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120 新特电气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变频用变压器为核心的各式特种变压器、电抗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及配套产品的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行业) 3.77亿 100.00 8665.07万 100.00 22.98
─────────────────────────────────────────────────
变压器(产品) 3.48亿 92.36 1.02亿 117.49 29.23
电抗器(产品) 1527.40万 4.05 582.92万 6.73 38.16
其他收入(产品) 1062.26万 2.82 -2031.04万 -23.44 -191.20
其他业务收入 (产品) 288.95万 0.77 -67.21万 -0.78 -23.26
─────────────────────────────────────────────────
境内(地区) 3.43亿 90.92 7369.69万 85.05 21.50
境外(地区) 3425.12万 9.08 1295.38万 14.95 37.82
─────────────────────────────────────────────────
直销(销售模式) 3.77亿 100.00 8665.07万 100.00 22.9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变压器(产品) 1.54亿 92.66 5085.19万 105.43 33.08
电抗器(产品) 893.12万 5.38 332.95万 6.90 37.28
其他收入(产品) 325.19万 1.96 -594.76万 -12.33 -182.90
─────────────────────────────────────────────────
内销(地区) 1.56亿 93.89 4437.68万 92.00 28.49
外销(地区) 1014.64万 6.11 385.70万 8.00 38.01
─────────────────────────────────────────────────
直销(销售模式) 1.66亿 100.00 4823.37万 100.00 29.0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行业) 4.48亿 100.00 1.50亿 100.00 33.45
─────────────────────────────────────────────────
变压器(产品) 4.18亿 93.20 1.44亿 96.22 34.53
电抗器(产品) 1571.40万 3.51 574.13万 3.83 36.54
其他收入(产品) 1253.87万 2.80 -155.89万 -1.04 -12.43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21.34万 0.49 148.53万 0.99 67.10
─────────────────────────────────────────────────
境内(地区) 4.43亿 98.79 1.47亿 98.09 33.21
境外(地区) 541.77万 1.21 285.69万 1.91 52.73
─────────────────────────────────────────────────
直销(销售模式) 4.48亿 100.00 1.50亿 100.00 33.4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变压器(产品) 2.40亿 94.92 8442.48万 95.08 35.17
电抗器(产品) 817.59万 3.23 --- --- ---
其他收入(产品) 339.48万 1.34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27.61万 0.50 73.95万 0.83 57.95
─────────────────────────────────────────────────
内销(地区) 2.50亿 98.88 --- --- ---
外销(地区) 284.24万 1.12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5.9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321.22│ 16.77│
│第二名 │ 5426.64│ 14.39│
│第三名 │ 3884.48│ 10.30│
│第四名 │ 3568.38│ 9.46│
│第五名 │ 1873.51│ 4.97│
│合计 │ 21074.22│ 55.9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2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9.9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023.32│ 15.74│
│第二名 │ 2813.89│ 11.01│
│第三名 │ 2439.84│ 9.54│
│第四名 │ 2400.85│ 9.39│
│第五名 │ 1081.50│ 4.23│
│合计 │ 12759.40│ 49.9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以研发为主导,专注于以变频用变压器为核心的各式特种变压器、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储能系列
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
产品所处行业属于“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之“C38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高压变频器、变频用变压器组成变频电气系统,共同实现对电机运转的精细化控制,是变频调速技术的
主要载体。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机转速与工作电源输入频率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电机工作
电源频率达到改变电机转速的目的。变频调速技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机控制领域的综合应用,具备在节
能及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天然优势。公司为国内领先的变频电源系统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在高效节能
(含电力、工业自动化、冶金、石化、采矿、机械、油气钻采等)、新能源(含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
)、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领域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及高端设备。
(一)高效节能领域
近年来,我国年工业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但是能耗却居高不下,高能耗比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此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节能降耗项目,2024年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
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
基本达到节能水平;工业和信息化等7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推动工业领
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要求、任务与举措。一系列政策与变频变压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作用高度契
