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237 和顺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聚酯薄膜业务(行业) 4.91亿 97.66 3403.40万 90.92 6.93
其他业务(行业) 1175.60万 2.34 339.89万 9.08 28.91
─────────────────────────────────────────────────
有色光电基膜(产品) 2.56亿 50.92 4247.97万 113.48 16.58
透明膜(产品) 1.67亿 33.14 -1893.54万 -50.58 -11.36
其他功能膜(产品) 6840.65万 13.60 1048.97万 28.02 15.33
其他(产品) 1175.60万 2.34 339.89万 9.08 28.91
─────────────────────────────────────────────────
境内(地区) 4.94亿 98.11 3281.54万 87.66 6.65
境外(地区) 951.09万 1.89 461.75万 12.34 48.55
─────────────────────────────────────────────────
直销(销售模式) 3.45亿 68.52 4804.70万 128.35 13.94
经销(销售模式) 1.58亿 31.48 -1061.41万 -28.35 -6.7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光电基膜(产品) 1.26亿 54.59 2098.08万 77.85 16.61
透明膜(产品) 7418.56万 32.05 -306.01万 -11.35 -4.12
其他功能膜(产品) 2496.00万 10.78 697.90万 25.90 27.96
其他(产品) 595.40万 2.57 204.97万 7.61 34.43
─────────────────────────────────────────────────
境内(地区) 2.28亿 98.39 2528.06万 93.81 11.10
境外(地区) 372.49万 1.61 166.88万 6.19 44.8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聚酯薄膜业务(行业) 4.08亿 96.77 5547.17万 93.93 13.60
其他业务(行业) 1361.46万 3.23 358.76万 6.07 26.35
─────────────────────────────────────────────────
有色光电基膜(产品) 2.59亿 61.54 4552.58万 77.09 17.55
透明膜(产品) 7485.32万 17.76 -1122.03万 -19.00 -14.99
其他功能膜(产品) 7364.35万 17.47 2116.61万 35.84 28.74
其他(产品) 1361.46万 3.23 358.76万 6.07 26.35
─────────────────────────────────────────────────
境内(地区) 4.11亿 97.55 5476.27万 92.72 13.32
境外(地区) 1033.90万 2.45 429.66万 7.28 41.56
─────────────────────────────────────────────────
直销(销售模式) 3.25亿 77.22 5519.97万 93.47 16.96
经销(销售模式) 9602.03万 22.78 385.95万 6.53 4.0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光电基膜(产品) 1.05亿 56.16 1612.70万 65.06 15.40
其他功能膜(产品) 4322.63万 23.18 1003.96万 40.50 23.23
透明膜(产品) 2786.80万 14.95 -337.17万 -13.60 -12.10
其他(产品) 1064.47万 5.71 199.21万 8.04 18.71
─────────────────────────────────────────────────
境内(地区) 1.82亿 97.48 --- --- ---
境外(地区) 469.36万 2.52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8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4365.36│ 8.68│
│客户二 │ 1998.34│ 3.97│
│客户三 │ 1557.21│ 3.10│
│客户四 │ 1304.86│ 2.59│
│客户五 │ 1285.53│ 2.56│
│合计 │ 10511.31│ 20.8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8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4.8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0149.44│ 26.40│
│供应商二 │ 7449.02│ 19.38│
│供应商三 │ 5164.17│ 13.43│
│供应商四 │ 4681.85│ 12.18│
│供应商五 │ 1337.82│ 3.48│
│合计 │ 28782.31│ 74.8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行业分类公司主要从事差异化、功能性聚酯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4754-
2017),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归属于C2921-塑料薄膜制造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年修订)》,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归属于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二)BOPET薄膜行业情况及发展趋势我国的聚酯薄膜工业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现工业化。近年来,
随着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内聚酯薄膜行业迅猛发展,已由最初的依赖进口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
国,产品种类及质量快速提升。
BOPET薄膜是聚酯薄膜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被广泛认可的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薄膜材料,它以P
ET为主要原料,经结晶干燥、熔融挤出片材和双向拉伸而得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作为高性能高分
子材料,凭借其多维性能优势构建了覆盖2000余种场景的应用生态。其核心特性包括:卓越的力学性能、宽
温域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化学耐受性。通过涂布PVDC或真空镀铝等工艺,可赋予功能扩展性如热封性、电磁屏
蔽及激光全息防伪特性。应用领域横跨包装行业、电子光电、特种工业及新兴领域。同时可持续发展方向已
实现生物基BOPET商业化应用,正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近年来,我国BOPET薄膜产业快速发展,
该细分行业的发展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1、产能结构性矛盾突出低端产能较多
随着聚酯薄膜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目前国内聚酯薄膜行业的经营模式呈现出分化的趋势。国内中低端
