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135 瑞德智能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智能控制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少量终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控制器行业(行业) 12.62亿 100.00 2.40亿 100.00 18.98
─────────────────────────────────────────────────
家电智能控制器(产品) 9.68亿 76.64 2.02亿 84.41 20.90
电机电动智能控制器(产品) 1.16亿 9.22 1305.07万 5.45 11.21
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产品) 9981.87万 7.91 1243.48万 5.19 12.46
数智能源、智能家居及其他(产品) 7865.18万 6.23 1187.67万 4.96 15.10
─────────────────────────────────────────────────
国内(地区) 12.30亿 97.41 2.33亿 97.18 18.94
国外(地区) 3271.89万 2.59 676.37万 2.82 20.67
─────────────────────────────────────────────────
直销(销售模式) 12.62亿 100.00 2.40亿 100.00 18.9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控制器行业(行业) 5.89亿 100.00 1.09亿 100.00 18.55
─────────────────────────────────────────────────
家电(产品) 4.60亿 78.18 9171.65万 83.98 19.93
电机电动(产品) 6581.30万 11.18 840.56万 7.70 12.77
新能源(产品) 4215.15万 7.16 494.91万 4.53 11.74
其他(产品) 1161.54万 1.97 274.09万 2.51 23.60
终端产品(产品) 884.60万 1.50 140.24万 1.28 15.85
─────────────────────────────────────────────────
国内(地区) 5.75亿 97.74 1.06亿 97.26 18.46
国外(地区) 1330.97万 2.26 298.81万 2.74 22.4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控制器行业(行业) 10.69亿 100.00 2.12亿 100.00 19.81
─────────────────────────────────────────────────
家电(产品) 8.56亿 80.02 1.75亿 82.52 20.43
电机电动(产品) 1.16亿 10.86 1369.02万 6.46 11.79
其他(产品) 4202.18万 3.93 1434.04万 6.77 34.13
终端产品(产品) 2892.09万 2.70 503.88万 2.38 17.42
新能源(产品) 2656.23万 2.48 396.96万 1.87 14.94
─────────────────────────────────────────────────
国内(地区) 10.28亿 96.14 2.03亿 95.67 19.72
国外(地区) 4127.81万 3.86 918.39万 4.33 22.25
─────────────────────────────────────────────────
直销(销售模式) 10.69亿 100.00 2.12亿 100.00 19.8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控制器行业(行业) 4.80亿 100.00 9678.36万 100.00 20.16
─────────────────────────────────────────────────
家电(产品) 3.86亿 80.45 7917.40万 81.81 20.50
电机电动(产品) 5795.98万 12.07 615.46万 6.36 10.62
其他(产品) 1661.09万 3.46 --- --- ---
终端产品(产品) 1343.39万 2.80 --- --- ---
新能源(产品) 585.44万 1.22 --- --- ---
─────────────────────────────────────────────────
国内(地区) 4.61亿 96.14 9278.51万 95.87 20.11
国外(地区) 1852.20万 3.86 --- --- ---
─────────────────────────────────────────────────
以产定销(销售模式) 4.80亿 100.00 9678.36万 100.00 20.1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0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0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8206.48│ 14.42│
│第二名 │ 7085.87│ 5.61│
│第三名 │ 5842.15│ 4.63│
│第四名 │ 4746.21│ 3.76│
│第五名 │ 4612.88│ 3.65│
│合计 │ 40493.59│ 32.0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2.3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725.87│ 3.12│
│第二名 │ 2361.57│ 2.70│
│第三名 │ 2029.81│ 2.32│
│第四名 │ 1835.70│ 2.10│
│第五名 │ 1817.40│ 2.08│
│合计 │ 10770.34│ 12.3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概况
智能控制器以微控制器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为核心部件,通过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算法和通信
技术的结合,赋予设备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的能力,在终端产品中起到“神经中枢”和核心“大脑”的
作用。智能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机电动等诸多领域,并逐渐渗透到智能家居、数智能
源、医疗健康等新兴应用场景,下游空间不断拓展。2024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升
级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下游应用领域是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重要需求来源。近年来,受益于物联网(IoT)
、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全球和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规模不断扩
大。根据锐观咨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
