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206 三元生物 更新日期:2025-07-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的新型甜味剂。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业(行业) 6.99亿 97.98 7194.61万 90.87 10.30
其他(行业) 1439.59万 2.02 722.96万 9.13 50.22
─────────────────────────────────────────────────
赤藓糖醇(产品) 5.15亿 72.30 4266.02万 53.88 8.28
复配糖(产品) 1.05亿 14.77 1812.09万 22.89 17.21
阿洛酮糖(产品) 7714.07万 10.82 1095.37万 13.83 14.20
酵母粉(产品) 1382.09万 1.94 687.97万 8.69 49.78
甜菊糖苷(产品) 60.95万 0.09 21.13万 0.27 34.67
其他(产品) 57.51万 0.08 34.99万 0.44 60.84
─────────────────────────────────────────────────
国外(地区) 4.94亿 69.27 5663.44万 71.53 11.47
国内(地区) 2.19亿 30.73 2254.13万 28.47 10.29
─────────────────────────────────────────────────
经销(销售模式) 4.94亿 69.35 4322.59万 54.59 8.74
直销(销售模式) 2.19亿 30.65 3594.98万 45.41 16.4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赤藓糖醇(产品) 3.11亿 82.65 2830.69万 72.19 9.09
复配糖(产品) 3517.07万 9.33 575.10万 14.67 16.35
阿洛酮糖(产品) 2539.75万 6.74 252.34万 6.44 9.94
酵母粉(产品) 476.66万 1.26 261.72万 6.67 54.91
其他(产品) 5.18万 0.01 1.15万 0.03 22.22
─────────────────────────────────────────────────
境外(地区) 2.70亿 71.74 2733.01万 69.70 10.11
境内(地区) 1.06亿 28.26 1188.00万 30.30 11.16
─────────────────────────────────────────────────
经销(销售模式) 2.81亿 74.64 2349.73万 59.93 8.35
直销(销售模式) 9557.85万 25.36 1571.28万 40.07 16.4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添加剂行业(行业) 4.83亿 96.64 493.35万 32.38 1.02
其他(行业) 1678.74万 3.36 1030.22万 67.62 61.37
─────────────────────────────────────────────────
赤藓糖醇(产品) 4.08亿 81.67 -454.07万 -29.80 -1.11
复配糖(产品) 5523.07万 11.06 780.00万 51.20 14.12
阿洛酮糖(产品) 1956.08万 3.92 167.41万 10.99 8.56
酵母粉(产品) 1677.09万 3.36 1029.90万 67.60 61.41
其他(产品) 1.65万 0.00 3193.92 0.02 19.37
─────────────────────────────────────────────────
国外(地区) 3.71亿 74.24 716.14万 47.00 1.93
国内(地区) 1.29亿 25.76 807.43万 53.00 6.27
─────────────────────────────────────────────────
经销(销售模式) 3.48亿 69.66 -376.20万 -24.69 -1.08
直销(销售模式) 1.52亿 30.34 1899.77万 124.69 12.5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赤藓糖醇(产品) 2.05亿 87.16 -798.17万 -2866.77 -3.89
复配糖(产品) 1872.88万 7.96 313.62万 1126.43 16.75
酵母粉(产品) 782.96万 3.33 471.28万 1692.70 60.19
阿洛酮糖(产品) 364.44万 1.55 41.11万 147.64 11.28
─────────────────────────────────────────────────
境外(地区) 1.69亿 71.69 --- --- ---
境内(地区) 5878.19万 24.98 --- --- ---
其他(补充)(地区) 782.96万 3.33 --- --- ---
─────────────────────────────────────────────────
经销(销售模式) 1.68亿 71.44 -635.81万 -2283.61 -3.78
直销(销售模式) 6720.11万 28.56 663.65万 2383.61 9.8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6.3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1610.44│ 16.29│
│客户二 │ 7683.60│ 10.78│
│客户三 │ 2257.24│ 3.17│
│客户四 │ 2202.87│ 3.09│
│客户五 │ 2182.08│ 3.05│
│合计 │ 25936.24│ 36.3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9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5.3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8727.18│ 31.34│
│供应商二 │ 8820.43│ 14.76│
│供应商三 │ 5857.27│ 9.80│
│供应商四 │ 3483.20│ 5.83│
│供应商五 │ 2156.81│ 3.62│
