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君逸数码(301172)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1172 君逸数码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智慧城市领域客户提供系统集成服务、运维服务和自研产品销售等产品和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3.79亿 99.98 1.16亿 100.08 30.62 其他业务(行业) 8.27万 0.02 -9.64万 -0.08 -116.55 ─────────────────────────────────────────────────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集成(产品) 3.51亿 92.74 1.02亿 87.92 28.99 金融安防(产品) 1838.63万 4.85 812.90万 7.01 44.21 设计、研发和技术服务(产品) 586.30万 1.55 363.51万 3.14 62.00 自研产品销售(产品) 197.55万 0.52 178.10万 1.54 90.15 运维(产品) 118.55万 0.31 54.98万 0.47 46.37 其他业务(产品) 8.27万 0.02 -9.64万 -0.08 -116.55 ───────────────────────────────────────────────── 四川省内(地区) 2.64亿 69.59 8850.67万 76.37 33.56 四川省外(地区) 1.15亿 30.41 2738.52万 23.63 23.7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1.88亿 99.98 4914.71万 100.10 26.11 其他业务(行业) 4.14万 0.02 -4.82万 -0.10 -116.55 ─────────────────────────────────────────────────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集成(产品) 1.81亿 95.96 4497.34万 91.60 24.90 金融安防系统集成(产品) 433.76万 2.30 178.90万 3.64 41.24 自研产品销售(产品) 144.71万 0.77 140.15万 2.85 96.85 设计、研发和技术服务(产品) 138.39万 0.74 85.49万 1.74 61.78 运维(产品) 38.86万 0.21 12.81万 0.26 32.97 其他业务(产品) 4.14万 0.02 -4.82万 -0.10 -116.55 ───────────────────────────────────────────────── 四川省内(地区) 9945.43万 52.83 3111.84万 63.38 31.29 四川省外(地区) 8878.87万 47.17 1798.05万 36.62 20.2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4.15亿 99.98 1.48亿 100.07 35.66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7.00万 0.02 -10.92万 -0.07 -155.88 ─────────────────────────────────────────────────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集成(产品) 3.87亿 93.29 1.35亿 91.10 34.79 金融安防系统集成(产品) 2314.24万 5.58 1132.96万 7.66 48.96 运维(产品) 290.91万 0.70 87.27万 0.59 30.00 自研产品销售(产品) 111.64万 0.27 91.09万 0.62 81.59 设计、研发和技术服务(产品) 62.25万 0.15 15.91万 0.11 25.5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7.00万 0.02 -10.92万 -0.07 -155.88 ───────────────────────────────────────────────── 四川省内(地区) 3.41亿 82.20 1.27亿 86.11 37.32 四川省外(地区) 7388.28万 17.80 2053.70万 13.89 27.8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2.07亿 99.99 7316.96万 100.00 35.30 ───────────────────────────────────────────────── 系统集成服务(产品) 2.06亿 99.21 7210.01万 98.62 35.06 自研产品销售(产品) 89.22万 0.43 --- --- --- 运维服务(产品) 72.36万 0.35 --- --- --- 其他业务(产品) 2.87万 0.01 -6.09万 -0.08 -212.66 设计、研发和技术服务(产品) -3655.16 0.00 --- --- --- ───────────────────────────────────────────────── 四川省内(地区) 1.88亿 90.73 6580.34万 90.01 34.99 四川省外(地区) 1921.90万 9.27 730.52万 9.99 38.0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8.7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0030.67│ 26.47│ │成都融投城市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 6118.10│ 16.15│ │客户3 │ 3850.96│ 10.16│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3073.39│ 8.11│ │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2970.16│ 7.84│ │合计 │ 26043.28│ 68.7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2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四川天逸数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1358.92│ 5.22│ │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 │ 731.46│ 2.81│ │国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 694.79│ 2.67│ │成都睿的欧科技有限公司 │ 677.59│ 2.60│ │四川万网博通科技有限公司 │ 518.22│ 1.99│ │合计 │ 3980.99│ 15.2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数字经济核心支柱,2023年其收 入规模达137,276亿元。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引擎,被写入“十四五 ”新型基础设施规划,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国际竞争力数字 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21.6%提升至2023年的42.8%,成为新质生产力关键驱动力。公司 依托智慧城市业务延伸数字经济和AIGC应用,形成“智能物联+大数据+AIGC应用”协同生态。通过整合生成 式AI、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5G、智能物联等前沿技术,推动智慧城市与AIGC场景双向赋能,实现从 传统基建到智能升级的跨越。