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融化学(301256)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1256 华融化学 更新日期:2025-09-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氢氧化钾绿色循环综合利用。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供应链管理业务(产品) 3.75亿 48.78 1366.31万 17.78 3.64 钾产品(产品) 3.37亿 43.76 9219.96万 119.99 27.38 氯产品(产品) 5040.56万 6.55 -3168.44万 -41.23 -62.86 其他(产品) 699.11万 0.91 266.22万 3.46 38.08 ───────────────────────────────────────────────── 国内(地区) 7.52亿 97.76 7408.96万 96.42 9.85 国外(地区) 1723.02万 2.24 275.09万 3.58 15.9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8.60亿 71.24 1.74亿 90.93 20.20 供应链管理业务(行业) 3.37亿 27.94 1207.22万 6.32 3.58 其他(行业) 983.55万 0.82 524.85万 2.75 53.36 ───────────────────────────────────────────────── 钾产品(产品) 7.42亿 61.48 2.37亿 124.02 31.93 供应链管理业务(产品) 3.37亿 27.94 1207.22万 6.32 3.58 氯产品(产品) 1.18亿 9.77 -6318.76万 -33.09 -53.63 其他(产品) 983.55万 0.82 524.85万 2.75 53.36 ───────────────────────────────────────────────── 国内(地区) 11.46亿 94.97 1.79亿 93.77 15.63 国外(地区) 6070.38万 5.03 1189.08万 6.23 19.59 ───────────────────────────────────────────────── 直销(销售模式) 6.16亿 51.03 --- --- --- 经销(销售模式) 5.91亿 48.97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产品生产与销售(行业) 5.15亿 99.26 8929.21万 98.04 17.34 其他业务(行业) 382.79万 0.74 178.14万 1.96 46.54 ───────────────────────────────────────────────── 钾产品(产品) 3.59亿 69.12 1.15亿 125.90 31.97 供应链管理业务(产品) 1.06亿 20.37 673.65万 7.40 6.37 氯产品(产品) 5068.22万 9.77 -3211.00万 -35.26 -63.36 其他业务(产品) 382.79万 0.74 178.14万 1.96 46.54 ───────────────────────────────────────────────── 国内(地区) 4.88亿 94.15 8333.11万 91.50 17.06 国外(地区) 3035.78万 5.85 774.23万 8.50 25.5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9.05亿 85.47 1.86亿 92.95 20.59 供应链管理业务(行业) 1.46亿 13.77 1136.18万 5.67 7.79 其他(行业) 807.03万 0.76 278.11万 1.39 34.46 ───────────────────────────────────────────────── 钾产品(产品) 7.97亿 75.23 2.47亿 123.37 31.05 供应链管理业务(产品) 1.46亿 13.77 1136.18万 5.67 7.79 氯产品(产品) 1.08亿 10.24 -6101.57万 -30.42 -56.25 其他(产品) 807.03万 0.76 278.11万 1.39 34.46 ───────────────────────────────────────────────── 国内(地区) 9.57亿 90.35 1.74亿 86.52 18.13 国外(地区) 1.02亿 9.65 2702.63万 13.48 26.43 ───────────────────────────────────────────────── 经销(销售模式) 6.02亿 56.87 --- --- --- 直销(销售模式) 4.57亿 43.1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1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6673.32│ 5.53│ │客户B │ 6039.80│ 5.01│ │客户C │ 4703.15│ 3.90│ │客户D │ 4121.10│ 3.42│ │客户E │ 3912.45│ 3.24│ │合计 │ 25449.81│ 21.1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3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21640.28│ 17.27│ │供应商B │ 10977.72│ 8.76│ │供应商C │ 7677.82│ 6.13│ │供应商D │ 5268.14│ 4.21│ │供应商E │ 5010.44│ 4.00│ │合计 │ 50574.39│ 40.3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氢氧化钾(KOH)又称“苛性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化工、染料、轻工、食品、医药、农业 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在钾盐领域用于生产氟化钾、碳酸钾、腐植酸钾等;在医药工业中用于生产钾硼氢、 安体舒通、沙肝醇、黄体酮、丙酸睾丸素等;在轻工业中用于生产钾肥皂、碱性电池、化妆品;此外还在食 品添加剂、半导体、光伏太阳能面板与显示面板加工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是现代工业社会中用途极为广泛的 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原料。 1、氢氧化钾行业情况 2025年上半年,氯化钾市场整体呈现"先扬后抑再回升"的波动特征,国内氯化钾市场均价同比上涨约20 %。一季度,受供应端减产、春耕需求拉动等因素影响,氯化钾价格一路强势上行。