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221 光庭信息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汽车整车制造商提供专业汽车电子软件定制化开发和软件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行业(行业) 6.03亿 99.27 2.06亿 98.35 34.09
其他(行业) 445.65万 0.73 344.75万 1.65 77.36
─────────────────────────────────────────────────
定制软件开发(产品) 2.53亿 41.62 9812.07万 46.96 38.82
软件技术服务(产品) 2.27亿 37.32 5588.76万 26.75 24.66
第三方测试服务(产品) 1.22亿 20.05 5037.67万 24.11 41.37
软件许可及其他(产品) 615.68万 1.01 --- --- ---
─────────────────────────────────────────────────
境内(地区) 4.32亿 71.20 1.22亿 58.22 28.13
境外(地区) 1.75亿 28.80 8729.87万 41.78 49.91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6.07亿 100.00 2.09亿 100.00 34.4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行业(行业) 2.12亿 97.88 7340.73万 96.97 34.55
其他业务(行业) 233.31万 1.07 181.91万 2.40 77.97
其他(补充)(行业) 226.78万 1.04 47.44万 0.63 20.92
─────────────────────────────────────────────────
软件技术服务(产品) 1.20亿 55.48 3454.79万 45.64 28.69
定制软件开发(产品) 9398.92万 43.30 3919.51万 51.78 41.70
软件许可及其他(产品) 263.75万 1.22 195.79万 2.59 74.23
─────────────────────────────────────────────────
境内(地区) 1.56亿 72.07 4450.01万 58.78 28.45
境外(地区) 6062.07万 27.93 3120.07万 41.22 51.4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行业(行业) 6.34亿 99.21 2.21亿 98.39 34.92
其他(行业) 505.60万 0.79 361.20万 1.61 71.44
─────────────────────────────────────────────────
定制软件开发(产品) 3.24亿 50.68 1.29亿 57.27 39.79
软件技术服务(产品) 3.08亿 48.25 9126.97万 40.58 29.61
软件许可及其他(产品) 683.18万 1.07 484.20万 2.15 70.87
─────────────────────────────────────────────────
境内(地区) 4.43亿 69.27 1.18亿 52.63 26.75
境外(地区) 1.96亿 30.73 1.07亿 47.37 54.28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6.39亿 100.00 2.25亿 100.00 35.2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行业(行业) 2.61亿 96.12 8884.23万 97.20 34.04
其他(补充)(行业) 1053.98万 3.88 256.19万 2.80 24.31
─────────────────────────────────────────────────
软件技术服务(产品) 1.53亿 56.33 4602.64万 50.35 30.09
定制软件开发(产品) 1.15亿 42.40 4310.35万 47.16 37.44
其他(产品) 346.12万 1.27 --- --- ---
─────────────────────────────────────────────────
境内(地区) 1.84亿 67.86 4457.16万 48.76 24.19
境外(地区) 8726.39万 32.14 4683.26万 51.24 53.6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5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1435.99│ 18.83│
│客户二 │ 8760.57│ 14.42│
│吉利汽车 │ 5711.12│ 9.40│
│客户三 │ 3672.23│ 6.05│
│客户四 │ 2925.45│ 4.82│
│合计 │ 31995.07│ 53.5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3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4.5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849.26│ 11.21│
│供应商二 │ 669.31│ 8.83│
│供应商三 │ 667.03│ 8.80│
│供应商四 │ 658.25│ 8.69│
│供应商五 │ 533.75│ 7.04│
│合计 │ 3377.59│ 44.5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一直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软件的研发与创新,所处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最终应用
行业为汽车制造行业。因而公司的发展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汽车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一)行业发展现状
“软件定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特征和新标志,已成为驱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报告
期内,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政策对“国产替代”等大力扶持,我国软件行业规模仍保持较快
的增长速度,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软件业务收入13727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0%。而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来临,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软件代码量与复杂度也在快速增长,根
据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每款汽车的软件代码量将达到5亿行,且软件代码量呈线性增长。汽车中软件成本