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约34251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锐观咨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
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0亿元。
政策与产业链协同推动: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的高度重视,以及“双碳”目标下
新能源产业的爆发,为智能控制器行业提供了政策红利。2024年,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
策的实施,为智能控制器行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地方政府对半导体、传感器等配套产业的扶持也加速了产
业链完善。
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在技术层面,智能控制器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物
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器作为实现设备智能化的关键组件,其技术内涵日益丰富。通过
技术融合,智能控制器不仅实现了对设备的精准控制,还具备了自主学习、优化决策等高级功能。创新技术
的应用,如云计算、边缘计算等,进一步提升了智能控制器的处理速度和响应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
杂多变的应用场景。
(二)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内先驱企业之一,深耕智能控制器领域二十余年,依托先进的研发设计平台、
高效的数智化生产体系、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与苏泊尔、和生、公牛、添可、Sh
arkNinja、纳恩博、新宝、纯米、美的、日出东方等多家业界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建有“广东省家电智能控制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
心”和“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企业、佛山市标杆高新技术企业、佛山市细分
行业龙头企业、佛山市科技领军企业、佛山市制造业隐形冠军培育企业、顺德区制造业100强、顺德区科技
创新企业、智改数转先进企业、2024年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智科创标杆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授权且有
效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外观专利25项和软件著作权157项,具备较强的智能控制器产品及系
统的研发实力和创新研发能力。
(三)所获荣誉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强大的研发实力为发展基石,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
期战略合作关系,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在技术创新、品质管理及行业影
响力方面的杰出表现,荣获“广东省制造业500强”证书、广东省充电设施协会“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
国能能源研究院“2024充换电榜年度充电桩核心部件十大品牌”称号、佛山市顺德区“智改数转先进企业”
及“2024年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智科创标杆企业”荣誉、GMERiT宏伙集团“2024十大战略供应商”奖牌、欧
宁“优秀供应商”奖牌等,彰显了公司在行业中的卓越表现和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作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先驱企业之一,是国内较早从事家电智能控制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
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专注于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二十余年,依托国内领先的研发制造平台,
为国内国际客户提供优质的智能控制器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以成为智能控制器行业主流方案商为战略
定位,全力打造1+3+N产业新格局,做大做强家电控制器业务,增强和巩固电机电动、汽车电子、数智能源
等新赛道业务,同时积极拓展医疗健康、宠物科技、低空飞行、智能家居等产业的战略探索业务。
(三)公司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围绕客户订单开展生产经营,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
购”的订单式经营模式,具体如下:
1.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式销售产品,依托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面向国内客户和国际客户提供智能控制器解
决方案;基于CRM平台实现公司与客户信息共享,通过BP业务管控流程实现对客户、项目、销售订单、货品
交付、对账及结算的信息化管理,旨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缩减销售周期和销售成本,以实现营业收入持续稳
健的增长。
公司推行LTC管理变革,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积极推进销售流程以及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
进行客户满意度评估体系的更新,通过定期调查和反馈收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公司多
管齐下,旨在持续提升项目运营、团队协同以及客户服务的能力,实现服务响应能力以及交付品质的提升。
2.研发模式
公司采取矩阵式研发管理模式,研发中心下设各事业部及子公司研发部、科技中心和技术管理部等多个
职能部门,形成了覆盖产品项目开发、专利技术研发、前瞻性技术研究和技术标准化等多层次研发体系。公
司具体研发方式包括新产品研发、前瞻性技术研发及标准化设计三大类。
公司新产品研发主要是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客户提出的产品功能、外观、可靠性等技术规格
要求以及目标成本,自主设计开发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智能控制器产品,并提供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研发过
程具有定制化的特点。
公司前瞻性技术研发主要以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以技术引领攻关和新场景应用突破为创新点,对重大
技术攻关、重要产品创新等进行前瞻性研究。
公司的技术标准化包括方案设计和器件选型标准化,通过标准化设计可将成熟的研发方案和器件选型标
准快速运用并组合到不同智能控制器产品中,大幅缩短产品的研发设计周期,提高研发质效,降低研发成本
。
