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159 三维天地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检验检测信息化、数据资产管理等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及实施。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3.33亿 100.00 6010.09万 100.00 18.04
─────────────────────────────────────────────────
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产品) 3.00亿 90.17 5152.91万 85.74 17.15
运维服务(产品) 3273.01万 9.82 853.74万 14.21 26.0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44万 0.01 --- --- ---
─────────────────────────────────────────────────
华东(地区) 1.17亿 35.14 2355.83万 39.20 20.12
华南(地区) 6604.45万 19.82 1088.04万 18.10 16.47
华北(地区) 6581.34万 19.75 1972.19万 32.81 29.97
西南(地区) 2598.72万 7.80 784.93万 13.06 30.20
东北(地区) 2150.18万 6.45 -356.49万 -5.93 -16.58
华中(地区) 1939.64万 5.82 446.30万 7.43 23.01
西北(地区) 1734.41万 5.21 -280.72万 -4.67 -16.19
─────────────────────────────────────────────────
直销(销售模式) 3.33亿 100.00 6010.09万 100.00 18.0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6621.93万 100.00 1686.92万 100.00 25.47
─────────────────────────────────────────────────
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产品) 5199.91万 78.53 1221.02万 72.38 23.48
运维服务(产品) 1422.01万 21.47 465.90万 27.62 32.76
─────────────────────────────────────────────────
华东(地区) 2506.92万 37.86 700.13万 41.50 27.93
华南(地区) 1341.31万 20.26 244.32万 14.48 18.21
华北(地区) 1111.83万 16.79 213.45万 12.65 19.20
其他(补充)(地区) 964.46万 14.56 293.58万 17.40 30.44
华中(地区) 697.42万 10.53 235.45万 13.96 33.7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3.35亿 100.00 1.80亿 100.00 53.81
─────────────────────────────────────────────────
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产品) 3.09亿 92.26 1.60亿 88.64 51.69
运维服务(产品) 2586.43万 7.73 2042.37万 11.34 78.96
其他(产品) 3.49万 0.01 --- --- ---
─────────────────────────────────────────────────
华东(地区) 1.28亿 38.34 6683.45万 37.11 52.08
华北(地区) 7285.56万 21.77 3824.73万 21.24 52.50
华南(地区) 6420.82万 19.18 3638.27万 20.20 56.66
西南(地区) 2481.18万 7.41 --- --- ---
西北(地区) 2211.38万 6.61 --- --- ---
华中(地区) 1540.20万 4.60 --- --- ---
东北(地区) 700.04万 2.09 --- --- ---
─────────────────────────────────────────────────
直销(销售模式) 3.35亿 100.00 1.80亿 100.00 53.8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6061.39万 100.00 2403.92万 100.00 39.66
─────────────────────────────────────────────────
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产品) 5110.34万 84.31 1732.80万 72.08 33.91
运维服务(产品) 951.05万 15.69 671.12万 27.92 70.57
─────────────────────────────────────────────────
华东(地区) 2668.07万 44.02 905.61万 37.67 33.94
华北(地区) 1400.72万 23.11 727.40万 30.26 51.93
华南(地区) 1055.97万 17.42 390.61万 16.25 36.99
其他(补充)(地区) 936.63万 15.45 380.30万 15.82 40.6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4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9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399.89│ 4.20│
│客户二 │ 799.36│ 2.40│
│客户三 │ 623.99│ 1.87│
│客户四 │ 587.53│ 1.76│
│客户五 │ 573.23│ 1.72│
│合计 │ 3984.01│ 11.9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2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7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928.06│ 9.59│
│供应商二 │ 625.92│ 6.47│
│北京正坛科技有限公司 │ 561.87│ 5.80│
│中海油能源物流有限公司 │ 280.38│ 2.90│
│成都通威置业有限公司 │ 195.77│ 2.02│
│合计 │ 2592.00│ 26.7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根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国数字
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提升至10%,数字经济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报告》同时指出,2025年将持续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
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
发利用”。公司所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模式
变革等活动成为支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软件业经
济运行情况》,2024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行
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6,953亿元,同比增长8.7%。当前软件行业在压力与变革中迎来结
