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272 英华特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提供节能高效、可靠性高、噪音低的涡旋式压缩机及其应用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涡旋压缩机行业(行业) 5.96亿 99.91 1.53亿 99.94 25.60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56.60万 0.09 8.46万 0.06 14.95
─────────────────────────────────────────────────
商用空调应用(产品) 2.04亿 34.26 5247.06万 34.36 25.66
热泵应用(产品) 1.90亿 31.84 3431.79万 22.47 18.06
冷冻冷藏应用(产品) 1.87亿 31.29 6300.76万 41.26 33.74
电驱动车用涡旋(产品) 1497.28万 2.51 281.39万 1.84 18.79
其他(产品) 56.60万 0.09 8.46万 0.06 14.95
─────────────────────────────────────────────────
境内(地区) 4.14亿 69.41 7990.76万 52.33 19.29
境外(地区) 1.83亿 30.59 7278.70万 47.67 39.87
─────────────────────────────────────────────────
经销(销售模式) 3.28亿 54.89 8624.22万 56.48 26.33
直销(销售模式) 2.69亿 45.11 6645.24万 43.52 24.6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热泵应用(产品) 9006.58万 34.28 1566.63万 24.05 17.39
商用空调应用(产品) 8947.94万 34.06 2150.87万 33.01 24.04
冷藏冷冻应用(产品) 7641.03万 29.08 2662.28万 40.86 34.84
电驱动车用涡旋(产品) 652.73万 2.48 130.00万 2.00 19.92
其他业务(产品) 26.57万 0.10 5.45万 0.08 20.53
─────────────────────────────────────────────────
境内(地区) 1.97亿 74.90 3848.53万 59.07 19.56
境外(地区) 6596.09万 25.10 2666.69万 40.93 40.43
─────────────────────────────────────────────────
经销(销售模式) 1.40亿 53.28 3527.93万 54.15 25.20
直销(销售模式) 1.23亿 46.72 2987.30万 45.85 24.3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涡旋压缩机行业(行业) 5.55亿 99.93 1.58亿 99.96 28.45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40.88万 0.07 7.06万 0.04 17.27
─────────────────────────────────────────────────
商用空调应用(产品) 2.01亿 36.28 6005.80万 38.05 29.83
热泵应用(产品) 1.94亿 34.89 3962.51万 25.10 20.46
冷冻冷藏应用(产品) 1.45亿 26.18 5447.08万 34.51 37.50
电驱动车用涡旋(产品) 1431.89万 2.58 361.82万 2.29 25.27
其他(产品) 40.88万 0.07 7.06万 0.04 17.27
─────────────────────────────────────────────────
境内(地区) 3.69亿 66.44 8095.85万 51.29 21.96
境外(地区) 1.86亿 33.56 7688.41万 48.71 41.28
─────────────────────────────────────────────────
经销模式(销售模式) 3.16亿 56.95 9179.57万 58.16 29.04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2.39亿 43.05 6604.69万 41.84 27.6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商用空调应用(产品) 9511.83万 37.48 2828.60万 38.73 29.74
热泵应用(产品) 8734.91万 34.42 1792.22万 24.54 20.52
冷冻冷藏应用(产品) 6514.17万 25.67 2523.99万 34.56 38.75
电驱动车用涡旋(产品) 600.90万 2.37 --- --- ---
其他(产品) 17.30万 0.07 3.51万 0.05 20.29
─────────────────────────────────────────────────
境内(地区) 1.62亿 63.78 3537.97万 48.44 21.86
境外(地区) 9191.48万 36.22 3766.09万 51.56 40.97
─────────────────────────────────────────────────
经销(销售模式) 1.61亿 63.30 --- --- ---
直销(销售模式) 9313.56万 36.7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8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6680.96│ 11.20│
│客户2 │ 3548.75│ 5.95│
│客户3 │ 2886.01│ 4.84│
│客户4 │ 2542.14│ 4.26│
│客户5 │ 2129.63│ 3.57│
│合计 │ 17787.49│ 29.8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4.1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9289.66│ 25.88│
│供应商2 │ 4578.82│ 12.75│
│供应商3 │ 2622.52│ 7.31│
│供应商4 │ 1496.32│ 4.17│
│供应商5 │ 1445.50│ 4.03│
│合计 │ 19432.82│ 54.1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攀升,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展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特别是适时部署并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后,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推动经济实现
明显回升。根据产业在线数据统计分析,2024全年涡旋压缩机整体产销量表现稳中有增,其总产量为496.80
万台,同比增长5.89%;总销量为495.25万台,同比增长5.92%。在内销层面,受下游整机需求结构性复苏以
及应用领域多元化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同比增长7.4%;外销方面,得益于海外局部地区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
,同比增长2.0%,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信心的逐步提振,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出台,有望对产品的内