│合计 │ 39044.90│ 65.3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属行业
公司主要从事赤藓糖醇、阿洛酮糖、优质甜菊糖(莱鲍迪苷M)等功能糖及其复配产品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C14、食品制造业”。
(二)行业发展阶段
1、功能糖行业发展概况
功能糖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和对低热量、低能量甜味剂需求的
增长。功能糖类包括功能性低聚糖、膳食纤维、糖醇和单糖等,这些糖类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备受关注,
特别是在控制血糖、防治龋齿、降血脂等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功能糖的生产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涵盖了食品、饮料、乳制品、烘焙、酒类、
保健品、医药、饲料和日化用品等多个行业。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的功能糖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行业发展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功能化和规模化的方向迈进,产品结构日益完善。然而,企业仍需加快产
品升级和技术创新,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这一背景下,公司主要产品赤藓糖醇、阿洛酮糖和优质甜菊糖(莱鲍迪苷M)因其天然属性、独特功
能和广泛应用前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赤藓糖醇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低热量甜味剂,甜度相当于蔗糖的60%-70%,口感接近蔗糖,甜味纯正、协调性好
、入口清凉、无特殊后味,具备“零热量”和高耐受度等特点。它广泛应用于各种低糖、无糖食品和饮料中
,是当前营养健康食品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①市场需求
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带动了低糖、无糖饮食的兴起,赤藓糖醇因其天然、“零热量”的特性,成为了市
场的主流选择。根据沙利文的预测,2024年全球赤藓糖醇的总需求量为23.8万吨,2020-2024年的复合增长
率为22%,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此外,GlobalInfoResearch预计,到2030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将达
到26.3亿美元,预测期内(2024-2030年)市场增长率为21.0%。另据贝哲思咨询的研究报告,全球赤藓糖醇
市场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1.7426亿美元的价值。预计2025年至2030年期间,这一增长将以17.34%的复合年
增长率(CAGR)持续。
②应用领域
赤藓糖醇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食品、药品和护理产品、化妆品行业。每种应用都利用了赤藓糖醇的低
热量含量、非致龋性和高消化耐受性。在食品行业,赤藓糖醇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餐桌糖、糖果、饮
料和乳制品等领域,作为替代传统糖分的健康选择。药品和护理产品也受益于赤藓糖醇的特性,赤藓糖醇被
用作咀嚼片、口服混悬液和牙膏中的甜味剂和赋形剂。在化妆品行业,赤藓糖醇主要用于促进保湿效果,使
妆容更加服帖、自然,同时还有抗氧化、抗炎作用,保护皮肤免受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刺激,减少过敏反应
的发生。在中国,无糖饮料市场的快速扩张是推动赤藓糖醇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赤藓糖醇未来会
成为各种无糖饮料的基础配料。2024年6月,浙江大学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范利武团队在《自
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文章表明,赤藓糖醇作为高性能中低温区相变储热材料,展现出其在储热领域
的应用潜力,为赤藓糖醇的未来开辟了新的市场前景。
③生产供应
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并逐渐扩展至全球。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赤藓糖醇生产国。2023年,中国赤藓糖醇产量达到16.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相当比例。2015-2022年的复
合增速为48.9%,表明过去几年中国赤藓糖醇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逐渐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④供需格局
2022年新增产能的投放导致赤藓糖醇市场的供需关系开始失衡。由于技术和渠道积累不足,许多新进企
业的产品质量难以获得客户认可,只能通过低价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行业出现无序竞争的局面。这导致整
个行业竞争急速升级,同时也带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即低质量产品挤出市场高质量产品的现象。
这种情况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整个赤藓糖醇行业正在经历重整。
赤藓糖醇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跌以及行业整合的加速,影响了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生存状
况。根据Mysteel的统计数据,2021年赤藓糖醇的最高报价曾达到40000元/吨,随后逐步下滑。2023年上半