构性机遇:预算收紧倒逼产品创新,技术升级重塑竞争格局,国产替代打开增量市场。软件企业需在技术融
合、成本控制与生态协作中寻找平衡,方能实现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跃迁。
现结合公司的主营业务,将涉及的具体细分行业领域发展情况做简要介绍:
(1)检验检测数智化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产业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023年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质
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全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2024年,人工智能等新
兴技术高速发展,DeepSeek等生成式大模型相继涌现,不仅为检验检测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对检验检测
管理软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软件,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
云计算等技术,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广泛适用于检验检测监管及服务领域、研究开发领域和生产制造领域,
可为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信息化、数智化支撑,为数字化监管提供依据和抓手,助力客户实现跨资源、跨
流程、跨系统的协同管理,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分析及数据价值挖掘。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下:
检验检测监管及服务领域。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7月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
业统计报告》,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23年末,我国获得资质认定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53
,834家,同比增长2.0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70.09亿元,同比增长9.22%。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规模继续扩
大,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集约化水平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同时,随着数字孪生、
深度学习、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等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先进技术的突破,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
的驱动,检验检测行业对信息化产品的需求逐步向数智化递进。
研究开发领域。研究开发领域的科研实验室覆盖科研院所和石油化工、医药、冶金、通信、食品、电力
、生物等行业下游客户的研发管理和服务过程,其软件平台可为各研究部门提供高效的文件管理、试错实验
、检测分析等管理,其解决方案可促进研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3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在国内生
产总值中占比2.68%。为提升研发工作的效率,实现研发投入向研发成果的转化,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门
等各类研究型实验室对于检验检测信息化产品的需求迫切。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广大客户将持
续促进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为公司面向研究开发领域的检验检测数智化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生产制造领域。生产制造领域主要涉及医药生产、能源、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汽车制造、电
子元器件、芯片、材料等各类制造业企业的质检部门,可协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中检验检测流程的自动化与
智慧化,实现人力、采购、研发、生产、销售和财务数据与检验检测流程数据的关联贯通和闭环管理,推进
企业数智化转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
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
强全面质量管理”。今后一个时期内,生产制造业将在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过程中达成可持续
发展,这既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带来挑战,也为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软件产品提供了
新的发展机遇。
(2)数据资产管理
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联合十六部委共同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要求加快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各类数据资产协同演进,拓展应用广度和深度,推进典型应用场景落地
。数字中国建设加速向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的新发展阶段跃迁,不仅为构筑起数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
核心驱动力,也为数智技术服务商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
设不断完善、数据资产管理需求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数据资产管理市场规模未来预期将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作为数据市场中重要的技术型和应用型服务商,研制的数据资产管理软件可构建全面有效、切合实
际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既可提高业务数据化效率,规范数据资产采集、加工、使用过程,提升数据质量,
保障数据安全,又可丰富数据资产应用场景,建立数据资产绿色生态,持续运营数据资产,为政府机构与企
事业单位等进行资产计量确认提供良好的数据条件和能力基础,并可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加速数据要
素市场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数据资产管理等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及实施,并提供相
关的技术服务。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广泛,自研产品符合信创体系要求,先后为全国多个省市级食品药品监管
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疾控中心等政府机构,以及中国海油、五矿集团、国家能源集团
