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109 军信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处置、渗沥液(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等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垃圾焚烧及发电(产品) 3.68亿 24.89 2.38亿 29.26 64.84
生活垃圾中转处理业务(产品) 3.38亿 22.84 1.79亿 21.92 52.93
垃圾焚烧发电及污泥协同处理(产品) 3.01亿 20.40 2.12亿 25.96 70.19
餐厨垃圾收运及厌氧发酵业务(产品) 1.02亿 6.93 518.47万 0.64 5.06
其他(补充)(产品) 9907.87万 6.70 --- --- ---
工业级混合油业务(产品) 9509.70万 6.44 8403.10万 10.31 88.36
污泥处理业务(产品) 5921.68万 4.01 3271.92万 4.01 55.25
飞灰填埋处理业务(产品) 4896.38万 3.31 3072.56万 3.77 62.75
渗沥液(污水)处理业务(产品) 3787.26万 2.56 1451.40万 1.78 38.32
垃圾填埋运营业务(产品) 1407.61万 0.95 839.88万 1.03 59.67
利息收入(产品) 929.87万 0.63 --- --- ---
其他业务(产品) 295.25万 0.20 227.52万 0.28 77.06
沼气发电(产品) 196.41万 0.13 -90.66万 -0.11 -46.16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运营(业务) 9.39亿 63.51 3.99亿 49.01 42.55
城市垃圾临时处理项目运营(业务) 3.92亿 26.56 1.22亿 14.98 31.1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节能环保服务业(行业) 15.92亿 65.51 10.20亿 99.99 64.07
建设期服务(行业) 8.37亿 34.43 0.00 0.00 0.00
其他业务(行业) 130.07万 0.05 14.24万 0.01 10.95
─────────────────────────────────────────────────
建设期服务(产品) 8.37亿 34.43 0.00 0.00 0.00
垃圾焚烧及发电(产品) 6.07亿 24.99 3.93亿 38.50 64.68
垃圾焚烧发电及污泥协同处理(产品) 5.55亿 22.85 4.03亿 39.49 72.57
渗沥液(污水)处理业务(产品) 1.07亿 4.39 5514.31万 5.40 51.66
飞灰填埋处理业务(产品) 9538.44万 3.92 5693.95万 5.58 59.69
污泥处理业务(产品) 7941.29万 3.27 2588.99万 2.54 32.60
生活垃圾中转处理业务(产品) 5495.85万 2.26 2617.22万 2.56 47.62
垃圾填埋运营业务(产品) 3843.90万 1.58 2491.44万 2.44 64.82
利息收入(产品) 1979.33万 0.81 --- --- ---
餐厨垃圾收运及厌氧发酵业务(产品) 1770.36万 0.73 103.07万 0.10 5.82
工业级混合油业务(产品) 1727.99万 0.71 1462.04万 1.43 84.61
其他业务(产品) 130.07万 0.05 14.24万 0.01 10.95
─────────────────────────────────────────────────
湖南省内(地区) 23.66亿 97.34 10.06亿 98.57 42.51
湖南省外(地区) 6470.84万 2.66 --- --- ---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24.31亿 100.00 10.20亿 100.00 41.9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建设期服务收入(产品) 3.56亿 32.02 0.00 0.00 0.00
垃圾焚烧及发电(产品) 2.97亿 26.76 1.85亿 37.64 62.24
垃圾焚烧发电及污泥协同处理(产品) 2.78亿 25.02 2.04亿 41.58 73.55
渗沥液(污水)处理业务(产品) 5475.37万 4.93 3424.94万 6.97 62.55
飞灰填埋处理业务(产品) 5092.43万 4.59 3179.71万 6.47 62.44
污泥处理业务(产品) 4430.17万 3.99 1623.62万 3.30 36.65
垃圾填埋运营业务(产品) 1864.10万 1.68 1183.19万 2.41 63.47
利息收入(产品) 816.05万 0.73 816.05万 1.66 100.00
膜下水处置业务(产品) 285.52万 0.26 -53.19万 -0.11 -18.63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2.18万 0.03 32.18万 0.07 100.0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节能环保服务业(行业) 15.15亿 81.57 9.61亿 99.98 63.41
建设期服务(行业) 3.42亿 18.39 0.00 0.00 0.00
其他业务(行业) 76.52万 0.04 17.79万 0.02 23.25
─────────────────────────────────────────────────
垃圾焚烧及发电(产品) 6.40亿 34.47 4.15亿 43.18 64.81
垃圾焚烧发电及污泥协同处理(产品) 5.45亿 29.32 3.77亿 39.19 69.15
建设期服务(产品) 3.42亿 18.39 0.00 0.00 0.00
飞灰填埋处理业务(产品) 1.05亿 5.63 6189.10万 6.44 59.22
渗沥液(污水)处理业务(产品) 8306.34万 4.47 4328.78万 4.50 52.11
污泥处理业务(产品) 8195.26万 4.41 2296.77万 2.39 28.03
垃圾填埋运营业务(产品) 3469.59万 1.87 2000.08万 2.08 57.65
利息收入(产品) 2083.53万 1.12 2083.53万 2.17 100.00
膜下水处置业务(产品) 513.37万 0.28 18.30万 0.02 3.56
其他业务(产品) 76.52万 0.04 17.79万 0.02 23.25
─────────────────────────────────────────────────
长沙市(地区) 18.04亿 97.15 9.55亿 99.34 52.90
岳阳市(地区) 5301.29万 2.85 637.16万 0.66 12.02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18.57亿 100.00 9.61亿 100.00 51.7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5.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8.6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长沙市城市管理局 │ 84669.59│ 53.13│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68527.79│ 43.00│
│平江县城管局 │ 1778.99│ 1.12│