未来将聚焦数据治理与AIGC应用创新,助力政企客户的数智化转型,赋能智慧 城市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把握住数字经济 和人工智能发展先机,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公司将紧抓行业机遇,持续加 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1、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 城市治理服务、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以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 ,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管理体系。新型智慧城市,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 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引领和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是形成智慧高效、充满活力、精准治理、安全有 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新形态和新模式。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随着 我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据中国信通院等数据统计,中国智慧 城市市场规模近几年均保持30%以上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3 3万亿元。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发展 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要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建设智慧 城市,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 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 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 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推进新型城市建设,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 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 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智慧城市行业发展趋势: (1)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 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有了 显著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截止到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达到了67%(现阶段,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平均水平约8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仍具有较大的提 升空间。根据《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到203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接 近70%。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24年,中央政府发 布了一系列城市更新政策,系统性规划并引领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随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 市更新行动,中央部委及各省积极出台政策、制定规划,通过规划、整治、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 ,全面提升房屋使用、市政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同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环境品质提升和文化传承 保护。 (2)智慧城市范围从单纯的城市管理向城乡统筹转变“十四五”之前的智慧城市管理主要是关注城市 管理本身的信息化,包括城市大脑、领导驾驶舱、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等,未来范围将延展到城 乡统筹,包括产业层面的统筹,城市交通、医疗资源、教育资源、能源资源等都要实现城乡统筹,减少城乡 差距,填平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一体化,让城市发展带动乡村经济,让乡村发展向城市看齐,促进 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智慧乡村、智慧小镇等也将融入智慧城市大格局。 (3)智慧城市从顶层设计向场景化落地延伸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通过10余年的整体策划,目前已经从总 体部署向各行业深入推进方向发展,各行业的智慧城市需要场景化落地,在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公安 、智慧楼宇、智慧场馆、智慧校园、智慧安监、智慧医疗等方面,不仅是信息化,更多的是面向城市需求和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场景化的落地,推动智慧城市在各行各业生根发芽,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民生福 祉、创新创业。场景化落地要与行业具体的运行规则、操作流程紧密相关,才会出现更多的流程再造、管理 优化、信息化升级。从“政务上云”向“云上应用”转型,从关注IaaS,逐步向PaaS、SaaS应用场景拓展。 智慧城市行业的发展与城市治理、民生、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投资高度关联,受城市治理、民生、公共安 全等领域的投资周期性影响,智慧城市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随着新兴技术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智慧 城市建设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2、数字经济及AI大模型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与全要 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中国重点推进建设的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 设施,本质上就是围绕科技创新产业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 的新引擎,数字经济所催生出的各种新业态,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发 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出了战略安排。 近年来,数字经济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具体而言,在数字产业化、产 业数字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开发和数字人才培养五大方面均取得良好建树。