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强瑞技术(301128)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1128 强瑞技术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工装和检测用治具及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业设备制造业(行业) 8.40亿 100.00 1.95亿 100.00 23.21 ───────────────────────────────────────────────── 设备(产品) 3.22亿 38.37 5056.36万 25.95 15.70 治具(产品) 2.93亿 34.89 7473.38万 38.36 25.52 散热器(产品) 1.34亿 15.93 2836.21万 14.56 21.21 零部件及其他(产品) 4787.03万 5.70 2072.28万 10.64 43.29 电机(产品) 4287.85万 5.11 2045.90万 10.50 47.71 ───────────────────────────────────────────────── 华南(地区) 6.09亿 72.50 1.33亿 68.42 21.90 其他地区(地区) 1.48亿 17.68 4537.94万 23.29 30.58 华东(地区) 8244.28万 9.82 1615.20万 8.29 19.59 ───────────────────────────────────────────────── 直销(销售模式) 8.40亿 100.00 1.95亿 100.00 23.21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11.27亿 100.00 3.41亿 100.00 30.31 ───────────────────────────────────────────────── 治具(产品) 5.10亿 45.26 1.54亿 45.04 30.15 零部件及其他(产品) 2.12亿 18.80 7275.24万 21.31 34.35 设备(产品) 2.10亿 18.67 6388.50万 18.71 30.37 散热器(产品) 1.94亿 17.26 5101.03万 14.94 26.23 ───────────────────────────────────────────────── 华南地区(地区) 8.03亿 71.32 2.63亿 77.06 32.75 华东地区(地区) 1.62亿 14.41 4456.96万 13.05 27.45 其他地区(地区) 1.61亿 14.27 3374.74万 9.89 20.99 ───────────────────────────────────────────────── 直销(销售模式) 11.27亿 100.00 3.41亿 100.00 30.3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4.81亿 100.00 1.66亿 100.00 34.47 ───────────────────────────────────────────────── 治具(产品) 2.55亿 53.05 8998.81万 54.30 35.29 零部件及其他(产品) 8432.43万 17.54 3641.63万 21.98 43.19 散热器(产品) 8370.18万 17.41 2202.20万 13.29 26.31 设备(产品) 5766.30万 12.00 1728.70万 10.43 29.98 ───────────────────────────────────────────────── 华南(地区) 3.68亿 76.48 1.39亿 84.05 37.88 其他地区(地区) 5795.08万 12.06 1215.29万 7.33 20.97 华东(地区) 5512.62万 11.47 1428.64万 8.62 25.92 ───────────────────────────────────────────────── 直销(销售模式) 4.81亿 100.00 1.66亿 100.00 34.4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6.74亿 100.00 2.11亿 100.00 31.25 ───────────────────────────────────────────────── 治具(产品) 4.11亿 61.03 1.34亿 63.47 32.50 设备(产品) 1.26亿 18.72 3178.74万 15.09 25.19 零部件及其他(产品) 9403.64万 13.95 3831.53万 18.19 40.75 散热器(产品) 4255.13万 6.31 684.74万 3.25 16.09 ───────────────────────────────────────────────── 华南(地区) 4.72亿 69.98 1.53亿 72.64 32.43 华东(地区) 1.17亿 17.35 2065.94万 9.81 17.66 其他地区(地区) 8541.51万 12.67 3698.73万 17.56 43.30 ───────────────────────────────────────────────── 直销(销售模式) 6.74亿 100.00 2.11亿 100.00 31.2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8.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2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8078.62│ 24.92│ │第二名 │ 18199.19│ 16.16│ │第三名 │ 16622.82│ 14.76│ │第四名 │ 11046.97│ 9.81│ │第五名 │ 7407.35│ 6.58│ │合计 │ 81354.94│ 72.2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2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5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8348.07│ 10.61│ │第二名 │ 7103.53│ 9.03│ │第三名 │ 2607.13│ 3.31│ │第四名 │ 2344.11│ 2.98│ │第五名 │ 2061.84│ 2.62│ │合计 │ 22464.68│ 28.5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主要从事治具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的智能制造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主要应 用于移动终端、智能汽车等终端产品的零部件模组和整机的组装、拆卸和加工,以及产品电性能、光学性能 、气密性、射频及音频等方面的检测。公司的产品主要在终端产品生产线上的工装和检测环节发挥作用,是 智能制造领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此外,公司还有通过外延并购拓展的散热器、无刷电机等终端产品。 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总营业收入83950.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549 0.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6%。 