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990 同飞股份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工业制冷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电子装置温控产品(行业) 4.61亿 57.68 6911.29万 41.40 14.99
数控装备温控产品(行业) 3.13亿 39.11 8902.42万 53.33 28.47
其他(补充)(行业) 1721.25万 2.15 539.39万 3.23 31.34
其他业务(行业) 837.64万 1.05 339.83万 2.04 40.57
─────────────────────────────────────────────────
液体恒温设备(产品) 5.22亿 65.24 1.07亿 64.17 20.54
电气箱恒温装置(产品) 1.49亿 18.68 2441.89万 14.63 16.35
纯水冷却单元(产品) 7308.98万 9.14 1911.75万 11.45 26.16
特种换热器(产品) 3981.44万 4.98 1118.16万 6.70 28.08
其他(产品) 1566.59万 1.96 508.75万 3.05 32.47
─────────────────────────────────────────────────
境内(地区) 7.62亿 95.33 1.54亿 91.97 20.14
境外(地区) 3733.19万 4.67 1340.26万 8.03 35.9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电子装置温控产品(行业) 11.95亿 64.78 3.05亿 60.01 25.48
数控装备温控产品(行业) 6.06亿 32.86 1.89亿 37.22 31.15
其他(行业) 4355.23万 2.36 --- --- ---
─────────────────────────────────────────────────
液体恒温设备(产品) 12.15亿 65.86 3.20亿 63.04 26.32
电气箱恒温装置(产品) 2.83亿 15.34 7578.94万 14.94 26.77
纯水冷却单元(产品) 2.22亿 12.06 7432.42万 14.65 33.41
特种换热器(产品) 8279.26万 4.49 2560.38万 5.05 30.93
其他(产品) 4157.32万 2.25 1180.19万 2.33 28.39
─────────────────────────────────────────────────
境内(地区) 17.59亿 95.32 4.74亿 93.40 26.95
境外(地区) 8642.16万 4.68 3349.77万 6.60 38.76
─────────────────────────────────────────────────
直销(销售模式) 18.45亿 100.00 5.07亿 100.00 27.5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电子装置温控产品(行业) 3.72亿 52.72 8368.04万 44.79 22.51
数控装备温控产品(行业) 3.16亿 44.82 9755.49万 52.22 30.87
其他(补充)(行业) 1733.74万 2.46 558.89万 2.99 32.24
─────────────────────────────────────────────────
液体恒温设备(产品) 4.55亿 64.48 1.11亿 59.35 24.39
电气箱恒温装置(产品) 1.09亿 15.42 3072.54万 16.45 28.25
纯水冷却单元(产品) 9431.90万 13.38 2995.88万 16.04 31.76
特种换热器(产品) 3258.86万 4.62 --- --- ---
其他(产品) 1480.28万 2.10 --- --- ---
─────────────────────────────────────────────────
境内(地区) 6.52亿 92.43 1.66亿 89.10 25.54
境外(地区) 5334.39万 7.57 2036.45万 10.90 38.18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控装备温控产品(行业) 5.72亿 56.77 1.48亿 53.89 25.96
电力电子装置温控产品(行业) 3.99亿 39.57 1.15亿 41.75 28.85
其他(行业) 3684.30万 3.66 --- --- ---
─────────────────────────────────────────────────
液体恒温设备(产品) 5.39亿 53.53 1.36亿 49.25 25.16
电气箱恒温装置(产品) 2.18亿 21.68 5618.84万 20.39 25.73
纯水冷却单元(产品) 1.81亿 17.97 6601.22万 23.96 36.46
特种换热器(产品) 5105.33万 5.07 1224.55万 4.44 23.99
其他(产品) 1773.80万 1.76 --- --- ---
─────────────────────────────────────────────────
境内(地区) 9.46亿 93.94 2.62亿 95.17 27.70
境外(地区) 6107.32万 6.06 1331.71万 4.83 21.81
─────────────────────────────────────────────────
直销(销售模式) 10.08亿 100.00 2.76亿 100.00 27.3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1.2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6379.21│ 19.72│
│第二名 │ 19581.40│ 10.61│
│第三名 │ 7938.66│ 4.30│
│第四名 │ 7009.34│ 3.80│
│第五名 │ 5214.66│ 2.83│
│合计 │ 76123.27│ 41.2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7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0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0127.40│ 8.73│
│第二名 │ 5666.96│ 4.89│
│第三名 │ 5509.65│ 4.75│
│第四名 │ 3683.38│ 3.18│
│第五名 │ 2908.34│ 2.51│
│合计 │ 27895.72│ 24.0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在工业温控领域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产业布局
,形成了液体恒温设备、电气箱恒温装置、纯水冷却单元、特种换热器四大产品系列。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
于数控机床、激光、半导体、电力电子、储能、氢能、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工业洗涤等领域
,工业温控产品保障了上述领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提高了设备的精度及寿命。公司产品与工业装
备制造智能化发展方向、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紧密契合,实现了与下游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行业迎来
