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103 何氏眼科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向眼病患者提供眼科专科诊疗服务和视光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视光服务(产品) 1.69亿 30.24 7038.22万 29.87 41.56
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产品) 1.35亿 24.16 7247.19万 30.76 53.55
非手术治疗(产品) 1.12亿 20.02 3785.02万 16.07 33.76
白内障诊疗服务(产品) 7660.96万 13.68 3091.82万 13.12 40.36
玻璃体视网膜诊疗服务(产品) 4530.21万 8.09 1210.33万 5.14 26.72
其他眼病诊疗服务(产品) 1791.65万 3.20 907.20万 3.85 50.63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42.60万 0.61 279.15万 1.18 81.48
─────────────────────────────────────────────────
医疗(业务) 3.87亿 69.15 1.62亿 68.94 41.94
视光(业务) 1.69亿 30.24 7038.22万 29.87 41.56
其他业务(业务) 342.60万 0.61 279.15万 1.18 81.4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行业(行业) 10.88亿 99.29 4.17亿 98.56 38.33
其他业务(行业) 782.20万 0.71 607.20万 1.44 77.63
─────────────────────────────────────────────────
视光服务(产品) 3.65亿 33.29 1.57亿 37.15 43.09
非手术治疗(产品) 2.20亿 20.10 6222.69万 14.71 28.26
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产品) 2.18亿 19.86 9445.58万 22.33 43.40
白内障诊疗服务(产品) 1.57亿 14.30 5888.38万 13.92 37.59
玻璃体视网膜诊疗服务(产品) 9082.79万 8.29 2721.23万 6.43 29.96
其他眼病诊疗服务(产品) 3784.34万 3.45 1698.59万 4.02 44.8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782.20万 0.71 607.20万 1.44 77.63
─────────────────────────────────────────────────
辽宁省内(地区) 10.33亿 94.31 4.31亿 101.83 41.69
辽宁省外(地区) 6238.19万 5.69 -774.10万 -1.83 -12.41
─────────────────────────────────────────────────
医疗(业务) 7.23亿 66.00 2.60亿 61.41 35.92
视光(业务) 3.65亿 33.29 1.57亿 37.15 43.09
其他业务(业务) 782.20万 0.71 607.20万 1.44 77.63
─────────────────────────────────────────────────
直接销售/服务(销售模式) 10.93亿 99.78 4.22亿 99.83 38.63
经销销售(销售模式) 241.12万 0.22 71.02万 0.17 29.4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视光服务(产品) 1.78亿 30.47 7905.50万 32.22 44.37
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产品) 1.31亿 22.41 6476.15万 26.40 49.41
非手术治疗(产品) 1.11亿 19.07 3413.26万 13.91 30.62
白内障诊疗服务(产品) 9305.12万 15.91 4146.27万 16.90 44.56
玻璃体视网膜诊疗服务(产品) 4608.03万 7.88 1355.72万 5.53 29.42
其他眼病诊疗服务(产品) 2130.12万 3.64 1078.41万 4.40 50.63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57.97万 0.61 159.85万 0.65 44.66
─────────────────────────────────────────────────
医疗(业务) 4.03亿 68.92 1.65亿 67.13 40.87
视光(业务) 1.78亿 30.47 7905.50万 32.22 44.37
其他业务(业务) 357.97万 0.61 159.85万 0.65 44.6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行业(行业) 11.79亿 99.44 4.90亿 99.01 41.58
其他业务(行业) 662.84万 0.56 492.01万 0.99 74.23
─────────────────────────────────────────────────
视光服务(产品) 3.87亿 32.67 1.87亿 37.86 48.39
屈光不正手术矫正服务(产品) 2.39亿 20.20 1.07亿 21.69 44.85
白内障诊疗服务(产品) 2.05亿 17.30 8554.00万 17.28 41.72
非手术治疗(产品) 2.05亿 17.30 5922.71万 11.97 28.89
玻璃体视网膜诊疗服务(产品) 9132.89万 7.71 2629.16万 5.31 28.79
其他眼病诊疗服务(产品) 5063.32万 4.27 2423.32万 4.90 47.8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662.84万 0.56 492.01万 0.99 74.23
─────────────────────────────────────────────────
辽宁省内(地区) 11.24亿 94.80 5.00亿 100.99 44.49
辽宁省外(地区) 6166.91万 5.20 -488.51万 -0.99 -7.92
─────────────────────────────────────────────────
直接销售/服务(销售模式) 11.85亿 99.97 4.95亿 99.97 41.76
经销销售(销售模式) 37.98万 0.03 15.29万 0.03 40.2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0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0.1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48.89│ 0.04│
│客户2 │ 40.42│ 0.04│
│客户3 │ 21.59│ 0.02│
│客户4 │ 15.63│ 0.01│
│客户5 │ 14.55│ 0.01│
│合计 │ 141.09│ 0.1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5.4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5941.24│ 18.05│
│供应商2 │ 2842.09│ 8.63│
│供应商3 │ 2168.83│ 6.59│
│供应商4 │ 2044.06│ 6.21│
│供应商5 │ 1973.87│ 6.00│
│合计 │ 14970.09│ 45.4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政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对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的持续深化,叠加AI技术与数字化手段的深度融合,我
国眼科医疗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延续政策精准、服务下沉、技术智能等特征。从严肃医疗的基因疗法临床试
验到日常护眼的智能硬件渗透,我国眼健康行业正沿着“预防-诊疗-康复-消费”的全产业链路径,向智能
化、精准化、普惠化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入。
(二)行业发展概况
1、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国民用眼时长显著增加,导致眼科疾病患病率持续攀
升。其中,近视、干眼症、白内障已成为我国前三大眼科疾病,且呈现持续增长和年轻化趋势,对公共卫生
和国民健康构成严峻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从2000年的1.