2023年中国数字经 济进入新阶段: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 整体框架,标志着数字经济被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明确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将数字产业及产业数字化列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重点,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产业规模呈现加速扩容态势。根据中国信通 院发布的系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总规模已从2016年的22.6万 亿元增长至56.1万亿元,2024年已增至63.2万亿元。自2022年底“数据二十条”顶层文件发布,为数据基础 制度的构建确立了原则和方向后,数据要素产业进入了政策密集落地期,数据治理、确权及使用原则、公共 数据授权运营等领域落地推广模式逐步清晰。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打开了数字经济发展新局 面。2024年1月发布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强调要聚焦应用场景,发挥数据 要素乘数效应。该计划选取了十二个特定行业应用场景,并明确了到2026年底的工作目标,要打造300个以 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 根据IDC预测,到2027年,全球的生成式AI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或达85.7%。预 计2027年中国市场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3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86.2%。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4 -2029年中国AI大模型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AI大模型 市场规模已达到147亿元,并且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这一数据表明,AI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快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行业增速来看,AI大模型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 场规模增速较快。近三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的复合增速高达114%,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未来几年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大模型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8年,我国AI大模型市 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从应用场景的角度,国内生成式AI的主流应用场景集中在知识管理、市场营销、 客户服务、代码生成等通用型场景,同时也有行业企业和技术供应商共同探索行业属性较强的新一代应用。 预期未来会有更多的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解决方案被开发出来,进一步推动大模型和生成式AI在产 业内落地。 AI大模型应用呈现三大趋势: (1)多模态融合与通用化趋势未来AI大模型将更加注重多模态融合和通用化发展。通过整合文本、图 像、音频等多种模态的信息,AI大模型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处理复杂场景,提升智能化水平。同时,通用 化趋势将使得AI大模型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不同领域和行业。 (2)端云结合与轻量化发展随着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端云结合将成为AI大模型的重要 发展方向。通过将部分计算任务迁移到边缘设备,AI大模型将能够实现更高效地实时处理和响应。同时,轻 量化发展将使得AI大模型在资源受限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和效果。 (3)商业化落地与场景创新AI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 应用场景的拓展,AI大模型将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教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场景创新将 推动AI大模型在更多细分领域实现突破和应用。 3、AIGC+智慧城市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数字中国”战略持续实施、“双碳”目标加快落实、数字技术与实体经 济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机遇。智慧城市必须在各个业务环节上运 用物联网、云计算、元宇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诸多新兴技术创造性、创新性解决智慧城市行业客户日益 增长、日趋复杂的个性化需求。创新性和创造性构成了智慧城市行业源源不断的内生驱动力量。智慧城市建 设中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的新一代技术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其中,5G使数据传输实现跳 跃式发展,满足更多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云计算提供计算存储等基础服务,为大规模软件、硬件、数据的操 作和管理提供平台;人工智能提供深度学习等数据算法支持;区块链则有助于打通数据孤岛,并提供智能合 约支持。这些技术都是智慧城市通往智慧的必要铺垫,持续驱动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将在建设中得 到验证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技术机遇。 2024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将智慧城市发展推向“全域数字化”新阶段,其本质是通过数据要素的 深度开发和制度体系的全面革新,实现城市从“管理工具”向“价值创造载体”的跃迁。正如国家数据局局 长刘烈宏所言:“全域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城市发展范式的根本变革”,其核心逻辑是通 过数据要素驱动和制度创新,解决传统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重建设轻运营”“数据孤岛”等问题:(1 )技术架构:从分散到统一。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整合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生态环境等领域的 感知与决策功能,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时空大数据等基础平台整合,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统一 时空框架。(2)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深化“一网统管”建设。(3)产城融合:从空间叠加 到价值共创。 国产大模型DeepSeek实现全球领先的突破性发展,全球科技竞赛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新热潮,传统人工智 能正加速走向通用人工智能(AGI)。