合。变频调速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如电力、冶金、石化、采矿、市政及公共设施、建材、油
气钻采等高能耗行业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可实现对各类高压电动机的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提升机、皮
带机等负载的软启动、智能控制和调速节能,进而提高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及自动化水平,同时起到“
节能降耗”的作用,在工业化驱动系统中,变频用变压器作为高压变频器的核心组件,既能满足节能降碳要
求,又能助力智能化升级转化和数字化转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受政策驱动,高效节能领域变频器
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突破900亿元。随着高压变频器需求的逐渐增多,不同行业需
求也在不断增加,高压变频器未来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同时变频器与电动机一体化的趋势,使得
变频器成为电动机的一部分。因此,受益于高压变频行业下游高效节能领域的带动,变压器作为高压变频器
的核心部件具有一定增长空间。
1.电力行业是变频器最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变频调速更精确控制发电过程中煤、粉、水的用量,达
到节约能源、提升工艺及控制水平的目的,也对火电厂的节能、降耗、减排、安全及平稳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可以实现电机节能有利于改善电力消耗过大问题,此外,在全球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背
景下,叠加电网改造升级、加大基础设施配套以及跨国电网互联等需求,对大功率电机的需求将稳步上升,
将带动公司应用于传统高压变频领域产品需求的上升。
2.工业自动化领域,变频技术在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节能减排、产品质量、设备寿命、自动化控制和
产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转
型升级以及“双碳”政策助推,工控行业打开新的需求空间,2024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推
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与以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
技术深度融合,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企业升级转型步伐。未来随着下游制造业复苏和新
兴市场需求拉动,中商产业分析师预测,2023年及2024年工业电机销售收入有望突破3700亿元。变频器作为
工控驱动层的主要产品之一,可通过改变交流电机的工作电压和频率来控制电机转速及转矩,具有节能、调
速和保护功能。
3.冶金、石化、采矿、机械等其他高能耗行业。2024年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指出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建材行业、建筑、用能产品设备降碳行动等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关于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钢铁、有色、化
工、石化、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
升级。在冶金领域,变频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项目改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设备上;在石化领域,目前变频器
的装备率不高,随着政策的带动,市场空间广阔;在机械配套领域,变频器主要应用于土石方机械、混凝土
机械等主流机械设备,同时包括起重机械、电梯等提升领域,可实现更可靠、稳定、安全的设备运行控制,
机械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节能计划的实施,将大大促进变频器在机械配套领域的应用。
(二)新能源领域
在全球能源革命纵深推进背景下,能源体系正经历“去碳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深刻变革。随
着碳中和目标的全球共识加速形成,传统化石能源主导的格局正被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的
协同发展所替代。在此过程中,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优化以及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共同构
成了全球能源转型的三重驱动。我国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攻关和市场机制创新三位一体的推进策略,新能源
产业已形成涵盖研发制造、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完整产业链。在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连续增长的基础上,
氢能储能、智能电网等前沿领域也实现突破性进展。依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碳市场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
消纳率持续提升,正推动能源结构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演进。根据IEA数据,可再生能源预计在202
5年产生超过全球电力总量的三分之一,202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据全球发电量超42%,其中风能和太阳能
发电量份额将达到25%。
1.储能
碳中和背景下,推动能源革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全球共识,储能作为协调互动
源网荷储、实现电力供需动态平衡的刚需,成为核心环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成为储能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经历“十三五”孕育,“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
储能市场有望迈向新台阶。储能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一方面是政策加码,储能装机需求呈高速增长
态势:2022年以来,国家储能政策密集出台,力度不断加大,细节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
市场和调度运用,对不同种类新型储能上的技术标准体系、投产规模、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内容做出更为明确
的指导。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我国储能新增并网规模为46.8Gw/117.3GWh,同比增长120%。2024年
我国储能市场正式进入GWh时代,10个GWh级锂电项目和2个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相继投运。根据集邦咨
询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量预计达163GWh,,同比增长43%;2025年预计进一步增至221GWh,同比增
