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305 朗坤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有机固废(餐饮垃圾、厨余垃圾、粪污、动物固废等)、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以及
提供相关环境工程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行业(行业) 17.85亿 99.65 5.25亿 99.49 29.42
其他(行业) 619.93万 0.35 267.95万 0.51 43.22
─────────────────────────────────────────────────
生物能源(产品) 7.86亿 43.91 2.16亿 40.48 27.44
运营服务(产品) 5.81亿 32.43 2.41亿 45.14 41.43
工程建造(产品) 4.18亿 23.32 7398.87万 13.88 17.72
其他(产品) 619.93万 0.35 267.95万 0.50 43.22
─────────────────────────────────────────────────
华南(地区) 11.21亿 62.59 4.05亿 76.79 36.15
华北(地区) 3.41亿 19.06 7019.28万 13.30 20.56
境外(地区) 1.92亿 10.75 285.15万 0.54 1.48
西南(地区) 7109.40万 3.97 --- --- ---
华中(地区) 3754.82万 2.10 1682.69万 3.19 44.81
华东(地区) 2757.09万 1.54 1464.69万 2.78 53.12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17.91亿 100.00 5.28亿 100.00 29.4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产品) 8.90亿 99.63 2.71亿 100.38 30.45
其他(产品) 334.44万 0.37 -102.45万 -0.38 -30.63
─────────────────────────────────────────────────
华南(地区) 5.50亿 61.62 2.17亿 80.23 39.35
境外(地区) 1.67亿 18.67 -130.92万 -0.48 -0.78
华北(地区) 1.11亿 12.43 2904.93万 10.76 26.15
西南(地区) 3410.00万 3.82 1001.92万 3.71 29.38
华中(地区) 1747.16万 1.96 803.40万 2.98 45.98
华东(地区) 1342.66万 1.50 756.72万 2.80 56.36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8.93亿 100.00 2.70亿 100.00 30.2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行业(行业) 17.47亿 99.68 4.56亿 99.31 26.07
其他(行业) 561.94万 0.32 317.26万 0.69 56.46
─────────────────────────────────────────────────
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产品) 16.86亿 96.21 4.37亿 95.33 25.93
其他(产品) 6643.32万 3.79 2143.51万 4.67 32.27
─────────────────────────────────────────────────
华南(地区) 15.11亿 86.21 3.78亿 82.39 25.01
华北(地区) 7382.18万 4.21 1420.25万 3.10 19.24
西南(地区) 4979.30万 2.84 2798.20万 6.10 56.20
华中(地区) 4751.84万 2.71 2534.29万 5.53 53.33
境外(地区) 4524.17万 2.58 -36.78万 -0.08 -0.81
华东(地区) 2539.29万 1.45 1362.42万 2.97 53.6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17.53亿 100.00 4.59亿 100.00 26.1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机固废处理-投资运营-资源化产品( 4.31亿 54.39 6140.49万 29.08 14.26
产品)
有机固废处理-投资运营-运营服务(产 2.11亿 26.60 8611.83万 40.78 40.89
品)
生活垃圾处理-投资运营-资源化产品( 6872.31万 8.68 3172.24万 15.02 46.16
产品)
环境工程及其他(产品) 3715.78万 4.69 1166.32万 5.52 31.39
生活垃圾处理-投资运营-运营服务(产 3240.16万 4.09 1652.26万 7.82 50.99
品)
有机固废处理-工程建造(产品) 913.07万 1.15 180.34万 0.85 19.75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15.45万 0.40 192.60万 0.91 61.06
─────────────────────────────────────────────────
华南(地区) 6.94亿 87.66 1.66亿 78.62 23.92
其他(补充)(地区) 4031.23万 5.09 1358.92万 6.44 33.71
西南(地区) 2472.26万 3.12 1502.93万 7.12 60.79
华中(地区) 2175.96万 2.75 1107.32万 5.24 50.89
华东(地区) 1090.57万 1.38 545.65万 2.58 50.0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1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23456.04│ 13.10│
│客户2 │ 16307.47│ 9.11│
│客户3 │ 13948.62│ 7.79│
│客户4 │ 11104.83│ 6.20│
│北京市房山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 10678.19│ 5.96│
│合计 │ 75495.16│ 42.1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8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2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4855.24│ 4.74│
│供应商2 │ 4658.77│ 4.55│
│供应商3 │ 4030.31│ 3.94│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605.64│ 2.54│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东南召村经济合作社 │ 2566.90│ 2.51│
│合计 │ 18716.86│ 18.2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公司隶属于战略性
新兴产业中的“7.节能环保产业”之“7.2先进环保产业”、“7.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
布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公司隶属于“04节能环保活动”中的“040302其他资
源循环利用活动”、“02先进制造业”中的“021003生物柴油制造”。
(一)行业发展整体情况
2024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在国家持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征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年,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置于更