年,赤藓糖醇的报价一度降至9500元/吨。低价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普遍亏损。2023年全年激烈的价格
战显著影响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许多企业不得不减产或转产其他产品,一些新进入者开始陆续退出。2024
年,随着过剩产能逐步出清和行业整合,赤藓糖醇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所缓解,但市场价格尚未显著回升,仍
处于相对低位运行阶段。
目前,赤藓糖醇行业仍处于市场周期性波动的筑底阶段,虽然短期内产能过多的问题仍然存在,但市场
机制将迫使一部分企业关停或转产其他产品,使得那些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供应能力稳定、
品牌影响力大的企业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产能的逐步出清,赤藓糖醇市场有望逐步恢复相对稳定的
供需格局,产品价格也会趋于合理。
⑤国际贸易摩擦
中国在全球赤藓糖醇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绝大多数的生产能力。为了满足全球对低热量天然甜味
剂的需求,中国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出口至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中国赤藓糖醇企业在全
球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部分海外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压力,开始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2023年11
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应欧盟企业JungbunzlauerS.A.于2023年10月9日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
的赤藓糖醇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2025年1月16日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34.4%~233.3%
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五年。
2024年12月13日,美国嘉吉集团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赤
藓糖醇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截止目前,美国的“双反”调查结果尚未公布。
与此同时,自2025年年初以来,美国政府连续出台多项加征关税政策,并频繁调整关税规则,进一步加
剧了中国对美出口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
随着欧盟和美国对中国赤藓糖醇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并征收高额关税,中国赤藓糖醇企业在欧美市场
的出口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国际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受到一定挑战。为此,国内生产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市场
战略,积极寻求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创新。通过拓展新兴市场、升级产品结构和布局海外产能,中国赤
藓糖醇企业正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探索新的增长机遇,推动行业的可
持续发展。
⑥发展趋势
全球健康饮食趋势日益增强,尤其是低热量和无热量食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增长,为赤藓糖醇等健康
食品配料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赤藓糖醇
作为理想的代糖产品,广受关注。这种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健康性的高度追求,也为赤藓糖醇在这些市
场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除了传统市场,中国和东南亚、印度、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也为赤藓糖
醇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逐步增加,预计将成为未来赤藓糖醇
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从整体趋势来看,赤藓糖醇的全球用量正在逐年递增,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虽然短期内赤藓糖醇市场仍
面临行业竞争和国际贸易摩擦的挑战,但随着过剩产能的逐步出清,市场供需关系有望趋于平衡,产品价格
也将趋于合理。
(2)阿洛酮糖
阿洛酮糖作为继赤藓糖醇之后又一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天然代糖,正逐渐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果糖的一种差向异构体,因在自然界含量极少而被称为稀有糖(稀少糖)。阿洛酮糖的甜度约为蔗糖
的70%,但热量极低,口感柔和细致,能够更好地还原蔗糖的纯正甜味。因此,它被视为解决现有代糖产品
导致口感变化问题的关键。同时,阿洛酮糖还具备调节血糖、保护神经、抑制脂肪堆积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
的生理功效,被美国食品导航网评价为最具潜力的蔗糖替代品。
①市场需求
自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确认阿洛酮糖为“公认安全”(GRAS)物质以来,其安全性
