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209 联合化学 更新日期:2025-04-3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偶氮类有机颜料、挤水基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 5.34亿 99.92 1.02亿 99.85 19.11
其他(行业) 43.88万 0.08 14.97万 0.15 34.11
─────────────────────────────────────────────────
颜料(产品) 5.18亿 96.98 9829.13万 96.16 18.96
基墨(产品) 1569.29万 2.94 377.46万 3.69 24.05
其他(产品) 43.88万 0.08 14.97万 0.15 34.11
─────────────────────────────────────────────────
境内(地区) 3.77亿 70.50 6846.54万 66.98 18.17
境外(地区) 1.58亿 29.50 3375.02万 33.02 21.40
─────────────────────────────────────────────────
终端客户(销售模式) 3.65亿 68.30 7848.35万 76.78 21.49
贸易商(销售模式) 9359.10万 17.51 1423.07万 13.92 15.21
经销商(销售模式) 7589.10万 14.20 950.14万 9.30 12.5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颜料(产品) 2.51亿 96.93 4909.32万 95.98 19.58
基墨(产品) 793.25万 3.07 205.24万 4.01 25.87
材料及其他(产品) 4869.33 0.00 --- --- ---
─────────────────────────────────────────────────
国内(地区) 1.72亿 66.51 3227.24万 63.09 18.76
国外(地区) 8662.46万 33.49 1887.80万 36.91 21.79
─────────────────────────────────────────────────
终端客户(销售模式) 1.78亿 68.88 3943.30万 77.09 22.13
贸易商(销售模式) 4369.58万 16.89 641.49万 12.54 14.68
经销商(销售模式) 3679.38万 14.22 530.26万 10.37 14.4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 4.27亿 99.79 6673.55万 99.94 15.61
其他(行业) 91.47万 0.21 4.00万 0.06 4.38
─────────────────────────────────────────────────
颜料(产品) 4.08亿 95.31 6229.60万 93.29 15.26
基墨(产品) 1918.19万 4.48 443.95万 6.65 23.14
其他(产品) 91.47万 0.21 4.00万 0.06 4.38
─────────────────────────────────────────────────
境内(地区) 3.02亿 70.51 3819.94万 57.21 12.65
境外(地区) 1.26亿 29.49 2857.61万 42.79 22.62
─────────────────────────────────────────────────
终端客户(销售模式) 2.87亿 66.91 5479.30万 82.06 19.12
经销商(销售模式) 7245.84万 16.91 542.49万 8.12 7.49
贸易商(销售模式) 6930.56万 16.18 655.76万 9.82 9.4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颜料(产品) 1.86亿 94.61 2669.80万 92.52 14.39
基墨(产品) 1054.05万 5.37 215.34万 7.46 20.43
材料及其他(产品) 3.75万 0.02 5076.85 0.02 13.55
─────────────────────────────────────────────────
国内(地区) 1.29亿 65.98 --- --- ---
国外(地区) 6674.56万 34.02 --- --- ---
─────────────────────────────────────────────────
终端客户(销售模式) 1.35亿 68.79 --- --- ---
经销商(销售模式) 3148.09万 16.05 --- --- ---
贸易商(销售模式) 2973.86万 15.16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0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9502.09│ 36.48│
│客户2 │ 5238.30│ 9.80│
│客户3 │ 3591.11│ 6.72│
│客户4 │ 2902.82│ 5.43│
│客户5 │ 1949.84│ 3.65│
│合计 │ 33184.15│ 62.0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2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2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4587.35│ 13.08│
│供应商2 │ 2610.97│ 7.45│
│供应商3 │ 1972.79│ 5.63│
│供应商4 │ 1884.65│ 5.38│
│供应商5 │ 1659.52│ 4.73│
│合计 │ 12715.28│ 36.2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始终秉承“以质量树品牌,以服务赢信赖”的经营宗旨,坚持技术创新与品质优先,致力于为客户
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体验,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在有机颜料领域,公司持续深耕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升级迭代,以更好地满足
市场需求。同时,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技术优势,公司正积极拓展电子化学品领域的战略布局。
1、有机颜料行业概况
使物质显现颜色的物质统称为着色剂,着色剂主要分为染料和颜料两种。染料是指溶于水或其他溶剂的
