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246 宏源药业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有机化学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及医药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5.10亿 57.78 1.23亿 106.57 24.1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 3.51亿 39.77 -378.78万 -3.28 -1.08
其他(行业) 2158.43万 2.45 -380.15万 -3.29 -17.61
─────────────────────────────────────────────────
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4.68亿 53.08 1.14亿 98.30 24.24
锂电池材料(产品) 2.39亿 27.09 -1935.45万 -16.76 -8.10
有机化学原料(产品) 1.12亿 12.68 1556.67万 13.48 13.91
其他(补充)(产品) 4815.41万 5.46 765.95万 6.63 15.91
其他业务(产品) 1492.80万 1.69 -190.97万 -1.65 -12.79
─────────────────────────────────────────────────
境内销售(地区) 7.13亿 80.83 6896.76万 59.71 9.67
境外销售(地区) 1.69亿 19.17 4654.17万 40.29 27.51
─────────────────────────────────────────────────
直销(销售模式) 6.48亿 73.37 7146.92万 61.87 11.04
经销(销售模式) 2.11亿 23.89 4489.53万 38.87 21.29
其他(销售模式) 1492.80万 1.69 -190.97万 -1.65 -12.79
贸易(销售模式) 917.10万 1.04 105.47万 0.91 11.50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9.87亿 55.76 2.27亿 104.99 22.9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 7.43亿 41.98 -182.51万 -0.85 -0.25
其他(行业) 3997.22万 2.26 -893.20万 -4.14 -22.35
─────────────────────────────────────────────────
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9.06亿 51.14 2.14亿 99.40 23.69
锂电池材料(产品) 5.17亿 29.17 -3427.20万 -15.88 -6.64
有机化学原料(产品) 2.27亿 12.81 3244.69万 15.04 14.30
医药制剂(产品) 8188.66万 4.62 --- --- ---
其他(产品) 3997.22万 2.26 -893.20万 -4.14 -22.35
─────────────────────────────────────────────────
境内(地区) 14.54亿 82.12 1.40亿 65.06 9.65
境外(地区) 3.17亿 17.88 7539.48万 34.94 23.82
─────────────────────────────────────────────────
直销(销售模式) 12.76亿 72.07 1.15亿 53.26 9.01
经销(销售模式) 4.65亿 26.23 1.04亿 48.22 22.4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869.14万 1.62 -307.77万 -1.43 -10.73
贸易(销售模式) 141.14万 0.08 -10.74万 -0.05 -7.6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5.23亿 58.22 1.22亿 96.97 23.2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 3.56亿 39.69 707.92万 5.65 1.99
其他(行业) 1878.37万 2.09 -327.67万 -2.61 -17.44
─────────────────────────────────────────────────
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4.80亿 53.45 1.15亿 91.94 24.00
锂电池材料(产品) 2.46亿 27.38 -1102.54万 -8.80 -4.48
有机化学原料(产品) 1.11亿 12.31 1810.47万 14.45 16.38
其他(补充)(产品) 4877.16万 5.43 353.83万 2.82 7.25
其他业务(产品) 1289.15万 1.44 -51.88万 -0.41 -4.02
─────────────────────────────────────────────────
境内(地区) 7.31亿 81.34 8494.48万 67.79 11.63
境外(地区) 1.68亿 18.66 4036.14万 32.21 24.09
─────────────────────────────────────────────────
直销(销售模式) 6.53亿 72.69 6993.47万 55.81 10.71
经销(销售模式) 2.31亿 25.72 5599.77万 44.69 24.25
其他(销售模式) 1289.15万 1.44 -51.88万 -0.41 -4.02
贸易(销售模式) 141.14万 0.16 -10.74万 -0.09 -7.6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10.12亿 49.25 2.50亿 93.67 24.7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 10.03亿 48.83 2382.96万 8.93 2.37
其他业务(行业) 3949.81万 1.92 -692.54万 -2.60 -17.53
─────────────────────────────────────────────────
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9.19亿 44.75 2.27亿 85.15 24.72
锂电池材料(产品) 7.84亿 38.13 -1517.29万 -5.69 -1.94
有机化学原料(产品) 2.20亿 10.70 3900.25万 14.61 17.74
医药制剂(产品) 9247.29万 4.50 --- --- ---
其他(产品) 3949.81万 1.92 -692.54万 -2.60 -17.53
─────────────────────────────────────────────────
境内(地区) 17.53亿 85.29 2.06亿 77.09 11.74
境外(地区) 3.02亿 14.71 6115.18万 22.91 20.22
─────────────────────────────────────────────────
直销(销售模式) 15.37亿 74.78 1.60亿 59.89 10.40
经销(销售模式) 4.88亿 23.74 1.06亿 39.82 21.7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887.26万 1.41 78.10万 0.29 2.70
贸易(销售模式) 161.35万 0.08 -2357.88 0.00 -0.1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3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0015.63│ 5.66│
│第二名 │ 8853.61│ 5.00│
│第三名 │ 8397.90│ 4.74│
│第四名 │ 6711.18│ 3.79│
│第五名 │ 5560.16│ 3.14│
│合计 │ 39538.47│ 22.3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6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8.1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0078.47│ 13.65│
│第二名 │ 17190.15│ 11.69│
│第三名 │ 9875.91│ 6.71│
│第四名 │ 4626.17│ 3.15│
│第五名 │ 4368.74│ 2.97│
│合计 │ 56139.44│ 38.1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主营医药和锂电池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药产业链,实现了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及抗疱疹病毒药物从起始物料、关键
中间体到原料药的完整产品路线覆盖,成为全球硝基咪唑类抗菌原料药及中间体、抗疱疹病毒原料药及中间
体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中间体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销往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凭借在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公司进一步向医药制剂业务发展。相关业务起步
较晚,目前规模相对较小,但该类业务是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医药产业的重要方向。
此外,公司亦生产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材料之一——六氟磷酸锂。
(一)医药业务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实现利润总额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近年来
,受国家集采、医保控费、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影响,医药制造业企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但从长远来
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保健重视程度加强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药品的刚性需求将推动行