3.生产模式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智能控制器、锂电PACK及部分终端产品,属于定制化产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
购”的生产经营模式,根据客户需求,按照产品性能、规格、数量及交期要求,确定生产计划和相应的交货
计划并组织生产。
公司建立了数智化的制造体系,拥有配套齐全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公司设
有独立完整的生产管理与执行部门,统筹生产排期、设备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监控等工作。公司
产品的主要生产工序分为自动化工序和DIP两个阶段,采用行业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成熟的工艺路线完
成“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智能控制器的定制化产品生产。在生产全过程通过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系
统、高级排产APS系统、生产支持MES系统、品质管理QMS系统、供应商SCM系统、自动仓储WMS系统进行生产
管理与品质保障,采用柔性化流水线作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通过快速更换工艺并调整相应设备、快速换线
,实现不同品种产品的生产快速切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及时交付。
4.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与供应商签署框架协议,并通过采购订单确认具体采购标的、数量
、金额、交期等内容。公司的物资采购以供应中心集中采购为主,子公司就近优势采购为辅,同时确保同一
物料原则上有三家以上稳定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保证物料交期。
公司会根据对下游客户的订单预测,提前储备合理库存,以提高订单响应速度,实现快速生产与交付。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2024年下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并推出了一揽子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措施
。在政策引导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速落地显效,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存量市场空间被深度激活。
这一系列政策对公司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政策层面的外部业绩驱动因素,公司的内部驱动因素在业绩增长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驱动:常态化创新体系构筑了核心技术壁垒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且有效的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外观专利25项和软件著作
权157项。对比2023年期末数据新增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1项,体现了公司强大的
智能控制器研发能力。公司2024年度研发投入达8281.78万元,同比增长9.01%,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不仅满足
了客户定制化需求,还前瞻性布局了AIoT、算法等前沿领域,驱动新质生产力提升,为业绩增长注入硬核动
能。目前,公司已具备成熟的智能控制器、多模态传感技术及物联网协议适配能力,相关产品支持设备互联
互通与指令交互,如通过Wi-Fi、蓝牙、Zigbee等协议实现跨品类控制。公司正研发高精度控制模组、低延
时通信模块及场景化算法,以增强智能控制器在复杂指令解析、多设备协同调度等场景的兼容性。
2.结构升级:传统赛道稳健增长,新赛道集中发力
公司聚焦业务结构优化,锚定战略客户与核心产品赛道,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耕家电智能控制器领域
,推动产品向精细化、智能化、场景化升级,精准契合市场需求。2024年,家电智能控制器传统赛道实现营
业收入96752.06万元,同比增长13.07%。同时,新赛道业务蓬勃崛起,汽车电子、电机电动、数智能源等业
务迎来增长,滑板车、交流充电桩等智能控制器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销量持续攀升。报告期内,新赛道业务
实现营业收入21623.06万元,占年度营业收入的17.13%,同比增长4.72%,其中汽车电子新赛道营业收入达9
981.87万元,同比增长503.21%,成功构筑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3.精敏运营:强基工程推动运营提质降本增效
公司推进数字化转型,人均产值显著提升。2024年度人均产值达793465.13元,同比增长18.44%。通过
引入先进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数字化办公系统的推行提升了决策效率与管理效能,数字化营销手段的运用也精准洞察了市场需求,
优化了客户服务体验。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同比增加了约5.31%。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加强供应链管
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4.组织活力:人才战略与激励机制双轮驱动
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组织变革,引进多名高级管理人才及核心研发人才,强化高端人才引进及
核心人才梯队建设。公司实施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赋能公司经营增长。通过
制定基层关键岗位后备池和培养方案、开展产品线专家及中层关键岗位培训等举措,持续开展关键岗位的人
才梯队建设,致力于打造稳定、高效且具备竞争力的核心人才梯队。2024年度,公司股权激励覆盖度达12.6
3%,为组织活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5.全球化能力:越南基地本土化运营加速释放产能
公司积极实施全球化战略布局,加速推进海外产能建设。2024年,越南同奈制造基地正式开业,标志着
公司“珠三角-长三角-东南亚”三极产能布局成型。越南生产基地凭借先进的研发设计平台、高效的数智化
生产体系及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多家重要客户的审核,赢得高度赞誉与认可,并获得多家客户订
单,产能加速释放。这不仅贴近海外客户,缩短产品交付周期,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
户粘性,还为公司开拓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实力凸显,科技赋能发展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广东省家电智能控制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
心”和“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佛山市标杆高新技术企业、佛山市科技领军企业、顺德区科技创新