、招商局集团、光明集团、中兴通讯、比亚迪、云南白药等大型企业集团提供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及数据资
产管理等专业服务,在国内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与数据资产管理领域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业务、数据资产管理业务、供应链管理业务、技术服务四大类。
(1)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业务
支持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业务的相关软件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
,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应用于试验(实验)过程的全面管理、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
生态环境检验检测、产品研发过程管理等多个领域,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手段协助用户更
好地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报告和共享来自检验检测过程的数据和信息,实现检验检测过程中包括人(
人员)、机(仪器)、料(样品、材料)、法(方法、质量)、环(环境、通讯)等相关资源及试验(实验
)流程等全面数智化管理,还可按用户需求实现研发过程管理、检验业务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提升数据管
理效率,实现跨资源、跨流程、跨系统的协同,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分析及数据价值挖掘。
当前公司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业务相关软件主要包括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平台、检验检测云平台、质量
基础设施(NQI)“一站式”服务平台三大类产品。
1)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平台
公司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平台是为测试型、研究型、生产型实验室专门设计的标准软件平台,可选组件
丰富灵活,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可根据用户的特点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或定制化开发。
根据客户类型不同,公司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平台实现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
①服务于政府监管机构:为环境监测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事业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的业务运行提供信息化与数智化支撑,实现检验检测业
务资源、流程及数据的全面数智化管理,有效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
②服务于科研院所和各类研发型实验室:为科研院所及各行各业的研发型实验室提供研发管理服务,具
备高效的研发项目管理、研发实验过程管理、配方管理、制程管理、供应商质量管理、文件管理、全面数据
分析等功能,促进研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③服务于工业品和消费品等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监管功能可提升生产制造企业的质量管控效率,为制药
、能源、化工、食品、酒类、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汽车制造、电子元器件、新能源、芯片及材料制造等
行业客户实现质量过程控制,提升企业质检部门整体工作效率,帮助企业完成对质检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升级,保证产品质量或性能并实现统计学过程控制。
2)检验检测云平台
检验检测云平台是公司在既有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云服务模式实现多租户实验室Sa
aS一站式业务管理的服务平台。检验检测云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基于弹性应用部署和云部署,打破了传统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系统需要花费高额成本定制开发的瓶颈,且所有客户均无需本地部署硬件资源,可以大
幅降低检验检测机构的相关投入和成本。在节省建设成本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平台将不同检测机构、不同区
域的客户整合到一起,形成多主体共赢互利的检验检测生态圈,实现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促进检验检测云
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客户类型及客户需求的差异,检验检测云平台衍生出不同的产品形态。例如对于复杂的省级政务项
目,公司可以与政务云基础设施服务商一起为其创建垂直一体化的检验检测云平台产品,根据其需求可以部
署实现各项功能;对于小型检验检测实验室,公司可为其提供基于云端的SaaS多租户检验检测云平台产品,
帮助客户有效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支出。
3)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服务平台
公司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面向政府、行业、机构及企业,提供智能化检验检测、计量测
试技术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开展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诊断、质量服务、知识产权
、金融管理等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形成质量基础设施要素互联互通和集约高效的线上“一窗受理
、一网通办”服务新体系,让广大中小企业享受到质量服务的普惠红利,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数据资产管理业务
1)数据资产管理平台
公司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以“数据资产价值释放”为核心目标,提供14个子系统,覆盖DAM全域数据管理
职能,打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开发环节,同时以知识图谱技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为智能化手
段,解决企业中关键核心数据不可信、不可用、数据价值无法释放等痛点问题。
公司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协助企业客户从业务和技术双视角厘清数据资产,绘制企业级数据资产地图。在
数据资产地图的基础上,从数据质量、数据价值、数据应用成熟度多个维度进行数据资产动态评估,形成合
理、健全、有效的数据资产评估机制;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治理支持,构建数据治理完整链条,奠定高质量数
据基石;实现高质量数据资产的内部循环与外部流通,运用数据分析与挖掘获取新的信息,在公司内部形成