长36%。2024年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出台的储能相关政策超过1000项,包括储能专项政策、电力市场交易、辅
助服务市场、产业发展规划、资金支持及补贴、技术标准、市场/项目管理、新能源配储等。此外算力指数
级增长也将带来数据中心用能的剧增,其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来自于电力,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我国数据
中心用电量也呈现加速上涨趋势,预计从2023-2030年,其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占比可能从1.6%增长到5%左
右,在碳中和背景下,数据中心低碳发展成为政策关注目标,相关政策要求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耗和低碳转
型,在降能耗层面,通过配置储能,数据中心可以提升新能源供电的稳定性和利用率,峰谷储能高峰放电,
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的电费支出和能源浪费,最终减少碳排放,利用储能削峰填谷的特点,在高峰需求期间减
少数据中心负荷可以降低容量电费。
储能产业链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上游原材料,中游储能系统集成(包括电池及系统等核心部件的
制造),下游应用场景。上游原材料端,公司依托多年在变压器产品上的技术及生产经验积累,逐步扩大变
压器产品线,布局环氧浇注变压器产品为储能配套;在中游,公司积极布局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
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等核心设备及集成,公司为客户提供从方案设计到储能升压一体舱集成
等一站式服务。公司在将第一代工商业储能推向市场的同时,完成第二代工商业储能产品的研发和验证,实
现相同风冷产品能量密度提升20%、占地面积缩小40%等提升,此外,公司推出电池液冷产品,包括液冷电池
包、液冷PCS产品,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线。
2.风电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随着我国风电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风电
行业持续加快发展。《“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确立了风电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风
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2024年11月29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发布,
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实现全国基础性交易规则和技术
标准基本规范统一;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根据Wind统计,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量为79
.8GW,同比增加6%,2024年招标高增奠定2025年装机景气度,天风证券研究所预计2025-2026年国内风电新
增装机分别为107/123GW,其中2025-2026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预计分别为12/18GW。
在可再生能源场景中,变压器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与传统能源系统不同。由于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
)的产量不稳定,变压器需要具备更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风力发电中,风速的变化会导致电力产出波动
,变压器必须能够快速响应这些变化以保持电网稳定。公司在风电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较强的
定制化产品研发设计能力能够针对风力发电系统所处的恶劣环境。
3.光伏
光储充一体化行业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创新业态,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双重驱
动下,受益于政策引导和技术提升的双轮驱动迎来快速发展。随着光伏技术效率提升、储能成本下降以及电
动汽车市场逐步扩大,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
24年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通知指出将积极支持新
能源+储能、聚合储能、光储充一体化等联合调用模式发展。光储充一体化通常搭配分布式光伏出现,对分
布式光伏装机比例提出要求,根据国家能源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1-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77.17GW,同比
增长27.80%,12月新增装机70.87GW,同比增长36.63%。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
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行业产值保持万亿规模。下游客户需求景气
度保持稳定增长,将带动公司产品销售增长。
4.氢能
氢能作为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对于用能供给体系逐步走向无碳具有重要作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
景下,光伏、风能或水电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制氢整流设备与电解水技术相结合,制取高纯度的氢气,在全球
经济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
划(2021-2035年)》指出,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发展起到重
要支撑作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已经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绿氢成为构建未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重要载体。电解水需要直流电,而电网是交流电,在电网和电解槽之间,需要一个将交
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装置,这个装置就是制氢电源,又叫整流电源,主要结构包括整流柜、变压器、控制及
冷却系统等。制氢电源是电解水制氢项目中实现电氢耦合的关键不可或缺。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在碳中
和目标下,到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到2060年我国氢
气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约为20%。未来,在“双碳”背景下,氢能源下游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氢能需求随之增长,将推动并加速制氢产业发展。变压器在氢能中尤其是电解氢技术中
,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整流变压器的主要功能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为电解槽提供稳定且符合需求的直流