和市场认可度稳步提升,被允许作为膳食添加剂和食品配料使用。此后,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多个国家也相继通过了阿洛酮糖的安全认证和法规许可,推动其在原料糖浆、饮料、乳品、烘焙和
糖果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目前,欧盟尚未完成阿洛酮糖的食品级应用审批,但企业联盟正推动欧盟及英国市
场准入,预计未来2-3年内可能获批。
2019年,美国FDA宣布将阿洛酮糖排除在“总糖”和“添加糖”之外,这一决定极大地推动了阿洛酮糖
在美国市场上的应用。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数据,2023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估计为2.834亿美元,
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5.09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6%。
②应用领域
阿洛酮糖的应用领域涵盖了食品、饮料、烘焙、糖果、乳制品以及医药等多个行业。由于其甜味接近蔗
糖、热量极低、有调节血糖等有益人体健康的特殊功能,阿洛酮糖逐渐成为这些领域中的理想代糖选择。在
烘焙和糖果产品中,阿洛酮糖能够提供与蔗糖相似的口感,同时对血糖水平影响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饼
干、蛋糕、糖果和冰淇淋等产品中。
在饮料市场,特别是在无糖和低糖饮料中,阿洛酮糖因其良好的溶解性和加工稳定性,成为调制健康饮
品的理想成分。阿洛酮糖还获得了FEMA(美国食品香料和萃取物制造者协会)的GRAS安全认证,作为食品香
料用于调节风味和口感。它不仅能够提供纯净的甜味,还可以与其他甜味剂(如甜菊糖苷)结合使用,进一
步优化饮品的甜度和口感。此外,阿洛酮糖在乳制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也在增加,因其安全性获得多国认证
,并能够通过美拉德反应改善食品的色泽、风味和货架期,使其在高品质乳制品和烘焙食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
③生产供应
阿洛酮糖的商业化生产始于日本松谷化学(MatsutaniChemical),该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阿洛酮糖商
业化的企业。自2014年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后,阿洛酮糖迅速在美国和日本市场获得认可,随后韩国希杰集
团(CJCheilJedang)和英国泰莱集团(Tate&Lyle)等企业也纷纷推出各自的阿洛酮糖产品,推动了全球市
场的发展。
中国企业进入阿洛酮糖市场较晚,由于国内法规的限制,目前中国的阿洛酮糖产品全部用于出口。
2021年8月,国家卫健委受理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2023年5月,阿洛酮糖酶制剂获得批
准,标志着阿洛酮糖在中国的法规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2024年,国家卫健委批准了包括D-阿洛酮糖-3-差
向异构酶在内的23种新食品原料和添加剂,进一步推动了阿洛酮糖在中国市场的应用。2025年3月,国家食
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就包括D-阿洛酮糖在内的4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随着全球对低热量、天然甜味剂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在阿洛酮糖生产和法规方面的积极进展,预计阿
洛酮糖将在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④发展趋势
目前,阿洛酮糖在北美和日韩市场的应用最为活跃,消费者接受度较高。在美国,阿洛酮糖因其良好的
口感、稳定性和耐高温特性,逐渐成为美国食品饮料新产品的首选甜味剂之一。在韩国,阿洛酮糖已被广泛
应用于超市销售的产品中,尽管价格仍高于蔗糖,但消费者对其近似蔗糖的口感和几乎为零的热量表示认可
。韩国主要食品企业如大象集团和三养公司正在扩大阿洛酮糖的生产能力。未来2-3年内,随着技术进步和
酶制剂成本的下降,阿洛酮糖有望以更低的成本替代蔗糖和果葡糖浆,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市场规模。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阿洛酮糖仍然是一种相对陌生的成分,但随着全球各国对阿洛酮糖法规的
完善、新产品的推出以及企业对消费者的教育,这种成分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正在不断提高,预计这种新型甜
味剂将在代糖领域成为新的焦点。
总体来看,阿洛酮糖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特别是在全球健康饮食趋势的推动下,阿洛酮糖的市场潜
力巨大。随着技术进步和法规支持,阿洛酮糖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将持续上
升。同时,阿洛酮糖目前未被列入2025年年初美国“对等关税”征收范围,为其在国际市场的推广与应用创
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3)优质甜菊糖
优质甜菊糖,又称莱鲍迪苷M(RebM),是一种高倍天然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50倍。RebM属于甜菊
糖苷家族,这个家族因其天然、低热量的特性,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甜菊糖苷的主要成分
是STV和RebA,而RebM作为其中的高端成分,具有更优越的特性。RebM是已知几十种甜菊糖苷成分中口感最
接近蔗糖的一种,几乎没有传统甜菊糖苷常见的后苦味和金属味,使其口感更为优越。
RebM的天然来源和低热量特性使其尤其符合当前消费者对健康和低热量饮食的需求。它不仅能提供与蔗
糖相似的甜味体验,还可以显著减少食品和饮料中的糖含量和热量负担。此外,RebM在常温下和广泛的pH值