为突出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倡导并大力扶持碳减排、生态环境
修复、废弃物回收及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发展。
在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方面,多项政策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
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号)对该业务影响深远。文件明确规定,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生态保护项目全面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且新建(含改扩建)项目需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股。这一政策调整,
极大地提升了民营企业在相关项目中的参与度,激发了市场竞争活力。民营企业能够凭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
灵活机制,为项目注入新的发展思路,推动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的高效开展。同时,特许经营期限
延长至原则上不超过40年,使得企业可以制定更为长远的投资和运营计划,增强了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为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24〕26号)
也为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指明了方向。该意见提出,到2030年制造业要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新兴产业绿色增
长引擎作用更加突出;到2035年,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这促使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在技术
研发和生产运营过程中,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行业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企业需
要加大在绿色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适应制造业绿
色化发展的要求。
对于合成生物智造业务,一系列政策同样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对合成生物产业
的规范化发展意义重大。文件提出完善科技成果标准转化机制,强化新兴领域标准化预研究,推动合成生物
等领域标准研究成果比率达到50%以上。这将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建立更加完善的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合成生物产业等未来产业发展设
定了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未来产业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到
2027年,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这为合成生物智造业务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激励企业加大创新
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4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公司所处的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和合成生物智造业务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
引与广阔的市场机遇。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行业即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实现高速增
长。
(二)公司所处细分行业情况
目前公司主要围绕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与合成生物智造业务两大专业领域开展经营。
1、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
(1)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行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市
场需求规模持续扩张。自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
5年)》以来,相关工作稳步推进。如今,距离2025年目标愈发接近,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正朝着70
万吨/日以上的目标大步迈进,各地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健全收集运输网络,全力推动固体废
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建设。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出
目标,“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到2035年,‘无废城市
’建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受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分类收运能力的提升将
增加餐厨废弃物处理的需求量,为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更高的处理要求促使企业投资研发,推动处理
技术的创新和效率提升;政策支持和行业标准的完善将规范市场运营,提高服务水平和环境安全性。企业需
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技术创新等方式,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
2024年,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行业在政策指引下迎来全新发展机遇。2023年11月发布的《关于规范
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号)持续发挥效力。从行业整体来看,
该政策使得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保护项目全面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且新建(含改扩建)项目由民
营企业独资或控股。这一举措显著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参与度,激发了市场竞争
活力,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特许经营期限延长至原则上不超过40年,这使得企业投资环境
更加稳定,便于企业制定长期投资与运营策略,有效提升了长期投资的吸引力。
对于公司而言,这些政策变化带来了诸多具体机遇。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垃圾固废处理和垃圾焚烧发电
项目中的主导地位,让公司能够凭借自身技术与管理优势,更积极地参与到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中
。例如,公司在2024年成功中标多个重要项目,包括北京市通州区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项目等