电源,从而驱动水的电解过程,实现高效、稳定的氢气生产;公司整流变压器具有强抗压性、强谐波抑制能
力,能够确保可以有效抑制制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谐波与各种阻抗,实现各支路电流分配均衡,有效提高电
解氢质量和效率。
(三)海洋工程领域
在船舶推进系统领域,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的重大突破,与新型电机技术的深
度融合,正推动着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快速进步。这一趋势不仅标志着船舶动力从传统的机械化向电气化的
转变,而且预示着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正在经历从交流配电系统向直流配电系统的重要转型。在这一背景下,
推进变频器作为现代舰船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组件,其发展趋势正朝着高电压、大功率、轻量化和智能化方
向迈进。变压器作为推进变频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电源的质量,还有效
过滤了谐波、降低了共模电压,并显著减少了谐波对电网的不良影响。
岸电系统,作为船舶在港口靠泊期间的正常运营供电系统,包括岸基供电、岸电连接以及船舶受电系统
。在全球绿色航运的大背景下,船舶绿色化要求在船舶靠泊和航行过程中实现低排放。随着相关政策支持力
度的加大,岸电系统的覆盖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变压器在岸电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于实现高效、安全
的船舶供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确保了船舶能够在不同的港口获得稳定且符合规格要求的电力供应,从
而为船舶的绿色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和碳中和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船舶电动化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
到2026年,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将有望提升至367.5亿元。市场的扩张不仅带来了船舶系统的变革,包括
电池系统、推进系统和电控系统对传统燃油驱动系统的替代,同时也增加了岸电充换电系统的需求,为公司
船用变压器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确保公司的产品能
够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并为船舶电动化和绿色航运做出积极贡献。
(四)数据中心
全球AI共振,AI应用、大模型训练/推理等新需求、新业务崛起,带动AI市场规模高速增长,AIDC是AI
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智算中心(AIDC,ArtificialIntelligenceDataCenter)是以AI计算任务为主的数据
中心,AI时代对AIDC有明确而巨大需求,终端云厂商算力资本开支主要用于采购服务器,以及AIDC基建,据
SemiAnalysis数据,数据中心关键IT电源总需求将从2023年的约49GW增长至2026年的96GW,其中90%的增长
来自人工智能相关需求,AIDC驱动的电力需求占约40GW,占增量的85%。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基本演进路线
为UPS到HVDC再到巴拿马电源最后到SST(固态变压器),相较于HVDC,巴拿马电源最大的变化为将前端的干
式变压器改为移相变压器并集成至电源内部,在数据中心配电系统中变压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变压器不
仅起到降压作用,还具备电气隔离功能,能够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多绕组移相变压器可以减少变压器副
边绕组的短路电流,降低其下游开关的短路电流容量,同时移相变压器结合整流模块单元可以对传统供电架
构的配电层级进行优化整合,缩短传统供电中从变压器输出到ACUPS柜间的漫长链路,简化了链路中的多级
配电;利用多脉冲移相变压器,可以实现低THDI(总谐波失真指数)和高功率因数,从而去掉传统ACUPS系
统中功率模块内部的功率因数校正环节。随着AIDC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压器等电力设备需求也将加速增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在持续专注于以变频用变压器为核心的各式特种变压器、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的
研发、生产、销售及配套产品的销售的同时,积极拓展储能行业的业务及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公司有变
频用变压器、电抗器、电力变压器以及电控、PCS、工商业储能一体机等产品线,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高
效节能、新能源、新基建等行业,实现对各类高压电动机驱动的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提升机、皮带机
等负载的软启动、智能控制和调速节能,有效提高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工艺控制及自动化水平。同时
公司依托多年深厚的电力电子技术积累,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布局储能业务,研发、生产及销售储能系列产
品,包括但不限于PCS、DC/AC逆变器、光储一体机、储能系统集成等。公司产品拥有欧盟CE认证、北美UL认
证、DNV(挪威船级社)、BV(法国船级社)、CCS(中国船级社)、LR(英国劳氏船级社)等多项国内外知
名认证,出口加拿大、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
1.变压器系列产品
公司变压器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变频用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小型变压器、船用变压器等产品。变频用变
压器具备电压变换、隔离及移相的功能,通过将国家电网标准电压变换为变频电气系统适用电压,满足不同
使用场景下用电设备的差异化需求;通过隔离变频电气系统及电网,实现对电网、变频器及用电设备的保护
;通过移相有效消减网侧谐波、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减少无功补偿设备投入,减少电网污染并实现变频电气
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是高压变频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船用变压器可作为电力网中供动力、照明、
隔离用设备。
变压器常用的冷却介质为空气或变压器油,依靠空气自然对流或通过加装风机提高空气流动性进行冷却
的为干式变压器;浸渍在绝缘油中,依靠油性物质流动进行冷却的为油浸式变压器。
在高效节能领域(变频),公司可提供的主要产品:多绕组干式变频变压器、6-36脉干式变压器、6-36
脉油浸变压器、多绕组油浸变频变压器、非包封三角形变压器、6-36脉干式浇注变压器等;在新能源领域(
风电、光伏、储能),公司可提供的主要产品:6-36脉干式变压器、6-36脉干式浇注变压器、6-36脉油浸变
压器、多绕组干式变频用变压器、非包封三角形变压器、多绕组干式变频浇注变压器等;在海洋工程领域(
船舶、岸电、海上平台),公司可提供的主要产品为船用变压器(6-36脉干式变压器、6-36脉干式浇注变压
器);在数据中心领域,公司可提供的主要产品为多绕组干式变频变压器(移相变压器)等。
