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035 润丰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农药原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132.96亿 100.00 26.31亿 100.00 19.79
─────────────────────────────────────────────────
主营-除草剂(产品) 97.32亿 73.19 17.29亿 65.71 17.76
主营-杀虫剂(产品) 21.05亿 15.83 5.67亿 21.53 26.91
主营-杀菌剂(产品) 13.13亿 9.88 2.90亿 11.01 22.05
主营-其他(产品) 1.28亿 0.97 --- --- ---
其他(产品) 1718.01万 0.13 927.03万 0.35 53.96
─────────────────────────────────────────────────
国外(地区) 132.19亿 99.42 26.23亿 99.69 19.84
国内(地区) 7742.61万 0.58 --- --- ---
─────────────────────────────────────────────────
模式A+模式B(销售模式) 82.90亿 62.35 11.80亿 44.84 14.23
模式C(销售模式) 50.06亿 37.65 14.51亿 55.16 28.9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除草剂(产品) 42.46亿 74.73 7.80亿 67.91 18.38
杀虫剂(产品) 7.92亿 13.94 2.15亿 18.68 27.12
杀菌剂(产品) 5.80亿 10.21 1.29亿 11.24 22.26
其他(产品) 6342.93万 1.12 2491.43万 2.17 39.2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114.85亿 100.00 24.33亿 100.00 21.19
─────────────────────────────────────────────────
主营-除草剂(产品) 84.23亿 73.34 15.56亿 63.93 18.47
主营-杀虫剂(产品) 15.44亿 13.44 5.08亿 20.86 32.88
主营-杀菌剂(产品) 13.75亿 11.97 3.05亿 12.54 22.20
主营-其他(产品) 9738.19万 0.85 --- --- ---
其他(产品) 4639.77万 0.40 954.70万 0.39 20.58
─────────────────────────────────────────────────
国外(地区) 111.40亿 97.00 23.97亿 98.51 21.52
国内(地区) 3.45亿 3.00 --- --- ---
─────────────────────────────────────────────────
模式A+模式B(销售模式) 76.00亿 66.18 13.10亿 53.86 17.24
模式C(销售模式) 38.84亿 33.82 11.23亿 46.14 28.9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主营-除草剂(产品) 40.56亿 80.42 8.16亿 77.78 20.12
主营-杀虫剂(产品) 4.75亿 9.43 --- --- ---
主营-杀菌剂(产品) 4.35亿 8.62 --- --- ---
主营-其他(产品) 4377.60万 0.87 --- --- ---
其他业务-其他(产品) 3360.71万 0.67 1576.47万 1.50 46.9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36241.05│ 2.73│
│客户二 │ 26548.56│ 2.00│
│客户三 │ 18879.45│ 1.42│
│客户四 │ 17617.90│ 1.33│
│客户五 │ 16412.69│ 1.22│
│合计 │ 115699.64│ 8.7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7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5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07816.52│ 13.96│
│第二名 │ 24195.30│ 3.13│
│第三名 │ 23763.05│ 3.08│
│第四名 │ 22732.05│ 2.94│
│第五名 │ 18979.70│ 2.45│
│合计 │ 197486.61│ 25.5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中的化学农药制造(C2631)。农药在业内一般也被
称为作物保护品,作物保护品所指范围更为广义,包含了非化学农药(如生物农药,生物刺激素等),一般
指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药剂。实际使用的农药产品是由农药原药和农药助剂制成的农药制剂;其中农药原药