二季度,季初受国家储 备钾肥集中投放竞拍的调控影响,市场价格有效平抑;季末受港口库存持续低位、氮磷肥提涨情绪带动,驱 动行情翘尾,价格再度攀升。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截至报告期末,国内氢氧化钾行业总产能已超过200万吨,但2024年全行业整体表 观消费量仅约100万吨;较之快速扩张的产能,氢氧化钾的消费端无明显增长,2025年上半年表观消费量仅 约59万吨。在此背景下,行业竞争强度预计将进一步升级。 报告期内,受市场供应明显增加导致竞争加剧、下游需求增长持续乏力等影响,90%固钾上半年市场均 价同比小幅上涨2.7%,48%液钾上半年市场均价同比下滑3.8%。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氢氧化钾的利润空间 被进一步压缩,行业利润率下滑。对此,公司多措并举、克难求进。 2、电子化学品行业情况 作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与消费双中心,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持续呈现结构性分化态势。半导体领域维持 稳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国产集成电路产量达2394.7亿块,同比增长8.7%;海关总署 数据显示,集成电路出口规模突破9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光伏产业方面,根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8.2%,但全产业链价格中枢下移,百川盈孚数据显 示,多晶硅及硅片均价同比下跌逾30%,电池片及光伏组件均价下跌逾20%。 因光伏行业供给变化、需求增长放缓,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叠加太阳能电池板制造过程中清洗环节 工艺优化及清洗液配方调整,光伏产业对电子级盐酸的需求出现显著下降,公司电子化学品在晶体硅太阳能 电池领域的终端销售大幅下滑。集成电路领域对客户及产品验证要求高、导入周期长,且行业将电子级氢氧 化钾等湿电子化学品作为蚀刻液、清洗液等作用于芯片制程中的蚀刻、清洗等部分环节,产业链参与深度及 市场规模总体有限,公司电子级化学品的销售增量释放仍需经历必要的产能爬坡与供应链磨合过程。为积极 应对市场变化与结构性调整,公司双轨并进,一方面,持续优化产品技术及品质,保证产品交付质量并提高 服务水平,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重点发力开拓电子信息等新兴应用领域客户,截至报告期末,已 成功实现对部分半导体材料头部制造商的批量产品供应。公司将继续遵循"进口替代、自主可控"的产业政策 导向,依托电子级化学品超净高纯技术竞争力和检测能力优势,不断深化布局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加 速高端客户导入、优化并丰富产品结构,持续提升电子化学品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度。 3、水处理剂行业情况 主要作为消毒产品的次氯酸钠,其应用领域以消毒剂为主导(占比超60%),同时涵盖漂白及化工合成 ;作为主流无机絮凝剂的聚合氯化铝,则在饮用水净化、工业循环水处理及市政污水领域保持刚性需求。20 25上半年,次氯酸钠及盐酸产品方面,供应端由于受PVC及液氯价格下行影响,氯碱企业为平衡氯元素分配 ,加大了对次氯酸钠及盐酸的生产倾斜力度,叠加新能源企业副产的盐酸及次氯酸钠扩大并加速流入市场, 导致次氯酸钠和盐酸的供给量增加,但下游水处理、漂白、消毒等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表现相对稳定,缺乏 明显的增长支撑,因此整体上看,国内次氯酸钠和盐酸的市场均价均承压下行,同比降幅均超10%。水处理 剂聚合氯化铝产品方面,在供应相对稳定且需求无明显增量的背景下,市场维持着供需弱平衡状态。 公司是成都市市政污水处理的主要水处理剂供应单位,同时也是成都市自来水系统主要含氯消毒剂供应 单位,肩负保障成都市居民饮用水安全、民生保供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积极响应保供要求 ,相关民生类水处理剂产品销售价格维持稳定。然而,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公司相关主要产品(如 次氯酸钠、聚合氯化铝)的成本显著增加,经营压力增大。 (二)公司经营举措 1、稳健经营,动态优化运营策略 报告期内,面对原料价格波动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公司主动优化运营策略:一是精准生产与库 存管理,针对氢氧化钾产品,公司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及库存水平,保障经营的灵活性。二是优化采购策略, 在确保原材料供应安全的前提下,灵活调整氯化钾采购策略,公司采购成本增幅低于市场原料涨幅约3个百 分点。通过上述举措,公司显著提升了应对未来市场格局变化及价格波动的能力,为持续优化经营绩效、巩 固市场地位奠定基础。 2、研发创新,取得关键突破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持续强化核心技术创新能力。(1)人才与平台建设方面,构建高水平研发梯 队,优化研发人员的组织架构,对研发团队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2)重点研发项目推进方面 ,无水三氯化铝绿色制备项目,前期小试于2024年完成,项目合规审批顺利通过,建设、安装及调试工作高 效推进,项目于6月初成功启动中试线点火试车,目前主流程已全线打通,关键热平衡及氯平衡得到有效验 证;相关优化改造工作持续推进,项目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3)创新成果方面,公司新增申请专利9项, 参与制定的行业产品标准《电池用氢氧化钾》(HG/T6316-2024)正式实施。 3、推进工贸协同,拓展新业态成效显著 公司积极拓展新业态,强化供应链业务对主业的协同支撑。上游环节,发挥公司生产采购协同优势,扩 大与供应商采购业务规模,满足中下游钾盐、钾碱等厂商的需求。中游环节,通过贸易、代加工、委托管理 、统购包销等多元化模式,有效扩大氢氧化钾及精细钾盐市场份额。公司结合自身智转数改、供应链管理及 研发创新优势,成功打造新希望“云工厂”平台,并自研上线了“云工厂”平台业务管理系统,以“数字化 +供应链+科技研发”融合模式赋能产业链中小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产品结构升级、管理模式转型、供应链运 营能力提升,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立足深耕产业持续深化“云工厂”业务,报告期内,供应链 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536.13万元,同比增长255.15%,协同成效卓著。