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131 聚赛龙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改性塑料行业(行业) 17.10亿 100.00 1.70亿 100.00 9.94
─────────────────────────────────────────────────
改性PP(产品) 8.95亿 52.36 8925.93万 52.50 9.97
其他(产品) 2.98亿 17.43 2139.59万 12.58 7.18
改性PC/ABS(产品) 2.11亿 12.37 1969.39万 11.58 9.31
改性ABS(产品) 1.11亿 6.51 1139.09万 6.70 10.23
改性PBT(产品) 7785.80万 4.55 1245.37万 7.33 16.00
改性PA(产品) 7638.96万 4.47 1397.40万 8.22 18.29
贸易品(产品) 3968.25万 2.32 184.80万 1.09 4.66
─────────────────────────────────────────────────
境内(地区) 17.03亿 99.59 1.69亿 99.66 9.95
境外(地区) 707.18万 0.41 57.25万 0.34 8.10
─────────────────────────────────────────────────
改性塑料销售(销售模式) 16.70亿 97.68 1.68亿 98.91 10.07
原料贸易(销售模式) 3968.25万 2.32 184.80万 1.09 4.6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改性塑料(行业) 7.58亿 100.00 7148.53万 100.00 9.43
─────────────────────────────────────────────────
改性PP(产品) 4.03亿 53.20 3759.42万 52.59 9.32
其他(产品) 1.95亿 25.68 1661.31万 23.24 8.53
改性PC/ABS(产品) 6206.57万 8.18 403.32万 5.64 6.50
改性PBT(产品) 3986.25万 5.26 609.08万 8.52 15.28
改性PA(产品) 3625.54万 4.78 611.74万 8.56 16.87
原料贸易(产品) 2206.28万 2.91 103.66万 1.45 4.70
─────────────────────────────────────────────────
境内(地区) 7.52亿 99.16 7110.98万 99.47 9.46
境外(地区) 636.27万 0.84 37.56万 0.53 5.9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改性塑料行业(行业) 14.77亿 100.00 1.60亿 100.00 10.84
─────────────────────────────────────────────────
改性PP(产品) 7.40亿 50.07 7728.48万 48.24 10.45
其他(产品) 4.07亿 27.53 3411.12万 21.29 8.39
改性PC/ABS(产品) 1.77亿 12.00 2481.10万 15.49 13.99
改性PBT(产品) 6673.95万 4.52 1125.87万 7.03 16.87
改性PA(产品) 6393.23万 4.33 1212.37万 7.57 18.96
原料贸易(产品) 2295.74万 1.55 60.31万 0.38 2.63
─────────────────────────────────────────────────
境内(地区) 14.76亿 99.91 1.60亿 99.59 10.81
境外(地区) 133.44万 0.09 65.89万 0.41 49.38
─────────────────────────────────────────────────
改性塑料销售(销售模式) 14.54亿 98.45 --- --- ---
原料贸易(销售模式) 2295.74万 1.55 60.31万 0.38 2.6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改性塑料(行业) 6.51亿 100.00 6860.72万 100.00 10.54
─────────────────────────────────────────────────
改性PP(产品) 3.19亿 49.00 3133.44万 45.67 9.82
其他(产品) 1.91亿 29.41 1590.62万 23.18 8.31
改性PC/ABS(产品) 7394.33万 11.36 1088.10万 15.86 14.72
改性PBT(产品) 2872.57万 4.41 --- --- ---
改性PA(产品) 2835.64万 4.36 --- --- ---
原料贸易(产品) 952.16万 1.46 --- --- ---
─────────────────────────────────────────────────
广东省(地区) 2.12亿 32.62 2769.81万 40.37 13.04
浙江省(地区) 1.76亿 27.08 2204.45万 32.13 12.51
其他地区(地区) 1.03亿 15.82 --- --- ---
山东省(地区) 6843.19万 10.51 464.07万 6.76 6.78
重庆市(地区) 4644.15万 7.13 --- --- ---
江苏省(地区) 4401.10万 6.76 --- --- ---
境外(地区) 47.49万 0.07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9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8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1872.26│ 18.64│
│第二名 │ 12690.89│ 7.42│
│第三名 │ 6616.16│ 3.87│
│第四名 │ 4405.72│ 2.58│
│第五名 │ 4052.38│ 2.37│
│合计 │ 59637.40│ 34.8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0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6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1708.94│ 13.93│
│第二名 │ 5899.45│ 3.79│
│第三名 │ 4348.02│ 2.79│
│第四名 │ 4308.93│ 2.77│
│第五名 │ 3719.64│ 2.39│
│合计 │ 39984.97│ 25.6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业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改性通用塑料、改性
工程塑料、改性特种工程塑料等。
(一)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1、产业发展状况
改性塑料作为有机高分子新材料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新材
料行业。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新材料技术,围绕重点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
业和国防建设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加快新材料技术突破和应用。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材料领域