起主要作用,称为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另外,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还可以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
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一)公司所在作物保护品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1、刚性的全球作物保护品市场依旧存在结构性的增长机会
从全球视野看,作物保护品行业是刚性且从总量上看呈现稳步增长的存量市场。作物保护品的需求与人
类对粮食及其他农作物需求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病虫害持续发生,全球作物保护品市
场规模不断增加。根据S&PGlobalCommodityInsights作物科学团队的数据,2006年至2022年,全球作物保
护品市场规模从355.75亿美元增长至8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80%左右。从总量增速上看并非高成长性行
业;且受限于新化合物开发成本的非线性提升,也是个相对缺乏变革或强劲增长动能的行业,但其中依旧存
在三类比较明确的结构性的增长机会:一是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二是伴随非专利作物保
护品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优秀的跨国非专利保护品公司成长快速;三是伴随不同转基因种子的推广,不同
品种的抗性,政府的禁限用政策带来不同品种间的此消彼长(如草铵膦、敌草快、丙硫菌唑、氯虫苯甲酰胺
等品种在过去几年的全球市场量的快速增长)。
2、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市场份额及优秀的跨国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公司成长快速
伴随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优秀的跨国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公司成长快速,过去几年最
值得行业关注的是印度的UPL通过购并Arysta等渠道品牌优秀的公司以及不断投资重要非专利活性组分的自
产得以快速强化自身优势并提高全球市场份额。具体分析来看,快速成长的优秀跨国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公司
需具备如下五个特点:
(1)快速的响应与决策机制(需快速应对供应端、成本端及全球各国市场端的快速变化);
(2)轻架构,低费用率(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市场的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会使得各市场渠道品牌端毛利率持
续下行);
(3)丰富而完整的产品组合,提供完整的作物解决方案(不过度倚重某一单大品);
(4)广泛的全球市场覆盖及渠道,品牌的构建(不过度倚重某单一市场,具有良好的品牌渠道);
(5)具有多个重要活性组分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重要活性组分的先进制造形成从工厂到农场的完整产
业链,稳定供应及成本优势,支撑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3、不同品种间的全球使用量此消彼长变化较快
伴随不同转基因种子的推广,政府的禁限用政策,不同品种的抗性,带来不同品种间的此消彼长变化较快
,如:
(1)伴随转基因种子的推广,草铵膦、24-D等品种全球使用量的增速在过去三年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2)政府的禁限用政策对不同品种的使用量的变化影响很大:如百草枯在中国、巴西、越南、泰国等
市场的禁用促使了替代品草铵膦,敌草快全球使用量的增速显著;如毒死蜱在阿根廷、越南、欧盟、缅甸、
美国等市场的禁限用直接导致毒死蜱在全球使用量的降幅明显,并促使了其他替代品种的快速增长;再如百
菌清在欧盟的禁用直接导致百菌清供过于求等。
(3)不同品种的抗性变化需要针对相同靶标的病虫草害使用不同品种的交替混合使用方案:如南亚的
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因为习惯性的高频次集中使用某单一杀虫剂,使得其杀虫剂的抗性上升飞快也导致不同
品种的更迭频繁;如巴西防止大豆亚洲锈病的杀菌剂抗性更是变化快速,需要在不同品种间的交替或混配使
用等。
这种不同品种间此消彼长的快速变化也都使得过于倚重某单一活性组分的厂商既可能面临重大的机遇也
可能面临重大的危机。
4、全球不同区域作物保护品市场发展不均衡,成长增速不一,新兴市场成长快速
过去五年全球不同区域作物保护品市场成长增速不一,新兴市场成长更快速,具体表现为:
(1)拉美区域持续较快增长:拉美区域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来源地,在过去的五
年持续快速成长,尤其是巴西市场持续增速明显;
(2)北美市场增速缓慢:美国、加拿大市场规模相对稳定,伴随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市场份额提升,竞