其中,通过工贸协同,公司“自 产+贸易”的钾盐总销量同比增长超50%,有效提升了公司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核心能力。 4、精益运营,能效提升 公司持续提升数字化精益运营水平,优化“产供销储运财”一体化流程效能。报告期内,数字化赋能成 效卓著:依托深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公司“拓高端、延终端”差异化竞争策略得到高效执行;通过精细 优化销售结构,粉碱等部分高等级产品的毛利率实现同比增长;能源管理系统迭代优化与装置改造升级有序 推进,节能降耗效果持续显现;自主研发的智慧交付平台与质量管理运营系统运行稳定,通过升级全链路交 付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公司产品最终的交付质量,构建产品质量竞争优势。 (三)主要产品及用途 1、主要产品及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氢氧化钾、盐酸、次氯酸钠、聚合氯化铝、液氯、电子级化学品等。公司 围绕新型肥料、高端日化、食品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现代产业,重点开发电子级、光伏级、试剂级、 食品级的精细钾产品及氯产品。 3、主要产品上下游产业链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氯化钾,世界氯化钾资源分布不均衡,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合计储量占全球氯 化钾资源总储量85%以上,产量占全球60%以上。中国是氯化钾进口大国,2025年上半年氯化钾进口占比约70 %。供给方面,国产氯化钾供给主要由青海盐湖和藏格矿业提供,进口氯化钾则由国内具备进口资质的企业 从国外采购后销售,以中农集团、中化化肥为主。定价方面,进口氯化钾成本由中国进口钾肥联合谈判小组 与国外供应商谈判后的大宗合同价格确定,国内进口氯化钾与国产氯化钾市场价格受国际市场、供需关系等 诸多因素影响,随行就市确定。 4、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采取经营导向、以销定产、按需采购的模式。 (2)生产模式 在生产计划的制定方面,公司每年年初由管理层结合生产、营销等多部门年度综合预算,根据下游客户 年度生产计划及产品需求,综合考虑年度检修计划及设备整体负荷水平,制定、下达年度生产计划并进行严 格考核。 在生产计划的执行方面,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具体组织独立生产,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并实行24小时 连续生产。 同时,公司会每月结合原辅材料供应情况以及销售部门的反馈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原则主 要为优先保障大客户与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 在生产计划的监督方面,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对生产计划完成进度进行跟踪并形成报表,交付管理部门负 责对产品生产过程与入库成品的质量进行监测和全程管理,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安全与环 保的管理控制,最终实现多部门共同协作以监督保障生产计划的有效和顺利执行。 (3)销售模式 根据直接客户是否为公司产品的最终用户,公司产品销售分为直销和经销两种模式。基于产品特性、下 游应用领域及客户分布的不同,公司当前已形成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渠道格局。 (4)绿色循环综合利用运营模式 公司通过多年来在精细钾产品和氯产品生产领域的探索、实践与积累,建立了以“资源合理开发和能源 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循环经济运营模式,实现了各个生产板块以及各个工艺流程之间的链接共生,形成了“ 水、热、钾离子”循环体系。 (5)工贸创新模式 公司持续加速新业态开拓,充分发挥供应链业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行业上游,发挥公司生产采购 优势,扩大与供应商采购业务规模,满足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需求。中游部分,以贸易、代加工、委托管理 、统购包销等方式,扩大相关产业链市场规模。公司结合自身智转数改、供应链管理、研发创新能力等优势 ,构建新希望“云工厂”平台,以“数字化+供应链+科技研发”的模式向中小企业赋能。 (6)市场导向的研发创新模式 公司实施“从企业痛点出发、瞄准战略性新产业需求、攻坚颠覆性创新”的化学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 策略。基于“氯转型”创新发展战略,公司以无水三氯化铝绿色制备新工艺为切入口,打造氯化冶金平台、 延展二次资源高质量利用能力。 (四)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加速拓展新业态,深耕产业链持续深化“云工厂”业务,强化供应链业务对主业的协同支撑;同时 ,聚焦研发创新,积极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此外,公司深化企业智 能制造升级(涵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实施精益化管理,有效降低营业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能, 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6952.02万元,同比增长48.32%;但受原料价格上涨叠加竞 争加剧,公司主营产品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3288.48万元,同比下降25.30%。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差异化竞争策略,拓高端,延终端 2018年,公司确立并实施“钾延伸、氯转型”的创新发展战略,重点开发电子级、光伏级、试剂级、食 品级产品,现已具备了电子级氢氧化钾与电子级盐酸的量产能力,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更 好满足下游不断增长及升级的产品需求。公司已在氢氧化钾产品领域形成包含液态与固态两种品类,主含量 48%、90%与95%等氢氧化钾产品,覆盖工业级、食品级、试剂级与电子级多种质量等级。