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277 新天地 更新日期:2025-08-2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手性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中间体(行业) 3.52亿 98.23 1.39亿 101.34 39.56
其他业务(行业) 532.07万 1.48 -184.45万 -1.34 -34.67
─────────────────────────────────────────────────
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系列产品(产品) 3.00亿 83.49 1.30亿 94.63 43.46
对甲苯磺酸(产品) 5286.20万 14.73 923.53万 6.71 17.47
其他业务(产品) 532.07万 1.48 -184.45万 -1.34 -34.67
─────────────────────────────────────────────────
国内(地区) 3.58亿 99.75 1.37亿 100.00 38.3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中间体(行业) 7.19亿 99.04 2.94亿 99.72 40.83
其他业务(行业) 700.43万 0.96 --- --- ---
─────────────────────────────────────────────────
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系列产品(产品) 6.18亿 85.03 2.82亿 95.88 45.73
对甲苯磺酸(产品) 1.01亿 13.93 1100.93万 3.74 10.88
其他(产品) 757.95万 1.04 --- --- ---
─────────────────────────────────────────────────
国内(地区) 7.10亿 97.77 2.94亿 99.97 41.46
国外(地区) 1620.96万 2.23 --- --- ---
─────────────────────────────────────────────────
直销(销售模式) 4.71亿 64.80 1.99亿 67.44 42.21
贸易商(销售模式) 2.56亿 35.20 9591.69万 32.56 37.5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中间体(行业) 3.95亿 99.51 1.71亿 99.94 43.41
其他(补充)(行业) 196.06万 0.49 9.43万 0.06 4.81
─────────────────────────────────────────────────
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系列产品(产品) 3.46亿 87.29 1.67亿 97.56 48.30
其他(补充)(产品) 4747.14万 11.96 363.19万 2.12 7.65
其他业务(产品) 294.19万 0.74 55.58万 0.32 18.89
─────────────────────────────────────────────────
国内(地区) 3.88亿 97.78 1.68亿 97.84 43.25
其他(补充)(地区) 588.03万 1.48 315.35万 1.84 53.63
其他业务(地区) 294.19万 0.74 55.58万 0.32 18.8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中间体(行业) 6.44亿 98.84 2.59亿 99.74 40.20
其他业务(行业) 758.87万 1.16 68.33万 0.26 9.00
─────────────────────────────────────────────────
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系列产品(产品) 5.79亿 88.82 2.59亿 98.90 44.68
对甲苯磺酸(产品) 6526.00万 10.02 218.02万 0.83 3.34
其他(产品) 758.87万 1.16 68.33万 0.26 9.00
─────────────────────────────────────────────────
国内(地区) 6.41亿 98.42 2.58亿 99.43 40.25
国外(地区) 1027.78万 1.58 --- --- ---
─────────────────────────────────────────────────
直销(销售模式) 4.07亿 62.53 1.71亿 65.40 42.04
贸易商(销售模式) 2.44亿 37.47 9059.32万 34.60 37.1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1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1962.54│ 30.23│
│客户二 │ 6295.66│ 8.67│
│客户三 │ 5968.34│ 8.22│
│客户四 │ 5668.14│ 7.80│
│客户五 │ 5248.39│ 7.22│
│合计 │ 45143.07│ 62.1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3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3.6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4123.19│ 13.15│
│供应商二 │ 3627.58│ 11.57│
│供应商三 │ 2285.59│ 7.29│
│供应商四 │ 1905.11│ 6.08│
│供应商五 │ 1737.15│ 5.54│
│合计 │ 13678.62│ 43.6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公司隶属于医药制造业,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及制剂产品,产品覆盖抗感染、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局部麻醉等多个治疗领域。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医药中间体业务
、原料药业务以及制剂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始终贯彻执行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与化学制剂的一体化协同发
展战略,认真推行“2025—2030”战略规划蓝图,抢抓行业重构机遇,积极应对市场挑战,持续推进创新与
优化升级,危中求机,打造新质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综合经营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如下:
1.医药中间体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系列产品和对甲苯磺酸系列产品。
公司为全球主要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企业,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合成阿莫西林、
头孢羟氨苄、头孢哌酮等原料药。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以及优质、稳定的产品质量,与多家大型知名医
药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覆盖国内外抗生素原料药核心生产商。
公司为国内主要对甲苯磺酸生产企业,不同规格的对甲苯磺酸对应不同的下游终端应用领域,公司针对
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生产服务。工业级对甲苯磺酸主要用作涂料中间体和树脂固化剂,也用作电镀中
间体。医药级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广泛使用,也作为中间体用于合成部分抗生素、抗肿瘤、
抗凝血等药物。高纯级对甲苯磺酸主要应用于高端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公司凭借持续的技术研发、工艺创新
和卓越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高纯级市场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随着对甲苯磺酸在医药、高端电子化学品等领
域的广泛应用,公司积极拓展高端应用领域市场客户,持续扩大高端市场份额,为全球客户提供精准、可持
续的对甲苯磺酸供应。
2.原料药业务:
公司依托自身在手性药物制备技术、绿色制备工艺等方面的优势,以紧缺型、处于产品导入期和快速放
量期的原料药品种作为发展重点。公司目前共有12个原料药产品在国内注册获批,主要产品包括盐酸利多卡