产品因技术门槛低、投资门槛低,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产能利用率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如光学膜、MLCC离
型膜、OCA离型膜等仍依赖海外企业。
2、应用领域向多元化拓展,新兴市场机遇凸显
凭借其多维性能优势及可定制化特性,BOPET薄膜已构建覆盖2000余种场景的应用生态,持续引领高性
能薄膜材料的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据Technavio《全球聚酯薄膜市场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3年BOP
ET全球市场规模达137.8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率超45%,应用场景覆盖度较2018年增长63%。
3、绿色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生物质原料替代石油基单体,以降低对化石资源的依赖成为了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循环
技术及政策驱动下,生物基相关材料在降低碳排放、减少塑料污染的同时,逐步突破性能与成本瓶颈,未来
有望推动全球薄膜行业从“石油依赖”向“可再生闭环”的模式转变。
公司生产的BOPET聚酯薄膜产品结构以有色光电基膜为主,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为辅。应用领域主要包
括消费电子、汽车等。上述终端应用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体如下:
(1)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逐渐企稳回暖,中国市场在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中表现突出,成为全球市场
的重要增长点。IDC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增长5.6
%。2024年是消费电子行业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之年,AI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智能语音助
手、图像视频优化等,催生了手机层面新需求。PC方面,2024年全球PC出货量达到2.53亿台,同比增长2.6%
,PC市场已恢复到正常季节性波动,并随着AIPC的推出进入新阶段。受手机市场回升和大健康需求拉动,智
能穿戴设备市场在2024年呈现全面复苏态势,随着VR和AR技术在消费级产品中的广泛应用,游戏娱乐、教育
、医疗等领域都开始展现出巨大的VR/AR技术应用潜力,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整体来看AI技
术及5G网络技术成为消费电子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催生了新的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个
性化、便捷的使用体验。未来,AI、5G、折叠屏、VR/AR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将继续推动消费电子产
品的快速迭代和市场变革,叠加政府政策支持,如“以旧换新”政策等,将进一步刺激消费电子市场需求释
放,促进市场繁荣发展。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024年全球汽车产业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加速向电动化转型。2024年新能源汽车
产销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
增长34.4%和35.5%,同时,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因技术创新需求、产业链完善以及市场增长潜力等因素,成
为汽车产业装备投资的热点,推动着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
(三)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碳纤维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大、比模量大、耐腐蚀、耐低高温(负180°C—
2000°C均可使用)等诸多优点,在同等重量下拉伸强度在3500MPa以上,可达到钢、铝合金、钛合金的9倍
以上,弹性模量在230GPa以上,可达到钢、铝合金、钛合金的4倍以上。其已经成为飞行器、高端汽车等核
心轻量化材料。碳纤维能够显著减轻结构重量,同时保持高强度和刚性,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排放。此外,
碳纤维还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风力发电叶片、体育用品等领域,为产品的轻量化设计和高性能要求提供了
理想的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碳纤维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其在新材料产业
中的重要地位也将日益凸显。
(四)行业政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原油作为聚酯切片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其2024年价格的
下降会直接影响聚酯切片的生产成本,进而可能导致聚酯切片采购价格的下降。
功能性母粒采购价格下降,一方面受原油价格影响,另一方面系产品配方更新所致。
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年产350吨碳纤维项目环评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已取得环评批复。批复文号:杭
环钱环评批[2024]59号
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优势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经过多年积累,现已掌握诸如双向拉伸
有色薄膜制造技术、有色薄膜配方技术、多功能窗膜基膜制造技术、阻燃聚酯膜制造技术及PET薄膜改性技
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已获取六十六项专利,其中三十一项发明专
利。
公司持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差异化、功能性”的经
营理念,不断完善及扩大现有的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性能和更新技术储备。未来公司将生产光学膜基膜,具
体为光学级偏光片用离型基膜、光学级偏光片用保护基膜、光学级触摸屏(ITO)保护膜基膜、背光模组用
增亮基膜及背光模组用贴合膜基膜等,公司的功能膜产品系列将得到扩充。除自主研发以外,公司还积极与
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合作项目,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公司新产品研发能力。
(二)具有较强的设备改造优化能力公司拥有较强的设备更新改造能力。由于公司目前主要生产差异化
、功能性的聚酯薄膜产品,除普通膜产品外,还生产多种功能膜产品,因此公司在购置设备时,会综合自身
生产条件、工艺特点及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等因素定制采购,之后还会对购买的生产线进行多个环节的技术改
造,除使设备更适合公司生产差异化聚酯薄膜产品的工艺需求外,还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小批量生产,进一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三)独特的工艺及配方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掌握多项聚酯薄膜材料的先进工艺和独特配方。工艺控