26亿人增加到了3.10亿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上升至22.0%;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达
2.20亿人,占总人口数达15.6%。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与年龄相关
眼病持续增长,老花眼相关治疗需求也将不断提升。
国家卫健委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1.9%,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分学段
来看,小学阶段近视率为36.7%,初中升至71.4%,高中阶段则达到81.2%。这反映出近视率随年龄增长而显
著升高的特点,凸显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的严峻性。近视防控工作任重道远,短期内仍是我国面
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防控紧迫性极高。庞大的近视人群基数和较高的患病率,共同构成了国内眼视光市
场规模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
据Frost&Sullivan测算,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2231亿元,同比增长11.05%,其中民营
机构市场份额占比42%,规模突破937亿元。细分领域中,屈光手术与白内障手术合计占整体市场的47%,前
者市场规模达730亿元,后者超339亿元。
2、技术发展趋势
眼科行业技术正朝着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兴技术也不断取得
突破。
(1)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辅助诊断更精准:AI算法可分析大量眼底图像、OCT影像等,构建疾病分析模
型,“人工智能+分级诊疗”战略与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形成政策合力,加速技术下沉与市场放量。
(2)屈光手术技术升级:屈光术式不断迭代,全光塑技术标志着个性化近视矫正进入4.0时代,其3D眼
球模型重构和光迹追踪技术,提升了精确性、安全性和视觉效果。全飞秒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全飞秒4.0软
件集成更高级大数据算法,可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多元化需求。
(3)基因、干细胞治疗:通过修复眼睛基因突变或改变基因表达来治疗遗传性眼病,随着技术发展,
有望攻克更多遗传性眼部疾病,为患者带来根治希望;利用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再生视网膜神经细胞,可用于
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眼部组织工程技术也将借助干细胞技术,实现视网膜、角膜等眼部组织的修复与再
生。
(三)竞争格局向技术创新转型
政策重塑行业生态,国家医保局2024年发布的《眼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规范基层服务标准
,不断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民营眼科机构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眼科专科医院中民
营占比不断提升。根据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及灼识咨询预测,2025年民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103亿元,2020-2025年CAGR达20.0%,同时民营占总市场规模的比例有望保持提高态势,2025年民营占比
有望达到43.7%。
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技术创新与政策适配能力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壁垒。尽
管面临医保控费、集采扩围等挑战,屈光渗透率提升、小儿视光爆发、复杂性白内障增收等机会仍为行业提
供增长空间。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入,正推动眼科医疗服务向智能化、精准化和
个性化方向加速演进。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在眼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显著提升了诊断准确
率与治疗效果;大数据则已成为眼科疾病监测、预测及防控体系的关键支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医疗机
构正积极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远程医疗等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模式。此外,个性化、精细化的医疗服务
内容也在持续优化,以更好地满足患者日益多元化的诊疗需求。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致力于创始人构建的“智慧光明城”目标,秉承“奉献社会、百姓信赖、创新引领、共创幸福”的
核心价值观,是一家集医教研于一体,采用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的集团
型服务机构。报告期内,公司在辽宁、北京、重庆、成都、海南、广州共拥有127家眼科服务机构,其中,
沈阳何氏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防盲治盲培训基地、国际眼科理事会眼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
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辽宁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沈阳市糖尿病眼病临床研究中心。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智慧化的眼健康管理服务。针对用户当前的眼健康需求,公司
依托先进医疗技术、人才、诊疗设备,为各类眼病患者提供眼科全科诊疗服务,诊疗服务中除了诊治常规的
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常见致盲性眼病以及干眼、中医等特色诊疗服务之外,同时针对屈光
不正开展光学矫正、屈光不正手术及视功能训练等视光服务。此外还引入了基因、干细胞等创新技术,开展
更具精准性的医疗服务。对于用户的眼健康需求,公司则主要是着眼于进行早期的眼疾病预防和全生命周期
眼健康管理的布局。
(二)主要经营模式
1、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公司通过二十余年实践,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