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主要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1、数控机床领域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推进产业现代化升级,加大智能制造实施力度,推动高端数控机床
产业创新发展。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推行,数控机床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
发展的政策措施也将持续有力推进。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1-6月,机床工具全行业完成
营业收入5019亿元,同比下降7.7%;实现利润总额149亿元,同比下降78.2%。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对工业
母机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稳步实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呈现较快增长,
整体经营状况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工业温控产品作为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主要应用于电主轴、伺服电
机、液压站、电控系统的温度控制,是数控机床安全、高效工作的必要保障。
2、激光设备领域
激光加工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先进技术之一,可兼顾高精密、高效率和低能耗、低成本的优点,具有
传统加工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随着国家大力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原有激光加工技术日趋成熟,激
光设备材料成本不断降低,新兴激光技术不断推向市场,激光加工的突出优势在各行业逐渐体现,激光加工
设备市场需求保持持续增长。激光加工工艺包括切割、焊接、熔覆、3D打印、表面处理、打标、微加工等,
广泛应用于锂电池、汽车、航空航天、光伏等领域。
激光设备对加工速度及精度有较高要求,激光系统在运行中不断产生热量,温度过高会损坏激光器关键
部件,因此需要工业温控产品对激光系统进行水循环冷却,通过控制激光系统的温度来确保其稳定运行,工
业温控设备是激光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配套产品。
3、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
半导体器件制造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工业智能化转变的物质支
撑,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
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受AI、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通信、新能
源汽车等新应用的影响,推动半导体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在半导体器件制造的晶体生长、滚圆、切片、清洗、研磨、抛光、退火、涂胶、光刻、显影、刻蚀、物
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离子注入、划片、键合、分选、封装等芯片制作环节,以上各
环节有严苛的工艺温度要求,必须引入温控设备,以保障半导体器件制造设备高效稳定运行。
半导体器件制造设备是极其精密的机电产品,包括单晶炉、晶圆成型设备、抛光机、光刻机、刻蚀机、
离子注入机、清洗机、薄膜沉积设备、引线键合机、晶圆划片机等,工艺过程中的温度波动大小关系到半导
体产品的良品率和精度。半导体器件制造设备专用温控设备是针对其高精度、高可靠性而设计开发的,能够
不间断的提供温度可控的循环介质,保障半导体器件制造设备腔室所需的工艺加工温度,满足温度变化范围
大、负载瞬间变化、设定温度随时改变等工况要求,能够达到±0.1℃甚至更高温控精度,主要应用于清洗
、研磨、抛光、退火、刻蚀、PVD、CVD等半导体器件加工工艺过程。
我国对半导体产业政策力度逐步加大,《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等系列文件对半导体行业提出多项扶持措施。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产能规模和制造工艺均得到快速发展,逐步
实现国产替代已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使得我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用工业温控设备企业迎来快
速发展的契机。公司凭借多年工业温控行业经验,产品种类覆盖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中严苛的温控需求,包
含氟化液为介质的制冷机组、控温±0.02℃的高精度制冷机组和耐温800℃高效换热器等先进的半导体行业
用温控设备,助力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4、电力电子领域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能源电力规划与相关政策向清洁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
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对于能源保障体系、能源低碳转型、能源系统效率等重点领域
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驱动、产业政策的扶持、战略安全的需要等
因素叠加,助推着我国电力电子产业快速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
风电。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1亿千瓦,同比增长51.6%;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
在电气传动领域,大功率电机驱动耗用大量能源,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压变频器等电机调速装置的
应用;同时在新能源发电、输变电、特高压、储能、新能源汽车、新型冶金等领域,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
,从而带动温控产品纯水冷却单元等相关电力电子配套设备的同步发展。
5、储能领域
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储能技术特别是电化学储能技术,凭借其响应速度快、
不受地域限制、成本持续降低等优点,在新能源电力消纳、微电网、电网调峰、区域供能、电动汽车等应用
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发展潜力巨大。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保障能源安全、落实节能减排、推动全社会
