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221 光庭信息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汽车整车制造商提供专业汽车电子软件定制化开发和软件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行业(行业) 2.69亿 97.64 1.04亿 96.68 38.61
其他业务(行业) 353.98万 1.29 253.03万 2.36 71.48
其他(补充)(行业) 297.07万 1.08 103.45万 0.96 34.82
─────────────────────────────────────────────────
软件技术服务(产品) 1.01亿 36.65 2362.31万 22.00 23.41
定制软件开发(产品) 8806.82万 31.98 4079.69万 37.99 46.32
第三方测试服务(产品) 8086.74万 29.36 3894.59万 36.27 48.16
其他业务(产品) 353.98万 1.29 253.03万 2.36 71.48
软件许可(产品) 200.56万 0.73 148.13万 1.38 73.86
─────────────────────────────────────────────────
境内(地区) 1.53亿 55.48 4362.66万 40.63 28.55
境外(地区) 1.23亿 44.52 6375.11万 59.37 51.99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行业(行业) 6.03亿 99.27 2.06亿 98.35 34.09
其他(行业) 445.65万 0.73 344.75万 1.65 77.36
─────────────────────────────────────────────────
定制软件开发(产品) 2.53亿 41.62 9812.07万 46.96 38.82
软件技术服务(产品) 2.27亿 37.32 5588.76万 26.75 24.66
第三方测试服务(产品) 1.22亿 20.05 5037.67万 24.11 41.37
软件许可及其他(产品) 615.68万 1.01 --- --- ---
─────────────────────────────────────────────────
境内(地区) 4.32亿 71.20 1.22亿 58.22 28.13
境外(地区) 1.75亿 28.80 8729.87万 41.78 49.91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6.07亿 100.00 2.09亿 100.00 34.4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行业(行业) 2.12亿 97.88 7340.73万 96.97 34.55
其他业务(行业) 233.31万 1.07 181.91万 2.40 77.97
其他(补充)(行业) 226.78万 1.04 47.44万 0.63 20.92
─────────────────────────────────────────────────
软件技术服务(产品) 1.20亿 55.48 3454.79万 45.64 28.69
定制软件开发(产品) 9398.92万 43.30 3919.51万 51.78 41.70
软件许可及其他(产品) 263.75万 1.22 195.79万 2.59 74.23
─────────────────────────────────────────────────
境内(地区) 1.56亿 72.07 4450.01万 58.78 28.45
境外(地区) 6062.07万 27.93 3120.07万 41.22 51.4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行业(行业) 6.34亿 99.21 2.21亿 98.39 34.92
其他(行业) 505.60万 0.79 361.20万 1.61 71.44
─────────────────────────────────────────────────
定制软件开发(产品) 3.24亿 50.68 1.29亿 57.27 39.79
软件技术服务(产品) 3.08亿 48.25 9126.97万 40.58 29.61
软件许可及其他(产品) 683.18万 1.07 484.20万 2.15 70.87
─────────────────────────────────────────────────
境内(地区) 4.43亿 69.27 1.18亿 52.63 26.75
境外(地区) 1.96亿 30.73 1.07亿 47.37 54.28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6.39亿 100.00 2.25亿 100.00 35.2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5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1435.99│ 18.83│
│客户二 │ 8760.57│ 14.42│
│吉利汽车 │ 5711.12│ 9.40│
│客户三 │ 3672.23│ 6.05│
│客户四 │ 2925.45│ 4.82│
│合计 │ 31995.07│ 53.5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3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4.5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849.26│ 11.21│
│供应商二 │ 669.31│ 8.83│
│供应商三 │ 667.03│ 8.80│
│供应商四 │ 658.25│ 8.69│