模式由初级眼保健服务、二级眼保健服务、三级眼保健服务组成,以双向转诊、上下联动、便捷患者为主要
特征。初级、二级、三级眼保健服务功能分别定位为预防与康复、常见眼病诊疗和区域疑难眼病诊疗。
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以患者为中心,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资源“全国分散、地区集中”
的市场格局,有效解决了服务区域半径问题;同时通过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进行技术支持、下级医院患者可
以转诊到上级医院或得到专家会诊,优化了资源配置,方便了患者就诊。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有利于公
司合理配置医护人员、诊疗设备等资源,发挥公司在医疗技术和经验、医师培训体系以及品牌、区域复制等
方面的竞争优势,有利于眼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证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2、公司统一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购药品、医疗器械以及镜架、镜片等视光材料。为保证公司的议价能力和规模效应,公司采
用集团统一组织招标、竞争性谈判和询价等方式来确定产品供应商目录。公司下属的各分子公司根据采购需
求分别与公司确定的合格供应商签署采购合同。为保证公司能及时、稳定获取高质量的产品和售后服务,公
司建立了供应商准入制度、合格供应商目录,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供应商资质和产品持续
符合公司要求。
3、集团管控管理模式
公司要求做到风险管理全面覆盖、全程预防、全员参与。公司建立并完善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的包括但
不限于战略、品牌、产品、运营、财务、数据、人才在内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推行定期专项风险识别与测
评,全面规避经营风险。
作为集团控股型公司,公司一方面通过制定统一的采购标准、临床诊疗路径、医疗质量管理方案等,实
现集中管控,共享采购渠道、医疗资源,保证诊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进而保证整体医疗质量;另一方面,
通过标准化建院流程、专业人员配置、设备配置等医院复制模式,实现业务快速布局,不断产生规模效应和
品牌效应。针对视光服务,公司对视光门店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业务指导和采
购管理。按照视光门店设置场所和功能,公司视光门店可分为医院店、门诊店与验配店。医院店设置于医院
中、门诊店设置于门诊或诊所中,由门店所在地的医疗机构管理;验配店主要集中于沈阳地区,由何氏视光
管理。
4、“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就诊模式
为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特别是满足广大眼病患者在眼专科领域的纵深服务需求,创
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公司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医院线上平台,为
患者提供在线问诊、药品配送、数字化健康管理等服务。提升院前、院中、院后的连续性便捷服务,提升患
者就医体验,提升行业品牌影响力,将服务延伸到互联网医疗市场,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管理体
系。公司依托互联网医院和大数据平台,搭建智慧云医疗平台,推进智慧“眼管站”建设,深度利用人工智
能、大数据和云医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推进创新技术应用下沉,推动近视防控模式、糖尿病慢病管理模式
落地,提高基层慢病监测能力和眼病预防能力,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5、数字化+AI赋能的诊疗及管理模式
在公司“科技赋能眼健康”战略指引下,数字化运营围绕“数据资产沉淀、服务体验升级、医疗效率突
破、生态协同深化”四大核心目标,持续加大技术与资源投入,推动数字化能力从“支撑工具”向“增长引
擎”转型。数字化总投入覆盖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数据中台、智能系统、互联网医院、新兴技术应用等核心
领域,实现“以数提效、以数增收、以数强质”的阶段性目标。
(三)报告期经营情况分析
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0,092,655.1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2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4,324,59
3.6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19%。主要原因系行业竞争加剧,同时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影响,导致公司收
入有所下降。公司狠抓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优化供应链、缩减销售、管理费用等方式,显著降低运营成
本,同时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大对高毛利的屈光业务与视光业务的投入和发展。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白内障业务
报告期内,白内障业务受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等因素持续深入影响,传统白内障手术的收入和利
润空间降低,公司白内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609,622.98元,同比下降17.67%。
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下属医院积极应对,聚焦提升运营效率与医疗质量,加强耗材成本管控,持
续优化业务结构,推广飞秒激光白内障等高附加值术式,同时满足中高端患者使用多焦点人工晶体的需求,
增加中高端白内障项目的比例,提升该项业务的盈利能力。
2、视光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视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9,363,721.15元,同比下降4.95%。
视光业务包含多个项目,如近视防控、AI眼脑训练、角膜塑形镜、多点近视离焦框架眼镜等,这些项目
能够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公司通过差异化技术推出了定制化的“昭晰镜片”功能性镜片,实现“量眼