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使其在液体、乳制品和烘焙食品中的应用尤为广泛,能够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同时保持其风味和质地。
通过这些特点,RebM正在成为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天然甜味剂之一,满足了消费者对更加健康、天然甜味
剂的需求。
①市场需求
全球健康饮食趋势的增长极大推动了RebM的市场需求。虽然传统的甜菊糖苷产品(如RebA系列)已经在
市场上广受欢迎,但随着消费者对更高品质甜味体验的追求,RebM因其更接近蔗糖的甜味和优越的口感,正
在逐步取代其他甜菊糖苷产品,成为高端市场的首选。市场分析显示,天然甜味剂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将在未
来几年内保持较高水平,尤其是在欧美和亚洲等市场,RebM的应用需求正在迅速增加。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甜菊糖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动向前瞻》,近年来甜
菊糖产品大量上市,在人工甜味剂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实现了销量的逆势增长。据数据估算,2020年全球
甜菊糖的市场规模可达到5.692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达到9.986亿美元,2020年至2027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
为8.4%。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预计2020-2027年,我国将成为甜菊糖市场增幅最快的国家,年复合增长
率达12.5%,其次为美国,达10.3%。其他国家中,日本、加拿大和德国在2020-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
预计为4.4%、9.1%和7.4%。这一增长趋势表明,中国市场对高品质甜味剂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RebM作为甜
菊糖苷中的高端成分,因其卓越的甜味特性和良好的市场接受度,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受到市场青睐。
②应用领域
RebM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饮料、烘焙食品、糖果、乳制品以及保健品等多个行业。与传统甜菊
糖苷相比,RebM因其更高的甜度、更纯正的口感和良好的稳定性,逐渐成为这些领域中理想的蔗糖替代选择
。在无糖饮料市场,RebM因其出色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成为了调制健康饮品的首选。在烘焙和糖果产品中,
RebM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确保最终产品的口感和质地。此外,RebM还常与其他甜味剂复配使用,以
优化产品的整体甜度和口感,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市场中的应用范围。
RebM的高甜度使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饮料和烘焙食品中的应用中表现尤为出色。由
于RebM的甜味曲线与蔗糖相似,且几乎没有苦味和金属味的后调,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一甜味剂,特别是在
无糖、低热量食品中的应用场景中,RebM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增长。
③法规状况
最近十多年,RebM的法规状况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自2013年美国FDA首次批准RebM的安全性以
来,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批准了RebM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这种广泛的法规批准不仅为RebM的全球推广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销售提供了保障。随着
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对RebM的法规放宽,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在高端食品和饮料市场中,RebM
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④生产供应
传统的RebM生产依赖于从甜叶菊中提取,这一过程由于RebM在甜叶菊中的含量极低,需要通过复杂的提
取和纯化过程才能获得高纯度的RebM。这不仅导致了较高的生产成本,也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可能
性。
ID资本《甜菊糖苷瑞鲍迪苷M研究报告》显示,欧美甜味剂巨头在RebM酶转化法生产方面布局深远,产
能集中在如宜瑞安、泰莱、SweeGen和ManusBio等大型公司,市场发展迅猛。而在亚太地区,尤其在我国,
目前仍然主要是作为上游甜叶菊或低端植提原料RebA供应商,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劣势,产业升级亟待解决
。
为应对这一挑战,三元生物历时多年的科研攻关,成功开发了以酵母为底盘细胞的全酶法制备工艺,并
于2024年7月实现小规模量产。这种创新工艺通过分子改造的酶制剂进行高效转化,无需依赖昂贵的糖基供
体,从而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技术突破使得三元生物在RebM的生产供应上具备了
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全球市场对高品质甜味剂的需求。
⑤发展趋势
RebM的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尽管传统甜菊糖苷已经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但RebM因其更优越的口感和