企业20强,具备较强的智能控制器产品及系统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授权且有效发明
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外观专利25项和软件著作权157项。
公司长期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不仅实现客户定制化需求的敏捷响应,更前瞻性布局AIoT、算法等
前沿领域,以技术革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跃迁,为业绩增长注入硬核动能。目前公司已具备成熟的智能控制器
、多模态传感技术及物联网协议适配能力,相关产品可支持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与指令交互(如通过Wi-Fi、
蓝牙、Zigbee等协议实现跨品类控制)。公司正积极关注人形机器人与家居生态的协同技术路径,重点研发
高精度控制模组、低延时通信模块及场景化算法,以提升智能控制器在复杂指令解析、多设备协同调度等场
景的兼容性。
同时,公司始终密切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与行业应用,并在积极引入高端人才,投资AI硬件算
力,研究AI家电积极赋能电子信息产业。在研发效率提升方面,公司积极探索deepseek结合瑞德知识库在各
场景的应用,截至本报告披露日,研发中心信息系统平台已接入deepseekR1,构建了SCH、PCB、BOM等方案
库、代码库,研发提效初见成效;在产品研发设计方面,公司将结合1+3+N产业新格局,深入探索各细分产
品的AI智能体,链接知识库,为用户创造更智能的产品。公司始终秉持开放创新的态度,未来将根据技术发
展趋势与业务需求,结合公司发展,动态优化合作策略,推动智能化产品生态的持续升级。
(二)以客户为中心,高效协同创造价值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构建聚焦客户需求的LTC价值流程体系,确保从市场洞
察到产品交付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并采取“铁三角”协同作战策略,通过销售、研发和交
付的紧密配合,形成强大的市场响应力和执行力。这种高效的协作机制能确保客户产品从概念到市场的快速
转化,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公司凭借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拓展客户群体,为客户创造价值增值。
(三)全面精敏运营,促进高质量增长
公司秉持“创新智造、成就客户,让智能更简单”的企业使命,以强基工程筑牢根基,以敏捷运营提升
效率,以精益生产优化流程,以TQM质量减法保证产品品质,全面推进销研产供一体化进程,致力于提高基
层骨干员工的专业化和稳定性,加快产品的柔性交付和快速响应,及时提升客户的敏捷服务能力,满足客户
订单多种小量、新品快速上市的多元化需求,助力公司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增收,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
劲动力。
(四)数智化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
公司作为佛山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坚持以数据为核心,以智能技术为驱动力,以创新为发展动
力,打造公司的新质生产力,通过不断增强的数智化升级,融合尖端自动化设备,实现柔性生产、精益生产
和智能制造的高效融合,提升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确保了快速响应并满足客户个性化及多样化的需求。随
着数智化升级的持续推进,核心竞争力将不断提升,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五)升级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构建人才竞争力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依托科技,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经营理念,深知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驱动力。公司将人才培养视为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多元化的激励政策,如量身定制绩效政策和持续推行的股
权激励计划,激发员工积极性,实现与公司中长期利益共享。此外,公司大力推进人才专项培养项目,涵盖
各级干部梯队及专业骨干、基层关键岗位,助力人才持续成长,夯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加强与
高校的合作,共同培养和引进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使公司在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公司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六)加速全球化布局,构建全球产能协同体系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海外业务需求,公司积极实施全球化战略布局,加速推进海外产能建设。2024年
越南同奈研发制造基地的落成,标志着公司“珠三角-长三角-东南亚”三极产能布局的成型。通过全球化产
能布局,公司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及时、更高效的服务,将地缘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不仅提升公司在跨
国客户供应链中的不可替代性,更为参与“一带一路”市场竞合构筑战略支点。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制定了新中期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1+3+N产业新格局:以家电智能控制器业务为核心,推
动电机电动、汽车电子、数智能源等新赛道智能控制器业务快速增长,同时,积极拓展医疗健康、宠物科技
、机器人、低空飞行、智能家居等产业的战略探索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240.30万元,同
比增长18.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22.77万元,同比下降6.49%;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72.29万元,同比下降19.87%;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1.41万元,
同比下降93.48%。
(1)优化业务结构,深挖传统赛道产品线
公司聚焦业务结构优化,锚定战略客户与核心产品赛道,秉持“深耕产品线,打穿打透”的作战方针。
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耕家电智能控制器领域,推动产品功能向精细化、智能化、场景化迭代升级,精
准契合市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全力推动公司家电智能控制器产品功能革新。风扇、
除湿机、电暖器、加湿器、移动空调等产品线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其中风扇和电暖器智能控制器强势崛起,