的“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趋势,制造产业的各个领域对塑料材料的机械强度、韧性、抗腐蚀性、耐候性
等性能有了不同的要求,传统的塑料材料必须通过改性处理,才能达到和满足下游产业的需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新材料产业被定性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2022年,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年11月,广
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包括财政扶持、金
融支持、数智化转型等方面的政策,指出要围绕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新材料等新兴
产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随着经济复苏与发展,下游行业对改性塑料的需求将持续释放,与此同时,国家针对新材料产业所出台
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改性塑料行业构筑了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除了传统行业需求增长,市场对改性塑料
的性能要求正朝着轻量化、环保化、高性能化方向转变,对改性塑料特殊性能要求不断升级。同时改性塑料
行业也面临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改性塑料竞争力的核心在于配方,改性塑料需不断强化技术
创新和成本控制,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实现转型升级。
光伏发电在很多国家已成为清洁、低碳能源的新能源形式之一。在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能源复苏的推动
下,国内光伏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报告期内发布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再次明确推进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智能光伏创新突破
,推动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规模化量产能力,加大对关键技术装备、原辅料研发应用的支持力度。
光伏胶膜以EVA树脂、POE树脂等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是光伏组件的关键材料,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起到
封装和保护的作用,能提高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并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在清洁能源转型背景下,光伏行
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在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的带动下,光伏胶膜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
趋势。
2、行业上下游情况
(1)上游情况
公司从事的改性塑料生产主要原材料为PP、PC、ABS、PA、PBT等大宗商品,树脂原料占公司产品成本比
重较大,是影响改性塑料成本的关键因素。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出较为稳定的波动态势。以PP为例,由
于全球产能的逐步扩张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相对平衡,其价格波动区间较往年明显收窄。原油价格在相对稳
定的区间内波动,没有出现大幅上涨或下跌的情况,使得PP等石油基树脂的生产成本相对稳定。同时,新增
产能的逐步释放,增加了市场供应,进一步稳定了价格。其他主要树脂原料的价格走势与之类似,整体处于
平稳波动状态,为公司带来了较为有利的成本环境。
(2)下游应用领域行业情况
家电和汽车行业是改性塑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改性塑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类家电产品的罩盖、壳体
、内部结构件、外饰等配件及汽车内饰、外饰、电子电气和动力总成中的各种架构件、功能件。
在家电领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已从基本功能
向外观设计、性能优化、智能化程度及节能环保等多维度延伸。这一转变促使家电企业加大产品创新与升级
力度,进而推动改性塑料需求向多元化、高端化发展。家电产品轻薄化、智能化以及安全环保、外观质感等
方面需求的提升,促使改性塑料企业与下游制造商紧密合作,共同开发个性化的定制材料以满足消费者多样
化、个性化的需求,促进改性塑料的需求在质量和数量上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在汽车领域,伴随全球环保意识的持续提升以及汽车排放标准的渐趋严格,对轻量化材料的应用需求亦
更为突出。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产销量保持稳定增长,而改性塑料在汽车应用中,不仅能够切实降低整车
成本、减轻车身重量,还有助于达成节能减排目标。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方面,改性塑料可用于电池模组
的封装、电池管理系统的防护等部位,可减轻电池组重量,提升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充电桩方面改性塑料
可用于外壳制作,因其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耐候性与机械强度,能有效保障充电过程的安全,并适应各种复
杂的户外环境。传统燃油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等产业持续发展为改性塑料的应用提供了稳
定的市场需求,成为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电子电气行业是改性塑料的重要应用领域,涵盖消费电子、电气设备、通讯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改性
塑料在通讯设备方面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外壳、中框、内部结构件以及天线部件等;在消费
电子领域可应用于耳机、音箱、游戏机等;在电气设备方面,可应用于插座、开关、电线电缆绝缘层、配电
箱外壳等。随着电子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在电气绝缘性能、介电性能和散热
性能以及外观和质感方面对改性塑料的性能规格提出更高要求,为改性塑料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随
着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的推动作用,势必将带动高性能改性塑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中,改性塑料需针对动态工况与安全需求提供多维度防护。材料需在持续充