争加剧;
(3)亚太市场稳定缓慢增长:区域内印度、印尼、孟加拉、越南等市场增速相对较快;
(4)非洲区域增速加快:伴随经济的发展,非洲区域各国加大农业的投资,作物保护品市场规模快速
成长;
(5)欧盟市场规模稳定略有下降:欧盟对越来越多活性组分的禁限用政策以及为满足法规要求的高昂
的产品登记投资及维系成本,使得该市场尽管毛利率高但是基于登记投资风险大,无形资产摊销成本高而失
去过往的吸引力,该区域市场规模属于稳定且持续略许下行趋势,但是该区域市场生物农药,生物刺激素会
成为增长点。
5、全球不同国家对于作物保护品的管理法规和政策调整频繁且日趋严格
作物保护品进入任何一国市场均需要按照该国的相关法规要求获得在该国的产品登记证,且在A国获得
了某产品登记并不代表能在B国销售,即同一产品也需要按照每个国家的法规要求逐个国家进行申请以获得
在目标国的产品登记证。而全球各国对于作物保护品的管理法规和政策调整频繁且日趋严格,主要表现在:
(1)登记政策或审批收费标准的调整使得单个产品在各国的登记费用均在上升:如印度2017对于进口
产品登记政策的调整就使得登记单个进口原药品种的费用从先前的2万美金左右直接上升到现在的40-80万美
金左右。
(2)登记政策均朝着数据高标准化、资料繁杂化的方向在调整使得登记难度加大:即便是原先要求很
宽松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地从原先可以接受公开数据变更到要求GLP实验报告,且要求的报告种类越来越繁杂
,使得单个产品登记申请所需准备的资料种类增加,标准提高,资料准备时长增加,且有些资料的准备专业
难度极高。
(3)各国政府的审批颁证效率在下降:如在阿根廷、孟加拉、斯里兰卡、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等国
政府部门甚至推出限制每个申请人年度产品登记申请个数的政策,这使得产品新获证在大多数国家耗时普遍
延长且十分缓慢。
(4)重要作物保护品市场普遍登记耗时漫长:全球重要的作物保护品市场诸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
、俄罗斯、印度、中国、欧盟等均耗时漫长。巴西一般耗时5-8年;俄罗斯、印度、欧盟一般耗时4-6年;阿
根廷、墨西哥、中国一般耗时3-5年;美国一般耗时2-3年。
上述行业管理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变化趋势对于那些拥有在全球各市场登记KNOW-HOW的登记团队、高效率
的决策和组织统筹机制、以及已有全球各市场数量众多登记的公司十分有利。
(二)2024年全球作物保护品市场环境
1、报告期内行业整体上依旧是供大于需,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大多数作物保护品原药品种价格持续低
迷但企稳。根据2024年12月29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72.92点,同比2023年下降了9.07%,但是与2023年12
月31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80.19点相比虽然依旧在走低但是变化幅度较小。
2、部分作物保护品重要体量市场汇率波动幅度及债务违约风险上升,对当地市场的经营活动稳定性产
生不利影响。
3、海外市场库存水平持续低位,全球市场对于作物保护品的需求恢复正常且偏旺。大宗农产品价格依
旧居于历史中位值。农民有积极的用药意愿,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没有减少,这意味着终端消费者-种植者对
于作物保护品的刚性消耗需求依旧正常。根据中国海关2024年1-12月份统计数据,海关编码3808项下的出口
数量同比来看,2024年1-12月份出口数量同比上升30.03%,2024年1-12月份出口金额同比上升11.66%,说明
全球市场对于作物保护品的刚性需求依旧,市场需求正常偏旺。
(三)2025年全球作物保护品市场展望
1、作物保护品行业仍将处于周期底部,国内及印度产能严重供过于求,2025年市场将从“去库存”转
入“去产能”阶段,竞争将更加白热化。预期未来,行业经历一定时期的产能优化、整合阵痛后,没有竞争
优势的企业将逐步退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的发展空间将获得进一步的提
升,未来全球作物保护品农药企业两极分化会非常严重,那些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以及拥有市场渠道
和品牌知名度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主导者将会越来越强。
2、大多数作物保护品原药品种价格将持续底部盘整。大多数原药品种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甚至都已经
跌破历史低位,处于跌无可跌的地步,但是基于过去三年中国和印度农药产能的扩增及释放,大部分原药品
种将持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这也将使得大部分原药品种将持续底部盘整。
3、渠道商及终端用户采购习惯呈现尽量少库存,晚采购,随用随购,碎片化采购的倾向。渠道商及终端
用户都不愿意提前做采购计划或提前采购而宁可等到最后用药季节才会采购,给作物保护品公司的供应链组
织带来较大的挑战。
4、处于价格历史底部的产品随时会伴随偶发事件而出现短期内价格重大波动,库存管理及市场策略的