占比逐年提高,根据麦肯锡咨询的数据,2025年软件在汽车消费价值链中的比例将提升至17%,并将在2030
年进一步提升至25%。随着汽车智能化需求快速增长、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汽车电子软件产业的持
续增长带来机会。根据贝思哲调研,2023年全球汽车软件市场规模达2180.68亿元,中国市场达658.57亿元
,贝思哲预测2029年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589.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
汽车电子软件市场的需求增长一方面虽然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但成熟软件企业纷纷入局汽车电子软件
产业,导致整体竞争态势激烈,给公司业务开拓带来一定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汽车行业对软件安全的高
要求使得新进竞争者需要较大投入和较长时间验证,从而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同时国内车企纷纷出海为
公司带来了一定的业务机会,公司主动优化整体营销策略,提高高质量订单比例,并加快布局海外市场发展
。2024年以来,公司以大客户为核心,逐步拓展高附加值业务订单;公司克服贸易壁垒,通过日本子公司在
加拿大、德国迂回设立控股子公司,并组建高质量团队,跟随国内主机厂出海化步伐,有序推动北美和欧洲
市场开拓。
近年来,国内汽车工业从成长期迈入成熟期,国内市场需求虽在政策支持下仍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较
低,国信证券研究院(汽车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把握汽车出海及智能化产业升级机遇,国信证券,2024-11-2
2)指出,“国内汽车行业长期进入极低个位数的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的提高,使传统燃油车产能
过剩、新能源产能快速扩张,行业面临新旧切换时点”,202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集体打响对传统燃油车的
价格战,市场竞争激烈,拥有更多话语权的主机厂对产业链上游压缩成本,对公司带来一定的挑战。基于此
,公司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机遇,2021年底早早提出“超级软件工场”,并历经三年研发投入,在本年
度发布了SDW2.0产品,该产品搭建一个平台、四个智能化工具,能有效提升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编译环
境构建、单元测试及测试案例生成等效率,降低公司和客户整体成本,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报告5.0》指出,智能化是汽车产业转型下半场的核心,软
件则是智能化的关键,是构建差异化的整车应用和创新汽车业务的核心驱动力。智能化技术革新的核心是人
工智能技术,它正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自我学习和主动生成等能力,颠覆整个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节奏和
开发模式,使汽车软件创新开发的新范式、新思路也层出不穷。公司推出的SDW平台正是在多年汽车电子软
件研发经验基础上,深度融入、挖掘人工智能的能力,打造汽车软件生产的“超级软件工场”,为汽车智能
化的革新性发展筑牢基础。
智驾技术的优化迭代正在加速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升级。2020年以来,特斯拉自动驾驶历经四阶段重
要迭代,已从传统的模块化功能迈向“端到端”一体化的系统管理。从ADS1.0到ADS3.0,华为自动驾驶系统
历经多轮技术迭代,在2024年彻底以GOD网络替代了BEV网络架构,实现全场景的智能驾驶覆盖。2024年,中
国市场ADAS渗透率持续提升,L2级及以上驾驶辅助系统渗透率趋近50%,成为市场主流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工信部计划于2025年发布L3级自动驾驶认证制度,搭载了华为最新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也已经进入认
证申报阶段。随着智驾渗透率的提升,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公司所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比传统的制造业要小,具有一定的抗周期性。公司
下游客户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汽车整车厂,最终应用行业为汽车制造行业,目前主要采取的盈利模式仍以
定制软件开发、软件技术服务为主,软件许可为辅,上述模式所产生的收入与我国汽车产销量关联度较低,
但汽车终端消费市场竞争激烈,主机厂新车型推出频率下降及整体控制成本,将对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经历多年的发展历程,公司与行业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全球知名汽车整车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确立了公司在汽车电子软件领域的市场地位。作为国内汽车电子软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客户包括
电装集团(主要为丰田旗下车型配套)、住友商社(主要为本田旗下车型配套)、日本电产、马瑞利、法雷
奥等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吉利汽车、长城汽车、赛力斯、奇瑞汽车、岚图汽车、日产汽车等汽车
整车制造商以及车联天下、知行科技、科大讯飞以及华为等国内新势力高科技公司。公司获得众多客户包括
电装集团、诺博科技、亿咖通等及合作伙伴芯驰科技、地平线等对公司技术能力和项目交付能力的充分认可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软件开发过程及质量管理能力已实现国际领先水平。
(三)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支持
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贸易摩擦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有效需求和消费信心
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供需矛盾加剧行业“内卷”,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汽车
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同时整个汽车电子软件行业竞争激烈,人力成本高企不下等仍持续影响