定制”的个性化近视防控,不断巩固视光业务的市场地位。
3、屈光业务
报告期内,屈光业务整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实现营业收入135,344,264.92元,同比增长3.26%。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凭借医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屈光手术专家团队,发挥在技术创新、学术引领、
服务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引进先进设备蔡司全飞VISUMAX800,不断升级屈光手术术式,包括新微创全飞秒SM
ILEpro、AI智+个性化飞秒手术、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等。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启AI数
智化手术新变革。
4、加盟连锁业务
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公司视光加盟连锁项目以深厚的技术积累、创新的管理模式以及品
牌影响力全面赋能加盟商,上半年新增签约数量23家,累计已签约53家,签约区域分布在辽宁省、黑龙江省
、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陕西省等地。
5、数字化+AI赋能业务
数据资产建设成效显著。公司已实现构建数字化闭环,实现数据资产合理成本归集,有效改善利润,同
时提升数据质量与治理水平。聚焦视觉健康、眼视光检测、视觉健康会员等数据集,实现经济利益价值优化
,依托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数所)完成登记交易,数据资产建设体系化推进。未来随着数据管理和应
用能力的增强,将逐步实现数据资产的入表和商业化运作,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的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
量发展。
强化“线上+线下”全链路数字化客户服务。围绕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打造“智能、便捷
、个性化”的数字化服务矩阵。实现诊前精准触达与智能导诊、诊中流程透明与效率提升、诊后智能随访与
长期管理,客户满意度(NPS)不断提升。
实现互联网医院从“平台上线”到“生态协同”的服务升级。公司聚焦“眼健康管理、功能完善、生态
联动、强化运营”,完成直营、加盟门店的互联网医院服务,为终端机构提供更专业的医疗资源等,提升精
准健康管理触达率。
智能系统开发稳步推进。公司成功构建了视网膜血管智能量化分析系统,采用创新的四步式分析架构,
从智能质控模块、动静脉智能分割、血管拓扑重构、多维参数计算等方面实现视网膜血管的精准量化评估。
同时研发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智能诊断系统,集成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实现多病灶智能检测、
三维定量分析、智能分级评估等功能。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医教产学研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以医、教、研三大平台协同发展为基础,将科技创新作为引擎,将高端人才视为动力,为公司的发
展持续注入动能。辽宁省卫健委(原卫生厅)于2011年批准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成立“辽宁眼科干细胞临床应
用研究中心”,成为国内获得干细胞眼科临床应用许可的单位。并连续多年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共
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围绕视网膜干细胞、视网膜干细胞与肿瘤、眼遗传病学等方面进行深入
研究。
公司及关联方辽宁何氏医学院、沈阳何氏眼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协同发展,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方向
和全球眼健康总体方向,以打造“智慧光明城”为目标,发挥独特的眼健康全产业链生态平台优势,聚焦基
因治疗、干细胞再生医学、智能眼科设备数据应用三大领域,开展眼科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促进眼科前沿
技术与医疗健康数据的深度融合与智能应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报告期内,“沈阳市糖尿病眼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标志着我院打造的数
智双驱糖尿病眼病管理新模式得到认可。何氏眼科获得国际眼科基金会(OF)审核通过的“国际眼科医师培训
机构”认证,这标志着何氏眼科打造的国际化、高效率、创新型培训模式获得国际认可。国际眼科基金会(O
F)是由国际眼科基金会理事会(ICOF)和国际眼科理事会(ICO)共同倡导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旨在通过教
育培训,提升全球眼保健服务能力,重点为眼科资源匮乏的国家及人民提供眼健康支持。
科研方面,公司依托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辽宁省眼科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平台,沈阳市糖尿病眼病临
床研究中心,围绕临床需求积极开展临床应用研究。共发表12篇论文,其中SCI论文8篇(包含与合作方共同
发表的成果)。在临床试验方面,在研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共10项。
2、建立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公司基于原有的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以“预防-诊疗-康复”全链条服务为核心,通过“数字光明
城”战略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检测、干细胞技术等前沿技术,覆盖儿童近视防控、中青年眼病诊疗
、老年性眼病康复等全年龄段需求,构建出精准的眼健康管理闭环,加快落地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
公司原有的三级诊疗模式中,初级机构:依托AI智能筛查设备开展全民眼健康筛查,实现白内障、糖尿
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疾病的早筛早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早期发现和防控。二级医院:承接常见眼病诊
疗,通过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系统联动基层,提高双向转诊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三级医院:聚焦基因治