着色剂;主要用于纺织品的染色。颜料则是不溶于水或其他溶剂的着色剂,它以细微颗粒分散在使用介质中
,主要用于调制印刷油墨和涂料和用于塑料制品的着色。除了具有与染料类似的耐日晒性、耐气候性、耐酸
碱性、耐溶剂性、耐迁移性等特性之外,颜料还具有其特定的性能,如易分散性、遮盖性、耐热性、耐渗水
性等。
颜料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其中无机颜料主要是包括天然矿物在内的无机化合物;有机颜料则指
通过有机合成技术和物理加工制成的有机化合物。与无机颜料相比,有机颜料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制造成本
也相对较高。此外有机颜料的色谱范围比无机颜料更广泛,色彩更鲜艳,着色力更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有机颜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宽,除用于上述的油墨,涂料,塑料行业外,也应用在化妆品、电子化学品等领
域。
颜料在使用中有一个物理分散过程,使得它能以微小的颗粒状态高度分散于使用介质中,故它的易分散
性直接影响到油墨、涂料、塑料制品及纺织纤维等最终应用产品的性能。虽然部分颜料在油墨、涂料、塑料
等应用领域具备通用性,但油墨、涂料、塑料等应用环境各有特点,对其中所用的颜料的分散性、耐候性等
性质要求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不同色系、不同应用领域的颜料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反应原理和化学结构
等存在较大差异。
2、有机颜料分类方法
有机颜料品种繁多,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分类。
(1)按颜色分类
有机颜料按色谱不同可分为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绿色颜料等。
(2)按化学结构分类
有机颜料按化学结构分为偶氮类、酞菁类、稠环酮类、杂环类等,每一大类下可各自细分若干种小类。
各颜料大类中,偶氮类产量占比最高,占比约75%,是最主要的颜料类型。
(3)按应用领域分类
有机颜料按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油墨用、涂料用、塑料用颜料等,其中油墨是有机颜料最重要的应用领
域,占比约为70%。
3、有机颜料行业的发展概况
①国际颜料行业发展状况
颜料制造行业的历史非常悠久。颜料在18世纪开始工业化生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颜料
市场上,欧美国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颜料生产逐步由欧美向亚洲国家转移。
近几年,世界颜料行业稳步发展,市场容量持续上升。亚洲地区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工业化进程的快速
推进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全球特别是亚洲市场的涂料、油墨、塑料等领域的发展,进而促进了
上游颜料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
a.国际颜料制造行业向亚洲转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受不断提高的人力成本和持续加剧的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欧美颜料制
造企业的本土生产规模持续缩减。随着精细化工各细分行业的快速发展、颜料制造行业生产和技术的转移,
亚洲国家凭借丰富的资源、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颜料制造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其中,
又以中国和印度增长最快,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强大生产实力和较强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
近几年世界有机颜料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有机颜料行业市场需求量和产量基本保持均衡,每年大约在40
-50万吨左右。我国有机颜料产量维持在27万吨左右,是全球最大的有机颜料生产国和出口国。
b.绿色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型、高性能颜料快速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环保政策要求的持续提高,颜料下游行业对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
性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欧美等国家,越来越多的化学成分被禁止或限制在颜料产品中使用;部分经典颜料也因为在高温等恶
劣环境下容易分解并产生可能致癌的物质,无法被广泛应用于高端领域。此外,欧美等国家通过加强法规监
管(如欧盟REACH法规)、限制使用物质清单、提高市场准入等方式,对颜料产品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上述情况的存在,对低端颜料产品的生产销售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高性能颜料产品由于在耐气候牢度
、耐热性、耐溶剂及耐迁移等方面性能优良,以及对自然环境有害物质的含量较少,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
青睐,从而成为推动颜料行业需求增长的有利因素之一。
随着颜料行业及其下游行业绿色环保要求的持续提高,环保型、高性能颜料将成为颜料行业生产和消费
的主流。
②国内颜料行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逐步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伴
随着油墨、塑料等行业的转移,我国颜料行业迅猛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品系列,我国颜料企业
不断技术创新、产品性能持续改进、推动自有品牌发展,诸如联合化学、信凯科技、双乐颜料、百合花、七
彩化学、常州北美化学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颇具规模和实力的颜料供应商不断涌现。