整个行业发展。对此,国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继续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予以支持,同时,国内软件和信息
技术大多存在国产替代的需求,给国内汽车电子软件产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
告》明确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
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为企业指明战略性方向。
(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趋势
1、AIGC(ArtificialIntelligenceGeneratedConten)
汽车行业正在从软件定义汽车迈向数据定义汽车,性能提升的关键资源从研发人力变为更易规模化的数
据和算力。AIGC技术是这场技术变革的核心技术,将重塑企业的整体研发、运营和决策方式,对汽车行业的
影响是全面并且颠覆性的,是一种新质生产力。汽车AIGC技术是指AIGC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主要是利用
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汽车全生命周期中的任何内容。
AIGC在汽车设计的多个领域展示了极大的潜力,例如AIGC技术可以加速车型外观设计和定义,使得以低
成本创造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车型成为可能。还包括车辆动力学仿真、控制软件生成、软件测试、结构参
数调优等方面应用。除了上述的超级软件工场外,报告期内,公司着手投入人力进行“数字车平台”的研发
,利用大模型技术,在多年汽车电子软件研发经验的基础上,参与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为主机
厂提高设计研发效率和节省研发时间。另外,公司与EpicGames合作,基于Unreal虚幻引擎打造3DHMI智能座
舱系统,为极氪汽车、赛力斯汽车、北汽新能源、四维图新及科大讯飞等客户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2、“智驾平权”
2025年初,随着比亚迪宣布智驾系统将覆盖全系车型,实现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标配,“智
驾平权”的时代正式开启,成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端到端技术和智能硬件的不断革新,自
动驾驶系统将逐步成为各级车型的标配。传统的手动驾驶模式可能在不断的技术迭代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智能驾驶不仅将大幅提升出行安全,还将彻底改变人们的驾驶习惯和出行方式。
公司为客户搭建的智能车云平台,通过对长达百万公里的自动驾驶数据进行标注、分析等,并利用仿真
库的方式构建智驾大数据仿真训练平台,为客户提供自动驾驶系统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并通过利用云端强大
的算力进行训练和优化,使得自动驾驶系统能够不断迭代升级,实现从高速公路到城市道路全场景覆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涵盖了构成智能网联汽车核
心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含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与数字地图服务等)、
智能电控等领域。具体情况如下:
(一)主要产品或业务情况
1、智能座舱
公司为客户提供基于AI的新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用户体验(UX)设计和人机界面(HMI)
软件开发服务、仪表平台软件解决方案、软硬件分离解决方案、虚拟化座舱整体解决方案以及T-BOX软件解
决方案。
2、智能驾驶
公司智能驾驶业务包括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和数字地图服务等业务,
除了为客户提供乘用车和商用车智能辅助驾驶软件开发服务,承担新一代行泊一体相关前沿技术的开发外,
还为主机厂及自动驾驶算法公司提供整车软件测试及仿真测试、功能和性能的评价测试服务及数据处理和车
云平台服务,并针对各种移动出行或应用场景为政府或客户提供基于地图的深度定制开发和移动大数据增值
服务。
(1)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
自动驾驶是利用安装在车上的各种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感应周围环境与收集数据,进行静态
、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进行系统运算与分析,并实现驾驶自动决策的一
种人工智能应用。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量产解决方案、自动泊车(APA)解决方案
、360环视影像(AVM)解决方案等行泊一体化产品等。
(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
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测试业务主要为汽车整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自动驾驶算法公司,提供智能
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测试评价、数据产品及模拟测试技术平台等服务,并针对海外市场的适应性测试以
及为特定区域和特定客户提供的定制化测试服务。除上述之外,公司还提供以车云为载体,数据为驱动,基
于数据与模型混合驱动,构建端到端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借助云、大模型等技术,构建数据驱动智驾
研发的车云平台及工具链。
(3)数字地图服务
公司通过全新地图技术赋能实现安全、高效的未来出行解决方案,构建深度感知、动态更新、自主决策
的车载地图创新应用和空间治理数字化服务。
3、智能电控业务
公司智能电控产品线主要包括新能源电机控制器解决方案、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应用软件开发服
务与电子伺服制动系统应用软件开发服务,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以及汽车横向与纵向控制提供关键软
件产品及服务。公司为海内外汽车整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等提供更加高效可靠、节能安全的智能电
控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全栈电控软件开发服务及系统技术方案支持服务。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根据客户类型与需求的不同,公司主要通过定制软件开发、软件技术服务、第三方测试服务、软件许可