制对聚酯薄膜产品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公司根据聚酯薄膜产品种类的不同、气候的变化,温度、湿度的差异,对生产线工艺参数做相应的调整
,使生产线上的温度链和速度链在相对优化的参数区间内运行,以保证薄膜品质的优异性和稳定性。经过多
年的积累,公司逐渐掌握了多种差异化、功能性聚酯薄膜的独特配方,既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需求生产不同
颜色、规格及功能的聚酯薄膜产品,又可以不断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持续迭代的市场需求。
(四)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通过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深入分析,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已形成了以
“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的经营模式。首先,公司在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及经营策略等方面采取与行业内
竞争对手不同的发展方式。其次,公司的产品种类、功能更为丰富,应用领域广。再次,公司拟进一步扩大
功能性聚酯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重点研发技术含量较高、盈利空间大的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以替代
进口为发展方向,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势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控制,建立了完善的全流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体
系,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工艺流程的管控、出厂产品检验及售后质量保证等多个环节均制定了严格的质量
标准和检验规范。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产品品质的有效管控,公司还配备了在线测厚检测及控制系统
、BOPET薄膜缺陷检测设备及光学膜净化系统等设备。公司持续改进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公司及其子公司
先后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了产品生产的专业化
及质量的稳定性。在公司先进质量控制体系的保证下,公司产品的客户满意程度和服务体验一直维持在较高
水平。
(六)客户优势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公司凭借自身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品种的多样性、产品交货的及
时性及良好的售后服务获取了较为广泛的客户群体且已与多家优质客户建立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伊始,聚酯薄膜行业步入深度调整阶段,前期布局的产能逐步释放,产业链重构加速,市场竞争
激烈。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3,092,855.79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
7,143,549.82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2.03%;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42,312,777.3
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4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9元/股。业绩变动主要原因如下:
(一)报告期内,受供需格局变化、行业价格竞争等影响,销售价格阶段性下降致毛利率下滑。部分产
品的存货跌价损失以及信用减值等增加,导致利润同比下降。
(二)报告期内,公司新增BOPET薄膜产能,管理费用同比上升。
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公司凭借董事会的精准引领,主动探寻突破之策。公司聚焦产品打造、技术
创新、市场开拓、质效协同以及风险管控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致力于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能,全力塑造
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一)矩阵跃升:打造“差异化+功能性”驱动的产品竞争力体系公司以高分子材料核心技术为支撑,
聚焦消费电子、新能源等下游场景需求,通过“技术突破—场景适配—生态协同”的闭环体系,构建兼具差
异化竞争优势与功能性价值的产品生态,实现产品矩阵化的跨越升级。
(二)创新驱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研发体系面对行业挑战,公司2024年持续强化研发投入,通过
"市场导向+基础研究"双轮驱动策略,深化与浙江工业大学的协同创新,围绕BOPET薄膜工艺优化、装备升级
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攻克薄膜制备关键技术。依托"销售-研发-客户"联动机制,精准识别消费电子、汽车
等领域需求痛点,推动专利总量突破60项,助力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精益智造:锻造柔性化生产核心竞争力为应对市场波动,公司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利用新建智
能化德国柔性生产线,实现从原料配比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提升产品切换效率,缩短定制化订
单交付周期。重点布局新材料领域,差异化竞争优势显著增强。
●未来展望:
(一)2025年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继续深化“差异化、功能性”核心经营理念,依托行业发展机遇,推
动技术引领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双轮驱动。聚焦高分子材料及碳纤维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产业
链协同三大战略方向,强化高性能材料研发,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二)2025年经营计划笃行不怠谋发展,踔厉奋发谱新篇。2025年,公司将持续跟踪经济形式,紧跟行
业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拓宽BOPET薄膜产品种类广度。
大潮奔涌逐浪高,长风浩荡启新章。公司将加快推动碳纤维项目相关建设落地,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
为我国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公司具体发展规划如下:
1、技术创新计划
2025年公司将充分利用总部研发中心,实现研发数据和参数的累积、搜集,提升公司技术独立性。2025
年,公司研发及新品推出将立足现有的技术体系,做好既有产品矩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特种膜的开发。