销景气度形成较有力的刺激;在外销领域,凭借国内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企业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
新、以及领先的生产运营效率等优势,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报告期内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和主要
经营模式均未发生变化。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以涡旋压缩机的国产化为己任,专注于提供节能高效、可靠性高、噪音低的涡旋式压缩机及其应用
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目前产品主要运用于热泵、商用空调、冷冻冷藏设备等制冷(
制热)设备,主要涵盖商用建筑、公共服务、医疗卫生、轨道交通、农业种植储存、冷链运输等领域。
2、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营产品为涡旋压缩机,目前产品线涵盖热泵、商用空调、冷冻冷藏、电驱动车用涡旋四个应用机
型。
3、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属于通用设备制造类企业,采用一般制造业的盈利模式。公司的盈利来自于主营产品涡旋压缩机的
销售。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稳定的制造工艺水平、可靠的产品品质、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和对客户
需求的深入理解等优势获取客户订单,在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外资品牌的国产化替代过程中,获得盈利。
(2)采购模式
公司产品属于标准化产品,根据“销售订单+生产计划+保持合理库存”的原则制定采购计划。公司采购
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电机、涡旋铸件毛坯、壳体、曲轴、润滑油等五大类。公司具备完善的供应商开发、管理
、评价、考核体系,制定了《采购程序》《供应商和承包方的选择和评价程序》等采购管理制度,建立了由
采购部、质量部、研发部等多部门合作的采购管理控制体系。采购部坚持以“质量、价格、付款条件”等为
基本考察要素,以“实地考察”或“样品检测”为辅以选择新进入供应商。对于既有供应商,采取年度考核
机制,以质量为第一考核因素,兼具价格、交货期、付款条件等其他要素。目前公司已与多家供应商建立了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客户下达订单后,供应链部门负责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制订生产
计划并下推工单,生产部各车间根据生产任务单按工艺专业化、流程专业化组织完成各零部件的生产,经检
测合格的零部件进入总装流水线组装为成品。对于部分市场需求较大、使用范围较广的常规产品型号,公司
会结合市场销售情况、规模生产的效益原则,进行少量备货。因部分辅助加工工序流程简单,技术含量低,
市场供给充分,且外协加工价格较低,在自有机加工生产排期较为饱满的情况下,公司将涡旋铸件毛坯生产
和半精加工、主轴承、导向环和密封盘的半精加工工序委托外协厂商完成,不涉及公司核心工序。
(4)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采用“经销为主,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经销模式下,公司将产品销售给经销
客户,经销客户买断产品后,再对外销售。直销模式下,公司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客户将产品用于其自
身产品生产。公司目前的销售模式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够适应公司发展的特点。
4、市场地位
公司于2013年6月实现量产,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批量生产并向市场持续稳定供货的内资涡旋压缩机企业
,填补了国内涡旋压缩机产业化的空白。公司凭借较低的成本、快速响应的优势、更好的服务能力及不断进
步的生产、工艺技术,逐步赢得国内外市场认可,是国内累计出货量最大以独立供应商资格对外供货的国产
涡旋压缩机品牌厂商。
5、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高端制造行业、节能环保通用设备行业的发展,同时发布了一系列鼓励“碳减排”的
政策,国家政策的引导为涡旋压缩机及其下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国家持续关注并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的国产替代
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国内涡旋压缩机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市场化因素主导,以及“制
造强国”战略的引导下,涡旋压缩机的国产替代进程逐渐加速。
(3)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巨大
涡旋压缩机作为一个平台技术,是提供冷热源设备的核心部件。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涡旋压缩机
在储能温控、轨道交通等新兴场景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掌握涡旋压缩机的核心技术,是国内第一家量产商用涡旋制冷压缩机的内资厂商,填补了国产涡
旋压缩机的空白
涡旋式压缩机是最新一代的压缩机技术和最晚被实现商业化的压缩机品类,只有短短30年左右的产业历
史。在2013年6月以前,是被外资寡头完全垄断的市场。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掌握了涡旋压缩机的核心技术,
并于2013年6月向市场推出涡旋压缩机产品,成为国内第一家量产商用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厂商,填补了国
产涡旋压缩机的空白。
(二)具有深刻的行业理解和认识
公司的创始和核心管理团队大多为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行业中具有资深经验的从业者,核心管理团队包
含了运营层面的各个部门负责人,涵盖了市场、应用、研发、测试、品控、工艺和生产等诸多领域。基于对
压缩机尤其涡旋压缩机行业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公司根据涡旋压缩机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应用的经验,
在产品开发之初就对产品的技术路线、技术路径进行大量的研发和创新,使产品具有技术先进性。通过以产
品为先导的策略,再辅以性价比以及快速响应的服务等逐渐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三)具有柔性生产能力和对客户需求快速地响应能力
公司在工艺流程设计以及内部业务流程设计上,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柔性生产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
多样化需求。
同时针对细分行业客户技术实力总体相对偏弱的特点,也针对性地提供了更紧密、响应更快的技术服务
支持。针对部分客户还会利用自身的经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加快客户对系统的开发进程和增强品牌粘性