根据染料工业协会数据,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有机颜料生产国,2024年我国有机颜料产量达27.7
0万吨,较2023年增加11.24%,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4、有机颜料三大应用领域(涂料、油墨、塑料)行业产量和消费量情况
有机颜料广泛应用于油墨和塑料、涂料三大领域,其产量和消费量与下游行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有机
颜料应用领域很广。根据有机颜料消费量占比,其中油墨行业用量占比约为70%、涂料行业用量占比约为20%
、塑料行业用量占比约为10%、其他行业用量占比小于5%。
5、偶氮类有机颜料发展方向
偶氮类有机颜料作为传统的高性能着色剂,广泛应用于油墨、塑料、涂料、纺织、化妆品等领域。随着
环保法规趋严、下游产业升级以及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该行业的发展方向呈现以下趋势:
(1)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A:无重金属化:传统偶氮颜料可能含铬、铅等重金属,未来将加速开发无重金属替代品(如偶氮色淀
的环保化)。
B:低VOC(挥发性有机物)配方:适应涂料和油墨行业对低VOC产品的需求,开发高着色力、低溶剂依
赖的颜料。
C:生物基原料:探索以生物质为原料合成偶氮颜料,减少石油基依赖,符合循环经济要求。
(2)高性能与功能化
A:耐候性提升:通过分子结构改性(如引入杂环、卤素等)提高耐日晒、耐热性能,满足汽车涂料、
户外建材等高端需求。
B:纳米化技术:开发纳米级偶氮颜料,改善分散性和透明度,适用于LCD、喷墨打印等领域。
C:功能性颜料:开发具有导电性、荧光性、温敏性等特殊功能的颜料,将颜料的应用领域拓展至电子
、传感等新兴领域。
(3)应用领域拓展
A:新能源与电子行业:用于锂电隔膜着色、光伏背板等,需满足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特性。
B:食品与医药包装:开发符合FDA、EU等认证的安全颜料,替代传统含毒性品种。C:3D打印材料:适
配光固化(UV固化)技术的专用颜料,满足快速成型需求。
(4)工艺优化与成本控制
A:绿色合成工艺:减少有毒中间体(如芳胺类)的使用,采用催化技术(如酶催化)降低能耗和废弃
物。
B:连续化生产:替代传统间歇式生产,提高效率并减少批次差异。
C:回收与再利用:研究颜料生产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技术,降低环境负担。
(5)法规与标准驱动
REACH、EPR等合规要求:适应全球化学品法规(如欧盟REACH、中国新化学物质名录),加强产品注册
和风险评估。
(6)区域市场差异化
A:新兴市场增长:东南亚、印度等地区工业化加速,推动中低端颜料需求。
B:高端市场创新:欧美日韩聚焦高性能、环保产品,中国企业需突破技术壁垒。
(7)挑战与对策
A:技术壁垒: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如稠环颜料),需加强产学研合作。
B:成本压力:环保升级导致成本上升,需通过规模化或差异化定价平衡。
C:替代品竞争:面对酞菁类、苝系等高性能颜料的竞争,偶氮颜料需突出性价比和应用特异性。
偶氮颜料行业将向环保化、高性能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同时需应对法规约束和新兴应用场景的挑战。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布局绿色工艺和高附加值产品,并与下游产业协同创新,以巩固市场份额。
6、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有机颜料生产企业,凭借卓越的产品稳定性、优异的色彩表现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成
为国内外大中型油墨生产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作为全球油墨行业巨头DIC株式会社(旗下SUNCHEMICAL)在中国最大的供应商及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与
DIC建立了超过10年的稳定合作关系,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技术、品质和供应链管理上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和精益生产管理,公司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优化成本结构,增强市场竞
争力。目前,公司不仅在国内有机颜料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产品
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信赖。
7、经营模式
公司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一)采购模式
公司实施以产定采的采购制度,公司计划部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制定月度采购计划并发送至供应部,供应
部对供应商进行询价、议价并向总经理汇报,总经理审批后由供应部实施采购。同时,由于公司采购的原材
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其价格受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变化、石油价格变化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而波动较大,因此公司会在保证生产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原材料市场价格适时调整采购量。公司原材料采
购定价方式为市场定价。
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与主要供应商拥有多年合作历史,合作关系稳
定。通过对供应商生产能力、经营资质、经营状况、产品质量和供货稳定性等因素进行考核管理,确定合格
供应商名单。公司每年初根据供应商上年的综合表现对合格供应商名单进行更新。对于新增供应商,公司要
求其提供营业执照及经营有关资质,并对部分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合格后与其展开交易。
公司技术中心负责原材料的取样和检测。在收到供应商供货后,技术中心选取少量原材料进行检验,确
认质量达标后入库并由财务部按照约定安排付款。