│湖南湘新水务环保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1503.77│ 0.94│
│江苏旗云油脂科技有限公司 │ 654.96│ 0.41│
│合计 │ 157135.09│ 98.6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4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0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19484.19│ 15.82│
│中核二十五建设有限公司 │ 6749.32│ 5.48│
│湖南省西湖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6747.41│ 5.48│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183.37│ 5.02│
│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243.87│ 4.26│
│合计 │ 44408.15│ 36.0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1、公司长期深耕固废处理和绿色能源领域,主要业务: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中转及配套污水
处理、餐厨
垃圾收运及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污泥处置、渗沥液(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和飞灰处理处置等。
公司主要通过取得项目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垃圾渗滤液和飞灰等处理处置
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
2、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电和工业级混合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产生的绿色电力主要输送给国家电网,工业级
混合油主要以餐厅废弃物油脂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润滑油、航空燃油等领域,是
一种高附加值的可再生资源。
3、主要经营模式
(1)项目开发运营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BOT、TOT、BOOT、BOO四种模式开展相关业务。
BOT模式是当前公司主要的运营模式,采用该方式的项目包括垃圾焚烧项目(一期)、垃圾焚烧项目(
二期)、浏阳市垃圾焚烧项目、平江县垃圾焚烧项目、平江县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及飞灰填埋库区建设项目
、污泥处置项目、渗沥液(污水)处理项目和灰渣处理处置项目、生活垃圾中转处理配套污水处理项目、长
沙市望城区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BOT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指政府部门通过特许经营权协议
授权签约企业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在特许经营权期满后,签约企业将相关设施交回政府
部门的一种经营方式。
TOT模式是公司从事垃圾填埋业务的主要经营模式,采用该方式的项目包括长沙填埋项目和平江填埋场
项目。TOT模式即“移交—运营—移交”模式,政府部门将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或经营权,有偿
转让给签约企业,由其进行运营管理;签约企业在约定的期限内通过经营收回投资并得到相应回报,双方特
许经营期满之后,签约企业再将该项目交还政府部门的一种经营方式。
BOOT模式是当前公司从事生活垃圾中转处理的主要经营模式,采用该方式的项目包括生活垃圾中转处理
项目。BOOT模式即“建设-拥有-运营-转让”,指承包方根据特许经营权的约定,负责项目的建造及运营,
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并获取相应的运营收入,达到约定期限后将整体工程转让给政府的商业模式。
BOO模式是当前公司从事餐厨垃圾收运及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及中国境外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主要
经营模式,采用该方式项目包括长沙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比什凯克市垃圾发电项目。BOO模式即“建设-拥
有-经营”模式,该模式是集“投资、设计、建设、拥有、运营、维护”于一体的专业化模式,签约企业根
据政府赋予的特许经营权,建设并经营某项产业项目,但是并不将此项目相关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
(2)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以特许经营模式从事垃圾焚烧发电服务、生活垃圾中转及配套污水处理服务、餐厨垃圾收运及
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污泥处置服务、渗沥液(污水)处理服务、垃圾填埋服务和飞灰处理处置服务等
业务。
1)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公司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收入由发电收入和垃圾处理收入构成。浦湘生物、浦湘
环保、浏阳军信、平江军信和吉尔吉斯军信与电网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按照上网电量和项目批复电价定期
结算电费;公司与长沙市城管局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垃圾处理费根据实际垃圾处理量和处理单价进行结算
;平江军信与平江县人民政府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平江县政府根据实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以及合同约定
的单价支付处理费用;浏阳军信与浏阳市政府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浏阳市政府根据实际生活垃圾处理量以
及合同约定的单价支付处理费用;吉尔吉斯军信与比什凯克市政府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比什凯克市政府根
据实际生活垃圾处理量以及合同约定的单价支付处理费用。
2)污泥处置业务、垃圾渗沥液处理业务、垃圾填埋、飞灰处理处置业务:公司与长沙市城管局签订了
特许经营协议,长沙市城管局根据实际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垃圾渗沥液(污水)、飞灰处理量以及合
同约定的单价支付处理费用,并支付一定的固定费用;平江军信与平江县人民政府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平
江县政府根据实际生活垃圾填埋量与污水处理量以及合同约定的单价支付处理费用。