疗、干细胞再生医学、复杂眼底手术等高端技术,解决疑难眼病问题。
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眼健康档案云平台”串联三级机构数据,打通CRM系统,利用互联网医院,实
现患者从筛查到康复的全程追踪,精诚服务客户群体,精准识别高危眼病人群,建立和完善了全生命周期眼
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
3、国际化发展与全球合作优势
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卫健委防盲治盲培训基地和国际眼科理事会眼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公
司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眼科医生培训经验。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防盲合作,承担援外医疗项
目,分享中国眼科防盲技术和经验。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举办第六届中非眼健康论坛、国际防盲协会年度会
议智慧眼健康论坛,参与支持商务部主办的上合组织国家学校类管理研修班项目等国际学术盛会和援外培训
项目,搭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全球眼科智慧共享,通过学术交流、技术交流、人才交流、模式分享
等方式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眼科医生提供能力建设,分享中国眼科的防盲技术和经验,
培训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十余个国家,培训了120余名眼科医生及视光师,推动全球眼健康事业可持续
发展。
4、品牌美誉度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奉献社会、百姓信赖、创新引领、共创幸福”的核心价值观,以打造“智慧光明
城”为战略目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责任担当为支撑,厚植“科技人文”品牌文化底蕴,持续深耕品牌
建设,奋力打造高成长性、高价值力、高美誉度的卓越品牌,持续不断地为客户、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了
政府、行业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公司获得国际眼科基金会(OF)审核通过的“国际眼科医师培训机构”认证,标志着公司打造的国际化、
高效率、创新型培训模式获得国际认可;公司获批“辽宁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标志着公司在高层次医
学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创新动力;沈阳市糖尿病
眼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沈阳何氏,标志着公司打造的数智双驱糖尿病眼病管理新模式获得政府部门的支
持和认可。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稳步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塑造了中国眼科
医疗品牌自立自强、创新发展的成功典范。
此外,公司凭借在眼科临床技术和科研领域的持续深耕,深化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在政府部门、非政府
组织和公益团体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国际眼科基金会(OF)国际眼科医师培训机构”“国家卫健委防盲治
盲培训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眼科干细胞
临床应用研究中心”“辽宁省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等平台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通过举办糖尿病眼病
兼治创新论坛、第二届何氏眼科EVOICL高峰论坛、第六届中非眼健康论坛、国际防盲协会年度会议智慧眼健
康论坛,参与支持商务部主办的上合组织国家学校类管理研修班项目等学术盛会、援外培训项目和品牌活动
,搭建了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发展,铸就强大学术品牌,品牌影响力辐射全球。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2024年ESG报告,凭借在ESG方面的卓越表现和领先实践,WindESG评级获得A级。
在“2025未来医疗100强创新奖”榜单中,公司获评为“年度医疗健康领袖企业”和“民营眼科创新服务机
构”,标志着公司在核心竞争力、服务水平与品牌影响力方面获得了多维度的行业肯定,另外,公司在辽宁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作出突出贡献,获得了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扬,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
牌价值和美誉度。
5、人力资源优势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稳定且多领域经验丰富,多元化人才结构支撑公司战略落地实施,公司结合医疗服务
行业发展趋势及人力资源战略布局,依托辽宁何氏医学院作为人力资源支撑平台,借助专业教育源和国家级
专业背景,基于全生命周期业务发展战略,专注于培养大量临床、眼视光及护理专业人才,不断壮大核心专
业技术人才核心竞争力。
公司作为区域内人才生态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依托专业人才培育体系、多层次科研团队架构,以及覆盖
学历教育与产业实践的协同化平台资源,持续提升人才站位高度。报告期内,公司参与辽宁省博士行活动,
充分调动内部学科带头人及科研专家资源,以科研项目转化、跨学科合作为支撑,为博士人才提供与需求深
度契合的职业发展规划,持续强化公司人才储备的专业厚度与创新活力。公司秉承“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
,不断升级诊疗模式,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水平,持续提升患者满意度。
围绕着致力于全人群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务,公司从传统诊疗转变为健康管理,从“患者走向
医生”转变为“医生走向患者”诊疗模式,通过数字化业务围绕数据驱动健康促进、预防、诊断、治疗、康
复业务模式优化,实现从眼科诊疗到全身健康管理,从数据获取到用户连接,提升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
在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