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对切实推进能源革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
计,2024年1-6月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26.4GWh,同比增长48.5%。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
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统筹优化布局建设和用好电力系统调
峰资源,推动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规模化高质量发展。部分省份调整峰谷电价政策,拉大峰谷价差
,调整了峰谷时段,为“一天两充两放”奠定了政策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储能进一步推广。电芯单体价格大
幅下降,降低了储能电站的基础投资成本,缩短了投资回收期,提高了商业推广的可行性。国务院印发的《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
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公司的工业温控技术是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热管理的核心技术,温
控系统通过冷却液或空气为储能电池电芯散热或加热以精准控制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温度的均匀性,保障储能
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并延长储能电池的工作寿命。因此,随着储能市场的高速发展,工业温控产品将迎来
巨大的市场机遇。
6、氢能领域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
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也意味着氢能
的开发与利用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氢能成为破解能源危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
系的新形式。《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聚焦“双碳
”目标下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谋划布局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未来能
源和未来制造产业发展。围绕石化化工、钢铁、交通、储能、发电等领域用氢需求,构建氢能制、储、输、
用等全产业链技术装备体系,提高氢能技术经济性和产业链完备性。政策的发布将促进制氢、储运、加注、
燃料电池等氢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公司工业温控设备可应用于制氢设备的电解槽冷却控温、氢压缩机冷却散热、氢加注设备温度控制等环
节,是氢能装备的温度控制关键设备。
7、数据中心领域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持续推进,以及“双碳”目标时间节点临近,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
施,面临着更高的性能、效率、绿色和可靠性要求;AI、智算需求高速增长,新型数智化应用日新月异,高
密度、高算力等多样性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发展,PUE(电能利用效率)要求越来越高,推动制冷新需求。国
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制定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
计划》显示:到2025年底,新建及改扩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25以内,国家枢纽节点
数据中心项目电能利用效率不得高于1.2。到2030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单位算力能效和
碳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北方采暖地区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率
明显提升。液冷技术具有高效散热、节能降耗等显著优势,具备长期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正逐渐成为数据
中心温控的最优解决方案。
8、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领域
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随之带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众多相关产业
的飞速发展,充换电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推广智能有
序充电设施,原则上新建充电桩统一采用智能有序充电桩,按需推动既有充电桩的智能化改造。鼓励电网企
业与充电运营商合作,建立电网与充换电场站的高效互动机制,提升充换电场站的功率响应调节能力。鼓励
充电运营商因地制宜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场站,促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随着电动汽车对充电时效性要求的
提高,高电压4C超级充电桩成为新一代充电设备的趋势,充电速度加快导致电源功率增加,充电线、充电口
发热的急剧上升,提高了超级充电桩的液冷温控需求。
公司的温控设备技术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高效的应用,通过精确控制温度,确保了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充电效率并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
术的不断进步,充换电温控产品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9、工业洗涤领域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洗涤设备已经在服装企业、纺织企业、水洗企业、各类工厂、学校、酒店
、医院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是释放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的必然需求。
公司的特种换热器广泛使用在工业洗涤行业,目前已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
(二)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温控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与精耕细
