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030 仕净科技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末端污染治理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产品) 18.21亿 89.18 5.09亿 103.12 27.93
末端污染治理设备(产品) 1.10亿 5.40 839.28万 1.70 7.60
材料销售(产品) 7525.67万 3.69 -2871.28万 -5.82 -38.15
其他(产品) 3540.16万 1.73 494.36万 1.00 13.96
─────────────────────────────────────────────────
境内(地区) 20.12亿 98.51 4.93亿 99.89 24.49
境外(地区) 3037.33万 1.49 55.10万 0.11 1.8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泛半导体(行业) 31.98亿 92.88 11.51亿 100.00 36.00
其他(行业) 2.45亿 7.12 --- --- ---
─────────────────────────────────────────────────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产品) 32.50亿 94.42 8.56亿 97.28 26.33
末端污染治理设备(产品) 1.49亿 4.32 2288.78万 2.60 15.39
其他(产品) 4351.86万 1.26 100.97万 0.11 2.32
─────────────────────────────────────────────────
境内(地区) 32.45亿 94.26 8.22亿 93.46 25.33
境外(地区) 1.98亿 5.74 5757.50万 6.54 29.1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产品) 12.38亿 92.91 3.41亿 95.53 27.56
末端污染治理设备(产品) 4090.60万 3.07 1521.21万 4.26 37.19
新材料销售(产品) 3857.43万 2.90 -88.93万 -0.25 -2.31
托管运维服务(产品) 977.79万 0.73 76.80万 0.22 7.85
第三方检测服务(产品) 215.62万 0.16 21.90万 0.06 10.16
远程在线监测系统(产品) 106.26万 0.08 65.33万 0.18 61.48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泛半导体(行业) 12.23亿 85.29 3.80亿 94.14 31.11
其他(行业) 1.12亿 7.83 --- --- ---
水泥建材(行业) 5646.11万 3.94 --- --- ---
钢铁冶金(行业) 3176.84万 2.22 --- --- ---
汽车制造(行业) 611.06万 0.43 --- --- ---
精细化工(行业) 418.30万 0.29 --- --- ---
─────────────────────────────────────────────────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产品) 12.89亿 89.92 3.77亿 93.20 29.22
末端污染治理设备(产品) 1.10亿 7.70 1913.15万 4.74 17.34
第三方检测服务(产品) 1381.16万 0.96 500.27万 1.24 36.22
托管运维服务(产品) 1244.18万 0.87 157.21万 0.39 12.64
远程在线监测系统(产品) 632.47万 0.44 73.68万 0.18 11.65
其他业务(产品) 152.56万 0.11 102.21万 0.25 67.00
─────────────────────────────────────────────────
华东地区(地区) 8.67亿 60.51 2.71亿 66.97 31.20
海外(地区) 2.06亿 14.36 4803.29万 11.89 23.33
西北地区(地区) 1.02亿 7.11 --- --- ---
华北地区(地区) 7180.57万 5.01 --- --- ---
华中地区(地区) 6763.46万 4.72 --- --- ---
其他地区(地区) 6565.81万 4.58 --- --- ---
西南地区(地区) 5322.40万 3.7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2.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4.9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94002.28│ 27.30│
│客户二 │ 52914.67│ 15.37│
│客户三 │ 46991.15│ 13.65│
│客户四 │ 16702.72│ 4.85│
│客户五 │ 13000.00│ 3.78│
│合计 │ 223610.83│ 64.9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4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2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1886.73│ 5.52│
│供应商二 │ 18348.62│ 4.63│
│供应商三 │ 18348.62│ 4.63│
│供应商四 │ 14568.82│ 3.68│
│供应商五 │ 11129.55│ 2.81│
│合计 │ 84282.33│ 21.2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末端污染治理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具有自主
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多行业领域的工业污染治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环境污染协同
处理技术应用为核心,根据多行业客户的不同处理需求,针对各类复杂污染物提供定制化、精细化的工业污
染治理整体解决方案。
2、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地位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分类
代码:C35)”;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环境保护专
用设备制造(C3591)”。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制程污染防控设备和末端污染治理设备,主要应用于制程污染防控领域和末端污染治
理领域,并最终应用在泛半导体、汽车制造、精细化工、钢铁冶金和水泥建材等行业中,公司所处的行业为
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和扶持的节能环保产业。
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下游的泛半导体行业中的光伏行业,光伏行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鼓