3)生活垃圾中转及配套污水处理业务:仁和环保与长沙市城管局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垃圾处理费根
据实际垃圾处理量和处理单价进行结算;特许经营权中配套污水处理量,根据合同及补充协议,仁和环保负
责生活垃圾中转处理项目产生的污水,处理费根据污水处理量和处理单价按照合同条款进行结算。仁和环保
与长沙市望城区市容卫生维护中心签订了《长沙市望城区城区和乡镇生活垃圾转运合同》,由长沙仁华负责
望城区生活垃圾的临时转运,垃圾处理费根据垃圾处理量和处理单价进行结算。
4)餐厨垃圾收运及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业务:长沙市餐厨垃圾处理业务收入由沼气发电收入、工
业级混合油销售收入、餐厨垃圾收运补贴以及餐厨残渣废水厌氧发酵项目补贴构成。仁和环境与电网企业签
订购售电合同,按照上网电量和项目批复电价定期结算电费;仁和环境与长沙市城管局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
,餐厨垃圾收运及厌氧发酵费用根据实际垃圾收运量和收运补贴单价及厌氧发酵补贴单价进行结算;并定期
进行工业级混合油购销业务邀标竞价,按批次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按合同约定进行结算。
(3)采购模式
公司设有采购部,由采购部统一负责全公司的采购管理。根据公司《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作业,
制定合格供应商名录,并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所采购的物资能够适时、适地、适质、适价地满足生产
、生活需求。对于在建项目,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选择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设备、大
宗材料等的供应商。公司对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各方面进行控制、组织
、协调和管理,保证工程整体质量达到项目要求。
对于日常生产运营、办公和生活所需设备、物料、物资、劳务等,公司的采购流程主要为:需求部门提
出采购申请;采购部进行询价;需求部门和采购部进行技术及价格比选;需求部门和采购部确定采购单位;
签订采购合同;供应商交付产品。
(4)主要产品的市场地位
公司是湖南环保领域龙头企业,在中国境内占据了湖南省会长沙市六区一县全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
大部分市政污泥,浏阳市全部生活垃圾及城区餐厨垃圾,宁乡市城区餐厨垃圾,平江县全部生活垃圾处理处
置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境外占据了吉尔吉斯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市全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市场份额,并与
吉尔吉斯共和国奥什市、伊塞克湖州卡拉科尔市和巴雷克奇市签订了垃圾科技处置项目框架协议,行业竞争
优势明显。公司致力于打造高品质固废处理项目和绿色环保能源综合体(绿电供应中心、绿色供热中心和绿
色算力中心),凭借先进的技术、良好的建设和运营能力、优质的项目成果获得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
力,为未来公司在国内以及中亚、东南亚、中东、南美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
础。
(5)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国家政策
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明确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推动绿电、绿证与碳市场衔接,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通过“绿电直连”模式直接向用户供电,有利于改变垃圾焚烧行业传统“全额上网”单一
模式,形成“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多元收益结构,有效推动垃圾焚烧行业从“处理服务商”向“能源供
应商”的转型升级。
2025年4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
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
领域投资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同时对民营经济
权益保护等方面制定了若干细则。
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
见》,加快提升以绿色电力和对应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为标的物的绿色电力交易规模,稳步推动风电(含分散
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
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2)产业结构调整
在国家“一带一路”与“双碳战略”的政策引领下,产业结构将进行相应调整。海外市场方面,国家鼓
励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对中国环保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如何适应当地法律、文化、政策环境等各方面提
出了更高要求。国内市场方面,国家持续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鼓励加快发展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
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以绿色电力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有利于推动以垃圾焚烧
发电为代表的绿色电力业务增长。同时,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与环保产业,推动产业链的智能化、资源化管理水平,加大对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生物转化等技
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减少碳排放。
3)综合协同服务能力
公司是环境治理行业的综合服务商,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固废综合协同处
理模式,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突出,实现了节约资源、以废治废和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一方面各类固废在处
理过程中综合协同,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处理;另一方面,发挥固废处理项目的外延效应,推
行环保科普、发展工业旅游,实现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有效破解邻避效应。