跃升为公司“八千万元级”王牌产品线,成为传统赛道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报告期内,公司家电智能控制器
传统赛道实现营业收入96752.06万元,同比增长13.07%,公司深挖产品线策略展现出显著成效。展望未来,
公司将继续深耕传统赛道,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新赛道业务蓬勃崛起,成功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报告期内,汽车电子、电机电动等新赛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623.06万元,占2024年度营业收入17.13%
,同比增长4.72%。其中,汽车电子新赛道实现营业收入9981.87万元,同比增长503.21%。公司在新赛道业
务迎来了突破性进展,不仅实现了业务规模的稳步增长,而且为公司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潜力,打造
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报告期内,公司在汽车电子赛道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敏锐洞察短途交通工具的市场
趋势,专注研发并成功量产了平衡车、滑板车等智能控制器创新产品,赢得市场高度认可。2024年,公司团
队在九号公司(Segway-Ninebot)创新分享交流会上荣获“最佳创新提案奖”,彰显了公司在短途交通领域
的创新能力。电机电动赛道洗地机、扫地机等产品需求也显著提升,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同时,公司在小电
PACK、储能电源等数智能源赛道的布局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竞争力。
(3)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
公司对医疗健康、宠物科技、机器人、低空飞行、智能家居等产业的战略探索业务进行深入的产业研究
,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尤其在宠物科技方面,公司敏锐地意识到宠物经济的快速发
展及存在巨大潜力,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能力,成功实现智能鱼缸、宠物喂食器、饮水机等智能控制器
产品的量产。未来公司将持续在战略探索业务赛道上发力,持续探索医疗健康、低空飞行、智能家居、宠物
科技、机器人等领域的潜力,寻找更多的增长点,以实现业务的全面跨越。
(4)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夯实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秉持“协同共生、价值共享、共建智慧新生态”的企业愿景,长期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8281.78万元,同比增长9.01%。公司聚焦新赛道和宠物科技、智能家居等N产业,通过持
续的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有效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跃升和质变。
同时,公司为给客户提供稳定可靠优质的智能控制器,投入超千万元对标认证检测机构打造行业顶尖的
检测平台,投建了2500平方米的高水平实验室,配备高标准的3米法电波暗室、10P热泵工况室、接收机、高
精度功率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等一大批先进实验设备,并完成环境可靠性检测、安规检测、EMC检测、空调
检测、充电桩检测等实验室硬件升级,公司实验室已具备实验室CNAS认可所需的资质能力。公司凭借强大的
研发实力和先进的研发设备,于2025年2月28日获批“佛山市家电智能控制系统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中试平台
”的称号,这标志着公司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征程中,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同时
,该中试平台的建设为佛山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力量。
(5)越南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开启国际化新征程,赋能海外业务拓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海外业务需求,公司在越南同奈投资设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并于2024年8月31
日正式开业,在海外战略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自开业以来,越南生产基地凭借先进的研发设计平台、高效
的数智化生产体系及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多家重要客户的审核,赢得客户的高度赞誉与认可,并
获得了多家客户的订单,产能加速释放。
越南生产基地的设立,贴近海外客户服务,显著缩短产品交付周期,优化了供应链管理,为海外客户实
现价值增值,进一步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增强了客户粘性,同时,也为公司开拓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提供了
有力支撑。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越南生产基地的优势,以更积极的姿态、更创新的举措,进一步开拓海外
市场,深化与全球客户的合作,撬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实现经营业绩的持续攀升。
(6)加强构建人才梯队,人才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依托科技,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将
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为更好地落实新中期发展战略规划,公司推动组织
变革,陆续引进多名高级管理人才及核心研发人才,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及核心人才梯队的建设。同时,
为了鼓励核心人才持续提升绩效水平与产出,公司实施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
,赋能公司经营增长。
此外,公司通过强基工程、制定基层关键岗位后备池和培养方案、开展产品线专家、中层关键岗位培训
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开展储干、基层后备人才、产品线专家以及中层等关键岗位的人才梯队建设,致力于打
造一个稳定、高效且具备竞争力的核心人才梯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7)多渠道强化品牌营销,激发企业新活力
公司将品牌推广与市场拓展作为战略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参加AWE、广交会、国际光储充产业展览会
等重要展会,打造公众号、视频号等立体化品牌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