数据流转与共享,在企业外部为社会提供数据资产的价值,也同时为企业谋取创新型的收益,实现数据的增
值。
2)主数据管理平台
公司主数据管理(MDM)平台以“无边界信息流”为目标,通过安全、可靠和及时的数据互操作性达成
企业内部及外部的信息集成与有效访问,并最终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管理集成。平台提供了方案中心、管理中
心和分析中心三大中心,以及数据标准管理、数据业务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清洗管理、数据应用管理
和数据交换管理等六大管理功能。
公司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协助企业客户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体系,对组织机构、员工、会计科目、物料
数据、客户、供应商数据、BOM数据等高价值数据进行全面管理,通过数据标准管理和数据质量管理的结合
,融入大模型加持的主数据AI智能体,实现在数据创建、审核、查询等场景的智能化应用,保证数据的精确
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实现数据在不同信息系统间的贯通,降低客户数据管理成本和数据复杂度,
用以支持企业各层级的管理决策,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资源整合效益,从而间接为企业带来经
济效益。
(3)数智化供应链管理业务
公司数智化供应链管理业务相关产品包括采购电子商务系统(EC)、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和销
售管理系统(SMS),可为企业提供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业务咨询、流程设计与优化、系统开发、定
制等全过程服务,适用于能源电力、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冶金矿业和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
数智化供应链管理软件协助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对需求计划提报、计划综合平衡、采购计划
审核、分交、采购方案、询价采购、招标采购、网上交易、合同签订、催交监造、质量检验、验收入库、库
存管理、发货配送、财务结算、资金支付、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销售计划、销售价格管理等业务动态实
时掌控。通过供应链管理与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的融合,形成供应链控制塔,包括采购控制塔、销售控制塔、
仓储物流控制塔,实现供应链数据基础应用、统计分析、风险预警与数据智能应用的充分融合,面向供应链
全过程提供精确的控制策略,加快企业响应速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数智化供应链管理软件产品能够适应不同企业管理特色,支持大型企业多级管理模式,可根据企业
运行机制的调整和流程优化管理要求,实现采购供应链业务的扩展与延伸,可与企业的MDM(主数据管理系
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AM(企业资产管理系统)、MES(生产执行制造系统)、FMS(财务管理
系统)等其他业务管理系统互联互通。
(4)技术服务
公司在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及数据资产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同时积累了大量适合中国国
情的运维服务、流程优化咨询、数据资产管理咨询、信息系统合规性验证服务等技术服务经验,可为客户提
供多维度的技术服务。
2、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通过多年积累,公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发体系,建立以行业需求为前提、以新兴技术为导向、以
迭代开发为基础、以质量控制为手段的创新产品研发模式。公司产品研发管理流程主要分为策划立项、产品
设计、迭代开发、验证测试、发版交付五个阶段。
(2)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有严格的采购过程控制制度,采购类型主要分为外采软件、外采硬件及外采技术服务三类。
(3)营销模式
公司主要向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供行业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根据产品特征及行业惯例,采用直接销售
的方式向客户进行销售。由于客户群体多为大型企业及事业单位,公司主要通过参与公开招标、邀请招标、
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议价等方式实现首次销售,签订合同后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和业务特点开展系统的
开发设计及项目实施。公司延伸服务一般包括为客户提供持续的运行维护、现有软件功能的扩展升级与软硬
件支撑环境的升级改造。
(4)服务模式
①软件销售与实施项目:公司销售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数据资产管理等软件产品主要是通过销售软件
附带技术开发与实施,单独销售软件或软件授权两种方式。
②运行维护类项目:以销售部门签订的具有明确合同执行起止日期的运维合同为驱动,通过投入技术人
员服务和时间实现交付,交付品以维护支持服务为主,以合同签订执行终止日期为完成标志。
③采购类项目:以销售部门签订的收入合同为驱动,不需要投入技术人员服务和时间,通过采购部门或
销售部门实现交付,交付品以硬件、软件介质为主,以客户到货验收单(或相关材料)为完成标志。
④咨询类项目:以销售部门签订的收入合同为驱动,通过投入咨询顾问服务和时间实现交付,交付品以
文档、报告为主,以客户认可的项目验收报告为完成标志。
(5)盈利模式
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为主营业务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模式、运维服务模式、技术咨询模式等。具体开发
及实施中,公司针对客户不同需求,在公司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产品、数据资产管理产品原型上根据与客户
签订的合同进行定制化开发,取得合同收入从而实现盈利。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会员单位、2024北京数字经济企业百强、2024“数
据要素×”数商TOP50、2024科学家创新大会人工智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优秀企业,多年来专注于数
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及数据资产管理领域,建立了集产品规划、产品架构、开发、测试等多层次、多岗位、复
合型的研发体系,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在知识图谱、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自然语
言处理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可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个性需求快速提供智能比对、甄别、识别
和研判,为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
公司被认定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是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信息与智能化工作委员会的发起单位、全国信