甜味特性,正在迅速取代这些传统的初级产品,成为高端市场的首选。随着全球消费者对健康、低热量和天
然甜味剂需求的持续增长,RebM在食品和饮料市场中的应用将继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内,随着生产技术的
不断进步和法规的进一步放宽,RebM的市场覆盖范围将持续扩大,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以及中
国等新兴市场中,RebM将迎来快速增长的良好机遇。同时,RebM目前未被纳入2025年年初美国“对等关税”
征收范围,为其在国际市场的稳步推进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
2、功能糖行业政策支持
近年来,随着控糖、降糖的健康消费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全球范围内的政府和机构纷纷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来抑制消费者过量摄入添加糖。例如,多国已开始征收糖税,旨在减少高糖食品和饮料的消费,促进
健康饮食习惯。这些政策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饮食选择,也加速了对代糖类产品的市场需
求。
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功能糖行业给予鼓励和支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
国家在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加强了政策引导,鼓励研发和推广低热量、无热量的天然甜味剂。这些政
策为功能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市场环境。
在我国政府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下,功能糖行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成为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随着消费者对健康、低糖、无糖食品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功能糖应用于其产品中,以
满足市场需求。这些政策不仅推动了功能糖的广泛应用,还帮助规范了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政
府通过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和监督机制,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举措提升了消费者对功能糖产品的信心,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
推动下,功能糖行业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健康食品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行业周期性特点
公司专注于赤藓糖醇、阿洛酮糖、优质甜菊糖(莱鲍迪苷M)等天然功能糖及其复配产品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化妆品及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尽管这些产品的市场需
求相对稳定,不易受宏观经济波动的直接影响,但在具体的生产供应和市场表现中,仍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特点。
首先,赤藓糖醇作为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其生产高度依赖于玉米淀粉糖化后的葡萄糖。公司地处
山东省,位于玉米深加工地带,拥有充足的原料供应,这为公司在原料采购和加工上提供了显著的地理优势
。然而,玉米的种植和收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尽管整体供应稳定,但价格和供需关系仍会受到季节性
波动的影响。此外,赤藓糖醇的市场价格和供需动态,还受制于宏观经济因素、国际贸易摩擦、全球产能供
给平衡以及行业周期的变化。例如,市场需求在临近夏季高峰期(如无糖饮料消费增加)时可能导致供应紧
张和价格波动。部分生产企业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由于发酵工艺限制,还会出现阶段性停工检修,从而影响
供应的连续性。
阿洛酮糖,作为一种新兴的稀有糖,其生产依赖于淀粉糖化后的结晶果糖,因此原材料供应和生产成本
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市场表现的波动。在全球产能供给不平衡或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时,阿洛酮糖的市场需求和
价格也可能出现周期性波动。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阿洛酮糖的需求也可能在特定时期
内上升。
优质甜菊糖(RebM)是一种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全酶法工艺生产的高端甜味剂,区别于传统的从甜叶菊
中提取的RebM。这一创新工艺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供应的稳定性,使公司在市场上具备竞争优势。
然而,RebM的市场需求仍可能受季节性变化、经济环境波动和全球市场竞争的影响。例如,市场对高端无糖
饮料和食品的季节性需求波动可能会对其价格产生影响。此外,行业地域集中性和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也
会使RebM的市场表现受到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战争、海运费的变化以及国际贸易摩擦也是影响功能糖产品周期性的重要外部因素。战争可能导致供应
链中断,推高原材料价格,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