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167 建研设计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建筑设计、咨询、研发及其延伸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程勘察设计服务(行业) 2.08亿 58.80 4929.60万 47.26 23.68
其他(行业) 1.46亿 41.20 5500.24万 52.74 37.71
─────────────────────────────────────────────────
常规建筑设计业务(产品) 1.57亿 44.47 3596.73万 34.49 22.84
工程质量检测业务(产品) 8548.67万 24.14 2791.47万 26.76 32.65
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产品) 5073.08万 14.33 1332.86万 12.78 26.27
施工图审查业务(产品) 3163.27万 8.93 1838.17万 17.62 58.11
其他(产品) 1784.11万 5.04 534.05万 5.12 29.93
EPC业务(产品) 1090.89万 3.08 336.54万 3.23 30.85
─────────────────────────────────────────────────
安徽省内(地区) 3.35亿 94.71 9851.21万 94.45 29.38
安徽省外(地区) 1871.45万 5.29 578.62万 5.55 30.92
─────────────────────────────────────────────────
直销(销售模式) 3.54亿 100.00 1.04亿 100.00 29.4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常规建筑设计业务(产品) 7492.20万 43.53 1227.90万 31.98 16.39
工程质量检测业务(产品) 3795.95万 22.05 1081.84万 28.18 28.50
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产品) 2078.02万 12.07 604.23万 15.74 29.08
EPC总承包业务(产品) 1841.19万 10.70 9.72万 0.25 0.53
施工图审查(产品) 1643.28万 9.55 865.40万 22.54 52.66
其他业务(产品) 362.62万 2.11 50.48万 1.31 13.92
─────────────────────────────────────────────────
安徽省内(地区) 1.67亿 96.94 3826.71万 99.67 22.93
安徽省外(地区) 525.97万 3.06 12.86万 0.33 2.4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程勘察设计服务(行业) 2.77亿 53.87 7845.70万 54.57 28.32
其他(行业) 2.37亿 46.13 6531.44万 45.43 27.53
─────────────────────────────────────────────────
常规建筑设计业务(产品) 2.19亿 42.62 6122.59万 42.59 27.94
工程质量检测业务(产品) 9595.58万 18.66 3652.12万 25.40 38.06
EPC业务(产品) 8638.38万 16.80 29.80万 0.21 0.35
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产品) 5785.84万 11.25 1723.10万 11.99 29.78
施工图审查业务(产品) 4414.27万 8.58 2363.40万 16.44 53.54
其他(产品) 1072.66万 2.09 486.12万 3.38 45.32
─────────────────────────────────────────────────
安徽省内(地区) 5.00亿 97.25 1.37亿 95.27 27.39
安徽省外(地区) 1413.54万 2.75 680.65万 4.73 48.15
─────────────────────────────────────────────────
直销(销售模式) 5.14亿 100.00 1.44亿 100.00 27.9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常规建筑设计业务(产品) 9818.67万 49.93 2359.97万 38.76 24.04
工程质量检测业务(产品) 4310.40万 21.92 1858.93万 30.53 43.13
施工图审查业务(产品) 2191.89万 11.15 1191.22万 19.56 54.35
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产品) 2067.48万 10.51 599.35万 9.84 28.99
EPC业务(产品) 996.93万 5.07 --- --- ---
其他(产品) 278.00万 1.41 --- --- ---
─────────────────────────────────────────────────
安徽省内(地区) 1.94亿 98.57 --- --- ---
安徽省外(地区) 281.26万 1.4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4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肥玉荃置业有限公司 │ 1226.97│ 3.47│
│北京徽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1064.66│ 3.0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合肥市委员会 │ 711.79│ 2.01│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局 │ 566.79│ 1.60│
│肥东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 482.34│ 1.36│
│合计 │ 4052.55│ 11.4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1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0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广西英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369.58│ 3.62│
│安徽金荣电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333.53│ 3.27│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328.70│ 3.22│
│绿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 288.18│ 2.82│
│国成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18.58│ 2.14│
│合计 │ 1538.57│ 15.0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所属分类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咨询、研发及其延伸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2024年1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
统计分类与代码》(JR/T0020—2024),公司所处行业隶属于“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对应代码为“M748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5月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按第1号修改单修订),
公司所处行业隶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大类、“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中类、“工程设计活动”小类,对
应代码为“M7484”。
2、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建筑设计行业作为城市建设的前端关键环节,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周期变化、社会变革程度、科技进步速