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据技术、数据治理工作组全权成员单位、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
服务分会会员单位、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联合工作组成员单位、数据确权授权标准工作单位,获得北京中
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等单位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证书。公司“AI算法集成系统V12.0”、“
大数据风险监测预警管理系统V12.0”、“数据融合管理系统V12.0”等多项产品,获得北京市科委等单位颁
发的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公司“数据资产管理平台DAMV13”,获得中国软件评测中心颁发的
数据要素产品证书(数据治理类)。报告期内,公司深度参与《标准数字化演进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一期
)》《高速智慧物流安检标准检测认证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了13项国家标准、7项团体标准;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118项(其中发明专利103项、
外观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99项,其中报告期内公司(含子公司)新增20项专利(其
中16项发明专利、4项外观专利)、新增15项软件著作权;主编、参与编撰技术专著4本,行业白皮书1本,
均已出版或将于2025年陆续发布,形成了拥有较为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与解决方案,在行业内技术
优势突出。。
同时,公司产品注重对标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特征,拥有先进的技术架构,自主研
发的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软件、数据资产管理软件等系列产品,符合信创体系要求,获得鲲鹏技术认证、华
为技术认证、麒麟软件NeoCertify认证、产品兼容性互认证明(中科曙光)、产品兼容性互认证明(中科可
控)、产品兼容性互认证明(达梦数据库)、产品兼容性互认证明(东方通)、产品兼容性互认证明(人大金
仓)等证书。公司自研产品在大量项目实践过程中日益完善,与国产处理器、国产服务器、国产操作系统和
国产数据库经过充分适配验证,可在全国产软硬件环境下高效运行,有效替代同类进口软件。
2、品牌与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与数据资产管理服务提供商,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27001信息技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信息化工程
与技术服务、CMMI体系的最高等级5级等评估或认证等证书,拥有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标准符合性成
熟度三级、信息化工程与技术服务能力二级、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乙方)三级等行业资质。另外,公
司是中国软件协会认定的信用等级AAA级企业、北京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规模型企业。
公司深耕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与数据资产管理领域多年,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及广泛的示范效应。
在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领域,公司已服务客户超过3000家,基本实现政府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生产制造业、
研究开发领域的全行业覆盖;在数据资产管理领域,产品服务于多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包括中国建筑、中
国能建、中国中化、中国国电、中国黄金、中国海油、中国航天、招商局集团、中国五矿、国药控股等近50
家中央企业,以及比亚迪、中兴通讯、TCL、特变电工、光明集团、汾酒集团等知名企业,覆盖高科技电子
、装备制造、房产物业、能源矿产、医药健康和金融投资等多个行业领域。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4科学
家创新大会人工智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优秀企业”称号,公司“数据资产管理平台DAMV13”获得“数
据治理类”优秀产品证书、公司“2024年产品主数据标准(CPMS)”获评优秀应用案例、产品入选2024“数
据要素×典型案例50”、入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数据治理产业图谱3.0》。
3、销售与服务网络优势
公司已建立覆盖全国主要市场的销售、实施、运维服务体系。公司在香港、海南、广东、广西、长沙设
立5家子公司,在厦门、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西安、武汉、成都、济南、南京、贵阳、杭州、长沙、
郑州、合肥、沈阳、乌鲁木齐等地区设有17家分公司,在石家庄等地区设立了多家服务网点,有效实现对不
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组织的营销覆盖,构建了成熟、稳定、多层次的营销服务体系。
凭借该服务网络,公司得以实现对产品实施交付及运行维护的贴身服务和即时响应。即在整个项目的实
施过程中,公司通过本地化的服务人员进行前期咨询与方案设计、中期项目实施管控、后期上线交付等专业
化服务和质量管控,有效保障项目实施部署效率和成功率。同时,凭借该营销网络,可以实现对区域内客户
需求的深入挖掘和快速响应,并通过扩建营销网络和扩大营销服务团队人员规模,实现更全面的区域覆盖及
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从而持续提高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
4、人才与团队优势
公司拥有优秀的研发和技术团队,具备较为完善的人才梯队。报告期内,公司技术人员占比超过85%,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97%,拥有优秀的系统架构师、系统设计师、算法工程师、程序工程师,同时
拥有咨询、设计、开发和测试等不同领域的人才,人才结构均衡。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在公司工作平均时间超过10年,管理层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公司董事长
金震于198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系,自1995年创立三维天地以来,一直专注于为机构客户进行IT系统
建设,从事检验检测信息管理软件及数据资产管理软件开发和实施经验近30年,具有丰富的产品开发和实施
经历,是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副会长,任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信息与智能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质量监管
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信息技术应
用专业委员会委员,获评2022中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