,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扩大了公司的业务规模,还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长期稳定的特
许经营期限,使公司可以对项目进行更长远的规划和更合理的资源配置,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
提高项目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进而提升盈利水平。此外,企业通过管理优化、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与
创新获得的额外收益主要归特许经营者所有,这一规定充分调动了公司的积极性,促使公司不断探索创新,
进一步挖掘项目的盈利潜力。
(2)生物能源业务
2023年9月,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旨在通过市场
机制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市场正式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
和目标的重要政策手段,有利于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支持可再生能源等对减碳
增汇有重要贡献的项目发展。而在气候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正受到国
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动物油、废弃油脂或含油藻类等原料,通过酯化或加氢处理制成
,具有原料多样、燃烧清洁、环保效果显著等特点,每1吨生物柴油可实现约2.45至2.83吨碳减排。相较于
太阳能和风能,生物柴油在可持续能源的连续性方面展现出更大的优势。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在国内
外市场均取得了显著发展。
在国际市场,我国生物柴油主要出口至欧洲。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的生物柴油生产和消费地区,对生物燃
料的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9月,欧盟通过最新版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I),该指令除要求到2030年将
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总能源消费中的份额由42.5%提升至45%外,还将交通部门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从14%提高到2
9%。此外,自2024年1月1日起,航运业分阶段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FUELEUMARI
TIME(欧盟海运燃料法案)规定了船舶使用能源全生命周期(WTW)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逐步递减的要求。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CII(营运碳强度)评级,船舶依据年度营运碳强度指标值分为A至E五个等级,被评为E级
或连续三年D级的船舶必须制定改进计划并提交审核,以提升能效达标。这些政策和规定促使欧盟地区对绿
色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为生物柴油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改变了行业的市场格局,使得生物柴油成
为满足欧盟减排要求的重要选择。
在国内市场,生物柴油广泛应用于环保型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环保型醇酸树脂、工业润滑剂等新型生
物基材料的原料或用于车用燃料、锅炉燃料。为应对大气污染防治,我国已更新《车用柴油》和《B5柴油》
的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允许并鼓励在车用柴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BD100生物柴油。2024年4月2日,国家能
源局公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通知,原则支持广东省广州市等单位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公司
已积极参与由广州市政府牵头组织实施的广州市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这一试点项目为公司带来了宝贵的
实践经验和发展机遇。通过参与试点,公司能够深入了解国内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试点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助于公司在国内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客户,进
一步拓展国内市场份额。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
积极有序发展以废弃油脂、非粮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大力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完善
新能源动力船舶配套基础设施和标准规范,逐步扩大生物柴油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范围,这为公司在生物
柴油生产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公司有望在国内生物柴油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提升盈利
水平。
2、合成生物智造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发改高技〔2021〕1850号)提出,加强合成
生物学等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优化新食品原料、添加剂、微生物等准入审批;并提出“十四五”时期
,我国要加快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生物经济要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该规划为合成生物产
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母乳低聚糖(HMOs)作为合成生物产业的重要研究对象,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全
球消费者对于健康和营养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功能食品的日益重视,HMOs的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上升的
趋势。在应用领域拓展方面,HMOs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是母乳中第三大固体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发布的《母乳低聚糖的科学共识》,在
食品中添加母乳低聚糖有促进双歧杆菌定殖、改善肠道菌微生态、维持肠道屏障、抵抗病原菌感染等功能,
在改善婴幼儿健康和营养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多个监管机构,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等,
已批准将HMOs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爱他美、惠氏、雅培和雀巢等众多国际知名乳品集团均在其产品中融入
了HMOs这一重要成分。不仅如此,HMOs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展,除婴幼儿奶粉外,还可应用于成人奶粉、