在本轮AI浪潮的推动下,凭借高效推理能力、更低的应用成本及灵活 的适配性,基于DeepSeek构建智能体,为城市治理服务提供了解锁“新密码”的钥匙,城市治理服务正从“ 经验驱动”加速迈向“智能驱动”。从智能客服到智能工单处理,从政策解析到城市安全风险预警,DeepSe ek与城市治理服务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在“智商”与“情商”的双重维度上重构了现代城 市的治理逻辑。对于政府治理和企业运营,AI智能体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人机交互模式的视角来观 察和分析AIToB/ToG应用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不同模式下的应用场景逐渐清晰。AI智能体作为智能系统, 能够感知和收集外部数据,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并做出决策,最终执行所需的操作。而在B端和G端场景中,由 于业务场景较为明确,有较多的行业知识与数据积累,与AI智能体的感知理解、决策执行以及交互等特点较 为适配。因此,AI智能体有望成为B端和G端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广阔。据Gartner预测,至2026 年全球30%企业将通过智能体平台实现决策自动化。 4、公司行业地位 智慧城市建设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 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所涉及的产业非常广泛。根据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及所需设备,智慧城 市产业链可划分为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平台、智慧城市应用解决方案及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细分领域。智 慧城市产业链可划分为这四类,其中软件平台、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呈现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公司融合 了软件平台、系统集成服务、运营服务为一体,依托于公司大数据和AI产品能力进行技术创新应用,聚焦细 分行业应用,打造有竞争力的行业产品和解决方案,树立细分行业品牌,构筑护城河。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城市治理服务、智慧民生、公共安全与生态等智慧城市以及数字经济领域。公司依 靠研发实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在城市治理服务、智慧民生、公共安全与生态领域实施众多标杆性项目,在西 部区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1)公司所处行业分类公司长期深耕于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领域,基于城市治理服务、智慧民生、公 共安全与生态等应用场景开展主营业务,为政府部门、企业、银行和医院等国有企事业等单位提供集智慧应 用开发、系统集成服务、运维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根据公司主要产品功能及服务 对象的特点,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 司主营业务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大类”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 (2)行政主管部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职责包括:拟 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 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众多的下游产业。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智慧城市的基础 设施智慧化、信息化领域,为市政基础设施、建筑的智能化、信息化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住建部是建筑智能 化领域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监督管理建筑市场、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研究拟订城市建设的政 策、规划并指导实施,指导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安全和应急管理;承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 承担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的责任;承担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责任等。 (3)行业协会A.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是唯一代表中国软件产业界并具有全国性一级社团法人资格的行业 组织,是民政部首批授予的AAA级行业组织。协会会员由从事软件研究开发、销售、培训、应用、信息系统 集成、信息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与个人自愿结合而组成。协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受工信部委托对各地软件企业 认定机构的认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负责软件产品登记认证和软件企业资质认证工作;制定行 业规则,约束行业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性;协助政府部门组织制定、修改本行业的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以及 本行业的推荐性标准等。 B.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是中国建筑业协会的分支机构,是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从事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管线工程、装修装饰工程的施工单位,以及从事工程勘察设计、监理咨询服务等业务 的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机构自愿参加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开展对施工行业发展及市 场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与依据;发布施工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为会员单位完成具体项目的调研、论证、策划等提供系统化服务及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解决方案;积极倡导 并推进行业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等。 C.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综合管廊建设及地下空间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7年,是从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及地下空间利用技术交流及工作管理的专业组织,是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下属的分支机构。