因、盐酸萘甲唑啉、维格列汀、盐酸莫西沙星、艾司奥美拉唑镁、他达拉非等,覆盖抗感染、糖尿病、局部
麻醉等多个治疗领域;在研原料药已有5个品种提交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注册登记,通过持
续研发投入,公司产品管线不断丰富。报告期内,公司原料药产品处于市场拓展期,截至目前已关联客户包
括白云山、仁和药业、辰欣药业等90余家,其中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萘甲唑啉已成为下游制剂厂商主流供应
商。国际注册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国际化认证与准入,磺达肝癸钠完成美国DMF备案,盐酸莫西沙
星完成美国DMF备案以及完成提交欧洲CEP注册;他达拉非、盐酸利多卡因、盐酸罗哌卡因等产品的欧洲CEP
注册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3.制剂业务:
公司依托在中间体及原料药领域工艺及成本优势,采用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发展
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业务一体化。截至本报告签署日,维格列汀片剂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盐酸莫西沙星
片剂、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及磷酸芦可替尼片均按计划有序推进。公司在研多个制剂产品实现从起始
物料到制剂全链条覆盖,有利于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采购公司所需各类物资,包括原辅料、生产设备等。生产部门每月下旬根据销售
计划及库存情况制定下月生产计划,物资部根据原辅料生产需求量和现有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采购部根
据物资采购计划,结合当前市场行情编制采购预算,经公司预算与成本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购人员按
照计划开展当月采购工作。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体系》、《价格管理体系》、《采购流程内控制度》等
管理制度,对申请、审批、询价、合同签订、货物交付与验收等各环节行为进行了规范。公司原材料采购的
主要方式为邀标采购,结合各投标公司的报价、历来合作情况、产品质量、供货及时性等因素确定中标公司
,并与中标公司签订采购合同。
2、生产模式
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产品均由公司自主生产,总体上采取以
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工作。在生产环节,各生产车间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设备标
准操作规程和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执行,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各项质量标准。生产完成后,质量部组织对产品
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库。公司不断通过提升生产工艺水平、细化相关制度,实现生产管理的
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部门每月下旬根据销售计划及库存情况制定下月生产计划。
制剂业务:公司制剂产品采用委外生产的模式。公司对受托方进行全面的审计与评估,确认受托方生产
过程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具有完成受托工作的质量能力与合规能力,以持续保障产品质量与供应。
3、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为持续满足客户对质量和成本的要求,公司不断优化生产工艺,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组建营销中心,负责新客户开发和客户
维护等具体工作,新客户开拓通过参加行业专业展会、网络推广和直接拜访等模式进行。
公司的销售模式包括直销模式和贸易商模式两大类。对于境内客户,公司主要通过参加国内展会宣传、
拜访客户等方式寻找目标客户,根据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产品的销售价格,并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直接向客户销售相关产品,公司在约定期限内在指定地点交付符
合质量要求的货物。对于境外客户,公司采用直销和贸易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直销模式下,公司
与境外客户签订销售协议,并采用信用证方式与客户结算销售价款。贸易商模式下,公司与拥有客户渠道的
贸易商直接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向其销售产品。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9.57%;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30.01%。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所带来的挑战,公司认真推行“2025—2030”战略规划蓝图,抢抓行业重构机遇,积极
应对市场挑战,持续推进创新与优化升级,危中求机,打造新质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综合经营能力。
1.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正常,主要产品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系列产品营收同比下滑13.5%,主要系结
合市场供需变化而采取相应销售策略所导致;公司在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行业深耕多年,持续优化工艺技术
,自主研发形成了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制备、副产品控制及绿色生产等核心技术,具备成本、生产控制等核
心竞争力。面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公司通过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升级生产工艺,叠加
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改造,进一步提高产品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对甲苯磺酸营收同比增长13.16%,主要系公
司凭借持续的技术研发、工艺创新和卓越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医药级、高纯级市场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随
着对甲苯磺酸在医药、高端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的广泛利用,公司积极拓展高端应用领域市场客户,持续扩大
高端市场份额。
2.报告期内公司原料药产品处于市场拓展期,截至目前已完成关联客户包括白云山、仁和药业、辰欣药
业等90余家,其中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萘甲唑啉已成为下游制剂厂商主流供应商。国际注册方面,公司积极
推动国际化认证与准入,报告期内完成2个原料药产品的美国DMF备案,完成提交一个原料药产品的欧洲CEP
注册,有利于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
3.截至本报告签署日,维格列汀片剂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盐酸莫西沙星片剂、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
射液及磷酸芦可替尼片均按计划有序推进。公司在研多个制剂产品实现从起始物料到制剂全链条覆盖,有利
于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通过人才引进、与CSO合作等方式,积极搭建公司制剂营销体系,为制剂
产品上市推广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地位
公司为全球主要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企业和国内主要对甲苯磺酸生产企业,牵头起草了D-对羟基苯
甘氨酸的行业标准(HG/T5804-2021)、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的行业标准(HG/T6250─2023),并参与编