放电产生的热量环境中保持结构完整性,避免高温导致的软化或变形,确保电芯固定支架、散热组件等关键
部位长期稳定工作。材料还需通过韧性吸收碰撞冲击能量,保护电芯极片、电路连接等精密结构免受振动或
外力破坏,同时避免因材料脆性引发的碎片化风险。另外,还需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防止热失控导致火灾
的蔓延。
汽车充电设施作为电能传输枢纽,改性塑料需平衡环境适应性与电气可靠性。充电桩外壳、枪体握持部
位等组件需承受频繁机械应力作用,材料抗弯折与抗压能力可防止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发生结构性失效。户外
露天环境中的紫外线辐射、极端温度波动与雨水侵蚀要求材料具备抗老化特性,避免外壳褪色、脆化或变形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针对直流快充产生的高温积聚,材料需协同散热设计控制温升,防止局部过热引发绝
缘性能下降或机械强度损失。
改性塑料在这两类场景中均需实现多重性能协同:电池包材料需在密闭空间内兼顾阻燃性能与耐高低温
性能,而充电设施材料则要在开放环境中平衡力学强度与耐候特性。随着技术迭代,轻量化、集成化设计趋
势推动材料向薄壁化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拓展改性塑料的技术边界。
在“以塑代钢”和“轻量化”的下游发展背景下,改性塑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新兴产业中展现
出强大的竞争力,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无人机、机器人、新能源等极具发展潜力的赛道上,成为产
业升级的关键材料。PEEK(聚醚醚酮)被誉为“塑料之王”,兼具耐高温、高强度、耐腐蚀及生物相容性等
综合优势。此外,PEEK对有机溶剂、油类及弱酸弱碱高度稳定,燃烧时低烟无毒。该材料凭借独特性能广泛
应用于高端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制造发动机密封件、飞机结构件,减轻重量的同时提升耐极端环境
能力;电子电气领域则用于高频芯片载带、耐高温连接器,保障信号传输稳定性;在能源化工领域,用于石
油阀门密封件、核电站耐辐射部件,耐受高压和腐蚀介质。近年来,PEEK进一步拓展至机器人、3D打印等新
兴领域。未来,随着轻量化需求增长,PEEK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设备等行业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成为高
端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
3、公司行业地位
秉持着“重视顾客需求,赢得客户信赖,提供高科技产品,谋求共同发展”的理念,经过多年的持续耕
耘,公司已经成为我国改性塑料领域的先进企业之一,能够在技术、质量、服务、供应等方面全方位地为客
户提供高性能、高价值的改性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现担任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理事单位、广东省塑料工业
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单位,并且为全国塑料标准技术委员会工程塑料分技术委员会和改性塑料分技术委员会委
员。公司多次获得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及国家、省、市重点新产品奖项,并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科技项
目的研发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公司自2008年起连续多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公司被认定为
“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014年,公司研发中心下属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材料
产业)重点实验室”;2015年,公司获授“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7年,公司被认定为“广州市制
造业骨干企业”;2018年,公司研发中心下属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2019年,公司
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成长中小企业”;2021年,公司被认定为“新材料先进企业”“广州市民营领军企业”
。2020年,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7月,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2023年,公司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认定为“2023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
业”。2024年,通过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
报告期内,公司“车用耐低温聚碳酸酯合金材料”“低挥发纳米填料改性聚丙烯材料”“应用于汽车零
部件的低收缩低散发免底漆聚丙烯复合材料”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
累计获得国家、省、市重点新产品15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79
项、广东省名优产品8项,广州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4项,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80余项,参与起草
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团体标准21项。
(二)公司主要业务和产品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改性通用塑料、改性
工程塑料、改性特种工程塑料及其他高分子材料等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电子通信、医
护用品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美的集团、苏泊尔、海信集团、格力集团、海尔集团、格兰仕集团、东风集团
、长安集团、广汽集团、丰田集团、奇瑞汽车、延锋汽车、马瑞利、富诚集团、富强集团、普联技术等知名
企业。
1、公司主要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的产品主要为改性pp、改性PC/ABS、改性PA、改性PBT、改性ABS产品系列。
2、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及采购流程管理制度等一套严格、完整的采购管理流程,对供应商的
经营能力、资金能力、生产资质、产品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经过小批量试用采购且合格后,将其列入
公司合格供应商体系中,按订单需求向合格供应商采购。
公司长期专注于改性塑料领域,对上下游市场均较为熟悉,并持续关注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公