功能性饮料、保健品等领域。
在我国,HMOs的应用虽处于产业早期,但发展迅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3年10月正式将2’-FL(
2’-岩藻糖基乳糖)、LNnT(乳糖-N-新四糖)列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并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批准应用于
婴幼儿配方奶粉、调制乳粉(儿童用)以及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一举措标志着HMOs在中国市场的
合法化应用和推广,为其在婴幼儿配方食品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愿景是成为世界级的智慧化生物科技企业,致力于引领创新、推动科技发展,为全球生物科技行业
、生命健康产业贡献力量。公司倾力打造的高标准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包括AI+生物信息平台、高通量微流
控筛选平台、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平台、发酵与检测平台,持续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
创新动力。公司结合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生物酶法技术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对生物质废弃物(餐饮、厨余废弃
物及废弃油脂等)的处理和深度资源化,并生产生物能源、绿色电力、沼气等资源化产品;结合基因工程编
辑、代谢通路的编辑与调控,实现了母乳低聚糖(HMOs)系列产品2’-FL(2’-岩藻糖基乳糖)、3-FL(3-岩
藻糖基乳糖)、3’-SL钠盐(3’-唾液酸乳糖钠盐)、6’-SL钠盐(6’-唾液酸乳糖钠盐)、LNnT(乳糖-N-
新四糖)、LNT(乳糖-N-四糖)等的高效生物合成,研发生产新型健康产品。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一是生物质
资源再生业务,二是合成生物智造业务。具体如下:
(一)主营业务
1、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
(1)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业务
公司在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领域深耕多年,采用菌种构建、酶工程,结合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生物酶法技
术等生物技术,实现对各类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和深度资源化,并生产生物柴油、绿色电力、沼气等各类资
源化产品,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创造绿色经济效益。公司现有35个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其中21个已投
入运营,并拥有5个日处理规模1,000吨以上的项目。此外,公司业务布局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
三角等核心经济圈,并在全国多个省份的重点城市和地区展开,公司项目覆盖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市占率全国第一。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展示了公司的商业策略和市场战略的成功执行,也为公司
未来在绿色经济领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公司中标多个重要项目,展现了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和创新实力。2024年2月,公司中标北京市
首钢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厌氧系统设备及服务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2,550.23万元;2024年4月,公司
中标北京市通州区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
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号)出台后,北京市首个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成功落地的
项目,特许经营期为40年,中标金额为165,396.68万元,设计总处理规模为2,100吨/日;2024年6月,公司
中标深圳市罗湖区厨余废弃物收运应急服务项目,中标金额为2,330.16万元;2024年6月,公司中标房山区
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中标金额为73,597.20万元,设计总处理规模为750吨/日,特许经营期为40年,
这是公司在北京取得的第三个生物质资源化项目,成功扎稳“京津冀”市场版图,不仅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实
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标志着公司在京津冀区域市场实现战略性扩展。
(2)生物能源业务
公司依托各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具备的基础条件,积极拓展生物能源业务。长期以来,公司持续加大生
物能源领域的科研投入,公司生产的生物能源产品,已实现化工添加剂、车用柴油、生物船舶燃油等多种应
用场景,生物能源产品销售链已涵盖日本、东南亚、欧美等终端国际能源外商客户。广州生物柴油项目已于
2024年4月2日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加注试点项目公示名单。2024年上半年受大宗商品价格阶段性大幅波动以
及欧盟反倾销调查等因素影响,生物柴油市场面临价格下行压力。2024年7月19日,欧盟公布了对原产于中
国的生物柴油启动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对公司加工生产的生物柴油出口至欧盟征收23.7%的临时反
倾销税。本次加征临时性关税对公司生物柴油出口至欧盟产生一定影响,但对公司总体经营状况影响有限。
面对这一局面,公司管理层始终坚定信心,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一是调整经营策略,生物柴油业务利润
源于自产低成本原料油,价格有利润空间时加工销售,价格低迷时直接出售原料油,降低市场变化影响;二
是加强技术创新,2024年5月广州朗坤对生物柴油深度脱硫系统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性能,降低含硫量
至10ppm以下;三是加强市场开拓和推广,国内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制定船
用生物燃料油标准等,推进广州生物柴油试点示范,推动生物燃料纳入碳交易市场;国外转换方向,加大对
东南亚、日韩、中东等非欧盟地区市场开拓,减少对欧盟市场依赖。
2、合成生物智造业务
在当今对健康和营养愈发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合成生物智造产业正蓬勃兴起,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领域
。公司敏锐洞察到这一发展趋势,积极且坚定地布局合成生物智造产业,着力推进LNT(乳糖-N-四糖)和LNnT
(乳糖-N-新四糖)等多种母乳低聚糖(HMOs)产品的研发、生产,力求在这一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占据领先地
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举措。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