等方式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
(1)定制软件开发
定制软件开发指客户以实现单一或多个模块功能为目标,委托公司承担其部分或整体的软件定制化开发
的业务,定制软件开发的工作成果按照软件功能的实现情况进行验收。项目执行过程中,公司负责项目的整
体实施,包括项目进度安排、人员配置、质量控制的管理以及软件的设计、开发、升级维护,并向客户交付
项目所形成的工作成果,配合客户完成验收工作。项目形成的工作成果及其附属的知识产权根据合同约定归
属客户单独所有或客户与公司共同所有。
定制软件开发系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报告期内,定制软件开发销售收入为25276.12万元,较上年
同期的32373.06万元同比减少了21.92%,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1.62%,同比减少了9.06个百分点。
(2)软件技术服务
软件技术服务系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其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的业务模式,包括现场技术
支持、数据采集与整理服务以及维护服务等,现场技术支持系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人
员参与其软件的开发。通常情况下,客户与公司按约定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结算。
报告期内,软件技术服务销售收入为22667.3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5158.44万元减少9.90%,占公司营
业收入的比重为37.32%,同比减少了2.06个百分点。
(3)第三方测试服务
第三方测试服务指公司接受客户委托,使用专业仪器设备或软件工具并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对客户指定的
产品进行测试与评价,出具专业测评报告的服务。公司接受客户委托后,组织相关领域的专业工程师对标的
产品按行业标准或合同约定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向客户提供阶段性的测试成果或一次性的测评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提供的第三方测试服务主要按测评科目数量、测试轮次、测试里程等标准进行收费。
报告期内,受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需求增长影响,第三方测试服务销售收入为12178.32万元,较上年同期
的5664.62万元增长114.9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0.05%,同比增加了11.18个百分点。
注:因2024年度第三方测试服务大幅增长,为让投资者更直观理解,自本报告开始将第三方测试服务模
式单独说明。本处所提的第三方测试服务是一种业务模式,与前文中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产品形式有所
区别。
(4)软件许可及其他
软件许可指公司授权客户使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并根据合同约定按授权数量或时间收取费用的
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向吉利极氪汽车、东风岚图汽车等提供ADSA解决方案、AVM解决方案等软件使用
许可,目前占公司业务比例非常小,随着公司SDW和KcarOS等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未来软件许可业务收入占
比将有望提高。
2、研发模式
公司搭建两级研发体系,由公司层面的基础软件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原超级软件工场实验室)及
各事业部层面的研发部门共同构成,分别承担先端技术研究以及面向业务的基础技术研发。其中,人工智能
研究院专注研究人工智能在汽车电子软件方面的应用。
基础软件实验室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定位于对汽车电子软件行业中具有前瞻性与先进性的技术进行研究,
探索相关技术(包括AI技术)的发展路线以及商业化前景;各事业部层面的研发部门主要根据本事业部所处
业务领域,结合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规划和技术路线设计,研发高度可复用的基础软件平台、通用组件、核
心算法及辅助工具,同时对本事业部的一线开发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
质量以及优化技术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着重加大SDW和数字车等符合公司“AI+汽车软件”发展战略的项目研发投入,降低事业
部层面的研发项目比例,全年研发投入合计7021.7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52%。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业绩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引导优势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地区出台了多项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利好政策,给予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充
分支持,行业整体继续保持加速发展态势;同时,国内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保持快速增长;随着高性能处理
器、大容量存储器和6G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AI在全业务领域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实现更多创新功
能,汽车软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越发明显,汽车电子软件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
(2)大客户战略
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深耕头部大客户,与大客户集群协同创新,在公司营销策略调整情况下,仍保持了公
司的稳定发展。公司拥有众多全球知名厂商为主的优质客户资源如电装集团、日产汽车、吉利汽车等,并与
多家客户建立了良好、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大客户结构优势明显。
(3)软件开发能力不断提升
公司核心自研技术持续迭代,基于KCarOS的核心技术,建立了智能座舱域控平台、智能驾驶域控平台、
智能电控平台三大域控平台;基于DDS技术,为车企打造一站式通信解决方案,驱动智能汽车通信革新;公