度等紧密相连。当前,我国建筑设计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过去以城镇化快速推进为主要驱
动力、以“大项目、大合同、大体量”为特征的增长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行业正经历从“增量市场”向
“存量市场+价值创新驱动”的深度转型,“小项目、小合同、细分业务”成为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一变革
,既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结果,更是高质量发展时代对建筑设计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
报告期内,建筑设计行业依然面临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等不利格局,企业生存发展形势严峻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需求萎缩,竞争白热化
报告期,建筑设计市场需求萎缩态势延续,多数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盈利能力下降、资金回笼困难、经
营风险增大的挑战。2024年以来,工程项目建设推进进一步放缓,客户通过停工、延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
程或延期支付等形式拉长付款周期现象日益突出,导致企业回款困难,应收账款不断增加,资金紧张程度日
益加深,甚至已影响到部分企业日常运营。市场萎缩致使竞争更趋白热化,为有效应对生存发展危机,国内
大型设计企业凭借资质、技术、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全国化布局发展,中小型设计单位通过灵活多样的经营手
段或压低报价吸引客户,而国际设计机构则依托前沿的设计理念、强大的创新能力、先进的技术应用等得以
精准对接国内多元化需求,持续抢占国内市场份额,还有建筑施工企业等跨界竞争者的进入进一步加剧了竞
争强度。当前,建筑设计企业间的竞争已是设计水平、服务质量、成本控制、市场拓展、品牌影响力、资源
整合能力等全方位、综合性竞争。
(2)行业分化加快,集中化、规模化程度不断加深
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分化也在进一步加快。头部大型设计企业凭借品牌、技术
、资金等优势,吸引和聚拢了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在市场中逐渐占据更大的份额,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专业化细分市场,一些中小型设计企业专注于特定领域或特定类型的建筑设计,如医疗
建筑、文旅建筑、工业建筑等,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和技术优势在市场中立足。一大批小型企业受资质、业绩
或者专业技术不足等原因,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不断加剧,在大中型企业的挤压下或出局或被并购。行业
分化进一步加快,市场集中化、规模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市场份额逐步向具有规模竞争优势的企业集中,
并将建立起新的竞争格局,推动行业走向成熟稳定。
(3)转型升级仍处起步阶段,尚未取得明显突破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大环境的驱动下,建筑设计行业积极寻求转型
升级,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与降碳、数字化与智能化、城市更新、全过程咨询与工程总承包等成为行业转型
升级的重要方向或领域,但在新理念、新技术、新组织模式等的改革创新与突破中,受BIM、数字孪生等技
术应用投入成本高、落地难,跨专业协同标准缺失,团队适应能力不足,既懂传统设计又精通新兴技术的复
合型人才短缺,市场对创新成果的接受度不高等因素影响,目前行业转型升级仍处起步阶段,未来还有较大
提升空间。
(4)人才流失与复合型人才短缺交织,制约企业稳健发展
人才是建筑设计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多数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收窄,为
争夺市场份额,企业不得不压缩成本,使得行业薪酬待遇及所提供的职业发展机会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下降,
而从业人员则面临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收入待遇不断下降的双重困境,导致人才流失问题显现,企业团队建
设面临一定困难。与此同时,建筑设计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这类人才不仅
需精通建筑设计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如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保科学等跨学科知识,以及出色的项目管理
与沟通协调能力等,但由于行业复合型人才整体短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稳健前行。当前,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加大人才培养投入、优化人才结构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和打造既掌握传统业务又熟悉
未来业务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团队,已成为建筑设计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虽然建筑设计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传统建筑设计市场逐渐步入存
量时代,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数字中国、产业升级等又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城市更新步入规模化实施阶段,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从增量建设向存量改造加速转变,以老旧小区、既有建筑与街区及厂区改造、城市
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公共空间改造等为代表的城市更新给建筑设计行业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带来了
新的增长点。报告期,国家支持城市更新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4月,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
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力度;7月,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
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的发展方向;12月,全国住房城乡建
设工作会议强调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的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快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安徽省住建厅也于
9月出台《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若干措施》,聚焦五大方面提出25条具
体措施,积极支持城市更新工作。在一系列政策大力引导下,城市更新已步入规模化实施阶段,根据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城市更新释
放的庞大设计需求将有效填补行业增量市场缺口,因此成为各大设计企业竞相布局的一大领域。
(2)绿色低碳建筑设计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
“双碳”目标下,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全面、深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成为行业共识。政策导向