。
(四)具有全流程的产品质量控制优势
公司秉承“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的基本理念,从设计端开始进行质量控制的策划,通过供应商的优选、
外协件的质量控制、内部的工艺流程设计、产品的制造和品控、到终端市场的售后跟踪、客户意见反馈和持
续改善等诸多环节进行全流程协同控制。
(五)产品得到行业内客户的广泛认可
公司产品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在产品的能效、运行范围和可靠性等多个关键产品指标上具有先进性。
在经过长达10年的经营后,公司的口碑也逐渐建立并且得到国内外客户的认可。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度,公司始终聚焦主营业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积极贯彻落实
年度经营计划,并从生产、研发、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努力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59673.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2%;实现净利润7416.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14%。公
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销售结构发生变化,影响毛利率;2)为提升产品品质,在工艺
、质量改善方面的投入增加;3)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和研发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规范管理,提升企业运行质效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各项管理制度依法规范运作。公司管理层通过定期召开周会和月度经营会议,
提高组织沟通效率,提升经营决策质量;通过持续优化组织架构,梳理并完善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及岗位
的职责权限,优化各类考核标准,有效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公司稳健前行。
(二)推进质量管理,多维度提升质量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质量管理工作,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公司通过着力提升过程检验覆盖
率和有效性,切实保证产品的一次合格率;持续深入对供应商端进行管理,原材料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同时
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及客户反馈,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公司在内部持续开展宣导培训活动,大力加强质量
文化建设,全方位夯实质量管理根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三)持续研发发力,驱动产品优化与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对现有产品优化改善和开发新平台
、新产品这两个方向继续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并不断转化为技术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9
件,实用新型专利64件。
(四)推进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报告期内,公司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公司通过定期组织各类安全培
训,着重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序组织各部
门员工进行应急演练,强化员工应急技能,全方位培养全员安全素养。公司在2024年未出现任何重大生产安
全事故或环保安全事故。
(五)推进数字化建设,构建智能制造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精益改善,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公司通过建立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的集成平台
,实现数据流与业务流的融合与贯通,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实现产品研发的领先性。通过建立MES+SCADA
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质量数据和设备状态,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品质不良率,并实现产品全生命
周期的可追溯性。通过建设统一用户身份管理平台及统一门户平台,建立标准化的用户身份管理系统,帮助
实现公司多组织、多业态下运营管理体系信息化协同及业务全流程功能模块信息流协同,打通业务环节价值
链。
(六)推进海外布局,落实基地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业务发展需要和完善海外布局战略,积极推进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以更好地
满足客户需求,助力拓展海外市场。
●未来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致力于成为制冷(热泵)设备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将基于涡旋技术,横向拓展其
他技术路径的产品品类,打造成为一个以涡旋技术立足,同时拥有多种技术路径压缩机产品的全面综合压缩
机提供商。
(二)2025年度工作计划
(1)深耕国产替代,推进市场开拓
公司将紧扣国产替代这一关键方向,在稳固现有市场的同时,大力推进国内外市场的拓展工作。一方面
,持续强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全方位优化公司服务体系,确保能够迅速、精准地响应客户需求,通过
深化合作争取更多订单。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各应用领域中销售额占比较高的优质新客户群体,全力提升公
司的市场份额,为公司实现长期、持续且稳健的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2)强化创新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持续创新能力是公司实现发展目标的核心驱动力,在现有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公司将充分整
合内外部资源,持续推动新产品、新平台的研发,以此满足新形势下市场的变化以及客户的新需求,为公司
的持续前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强化安全责任,筑牢发展安全壁垒
公司将继续执行安全垂直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贯穿于生
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公司的安全责任主体,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综