作的自主研发能力,成为工业温控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可分为液体恒温设备
、电气箱恒温装置、纯水冷却单元和特种换热器四大类,下游应用场景主要为数控机床与激光设备、半导体
制造设备、电力电子装置、储能系统、氢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数据中心、工业洗涤设备等领域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9亿元,同比增长13.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2,203.86万
元,同比下降67.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实现2,006.17万元,同比下降65.4
4%。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4.96个百分点,毛利总额有所下降。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及客户
,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但由于电力电子装置温控产品行业竞争加剧,在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下,盈利承
压,毛利率下滑。
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三项期间费用同比增长3,538.02万元,主要原因为拓展储能、半
导体、数据中心等领域,持续加大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和产品迭代,增加相应人员,支付职工薪酬增加;同
时实施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导致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公司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国内专业展会,差旅及展会费用
相应增加。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公司直面压力和挑战,积极求新求变,通过稳固原有客户,积极开拓增量客
户,重点拓展海外市场,深化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把握市场机遇。公司紧密
围绕既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主动开展降本增效,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优化内
部管理,始终致力于在工业温控领域为客户提供全场景系统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以
及中长期盈利能力。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液体恒温设备
液体恒温设备在数控装备领域,主要应用于数控机床主轴、电机、液压站、减速箱等关键功能部件的温
度控制;还广泛应用于激光设备的激光发生器(包括光纤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切
割头以及光学部件的温度控制;在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主要应用于单晶炉、晶圆成型设备、抛光机、光刻
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清洗机、薄膜沉积设备、引线键合机、晶圆划片机等关键设备的温度控制;在储
能领域,因其具有温升低、温度均匀性好、能效比高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电池电芯的温度控制;在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中,主要用于换电站内电池进行充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精准调控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温度
;在氢能领域,主要用于制氢和加注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确保氢气的安全性和加注效率;在数据中心领域,
作为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的低温冷源,配合CDU应用于液冷服务器CPU和GPU主要发热部件的温度控制。
2、电气箱恒温装置
电气箱恒温装置主要应用于数控装备的电气箱、激光器柜体、电力电子装置的电气箱以及储能电芯的温
度控制及除湿。
3、纯水冷却单元
纯水冷却单元是通过高纯水作为介质为电力电子设备提供冷却功能的装置,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变流
器、柔性输变电设备、电气传动设备等领域,服务于新能源发电、电力、石化、工程船、盾构机、轨道交通
等行业。纯水冷却单元在数据中心领域,作为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的CDU(液冷分配装置),主要应用于
液冷服务器CPU和GPU主要发热部件的温度控制。
4、特种换热器
特种换热器是指具有高耐腐蚀、高可靠性、高强度、高换热系数等特征的换热部件。公司特种换热器主
要应用于电力电子行业中海、陆风电的温控系统及工业洗涤领域。随着公司业务拓展,特种换热器也逐渐应
用于服装机械、半导体制造设备等其他工业领域,形成了优质的客户群体。
(四)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技术研发+产品研发”相结合的研发模式。研发平台根据行业趋势和技术趋势做前沿性的新
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同时跟各高校、客户、供应商实现技术的联动,产品研发平台根据市场的需求,客户
的技术指标和客户的成本控制要求,结合技术研发平台研发出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深入开展产品和服务的
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也会跟客户和供应商产生联动。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订单驱动型生产模式,产品包括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产品。
标准化产品是指定型且具备稳定需求的产品,公司采用订单与经济化批量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产。
在生产工序中,公司将产品外壳钣金件、线束等工序部分或全部委外生产,以更好的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并
更有效的提升产能。此类产品主要满足具体产品成型并形成持续订单的客户。
定制化产品是指对于差异性较大的产品,公司根据销售订单,技术部根据客户要求在现有定型产品基础
上进行产品个性化设计,采购部根据物料清单实施采购,生产部组织生产,质管部对产品的全过程进行质量
管控。主要满足由于下游设备的工况、工作环境、冷却容量、温控精度等原因存在个性化需求的客户。
3、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订单驱动+安全库存”的采购模式:针对定制化产品,根据订单进行采购;对于通用类物资