│供应商五 │ 533.75│ 7.04│
│合计 │ 3377.59│ 44.5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深度融合人工智能(AI)技术,为客户提供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涵盖了构成智能网联汽
车核心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含智能驾驶软件开发、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智能车云与数字地图服务等
)、智能电控等领域。
(一)核心技术产品
A2OS是面向中央计算架构,支持人机协同开发的下一代整车操作系统,以跨域融合为核心,整合车控、
座舱、智驾三大领域能力,结合基于AI自研的SDW(超级软件工场),提供覆盖需求分析、设计、AutoSAR配
置、开发调试、仿真测试、系统验证的软件全流程的AI协同开发新范式,提升软件交付效率与产品可靠性。
通过多模态大模型上车、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应用,A2OS将赋能下一代域控解决方案的快速研发,显著提升
整车智能化水平。
1、A2OS(AIAutomotiveOS)
A2OS深度融合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智能电控等技术,采用插件化软件架构,提供域控整套底层软件开
发平台,验证系统及工具链,覆盖硬件与应用层之间的所有通用软件功能,支持软件先行开发及验证,实现
虚拟化开发环境与硬件环境的无缝迁移;同时提供丰富的SOA开发套件,加速异构多核下域控软件的SOA量产
开发,通过SDW工具解析需求文档,完成AutoSAR配置,打造“AI+工程师”协同开发模式,显著提升软件交
付效率与产品可靠性。目前已为包括吉利集团等多家主机厂提供智能座舱、ADAS等域控解决方案。
我们的A2OSEthernet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高效的车载以太网解决方案,提供通过TC8测试的AutoS
ARAP/CP版本SOME/IP和满足ISO13400标准的AutoSARAP/CP版本DoIP,并提供支持22种QoS的AutoSARAP/CP版
本DDS。我们的A2OS可通过AI技术解析需求文档,完成AutoSAR配置并生成ARXML配置文件,调用AutoSARCP配
置工具自动完成配置。
2、超级软件工场
SDW(超级软件工场)以AI深度赋能汽车软件开发全流程,实现需求分析、代码生成、测试验证、项目
管理的智能化跃迁,使得AI与工程师协同合作,打造更高效、更敏捷、更可靠的汽车软件。
该产品主要围绕汽车软件开发六大要素,通过建立需求管理(REQ)Robot、功能开发(DEV)Robot、单
元测试(TEST)Robot、项目管理(PM)Robot四大智能助手与SDWPlatform智能开发平台,全面重塑汽车软
件开发流程。公司将持续升级迭代,将SDW进一步打造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端对端大模型、具备全域全栈技
术的汽车智能研发平台。
3、UEA(UEforAutomotive)
UEA是公司基于EpicGames实时3D渲染技术的UnrealEngine,构建面向座舱三维界面开发的UEA3DHMI解决
方案,产品界面功能丰富,视觉效果引人入胜。UEA集轻量化、流程化、组件化、定制化为一体,可以面向
不同芯片平台系统,并围绕场景化、情感化及智能化的设计,帮助客户搭建3DHMI开发体系,打造空间交互
操作系统,为智能座舱三维化体验赋能。
我们可针对项目需求定制引擎插件及线程,优化研发平台部分模块并精简多个线程池,通过UEA为客户
提供从设计到实车测试服务,也为客户定制了完整的基于Unreal的3DHMI开发规范,提高开发效率,为客户
降本增效。公司目前已在吉利银河汽车、路特斯汽车、领克汽车以及上汽名爵汽车等多款车型量产。
4、数字车仿真平台
数字车仿真平台实现硬件虚拟化,搭建各种仿真测试场景,并借助AI生成测试数据,完成自动标注。它
能精准还原实车运行场景,构建虚实映射的数字化验证环境,形成从数据采集、云端处理到场景仿真的闭环
测试验证体系,为主机厂提供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
平台主要通过芯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动力传动组件等硬件的虚拟化,构
建数字孪生车,针对SOC、MCU、GPU开展虚拟化,使软件研发、硬件适配等在同一平台进行,提升效率;针
对多种类的传感器构建仿真环境,通过特定车型的数据分析构建动力学仿真;同时借助Unreal引擎构建高逼
真的虚拟世界,满足数字汽车研发对于交通环境多样性的依赖。
平台还能提供场景丰富、重复性和安全性高的数字汽车仿真测试服务,通过高逼真度虚拟化场景的自动
化构建及AI大模型生成,借助平台提供的整体环境,加持自动化测试工具链及测试信号模拟设备,达到交通
场景、驾驶员、传感3-器、控制器在虚拟模拟环境下深度集成,并以丰富的测试手段、高度逼真的测试场景
、高精度的模拟测试设备,完成覆3-4盖智能网联汽车从研发到实车测试期间的一系列测试及验证,包括感
知层测试、决策层测试、执行层测试以及人机交互和人机界面的测试等。
(二)主要业务产品和经营模式
1、业务形态
(1)智能座舱业务
公司在智能座舱领域拥有十多年研发经验,为客户提供基于自研A2OS操作系统开发的AI新一代智能座舱
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用户体验(UX)设计、人机界面(3DHMI)软件开发服务、仪表平台软件解决方案、软
硬件分离解决方案、虚拟化座舱整体解决方案以及T-BOX软件解决方案等座舱域控解决方案。
公司具备全域全栈研发能力,可基于高通、瑞萨、英飞凌、芯驰、联发科(MTK)等芯片,支持安卓、
黑莓QNX、鸿蒙等操作系统,为智能汽车高效构建沉浸化、娱乐化的座舱交互体验等,并通过人机协同模式