方面,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法规,大力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
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要全面建成绿色建筑。2024年3月发布的《加快推动建筑领域
节能降碳工作方案》也重点指出,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需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必须全
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建筑设计行业正加快向绿色、低碳方向迈进。
技术创新方面,随着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全方位融入建筑业,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不断涌现并被
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与低碳设计中,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门
窗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日益普遍,进一步助力绿色低碳设计加快发展。
市场需求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无论是业主还是终端用户,对绿色建筑的青睐度日益增
加。同时绿色建筑认证项目数量近年来也在持续增长,许多终端用户为提升社会形象与资产价值,主动申请
绿色建筑认证,给具备绿色建筑设计能力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设计费用溢价空间。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绿色低碳建筑设计的发展空间将更
为广阔,并将在行业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3)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重塑行业格局
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应用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目前,BIM技术已是
建筑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众多建筑设计公司积极引入BIM技术,实现从二维图纸设计向三维数
字化设计的转变。同时,人工智能(AI)技术也正在逐渐渗透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例如在方案设计阶段
,AI能够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和场地条件,快速生成大量的概念设计方案,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创意灵感;
在设计优化和性能分析方面,AI技术可以对建筑的能耗、结构力学性能、声学效果等进行模拟分析,并根据
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建议。此外,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无人机勘测、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的融合,推动着建筑设计向高效精准迈进。
先进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将推动建筑设计行业从传统模式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升级
,市场竞争不再仅仅取决于设计师的个人创意与经验。部分率先拥抱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将在市
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有利地位,而未能及时实施数字化变革的企业将逐渐被市场边缘化,行业竞争格局
也将重塑。
(4)高品质住房与民生保障项目蓬勃发展,释放行业新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住房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由此催生高品
质住房市场快速发展。自2024年8月住建部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强调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
的“好房子”以来,各地积极响应,北京、天津、湖北和吉林等地纷纷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着力建
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并力求让“老房子”升级为更宜居的“好房子”。在企业层面,有实
力的头部房企也纷纷投身“好房子”赛道,推动行业需求进一步升级。
与此同时,民生保障项目也进入加速扩容期。2024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月,
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在此背景下,市场需求呈现“量
质齐升”特征。一方面,改善性住房需求和刚性住房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根据2024年12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城
乡建设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2024年城中村改造扩围至300余个城市,建设筹集安置住房160余万套,多个城
市改善性住房和高品质住宅的销售去化周期明显缩短,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加速推进;另一方面,保障
性住房建设标准不断迭代升级,北京、成都等地先后出台《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等制度,明确保障性住房
应满足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装配式技术应用比例不低于50%等指标。
随着“好房子”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逐步构建,市场供需关系有望优化,将为建筑设
计行业提供更多市场空间,推动行业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实现民生保障与业务拓展升级共赢。
3、报告期内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报告期内,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围绕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城市更新、既有建筑改造
及历史建筑保护,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国家及安徽省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行业管理、促进高
质量发展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推动行业加快向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与降碳、城市更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
建造等方向前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咨询、研发及其延伸业务,包括常规建筑设计业务、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EP
C工程总承包、施工图审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合同能源管理等。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建筑设计咨询