(二)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自主生产的模式。公司每年年初会根据过往年度的经营状况以及合理预计制定全年生产规划;
实际生产时,公司计划部根据销售部门的月度销售计划和产品库存量制定月度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由生产中
心负责人批准后,发放至各生产车间安排生产。公司产品主要工艺流程为领料、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颜
料表面处理、压滤、烘干、粉碎、拼混。拼混工序后,由技术中心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开具《质量检验单
》《产品包装单》,包装完毕办理产成品入库。
针对当前化工行业信息化及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公司致力于提升生产工序的自动化程度,打造智慧工厂
,通过引进自动控制系统进一步提升投料数量、反应条件设置的精准度及全流程的生产效率,生产监测指标
实现数字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各批次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提升公司面对市场需求多变的应对能力。
(三)销售模式
公司客户将采购需求发送至公司销售部,由销售部进行报价、议价并向销售负责人汇报,销售负责人审
批后由销售部通知生产中心,生产中心根据库存情况安排生产或直接发出商品。
公司客户按照其采购公司产品的用途分为生产型客户(直销客户)和贸易型客户(经销商)。公司采用
经销方式为主的原因包括:
第一、颜料行业的下游客户包括了油墨、涂料、塑料等诸多行业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仅凭颜料生产企
业一己之力,很难实现对各类型客户的全面覆盖;
第二、下游客户为了使其产品色彩多样,在采购颜料时具有少量多样的特点。有时为了保证产品颜色的
稳定性,直接用户会将多种颜料混合进行调色,因此直接用户每次单一颜色的颜料采购量通常不会很大,而
通过经销商直接用户可以一次性采购多个厂商生产的不同颜料。因此,经销商成为颜料、染料行业重要的销
售渠道。
公司市场部下设国内销售部和国际销售部,国内销售部主要服务国内的直接客户以及经销商,国际销售
部主要服务海外直接客户以及经销商。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不适用
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不适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性能优势
公司生产的有机颜料主要应用于食品包装油墨、UV油墨、文教用品、儿童玩具着色、塑料、皮革等领域
。要求颜料具有色彩鲜艳、着色力高、透明度好的特点。公司颜料产品在油性油墨中颜料具有色彩鲜艳、润
湿性好、流平性好,在水性油墨中粘度低、分散性好、粘度存放稳定性好的优异性能。公司凭借颜料表面处
理的核心技术,优化合成工艺、环保工艺、添加不同多组分反应物,让公司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公司
的主要产品经专家认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在
生产过程中实施精准控制和高标准的质量检测要求。质量检测方面,公司坚持以客户为导向,与主要客户保
持密切沟通,选用与客户相同类型的检测标准和检测设备,严格为客户定制产品标准。同时,为保证公司产
品质量制定了严格的企业标准,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全部达标;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公司生产实现数字化监
测,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提高了液体投料和反应条件的精准度,保证了各批次产品质量的
一致性。
(二)客户优势和品牌优势
颜料用户油墨企业对颜料的品种和质量具有高标准的要求,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司凭借出色的产品性能
以及稳定的产品质量,在油墨行业积累了大量的大中型油墨生产企业客户。针对有机颜料行业的特点,公司
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客户服务体系,利用公司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并通过客
户服务了解市场需求信息,从而指导新产品开发方向。公司第一大客户为全球最大的油墨生产企业DIC油墨
株式会社,国内主要客户包括洋紫荆油墨、杭华股份、天津东洋、科德教育等。公司坚守与合作伙伴“双赢
”的经营理念,与各位经销商、代理商、供应商保持永恒的和谐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在
合作过程中,公司与客户通过定期拜访、召开会议、参加油墨行业研讨会、展会等方式密切沟通,充分了解
客户对产品的质量及性能要求,获得客户的充分了解与信任。公司已在行业内树立起高品质、安全环保、优
质服务的市场形象,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市场公信力,为开拓市场和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研发及技术优势
公司历来注重技术创新,坚持以结构调整为引擎、以产业升级为导向,走“自主创新”和“引进先进技
术”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公司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研发水平在行业内居领先
地位,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及国内领先水平。公司紧跟世界颜料行业高性能、更安全、节能环保
的发展趋势,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对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截至报告日,公司拥
有一支60余人组成的研发团队;拥有12件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公司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48项,其中国家标准5个,行业标准28个,团体标准15个,实施了24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在中国石油和化