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积极拓展市场,已与吉尔吉
斯共和国签订总处理规模7000吨/日(含在建和筹建,其中:比什凯克市垃圾科技处置发电项目垃圾处理规
模规划为3000吨/日,初期建设规模为1000吨/日,预计2025年底投产;奥什市垃圾科技处置项目垃圾处理规
模规划为2000吨/日;伊塞克湖地区垃圾科技处置项目垃圾处理规模规划为2000吨/日)的垃圾科技处置项目
协议。上述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当地人居环境,并为当地提供绿色电力。随着上述项目的逐步建设与投
产,不仅可为公司在中亚地区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拓展固废处理和绿色能源业务提供坚实基础,还可为
公司提供新的业绩增长点,扩大公司海外固废处理及绿色能源业务版图,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
4)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公司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保持持续的研发创新,加快推进研发成果的应用产出,经营成本不断优化,
垃圾焚烧发电量、锅炉稳定运行时长、焚烧厂自用电率、餐厨提油率等关键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可有
效推动业绩增长。
(二)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情况
(1)生活垃圾处理处置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4》数据,2023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540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
为100%,其中生活垃圾焚烧量为20954万吨。近几年随着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再利用设施与体系的
日趋完善,焚烧处理已成为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焚烧处理量占无害化处理量的比例逐年稳步增加,相
关业务逐步向县域地区发展。
(2)餐厨垃圾收运、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2021年《“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和处理能
力建设,建立完善收运体系带动处理量持续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数据,我国餐厨垃圾处理量由20
20年的17.6百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5.5百万吨,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19.1%;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
用市场也从2020年的9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0亿元。
(3)市政污泥处理处置
市政污泥处理处置一直是国内环保领域的重难点问题,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规模日益扩大,出水标准逐渐
趋严,市政污泥产量也将持续增加。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全国干污泥
产量近1738万吨,其中城市干污泥产量为1505.4万吨,县城干污泥产量为232.3万吨。根据《“十四五”城
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根据《污泥无害化处理
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
吨/日。随着我国市政污泥产生量不断增加、环保监管政策的日趋严格、污泥无害化处置比例要求的提升以
及污泥处理技术的不断优化,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污泥处理技术将进一步向着无害
化、减量化、资源化、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并有望在城市和县城同步呈现较高发展态势。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1)垃圾焚烧发电业务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湖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为21625吨/天;截
至2025年6月,公司在湖南地区生活垃圾焚烧设计处理能力已达9600吨/天。2023年,湖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处
理量为698.56万吨,公司同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为323.49万吨;从处理量来看,公司在湖南省生活垃圾焚
烧发电市场占有率为46.3%,在湖南省内排名第一,在湖南省内竞争优势明显。
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中亚与东南亚地区积极拓展业务市场。截至2025年5月,公
司已与吉尔吉斯共和国签订总处理规模7000吨/天(含在建和筹建)的垃圾科技处置项目框架协议,为该国
境内已规划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唯一提供商,市场占有率为100%,竞争优势明显。
2)污泥处置业务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湖南省污水处理厂干污泥处置量为85.4万吨
,其中长沙市干污泥处置量为58.6万吨。公司同期干污泥处置量为6.95万吨;从处理量来看,公司在湖南省
市政污泥处置市场占有率约为8.1%,公司在长沙市市政污泥处置市场占有率约为11.9%,在湖南省内具有一
定竞争优势。
3)生活垃圾中转处理业务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湖南省生活垃圾清运量为904.16万吨,公司同期
生活垃圾中转量为294.78万吨;从处理量来看,公司在湖南省垃圾中转市场占有率约为32.6%,在湖南省内
竞争优势明显。同时,公司在生活垃圾中转业务上日处理能力为10000吨(其中其他垃圾年日均8000吨、厨
余垃圾年日均2000吨),单体规模全国领先,已形成良好的示范效益和品牌知名度。
4)餐厨垃圾收运、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业务
公司在餐厨垃圾收运、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业务处理能力可达1200吨/天,单体规模在湖南省乃至
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能够有效满足当地餐厨垃圾处理需求。公司作为最早进入餐厨垃圾收运、无害
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企业之一,具有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与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为保障处理效率和质