司采购部门在仓储、制造等部门提交的采购申请基础上,同时结合原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设定一定的安全库
存,统一对外进行采购,以确保公司生产、运营有序健康的进行。
(2)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接面对客户的业务模式,以便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在开发客户方面,公司主要通过主动开发和产业推广的方式进行客户开拓。一方面,公司依靠长期业务
积累形成的客户关系和信息网络,针对家电、汽车、电子通信等目标市场,筛选优质潜在客户进行重点攻关
,通过客户拜访、提供试验料等方式与客户建立联系,挖掘潜在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经过持续的
市场开拓,已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知名度,同时公司现有在家电、汽车等领域的领先客户也带来了
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上下游配套企业或同行业企业与公司建立业务联系。此外,公司亦积极参与各类技
术交流、研讨会及专业展会,推广公司改性塑料产品,扩大公司影响力。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下游客户的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同时对市场需求量较大
的规格型号产品,公司会适当进行备货,以便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下设制造中心,由制造中心根据生
产指令,统一对各个生产车间进行排产及组织生产。同时,公司会结合客户的需求预测,根据自身产能进行
适当成品安全库存,以提高交货以及保障车间运转效率。
公司主要通过对PP、PA、PBT、PC等基础材料进行改性,生产各类高性能改性塑料,各类产品的生产流
程较为相近,一般可分为配料、混合、混炼挤出、冷却、切粒、筛分、匀化和包装入库等环节。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和研发优势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改性塑料领域,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瞄准行业前沿
技术,积极将前沿技术运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中,不断研发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保持较强的自主创新
能力,促使公司技术与产品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研发团队方面,公司已建立起一支行业经验丰富、专业背景扎实、创新能力强、人员结构合理的研发
团队,核心研发人员具备多年的理论研究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同时公司专门建立了高分子材料
研发中心及一系列的专业实验室,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
站、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材料)产业重点实验室。依托专业的研发团队和公司不懈的研发投入,公司
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公司持续积极研究创新性技术的同时,也不断将先进技术转化
为技术成果。公司已掌握填充改性、增强改性、阻燃改性、塑料合金化、功能性改性等多种改性技术及产品
配方,为公司改性塑料产品的持续生产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凭借核心技术的应用,公司先后多次承担国家
、省级、市级科研项目的实施,公司的“电气接线盒用聚苯醚-尼龙复合材料”“低散发聚丙烯复合材料”
等多项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公司“以回收PET为基体的环保型阻燃增强复合材料”“可替代
铜和铜合金制作建材管件用嵌件的PPS特种工程塑料”等产品分别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二)客户资源优势
由于改性塑料具有较强的定制化特点,因此下游客户对改性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
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首先要对其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交货周期、快速响应能力、管理体系等全方面的考察
和认可,并且经过较长时间的供应商审核,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因此一旦合作,出于保障改性塑料品质稳
定性及减少沟通成本的考虑,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从而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黏性较强。
公司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挖掘下游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等领域行业客户对于改性塑料产品的需求,
持续提升改性塑料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同时,公司搭建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及售后服务体系,形成较强的
市场营销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依托先进的技术水平、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快速及时的响应能力,公司在家用
电器、汽车工业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产品及服务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在家用电器领域,公
司的改性塑料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饭锅、微波炉、压力锅等小型家电和洗碗机、空调、电视机等大型家电,
主要客户包括美的集团、海信集团、苏泊尔、格兰仕集团等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在汽车领域,公司的改性塑
料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外饰、门板、立柱、仪表台、保险杠、踏板等部件的制造,已与东风集团、
长安集团等知名汽车品牌商,以及延锋汽车、马瑞利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等客
户普遍为所在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通过提供品质优异的改性塑料产品和高附加值的技术支持服务与该等客