,考虑经济批量采购因素,长期保持安全库存备货。公司建立了采购循环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对采购、存
货流转、仓储等采购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对于重要物资,公司与核心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年度采购协议,从而保障供货的安全性和价格的
平稳;对普通物资或一般物资,在合格供应商范围内进行竞价采购。
对于同一种原材料,公司会选择多家供应商在性能、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按《供应
商准入标准》择优者作为合格供应商。对主要原材料,保持至少2家供应商的长期稳定合作,形成供应商竞
争格局的同时,降低采购风险。对于铜材、铝材等金属原材料,其采购价格随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而变化,
公司根据市场预判,择机采购。在主要温控部件方面,如压缩机、水泵、风机、管路元件等,公司与主要供
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应对价格波动。
4、销售模式
公司的工业温控产品应用领域广阔,同一应用领域的不同客户对产品型号、性能指标等也会有不同的要
求,为满足下游客户定制化的产品需求,贴近市场并及时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有利于向客户提供技术服务
和控制产品销售风险,公司采用事业部制形式进行分类管理。
(1)客户开发:深度挖掘细分领域,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公司目前在核心业务领域已具备了业务规模
、优质客户资源基础,在工业设备制造领域,上述基础是进入行业内其他主流客户供应商名录的重要条件,
因而公司具备持续拓展新客户资源的能力。
在新市场开发方面,公司逐步将业务从现有主要市场领域延伸至其他下游应用领域,结合新下游应用领
域的技术特点与技术需求,持续开发新产品。深度挖掘细分领域,不断拓展下游新的应用场景。
(2)销售业务开展:顾问型直销。经过多年的培养,公司形成了一支熟知行业需求、精通行业技术的
销售团队。在与客户接洽阶段,精准识别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同时,在产品开发端,与
客户进行协同设计,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把服务做在售前环节,从技术服务层面,增强与客户的粘性。
(3)客户维护:通过专业的售前服务和及时的售后服务,在客户间形成良好口碑,形成推介效应。公
司采用以区域中心辐射周边的方式,能够充分了解并快速响应客户对服务的需求。
(4)国内外两个市场密切结合,互相促进。通过德国全资子公司ATF,打开通往国际的技术窗口,获取
国际前沿的市场信息,抓住与一些行业知名跨国公司达成在欧洲的合作契机,促成与其国内制造基地的合作
,同时,通过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成熟应用,也促进与国际合作的推广。
5、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温控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通过多年深耕细分行业,初具产业化规模,在
行业中占据一定市场份额,随着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实现规模化效益,提高产品稳定性,优化单位成本,
通过提升产线信息化、自动化的集成度,提升交付能力与交付质量。公司通过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专业产品
、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积累了优质的客户群体,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
,以此获取盈利。
(五)公司的市场地位公司专注于工业温控领域,经过多年的业务实践,已在行业内形成较高的市场知
名度,拥有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并通过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
,以及严格的质量管控,已在工业温控领域建立了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奠定了较优的市场地位。
1、数控机床和激光设备温控领域是目前公司产品应用占比较大的领域,公司在国内数控机床和激光设
备温控领域具备一定业务规模和产品覆盖面,是海天精工、纽威数控、德国埃马克集团(EMAG)、浙海德曼
、尼得科(Nidec)、锐科激光、海目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良好合作伙伴。随着工业温控产品的迭代升级
和工艺的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品组合、解决方案不断丰富更新,行业应用面不断扩展,公司作为国内主要
的工业温控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角色将得到不断提升。
2、在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国产替代和市场份额提升是我国该领域企业的成长主线,公司凭借良好的
行业口碑,依托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已逐步拓展了北方华创、芯碁微装、晶盛机电、华海清科、上海微电子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连城数控等。
3、在电力电子温控领域,公司的纯水冷却单元产品可应用于输变电、电气传动、新能源发电等场景。
公司已成为思源电气、四方股份、新风光、特变电工、河南许继电力电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基
于我国电力电子装置行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公司将进一步深耕拓展。
4、在储能领域,公司为客户匹配了相关液冷和空冷产品,通过精准控温、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温度
均匀性等综合优势进一步拓展储能温控产品市场。同时,随着液冷温控产品逐渐成为趋势,占比逐步提升。
公司的温控技术不仅满足了常规应用需求,更能在高海拔、高盐雾、高温及高湿度等极端环境中稳定运行,
其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和卓越的密封性能,确保了储能系统的持续、高效运行。公司凭借现有优势,积累了宁
德时代、阳光电源、中国中车、中创新航等业内优质客户,报告期内公司储能温控领域的营业收入约为3.63
亿元,同比增长约46%。
5、在氢能领域,上游制氢环节以及下游加氢环节均对温度控制有着极高的要求,公司产品应用于制氢
、加注等环节。随着氢能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公司产品在产业链中助力氢能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拓展客户有
海德利森等。
6、在数据中心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