提升智能座舱项目开发效率及质量,大幅降低主机厂开发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UEAKustom3D空间交互系统及AI解决方案,Kustom3D通过构建元素级对象及参数
化引擎,在同一场景下利用相同元素,结合多模态大模型,用户快速自定义并实时更新3D模型,可变化不同
场景,让3D场景无缝动态变换,实现百变空间。
(2)智能驾驶业务
公司深耕智能驾驶领域多年,积累了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经验,主要包括智能驾驶软件开发、智能网
联汽车测试业务、智能车云和数字地图服务等业务,主要如下:
①软件开发方面,公司基于光庭磐石平台,融合跨平台泊车规控算法、视觉感知算法、VSLAM(视觉建
图和定位,VisualSimultaneousLocalizationandMapping)等核心算法,并通过自研的中精度地图引擎MAPL
ESS等开发行泊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泊车(APA)、记忆泊车(HPA)、3
60环视影像(AVM)、商用车高速辅助驾驶(HWP)、城市领航辅助功能(NOP)等解决方案。
2025年初,针对海外市场的自动泊车场景完成数字模拟先验确认,公司开启境外当地的自动泊车场景安
全性和可靠性的本土验证,尤其是针对当地驾驶习惯及停车场特点做适应性验证。同时,公司将向当地客户
展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加速智能驾驶量产开发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客户需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
生态合作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
②公司主要为OEM厂商提供整车集成测试、子系统专项测试以及智能化测试解决方案等。
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整车集成测试业务不仅包括整车功能集成测试、整车域控功能测试、整车OTA、整车
网络及AutoSARBSW等多方面测试服务,还包括软硬件集成测试、系统集成测试等功能安全测试以及信息安全
测试,覆盖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信息安全检测能力,满足国内外汽车产品法规、标准规定的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
我们为客户提供包括座舱域、车身域、动力域、底盘域和智驾域等各功能域测试以及ECU子系统功能评
价等域控制器子系统专项测试、并从功能实现、功能集成、故障注入、异常操作等多个维度进行子系统功能
集成测试评价以及智驾公开道路路试等功能性测试方案。
我们有着多样化的智能化测试解决方案,包括测试自动化平台、智能语音测试平台等。其中,智能语音
测试平台支持台架与实车测试场景部署,覆盖语音车控、语音娱乐、语音导航及语音电话等多模态交互场景
。
③我们依托更多的海外据点为客户提供全球化智能车云服务,该服务主要以车云为载体,数据为驱动,
基于数据与模型混合驱动,构建端到端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并借助云、大模型等技术,打造数据驱动
智驾研发的车云平台及工具链,目前该业务有汽车数据工程服务、云端软件开发、边缘端软件开发等。
我们为客户提供数据合规采集解决方案、合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数据合规访问方案以及云端数据使用
合规方案等汽车数据工程服务业务,建设多个数据中心及AWS(亚马逊云服务)高速上传云端点。在这方面
,我们与AWS、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等建立合作,确保数据全流程安全合规,提供一站式解决
方案。
我们通过深度融合云原生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采集、安全存储、灵活处理与深度分析,并使用AI智能
标注和分布式算法训练,为客户保障全流程数据安全合规,以一站式解决方案赋能车企智能驾驶研发,加速
技术迭代与应用落地。我们拥有三千余人并行数据标注处理时间,并通过AI训练提升数据标注和数据处理效
率等。
我们具备基于AutoSAR体系的ADAS开发能力和经验,协助OEM和Tier1开发车端量产产品,我们也可以基
于MVVM架构,遵从敏捷开发流程,提供包括技术、设计、运营、运维等全方位的APP端软件解决方案及开发
服务,满足客户不同类型的业务。
④我们自研的全新数字地图技术赋能实现安全、高效的未来出行解决方案,构建深度感知、动态更新、
自主决策的车载地图创新应用,为客户提供安全合规的动态高精地图,领航全球智能导航与ISA智能限速辅
助等个性化、智能化的一站式地图服务,让科技引领未来出行新体验,让驾驶更安全,出行更便捷。
公司基于UEA自研的SRMap(SurroundingRealityMap,环境感知地图)解决方案,通过高精度实时渲染
技术三维动态还原智能驾驶感知数据,包括地图元素、交通参与者及环境要素,并支持昼夜模式和雨雪等天
气的无缝切换,实现驾驶意图及周围环境的可视化呈现。SRMap兼容主流智驾协议,可快速适配不同车型平
台,为用户提供直观、便捷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助力车企高效实现智能座舱功能落地。
(3)智能电控及XCU业务
我们将AI赋能于AutoSAR,并实现自动化适配和智能化开发,为客户提供包括车灯域控制器解决方案(L
CU)、整车控制单元解决方案(VCU)、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ZCU)、中央控制单元解决方案(CCU)等新
型跨域融合产品解决方案以及SOC软件平台解决方案、电机控制器软件解决方案、TBox软件解决方案。我们