学工业联合会和山东省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完成科技成果登记项目12项,项目水平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或“
国内领先”。公司研发实力为产品新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形成了公司的技术优势。
(四)挤水基墨生产优势
公司是国内大型有机颜料企业中具备挤水基墨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生产经验丰富,为油墨企业采购提
供了更多选择,并解决了中小型油墨企业挤水基墨生产规模受限、废水处理能力不足、粉尘污染等一系列问
题。此外,公司作为颜料企业进行挤水基墨生产,生产过程更贴近颜料生产工序,对颜料在连接料中的分散
性等诸多生产细节的把握更加到位。公司在生产挤水基墨的过程中与主要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充分了解其质
量及性能需求,生产符合客户质量要求的基墨产品,并与客户保持相同的质检标准及方法,生产的挤水基墨
与客户对质量要求无缝衔接。公司拥有稳定的用挤水基墨客户群体,并不断拓展新客户。
(五)研发团队优势
公司注重技术研发人员的培养,采取以老带新、内部定期培训、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等方法提高技术
人员的技术水平,并通过参加全国有机颜料技术应用培训班、有机颜料行业年会等研讨会的方式,促进研发
人员的业内沟通。同时,在公司的研发管理及激励制度的保障下,研发团队核心人员保持稳定,形成了一支
技术含量高、研发实力强的专业团队。公司在新产品研发、现有产品改进等方面不断进步,形成并巩固自身
的技术优势。
(六)产品检测、售后服务优势
由于有机颜料的应用领域复杂,各客户对颜料要求的性能也不尽相同。为了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良好和
稳定,公司建立了质量管理部。该部门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并且自行研发了一套科学的检测技术,不仅对
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品以及产成品进行基本的性能和品质检验,还会根据客户所提的使用环境和要求
进行特别检验,以保证公司所售产品能充分满足客户需求。此外,公司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推荐最适合的
产品,并在客户使用时提供售后服务,解答其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董事会按照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461.73万元,同比增加24.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3.21万元,同比增加66.81%。
●未来展望:
(一)公司制定的战略规划
公司始终秉承“以质量树品牌,以服务赢信赖”的经营宗旨,坚持技术创新与品质优先,致力于为客户
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体验,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在有机颜料领域,公司持续深耕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升级迭代,以更好地满足
市场需求。同时,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公司正积极推进电子化学品领域的战略布局升级
,重点突破高纯单体关键原料的研发与产业化,着力打造高端电子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报告期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
1、加强研发实力、优化工艺技术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并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通过不断的研发投
入优化生产工艺,将公司的核心技术与创新特征应用于生产中,实现产品推陈出新。公司为客户订制了超过
200个品种的颜料产品;12件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制定48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5
个,行业标准28个,团体标准15个;实施了24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项目水平均被认定为“国内领先”;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和山东省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完成科技成果登记项目12项,项目水平被认定为“国
际先进”或“国内领先”。
2、维护客户群体、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异,积累了众多大中型油墨企业客户,如DIC株式会社、杭华股份、洋紫荆
、天津东洋、科德教育等国内外主要油墨生产商。报告期内,公司注重客户关系的维护,积极与客户就产品
需求展开研讨沟通,并保障每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公司与客户就主要产品达成稳定的供需关系,并根据
客户的需求不断研发生产颜料新产品,合作关系稳定。
(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
1、研发计划
(1)公司将进一步通过自主研发强化自身的核心技术与创新特征,研发形成更多性能优异的环保型颜
料新产品,并通过进一步增加专利申请、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技术创新项目实施、科技进步奖项申报数量
等,为国家有机颜料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彰显公司的研发成果;
(2)公司将继续深耕偶氮有机颜料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形成更多高性能、差异化的偶氮
颜料新产品,以满足油墨行业持续升级的需求;
(3)在保持油墨用颜料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