近年来,公司部分下游市场(以移动终端市场为代表)面临消费增长乏力,需求旺盛度不足的情况下, 公司在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管理层的带领下,凭借不断加强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及长期以来所积累和沉淀的 技术实力、市场开拓经验等,本报告期内,公司在各个下游细分应用领域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业务增长,实 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主要原因是公司正处于持续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的重要阶段,故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一)产品应用领域 基于各核心客户的保密性要求,公司无法准确地将众多产品逐一对应至客户的最终应用领域。尽管如此 ,为了使投资者对公司产品有更充分理解,公司对产品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大致统计和分析后,具体如下: 1、移动终端领域 近年来,移动终端电子产品细分行业的市场需求增速相对缓慢,市场趋于稳定,其对治具、设备等产品 的需求增速亦相对较慢。尽管如此,报告期内公司从该细分领域获取的销售收入达40639万元,同比大幅增 长约47%,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①AI、折叠屏技术、电池续航等技术创新因素驱动消费者换机需求提升,下游市场需求有所复苏;②为 了在稳定的市场格局中实现业务突破,公司重点针对苹果系客户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及治具、零部件产品进行 了业务拓展,效果显著;③针对VR/AR/XR等新兴终端产品,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为下游客户提供射频、 声光电性能的测试治具及设备产品销量有所提升。 2、智能汽车领域 公司近年来持续拓展智能汽车领域的市场,伴随智能驾驶系统的逐渐普及渗透,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约 18671万元的营收,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约203%。 公司在该领域的产品已应用于智能汽车的车灯/整车的组装和检测、针对智驾系统的单板和整机检测线 体,具体业务包括车载模块性能测试、车灯线体组装和检测,以及智能驾驶控制器模块功能检测等各类整体 解决方案。该领域的增长原因系:①智驾系统控制模块的搭载,推动了智能汽车整体出货量的增长,带动公 司的检测线体出货量的增长;②公司在积极推动产品由单站设备向多站连线设备和大型线体设备延伸,提升 设备价值量,强化公司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3、AI服务器领域 除散热器产品外,公司针对AI服务器领域的另一业务为配备在客户数据中心设备产品的生产线上的治具 和设备,主要包括产线配套治具、设备产品以及用于对服务器液冷机柜进行保压、注液、排水烘干、注氮的 各工序测试设备,CDU转接盒、气液检测及介质自动切换等液冷检测设备等。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AI服务器细分市场的营收规模约2400万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 4、散热器产品 报告期内,子公司三烨科技、维玺温控的散热器产品累计为公司贡献约13538万元营业收入,较上年同 期增长约53%。公司的散热器产品主要向通信、AI服务器与半导体行业提供风冷及液冷散热器产品。报告期 内,受主要客户在服务器、通信基站产品的出货量激增的影响,与之配套的公司散热器产品同步增长。 5、无刷电机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拓展的无刷电机产品为公司贡献约4300万元营业收入。公司的无刷电机主 要应用于小米、追觅、iRobot等终端品牌的扫地机器人。该产品业绩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①伴随AI大模 型与3D视觉融合的技术迭代,国产品牌的全球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②无刷电机凭借其高效节能、寿命长 、静音效果好以及控制精准度高的优势,有望进一步替代有刷电机的市场份额。 6、其他应用领域 除上述主要业务领域外,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实现约1250万元营收,在无人机设备领域实现约1411万 元营收。此外公司在人形/工业机器人领域已成功实现了业务拓展,该类业务在报告期内确认收入的总体金 额较小。 (二)战略发展布局 近年来,国内市场涌现了众多新兴市场及潜在客户,如人形机器人及半导体设备行业新客户等。为了积 极拥抱新市场新客户,公司在报告期内进行了多项布局。 1、半导体设备领域 公司在报告期内新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强鹏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为客户的半导体设备提供定制化 零部件、结构件及工装治具和设备等产品。公司认为,凭借公司的研发经验和精益生产理念,并依托与知名 客户的深度绑定与合作,预计能够快速拓展该领域的产品。 2、机器人领域 为了快速进入机器人领域新赛道,公司与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强瑞超能(深圳)机器 人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研发、销售等。结合上半年公司对旭益达无刷电机 业务的收购,公司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化在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布局,形成从供货核心零部件 ,到参与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的延伸。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增速承压的环境下,公司凭借自身的研发能力及客户响应速度,依然能够实现业 务和产品的双突破。尽管公司短期内可能面临市场拓展的阵痛,导致毛利率下滑,但公司仍在不断提高自身 的竞争优势,积极拥抱新机遇,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盈利空间。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关键技术人员、专用设备品类等未发生重大变化。截至2025年6月30 日,公司(含合并范围内子公司)拥有的有效专利主要包括:44项发明专利,274项实用新型专利,137项软 件著作权等。 报告期内,公司仍然采用“定制研发、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生产经营模式,并具备“定制化、小批 量、快速响应”的竞争优势。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1、公司的研发设计与客户的产线设计深度绑定,有效提高大客户的粘 性,并跟随客户迅速拓展新兴市场,实现新业务的导入;2、公司凭借深厚的研发设计经验积累,能够快速 为客户开发更高效、更实惠、性能更优的进口替代产品,提升客户的国产化水平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盈利能 力;3、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模式,具备时刻调整应用领域的灵活性,更符合如今多变的市场环境。具体内 容详见公司2024年度报告。 公司凭借自身的竞争优势,在保持移动终端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对其他业务领域的持续拓展和 突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