拥有全域全栈自研XCU控制器软件解决方案,满足最新E/E3.0架构需求,采用A2OS提供覆盖需求分析、设计
、AutoSAR配置、开发调试、仿真测试、系统验证的软件全流程的AI协同开发新范式,提升软件交付效率与
产品可靠性。
我们还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节能安全的电机控制器解决方案、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与电子伺服
制动系统等智能电控软件解决方案。
2、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根据客户类型与需求的不同,公司主要通过定制软件开发、软件技术服务、第三方测试服务及软件许可
等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其中,定制软件开发指客户以实现单一或多个模块功能为目标,委托公司承担其
部分或整体的软件定制化开发的业务,定制软件开发的工作成果按照软件功能的实现情况进行验收;软件技
术服务系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其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的业务模式,包括现场技术支持、数据
采集与整理服务以及维护服务等,通常情况下,客户与公司按约定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结算;第三
方测试服务指公司接受客户委托,使用专业仪器设备或软件工具并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对客户指定的产品进行
测试与评价,出具专业测评报告的服务。公司提供的第三方测试服务主要按测评科目数量、测试轮次、测试
里程等标准进行收费;软件许可指公司授权客户使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并根据合同约定按授权数量
或时间收取费用的业务。
(2)研发模式
公司搭建两级研发体系,由公司层面的基础软件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含新设立的子公司北京光庭
)及各事业部层面的研发部门共同构成,分别承担先端技术研究以及面向业务的基础技术研发。其中,人工
智能研究院专注研究人工智能在汽车电子软件方面的应用。
基础软件实验室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定位于对汽车电子软件行业中具有前瞻性与先进性的技术进行研究,
探索相关技术(包括AI技术)的发展路线以及商业化前景;各事业部层面的研发部门主要根据本事业部所处
业务领域,结合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规划和技术路线设计,研发高度可复用的基础软件平台、通用组件、核
心算法及辅助工具,同时对本事业部的一线开发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
质量以及优化技术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SDW和数字车等符合公司“AI+汽车软件”发展战略的项目研发投入,2025年1-6月
的研发投入合计3,437.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35%。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公司业绩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推动
我国始终都将智能网联汽车视为战略性产业,并在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新能源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
多方面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人
工智能+”倡议,优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随着高性能处理器、大容量存储器和6G通信技术
的应用,行业推动AI在全业务领域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实现更多创新功能。
(2)“AI”提效
由于消费者对智能化、网联化功能的需求日益增加,汽车行业正在向“AI定义汽车”转变,AI正在重塑
硬件和软件创新,推动整个汽车价值链的转型。公司SDW的推出,有效将智能座舱、ADAS和车身控制等开发
模块化、标准化的一统平台式解决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制造成本,并释放新的盈利机会,通过OTA升
级及订阅服务,可在汽车的生命周期产生经常性收入。
(3)大客户战略
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深耕头部大客户,与大客户集群协同创新,在公司营销策略调整情况下,仍保持了公
司的稳定发展。公司拥有众多全球知名厂商为主的优质客户资源如电装集团、日产汽车、吉利汽车等,并与
多家客户建立了良好、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大客户结构优势明显。
(4)全球市场需求增长
在中国主机厂加速海外扩张以及国际主机厂推进智能化转型战略的双重趋势推动下,全球汽车电子软件
市场需求正在复苏扩张。而出海需求的增长为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为中国企业提供自身在成本竞争力、
技术成熟度及当地适应性方面的优势,并通过更深入的融入主机厂开发周期,加强整体交付能力,打破海外