合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为公司稳健发展筑牢安全壁垒。
(4)建设海外生产基地,推进海外商业布局
公司将积极推进海外的生产基地建设,后续加强运营成本管控,持续提升海外市场的交付能力和盈利能
力,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推进海外商业化的产能布局,逐步拓宽海外市场版图,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注入强
劲动力。
(5)培养精益团队,深挖提效潜能
2025年,公司将以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公司经营效率;通过加大精益化管理的
力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生产运营效率,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和政策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涡旋压缩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产品主要运用于热泵、商用空调、冷冻冷藏设备等
制冷(制热)设备。制冷(制热)设备行业是我国装备制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国民经济生产生活
各个方面,是商用建筑、公共服务、医疗卫生、轨道交通、农业种植储存、冷链运输等行业基础设施中的重
要装备,关乎人民生活质量、工业生产环境和能源环保。由于产品下游领域的“基础行业”特性,下游领域
的需求与国家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变化、房产调控政策密切相关。房产调控政策影响商用空调市场的需求。
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公司下游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存在明显的同步
效应,因此涡旋压缩机行业需求与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如果宏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下游
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将会促进行业需求的增加;反之则有可能抑制需求。因此,公司的经营业绩有
可能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同时将加大对下游应用
领域行业及客户需求的关注,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持续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方
针。
(2)市场竞争风险
国际知名涡旋压缩机品牌均已在中国大陆设厂,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涡旋压缩机制造国,全球和中
国市场均形成了美日韩欧品牌垄断的市场格局。公司长期直面外资品牌的激烈竞争。技术研发能力、生产管
理水平、新品推广速度、成本控制能力等多因素决定了涡旋压缩机未来市场竞争格局的走势。新一轮技术升
级将有可能加剧市场竞争。若外资品牌利用其经营规模、竞争地位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行业平均市场价格
下降,或利用自身优势挤压、抢占公司产品的市场,公司将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进
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将积极开拓新市
场,加强市场团队建设,扩大市场份额。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电机、涡旋铸件毛坯、润滑油、壳体、曲轴等五大类,其中铸件的价格受铁的波动
影响,电机的价格受铜价、钢材、铝的波动影响较大,曲轴的价格受钢材的波动影响。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
大幅波动,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公司不能有效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向下游转移或不能通过技术工艺创
新抵消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或在原材料价格下降,下游客户要求调整产品销售价格而公司未能有效管理
原材料采购价格时,都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变化,提高原材料采购管理水平,合理控制存货储备,同时加强
供应链管理,以降低成本,将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4)新产品研发风险
为适应市场新的应用和快速发展,公司需要根据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下游客户的需求,不断升级更新现有
产品,并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的竞争力。如果产品研发进度未达预期或无法
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公司将面临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前期的研发投入也将无法收回。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提高研发投入,深入分析行业发展,做好产品规划,加强现有核心技术人员的培
养,引入高层次技术人才,创造更新的技术成果,保持行业内技术领先地位。
(5)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
若公司出现技术人员大量流失的状况,可能会导致技术泄露或知识产权被侵权的风险。同时当前我国知
识产权的监管体系和法律制度尚未完全成熟,公司可能无法及时察觉知识产权被侵权的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
,从而对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优化薪酬体系、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吸引和挖掘更多人才,同时公司将通过股权激
励、晋升跑道、培养机制等多元化的人力管理方法吸引和留住核心技术人员,力争把人才流失的风险降到最
低。
(6)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外销业务主要以美元报价及结算,汇率的波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利润水平都会带来一
定的影响。如未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公司以人民币计量的产品售价及毛利率下降以及
汇兑损失等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外汇变动情况,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采取适当合理的结算方式,积极运用外汇套
期保值等工具,尽可能降低汇兑损益带来的不利影响。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