挑战。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通过聚焦核心品 类优势、深化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新品开发、拓展新兴市场等举措,保持业绩基本盘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下降7.03%,其中国内市场营业收入5.90亿元,同比下降9 .11%,海外市场营业收入3.95亿元,同比下降3.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85.99万元,较上年 同期下降6.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60.6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97%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68%。 (二)报告期经营情况 概述 1、汽车改装业务 公司汽车改装业务聚焦国内外汽车售后改装市场,提供个性化外饰件、智能加装件、功能改装件等改装 品类,涵盖前后杠、泵把、行李架、踏板、侧杠、轮眉等户外休闲、越野改装产品,以及电动踏板、电动尾 门等电子电动品类。业务体系按区域划分为海外改装业务与国内改装业务两大板块。 海外改装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同比下降3.75%。尽管受关税政策调整、部分市 场消费信心波动等因素影响,整体营收略有下滑,但业务承压能力与韧性较好。核心区域与业务表现方面, 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与产品适配,美国中部及南部地区(尤其是德州市场)业绩表现亮眼,成为海外业务的 增长引擎;面对外部冲击,公司持续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前十大客户保持较高订单履约效率,依托高质 量、稳定多样的产品输出,客户合作粘性不断提升,为业务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战略品类方面,公司主 动推进新品研发与市场拓展,通过技术迭代及精准定位,电踏、皮卡尾箱、高盖等产品在北美、澳洲主流市 场保持竞争优势。同时借助新品导入,实现品类与渠道拓展,电踏、高盖等产品在北美市场的客户复购率持 续提升。 国内改装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下降27.72%。主要系公司传统4S渠道的售后 改装市场业务受到冲击,叠加汽车行业内卷加剧,短期内对业绩形成一定影响。尽管整体承压,但公司积极 谋划布局,通过品牌升级与C端布局,着力开拓终端市场。在品牌升级方面,公司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制定清 晰的品牌提升计划,其中,MANTA品牌为公司瞄准高端定制改装赛道新规划的品牌,主打“绅士越野”风格 ,同时进一步夯实另外两大核心品牌定位——SteelCraft聚焦“硬派越野”需求,WINBO则定位大众改装玩 家。三大品牌形成覆盖高端顶奢、硬派专业、大众入门的差异化矩阵,推动品牌矩阵化发展,增强品牌影响 力和市场辨识度。在C端布局方面,公司与中汽研、京东汽车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汽车领域网红达人及改装 门店,全力布局C端市场,通过资源整合构建生态壁垒,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 2、汽车前装配套业务 公司汽车前装配套业务,根据产品特点,主要分为外饰结构件品类主机业务和电子智能品类主机业务, 其中,外饰结构件品类主机业务,主要运营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维杰汽车及其下属子公司,主要为整车厂 提供个性化外饰结构件产品,涵盖车顶行李架、防滚架、车侧踏板、备胎罩、尾气管套等品类;电子智能品 类主机业务,主要为座舱智能开闭控制系统产品,涵盖电动踏板、电动侧开门系统、电动尾门系统等品类。 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车前装配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4.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7%,其中外饰结 构件品类主机业务(维杰汽车)实现营业收入约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成为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 。尽管行业面临库存压力加剧、价格竞争等挑战,但公司通过聚焦核心品类、核心客户、业务调整等举措, 展现出较强的业务韧性与增长潜力。 (1)核心品类深耕见效,增长动能持续释放 公司主机业务秉持“聚焦主业、做强核心”策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深耕细分市场,实现核心品类规 模与盈利水平双提升。依托卓越的研发设计与智能制造优势,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并推进新品策略,多款战略 新品获国内头部主机厂商认可并达成合作,相关产品利润贡献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核心客户稳中有进,业务合作持续深化 在客户开发与维护方面,公司聚焦市场主流头部车企,积极构建深度合作模式,以精准对接个性化需求 、高效响应订单交付节奏为抓手,推动实现重点客户业务的稳步发展。目前公司核心客户收入占比稳定在70 %以上,随着合作领域的持续拓展与合作黏性的不断增强,客户结构的稳定性与优质性将进一步提升。 (3)联名与共创版本车业务稳步推进,战略布局成效初显 公司将联名与共创版本车业务作为战略发展重点,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上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与 东风猛士达成深度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联名品牌车辆的造型设计与联名改装版本车开发;与捷途 合作的共创车型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造型设计,进入产品研发设计阶段,产品商品化进程稳步向前,战略 布局的落地成效逐步呈现。 (4)智能业务边际改善,协同支撑整体发展 公司智能业务板块通过品类聚焦、资源整合等举措,实现经营边际改善,与维杰主机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报告期内,智能业务板块聚焦电踏等品类,在主机、后装、越野、国际四大领域同步发力,开发周期较行 业标准大幅缩短,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多款车型提前完成试量产与交付。智能业务板块在电踏等品类上的发 力与维杰主机的结构件产品业务形成互补,为公司前装业务品类多元化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