市场准入壁垒,并同主机厂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更为包
容开放的生态圈。
公司一直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软件的研发与创新,所处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最终应用
行业为汽车制造行业。因而公司的发展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汽车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一)行业发展现状
1、“软件定义汽车”发展现状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汽车电子软件系统,具备即时环境感知、自主决策、精准控制和网络通信等
核心能力的新一代汽车。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智能座舱,通过多模态人机交互,包括语音指令、触摸
屏操作、手势识别以及人像识别等技术,为用户提供高度交互性与沉浸式驾驶体验。除此以外,智能网联汽
车配备着日益先进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并在朝高端的自动驾驶前进。这些智能化、网联化的功能
标志着汽车已从传统的机械产品逐步转型为智能移动平台,进入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
在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加速的推动下,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年至20
24年期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从4,120万辆攀升至6,570万辆,随着自动驾驶与车辆互联技术持续突破,有望
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9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达9,580
万辆,其中,中国销量达到2,20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23.0%。
软件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软件定义汽车”加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从传统的分散式电子架
构,向基于域的集中式架构转型,这一转变有助于繁杂的系统架构简化,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响应速度,提
高系统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能够处理更为复杂的数据传输和交互任务,减少线束等硬件数量,显著降低成
本。截至2024年,汽车硬件占汽车制造成本的50%-60%,软件占比20%-30%,其他成本约占10%-20%。随着智
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模块的发展,汽车软件代码量将大幅增加,一辆2025年生产的智能汽车代码量预
计将达到7亿行,软件所占成本将大幅增加(数据来源:《汽车软件行业深度研究:汽车软件黄金赛道,多
维度剖析厂商成长性》,2022年,东北证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到2029年软件成本将占智能网
联汽车整车制造成本的45%-55%,主要系主机厂通过降低硬件依赖度,推动更多功能依靠软件实现。(数据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某公司港交所IPO上市招股说明书)。根据贝哲思咨询预测2029年汽车软件市场规
模将增长至4,589.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数据来源:全球和中国汽车人工智能软件市场研究报
告及行业趋势分析,2022年,贝哲思咨询)。
2、“AI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
人工智能(AI)正逐渐成为下一代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推动力,从自动驾驶和自然语音交互到用户行为预
测和个性化服务,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硬件和软件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座舱中的应用不断深化,从多模态交互到个性化体验,从主动服务到自我进化,全
面渗透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中间件、硬件层及应用层,支持自然语言对话、深度学习消费者习惯,并与多终
端设备交互,使车辆从“出行工具”向“移动智慧空间”转变,为用户带来更智能、便捷和安全的驾乘体验
。
AI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赋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硬件,使其能够更精准、
更可靠地识别车辆、行人、交通标志、车道线等复杂环境信息。特别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识
别技术,让汽车拥有了“看懂”世界的初步能力;AI算法,尤其是强化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让汽车能够基