励和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因此,下游产业的市场需求情况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能够反映公司所处行业的市
场需求与变化趋势。
2024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中国新
增光伏装机量达到了102.48吉瓦(GW),同比增长30.68%,显示出终端需求的旺盛。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
装机49.6GW,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2.88GW。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光伏行业的支持性政策,以及光伏
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
在产量方面,全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实现了高比例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
长均超过30%,光伏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近20%。这表明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尽管如此,光伏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价格跌破成本线,导致企业亏损加剧,产能增速放缓,部分企
业退出市场。
此外,贸易保护政策的加剧也给光伏产品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在政策方面,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如发布产业规模、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
等信息,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
在投资方面,由于产能的过快增长导致供需错配压力增大,光伏行业面临较大的挑战。一些光伏企业呼
吁行业回归理性发展,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国家相关部门也在采取措施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如国家能源
局和工信部发布产业规模、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等信息,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
光伏行业终端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带动设备市场需求。在技术进步和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驱动下
,光伏产业链设备也持续快速发展。
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多行业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依托品牌、技术、成本优势巩固光伏电池制程废
气治理设备龙头地位,工艺优势体现在良好解决氮氧化物,氢氟酸,硅烷的同时保证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
。同时,受益于新技术路线&一体化品类扩张带动公司单位价值量提升,奠定公司在光伏配套环保设备领域
龙头优势。
3、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制程污染防控设备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是指处理产品制造工艺流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复杂污染物(NOx、酸碱废气、特气危气
、VOCs、粉尘和废水等)的环保设备,主要应用于精密制造业,比如光伏、半导体、精细化工、汽车制造等
。主要设备包括酸碱废气处理设备、氮氧化物处理设备、特气危气处理设备、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粉尘处理
设备、废水处理设备、纯水处理设备和CDS处理设备,其中废气处理为公司的核心优势领域。
(2)末端污染治理设备
末端污染治理设备主要处理重工业企业在生产环节末端集中排放的各类污染物。随着国家环保监管趋严
、排放标准不断升级,重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治理已无法延续过往粗放式处理方式,传统环保技术经验积累也
难以满足新监管环境下的环保治理需求。公司凭借先进的NOx处理技术,积极推进公司产品在水泥建材、钢
铁冶金等末端污染领域的推广应用。
末端治理设备主要包括脱硫脱硝一体化设备、氮氧化物处理设备、硫化物处理设备和粉尘处理设备。
4、公司的经营模式
本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项目定制化采购模式,在具体项目确定后,根据设计管理部制定的采购请购单,结合项目工期
、材料需求量、供货周期等因素安排和实施采购计划,并根据项目进度及时跟踪更新。公司建立了优选供应
商名录,在进行采购时,通过目录内多家供应商质量、价格综合比较后确定最终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
实施采购。公司质量部对采购的物资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2)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项目为核心的定制化生产模式,公司的主要生产过程包括技术方案设计、专用设备生产和系
统安装调试等三个环节。
在具体项目确定后,由设计管理部以项目为单位设计有针对性的工艺技术方案,生产中心根据方案完成
专用设备的生产,电气部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制作;项目管理部根据方案完成设备的系统安装、调试。设备
整体完工后,由质量部按照设计要求对设备进行成品检验。
(3)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和商务谈判方式实现销售。通过招投标方式承接的项目,公司需要
同时准备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就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选用和环保安全要求与客户沟通技术方案,在技术方案
和商务条款均中标的情况下,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
通过商务谈判承接的项目,公司通过技术资料介绍、案例展示等方式向目标客户进行推介,并针对客户
的工艺需求进行分析,设计整体污染治理解决方案,与客户就方案设计、材料选用、工期、价格等事项进行
商务谈判,协商一致后签订合同并执行。
公司采用经营模式是基于市场环境、客户需求、产品结构等因素,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建立并不断完
善的,符合行业发展特点及公司业务现状。报告期内,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市场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