准确决策、快速响应尤为重要。
5、具有性价比优势的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市场份额加速成长。大多数作物保护品原药品种在过去几年的
持续回落使得非专利作物保护品的性价比优势更为凸显,与此同时伴随大宗农产品价格回落,种植者为改善
自身收益会更加青睐性价比优势更为显著的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将促进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市场份额的加速成
长。
6、市场需求将持续回暖,终端市场价格逐步恢复正常理性。大多数终端市场伴随高成本库存的清理消
减,先前不同公司对于不同产品清仓式的非理性低价抛售行为在大幅度减少,大多数终端市场伴随供应端成
本的下降毛利率在逐步恢复上升,大多数终端市场毛利率回归合理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源自中国服务世界---独特的业务模式实现“全球中国造到中国品牌全球化”
公司成立初期,依托创始团队在作物保护品行业积累的从业经验,以原药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角色参与全
球农药产业链,借助于全球作物保护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的浪潮实现了快速成长
和初始积累。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作物保护品行业也在发生变革,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
后,受整体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国内制造业由于多年持续低水平重复建设而形成的供过于求问题愈发突出
,不少产品出现供大于求局面,并衍生出恶性的价格竞争,对行业内企业的盈利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针对
国内外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战,公司快速响应,积极应对,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探究、谋划公司
销售模式和发展路线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了以“团队+平台+创新”为基础要素,将作物保护品的传统出口
模式与境外自主登记模式相结合,以“快速市场进入平台”为特点的全球营销网络。
“快速市场进入平台”的核心是在各目标国获得丰富而完善产品组合的登记以及坚持平台开放的理念。
丰富而完善的产品组合登记能给种植者提供完整作物解决方案,而平台开放的理念使得公司既能基于该目标
国平台自建当地团队开展自有品牌的B-C业务,也会采取灵活的方式将该平台开放给其他优秀的市场合作伙
伴开展B-B业务。基于此开放的平台通过公司自建团队及诸多市场合作伙伴来多渠道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在各目标国,公司坚持作物保护产品传统出口模式与境外自主登记模式相结合。公司可根据市场情况变
化和产品的差异性,在供应商、品牌商和服务商等不同市场角色间进行灵活调整切换。两种模式相互促进,
互为补充。传统出口模式为境外自主登记模式下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和市场认知,而丰富的境
外自主登记不仅大大提高了公司品牌知名度,也能以更丰富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而提升与客户合作的
亲密度,从而也能更有利于公司传统出口业务的开拓。
目前公司传统出口业务模式收入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未来,随着公司境外自主登记数量的持续增加以
及以“快速市场进入平台”为特点的全球营销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境外自主登记模式的收入占比以及自有
品牌的B-C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持续稳定增长经营能力将明显提高,从而实现业绩的
平稳、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正根据中期战略规划提速加大境外自主登记的投入以丰富各目标国产品组合,并启动在更多目标国
的“快速市场进入平台”的构建,与此同时公司也坚持以“轻架构、快速响应”为特点而加速在各目标国自
建团队开展自有品牌的B-C业务,依托公司自身及中国强大的供应链,积极推进以实现“全球中国造到中国
品牌全球化”。
2、明确且坚定实施的战略规划
2019年公司基于BLM模型,在所有核心团队成员的参与下,经过激烈、深入且充分的研讨,达成共识并
确定了2020-2024年的中期战略规划。该中期战略规划是基于“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迈向产业价值链高地
,打造完整产业链”的指引而制定的。
在该中期战略规划完成后,公司每年年中均组织年度性复盘更新,确保围绕该规划制定的关键任务与时