2.电抗器系列产品
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限制电流变化的电气设备。电抗器通过限制短路电流、滤波实现对电网的保护
、减少对电网的污染,通过无功补偿提高用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该类产品也可用于变频电气系统,常用于进
出线侧滤波,以降低谐波对变频电气系统、其他电气设备及电网的影响;亦用于平波,以保证变频电气系统
运行的稳定性。
电抗器按结构可分为空心、浸漆、浇注三类,公司生产进出线、并联、串联、平波、滤波、启动、负载
电抗器产品按用途可广泛应用在风电、光伏、储能、石油、化工、冶金、煤炭、轧钢等领域。
3.储能系列产品
公司储能产品包括储能浇注变压器、集中式储能变流器、组串式储能变流器等、EMS、交流升压一体机
、工商业储能系统、大型储能系统、快速布置型储能系统等产品,满足多种应用模式:光储联动、峰谷套利
、台区扩容、需求响应、配电增容、需量控制、虚拟电厂、无功补偿、油电均衡、谐波治理等。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为主导,紧密围绕行业发展以客户需求结合公司战略发展前瞻性布局研发项
目,公司主要产品研发一代、验证一代、推广一代,同时,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持续迭代创新,确保了公司
研发方向与行业发展、市场需求变化始终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形成了公司研发项目针对性强、研发成果客户
认可度高、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快等特点,确立了公司在行业内技术领先的竞争地位。
2.设计与制造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驱动型生产模式,变压器产品多为定制化产品,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个性化
设计。公司构建了贯穿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智能制造、服务闭环的质量战略生态。
3.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订单采购+备货”的采购模式:对于硅钢片、有色金属、绝缘材料,考虑具备通用性及经济
批量采购因素,长期保持安全库存备货;其他原材料根据订单进行采购。公司建立了采购循环相关的内部控
制制度,对采购、存货流转、仓储等采购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变频用变压器产品具备较高的定制化需求,公司与客户间普遍保持密切、
深入的直接技术交流与合作。公司通过客户产品认证、被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单后,客户直接向公司提出产品
需求及技术要求;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形成设计方案并投入生产,生产完成后按要求直接向客户发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秉持“自主研发”理念,在所从事技术领域,经过持续多年稳定的投入,确保公
司研发水平处于技术前沿。公司技术涵盖整个产品设计、结构级制造工艺流程,在新型散热技术、阻抗平衡
技术、智能化设计与生产相关技术、铁心相关制造技术、线圈制造技术及新型结构与设计技术、三电平矢量
控制技术、VSG控制技术、风冷/液冷散热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形成公司独特核心能力。公司引入仿真技术
,与产品设计制造流程相融合,提供模拟、仿真及验证,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的基础实力与技术应用效果的
前瞻性,可快速响应行业发展变化。
公司自主研发的变频调速用干式整流变压器ZTSFG(H)、变频调速用油浸式变流变压器ZTS均获得国家
重点新产品证书、北京自主创新产品证书和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证书。其中,变频调速用干式
整流变压器ZTSFG(H)项目获得北京市火炬计划项目证书,被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联合认定为中关村首台套重
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三相油浸式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证书
。此外,公司凭借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推动行业的技术发展,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起草了国内变频用变压
器行业标准及多项变频用变压器相关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以产品性能为核心的工艺及质量控制优势
公司以“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为根基,构建了贯穿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智能制造、服务闭环
的质量战略生态。在技术引领方面,依托数字化试验平台与高精度检测设备(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定制化
大电流测试装置),实现关键参数可追溯、可验证、筑牢产品性能基准线;供应链端打造“生态化质量共同
体”,形成从原材料到零部件的穿透式质量管控网络;生产体系创新推行“动态质量模型”,以智能化控制
计划、量化绩效驱动机制等实现制程变异率下降与一次合格率提升的双重突破;售后服务端建立“质量数据
反哺机制”,通过故障分析、质量追溯链闭环及预防性改进机制,持续驱动产品可靠性迭代。公司以“技术
+数据+体系”三维驱动,构建了以产品性能为核心的工艺及质量控制。
3、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坚持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作为国内最早研发和生产变频用变压器的企业,公司与下游行业
中主要的高压变频器制造商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合作方式,为其制订产
品和服务流程。这些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在行业技术领先,牵引公司在目标应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质客户
管理方面的高要求以及良好信誉保证,推动公司整理治理水平,保证公司财务健康发展。公司在为客户服务
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创新意愿、动力和视野,主动挖掘其他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敏锐度。公司在现有服
务行业基础上,将公司产品推广至新能源、储能行业,进一步扩大优质客户资源池。
与客户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品牌信任度为公司提出并开展新的产品交付模式提供了契机与基础。公司建立
产品检测数据共享系统,承担原由下游客户自行开展的产品性能测试工作,客户通过共享系统远程获取检测
数据,减少了检测等待时间与后期产品配套时间,提升了产品交付效率。
4、管理和人才优势
公司实施先进管理模式和流程化管理,确保了决策的透明度与执行的高效性,同时公司通过持续的改进
和创新建立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深知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合理的
人才结构才是公司长久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此公司组建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