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下属的合肥中科健康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中科健康”)合
作成立控股子公司,进军母乳低聚糖(HMOs)领域。同时,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
称“深圳先进院”)共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联合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
人才支撑+区域联动”为一体的创新生态,推动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中
,各方资源相互交融、协同发展,不断激发新的创新灵感,为公司在合成生物智造领域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使其始终保持在行业前沿的创新活力。
公司始终坚持以生物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推动合成生物智造的发展。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不懈的
努力,在国内率先实现母乳低聚糖(HMOs)中LNT(乳糖-N-四糖)和LNnT(乳糖-N-新四糖)的中试放大,这
一突破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朗健生物年产1000吨的母乳低聚糖(HMOs)生物智造基地正在
加速建设中。其中,一期年产260吨的项目已顺利竣工,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试生产;二期年产740吨项目
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1,000吨/年。项目将主要用于生产LNT(乳糖-N-四糖)、LNnT(乳糖
-N-新四糖)、2’-FL(2’-岩藻糖基乳糖)、3-FL(3-岩藻糖基乳糖)、3’-SL钠盐(3’-唾液酸乳糖钠
盐)、6’-SL钠盐(6’-唾液酸乳糖钠盐)等主要产品(以各产品通过国家卫健委法规审批为前提)。
在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方面,2024年6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完成对公司LNnT(乳糖-N-新四糖)的
公开意见征求。2024年7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完成对公司LNT(乳糖-N-四糖)的公开意见征求(
国内第一家)。2024年10月,LNnT(乳糖-N-新四糖)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正式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
批准。2024年12月,公司生产的2’-FL(2’-岩藻糖基乳糖)顺利通过Self-GRAS认证,意味着该产品已经
通过科学评估程序,获得了美国FDA市场准入许可,可以作为安全的食品原料在美国市场进行销售并使用。
从市场应用和发展前景来看,母乳低聚糖(HMOs)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主要应用于婴儿配方奶粉中,通过模拟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促进婴幼儿及儿
童的健康成长。此外,HMOs的潜在应用领域还十分广泛,包括:(1)健康补充品:作为膳食补充剂,HMOs
可以添加到针对孕妇、哺乳期妇女或儿童的营养补充品中。(2)功能性食品:HMOs可以用于开发具有特定
健康益处的功能性食品。(3)食品添加剂:作为营养强化剂,HMOs可以用于开发具有增强营养价值的食品
。
(二)公司业务模式
1、运营模式
(1)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BOT、BOO等特许经营方式,与政府部门签订特许经营协议,运营生物质废弃物协同处置的
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公司运用菌种构建、酶工程,结合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生物酶法技术等生物技术,
对餐饮垃圾、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废弃物进行处理,通过“分别预处理+联合厌氧+资源化利用”的工艺,实现
对各类生物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深度资源化,并生产生物柴油、绿色电力、沼气等各类资源化产品。通
过这一系列操作,不仅解决了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难题,还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
益的双赢。
(2)合成生物智造业务
在合成生物智造业务板块,公司围绕市场需求与战略规划,构建了一套涵盖多关键环节的科学高效运营
模式。
研发创新驱动:公司依托高标准生物科技研发中心,充分发挥AI+生物信息平台、高通量微流控筛选平
台等协同优势,以生物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借助基因工程编辑精准调控代谢通路,对HMOs生产菌株进行持续
优化。通过各平台的高效运作,能够快速构建出优质的菌株,并对产出的产品进行严格检测。这一系列研发
创新活动,为公司在合成生物智造领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成果。
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与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与合肥中科健康合作成立朗健生物,与深圳先进院共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构建起创新生态。在
这个生态中,各方资源相互交融、协同发展。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司能够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前沿研
究成果和高端人才资源,不断优化研发创新和生产布局。同时,也有助于公司将自身的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
反馈给科研机构,促进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转化,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整体实力。
市场拓展实现商业价值:有了研发创新、生产布局和产学研合作的坚实基础,公司积极开展市场拓展与
产品推广工作。公司与知名奶粉、保健品、食品加工等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探索HMOs在多领域的应
用。在产品获得相关审批后,计划于2025年推向市场。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和有效的营销手段,提升市场
对HMOs产品的认知度与占有率,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公司会根据市场反馈,进一步优化研发、生产和合作
策略,形成一个完整的、相互促进的运营闭环。
2、盈利模式
(1)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
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项目运营服务收费:在项目运营阶段,公司依
据与特许经营授予方签订的协议,按照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量(或收运量)收取废弃物处理(或收运)运营
费用。通过这种方式,公司确认运营服务收入并获取利润,以此回收项目前期投入的成本,同时获取合理的
投资回报。这一模式为公司在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的持续运营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基础。
资
|