技术发展水平、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内部资源条件和实施状况等关键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的经营模式
在报告期内也未发生重大变化。
5、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报告期内,公司污染防控装备业务板块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提升管理能力,实施降本增
效措施,公司一体化产品渗透比例逐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共同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公司凭品牌、技术、成本优势巩固光伏电池制程废气治理设备龙头地位,工艺优势体现在良好解
决氮氧化物,氢氟酸,硅烷的同时保证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受益于新技术路线&一体化品类扩张带动公
司单位价值量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污染防控技术储备丰富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工业污染防控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拥有并正常使用的专利有204项,包括26项发明专利和178项实用新型专利,具备丰富的技术储备,掌握了高
效全面的工业污染防控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温液态催化脱硝技术(LCR)、脱硝脱硫一体化技术、污染
协同处理技术、特气危气处理技术、粉尘防爆系统技术、重金属粉尘治理技术、VOCs树脂吸附脱附加催化燃
烧技术等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光伏、光电、半导体、精细化工、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水泥建材、电力等多
个行业,能够使得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工业污染治理集成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具备排放效果良好、建设成本和
运营成本较低、占用面积较小并可实现实时监测、与企业的生产控制系统有效衔接等众多优点。
2.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各类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防治提供经济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已成为颇
具市场影响力的工业污染治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为客户的安全生产、达标排放提供一站式的环保解
决方案。上述整体解决方案具有定制化的特点,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生产过程、不同工况条件下产生的污染
特征采用相应的技术和产品工艺。
报告期内,公司抓住国家政策导向及产业发展机遇,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工艺水平、丰富的环保项目
经验以及良好的商业信誉,成功地为多行业客户提供了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环境污染防控系统整
体解决方案。
公司依托多年技术积累形成的研发设计优势和生产制造能力,能够根据多行业客户的不同工艺要求,实
现快速、精准的个性化方案设计,满足客户生产安全、排放达标的综合需求;同时,公司多年行业应用经验
的积累、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以及贯穿全流程的项目质量管控,能够确保项目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
3.丰富的光伏行业项目经验
公司深耕于光伏行业,不断更新研发,夯实公司技术支撑点。从而深度绑定客户的生产工艺,给予客户
信任感,客户黏性高。
公司在光伏行业的项目经验存在几大亮点,一是能保障系统的稳定性;二是对强酸、硝酸、氢氟酸等混
酸的排放能降低到5mg/L以下,而光伏行业排放标准要求是30mg/L;在处理烷类等易燃易爆气体方面有很大
的优势。这些气体由于夹带氨气、氢气和粉尘,容易发生爆炸。之前的国外系统在处理过程中,只能解决硅
烷,但没有解决氢气、粉尘和氨气问题,还会造成二次污染。然而,公司已经能够完全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
。同时,公司目前的新工艺已经实现全制程解决此问题,可以把氨回收后卖给水泥厂、钢铁厂、电厂用做脱
硝用。公司工艺在升级过程中逐渐解决了系统保密性、安全性、稳定性和控制不良率等环保问题。
综合所述,公司解决了氮氧化物,氢氟酸,硅烷的同时还保证了安全和生产的稳定性。
4.完善的管理及品牌优势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快速精准
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系统产品方案。公司在经营管理及项目管理上建立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拥有一整套
完善的规章和制度,技术和管理人员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产品方案设计、设备制造、现场预制、安装调试
等项目管理的各阶段,实行全过程的安全、质量、成本的精确管理,体现出较好的项目管理水平。同时,在
多年经营下,公司依靠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与下游客户形成稳定的合作,产品性价比高,市场口碑良
好,体现出较好的品牌优势。
5、自主碳捕集资源化技术的商业化
公司目前已拥有多项碳捕集及利用技术相关专利,通过利用钢渣等非碳原料低成本原位捕集烟气CO2,
捕碳后的钢渣与矿粉、粉煤灰等其他材料混合制备超细高活性优质复合矿粉,生产低碳胶凝材料(用于生产
低碳水泥)、替代混凝土的混凝土掺合料及人工骨料等系列建材产品以实现商业化。
6、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切入N型光伏赛道
公司在宁国建设了2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及其产业配套生产基地,其中一期年产18GWN型TOPCon高效太
阳能电池片项目已于2023年12月28日投产。项目引进了全球最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产品实现行业主流尺寸
全覆盖,从目前生产端数据来看,电池转换效率≥26.5%,双面率≥80%、光致衰减为“0”、优越的抗PID性
能、功率温度系数低至- 0.30%/K,产品指标全球领先。同时公司精准踩中技术迭代关键节点,积极导入光
伏行业目前最新0BB(无主栅)技术与半片边缘钝化技术,助力企业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客户价值。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