俱进。基于中期战略规划制定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个人PBC,层层解码,形成战略规
划实施地图,并在每个季度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回顾点评,提出下一步的改善计划,确保全员聚焦战略规划
和年度工作计划,合力支撑目标达成。
3、专业、专注、国际化的核心团队
公司培育壮大了稳定的运营团队。以创始股东王文才、孙国庆、丘红兵、袁良国、刘元强为首的运营团
队二十多年始终专注于作物保护品领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务经验,对全球各细分市场和发展
趋势有深入的研究。“成为全球领先的作物保护公司”是公司的愿景,“助力成长的最佳合作伙伴”是公司
的使命,“客户导向,快速响应,持续奋斗,开放包容,团队协作,共享共赢”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公司
以愿景、使命、价值观的宣贯与践行来确保团队成员的文化认同与统一;通过持续优化的职位、薪酬、绩效
、培训体系来构建满足全球化业务拓展需求的国际化团队。
为充分践行公司“共享共赢”价值观,公司于2021年实施了对于创始股东成员之外的优秀运营团队骨干
成员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这也将成为公司持续优化的职位、薪酬、绩效、培训体系的组成部分,从而进
一步打造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的国际化团队。
4、广泛覆盖的全球营销网络
公司的业务领域覆盖全球,在山东潍坊、青岛、宁夏平罗及海外阿根廷、西班牙、美国拥有六处制造基
地;已在境外设有110多个下属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并基于公司强大的全球登记能力,正在
持续加速完善全球营销网络。
根据2023年度更新后的公司中期战略规划,在“快速市场进入平台”的构建方面,公司将于2024年在除
美国、加拿大、日本之外的全球所有主要市场初步完成“快速市场进入平台”的构建,于2025-2029年期间
完成对全球所有主要市场的“快速市场进入平台”的构建。在自建当地团队开展自有品牌的B-C业务方面,
公司将于2024年年底前完成在不少于25个新增目标国予以开展。
5、研发创新支撑的先进制造
公司于2019年开始将研发创新的聚焦积极调整到活性组分单品的先进制造,经过多年积累,在研发创新
支撑的先进制造方面已形成五大核心竞争能力:
(1)基于全产业链通透理解的选品能力
在公司独特的业务模式下,从工厂到农场的全产业链理解通透,在原药方面,构建了符合公司特点和目
标市场需求的活性组分筛选能力,丰富研发管道,保证先进制造的可持续性。在制剂方面,形成以终端市场
痛点为导向的差异化制剂产品选择和规划能力,完善产品组合。
(2)基于行业影响力和开放包容、共享共赢文化的资源整合能力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开拓积累的人脉,践行“开放包容、共享共赢”核心价值观,积极从全球整合各专业
细分领域的顶尖专家资源和研发团队,强强联合,目前已构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际化技术团队,并与
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开展了紧密的项目合作。
(3)基于机理研究的工艺开发能力和基于过程分析的工程转化能力
公司聚焦研发创新支撑的先进制造,强化反应机理和规律研究,全面提升工艺开发和工程转化能力,打
造出了一支强有力的工艺开发和工程转化团队。在原药方面,打造了多个危险工艺技术平台,支撑多个活性
组分成功产业化;在制剂开发方面,已形成配方快速开发和连续化生产制剂平台技术,拥有1300多个生产配
方,900多个配方实现工程转化。
(4)基于产品和市场特点采用不同实施标准和实施方式的灵活落地能力
从规模、专利、作用机制等维度对活性组分进行合理分类,采用不同的实施标准。数量级大、具有规模
效应的重要活性组分确保先进制造,作用机制独特、数量级小的重要活性组分快速实施,市场潜力大、将过
专利期的重要活性组分率先布局。针对不同实施标准匹配自产、定制及其组合的方式快速实现产业化。
(5)基于核心技术优势和精益制造的持续改进能力
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和精益制造经验,在原药方面,深度研究反应机理和规律,强化过程
分析,持续挖潜,降低原药成本;在制剂方面,持续迭代配方,提高药效,降低亩用成本,提升产品的持久
竞争力。
6、以完整的产业链及全流程通透理解基础上的轻架构、快速响应优势而源自中国,服务世界
公司已构建了涵盖原药与制剂的研发、制造以及面向全球市场的品牌、渠道、销售与服务的从工厂到农
场的完整产业链,并具备了对此完整产业链全流程的通透理解,能够从各个环节收获价值。依托公司自产能
力和中国国内强大供应链及全球营销网络,以“轻架构、快速响应”为特点应对供应端、成本端及全球各国
市场端的快速变化,源自中国,服务世界。
公司的全球营销网络能使得公司能敏锐洞察市场趋势,规避研发创新和制造端的盲目投资风险。
公司的全球视野、国际化的专业团队,以及“开放包容,共享共赢”的价值观也使得公司具备对全球产
业链上下游进行成功的整合能力,更助于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舞台快速成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2024年全年运营分析