于感知层获取的信息,结合高精度地图、实时交通数据等,进行复杂的路径规划、速度控制和避障决策。从
简单的跟车、变道,到复杂的城市拥堵场景下的自主导航,AI的决策能力正变得越来越强大;AI控制算法精
确地指挥转向系统、加速系统和制动系统,确保车辆按照决策规划层输出的指令平稳、安全地行驶。
除了车载功能外,AI也推动整个汽车价值链的转型,从改善研发、制造、供应链协调到营销以及售后服
务的运作效率方面均有所建树。因此,主机厂正在与供应商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紧密合作,开发模块化、标
准化等平台式解决方案,成为未来汽车研发的趋势。
3、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国内汽车终端市场“价格战”硝烟仍旧弥漫,汽车市场增长空间逐渐减少,更多企业聚焦在新
能源汽车市场增量和智能化汽车方面,随着国内成熟软件企业纷纷入局汽车电子软件产业,导致行业产业链
竞争态势激烈,给公司业务开拓带来一定压力和挑战;二季度以来,政府要求主机厂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
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应对措施,不得进行夸大或虚假宣传等,让国内智能驾驶发展进入一
个短暂的“冷静期”。为寻求更多市场增量及减少竞争,国内主机厂和众多零部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纷纷
出海。
为应对行业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公司积极拥抱AI,加大AI创新研发,推出融合多模态大模型的域控操作
系统A2OS,升级迭代SDW(超级软件工场),并打造基于UnrealEngine的3D渲染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座舱等具
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主动优化营销策略,以大客户为核心,逐步拓展高附加值业务订单;并克服贸易壁垒
,通过日本子公司在加拿大、德国迂回设立控股子公司,并组建高质量团队,跟随国内主机厂出海化步伐,
有序推动北美和欧洲市场开拓。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经历多年的发展历程,公司与行业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全球知名汽车整车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确立了公司在汽车电子软件领域的市场地位。作为国内汽车电子软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客户包括
电装集团、住友商社等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岚图汽车等汽车整
车制造商以及车联天下、知行科技、科大讯飞以及华为等国内新势力高科技公司。公司获得众多客户包括电
装集团、诺博科技、亿咖通等及合作伙伴芯驰科技、地平线等对公司技术能力和项目交付能力的充分认可,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软件开发过程及质量管理能力已实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所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比传统的制造业要小,公司下游客户为汽车零部件
供应商和汽车整车厂,最终应用行业为汽车制造行业,目前主要采取的盈利模式仍以定制软件开发、软件技
术服务为主,软件许可为辅,上述模式所产生的收入与我国汽车产销量关联度较低,但汽车终端消费市场竞
争激烈,主机厂新车型推出频率下降及整体控制成本,将对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三)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支持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
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
备,为企业指明战略性方向。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多年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经
验积累和能力发展,公司形成了专业的服务口碑,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一)具备全域全栈开发能力
多年的汽车电子软件研发经验,公司自研了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电驱等核心技术一体的基础开
发平台A2OS,并形成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移动地图数据服务平台等软件工程服务,形成全面完善的业务结构
,为客户提供汽车软件开发的全域全栈解决方案。
(二)先发汽车软件AI开发技术
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超级软件工场(SDW),开创性地将AI技术融入汽车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覆盖需
求、开发、测试、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构建了软件定义汽车(SDV)时代人机协同的开发新范式,持续引
领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