户建立合作,在取得良好经营效益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为公司进一步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三)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已经建立并有效执行了一整套完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通过推行精细化生产的管理手段,保证每一道生产工序
都处在严格的工艺和质量控制之中,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依托良好的质量控制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公司参与了多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的制定。通
过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增进公司对相关产品及技术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推动公司进一步确立产品品
质管控和生产工艺上的竞争优势。
(四)品牌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品牌培育,并将品牌建设视为实现差异化竞争、提升市场认可度的重要手段
之一。在多年经营中,公司在积极拓展市场的同时,大力加强自身品牌形象建设,公司的技术优势、质量优
势和规模优势等正逐步转变为更加综合的品牌优势。“SELON聚赛龙”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在改性材料
领域受到广泛认可和信赖。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为公司业务的拓展和经营业绩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报告
期内,公司的改性塑料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优质客户和下游应用市场不断扩大。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和任务,积极开展经营活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98
6.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5.74%,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7.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
57%。
(一)研发方面
公司始终秉持“技术立企”的发展理念,专注于高性能改性塑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公司紧密围绕国家“
双碳”战略及下游产业升级需求,构建“市场需求分析-配方技术研发-工艺优化改进”的垂直研发体系,在
环保低碳、功能化改性、高性能化等方向努力形成技术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申请国家专利10件,获得授权专利6件(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
截至本报告报出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专利82件(发明专利72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公司在产品认
证方面亦取得重要进展,报告期内获得PCR(消费后回收塑料)认证产品15个,涵盖PP、PC、PET、PA等主要
塑料种类;取得29类产品的GRS认证(全球回收标准);4款材料通过美国UL认证。这些资质认证助力公司产
品拓展家电、汽车、电子电气等领域的潜在市场,并有利于实现向北美、东南亚等国外市场的规模出口。
在核心技术研究方面,公司通过创新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与功能助剂复配技术,有多项技术研究和新产
品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主要有:
1、公司开发了可以用于汽车门饰板的化学发泡级改性聚丙烯材料,该材料具备良好的成型性和良好的
外观效果,相比于传统产品该工艺成型产品的减重比率达到7%左右。
2、公司开发出特殊显示效果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该产品在具有高刚性、高韧性、低密度的前提下具备
透明特性,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保险杠等外饰零件实现特殊灯光效果的要求,增强整车科技氛围感。
3、公司开发了一种可应用于汽车内饰的低噪音高耐热PC/ABS合金材料,其异响风险系数RPN值≤3,热
变形温度105℃以上,可明显减少驾驶室内异响,对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至关重要。此材料已批量应
用到某知名汽车主机厂前挡玻璃装饰盖板本体。
4、公司针对储能领域的高速发展,开发了一种耐湿热阻燃PC/ABS合金,双85测试1000小时后,阻燃等
级不变,缺口冲击性能保持率在80%以上。已批量应用到电池壳体、支架等多个部件。
5、公司开发了可应用于室外电器壳体的高耐候注塑级PVC,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刚韧平衡性、优
异的阻燃性、高低温稳定性、高性价比等优点,已成功批量应用于多家家电企业。
6、公司开发出高灼热丝、高CTI值、超薄无卤阻燃改性尼龙材料,该系列材料可满足电子电器行业塑件
薄壁化、轻量化、无卤化、安全性的要求,综合性能领先行业水平。
7、公司开发了基于无监督学习的玻璃纤维测试计算机系统,实现玻璃纤维长度分布具有统计意义的快
速、自动、定量监测,赋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开发工作。
8、公司开发了汽车电池控制器用增强阻燃PBT材料,该材料具有高强度、耐化学品、低翘曲、耐水解等
优点,经过1000小时的双85测试,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保持率良好,已实现批量生产。
9、公司开发了耐锂电池电解液的热塑性动态硫化TPV材料,该材料具有低永久压缩形变、高力学强度、
耐化学介质等优点,可应用于锂电池密封领域。
当前,新材料领域正迎来系列变革:新能源产业技术迭代驱动材料体系重构、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催生
航空级材料需求、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精密功能材料创新。公司将紧抓时代机遇,以“技术场景化、生态
协同化”为核心战略,重点关注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循环经济等战略赛道,在改性PEEK、LCP
、高温尼龙、生物降解塑料、碳纤维增强材料等方面积累了相关的技术经验,推动公司从材料供应商向产业
创新生态构建者转型。
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光伏产业的技术迭代,行业对材料的可持续性、系统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
,公司将积极与新能源企业共建“材料-部件-系统”协同开发平台,打通从材料研发到终端验证的闭环链条
,构建全生命周期材料解决方案。
在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兴领域,材料性能直接决定飞行器安全性与经济性,公
司将重点研发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