2、市场开拓计划
公司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应对可能的经济波动。根据不同行业,推出定制化
BOPET薄膜解决方案,覆盖多种细分场景,深入研究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通过参
加行业展会、加强营销推广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体系
,通过虚拟展会、社交媒体推广提升品牌曝光度。
3、质量与成本控制计划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行业标准和客户需求。同时,定期进行成本分析,识别成本控制
的关键点和潜在的节约机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采购管理和供应链整合等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
4、人才发展规划
公司将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升人才管理水平,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最终打造一支结构合
理、业务突出、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团队。公司将继续扩大研发队伍,建设以行业拔尖人才和海外
高层次人才为龙头,以技术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和专业人才为中坚,以具有较高成长潜力的高学历应届毕业
生为储备的梯度人才架构,提升公司技术创新队伍的整体水平,确保公司持续高速发展。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自产产品主营业务成本中原材料成本所占比重超过50%,比重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产品毛利率
影响较大,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聚酯切片属于石油化工产品,其价格受原油价格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若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而公司不能有效地转移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公司产
品毛利率将大幅下滑,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原材料价格走势,并坚持差异化、功能性产品研发、生
产、销售策略,敏锐捕捉行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公司业务布局,确保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公司将通
过调整库存、以销定产、工艺改进、精细化生产等长短期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目前在公司所处的聚酯薄膜行业中,国外厂商凭借其技术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在高
端领域,而包括本公司在内的国内聚酯薄膜厂商由于技术积累相对薄弱,普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市场竞争形
势。未来,若行业内国内外厂商利用资金和人才优势研发成功并大量实施产能新建,实施恶意竞争或下游电
子工业领域发生不利变化,则会因供需状况变化而发生聚酯薄膜市场价格和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基于公司有色光电基膜等产品工艺及流程的特殊性及复杂性,结合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及定制
化趋势,公司将持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优势。未来公司不断推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
量产品,扩充产品种类,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3、终端消费领域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引致公司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消费电子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是种类多样化、薄型化、柔性化、高集成和高精密,市场环境也会因消费
电子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应发生变化。未来,若公司有色光电基膜、光学基膜的技术储备或新技术开发方
向不符合消费电子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变化,则公司将面临主营产品价格和毛利率下降
的风险。
应对措施:在研发能力和生产工艺的支持下,公司有迭代能力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确保公司产品
可以及时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4、新增产能消化风险
3.8万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自筹资金3.5万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项目产能试生产已投
产,公司的聚酯薄膜产能将由4.2万吨/年增长至11.5万吨/年,较募投项目投产前增长173.81%。产能的扩张
将对公司未来的市场拓展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消化压力较大,倘若未来国家政策、市场环境、行业技
术等因素出现重大不利变化,使得公司市场开拓进度低于预期,则可能导致募投项目的新增产能无法及时、
完全消化,进而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国家政策扶持引导功能性聚酯薄膜行业发展,为
本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此外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公司凭借自身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品种的
多样性、产品交货的及时性及良好的售后服务获取了较为广泛的客户群体且已与多家优质客户建立并保持了
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有效提高光学膜基膜产品的市场开拓效率,使得新增
产能可以得到充分消化。
5、原材料采购集中度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聚酯切片采购集中度较高。聚酯切片作为一种石油化工产品,国内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能够提供公司产品技术、品质所需的聚酯切片供应商相对较少,因此存在聚酯切片供应商集中的情形。
未来,若公司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集中发生变化,或者公司主要供应商的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
可能导致聚酯切片不能及时、足量、保质的供应,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敏捷调整供应商结构,形成多元化、灵活度较高的供应商资源库。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