司发布的SDW2.0是覆盖需求、开发、测试、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人机协同的新质生产力平台和体系。
综上所述,大客户战略和核心自研技术逐步迭代,为公司在行业增长提供更高竞争力和行业门槛,也为
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动力,能够让公司服务更多的行业大客户,公司亦有信心将继续保持在智能网联汽车电
子软件的领先地位。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多年汽车电子软件定制开发、软件技术
服务等经验积累和能力发展,公司形成了专业的服务口碑,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一)具备全域全栈开发能力
公司产品和技术覆盖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新能源三大领域,并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体系与
移动地图数据服务平台,形成全面完善的业务结构,拥有更全面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基于域控制器架构的新
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全域产品开发能力。
(二)先发汽车软件AI开发技术
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超级软件工场(SDW),开创性地将AI技术融入汽车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构建了
软件定义汽车(SDV)时代人机协同的开发新范式,持续引领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变革。公司发布的SDW2.0
是覆盖需求、开发、测试、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人机协同的新质生产力平台和体系,加快汽车软件超级工
厂的建设步伐。
(三)持续迭代核心关键技术
公司核心关键技术涉及智能座舱、车联网、智能电控、智能驾驶、移动数据等多方面,并建立了汽车整
车测试、功能和性能测试、自动驾驶测试以及信息安全测试等服务体系。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46项,全部有效已授权专利共计157项,其中
,2024年度,公司获授专利数量为27项,软件著作权11项。
(四)优质的产业协同生态体系
公司始终秉持开放的心态,与客户共享合作,大客户集群协同创新,坚持共享共赢的理念,持续打造产
业生态圈。长期积淀的良好供应链生态和客户关系是公司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公司在当前复杂大环
境下保持快速、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司积极开展多维度、多渠道的共享合作,通过与细分领域头部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电装集团以及汽车整车制造商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的深度战略合作和联合研发,持续推动了
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合作伙伴地平线颁发“坚实后盾奖”,公司是业内首批与地平线J6平台达成合作的
软件生态伙伴之一,并且已深入参与多个量产项目的研发工作,为其智驾项目的落地贡献了关键力量;公司
智能座舱项目组荣获了客户岚图汽车颁发的“最佳合作伙伴奖”。
(五)高效开发流程与高质量管理
公司汽车电子软件研发专业服务能力和规模化高品质软件快速交付能力得到了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
应商和整车制造商的广泛认可。公司通过引入工厂化的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OP
),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在CMMI和A-SPICE体系的基础上,引入SOP体系将软件开发过程标准化
,建立专业软件开发流程体系;公司基于SCRUM的敏捷开发流程和测试驱动的开发流程,建立快速软件开发
流程,大大提高基础软件的可复用性;引入了基于ISO26262的安全开发流程和基于MBD的新型开发方法,保
证安全类软件的顺利开发;公司建立可视化的管理平台,基于过程数据对软件开发进行量化管理,及时反映
软件开发流程的运行情况,实现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品质管控。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软件开发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下,面
对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公司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加速开拓海外市场,确立以AI为
核心,自研面向中央计算架构、支持人机协同开发的整车操作系统A2OS,以“超级软件工场”、KcarOS、数
字车、UEA等前沿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驱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公司数字化建设,实施精细化
管理,保障内部组织架构活力。
(一)核心产品情况
A2OS是面向中央计算架构,支持人机协同开发的下一代整车操作系统,以跨域融合为核心,整合车控、
座舱、智驾三大领域能力,结合基于AI自研的SDW2.0,提供覆盖需求分析、设计、AUTOSAR配置、开发调试
、仿真测试、系统验证的软件全流程的AI协同开发新范式,提升软件交付效率与产品可靠性。通过多模态大
模型上车、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应用,A2OS将赋能下一代域控解决方案快速研发,显著提升整车智能化水平
。
(1)超级软件工场
SDW(超级软件工场)以AI深度赋能汽车软件开发全流程,实现需求分析、代码生成、测试验证、项目
管理的智能化跃迁,使得AI与工程师协同合作,打造更高效、更敏捷、更可靠的汽车软件。
该产品主要围绕汽车软件开发六大要素,通过建立需求管理(REQ)Robot、功能开发(DEV)Robot、单
元测试(TEST)Robot、项目管理(PM)Robot四大智能助手与SDWPlatform智能开发平台,全面重塑汽车软
件开发流程,开创了基于AI的下一代软件开发模式。
(2)KCarO
SKCarOS是一款面向高性能中央计算单元(HPC)设计,同时兼容域集中架构的SOA软件平台,支持客户
根据特定需求快速构建各种自定义软件平台,主要由Hypervisor、标准基础软件、域控增强组件、跨域中间
件、安全体系与覆盖全流程的工具链六个部分组成。
KCarOS的核心特色覆盖域控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跨域中间件的通信解耦与自研AI助手对工具链的赋能
。
KCarOS提供了域控所需的所有通用功能,应用场景包含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