2021年,公司被国 家工信部评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端片状氢氧化钾获评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0 22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四川省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企业;2023年,公司被四川省经济和 信息化厅评为“2023年四川省工业质量标杆”。2024年,公司高端片状氢氧化钾(电子级、食品级、工业级 等)被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评为“成都工业精品”。报告期内,公司的高端片状氢氧化钾产品成功获得高 端制造类“天府名品”品牌授权。 (二)绿色循环经济优势 公司秉持资源绿色循环、高效和综合利用的发展理念,依托自身多年的技术、工艺及生产管理经验积累 ,围绕钾化合物和氯化合物向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延伸,通过对各生产板块的科学布局以及对工艺流程的合理 安排,充分发挥生产设备、原材料与能源的使用效率,循环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热能、钾离子,建立 了以“资源合理开发和能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循环经济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资源配置与利用,实 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公司被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评为“2022年度省级节水型企业”;2023年,公司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评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公司能源管理系统入选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川渝地区 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产品目录(2023年版)”。 (三)技术工艺优势 公司以科技为先导,重视技术创新,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及先进工艺直接用于生产经营, 系国内较早使用离子膜电解技术的氢氧化钾生产企业;并于2007年与北京化工机械厂率先联合成功研发3万 吨/年高品质氢氧化钾固钾国产化系统,实现了钾碱制片技术的自主掌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为国内具备 主含量95%的氢氧化钾固钾生产能力的两家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围绕新型肥料、高端日化、食品医药、 新能源、电子信息等现代产业,重点开发精细钾产品及氯产品,已掌握电子级氢氧化钾与电子级盐酸的生产 技术和量产能力。公司技术中心于2020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氢氧化钾制备及综合应用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于2021年被认定为“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2年,公司“高端氢氧化钾制备关键工艺 及装置国产化开发应用项目”,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公司及子公司华融成都均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4年,公司被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评为“四 川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连续两年被四川省企业联合会评为“四川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百强企业”以及“四 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 (四)电子级产品技术优势、先发优势 公司在国内率先进入电子级氢氧化钾、电子级盐酸领域,积累了技术、客户和品牌。公司是国内首家自 主开发电子级低钠氢氧化钾技术及成套装置的企业,该技术已实现成果转化并建成投产5000吨/年的工业化 生产装置,产出的电子级低钠氢氧化钾产品,钠含量低于50ppm。公司是国内首家采用气体纯化技术生产电 子级盐酸的企业,公司利用副产氯化氢气体为原料,原料易得,成本低;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生产过程环 保,无低浓度盐酸等副产物产生;装置产能大,可用于不同规格电子级盐酸的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截至20 24年底,2000吨/年的电子级盐酸工业化生产装置已投产,可稳定产出G5级电子盐酸。2024年,公司实验中 心取得CNAS实验室认可。 (五)数字化精益运营能力 公司将数字化能力作为一项战略性核心能力打造,以自研或共研方式,打造具有华融特色的化工数字化 精益运营能力。公司通过仪器仪表全在线化、IT&OT充分融合、供应链管控环节全链路上云、实现从下单到 收款全流程节点在线可视,以供应链计划牵引采产销储运各条块实时协同,实现高质高效的交付,增强应对 市场的灵活性。公司秉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通过数字科技实现能效核算到每个产品、每个班组、每个 设备,实现公司对能效的精益化管理,为公司的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的数字 化建设以自主研发为主,对外采购和共同研发为辅,并持续进行研发迭代,高度匹配公司战略及经营情况, 部分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评为“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精准配送、能耗数据监测 )”,公司取得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AAA”评定,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 名单,被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评为“四川省制造业标志性产品(2024)链主企业”,公司基于工业互联网 的云工厂转型入选国家工信部“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数字领航企业实践案例”。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