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行业将逐步从高速发展
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
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药产业链,实现了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及抗疱疹病毒药物从起始物料、关键
中间体到原料药的完整产品路线覆盖,成为全球硝基咪唑类抗菌原料药及中间体、抗疱疹病毒原料药和中间
体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中间体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甲硝唑等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销
往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高端原料药、特色医药中间体和医药制剂产品的一体化发展,同时进一步拓展国
际市场,并在国内市场大力推进仿制药的报批,不断丰富公司医药产品管线,提升医药板块的业务规模和市
场竞争力。
(二)锂电业务
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全球持续践行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EVTank发布的《中国锂
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
;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1214.6GWh,同比增长36.9%,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
78.6%。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市场占有率达到44.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锂电池和电解液出
货量同步增长。高工锂电(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
中国电解液出货量87万吨,同比增长45%,增速低于锂电池增速,主要系出于成本考虑,电解液配方调整,
使单位GWh电解液用量减少。展望未来,EVTank预计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2030年将达到5127.3GWh。基于
锂电池出货量的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之一的电解液及其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将不
断提升。
公司是国内最早工业化批量生产六氟磷酸锂的企业之一,并成为比亚迪等行业领先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当前,锂电池材料行业出现阶段性供大于需,六氟磷酸锂销售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但长期来看锂电池
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未来,公司将通过技术迭代升级以及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不断提升公司六氟磷
酸锂业务的竞争力,同时布局电解液添加剂、功能性锂盐等产品,与六氟磷酸锂业务形成产业协同,持续提
升公司锂电板块的业务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和研发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公司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自主核心技术体系,拥有成熟的氟化、氢化、烷基化、
硝化、氧化等危险化学工艺及高温反应(500-600摄氏度)、低温结晶(零下40-50摄氏度)等规模化大生产
技术。公司核心技术覆盖从基础化学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到医药制剂,以及锂电池材料,产品涉及抗
细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电解液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体系健全、覆盖产品种类众多,多项技术经鉴定达到
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过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奖。该等核心技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并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污染物排放和安全风险。
(二)产品质量优势
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创新,依托先进的产品技术工艺、较为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和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
,公司产品质量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公司有严格的合格供应商准入标准,一般会选
择较大规模的化工生产企业或贸易商采购原材料,必要时还会对供应商进行审计。此外,由于公司建立了从
有机化学原料到中间体、原料药直至医药制剂的一体化产业链,避免了外购众多原材料导致的质量风险,进
一步保障了公司的产品质量。
(三)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公司在硝基咪唑类药物领域已建立起从起始物料到中间体、原料药直至医药制剂的一体化产业链;在洛
韦系列抗疱疹病毒药物领域亦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努力构建一体化产业链。目前洛韦系列抗疱
疹病毒药物产业链的产品包括三氨物、鸟嘌呤、双乙酰鸟嘌呤、双乙酰阿昔洛韦、阿昔洛韦,未来将继续向
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一体化产业链使得公司各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都能实现自产,有利于降低公司生
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一体化产业链使得公司可有效避免因产业链中某原材料市场供需剧
烈波动所带来的成本大幅上涨及产量受限情况,有助于公司保持充足的货源并向下游客户提供稳定的供应。
由于上述特性,公司在市场议价方面受限较小,有较大的调节空间,在行情发生波动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定价策略,从而有效抵御风险,大幅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产品多样化优势
公司现有主要产品有乙二醛、乙醛酸、2-甲基-5-硝基咪唑、甲硝唑、鸟嘌呤及六氟磷酸锂等,涉及基
础化工、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医药制剂和新能源领域,医药产业链方面又同时涉足抗细菌药物和抗病毒药
物两大领域。各产品前后衔接又相互独立,共同构建起公司在相关行业内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产品多样并
涉及多个细分行业,有效避免了对单一品种的依赖,可有效分散经营风险特别是行业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五)规模优势
公司各主要产品如甲硝唑原料药、硝基咪唑类药物的关键中间体2-甲基-5-硝基咪唑、重要化工原料乙
二醛、用于合成阿莫西林的关键中间体乙醛酸、洛韦系列抗疱疹病毒药物的关键中间体鸟嘌呤等的产能和市
场份额均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行业地位突出,规模优势明显。规模优势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
中处于有利地位,能使公司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并使公司具有向客户保障稳定供应的能力。
此外,规模优势还使得公司具有较强的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的能力。
(六)客户和营销网络优势
经过多年市场开拓和客户积累,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营销网络,海外市场公司产
品销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由于产品线丰富,公司客户群体呈多样化的特征,覆
盖了医药领域和精细化工领域的生产、批发和零售企业。凭着高品质的产品和突出的行业地位,公司在行业
内树立了较高的知名度,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与国药集团、石药集团、哈药集团、普洛药业、科伦药业等国
内知名制药企业和赛诺菲、索尔维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善的营销网络、多样化和优质
的客户资源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七)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管理团队中大部分成员均在本行业从业多年,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从业经历,熟悉行业发
展的特点和趋势,对本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积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
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公司保持较强的竞争力,确立了公司目前的市场领先地位。公司大部分管理团
队成员特别是核心高管人员自公司成立至今一直在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管理团队长期以来与公司共同成长,
具有较强的团队稳定性。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