为核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和设计理念提升为引领,以高品质设计和精细化服务为核心竞争力
,横向拓展市政、生态环保等多个业务领域,纵向推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工程质量检测等产业链延
伸业务,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国内一流的设计咨询集团。
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业务的拓展和提升,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1、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常规建筑设计业务
常规建筑设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主要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园林景
观设计、装饰设计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将提升方案创新创意能力和设计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
,并不断优化设计流程、加大作品质量管控力度,持续聚焦教体建筑、医疗和养老建筑、商业街区、产业园
区、高品质住宅等专项设计,全力打造优势特色产品,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①公共建筑设计
公司公共建筑设计主要涵盖医疗建筑、教育建筑、酒店建筑、办公建筑、文体建筑、商业中心、产业园
区等。公共建筑设计技术难度高,需要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空间布局、消防安全设施及经济投资预算
控制等进行全面考虑。公司在公共建筑设计中,遵循功能性、安全性、人性化、经济性、美观性和可持续发
展原则,注重将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与城市环境、历史文脉相融合,注重体块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
疏散、空间组合和物理环境、配套设施的合理性等,形成了多专业融合的综合设计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公共建筑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安徽
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大楼、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黄山光明顶气象楼、清华公共安全研
究院、长鑫存储研发楼、宿州市“三馆”工程、合肥万达广场、合肥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新桥校区、安徽中
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等。
报告期内,公司新承接合肥一六八中学北校区项目设计、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新校区建
设项目设计、含山县职业教育能力提升项目(含山电子工程学校新校区规划方案与施工图设计项目)、合肥
新站高新区鑫虹光电闲置地块升级改造项目设计、庐阳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综合
提升(创智中心)项目设计、深空探测实验室北京分部(首特钢产业园)装饰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国家强电磁环境试验研究基地(航太新区)项目总体方案设计、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飞行区及工作区扩建工
程工作区项目设计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
②居住建筑设计
公司居住建筑设计作品主要以住宅、安置房、公寓等为主。居住建筑设计不仅要合理布局便捷、舒适、
安全的居住空间,还要符合城市规划,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高品质居住建筑
设计更需要综合考虑作品的功能性与美观性、绿色化与可持续性、智能化与便捷性、无障碍与全龄友好性、
性价比与经济性等多个关键因素。
公司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创意为核心,注重融合区域特色,重视外观设
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坚持建筑、艺术、文化和景观的有机统一,设计出一批功能合理、理念新颖、绿色生
态的居住建筑作品,受到市场青睐,如黄山市齐云福邸康养区项目,天下锦城R4地块1#楼(洋房),梦园小
区规划设计,新华万城南山郡,华地·紫园,公园道,皖投云锦台,悦禧园,华润万橡府,合肥城建琥珀东
樾里、菁华里,安徽置地栢悦书香,高速信达时代星河,铁四局中铁臻庭,云启锦上花园,招商雍润府、四
季臻邸、天青臻境等。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阅庐清源、荃湖悦畔里、凤宁花园、揽山悦府、棠悦风华等多
个居住建筑设计项目。
③城乡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规划,涵盖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环境保护、社会服务设施等,核心在于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
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公司长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
以及各类城市更新规划等。在规划设计中,公司积极探索新兴技术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
技术优势,如三维辅助规划系统技术应用中,实现了全终端动态三维模型加载、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
层叠加,并提供规划动态交互管理;借助AI大模型实现智慧辅助设计,完成智慧交通组织、项目平台技术支
撑等。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完成了众多优秀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成果,如泾县榔桥黄田村总体规划、四
川松潘县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濉溪县2023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三标段、庐江县万山镇
乡村振兴项目一期EPC总承包工程项目、固镇县2022、2023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勘察规划设计项目二标段、瑶
海区2023年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2标段)、合肥大蜀山片区城市设计与双修、鲁中矿业空间发
展规划设计和安徽省城市更新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等。报告期,公司承接了临湖社区恢复楼综合提升改造工程
设计、铜陵市无障碍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年)、合肥市规划建筑技术平台第2包等项目,推动城乡规划
设计业务持续发展。
④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
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过程,主要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
计、城市公园设计、滨水绿地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景观设计等。
公司拥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逐步形成了以建筑学、植物学、生态
学、艺术学、地理学、工程学等多专业融合为核心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服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