量提供了有力支撑,亦使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境内地区,公司为长沙市(六区一县)、浏阳市、平江县内唯一的生活垃圾特许经营项目服务提
供商与长沙市(六区一县)餐厨垃圾处理特许经营项目服务提供商,在上述区域内不存在其他同行业竞争对
手;在市政污泥处置方面,由于公司污泥处置相关的特许经营权协议及相关文件约定了最低输送量,长沙市
内的污泥处置同行业公司对公司的污泥处置业务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保持处理规模省内前列的
地位。在中国境外地区,目前公司为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唯一的生活垃圾焚烧业务服务提供商。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工艺设备并对其进行集成,结合本地生活垃圾、市政污泥、餐厨垃圾及垃圾渗沥
液特性,不断研究与技术攻关,解决项目建设、运营中的重难点技术问题,推动了行业技术发展;同时,公
司依托固废处理园区综合资源优势,以废治废,将焚烧渗滤液与老龄填埋渗滤液、市政污泥与生活垃圾等进
行协同处理处置,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了运行成本。
在生活垃圾中转方面,公司为了进一步避免垃圾收转运处理过程中的恶臭物质产生和逸散,通过全面密
闭、负压收集、提升除臭技术工艺、升级喷雾除臭系统等方式,使臭气得到有效控制。为了提高垃圾转运效
率,结合新型材料的发展,对其他垃圾厢式转运车进行结构优化和轻量化改造,减轻车辆自重,提高厢体耐
腐蚀性能,从而提升转运车的装载量,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输成本,延长其他垃圾厢式转运车的使用寿命。通
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开发和集成,形成智能化转运技术,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升中转站中转效率。
在生活垃圾焚烧方面,已投入运营的垃圾焚烧项目(一期)、垃圾焚烧项目(二期)、平江县垃圾焚烧
项目、浏阳市垃圾焚烧项目均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参照欧盟最高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主要工艺系统设计、设
备选型均采用先进技术,为公司开展技术创新与研发提供高标准的技术起点与最有利条件。通过近几年持续
的运行优化和技术研发,在焚烧电厂垃圾池数字孪生与智慧管理系统、热力系统效率提升技术、低品质余热
回收技术、锅炉防腐及增容提效技术、厂用母线不平衡电流抑制技术、生活垃圾焚烧炉自动控制技术、高效
烟气排放动态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形成了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在生活垃
圾和市政污泥协同处置方面,持续开展高干污泥长距离输送技术、污泥干化余热回收技术、活性炭精准给料
技术等方面研究,不断优化污泥干化和输送系统,提高高干污泥输送稳定性及污泥与垃圾均匀混合程度,进
一步提升污泥掺烧比例,并通过提升自动控制水平与辅料投加精准性最大程度减少对锅炉和烟气处理的影响
。
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公司针对大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难点问题,研发了杂质分选减量、油脂高度回
收、固渣高值转化、污染高度消纳等关键技术与配套工艺及装置,形成了餐厨垃圾处理全流程的整套工艺技
术和成熟运营管理模式,包括餐厨垃圾预处理、有机废水厌氧发酵处理、沼气发电及余热利用等全链处理技
术,实现了项目长期高效稳定运行,可保障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针对餐厨垃圾的
物料特性,公司对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流程持续优化,如通过初分选物、二次挤压、多级分离工艺的集成自动
化改造、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循环利用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等,并通过餐厨垃圾与厨余垃圾的高效协同处理,
进一步提升资源化利用率,提油率提升至7%左右。
在垃圾渗沥液处理方面,公司首批采用“外置式MBR+纳滤/反渗透”工艺,通过十年以上的运营经验及
持续的技术研发,形成了垃圾渗沥液全链智能控制技术、浓缩液全量处置技术、串联式中高压增压技术等多
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智能处理技术,并配套开发了相关工艺设计与工程校核模型。通过应用上述技术
,结合场区协同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处理效率、稳定性与经济性,项目处理规模、运行管理水平与技术
先进性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在工程建设方面,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公司组织参建单位研究创新了多项新技术并用于项目建设,保证
了项目建设质量与工期。公司垃圾焚烧项目(一期)和垃圾焚烧项目(二期)分别在2019年和2023年被评为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获得行业高度认可。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组建了技术研发中心,2022年获湖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2023年获得博士
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持续引进了一批985、211高校硕士及以上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在生活垃圾处理、市
政污泥处置、渗滤液及浓缩液处理、飞灰资源化、餐厨垃圾资源化等处理处置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试验
,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打造了一支专业性强、解决问题能力突出的研发团队。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453项国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6项,著作权14项,商标权25项;同
时,公司将研发工作与项目运营深度结合,研发成果已有多项投入项目应用,有效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
生产成本。公司与业内技术先进的供应商及湖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了技术合作,引进、消化并形成了多项
核心技术,解决了业内重难点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公司技术研发水平。
(二)人才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