协会的主要职责是 团结城市综合管廊及地下空间专业领域的各类从业者,打造行业高端交流平台,集中人才智慧与经验,共同 开展有关研究、咨询和交流工作,探讨技术发展方向,加强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综合管廊及地下空间的技术 进步,促进综合管廊及地下空间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本公司作为一家面向政企客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融入数字中国战略,深度运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大模型、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机器人、BIM、GIS等先进技术,依托于公司的智能数字底座 、AI智能体构建平台、行业应用软件等产品,充分发挥公司的数据能力、AI应用能力、行业经验以及平台整 合能力优势,为政企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与产品,助力客户数智化转型。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包 括系统集成服务、运维服务、自研产品销售和设计、研发及技术服务等产品和服务。其中,为智慧城市行业 客户提供集“应用软件定制开发”和“智能化、信息化系统集成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城市行业综合解决方案 ,业务环节涵盖智慧城市项目的技术咨询、方案设计、软硬件的开发、系统集成、项目实施和运营维护等。 本公司依托智慧城市业务延伸数字经济、AI大模型应用,形成“智能物联+大数据+AIGC应用”协同生态 。通过整合生成式AI、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5G、智能物联等前沿技术,推动智慧城市与AIGC场景双 向赋能,实现从传统基建到智能升级的跨越。未来将聚焦数据治理与AIGC应用创新,助力政企客户的数智化 转型,赋能智慧城市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主要产品及用途 (1)主要产品按照业务类型,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分为系统集成服务、运维服务、自研产品销售和设计 、研发和技术服务等。具体如下所示: A.系统集成服务 系统集成服务是指公司为智慧城市、政府、企业等特定应用领域的客户提供包含技术咨询、方案设计、 软硬件定制开发、物料采购、项目实施、售后服务等各项内容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公司的系统集成服务的表 现载体是一个满足特定管理使用功能的科学、高效、互联、智能的信息化、数字化系统。 B.运维服务 运维服务是公司基于多年从事信息系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施经验,通过ITSS、ISO20000等IT标准化运 维服务体系,为客户信息化、数字化系统正常运行提供维护和保障服务。公司运维服务内容包括故障诊断和 处理、设备维护、日常监测、定期检测、系统升级维护、技术支持等内容。 C.自研产品销售 公司基于行业细分领域的持续实践和深入研究,挖掘行业用户的共性化需求,自主研发的通用性软硬件 产品,销售给用户或第三方集成商。目前公司生产销售的自研产品主要为:智能数字底座产品、智能视频分 析产品、智慧教育等智慧城市行业相关软件。 D.设计、研发和技术服务 设计、研发和技术服务主要是为政企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软硬件系统的开发、技术方案与图纸的设计、技 术专业咨询、规划等服务支持。 (2)主要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基于“智能物联+大数据+AIGC应用”协同生态,依托自有的智能数字底 座产品和行业应用软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开发,主要为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用户提 供智能数字底座产品与服务以及城市治理服务、智慧民生、公共安全与生态三大领域的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 案。 ①智能数字底座产品与服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天数联专注企业级大数据及数据智能产品的研发与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系列 智能数字底座软件产品,主要分为大数据产品线和AI产品线。其中大数据产品线包括:物联网平台HTSAIOT 、数据接入/同步产品HTSDI、数据共享交换平台HTST、大数据计算存储平台HTSP、大数据治理平台HTSG;AI 产品线包括:低代码AI模型平台HTSC、AI视频分析平台HTSAV、知识图谱构建平台HTSKG以及AI智能体构建平 台HTSAgent等。通过上述产品构建完整的数据智能处理底座,同时研发和提供基于平台的场景化行业智慧应 用方案,具备专业的大数据及AI应用建设实施服务经验,推进政企客户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其中,AI智 能体构建平台HTSAgent依托自主研发的组件化架构与自动化引擎,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与行业知识图谱,支 持私有化数据与行业Know-How的深度嵌入,打造企业专属知识中枢,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灵活可扩展的智能体 应用开发解决方案。HTSAgent实现了全链路智能闭环,打通了“知识获取-语义理解-策略生成-任务执行” 全流程,构建可追溯的决策体系,显著降低政企客户智能体开发门槛,填补了大模型在政企客户落地的最后 一公里。 ②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A.城市治理服务 城市治理服务领域的实施载体主要为市政道桥、地下管网和管廊、园林、河道、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以 及公共交通、电子政务等具有城市服务职能的基础设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 平的提升。公司在城市治理服务领域内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智慧管廊、智慧水务、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 行业综合解决方案。 a.智慧管廊解决方案 智慧管廊解决方案是基于综合管廊运营维护平台构建的城市级综合管廊统一管理体系,由一个大数据总 控中心与多个分控中心组成。利用基于边缘算法技术的物联网通信网关打通物联网异构网络,将分散各管理 区域管廊内的物联网感知数据转换为管理数据并实时上传总控中心。实现综合管廊内的信息共享、实时监测 、智能控制、智慧运维,采用BIM+GIS的数据可视化方式展示整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全局数据,全面综合 提升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全过程的运控管理能力。 b.智慧水务解决方案 智慧水务解决方案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与 水务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水务系统的智能化感知、数据化分析、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一种水务管理模 式。能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城乡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等水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实 时分析和科学决策。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