,设计出的园林景观既符合审美要求,又满足实用需求,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如公司作为核心设计者参与
的空港国际小镇宝教寺湖生态修复工程和王建沟上游生态修复工程设计项目,主要利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和
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规划新的城市水景观系统,形成了一体化区域性水生态景观系统。其他代表性项目还有
安徽省文化博物园区室外总体及景观、肥西县群英湖公园景观绿化工程设计(第二阶段)、巢湖市东西环城
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芜湖县青弋江滨水生态治理工程规划设计等,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近年来获得包
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在内的各级优秀设计奖40余项。同时,公司还利用自身设计优势向风景园林
设计施工总承包业务不断延伸,完成了经开区翡翠湖、南艳湖“拆围透绿”设计工作。报告期,公司承接了
宿松路沿线环境综合提升项目初步设计、南艳湖幸福河湖创建建设工程设计、马鞍山南站片区配套工程方案
设计(马鞍山南片区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项目。
⑤装饰设计
装饰设计是对建筑设计的延伸,涉及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美化与提升,以创新、可持续和美学的设计
理念,引领未来建筑环境的演变,为客户提供独特而实用的空间解决方案。
公司装饰设计业务涵盖民用、工业建筑室内装饰、幕墙设计等,设计的作品在安全性、舒适性、文化内
涵等方面独具特色,尤其是在金融办公、医疗健康、文化教育、高端酒店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装饰设计方面具
备较强的技术竞争实力。近年来,公司在装饰设计中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采用环保材料,推行绿
色化装饰设计;积极使用AI辅助设计提升方案创作水平,提高设计质量、效率和精准度,为人们提供更加优
美舒适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环境。近年的代表性项目有安徽(合肥)创新法务中心、合肥六中新桥学校装饰
设计方案、安徽智能家居展示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控股大厦改造及装饰设计、芜湖江北新区江湾府、中
国民生银行安徽省分行环境提升、深空探测实验室北京分部(首特钢产业园)装饰工程、安徽省皖能股份有
限公司智能管控中心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科技中心合肥项目装饰设计等。
(2)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
公司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紧跟国家“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导向,聚焦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领域,
以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建筑节能与低碳设计咨询为核心,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深
化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应用、智能化建造等的技术研究与创新,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的研究与应用,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打造企业发展新引擎。
①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其在提升建造效率和品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
动建筑业升级与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领域起步较早,从2009年开始装配
式建筑的专项研究以来,先后被评为首批“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并率先提供“技术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全过程服务。公司参编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等相关国家标准,主编了《装配式住宅统一模数标准》《装配式建筑工程项
目管理规程》等多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参与了多个国内和省内装配式建筑首创项目,代表性项目包括合肥市
经开区西伟德叠合板式住宅推广试验楼、滨湖新区滨湖康园地下车库、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门湖公租房3#
楼、紫云广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二期、高速信达时代星河、凤宁花园、揽山悦府等,在行业内发挥
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引领、示范、推广作用。2023年被住建部《建筑》杂志社评为“装配式建筑领军企
业巡礼入选单位”,2024年被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评为“2024年度装配式与智能建造技术创新单位”
。
②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
绿色建筑设计旨在针对项目的区域、文化、业态特点,选择合适的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高品质建筑,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
公司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及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坚持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方案设
计、施工图设计、运维阶段全过程,并重点开拓绿色工业建筑和超低能耗设计咨询、绿色建材应用等高品质
项目的技术服务。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严格遵循“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原
则,持续增进作品的节能性、环保性、可持续性与舒适性,积极打造绿色建筑设计品牌,助力建筑领域“双
碳”目标的实现。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设计出多个有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近年的
代表性项目包括皖投云启华章项目(高品质绿色建筑项目,三星级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半导体封装
材料生产项目一期厂房及附属设施(安徽省首家获得办公建筑与工业建筑双认证的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
绿色建材试点项目技术服务、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节水技术咨询服务项目(节水技术服务)等,此外
承接有2023年平天湖风景区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法规政策体系研究项目(低碳片区课题研究)和《芜湖市光伏
建筑一体化应用场景指导手册》课题编制(光伏建筑一体化案例分析)等项目,为推动绿色建筑加快发展发
挥了积极作用。
③建筑节能与低碳设计咨询
建筑节能与低碳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因地制宜运用相关节能与低碳技术,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节
能与低碳运行目标。
公司是国家节能专家库机构成员、安徽省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