制了对甲苯磺酸的行业标准(HG/T5623-2019)、乙醛酸的行业标准(HG/T6143-2023),具有较强的市场影
响力。公司在医药中间体领域深耕多年,持续优化工艺技术,自主研发形成了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制备、对
甲苯磺酸制备、副产品控制及绿色生产等核心技术,促进生产工艺不断升级,具备成本、生产控制等核心竞
争力。
(二)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为驱动力,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人才引进,将持续的研发投入作为保持公
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不断提升产品工艺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以保持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截至本报告签署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公司研发中心被认定为河南省
手性药物生产关键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河南省抗生素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手性医药中间体的研
发上积累了丰富的研发成果。
公司拥有完整的研发体系和产业化系统,包括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研发实验室和中试车间,研发中心
配备了先进的研究开发和分析检测仪器,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超高
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
光谱仪、加氢反应仪等仪器设备,具备完成小试开发、工艺优化及放大生产的开发能力,建立了技术、生产
、工程、质量人员的全程沟通、反馈的机制,为及时、高效实现研发产业化目标提供了保证。依托完备的人
才管理机制及研发机制,公司建立了专业的中间体和原料药研究团队,覆盖药品研究开发和市场跟踪分析、
新工艺研发、放大生产、产品质量控制、国内外注册申报等各个方面。此外,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郑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自身的产品
研发实践经验与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经验相结合,为公司原有产品的工艺革新、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
(三)规模生产及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优势
公司主营产品年总产量2万多吨,技术与产能行业领先。原料药生产车间多条生产线按照多功能设计,
覆盖多门类的化学反应,符合多品种的生产要求。公司精烘包生产线配备有200-5000L反应釜数台,能够满
足多种批量产品生产需要。公司生产车间公用工程系统独立管理,设置有冷冻机房、空压机房、纯化水机组
、空调系统等配套设施。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生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具备规模化生产优势
。
自动化方面,公司大力推行生产装备自动化改造升级,通过生产装备自动化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生产
工艺稳定性;危险工艺装备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在实现自动化、少人化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安全性、产品质量
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连续化方面,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连续流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申请
国家发明专利2项,目前已完成相关产品的试生产,实现了特殊工艺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提高了危险工艺
的本质安全性。智能化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安全智能化、数字化管控平台建设及试运行,探索扩展设备
完整性及AI智能分析等场景建设应用,强化安全管理智能化、数字化体系发展,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
平。
(四)质量管理优势
公司长期以系统、科学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了全面、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全员践行先进质量理念,
质量系统各环节工作始终坚持“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原则,持续加强质量体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
员的培养,常态化开展GMP知识培训和技能比武,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不断满足客
户新标准、新要求。公司多个产品均一次性通过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的注册生产现场核查和GMP符合性
检查,公司通过了GSK、SKBiotekIreland、Aurobindo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的供应商审计,质量管理水平获
得药监机构和客户的认可。
(五)环保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先后购置先进的RTO、MVR、蒸氨塔、固液焚烧炉、复合
菌种生化处理等关键技术装备,解决了环保“三废”治理问题,在废水、废气、废渣三个方面的处理能力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公司于2024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1、废气处理领域:公司废气处理采用深度冷凝、吸收塔预处理、RTO等复合处理工艺,化学合成废气治
理系统的各项指标正常稳定,去除率保持在99%以上。公司于2021年被评为“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A
级”企业。
2、废水处理领域:采用“MVR蒸发除盐”、“蒸氨塔除氨氮”、“LBQ-ABR厌氧+A/O好氧”等国内先进
水处理技术,废水经处理后部分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绿化浇灌用水等,实现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节约水资
源。
3、固废处理领域:采用“回转窑+二燃室+余热锅炉+烟气后处理”先进焚烧技术,废渣、高浓废液进入
焚烧炉焚烧产生热量经余热锅炉产出蒸汽,回用于生产,实现低成本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2022年
荣获“许昌市无废工厂”,2024年荣获“河南省无废企业”。
公司坚持绿色工艺、严控过程、集中治理全链条环保管理,持续推动环境质量与环境绩效双提升,打造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国家环保与安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公司以先进的绿色工艺技术、完善的
环保设施、闭环的全链条环保管理构筑起行业领先的环保壁垒,环保优势显著。
(六)管理与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稳定、专业、勇于挑战、富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能力的管理团队,核心管理层拥有二十
年以上医药中间体行业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经验,对公司所处行业具有深刻的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
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公司重视人才培养,根据新时期发展需求,通过构建内外部学习平台,搭建覆盖基层
、中层、高层的连贯性人才发展通道,形成可持续人才发展体系;同时根据业务需求,公司聘请行业知名专
家作为公司顾问团队,为公司战略落地提供坚实支持。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