1、公司明确了以九大流程为基础构建全球化运营管理体系,持续改善与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为支撑
公司愿景的达成,确保公司全球化运营管的住,管得好,公司加大了流程和IT的建设与投入。在IT方面公司
明确了将在2029年底前持续投入,实现SAP、CRM、BI、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全球协同工具的全球覆盖率95%以
上;在流程方面明确了2029年底前完成四大主业务流程(DSTE,MTC,CTP,PTD)和五大支撑性流程的构建及全面
运行。
2、持续完善全球营销网络的构建:
2.1、在做好已有目标国市场的业务深耕的同时,新完成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利比亚、意
大利、英国、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市场的深度调研。
2.2、新在墨西哥、澳大利亚、意大利、罗马尼亚、德国、斯洛伐克、摩尔多瓦、立陶宛、突尼斯、阿
尔及利亚、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孟加拉、韩国、蒙古、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等国启动了在当地的Rainbow
品牌销售。
2.3、新成立了全球生物制品团队,按照规划有序在相关国家启动生物制品业务。
2.4、本年度新获得登记1000余项,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境内外农药登记证7700余项。2.5、
首次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罗马尼亚、法国、德国、葡萄牙、爱尔兰、斯洛伐克、摩尔多瓦、爱沙尼亚
、立陶宛、白俄罗斯、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获得登记。
3、公司战略规划明确的四个增长方向均推进顺利:
3.1、提升TOC业务占比:报告期内全力推进TOC业务的成长,TOC业务营收占比持续上升,由2023年的33
.82%上升到37.65%;报告期内TOC业务毛利率28.99%,同比上升0.09%;3.2、提升欧盟、北美业务占比:欧
盟、北美业务营收占比由2023年的5.69%上升到9.75%;3.3、提升杀虫杀菌剂业务占比:杀虫杀菌剂业务营
收占比由2023年的25.41%上升到25.71%;3.4、强化生物制剂版块的业务拓展:成立了全球生物制品团队,
全球生物制品销售额首年营收即达成约1000万美金的目标。
4、部分作物保护品重要体量市场汇率波动幅度及债务违约风险及上升,尤其是巴西、阿根廷等国受较
大汇率贬值造成的与汇兑相关较大的损失金额、债务违约风险造成的损失以及先前高成本库存因素影响而拖
累了公司全年整体业绩。
(二)2025年经营展望
1、多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给相关国家进口关税,市场准入政策,各国汇率,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均带来较
大扰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公司运营的不确定性。
2、终端市场价格及毛利率逐步恢复正常理性,大多数目标国子公司毛利率会持续上升。
3、伴随公司TOC业务营收占比的持续增长及全球重要市场高价值登记的获得,公司整体运营毛利率会持
续上升。
4、伴随以流程和IT支撑的全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全球化运营能力得以持续提升,运营质量会持续改
善。
5、按照公司2025年运营目标,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将会呈现同比上升向好趋势。
●未来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于2024年7-8月已完成下个五年(2025-2029)中期战略规划的研讨与确定。该战略规划(2025-
2029)依旧是基于“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迈向产业价值链高地,打造完整产业链”为指引而制定的,此五
年战略规划的及时研讨与确定将确保公司在行业周期低谷,行业头部企业竞争格局调整加快的背景下更加聚
焦“提质、增效”;稳中求进,进中求优,确保健康,运营安全,风险可控前提下,做强做大,在实现公司
愿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2、该战略规划明确了期间的主基调:“提质、增效”,运营质量的改善提升优先于营收规模的增长。
3、该战略规划明确了期间的七大关键任务:
3.1、持续完善与优化九大流程为基础的全球化运营管理体系,确保全球化运营管的住,管得好。
3.2、通过前瞻性的产品规划,率先做好重要产品全球登记布局及商业化筹划,确保重要产品在重要市
场率先获证和成功商业化。
3.3、推动现有原药产品的持续深耕和新增原药产品的高水平实施,提升自产活性组分的竞争力和强化
对市场拓展的助力。
3.4、不断完善制剂开发体系,助力产品登记、交付和成功商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